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胶
果胶的应用

果胶的应用果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纺织等领域的天然高分子物质。
它具有优异的凝胶性、增稠性、乳化性、稳定性等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中。
本文将从果胶的来源、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果胶的来源果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特别是在果实中含量较高。
果胶的主要来源包括柑橘、苹果、草莓、桃子、梨子、葡萄等水果,以及胡萝卜等蔬菜。
不同种类的果胶在物理化学性质上有所不同,因此在应用领域中也有所差异。
二、果胶的物理化学性质1. 凝胶性果胶具有较强的凝胶性,可以形成稳定的凝胶体系。
凝胶体系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果胶的分子量、浓度、pH值、离子强度等因素。
当浓度较高时,果胶的凝胶性会更强。
2. 增稠性果胶可以作为一种优秀的增稠剂,可以增加食品的黏度和稠度,提高其质感和口感。
不同种类的果胶在增稠性上也有所不同,例如苹果果胶的增稠性要比柑橘果胶高。
3. 乳化性果胶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可以在水和油之间形成稳定的乳液体系。
乳化性主要取决于果胶的分子量、浓度、pH值等因素。
4. 稳定性果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以抵抗酸、碱、高温等条件下的影响。
因此,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三、果胶的应用领域1. 食品领域果胶在食品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可以作为一种增稠剂、凝胶剂、稳定剂、乳化剂等。
例如,在果酱、果冻、冰淇淋、奶油等食品中,果胶可以起到增稠、凝胶、稳定等作用,提高其质感和口感。
2. 医药领域在医药领域中,果胶可以作为一种药物缓释剂、胶囊材料等。
例如,在口腔贴剂、口服胶囊等制剂中,果胶可以起到缓释药物、增加胶囊的稳定性等作用。
3. 化妆品领域在化妆品领域中,果胶可以作为一种保湿剂、乳化剂等。
例如,在护肤品、化妆品中,果胶可以起到保湿、增加乳液的稳定性等作用。
4. 纺织领域在纺织领域中,果胶可以作为一种染料印染剂、印花浆等。
例如,在纺织品染色、印花等过程中,果胶可以起到增加染料的附着性、提高印花浆的稳定性等作用。
果胶的种类

果胶的种类
果胶是一种多糖类化合物,通常以胶体形式存在,它是从植物细胞壁中提取得到的。
果胶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其中一些主要的果胶种类包括:
1.低甲基果胶:低甲基果胶是最常见的果胶类型。
它是从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柚子等中提取得到的,通常在食品工业中用作胶凝剂。
2.高甲基果胶:高甲基果胶与低甲基果胶相似,但其甲基化程度更高,因此在酸性条件下不容易凝胶化。
它主要用于制作果酱、果冻和糖果。
3.苹果果胶:苹果果胶是从苹果中提取的果胶,具有一定的胶凝能力,常常用于制作果酱和果冻。
4.柠檬果胶:柠檬果胶是从柠檬中提取的果胶,它通常具有较高的甲基化程度,因此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有效凝胶化。
5.洋槐果胶:洋槐果胶通常来自洋槐树,它在一些食品和医药应用中使用。
果胶的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果胶的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果胶是一种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的天然食品添加剂,它具有多种功能特性,如增稠、凝胶、稳定乳化等,被广泛应用于果冻、果酱、果汁、冰激凌等产品中。
本文将探讨果胶的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首先,果胶具有卓越的增稠特性。
由于其高分子量和多羟基结构,果胶在水中能够形成稠密的独特凝胶网络结构,从而使得水分子难以通过,达到增稠效果。
这使得果胶成为制作果冻和果酱等产品的理想原料。
例如,在制作果冻时,只需将果胶与水和果汁混合,加热至适当温度,果胶即可形成稠密的凝胶,使得果冻具有丝滑口感和独特的口感。
