暖通空调水系统效率优化策略

合集下载

暖通空调系统水力平衡调节的有效措施

暖通空调系统水力平衡调节的有效措施

暖通空调系统水力平衡调节的有效措施在建筑物暖通空调水系统中水力失调是最常见的问题,由于水力失调导致系统流量分配不合理,造成某些区域冬天不热,夏天不冷的情况。

系统输送冷、热量不合理,从而引起能量的浪费。

本文对水力失调和水力平衡的概念进行阐述,并对产生水力失调的原因和调节措施进行了分析。

标签:空调;水系统;水力失调;平衡调节在暖通空调水力系统中,虽然某些通用阀门如截止阀、球阀等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由于其调节性能不好以及无法对调节后的流量进行测量,因此这种调节只能说是定性的和不准确的,常常给工程安装完毕后的调试工作和运行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

因此近些年来,在越来越多的暖通空调工程水系统的关键部位(如集水器)、特别是在一些国外设计公司设计的工程项目中,均大量地选用水力平衡阀来对系统的流量分配进行调节。

一、水力失调和水力平衡的概念在热水供热系统以及空调冷冻水系统中各热(冷)用户的实际流量与设计要求流量之间的不一致性称为该用户的水力失调。

水力失调的程度可以用实际流量与设计要求流量的比值X来衡量,X称水力失调度。

X=QS/QJ(QS:用户的实际流量,QJ:用户的设计要求流量)水力平衡是指网路中各个热用户在其它热用户流量改变时保持本身流量不变的能力,通常用热用户的水力稳定性系数r来表示。

r=1/XMAX=QJ/QMAX(QJ:用户的设计要求流量,QMAX:用户出现的最大流量)二、水力失调和水力平衡的分类2.1静态水力失调和静态水力平衡由于设计、施工、设备材料等原因导致的系统管道特性阻力数比与设计要求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不一致,从而使系统各用户的实际流量与设计要求流量不一致,引起系统的水力失调,叫做静态水力失调。

静态水力失调是稳态的、根本性的,是系统本身所固有的,是当前我国暖通空调水系统中水力失调的重要因素。

通过在管道系统中增设静态水力平衡设备(水力平衡阀)对系统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进行调节,使其与设计要求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一致,此时当系统总流量达到设计流量时,各末端设备流量均同时达到设计流量,系统实现静态水力平衡。

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优化与控制技术分析

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优化与控制技术分析

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优化与控制技术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暖通空调已经成为建筑物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由于暖通空调的制冷剂运作问题,其能耗一直较高,进一步恶化了我国能源的供求关系,不满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而暖通空调中能耗最大的就是制冷系统,对其进行优化的控制有着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暖通空调控制技术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了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优化与控制技术,旨在提高暖通空调使用能源的效率,提高暖通空调的运行质量。

关键词:暖通空调;制冷系统;优化与控制技术;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所处环境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空调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暖通空调的制冷系统是通过制冷剂实现热量的交换,为了营造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空调厂家需要不断优化控制空调制冷系统,创造洁净、舒适的室内环境,确保房间内温湿度能够在空调最低耗能的基础上调节到最适宜状态。

1 暖通空调控制技术存在的不足1.1能源消耗大,资源浪费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暖通空调在建筑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大,在有些大型建筑中,中央空调的使用频率很高,其能耗甚至可以达到整栋建筑能耗的一半还多。

此外,由于我国的暖通空调设计的标准选择的是客户的最大需求,在运行过程中会长期处于低负荷的工作状态,不仅拉低了整体的运行效率,也造成了浪费。

究其原因,则是多方面的。

有各种系统在负荷条件变化状态下控制效果减弱而造成的能源损失;也有空气处理技术上存在的速度慢、时间长等问题导致的系统内部不稳定造成的能源浪费;还有暖通空调本身存在的各种缺陷,例如时变性、大惯性、大滞后性等带来的影响也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如何在打造舒适、洁净的家居环境的同时优化暖通空调的使用状况,提高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能源损失是目前仍需解决的问题。

