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斜疝

合集下载

腹股沟斜疝名词解释

腹股沟斜疝名词解释

腹股沟斜疝名词解释腹股沟斜疝(Inguinal Hernia)指的是腹股沟部位发生的一种疝气,是指腹腔内的脏器沿腹股沟区域的间隙突出、下降或下垂的情况。

腹股沟斜疝是最常见的疝气类型之一,多见于成年男性。

它是由于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通道进入阴囊或大唇外突,形成一股突出物,并伴有压痛或隐痛的症状。

腹股沟斜疝常发生在腹压增加的情况下,例如咳嗽、喷嚏、用力排便、举重等。

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腹股沟区域出现肿块或隆起,可伴有疼痛、不适、肌肉松弛、腹股沟区域的坠胀感等症状。

肿块可从腹腔通过腹股沟环、腹股沟外缩和韧带等结构穿过,并进入阴囊或大唇的区域。

腹股沟斜疝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疝气两种类型。

原发性腹股沟斜疝是指腹股沟间隙发育不良导致肠道或脏器突出;而继发性腹股沟斜疝则是因为腹腔内压力增加、腹股沟区域受到损伤或手术等原因引起的。

治疗腹股沟斜疝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等待、穿戴腹股沟疝气带和手术治疗。

对于无症状、微小的腹股沟斜疝,可选择观察等待,但应定期进行复查。

对于较大的腹股沟斜疝或有症状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方式可以选择传统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通过修补腹股沟通道,防止脏器再次突出,并减轻症状。

传统开放手术通常是通过在腹股沟区域进行切口,将突出的脏器放入腹腔内,并修补腹股沟通道,以防止再次突出。

腹腔镜手术则是通过在腹部作出几个小的穿刺孔,插入腹腔镜和其他手术器械进行手术,减少了切口大小和术后恢复时间。

总结起来,腹股沟斜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通道进入阴囊或大唇外突的疾病。

它可以导致腹股沟区域出现肿块、疼痛等症状。

治疗方式可以选择观察等待、穿戴腹股沟疝气带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方式可以是传统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

在选择治疗方式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综合考虑。

腹股沟斜疝危害及预防

腹股沟斜疝危害及预防
通过宣传和教育,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 健康。
谢谢观看
越早就医,越能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何时就医? 持续疼痛
如果肿块伴随持续或加重的疼痛,尤其是有 呕吐或便秘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这可能是嵌顿或绞窄的迹象,需紧急处理。
何时就医?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尤其是有家族史或其他 风险因素的患者,应定期检查腹股沟部位。
早期发现可降低手术治疗的复杂性。
结论
什么是腹股沟斜疝?
病因
腹股沟斜疝的发生通常与腹壁的先天性弱点、腹 压增加或外伤有关。
肥胖、重体力劳动和咳嗽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腹股 沟斜疝的形成。
什么是腹股沟斜疝?
症状
患者常常会感到腹股沟部位有肿块,伴随疼痛或 不适,尤其在用力时加重。
症状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重,最终可能导致 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
为什么腹股沟斜疝需要重视?
经济负担
治疗腹股沟斜疝可能需要手术和后续的恢复 ,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对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来说,这尤其 成问题。
如何预防腹股沟斜疝?
如何预防腹股沟斜疝? 保持健康体重
通过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来维持健康体重,降低 腹压。
肥胖是腹股沟斜疝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
如何预防腹股沟斜疝?
避免重体力劳动
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时,务必注意正确的姿势和技 巧,减少腹壁的压力。
如需搬重物,尽量寻求他人协助,避免单独作业 。
如何预防腹股沟斜疝? 及时治疗慢性病
如有慢性咳嗽、便秘等疾病,务必及时治疗,以 减少腹压的增加。
这些病症可能导致腹股沟斜疝的风险增加。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症状出现
一旦发现腹股沟部位有肿块或不适,应及时 就医。

什么是腹股沟斜疝(疝气)

什么是腹股沟斜疝(疝气)