其次,果胶具有良好的凝胶特性。
由于其在水中能形成稳定的凝胶结构,果胶被广泛应用于制作果冻、果酱和果泥等产品。
凝胶的形成能够增加产品的黏度,使得口感更加丰富。
同时,凝胶的形成还可以增加产品的稳定性,延长其保质期。
因此,果胶成为制作果酱和果泥等产品的重要成分。
此外,果胶还具有良好的乳化稳定性。
在制作乳酪、冰激凌等乳制品时,果胶可以增加产品的稠度,使乳制品更加细腻口感。
同时,果胶能够稳定乳化系统,防止油和水相分离,从而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这使得果胶成为乳制品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添加剂。
除了以上功能特性,果胶还具有一些其他的应用。
例如,由于其高分子量和良好的水溶性,果胶可以在食品中起到增加粘度、增加黏度的作用。
这使得食品更加浓稠,口感更佳。
此外,由于其与水分子的结合能力,果胶还可以用作减少食品中水分流失的添加剂,从而提高产品的保湿性和延长保质期。
综上所述,果胶是一种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的天然食品添加剂,具有多种功能特性。
其增稠、凝胶和乳化稳定性等特性使得果胶在果冻、果酱、果泥和乳制品等产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另外,果胶的粘度调节和保湿性能也为食品工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因此,果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果胶制备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果胶的提取与制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果胶的提取方法及实验操作技能;2. 了解果胶的化学性质和用途;3. 掌握果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果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和海藻等植物中。
果胶具有良好的凝胶性、稳定性和乳化性,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采用酸碱法提取果胶,通过酸解、沉淀、洗涤、干燥等步骤,制备果胶。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新鲜苹果、柠檬、橙子等水果- 95%乙醇、95%乙酸、氢氧化钠等试剂- 无水乙醇、丙酮等溶剂2.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 烧杯、烧瓶、漏斗、玻璃棒等玻璃仪器- 烘箱、搅拌器、真空泵等设备四、实验步骤1. 果胶提取:(1)称取新鲜水果500g,用组织捣碎机捣碎;(2)将捣碎的水果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95%乙醇,搅拌均匀;(3)将混合液置于室温下静置过夜,使果胶充分沉淀;(4)将沉淀物用布袋过滤,收集滤液;(5)将滤液倒入烧瓶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5-9.0;(6)将烧瓶置于水浴中加热,保持温度在80-90℃,搅拌1小时;(7)将烧瓶取出,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95%乙酸,调节pH值至4.5-5.0;(8)将混合液倒入烧杯中,静置过夜,使果胶充分沉淀;(9)将沉淀物用布袋过滤,收集滤液;(10)将滤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丙酮,搅拌使其充分沉淀;(11)将沉淀物用布袋过滤,收集滤液;(12)将滤液倒入烧杯中,置于烘箱中干燥,得到果胶。
2. 果胶制备:(1)将干燥的果胶用无水乙醇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果胶溶液;(2)将果胶溶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3)将烧杯置于水浴中加热,使果胶溶液充分溶解;(4)将溶解后的果胶溶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95%乙酸,调节pH值至3.5-4.0;(5)将烧杯取出,冷却至室温,静置过夜,使果胶充分沉淀;(6)将沉淀物用布袋过滤,收集滤液;(7)将滤液倒入烧杯中,置于烘箱中干燥,得到果胶。