1.2空调环境质量低当前暖通空调带来的效果并不如预期的好,有调查显示很多人都对空调环境的满意程度都不高,这可能是由于暖通空调打造的空调环境质量并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设计要点

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设计要点

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设计要点暖通空调系统是指采用特定的技术和方法,对建筑物的热量、温度、湿度、新风、空气清洁度等参数进行控制和调节,以满足舒适性、节能性和安全性要求的空气处理系统。

优化设计是指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合理化设计,以达到最佳的性能、效果和经济效益。

以下是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设计的要点。

一、针对建筑物的特点合理选择和配置设备和管道根据建筑物的类型、面积、高度、结构、朝向、气候、用途等因素,合理选择和配置设备和管道,以满足正常运行、节能减排和维护保养的需要。

具体包括:1. 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如中央空调系统、分体空调系统、多联机空调系统、风机盘管系统、新风处理系统等,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组合和优化。

2. 配置合理的管道系统,包括输送、回风、排风、排水等管道,根据管径、材质、布局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和布局,以保证空气流通和能耗低。

3. 配置合适的附件和配件,如风口、水泵、传感器、阀门、泄压阀、手动和自动控制装置等,以实现系统调节、控制、保护和排除故障等功能。

二、合理进行空气循环和净化处理空气循环和净化处理是暖通空调系统的核心内容。

一方面要确保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清洁,另一方面要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具体要点包括:1. 合理进行空气循环,定时替换室内空气,控制新风量和排风量的比例,以保证空气新鲜和室内温度、湿度的稳定性。

2. 采用高效的空气过滤器和净化器,过滤和净化室内污染物,控制室内空气中的粉尘、细菌、病毒和异味等污染物的浓度,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3. 采用智能化的空气处理技术,如湿度控制、空气净化、热回收等,以实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三、高效节能和安全运行暖通空调系统的高效节能是优化设计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保证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采取节能措施和技术,实现能耗低、运行稳定的目标。

具体要点包括:1. 采用能源节约技术,如高效换热器、热回收装置和智能控制系统等,降低供暖和制冷的能耗,提高空调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2. 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科学的运行管理规范和操作程序,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暖通专业设计合理化建议及方案

暖通专业设计合理化建议及方案

暖通专业设计合理化建议及方案一、引言暖通专业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舒适性和能源消耗。

因此,合理化设计是提高设计质量、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暖通专业设计合理化的概念、意义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相关建议和方案。

二、合理化设计的概念与意义1.概念合理化设计是指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各种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因素,综合优化各项设计参数和技术措施,使得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合理。

2.意义(1)节约能源:合理化设计可以通过优化系统结构、改进设备性能等手段,降低建筑能耗,实现节能目标。

(2)提高舒适性:通过设计合理化,可以优化供暖、通风、空调系统,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

(3)降低成本:合理化设计可以优化材料、设备使用,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

三、合理化设计的方法1.系统优化(1)采用高效设备:选择能效比较高的供暖、通风、空调设备,减少能耗。

(2)综合利用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优化系统控制:采用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合理调节系统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建筑结构优化(1)优化建筑朝向和布局:合理规划建筑朝向和布局,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和通风,减少对机械设备的依赖。

(2)采用节能材料:选择导热系数小、保温性能好、透光性能高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外墙、窗户的隔热性能。

3.供暖、通风、空调系统优化(1)冷暖联合设计:采用暖通设备冷暖联合设计,减少热力、电力的消耗。

(2)改进管道布局:合理规划供暖、通风、空调管道布局,减少管道阻力和能源损耗。

(3)提高设备效率:对供暖、通风、空调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提高设备性能。

四、暖通专业设计合理化的建议1.加强技术研究通过技术研究,探索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和系统控制技术,推动暖通专业设计合理化。

2.加强设计标准制定明确的暖通专业设计标准,规范设计参数和技术要求,促进设计合理化。

3.加强设计交流加强与其他专业的交流合作,综合考虑建筑结构、建筑节能等因素,推动整体设计合理化。

暖通优化设计总结

暖通优化设计总结

暖通优化设计总结一、引言暖通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使用功能、舒适度和能源消耗。