什么是腹股沟斜疝(疝气)
*导读:腹股沟斜疝是腹股沟区出现可复性肿块,开始肿块较小,仅在病人站立、劳动、行走、跑步、剧咳或婴儿啼哭时出现,平卧或用手压时块肿可自行回纳,消失不见右侧腹股沟疝较为多见。

……
什么是腹股沟斜疝(疝气)
腹股沟斜疝是腹股沟区出现可复性肿块,开始肿块较小,仅在病人站立、劳动、行走、跑步、剧咳或婴儿啼哭时出现,平卧或用手压时块肿可自行回纳,消失不见右侧腹股沟疝较为多见。

什么原因引起腹股沟斜疝(疝气)
胚胎早期,睾丸位于腹膜后第2~3腰椎旁,以后逐渐下降,同时在未来的腹股沟管内环处带动腹膜、腹横筋膜以及各层肌肉径腹股沟管逐渐下移,并推动皮肤而形成阴囊。

随之下移的腹膜形成一鞘状突,如环不闭锁,就可形成先天性斜疝,而未闭的鞘状突就成为先天性斜疝的疝囊。

第1页。

腹股沟斜疝教学演示课件

腹股沟斜疝教学演示课件
易复性斜疝
疝囊容易还纳入腹腔。
难复性斜疝
疝囊不能回纳或不能完全回纳入腹腔内,但不引起严重症 状者。
嵌顿性疝
疝囊内容物不能回纳,且伴有明显疼痛者。如不及时处理 ,将发展成为绞窄性疝。
绞窄性疝
嵌顿时间过长,导致疝内容物发生缺血坏死,引起严重临 床症状者。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体格检查
视诊
观察腹股沟区是否有肿块 突出,判断肿块的大小、 形状和颜色。
腹股沟斜疝手术可能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家属和医 护人员应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
健康教育资源
患者可参加医院组织的健康讲座或加入病友交流群,了解更 多关于腹股沟斜疝的知识和康复经验。同时,关注专业医疗 机构的公众号或网站,获取最新的医疗资讯和健康指导。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应积极进行治疗。
术后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 肠功能恢复;合理饮食,保持大
便通畅;定期随访复查。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术后可能出现疼痛、出血、感染 等并发症,应积极进行预防和处 理。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应
及时就医并接受相应治疗。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
发病机制
主要是由于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两大因素。腹壁强度降低常见于老年 人、肥胖、糖尿病等患者;腹内压力增高则与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因 素有关。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腹股沟斜疝是普外科的常 见病和多发病,任何年龄 均可发病,但多见于儿童 及青壮年。
性别差异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 女比例约为15:1。

腹股沟斜疝科普讲座PPT课件

腹股沟斜疝科普讲座PPT课件

腹股沟斜疝的 常见并发症
腹股沟斜疝的常见并发症
扭转性腹股沟斜疝:斜疝突入的腹 腔器官发生扭转,导致血液供应中 断,需紧急手术治疗。 斜疝嵌顿:斜疝突入的腹腔器官被 困在腹股沟缺陷内无法回复,也需 要紧急手术。 治疗
腹股沟斜疝的治疗
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或无症 状的腹股沟斜疝,包括修改生 活方式、穿戴腹股沟垫带等。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或复 发的腹股沟斜疝,手术是常见 的治疗方法,通常采用修补腹 股沟缺陷的方式。
预防腹股沟斜 疝
预防腹股沟斜疝
加强腹股沟区域的肌肉锻炼:适当的锻 炼可以增强腹股沟区域的肌肉力量,减 少斜疝的发生概率。 避免过重的负荷:避免长时间承重或进 行剧烈运动,减少腹股沟区域的压力。
腹股沟斜疝科 普讲座PPT课

目录 介绍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斜疝的治疗 预防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斜疝的常见并发症
介绍腹股沟斜 疝
介绍腹股沟斜疝
什么是腹股沟斜疝:腹股沟斜疝是 指腹股沟区域腹腔器官的突出,通 常是大肠、小肠或脂肪组织通过腹 股沟区域的缺陷进入腹股沟管或腰 腹腔内。
介绍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斜疝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腹股沟 区域的肌肉组织较弱,容易出现腹腔器 官突出的情况。 腹股沟斜疝的症状:常见症状包括腹股 沟区域的肿块、疼痛、不适感以及呕吐 等。

