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笔文化的弘扬与发展策略
湖笔文化的弘扬与发展策略

湖笔文化的弘扬与发展策略公共事业管理吴小丽指导老师陈叶摘要: 湖笔,在中国文化遗产中占有特殊地位,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湖笔文化源远流长,湖笔、湖笔文化、中国书画一脉相通。
湖笔文化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合拍于变化缓慢的社会节奏。
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严峻考验。
本文就改变观念、强化湖笔文化、湖笔文化嬗变、弘扬湖笔文化、湖笔文化发展的新空间、加强与旅游业联系和湖笔文化研究诸方面对湖笔文化弘扬与发展的策略作了探讨。
关键词:湖笔;文化;内涵;现状;世界笔都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e of Brushes Producedin Huzhou and StrategiesStudent majoring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WU XiaoliTutor CHEN YeAbstract: Brushes of huzhou ,in China occupies a special place in th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s long cultural history of long played a vital role. The origin of the culture of brushes produced in Huzhou is long. Brushes in Huzhou, the culture of the brushes and Chinese Calligraphy andpainting are linked to each other . Brushes culture is the product of an agricultural society, in harmony in the society slow pace of chang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science technique, traditional culture suffers from a rigorous test tosome great extent. In this article the writer concerns about howto develop the culture of the brushes in the newperiod fromthe aspects of changing ideas, enhancing the culture of the brushes , connotation the culture of the brushes ,promote the culture of the brushes,the culture of the brushes development of new space ,strengthening the connection with traveling and studying the culture of the brushes.Key words:brushes produced in Huzhou; culture; Connotation;writing brush city of the wold湖州毛笔简称“湖笔”,是毛笔中的佼佼者,以制作精良、品质优异而享誉海内外,已成为毛笔的代名词。
湖州笔文案

湖州笔文案
摘要:
一、引言
1.湖州笔的历史背景
2.湖州笔在我国制笔业的重要地位
二、湖州笔的特点
1.选材讲究
2.制作工艺精湛
3.功能齐全
三、湖州笔的种类
1.毛笔
2.钢笔
3.圆珠笔
四、湖州笔的发展现状
1.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2.国内外市场的拓展
3.行业面临的挑战
五、展望湖州笔的未来
1.传承与创新
2.提升品牌影响力
3.持续发展,走向世界
正文:
湖州笔,源于我国浙江省湖州市的传统制笔业,拥有悠久的历史。
自古以来,湖州笔就以制作精良、品质上乘而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国笔都”。
湖州笔的特点在于选材讲究,以优质动物毛、植物纤维为原料,经过严格筛选和加工,保证了笔尖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制作工艺精湛,采用传统的手工制作方法,结合现代技术,使得湖州笔在书写过程中流畅、舒适。
此外,湖州笔功能齐全,适用于各种书写场景,包括书法、绘画、办公等。
湖州笔种类繁多,包括毛笔、钢笔、圆珠笔等。
毛笔选材考究,分为羊毫、狼毫、兼毫等,满足不同书法需求。
钢笔以不锈钢为主要材料,书写寿命长,外观设计多样。
圆珠笔则采用高品质油墨,书写流畅,环保无毒。
近年来,湖州笔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和设计。
在国内市场,湖州笔品牌影响力逐渐扩大,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
然而,湖州笔行业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原材料价格上涨等挑战。
展望未来,湖州笔将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提升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将这一传统工艺发扬光大。
