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小楷书法集(五)

合集下载

文征明小楷《醉翁亭记》艺术风格

文征明小楷《醉翁亭记》艺术风格

文征明小楷《醉翁亭记》:传统艺术之美的展现
在书法艺术中,小楷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书体,其精致的笔触和严谨的构图使它在书法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

文征明作为明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小楷作品《醉翁亭记》更是将小楷的艺术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文征明的小楷《醉翁亭记》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传统艺术之美。

在《醉翁亭记》中,文征明运用小楷的独特书体,将欧阳修的散文名篇诠释得淋漓尽致。

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严谨的构图,将文字与意境融为一体,使观者在欣赏书法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心境。

文征明的小楷风格独特,其笔画精细、结构严谨,每一笔都充满力度和韵律感。

在《醉翁亭记》中,他巧妙地运用了墨色的浓淡、线条的粗细以及字形的正斜,营造出一种既古朴典雅又生动活泼的艺术氛围。

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不仅展现了文征明深厚的书法功底,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此外,文征明在《醉翁亭记》中还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个性。

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灵动的构图,将欧阳修的文学意境与自己的书法风格相互呼应,使整幅作品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

这种将书法与文学紧密结合的创作方式,不仅展示了文征明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欣赏视角。

总之,文征明小楷《醉翁亭记》以其精湛的技艺、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传统艺术之美。

这部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欣赏小楷艺术的绝佳范例,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无穷魅力。

通过欣赏文征明的小楷《醉翁亭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传统艺术的精髓和价值,也能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一种宁静和慰藉。

文征明赤壁赋小楷清晰版

文征明赤壁赋小楷清晰版

文征明赤壁赋小楷清晰版摘要:I.引言- 介绍文征明及其书法成就- 提及《赤壁赋》的背景及意义II.小楷书法的特点- 介绍小楷书法的基本特点- 分析文征明小楷书法的独特之处III.《赤壁赋》的内容及主题- 概述《赤壁赋》的内容- 分析《赤壁赋》的主题及意义IV.文征明《赤壁赋》小楷版的价值- 阐述文征明《赤壁赋》小楷版的艺术价值- 讨论其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V.结论- 总结文征明《赤壁赋》小楷版的特点及价值- 强调其对中国书法发展的影响和贡献正文:文征明赤壁赋小楷清晰版展示了明代著名书法家文征明在小楷书法方面的卓越成就。

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号衡山居士,江苏苏州人。

他是中国书法史上的杰出人物,尤以小楷书法闻名于世。

小楷书法是一种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书法形式,它要求书写者具备扎实的书法基本功和严谨的结构布局。

文征明的小楷书法具有独特的韵味和风格,其笔画瘦劲、流畅,结构端庄、工整,富有韵律感。

在文征明的《赤壁赋》小楷版中,这些特点得到了充分体现。

《赤壁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篇散文,描绘了赤壁古战场及附近的自然风光。

文征明书写的《赤壁赋》小楷版,以其精湛的书法技艺,将苏轼散文的意境和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文征明的笔下,每一个字都宛如一件艺术品,给人以美的享受。

文征明《赤壁赋》小楷版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书法艺术上,还在于它传承了苏轼的文学精神。

苏轼的《赤壁赋》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激情,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自然的感慨。

而文征明的小楷书法,则以其严谨、规矩的书写方式,传达了苏轼文学精神的内涵。

总之,文征明《赤壁赋》小楷版是书法与文学的完美结合,展示了文征明在小楷书法领域的卓越成就。

它不仅为后人提供了研究中国书法的珍贵资料,还激发了人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文征明小楷研究

文征明小楷研究

文徵明小楷1小楷《醉翁亭记帖》,纸本轴,纵53.5厘米,横28.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醉翁亭记》是宋代欧阳修谪于安徽滁州期间,修建醉翁亭后,写下的脍炙人口的名篇,历来书家多有发挥题写。

這幅《醉翁亭记帖》是文征明八十二岁时(一五五一)书写,全文精整挺秀,铁画银鉤。

书后有长跋,谈到当时书法上的体验与书欧阳修“醉翁亭記”的原由。

欧阳修从韩愈的文章得到启发,文征明也希望从钻研王羲之的书迹中,追求如不食人间烟火,冰清玉骨的感受。

2《小楷离骚经九歌卷》(局部)纸本纵23.0厘米横263.0厘米小楷前后赤壁赋86高龄3《小楷归去来兮辞》4文徵明小楷《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老子列传》合册,纸本,纵20.9厘米,横11厘米,每页8行,正文每行18字。