成人腹股沟斜疝

成人腹股沟斜疝
与小儿腹股沟斜疝不同,成人腹股沟斜疝(adult inguinal hernia)是在腹膜鞘状突已经完全闭塞以后,因内环部薄弱而形 成斜疝,疝囊进入腹股沟管是通过其后壁上的薄弱点而不是在 精索之内,是后天获得性疝,故亦称后天性腹股沟斜疝。成人 腹股沟斜疝有时不易与直疝鉴别,特别是在一些病史较长、疝 孔较大的情况之下。
病因
正常情况下,人直立时内脏下垂入下腹及盆腔,腹股沟区腹壁 受到的压力较平卧时增加3倍,有促进腹股沟斜疝形成的作用。 在某些生理和病理情况下(重体力劳动、慢性便秘、肝硬化腹腹 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腹压增高并持续存在,势必要 破坏腹股沟区的解剖结构和生理防卫功能。同时,腹腔内高压 可致使内脏直接突破内环,进入腹股沟管形成腹股沟斜疝。 4.生物学上的异常 生物学上的异常是导致腹股沟斜疝发生的 辅助因素。
成人腹股沟斜疝
英文名称
adult inguinal hernia
别名
后天性腹股沟斜疝
类别
普通外科/疝/腹外疝/腹股沟疝/腹股沟斜疝
ICD号
K40
概述
腹股沟斜疝(adult inguinal hernia)是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 沟管内环处突出,通过腹股沟管向内下前方斜行,再穿过腹股 沟管外环,形成的疝块,并可下降至阴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病机制
无论小儿或成人腹股沟斜疝,腹腔内高压在其发生、发展过 程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腹腔内高压与腹壁抵抗力薄弱常 常是后天性腹股沟斜疝的真正病因,腹股沟斜疝嵌顿也是腹腔 内压骤然增高的结果。
由于腹股沟管的构成多为筋膜、腱膜和韧带等结缔组织,这 些组织的强度和胶原代谢有关。因此,近20年来一些学者从组 织的生物学角度,对腹股沟疝的发病原因和机制进行了大量研 究。结果发现,腹股沟疝病人组织中的羟脯氨酸量减少,胶原 生成低下,成纤维组织增殖率受到抑制。

腹股沟斜疝危害及预防

腹股沟斜疝危害及预防
腹股沟斜疝危 害及预防
目录 什么是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斜疝的危害 腹股沟斜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斜疝是指腹腔内的脏器(如 肠管)通过腹壁的腹股沟区域进入 腹股沟管或阴囊的异常状况。 腹股沟斜疝通常是由于腹壁肌肉群 的薄弱或损伤造成的。
腹股沟斜疝 的危害
腹股沟斜疝的危害
腹股沟斜疝 的预防
腹股沟斜疝的预防
保持体重合理,避免肥胖。 避免过度劳累和举重过重。
腹股沟斜疝的预防
加强腹肌和腹股沟区域的锻炼,提 高肌肉力量。 避免长时间保持站立或坐着,并经 常伸展身体,避免肌肉疲劳。
腹股沟斜疝的预防
在咳嗽、打喷嚏或排便时,尽量避免过 度用力。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腹股沟斜疝可能引起腹痛和不适,特别 是在活动或努力时。 如果腹股沟斜疝被困在腹股沟管中,可 能导致组织缺血和坏死,引起严重的疼 痛和并发症,如肠梗阻和坏死。
腹股沟斜疝的危害
腹股沟斜疝还可能影响肠蠕动 功能,导致消化问题和便秘。 若未及时处理,腹股沟斜疝可 能导致组织坏死、感染和其他 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腹股沟斜疝健康宣教课件