湖笔的文化意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湖笔的文化意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湖笔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艺术品,源于中国湖南地区。
它以湖南湖泊为原料,经过多道复杂制作工艺而成。
湖笔的文化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其艺术性和实用性上,更重要的是它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传承的价值。
湖笔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记忆,代表着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艺术理念。
湖笔制作工艺独特,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技艺和工序。
制作湖笔需要经历数十道工序,包括挖坑、取材、修磨、雕刻等。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取材和修磨。
湖笔所使用的湖泽石材,具有独特的质地和纹路,每一支湖笔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修磨湖笔则需要经过反复的打磨和细致的调整,才能使笔尖和书写的感觉达到最佳状态。
湖笔制作的独特工艺和精湛技艺成就了它在文化上的独特地位和价值。
湖笔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和人文精神。
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们常常以写作、绘画为乐,而湖笔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湖笔的利用湖泽石材制作而成,使其具有了独特的审美特点和历史意义。
其纹理和色泽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美和人文之美。
同时,湖笔的制作工艺和使用方式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修身养性和崇尚自然的思想。
湖笔的文化意义也体现在其传承和发展上。
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和艺术形式,湖笔的传承是一个严肃而重要的任务。
仅仅是简单地学习和模仿湖笔的制作工艺是远远不足的,必须要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推陈出新的能力。
同时,湖笔的发展也需要与时俱进,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注入新的元素和理念,使其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综上所述,湖笔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艺术品,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制作工艺。
它不仅仅代表着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和人文精神,更重要的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承的价值。
正是因为湖笔的文化意义,才使得它在当今社会上依然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对于湖笔的传承与发展,我们应该珍视其传统文化的瑰宝,同时也要不断创新和探索,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湖笔的故事

湖笔的故事(最新版2篇)目录(篇1)1.湖笔的起源与历史2.湖笔的特点与制作工艺3.湖笔对中国书法的影响4.湖笔的传承与发扬正文(篇1)湖笔,作为中国四大名笔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王羲之、王献之等书法大家由于钟爱湖州之地的毛笔,从而使得湖笔名声大噪。
自此,湖笔逐渐成为了书法家们的喜爱之物,传承至今已有千百年的历史。
湖笔之所以备受推崇,源于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特点。
湖笔的制作选用上等动物毛,如羊毛、兔毛等,再经过精细的筛选、分类和整理,制成笔头。
笔头的制作讲究对称、均匀,因此需要经过反复的梳理和修剪。
在制作笔杆时,选材也非常讲究,如红木、紫檀等,力求与笔头的质量相得益彰。
正是这种严谨的工艺,使得湖笔在众多毛笔中脱颖而出,成为品质的象征。
湖笔对中国书法的影响深远。
由于湖笔的笔头柔软、蓄墨量适中,使得书法家们在挥毫泼墨时能够随心所欲,创作出千变万化的书法作品。
同时,湖笔的优良品质也使得书法家们更加注重笔法的修炼,从而推动了中国书法的发展。
可以说,湖笔在中国书法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随着时代的变迁,湖笔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地传承与发扬。
如今,湖笔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享誉海内外。