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首页为工笔水墨老子像,题蝇头小楷一行:“长洲文徵明写像。

”《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凡37行,书于明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年)七月十二日,时年68岁。

《老子列传》凡34行,书于明世宗嘉靖十七年(1538年)六月十九日,时年69岁。

均钤“徵”、“明”朱文连珠小印。

5文徵明小楷《莲社图记》册,纸本,纵25.5厘米横9.8厘米6文徵明小楷《落花诗册》《落花诗册》生成于公元十五世纪末,起因是明四家之一的沈周,因老年丧子赋得《落花诗》十首以寄托哀思,吴中士人皆有唱和。

一时吟咏落花,数量之多,非他人可比,令吴门诗坛热闹非常,引入瞩目。

沈周、唐寅等人皆有落花诗册书法传世,此为文徵明小楷抄录的《落花诗册》。

此册笔力劲健挺拔,瘦劲精匀,流露出“险劲瘦硬、崛起削成”的欧阳询书意,堪称精品。

7文徵明小楷《草堂十志》各纵23.2、横28.4厘米。

故宫博物院这件草堂十志,字迹清秀、婀娜多姿,亦是其传世之作中的一件精品。

此件册页纵二十三点二厘米,横二十八点四厘米,钤有乾隆、嘉庆、宣统内府鉴藏印,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文徵明小楷书法艺术考从小楷书法产生到臻于完善,在历史上形成了几个发展高峰.魏晋时期由钟繇和王羲之等书家推动形成的魏晋初创高峰,将小楷书法正式引入书法艺术的大家庭中,并且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隋唐时期有大唐众书家和抄经高手形成的唐代成熟高峰,在这一时期中,小楷书法与楷书的成熟同时完成,达到了"法"的完备;元代赵孟糖等书家形成的元代中兴高峰和明代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等书家形成的明代复兴,承传高峰,在这两个时期,小楷书法已经很难再像魏晋,隋唐时期那样辉煌和壮美,但是,小楷艺术自身的魅力和审美意味依然吸引着大批书家拼其全力,奋斗终生去开拓小楷书法艺术的新境界.这些小楷书法发展高峰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小楷书法的发展,也促进了其他书体的发展,承传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精神和民族艺术灵魂的血脉.有明一代是书家辈出的时代,祝允明,文徵明,王宠,唐寅,仇英,董其昌,徐渭,张瑞图,黄道周等等都是大书家.在书法史上都闪着耀眼的光辉.在小楷的技艺上,这些书家大都有着不俗的建树,当然明代小楷书法执牛耳者首推文徵明.正如朱和羹《临池心解》所言:"明楷以文衡山第一."的确,文徵明的小楷成就直接延续了元代赵孟颊小楷高峰的成就和影响,亦发扬了魏晋,隋唐小楷的古朴天真和谨严法度.在文徵明以后的时代,文徵明的小楷书风和书家风范一直影响着无数的后学,直至现在和将来.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正德末以岁贡生诣都,授翰林院待诏,故又称"文待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堪称我国古代书坛画界的老寿星,德高望重,影响颇大.应该说是勤奋最终成就了文徵明的书法艺术.文徵明的勤奋是有据可查的,《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文物出版社出版)和周道振先生编着的《文徵明书画简表》两本书收录文徵明传世书画作品有千余件之多.这个数量在我国古代书画家存世作品中实属罕见.而且,其涉猎书画的门类相当广泛,绘画中的山水,花鸟,工笔与小写意,水墨和重彩;书法中的行书,草书,楷书无所不精,尤其是小楷书法更是不与凡同,九十岁的老人依然可以写一手漂亮的小楷,的确让人景仰.明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说:"待诏以小楷名海内."