食品添加剂——果胶

3.抽提:果胶的抽提包括原果胶的水解与果胶的溶出两个过程。在整 个过程中要掌握温度、时间和酸度。酸度高,则需时较短;温度较低,则 需时较长。温度较高或多次抽取才能提净果胶。抽提时,将绞碎的原料倒 入抽提锅内,加水4倍,加亚硫酸调节pH值至1.8~2.7,后通入蒸汽,边 搅拌边加热到95℃,保持45~60分钟,即可抽出大部分果胶。 4.抽提液的处理:将袖提物料通过压滤机过滤,并用高速(7000转/ 分)离心机分离杂质。然后迅速冷却到50℃左右;加入1~2%淀粉酶使抽 提液中淀粉水解为糖。当酶作用终了时,即需加热到77℃,破坏酶的活力。 接着加入0.3~0.5%活性炭在55~60℃下搅拌20~30分钟,使果胶脱色, 再加入1~1.5%硅藻土,搅匀,后用压滤机滤清抽提液。 5.果胶液的浓缩与贮藏:将滤清的果胶液送入真空浓缩锅中,保持真 空度667毫米汞柱以上,沸点50℃左右,浓缩至总固体达7~9%为止。浓缩 毕,即将果胶液加热至70℃,装入玻璃瓶中,加盖密封,后置于70℃热水 中加热杀菌30分钟,冷却后,送入仓库,或将果胶液装入木桶中,加0.2 %亚硫酸氢钠搅拌匀,并密封贮藏。
低甲氧基果胶
低甲氧基果胶粉为白色,溶于水,甲氧基含量为2.5~4.5%。
低甲氧基果胶的制法主要有碱化法、酸化法、酶化法等, 现介绍碱化法如下: 提取的果胶液经真空浓缩,使果胶液中果胶含量达 到4%,后把果胶液置于不锈钢锅中,加入氢氧化铵,调 节pH值至10.5,保持液温15℃历3小时,后加入等容积的 95%酒精和适量盐酸,使pH值降到5。 搅拌混合物,静置1小时,捞出沉淀果胶,压干酒精, 打碎压饼并使之悬浮于pH值为5.2的50%酒精中,以便除 去氯化铵。再沥干、压榨破碎并将其悬浮于95%酒精中1 小时。压干后,耙碎摊于烘盘中,在65℃真空烘箱中烘20 小时,取出磨细,用100目筛过筛,然后用聚乙烯薄膜袋 包装,产出率约为果胶量的90%。
果胶

理化特性
0 1
溶解性
0 2
酯化度
0 4
凝胶特性
0 6
流变性质
0 3
单糖组成及 含量
0 5
相对分子质 量
根据果胶的溶解性将其分为水溶性果胶和水不溶性果胶。果胶的溶解性与果胶的聚合度和其甲氧基的含量和 分布有关。虽然果胶溶液的pH、温度以及浓度对果胶的溶解性也有一定的影响,但一般来说,果胶的相对分子质 量越小,酯化度越高,其溶解性越好。类似于亲水胶体,果胶颗粒是先溶胀再溶解。如果果胶颗粒分散于水中时 没有很好地分离,溶胀的颗粒就会相互聚结成大块状,而此大块一旦形成就很难溶解。
阿拉伯半乳聚糖I由(1,4)-α-D-Gal-(1,5)-α-L-Ara组成,通过(1,4)-α-L-Ara与主链相连;阿拉伯半乳 聚糖II是高度分枝的半乳聚糖,侧链的主链由(1,3)-α-D-Gal组成,该主链被(1,6)-α-D-Gal取代成分枝,而 该分枝则被(1,3)-α-L-Ara取代。
果胶作为一种高档的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保健品,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品和一些化妆品中。 商业化 生产果胶的原料主要是柑橘皮及苹果皮。国内果胶资源丰富,但加工利用率低,大部分原料都被直接丢弃,如能 加以综合利用,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
果胶在果酱制备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果胶在果酱制备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果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的天然多糖,其在果酱制备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果胶的性质和功能、果胶在果酱制备中的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果胶的性质和功能果胶是由D-半乳糖醛酸和D-果糖组成的多糖物质,在水中能溶解形成黏稠的胶体。
果胶具有良好的胶凝性、稳定性和可溶性,能增加食品的黏度和质感。
其主要功能包括增稠、稳定、乳化和吸水保湿等。
二、果胶在果酱制备中的应用研究1. 增稠效果:果胶在果酱制备中起到增稠作用,能使果酱具有较高的黏度和稠度,更好地保持果酱的形状和口感。
研究表明,适量添加果胶可明显提高果酱的黏度,使其更易于涂抹和操控。
2. 稳定性改善:果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防止果酱在贮存和加热过程中发生分层、析出等现象。
研究显示,添加适量的果胶可以增强果酱的稳定性,延长其保存期限。
3. 乳化作用:果胶还具有一定的乳化作用,能够使果酱的油水分散均匀,增加其口感和口感。