为了更好地传承湖笔制作技艺,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展湖笔制作技艺培训等,旨在让这一传统文化瑰宝得以世代相传。
总之,湖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见证了中国书法的演变历程,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
目录(篇2)1.湖笔的起源和历史2.湖笔的特点和制作工艺3.湖笔的传承与发扬4.湖笔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正文(篇2)湖笔,作为中国四大名笔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距今已有 1600 多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湖笔见证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成为了书法家们手中的利器。
湖笔的产地集中在浙江省湖州市,因此得名“湖笔”。
湖州笔文案

湖州笔文案(原创实用版)目录1.湖州笔的历史背景2.湖州笔的特点与分类3.湖州笔的制作工艺4.湖州笔的文化价值5.湖州笔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正文湖州笔,又称湖笔,是中国传统的四大名笔之一,源于浙江省湖州市。
湖州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早在战国时期,湖州地区就已经开始制作毛笔。
历经数代传承和发展,湖州笔在唐宋时期逐渐声誉鹊起,成为文人墨客喜爱的书写工具,更在明清时期达到了繁荣的顶峰。
湖州笔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其形制典雅、笔触细腻、墨汁流畅等方面。
根据用途和风格的不同,湖州笔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楷书笔、行书笔、草书笔等。
每一种笔都具有独特的造型和特点,以满足不同书法家的需求。
湖州笔的制作工艺堪称一绝。
一支湖州笔的诞生,需要经过择毛、整理、分类、捆绑、修剪、镶嵌、磨光等多个环节。
制作者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艺,才能使笔尖达到理想的状态。
湖州笔的笔尖选用优质的动物毛,如羊毛、兔毛、狼毛等,再配以精细的加工,使得湖州笔在书写时具有极佳的触感和效果。
湖州笔不仅仅是一种书写工具,更是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
在千百年的历史中,湖州笔见证了书法艺术的繁荣与发展,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用湖州笔创作出传世之作。
如今,湖州笔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现代书写工具多样化,但湖州笔依然受到书法爱好者的青睐。
为了传承和发扬湖州笔文化,当地政府和民间组织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湖州笔制作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力度。
在当今世界,湖州笔仍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
总之,湖州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是书法爱好者们挥洒墨汁的得力助手。
浅谈湖笔的传承和创新

24神州文化浅谈湖笔的传承和创新吕卫国湖州市善琏春风湖笔厂摘要:酌古参今,毛笔作为重要的书写工具,承载了中国文明的发展史,从文明诞生之初到当今社会,中国文化历经数千年沧桑巨变,无论期间如何跌宕起伏,人们始终用毛笔留存着千年的文化和精神,代代相传,而作为文房四宝之首的湖笔,其制作工艺也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断传承和创新,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关键词:湖笔;文化;传承;创新湖笔与徽墨、宣纸、端砚并称为“文房四宝”历经两千多年历史,逐渐奠定了其文房四宝之首的地位。
湖笔制作技艺是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因产于浙江湖州善琏而得名,是毛笔中的佼佼者,以制作精良、品质优异而享誉海内外,已成为毛笔的代名词。
中国自古以来对于读书写字这一事情的热衷,非其他国家能比,所以,毛笔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最熟悉的物品之一,中国的文房有笔、墨、纸、砚四宝,这之中笔既占其先,又与其它三宝有着互为依存的关系。
只有这种材质和形式的笔,才能有与之相应的墨、纸、砚,这种四位一体的文房结构决定了中国的书写和绘画的面貌,而中国的书写和绘画的面貌又表现了工具材料的性质和特点,因此,中国书画艺术在具体表现上可以落实到笔墨纸砚之中,这是中国文化发展、积淀的结果。
中国毛笔的历史具有漫长的发展过程,民间流传最经典的说法是“蒙恬造笔”,这位秦代的大将军在今属于湖州市善琏镇的地方进行了“披柱法”的革新和改进,将笔毛纳入管内,为后世毛笔的改良作出了划时代的意义,由于地缘的关系,人们把这一地区生产的笔通称为“湖笔”,湖笔的历史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其发展,离不开历朝历代的人文墨客和书画名家的推动。
湖州历来是东南形胜之地,历代才子迭出、文风不绝。