腹股沟斜疝健康宣教课件

腹股沟斜疝 的健康宣教
腹股沟斜疝的健康宣教
预防腹股沟斜疝的方法: - 保持适当体重:肥胖是腹
股沟斜疝的诱因之一,保持适 当的体重有助于预防疾病。
- 避免过度劳累:长时间的 重体力劳动可能导致腹股沟斜 疝的发生,要适当休息。
- 注意饮食:均衡饮食有助 于强化腹肌,预防腹股沟斜疝 的发生。
腹股沟斜疝的健康宣教
腹股沟斜疝的治疗与护理
腹股沟斜疝的护理: - 术后休息与恢复:手术后
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并按医嘱进行恢复训练。
- 饮食调理:术后的饮食要 注意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 过于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 定期复查:术后应定期进 行医生复查,确保康复情况良 好。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如何检测腹股沟斜疝: - 自检:站立时检查腹股沟
区域是否有肿块或突出物。 - 专业医生检查:如果发现
异常,应尽快到医院进行专业 检查。
腹股沟斜疝 的治疗与护理
腹股沟斜疝的治疗与护理
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方法: - 观察与保守治疗:对于初期症
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观察和保 守治疗来控制疾病。
-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或疝 气发生复杂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 手术治疗。
腹股沟斜疝健 康宣教课件
目录 腹股沟斜疝简介 腹股沟斜疝的健康宣教 腹股沟斜疝的治疗与护

腹股沟斜疝 简介
腹股沟斜疝简介
什么是腹股沟斜疝:腹股沟斜疝是 一种常见的腹股沟区域的疝气病症 。
引发腹股沟斜疝的原因:长期劳累 、肥胖、咳嗽或举重等都可能导致 腹股沟斜疝的发生。
腹股沟斜疝简介
腹股沟斜疝的症Biblioteka :腹股沟区 域肿块、疼痛、咳嗽或努力时 加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院记录主诉:发现左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十余年。

现病史:患者十年前发现左腹股沟出现一肿物,约鹅蛋大小,无疼痛,平卧位肿物可消失,站立位,或咳嗽肿物再次出现,并无不适,未做治疗,肿物缓慢增大明显,伴行走时不适,下降阴囊,来我院就诊,门诊拟“左侧腹股沟斜疝”收住入院。

病程中无声音嘶哑、发热、贫血、腹水、穿孔、疼痛、乏力、纳差、消瘦、恶液质、无头痛、头晕、咳嗽、颈部包块、骨痛、胸闷、咳血、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里急后重、呕血、黑便。

既往史: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余,有冠心病史1年余,否认疟疾史,否认肝炎史,否认结核史,否认糖尿病史,否认脑血管史,否认精神病史,否认手术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全椒,久居本地,无不良嗜好,吸烟史。

婚姻史:已婚,配偶健康,生育史,有儿一人。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T:36.8℃P:74次/分R:18次/分BP:120/9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正常面容,表情自如,自主体位,神志清楚,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皮疹、皮下出血、皮下结节、瘢痕,毛发分布正常,皮下无水肿,无肝掌、蜘蛛痣。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头颅无畸形、压痛、包块,无眼睑水肿,结膜正常,无充血、水肿,眼球正常,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听力正常,嗅觉正常口唇无绀,口腔黏膜正常。

舌苔正常,伸舌无偏斜、震颤,齿龈正常,咽部黏膜正常,扁桃体无肿大。

颈软,无抵抗,颈动脉搏动正常,颈静脉无充盈,气管居中,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甲状腺无肿大,无压痛、震颤、血管杂音。

胸廓对称,胸骨无叩痛,乳房正常对称。

呼吸运动对称,肋间隙不增宽,语颤正常。

叩诊清音,呼吸规整,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正常,心浊音界正常,心率7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

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腹部柔软,无压痛、反跳痛,左侧腹股沟可触及包块6.0×10.0cm,可下降至阴囊内,质软,界清,可回纳腹腔,压迫内环可不再出现。

肝脏未触及,脾脏未触及,Murphy氏征阴性,肝区无叩击痛,肾区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正常,3~4次/分。

肛门及生殖器正常。

脊柱正常生理弯曲。

四肢活动自如,无畸形、无下肢静脉曲张、杵状指(趾),关节正常。

双下肢无浮肿。

四肢肌力、肌张力未见异常,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存在,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情况: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腹部柔软,无压痛、发跳痛,左侧腹股沟可触及包块6.0×10.0cm,,可下降至阴囊内,质软,界清,可回纳腹腔,压迫内环可不再出现。