研究发现,适量添加果胶可以改善果酱的质地,使其更加细腻滑润。
4. 吸水保湿:由于果胶的保水性良好,能够吸附水分并形成胶状结构,从而使果酱更具湿润感和口感。
研究表明,添加果胶后的果酱在质地和口感方面比不添加果胶的果酱更为柔软和湿润。
三、果胶在果酱制备中的适用性研究果胶作为一种功能性添加剂,其适用性在果酱制备中有一定的限制。
研究发现,果胶的添加量和添加时机对果酱的品质和稳定性有着较大的影响。
添加量过多会使果酱过于黏稠,影响口感,而添加量过少则无法达到增稠效果。
因此,需要在实际生产中进行适量、合理的调整。
此外,果胶在果酱制备过程中与其他成分的相互作用也会对果酱的品质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果胶与果汁中的多酚类物质有着较强的亲和性,可以形成较稳定的络合物,从而改变果酱的理化性质和口感。
因此,在选择果胶添加剂时,需要考虑与其他成分的相容性。
结论果胶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性添加剂,在果酱制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增加果酱的黏度和稳定性,改善口感,延长保质期。
果胶的原理

果胶的原理
果胶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它具有增稠、凝胶、乳化、稳定等多种功能,在食品加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果胶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其特殊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来实现的。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果胶的原理。
首先,果胶的原理与其化学结构密切相关。
果胶是一种多糖类化合物,由葡萄糖、半乳糖和果糖等单糖单元组成,其中葡萄糖单元通过1-4键和1-6键连接在一起,形成了长链状结构。
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果胶具有较强的水溶性和胶凝性,能够在水中形成稳定的凝胶体系。
其次,果胶的原理还与其物理性质有关。
果胶分子链上的羧基和甲基可以与水分子发生氢键作用,使果胶能够吸附大量水分,形成胶体溶液或凝胶。
这种吸水性和凝胶性使果胶在食品加工中能够起到增稠、凝固、稳定乳化等作用,提高食品的口感和质感。
此外,果胶的原理还表现在其对蛋白质的作用上。
果胶分子可以与蛋白质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从而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性质。
这种作用使果胶在食品加工中能够增加食品的弹性、黏度和稳定性,改善食品的口感和品质。
总的来说,果胶的原理是通过其特殊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以及与其他食品成分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增稠、凝胶、乳化、稳定等多种功能。
了解果胶的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为食品的制备和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果胶的原理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胶定义:果胶是一组聚半乳糖醛酸,是由半乳糖醛酸组成的多糖混合物,它含有许多甲基化的果胶酸,存在于水果和一些根菜,它具有水溶性,工业上即可分离,其分子量约5万一30万。
备注:果胶是植物中的一种酸性多糖物质,它通常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稍带酸味,具有水溶性,工业上即可分离,其分子量约5万一30万,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内层,为内部细胞的支撑物质。
用途:在食品上作胶凝剂,增稠剂,稳定剂,悬浮剂,乳化剂,增香增效剂,并可用于化妆品,对保护皮肤,防止紫外线辐射,冶疗创口,美容养颜都存一定的作用。
4用途价值▪高酯速凝果胶▪低酯果胶▪制药果胶▪特种低酯果胶5相关应用▪概况▪增加体积和其他特性▪减少面粉使用量▪延长保质期结构:英文名称:pectin英文别名:2,3,4,5-Tetrahydroxypentanal;pentoseCAS:9000-69-5EINECS:232-553-0分子式:C5H10O5分子量:150.1299,(C6H10O7 )n分子图果胶(Pectin)是一组聚半乳糖醛酸。