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苏轼、王十朋等都曾为官或寓居湖州;更有曹不兴、张僧繇、贝义渊、朱审、释高闲、徐表仁、燕文贵等湖籍书画俊才;王羲之七世孙释智永居湖之永欣寺三十余年,用败的笔头积满五簏,葬之“退笔冢”。
他们的书画活动,必定带动湖州的制笔业的兴起。
湖笔文化

湖笔文化文化特色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在现代社会,对文化的先行规划将制约着城市及城市其他产业的发展,湖州要在生产、销售、服务等行业有自己的地位和优越,就必须注重文化的创造性,湖州不能成为别人文化的跑马场,只加工、销售外来文化产品,必须继承湖州文化自古就具有原创力的传统,主动积极设计文化理想、创造文化作品、提供文化服务。
经济的发展总是站在首屈一指的位置,文化发展带动经济发展,这是一个世界关注重点实施的项目。
文化被重视了,经济也进步了,这是一步实现双赢的举措,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通过我们的课题研究,既可以加深人们对湖州湖笔文化的认识,起到传播湖笔文化的作用,更能激发出湖笔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湖笔特色文化的传播,湖笔得到传承和发扬,不仅能够促进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更能带动旅游业,餐饮业乃至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扩大就业,拉动内需,促进经济迅速增长的目的,从而使湖州的经济不再单一的由工业发展带动。
这是一个重大的改变,推动了经济的优化升级。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经济的发展是绿色的发展,是可以持续发展的,这不仅对湖州的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更对全国其他有地方特色文化的地区有着启示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础。
然而当代社会,人们往往只看主流文化,地方特色文化一点点在流失,这是一个正需面对和迫切解决的问题。
地方文化更能反映地方特色、社会风俗,其中包罗万象,其自我价值需要保存和传承。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个地方的传统文化是当地人民的精神根基,是世代传承下来的精神结晶。
它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的之中,特色文化对人们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通过研究本课题,可以达到宣传湖州特色文化的目的,使特色的湖笔文化得到更为广泛的重视和传播,甚至使湖笔文化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继承和湖笔文化,不仅使湖州文化能够完整的保存下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之需,更能把湖笔文化作为湖州的湖笔文化结晶传播出去,使更多的人能了解湖笔文化,真正使得湖笔文化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实现湖笔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浅析湖笔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浅析湖笔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摘要:2006年,湖笔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随着世界文化的多元交流与融合,我国在对外进行文化输出的同时,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这就需要我们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推陈出新。
关键词:湖笔工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历史长河的淘洗,蕴涵着独特理念、气度与神韵的“东方智慧”,孕育着深植于心的文化自信与劈浪前行的底气。
数个世纪以来,中华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汉字,在汉字的书写、记录过程中,毛笔是贯穿始终的灵魂。
一支毛笔看似普通,却身居文房四宝之首,其简单的外表下,历经了千锤百炼、精雕细琢,方能“提而不散,铺下不软,笔锋尖锐,刚柔兼备”。
一、湖笔非遗文化的现状分析当今,或许大家更加习惯了数字化、电动化贯穿的生活,而对于这种既费时费力又回报小的工作,大多数人恐怕是避之不及。
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更不愿远离多彩的生活而甘坐“冷板凳”。
可是要想真正守住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把湖笔这一非遗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就必须要培养传承人,发动年轻人的力量。
而且随着社会文化的转型、书写工具的革新等,传统湖笔技艺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其生产和传承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比如经常出现次品泛滥、工匠流失、传承人缺乏等情况。