肝脏未触及,脾脏未触及,Murphy氏征阴性,肝区无叩击痛,肾区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正常,3~4次/分。

试验室及器械检查B超示:1、左侧腹股沟区异常回声团块,考虑左侧腹股沟斜疝可能。

2、脂肪肝,胆胰脾未见明显异常。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T段变化。

余暂缺。

初步诊断:1. 左侧腹股沟疝2.高血压Ⅱ级3.冠心病医师签名:入院诊断:1. 左侧腹股沟疝2.高血压Ⅱ级3.冠心病首次病程录一病例特点:1.主诉:发现左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十年余。

2.现病史:患者十年前发现左腹股沟出现一肿物,约鹅蛋大小,无疼痛,平卧位肿物可消失,站立位,或咳嗽肿物再次出现,并无不适,未做治疗,肿物缓慢增大明显,伴行走时不适,下降阴囊,来我院就诊,门诊拟“左侧腹股沟斜疝”收住入院。

病程中无声音嘶哑、发热、贫血、腹水、穿孔、疼痛、乏力、纳差、消瘦、恶液质、无头痛、头晕、咳嗽、颈部包块、骨痛、胸闷、咳血、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里急后重、呕血、黑便。

3.既往史: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余,有冠心病史1年余,否认疟疾史,否认肝炎史,否认结核史,否认糖尿病史,否认脑血管史,否认精神病史,否认手术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4.体格检查:T:36.8℃P:74次/分R:18次/分BP:120/90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正常面容,表情自如,自主体位,神志清楚,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皮疹、皮下出血、皮下结节、瘢痕,毛发分布正常,皮下无水肿,无肝掌、蜘蛛痣。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头颅无畸形、压痛、包块,无眼睑水肿,结膜正常,无充血、水肿,眼球正常,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听力正常,嗅觉正常口唇无绀,口腔黏膜正常。

舌苔正常,伸舌无偏斜、震颤,齿龈正常,咽部黏膜正常,扁桃体无肿大。

颈软,无抵抗,颈动脉搏动正常,颈静脉无充盈,气管居中,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甲状腺无肿大,无压痛、震颤、血管杂音。

胸廓对称,胸骨无叩痛,乳房正常对称。

呼吸运动对称,肋间隙不增宽,语颤正常。

叩诊清音,呼吸规整,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正常,心浊音界正常,心率7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

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腹部柔软,无压痛、反跳痛,左侧腹股沟可触及包块6.0×10.0cm,可下降至阴囊内,质软,界清,可回纳腹腔,压迫内环可不再出现。

肝脏未触及,脾脏未触及,Murphy氏征阴性,肝区无叩击痛,肾区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正常,3~4次/分。

肛门及生殖器正常。

脊柱正常生理弯曲。

四肢活动自如,无畸形、无下肢静脉曲张、杵状指(趾),关节正常。

双下肢无浮肿。

四肢肌力、肌张力未见异常,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存在,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5.专科检查: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腹部柔软,无压痛、发跳痛,左侧腹股沟可触及包块6.0×10.0cm,,可下降至阴囊内,质软,界清,可回纳腹腔,压迫内环可不再出现。

肝脏未触及,脾脏未触及,Murphy氏征阴性,肝区无叩击痛,肾区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正常,3~4次/分。

6.辅助检查:B超示:1、左侧腹股沟区异常回声团块,考虑左侧腹股沟斜疝可能。

2、脂肪肝,胆胰脾未见明显异常。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T段变化。

余暂缺。

二诊断:1. 左侧腹股沟疝 2.高血压Ⅱ级 3.冠心病三诊断依据:1.患者徐国胜,男,39岁。

2.发现左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十年余。

3.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余,有冠心病史1年余,否认疟疾史,否认肝炎史,否认结核史,否认糖尿病史,否认脑血管史,否认精神病史,否认手术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4.专科检查(体检)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腹部柔软,无压痛、发跳痛,左侧腹股沟可触及包块6.0×10.0cm,,可下降至阴囊内,质软,界清,可回纳腹腔,压迫内环可不再出现。