此评价文徵明当之无愧.从前人着录和现存的作品来看,文徵明一生的小楷书法学习和创作大体上分为三个时期:五十岁以前广博学习的时期,五十至六十岁融会贯通的时期,六十岁以后成熟和发展的高峰期.文徵明传世小楷书法作品年代分布表①、3岁以前31—4岁41—5岁51—6岁61—7岁71—8岁81—9岁总计作品191536494352205数量文徵明小时候学习特别刻苦.据《明史》本传记载,在"郡学"念书时,同学们多背着老师玩乐,他却埋头临写《千字文》,每日多达十本之多.②、稍长受其父知友吴宽的影响写苏体,后受他岳父李应祯的影响,学宋元的笔法较多.李应祯乃当时名士,对书学颇有研究,造诣很深,文徵明的书法最得力于李氏在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和严格要求.据文徵明自己说,一次李氏见他写字带有苏东坡的笔意,便大声斥责说:"破却工夫,何至随人脚踵,就令学成王羲?118?之,只是他人书耳!"③、另有一次李氏对文徵明说:"吾学书四十年,今始有得,然老无益矣,子起及目力壮之时为之."后文徵明在一题跋中记起此事说:"因极论书之要诀,累数百言,凡运指凝思,吮毫濡墨,与字之起落转换,小大向背,长短疏密,高下疾徐,莫不有法."(见《文待诏题跋?跋李少卿帖》)可见,李应祯的指导对文徵明书法学习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徵明早年楷书习字是很宽泛的,除临摹智永外,对唐代欧阳询的楷书用功很深,同时受李应祯的影响宋元的笔法学习也很多.在他五十岁以前写的楷书里,主要是受欧阳询和赵孟烦的影响,字里行间偶或有颜真卿和倪瓒的面貌.④、从所见文徵明早年传世作品看,欧的面貌在这一时期是比较多的.这一时期的小楷,起笔露锋,结字略呈扁势,严整规范,但是风格不统一,显得不够灵活.梁嵫说:"⑤、文衡山小楷初学欧,力趋劲健,而板滞之气未能尽脱."可见,文徵明早年的小楷书法尚未确立一个完整的体系,也未形成臻善的个人书法风格.但其书法的定位是非常鲜明的,尽量不受时人的影响,学习历代优秀的法帖,走的完全是赵孟的学书之路,这于他崇拜赵孟烦的书艺有直接关系.⑥、下面这些小楷书法就是文徵明二十岁至五十岁时的作品.书《落花诗》清张培敦补,跋倪瓒《江南春》,跋张灵画《落花诗》,《落花诗》与画合卷,《甲子杂稿》,跋《江山初霁图》,书杜启撰《重修姑苏志后序》,跋《烟江叠嶂图》,跋《苏轼五帖?苏过一帖》,《明故中书舍人徐君墓志铭》,题王羲之《七月帖》,跋钱良佑书吴仲仁《春游图》,跋欧阳修《付书局帖》,《铁崖诸公花游倡和诗》,《圣主得贤臣颂》,跋《落木寒泉图》,《落花诗》并图,跋《湘君湘夫人图》,跋周文矩《重屏会棋图》,《书唐人绝诗扇面》②文徵明五十岁以后官翰林院待诏时,为适应职务上的要求,写比较工整的字.丰坊说他"书写亦是一种修持——兼说文徵明小楷书法孙稼阜任何一门技艺,达到极致时,都通于“道”,道是指一种普遍的规律,是可打破门类区别而对话的“语言”,所谓万事“理通”。

文征明小楷千字文简介

文征明小楷千字文简介

文征明小楷千字文简介一、文征明是谁文征明呢,是明代非常有名的一位大才子。

他在诗、文、书、画等方面都超级厉害,简直就是个全能型选手。

他在书法上的造诣那可是相当深厚,小楷更是他书法中的一绝。

二、千字文的来头千字文可是个很有历史底蕴的东西。

它是由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周兴嗣编纂的。

这篇文章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人文等好多方面的知识,就像是一部袖珍的百科全书,而且它的文字优美,韵律和谐,所以从古至今一直被人们用来学习书法和文化知识。

三、文征明小楷千字文的风格特点文征明写的小楷千字文,那字写得真是绝了。

他的小楷笔画非常细腻,每一笔都像是精心雕琢过的艺术品。

笔画粗细均匀,看起来特别清爽、干净。

字体的结构呢,非常严谨,各个部分的比例恰到好处,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建筑,稳稳当当的。