如今湖笔市场鱼龙混杂除了传承难的问题,现状也引人担忧。
据研究表明近年来各地仿制湖笔的现象非常严重,湖笔的口碑正在受到这些劣质的影响,例如如何选到一支质量上乘、具有收藏价值和是否具有湖笔特有的“防伪标志”也是消费者参考的一大重点。
一般来说,每支出厂后的湖笔都会带有说明毛笔种类的标签,这个标签或者是贴在笔杆之上,又或是放在成套的礼盒之中,成套的礼盒之中还会附有一张表明制笔人相关信息的收藏证书。
看到这些标志,再结合善琏湖笔的特点,就可以认定是不是善琏湖笔。
而判定一支湖笔是否具有收藏价值,除了以上的要素之外,就是要保证每一支笔都是匠心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笔文化的弘扬与发展策略公共事业管理吴小丽指导老师陈叶摘要: 湖笔,在中国文化遗产中占有特殊地位,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湖笔文化源远流长,湖笔、湖笔文化、中国书画一脉相通。
湖笔文化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合拍于变化缓慢的社会节奏。
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严峻考验。
本文就改变观念、强化湖笔文化、湖笔文化嬗变、弘扬湖笔文化、湖笔文化发展的新空间、加强与旅游业联系和湖笔文化研究诸方面对湖笔文化弘扬与发展的策略作了探讨。
关键词:湖笔;文化;内涵;现状;世界笔都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e of Brushes Producedin Huzhou and StrategiesStudent majoring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WU XiaoliTutor CHEN YeAbstract: Brushes of huzhou ,in China occupies a special place in th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s long cultural history of long played a vital role. The origin of the culture of brushes produced in Huzhou is long. Brushes in Huzhou, the culture of the brushes and Chinese Calligraphy andpainting are linked to each other . Brushes culture is the product of an agricultural society, in harmony in the society slow pace of chang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science technique, traditional culture suffers from a rigorous test tosome great extent. In this article the writer concerns about howto develop the culture of the brushes in the newperiod fromthe aspects of changing ideas, enhancing the culture of the brushes , connotation the culture of the brushes ,promote the culture of the brushes,the culture of the brushes development of new space ,strengthening the connection with traveling and studying the culture of the brushes.Key words:brushes produced in Huzhou; culture; Connotation;writing brush city of the wold湖州毛笔简称“湖笔”,是毛笔中的佼佼者,以制作精良、品质优异而享誉海内外,已成为毛笔的代名词。
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素有“毛颖之技甲天下”的美称。
湖笔是湖州文化的典型代表,孕育、产生于湖州丰蕴的文化环境中。
作为文化之邦,湖州为书于竹帛时代的人们贡献了辉煌灿烂的湖笔文化。
湖笔不仅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奇葩,更是湖州文化的骄傲与投影。
《物原》说:伏羲初以木刻字,轩辕易以刀书,虞舜以漆书于方简。
讲的是古人在木和甲骨上用刀刻划或用梃蘸漆在竹简上书写。
用兽毛梳扎成锥形粘在竹管上作书写工具的叫毛笔。
湖笔,是毛笔中的佼佼者。
它历史悠久,工艺精湛,舒敛称意,挥洒自如,深受文人学士和书家画师的珍爱,它与徽墨、歙砚、宣纸一起,并誉为“文房四宝”,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一、湖笔的源流西晋崔豹的《古今注》中曾有记载“蒙恬始造,即秦笔耳”,相传秦朝大将蒙恬居善琏西堡村时,创造性地改柳枝为竹管,纳毛于管内,称之“笔”。
秦汉时,湖州归会稽郡管辖,到隋代时才置湖州。
明代改为府。
因善琏隶属湖州府,故曰“湖笔”。
湖州也遂有“笔都”之称。
从现在获得的实物资料来看,战国时期已有毛笔了。
1954年湖南长沙左家公山出土的古墓中发现战国时期的楚国毛笔,笔杆系竹制,笔头用兔毛包扎在竹杆外围,裹以麻丝,髹以漆汁,笔锋尖挺,是书写竹木简牍的良好工具。
在毛笔的制作工艺方面,战国时用兔毛,笔头扎在笔杆外面;自秦代后,笔毛开始纳入竹管内。