肝脏未触及,脾脏未触及,Murphy氏征阴性,肝区无叩击痛,肾区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正常,3~4次/分。

5..辅助检查:B超示:1、左侧腹股沟区异常回声团块,考虑左侧腹股沟斜疝可能。

2、脂肪肝,胆胰脾未见明显异常。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T段变化。

血常规示:WBC:10.8×10.9/L,GR%示73.8%。

TG:2.32mmol/L,凝血试验数值正常。

四鉴别诊断1.睾丸肿瘤:为一实性肿块,透光试验(-),B超可辅助鉴别,本例可排除。

2.睾丸鞘膜积液:鞘膜透光试验多为阳性,本例可排除。

3.精索鞘膜积液:肿块较小,在腹股沟管内,牵拉同侧睾丸可见肿块移动。

五诊疗计划:1.完善术前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排除手术禁忌症。

医师签名:2014-11-02术前讨论患者徐国胜,男性,39岁,已婚。

患者因“发0现左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十年余。

”入院。

病程中无尿8:5频尿急、血尿、无腹水、无黄疸、无黑便等,近日无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

查体:神志清楚右小腿中下段胫前及腓侧分别可见手术疤痕,皮下可触及部分内固定装置,压痛(±)右踝关节活动近正常。

双下肢无浮肿。

四肢肌力、肌张力未见异常,双侧足背动脉存在,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WBC10.8×10.9/L.N:73.8% 1、空腹快速血糖5.21 mmol/L;2、凝血试验:PT:10.2s,APTT:29.3s,TT:10.1s,DD:0.10mg/L,FIB:303.4mg/dl,TG:2.32 mmol/L,CHO:3.41 mmol/L,ALT:58U/L,UREA:4.81 mmol/L,CREA:90 mmol/L,K:4.39 mmol/L,CL:102.0 mmol/L。

B超示,脂肪肝,胆胰脾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律。

综上所述:术前诊断:1. 左侧腹股沟疝。

2.高血压Ⅱ级。

3.冠心病。

排除手术禁忌症,完善术前准备,定于今日中午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侧腹股沟斜疝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术前告知患者及家属,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并发症,表示理解并签订手术知情同意书及麻醉同意书。

医师签名:2014-11-03 14:20 术后小结患者于今日12:10时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侧腹股沟斜疝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

术中见疝囊较大位于精索内上方,呈灰白色,打开疝囊见内容物为网膜组织,并余疝囊内壁部分粘连,给予仔细分离,电凝止血,将网膜还纳腹腔,再切断疝桥,剥离近端疝囊至腹膜外脂肪,结扎近端疝囊,再用大小适中补片给予无张力修补,给予切口下引流管一个,观察术野无出血,逐层缝合切口,手术顺利,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安返回房,给予预防感染、对症、补液等治疗。

多观病情变化。

医师签名:2016-2-17 08:15术后第一天,今日随王生俊副主任查房,患者诉切口疼痛,切口下有不适感,左侧睾丸轻度不适感,偶有胸闷。

查体:血压:110/80 mmHg.神清,精神一般,生命体征平稳,HR:74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剑突下压之稍不适,切口压痛阳性,左侧腹股沟未触及包块,左侧阴囊稍肿大,睾丸正常,引流管在位通畅,引流袋中约有20ml血清样渗出液,双下肢无浮肿,NS(-)。

主治医师查房,看过病人,支持目前治疗方案,嘱患者不适症给予对症处理,改二级护理,半流质,减少补液量,余无变化,多观病情变化。

医师签名:熊国璋2016-2-18 08:00术后第二天,今日查房,患者诉切口疼痛较昨日好转,余不适也稍好转,饮食一般,睡眠可,今晨大便已解,颜色正常。

查体:血压:140/90mmHg.神清,精神一般,生命体征平稳,切口压痛阳性,今日换药见切口稍红肿,有少许血清样渗出部分以结痂,引流管在位通畅,引流袋中约有5ml血清样渗出液,今日给予故今日治疗给予血府逐瘀片6片Tid以活血化瘀,拔出引流管,停泮托拉唑,改易消化饮食,嘱患者床边活动,余无变化,继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