因此,暖通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暖通优化设计进行总结,包括设计原则、优化方法、案例分析等方面,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二、设计原则功能性原则:暖通设计应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需求,如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成本因素,选择性价比高的设计方案。

环保性原则:暖通设计应充分考虑环保要求,采用节能、环保的设备和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安全性原则:暖通设计应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

三、优化方法系统优化:对整个暖通系统进行全面分析,找出能耗高、效率低的环节,进行针对性优化。

设备选型优化:根据建筑的实际需求,选择性能优良、能耗低的暖通设备。

控制策略优化:采用智能控制策略,实现对暖通系统的精准控制,提高系统的能效。

建筑结构优化:通过改进建筑结构,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降低暖通系统的负荷。

四、案例分析以某商业综合体为例,通过对其暖通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以下效果:能耗降低:优化后的暖通系统能耗比原系统降低了20%。

舒适度提升:通过改进空调系统的送风方式,提高了室内的舒适度。

运行效率提高:采用智能控制策略后,系统的运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五、结论暖通优化设计对于提高建筑的使用功能、舒适度和降低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程中,应遵循功能性、经济性、环保性和安全性原则,采用系统优化、设备选型优化、控制策略优化和建筑结构优化等方法,以实现暖通系统的最佳性能。

同时,应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不断完善和优化暖通设计方法和技术。

六、建议与展望提高设计水平:暖通设计人员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设计水平,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加强跨学科合作:暖通设计与建筑、结构、电气等多个学科密切相关,应加强跨学科合作,共同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

建筑工程暖通设计优化措施探讨

建筑工程暖通设计优化措施探讨

建筑工程暖通设计优化措施探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对于建筑工程暖通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建筑工程中,暖通系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舒适度和能源消耗。

因此,建筑工程暖通设计的优化是非常必要的。

1.合理选择供暖方式供暖方式是建筑工程暖通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暖通系统的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必须合理选择供暖方式。

对于不同的建筑,选择供暖方式的原则有所不同。

在住宅区,地源热泵和太阳能热水系统是比较优秀的供暖方式。

而在商业建筑中,可以采用气体燃烧锅炉或蒸汽锅炉供暖。

2.优化管道布局管道布局是建筑工程暖通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管道布局可以减少管道的阻力,并提高热交换效率。

此外,合理的管道布局还可以使暖通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降低维护成本。

根据建筑结构和暖通系统设计要求,可以考虑采用冷却水侧隔离系统、管道绝缘和换向阀等优化手段。

3.提高空调系统效率空调系统是建筑工程暖通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并提高舒适度。

在优化空调系统方面,常常采用空调系统分区控制、新风预冷和余热回收等方式,以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

4.选择节能设备节能设备是建筑工程暖通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通过采用节能设备,可以有效地降低能耗,降低建筑运行成本。

在节能设备的选择方面,建筑物体积、冷暖负荷和供暖方式等因素都应该考虑到。

5.合理使用遮阳设施总之,建筑工程暖通设计的优化措施非常关键。

通过选择合适的供暖方式、优化管道布局、提高空调系统效率、选择节能设备和合理使用遮阳设施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效率和节能降耗,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对策探究

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对策探究

J IAN SHE YAN JIU技术应用170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对策探究Zhi neng jian zhu nuan tong kong tiao xi tong deyou hua dui ce tan jiu卢建新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在我国开始迅速地被广泛使用。

对于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我们必须找到更加节能和环保的方式,进而确保人们能够更加舒适地工作和生活。

此外,优化后的暖通空调系统也不会对大气层及地球造成污染,最终达到环境保护的终极目的。

随着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要求,智能建筑作为一种新型建筑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对于建筑项目而言,节能与环保是非常重要的要素,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对能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并有助于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建筑物暖通空调系统的智能设计过程中,有必要进一步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减少空调在工作时的能源消耗量,并对空调系统进行动态实时监控,可及时有效地对空调系统进行调适和维修维护保养,以确保空调系统正常而又适应需求的运行。