在适宜条件下其溶液能形成凝胶和部分发生甲氧基化(甲酯化,也就是形成甲醇酯),其主要成分是部分甲酯化的α—1,4一D一聚半乳糖醛酸。
残留的羧基单元以游离酸的形式存在或形成铵、钾钠和钙等盐。
(C6H10O7 )n尽可能除去苦味、色素及可溶性杂质。
榨出的汁液可供回收柚苷。
干皮温水浸泡复水后,采取以上同样处理备用。
2.抽提通常用酸法提取。
将处理过的柚皮倒入夹层锅中,加4倍水,并用工业盐酸调ph至1.5~2.0,加热到95℃,在不断搅拌中保持恒温60min。
趁热过滤得果胶萃取液。
待冷却至50℃,加入1%~2%淀粉酶以分解其中的淀粉,酶作用终了时,再加热至80℃杀酶。
然后加0.5%~2%活性炭,在80℃下搅拌20min,过滤得脱色滤液。
因柚皮中钙、镁等离子含量较高,这些离子对果胶有封闭作用,影响果胶转化为水溶性果胶,同时也因皮中杂质含量高,而影响胶凝度,故酸法提取率较低,质量较差。
为解决以上问题,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1995)对酸法提取作了改进,即在酸法基础上,按干皮重量加入5%的732阳离子交换树脂或按浸提液重量加入0.3%~0.4%六偏磷酸钠,前者果胶得率可提高7.2%~8.56%,胶凝度提高30%以上,而后者得率提高25.35%~ 35.2%,其胶凝度可达180±3。
3.浓缩采用真空浓缩法,在55~60c的条件下,将提取液的果胶含量提高到4%~6.5%后进行后续工序处理。
近来作者和国内其他单位研究表明,超滤可用于果胶液浓缩,如用切割分子量为50 000u的管式聚丙烯腈膜超滤器,在温度45℃、ph3.0、压力0.2mpa条件下进行超滤浓缩,可将果胶浓度浓缩至4.21%,而其杂质含量和经常性生产费用分别仅为真空浓缩的1/5和1/2~1/3。
4.干燥常用方法为沉淀干燥法,即用95%酒精或铝、铜等金属盐类使果胶沉淀。
以酒精沉淀法制取的果胶质量最佳。
其方法是:在果胶浓缩液中加入重量1.5%的工业盐酸,搅匀,再徐徐加入等量的95%酒精,边加边搅拌,使果胶沉淀析出。
再用80%的酒精洗涤,除去醇溶性杂质。
然后用95%酸性酒精洗涤2次,用螺旋压榨机榨干后,将果胶沉淀送入真空干燥机在60℃下干燥至含水量10%以下,把果胶研细,密封包装即成果胶粉成品。
用金属盐类沉淀果胶,其杂质含量较高,现较少采用。
直到2013年国外果胶干燥大多采用喷雾干燥,即用压力式喷雾干燥,将浓缩液在进料温度150~160℃,出料温度220~230℃的条件下干燥,连续化操作中可不断得到粉末状产品。
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用超滤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试验,结果表明该法是完全可行的,果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低甲氧基果胶制作低甲氧基果胶的方法主要有碱法、酸法和酶法3种。
现介绍碱法和酶法两种。
低甲氧基果胶1.碱法把果胶浓缩液放入不锈钢锅中,加氢氧化铵调ph至10.5,15℃下恒温保持3h。
再加等体积的95%酒精和适量盐酸,使ph降至5左右。
搅拌后静置1h,滤出沉淀果胶,榨干,再分别用50%和95%酒精各洗涤1次,压干后摊于烘盘上,在65℃真空干燥器中烘干,取去磨细、包装即得成品。
产率大约为果胶量的90%。
2.酶法即用果胶脂酶脱脂提取低甲氧基果胶。
广东省果树研究所蔡长河等(1996)成功地研制出采用酶法从柚皮中提取低脂果胶的工业化生产技术。
与传统碱法和酸法相比,其具有工艺易于控制、产品质量高、节省能耗和降低成本等优点,现对该法作一简单介绍,其工艺流程如下:柚皮→粉碎→水洗→脱脂→提胶→压滤→沉析→压滤→除盐醇洗→压滤→干燥→粉碎→成品。
原料搅碎:将原料搅碎成3~5mm大小。
水洗:50℃清水浸泡30min,离心,再用清水漂洗2~3次,直至洗出液呈无色为止。
脱脂:加入适量碳酸钠以激活果皮内源pe酶,进行脱脂。
工艺条件以温度50℃,时间1h,ph7.0,碳酸钠为7g/kg新鲜皮(25g/kg干皮)的组合为最佳。
提胶:加盐酸(调ph1.7~2.0)在95℃下提胶。
沉析:加入适量cacl2沉析果胶。
除盐醇洗:将盐酸、草酸按1:3的比例混合,在醇溶液中除盐,并经多次醇洗,干燥和粉碎:在60℃下真空烘干,烘干后的果胶用粉碎机粉碎成果胶粉。
该法果胶得率鲜柚皮为3.5%~4%,干柚皮为12%~15%,胶凝度100±5,脂化度小于50%,达到了美国fcc质量标准。