在制笔的材料上亦作了改进,采用了鹿毛和羊毛两种不同硬度的毛制笔尖,使之刚柔相济,便于书写。
[14]张治《湖州府志》载:“博物志云舜造笔,小博物志云蒙恬造笔,古非无笔,也但用兔毫,自恬而且制法较胜于故,至今善琏者必把恬为笔祖耳。
”毛笔经过秦将蒙恬的研究与改进,使之完善而流传下来。
“蒙恬造笔”的说法,现在看来是不对的。
“蒙恬造笔”的“造”应理解为“制造”而非“创造”。
但他以披柱法改进毛笔的功绩,却是不可磨灭的。
凡善琏笔工,无论男女老幼,人人知道湖笔的祖师是秦代大将蒙恬。
自蒙恬制笔至今,善琏湖笔的发展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晋、隋、唐、宋、元时期的湖笔工艺各领风骚,都为官家学者所青睐。
从宋时所建的含山笔塔可见当时制笔业的鼎盛,到了明清时期善琏湖笔已成为一件不可多得的珍贵工艺品,善琏镇上一直流传着蒙恬造笔的民间故事。
为了纪念蒙恬,善琏建有“蒙公祠”,每年农历三月十六和九月十六是蒙恬和笔娘娘的生日,当地笔工要举行盛大的迎神庙会,以示纪念。
[1]二、湖笔文化的内涵(一)湖笔物质文化层面及其内涵1.湖笔的生产原料是特殊的原料这种特殊原料主要是山羊毛。
这种山羊毛必须“取自山羊身上背阴的部位,比如四条腿腿窝里的毛。
这些地方因为隐蔽得好,毛不易碰伤,所以能够保证每根毛的尖端都有锋颖。
在一只羊身上采集不到多少,特别是制作长锋笔的羊毛,一只羊一年积下来的毛只够做一两支。
”[2]另外,对于装笔头的竹管的竹也须经过严格的挑选才能购作生产原料。
2.湖笔的生产工具是特殊的器械湖笔生产、经营和管理者在这方面也有很多很好的发明、创造。
湖笔的制作,到目前为止仍然属于手工操作,尤其是做笔头的工序,工人终日将手浸在水中,劳动强度很高。
但是,他们在探索改进工艺的同时,也积极改进器械和设备。
3.湖笔的生产工艺是特殊的工艺“王一品”湖笔的制作过程:“只见一位工人一手握着一叠长短不同,按比例配好的羊毛,在一个盛满水的镬子里沾湿,另一手持梳不断地梳理,并不时将手里的羊毛翻折。
以使长长短短的羊毛能均匀地混合起来,同时还要把混在一把羊毛中不合格的毛剔出来。
这样反复地翻折、沾水、梳理,直到手里的羊毛达到能够做笔头的标准。
另一位工人则是将已经成型的毛,沾一些海草熬制的胶状液体,然后用食指和拇指捏住笔头捻动,不时用特制的小刀,从笔头里剔出一两根羊毛。
”[2]4.湖笔的生产工人是具有特殊技艺的工人这种技术工人称为“笔工”。
笔工都具有专门的制笔技术,而这种技术过去为私家传授,如同中国的武术一样不传外人。
后来才打破私家单传的封闭性,但也只在本地本村传授。
制笔者大都是善琏人;一些名牌笔店如北京戴月轩、胡天文,天津虞永和,上海周虎臣,至今还与善琏保持着传统的购销关系;他们从善琏购去半成品,经过自己精心加工,然后发售,成为各具特色的名牌笔。
”[3]《湖州府志》说得好:因为这些笔工善制笔,“其相专习而精之,故湖笔名于世。
”笔者在参观王一品笔庄看到笔工精湛的技艺时,惊奇的问一位女工:“这样细微的差异你是怎样分辨出来的呢?”她说:“一靠眼睛,二靠感觉。
她还说,她的爷爷和爸爸都是制笔工人,到她已经是第三代了,干了25年了。
”在参观过程中,发现在厂里的很多制笔工人年龄都很大,工厂的经理介绍,现在研究湖笔文化的人很多,但是真正愿意从事制笔工艺的年轻人很少,怎样吸收年轻人参加到制笔队伍中,将老一辈的技艺继续传承下去,是现在存在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在这里把制笔工人放在物质文化的层面里,不是把人当作物质,主要是考虑到制笔工人是湖笔这种物质—物产的生产者,是生产力的主要因素。
其实,制笔工人的文化素质尤其是专业技术素质,他们发明、创造并不断改进的制笔工艺等,已经呈现出湖笔精神文化层面的内容。
以上从湖笔生产的特殊原料、特殊工具、特殊工艺、特殊技工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湖笔物质文化层面及其内涵。
(二)湖笔精神文化层面及其内涵1.湖笔的属性认识我国制笔工作大抵可分两个派别:一派就是湖笔,其工作基点在湖州善琏镇,由此分行于浙江、福建、江苏、安徽,经过中原到首都北京;一派是湘笔,以长沙得名,江西及西南各省均属此派。
其分别在于扎毫。
湖派是分层匀扎,湘派是不分层杂扎。
湖笔长于羊、狼、紫各品纯毫,而湘笔则长于兼毫、水笔。
此其大略。
”[5](P319)这是从制作工艺程序的区别指明湖笔的属性。
另一公认的湖笔属性是:湖笔由于原料的特殊性和制作工艺的特殊性而形成“尖、齐、圆、健”等四大工艺特色,人们谓之“四德”。
为什么称为“四德”笔者曾以为“四德”是“四得”声音之误,其实“四德”之“德”当作“品性”解,也当作“品德”解,它既指制笔,也指做人。
“依笔而论,要锋尖、颖齐、仓圆、毫健。
就人而言要技艺精尖,见贤思齐,内方外圆,身心健康。
笔要正直,人亦要正直,才能制出好笔。
”[6]人们又说:“四德中尤以圆、健为最难得。
把它拿在手上画圆圈,不觉得强硬、涩滞。
圆圈一毕,笔头自然地收敛起尖锥状,愈用愈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7](P8)除此之外,羊毫笔的外表要符合光、白、直的要求,也是公认的湖笔的基本属性。
2.湖笔的工艺流程这个流程当是自少而多、从简而繁。
一百多道工序中肯定有许多是与湘笔制作相同的,而有些则为制作湖笔所专有的工序。
笔者对此缺乏考察,在此不敢妄言。
3.湖笔的形制标准“笔的形制,随着书画技法的发展,代有兴衰。
唐以前为‘枣核笔’(枣心笔),熙宁后通行无心‘散卓笔’。
明代又有一种‘细腰葫芦笔’”.[8](P315)4.湖笔的美学追求人们对湖笔的美学追求有以下两大特点:一是百花齐放,美不胜收。
湖笔有几百个不同品种,一般按其原料性能分为羊毫、兼毫、狼毫、紫毫、鸡毫五大类,即“五毫”。
据文献记载,苏轼临写颜真卿的真迹行书用的是鸡毫笔,赵子昂“日书万字”用的是羊毫;近代吴昌硕书写石鼓文用宿羊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