保障暖通空调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并与受控环境相适应的工作,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因此,本文主要是对关于智能建筑项目暖通空调系统的综合阐述。

一、关于智能建筑和暖通空调的内涵智能建筑体系最早出现在美国。

随着20世纪末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建筑业逐渐引入了智能建筑的概念,并慢慢开始建造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在许多国家受到重视,并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采用了适当的先进技术设备、网络设备、通讯设备以及新型节能环保材料。

为大多数老百姓创造了绿色环保的舒适居住环境。

绿色的生态栖息地可以满足当前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作为智能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暖通空调系统主要涉及到新风、供暖和制冷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优化设计、集成装配、调适运维,进而为大多数居民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的优化策略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的优化策略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的优化策略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层出不穷,在高层建筑上暖通工程的设计便尤为重要。

针对高层建筑暖通设计须遵循的经济性、节能性原则,分析了暖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筑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设计方案及改进建议,以进一步优化暖通设计,提高居住舒适度。

关键词:暖通设计,经济性,节能减排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房屋需求的不断增加,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当前建筑的主流。

人们为了提高居住的舒适度,使得高层建筑中暖通的设计十分重要。

高层建筑以其复杂的建筑结构为暖通设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同时在高层建筑暖通设计的过程中会受到设备配置和建筑结构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暖通设计进一步优化,以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1高层建筑暖通设计须遵循的原则1)经济性原则。

进行暖通设计施工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经济性。

在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中,经费的投入是项目顺利进行的主要保证。

因此,在开始设计施工之前,就要对整个工程的建设作出详细的、全面的预算。

以经济性的原则作为指导选择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案。

2)节能性原则。

随着能源的匮乏,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已经成为了建筑工程的重要目的。

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的时候也要坚持节能原则。

2高层建筑暖通设计存在的问题2.1 概念混淆,专业知识不扎实暖通设计是一项十分严肃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更应该注意相似的概念区分以及计算等诸多问题。

但是,有的设计师由于专业知识的不扎实,造成问题频发。

比如在设计的过程中,对一些概念的用途发生混淆,把防烟分区的排风量与排烟风机的风量混淆,致使排烟风机的风量过小,不能符合使用中的防火要求。

还有把防烟楼梯间的前室送风口的风量当作前室总风量和建筑层数的比值,这样的计算也会造成风口的风量过小。

2.2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温度参数设计问题。

我国暖通设计要求冬天厕所里的温度不小于12℃,浴室温度不小于25℃,但是在实际设计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两个问题:第一,没有考虑到地方温度差异,不同的地域,气候不一样,因而设计参数也应该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暖通空调水系统效率优化策略
摘要:我国建筑普遍存在供暖及空调设备效率较低的问题。

对于暖通空调而言,水系统的效率优化关系到整个的节能。

文章主要从二次泵效率优化以及冷水机组系统优化两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空调水系统优化
我国建筑普遍存在供暖及空调设备效率较低的问题。

一般而言,空调能耗主要分为流体输送设备运行时所消耗的电能以及为了消除建筑物内热、湿负荷提供的冷、热源能耗。

我们可以试着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来寻求暖通空调水系统效率优化策略。

因此,文章重点分析了变水量空调系统二次泵效率优化以及冷水机组的系统优化。

1 变水量空调系统二次泵效率优化策略
空调二次泵供水系统的节能主要采用变流量调节技术。

可以通过确定二次泵变频调速运行的高效区,同时约束二次泵使其工作在高效区,运行轴功率最小化。

二次泵效率优化策略是实时的。

通过对定速泵的台数控制及变频调速泵的速度调节,以简单的方法,达到节能的目的。

暖通空调循环水泵通常选用比转数n,在130~150的离心式清水泵。

流量应为冷水机组额定流量的1.1~1.2倍。

循环水系统二次泵高效区的确定如下。

二次泵主要用来克服管道的摩擦阻力,过滤网、用户侧控制阀及
平衡阀形成的管网系统的阻力。

随着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通过变频调节改变水泵的转速,改变了传统的模式,节能的效果大大的增加。