4用途价值编辑高酯速凝果胶(1)技术指标胶凝度:150度±5度(US--SAG)酯化度:65%-70%半乳糖醛酸:>65%外观:米白色至淡黄色粉末ph(1%水溶液)2.8±0.2%水份<12%灰份<3%酸不溶性灰份:<0.5%粒度:<60目二氧化硫<5ppm重金属<0.5ppm(2)用途,用量参考果酱、果子冻、果冻:起胶凝作用,成品细腻,富有弹性和韧性,增加香味,使口感幼滑爽口,用量参考:0.3%-0.6%。
棒冰、冰淇淋:起乳化稳定作用,成品口感细腻,滑爽。
用量参考:0.1%-0.2%酸奶,乳酸菌,果汁:起稳定,增稠作用,可延长制品的保存期,具有天然水果风味,用量参考:0.1%-0.3% 焙烤食品:提高面团的透气性,增强口感,延长保质期。
用量参考:面粉量的0.3%-0.8%(3)使用方法:将果胶和3---4倍的细白糖拌匀,加入80℃的纯净水搅拌溶解,溶解浓度2.5%-4%,溶解好后按比例加入各种制品中。
低酯果胶(1)技术指标:胶凝度:100度±5度(US-SAG法)酯化度:25%-35%外观:淡黄色粉末PH(1%水溶液):2.8±0.2水份<12%灰份<5%酸不溶性灰份<1%粒度<60目二氧化硫<5ppm重金属<0.5ppm(2)用途、用量参考果酱、果冻,起胶凝作用,用于低糖度食品,低酯果胶制成的果冻,可健胃,增加食量,解除铅中毒,是儿童的保健食品。
参考用量0.3%-0.8%粒粒橙及带果肉型饮料,起稳定作用,可解决粒粒橙及含果肉悬浮饮料的分层,粘壁问题,使果肉均匀分布在饮料中,且口感好。
制药果胶(1)技术指标:制药果胶胶凝度:>97度(US-SAG法)酯化度:52-58%产品说明果胶半乳糖醛酸>85%外观:本品为白色至浅黄色的颗粒或粉末。
PH(1%)水溶液2.8±0.2水份<8%灰份<5%酸不溶性灰份<1%粒度<60目二氧化硫<5ppm重金属<5ppm(2)用途、用量参考用于果胶秘制药,并用于降血糖,血酯,解除铅中毒,解酒剂等保健品。
特种低酯果胶技术指标:胶凝度:>100%(US-SAG法)酯化度:<10%半乳糖酸醛酸>80%外观:淡黄色粉末PH(1%)水溶液>4水份<10%灰份<5%粒度<60目重金属<5ppm用于尿不湿,可保护婴幼儿皮肤,用于创口帖,可加速伤口愈合,用于化妆品,可防紫外线辐射。
用于墨汁,写字流畅,稳定不沉淀。
5相关应用编辑概况由于时代科技的进步,面包已经不是单纯的由面粉、盐、酵母和水所混合制造。
许多不同种类的烘焙原料也常被用来改良面包的性质。
其中最常见的是一些属于脂肪甘油酯的乳化剂。
而维生素C 或是其溴化物及钙盐也会被当成改良剂添加。
近年来,有关烘焙原料的发展迅速,一些新的烘焙原料也逐渐的受到重视。
酵素的使用在过去几年来就一直被重视,而具有特殊性质和用途的果胶类凝胶物质也被大量的应用在烘焙工业。
这篇报导主要是针对特殊用果胶应用在改良面包体积和架售时间的应用。
增加体积和其他特性面包的体积一直是品质的重要指针。
但是由于面粉的生产大都以产量为主要考量,对于品质上的要求较少。
因此,由于面粉品质所引起的问题经常的发生,也造成面包发的不好,对于不同加工条件的适用性也不够。
对于上述的问题,最新而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使用高甲氧基化果胶。
果胶是从橘子皮所萃取的天然原料,在食品工业中早就被广为利用。
由于积极的研究发展,特殊性质的果胶产品也陆续的被研发成功。
最近的研究成果包括了一系列的油脂替代产品和应用在烘焙产品的高甲氧基化果胶产品。
它能有效的增加面包的体积,而且因为对于水分的吸附力强,亦能增加面团的量。
对于面团的鲜度、软硬度和安定性都有明显的帮助。
减少面粉使用量基本上,面团是由面粉、水和酵母混合而成。
在混合的过程面粉的面筋蛋白会重新排列对齐甚至部份展开而形成具黏弹性的立体网状结构,这就是所谓的面团。
对于面团而言,延展性和膨发性对于面团在发酵期间形成的体积有绝对的关系。
如果面团的延展性不够,则发酵期间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便无法有效的将面团膨发。
因此,含有果胶的面团便能有效的提供面团必需的延展效果,也因此能提高面包的最后烘焙体积。
对于面包而言,由于消费者的喜好及面包体积的增加,面包业者自然有利可图。
以汉堡面包为例,果胶能够在维持现有面包体积的条件下减少30%面粉的使用量。
延长保质期影响面包架售期长短的因素很多,但是最主要原因是在于淀粉的结晶或老化。
事实上大家都知道,面包在出炉的那一刻起便开始变硬,而经过几天之后,大部分的面包便会变成不能食用。
面包软硬的变化可以简单的利用质地分析仪来测定,试验证明,果胶能够有效的延长面包的架售时间,添加乳化剂和高甲氧基果胶的面包在储藏6-7 天之后,才会达到对照组的硬度,也就是说,果胶能够比对照组延长5 天的架售时间。
而添加果胶的面包的另外一个优点是,在正常的架售时间内(烘焙后2 -3 天),面包的软硬度较其它的对照组都来得软。
软硬度只是面包架售时间长短的指标之一,另外一个指标是面包的新鲜度,这包括了面包的体积、软硬度、弹性和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