循环水系统二次泵高效区可以通过限制流量范围。

水泵调速运行时,不宜在额定转速以上运行。

图1中曲线nmin表示最小调速比Kmin下的Q-H曲线。

曲线no代表泵额定转速下的Q-H曲线。

A、B两点代表额定转速下的高效区临界点。

循环水系统二次泵高效区可以通过限制流量范围〔Qmin,Qmax〕得到。

水泵调速运行时,不宜在额定转速以上运行,同时水泵转速不应调得过低,以防止气蚀的发生。

这样,就要同时约束流量和变频调速比的上下限。

2 变水量空调系统冷水机组效率优化策略
冷水机组是建筑空调系统中耗能量最大的部分,因此,降低其能耗
对于整体的节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大型建筑一般采用多台冷水机组并联运行。

通过切换机组运行台数,呈阶梯状的提供能量来满足不同的要求。

近年来,学者对冷水机组负荷的最优配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模型求解算法上,但模型中并未包括机组的启停状态。

实际情况是,现有建筑空调系统冷水机组多采用多台机组联合运行。

这样机组能耗就与其负荷分配和机组的启停状态有关。

优化各冷水机组负荷分配及启停状态,以此达到节能的目的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2.1 性能系数与部分负荷率关系的建立
冷水机组的制冷效果是由机组性能系数COP值来决定的。

COP 值越大,制冷效果越好。

多台冷水机组并联运行时,每台冷水机组都有描述自己性能的COP值。

上程师在设计冷水机组时,往往依据的是机组的全负荷性能。

由于空调负荷受室内人员分布情况及室外天气情况等影响,机组大多数情况是工作在部分负荷(PLR)下。

我们可以直接利用机组的部分负荷率PLR来表述机组运行性能系数COP的变化情况。

机组部分负荷率PLR与其运行性能系数COP呈现二次多项式的关系。

COPi=aiPLRi2+biPLRi+ci
2.2 系统效率优化策略
我们将机组负荷分配率转化为冷冻水出水温。

并联运行冷水机组采用变流量冷冻水二级供水系统。

冷水侧由三台冷水机组组成,一次水回路和二次水回路之间采用旁通管相连,一二次水回路有三台变频调速的冷冻水泵,一次水回路有三台定转速的冷冻水泵。

冷水机组需要提供的冷负荷由冷冻水供回水温差来表示。

Qload是冷水机组需提供的冷负荷,m1是一次水回路水流量,cp是水的比热,Tsup1是一次水回路供水温度,Tret1是一次水回路回水温度。

一次水回路和二次水回路提供的冷负荷相同,我们只要知道二次回路水流量就可以得到一次回路的水流量。

下标1,2表示一次回路和二次回路。

通过控制冷冻水出水温度可实现不同额定制冷量的冷水机组负
荷分配。

这里我们可以得到每台机组的出水温度和机组负荷分配率间的转化关系。

i表示第i台机组。

3 结论
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普遍存在冷热源和循环水泵负荷率低,能耗高的现象。

本文通过对变水量空调系统二次泵效率优化以及对变水量空调系统冷水机组效率优化,充分利用能源,保证设备节能运行,实现节能改造,大大减少了资金的投入。

当然,本文的研究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

暖通空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要真正的实现其节能,必须要分析该系统各设备间的制约关系。

必须要综合考虑设备效率、建筑能耗、舒适度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暖通空调的高效节能运行。

参考文献
[1]丁娟.试论暖通空调变流量水系统的全面平衡[J].黑龙江科技
信息,2011(16).
[2]高会荣.暖通空调水系统中水力失调现象及其解决方法[J].山西建筑,2011(20).
[3]孙亚林.空调用冷水机组部分负荷性能与空调系统的匹配分析[J].科技资讯,2010(11).
[4]王刚.风机盘管空调系统冷水最佳供回水温度的计算[J].建筑科学,201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