整体的风格是那种典雅、端庄的感觉,充满了文人的书卷气。

你看他写的字,就好像能感受到他在书写时的那种宁静和专注。

四、文征明小楷千字文的艺术价值从艺术价值来说,这篇小楷千字文在书法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

它不仅体现了文征明高超的书法技艺,也反映了明代小楷书法的风格特点。

对于后世学习小楷书法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宝藏。

很多人都把它当作范本,去学习小楷的笔法、结构和气韵。

而且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它也承载了明代的文化特色,让我们能够通过这篇书法作品,了解当时的文化氛围和文人的审美情趣。

五、文征明小楷千字文的影响文征明小楷千字文的影响可不小呢。

在当时就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和推崇,不管是文人雅士,还是达官贵人,都以能拥有他的这幅作品为荣。

在后世呢,更是激励了无数的书法家去追求小楷书法的极致。

它就像一颗种子,在书法的土壤里生根发芽,不断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书法爱好者。

现在我们去看一些书法展览或者书法作品集,还经常能看到受文征明小楷风格影响的作品呢。

文徵明书法欣赏

文徵明书法欣赏

文徵明书法欣赏文徵明书法欣赏行书七言诗立轴绢本估价:Y 380,000 至Y 480,000款识:徵明。

钤印:征仲(朱文)、玉磬山房(白文)鉴藏印:毕氏家藏(朱文)录文:传呼曲苍使君来,树底柴门懒自开。

老病迂疏非傲客,直愁车马破苍苔。

行书“鹤林玉露语” 立轴估价:Y 220,000 至Y 280,000钤印:文徵明印(白文)鉴藏印:侯宫严群铭心之品(朱文)录文: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吾家深山之中,每喜夏日之交,苍藓盈落花满庭。

门无剥硺,松影参差,禽群声上下。

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枯枝煮苦茗啜之。

随意读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散篇。

……无事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徵明。

说明:△吴家题诗堂。

钤印:玉题(朱文)△严群题签。

钤印:严(白文)、群(朱文)小楷琴赋册页(十二开)估价:Y 1,200,000 至Y 2,000,000款识:嘉靖二十二年岁在癸卯十月六日,时天气盛寒,积雪数尺。

窗下漫书琴赋,余老眼昏朦,无足观者。

徵明时年七十又四。

钤印:停云(朱文)、悟言室印(白文)、文徵明印(白文)衡山(朱文)录文:琴赋(文略)。

说明:△周天球跋。

步月题签。

隶书千字文手卷绢本估价:Y 100,000 至Y 200,000小楷南华经册页(十五开)估价:Y 12,000,000 至Y 18,000,000款识:嘉靖壬辰七月上浣,长洲文徵明书于停云馆。

钤印:徵明(朱文)、停云主(白文)题跋:松坪孙如仅借观于通隐室,同治丙寅仲春三日识。

钤印:如仅(白文)、松坪(朱文)录文:南华经(文略)著录:《书法1 》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 年1 月。

书画合璧册页(十开)估价:Y 80,000 至Y 120,000 铃印:文徵明(白文)、衡山(朱文)录文:△春波渺渺激长堤,满耳松风立马时。

不觉诗成衣裳湿,隔溪千丈五虹垂。

△古木交阴水乱流,一川螟色带孤舟。

渔翁意兴斜场外,留道青山百叠秋。

△江南五月暑漫漫,谁识江深草阁寒。

太美了,文徵明小楷《草堂十志》高清版(附释文)

太美了,文徵明小楷《草堂十志》高清版(附释文)

太美了,文徵明小楷《草堂十志》高清版(附释文)文徵明,明代著名书法家,字征明,号衡山居士,苏州人。

文徵明在书法艺术上博采众长,各体皆能,尤精小楷,诚如明代名家王世贞所云:『待诏小楷师二王,精工之甚。

』这件小楷草堂十志,字迹清秀、婀娜多姿,亦是其传世之作中的一件精品。

此件册页纵23.2厘米,横28.4厘米,钤有乾隆、嘉庆、宣统内府鉴藏印,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文徵明《草堂十志》是文式小楷典范,她用笔温润清秀、舒缓自在,结字谨严、自然舒展,婀娜多姿、秀丽灵动,平正清和,在不激不厉中风规自远,通篇气质典雅,气息流畅,朗朗一股清气,且书卷气浓郁,足可见文徵明书写时挥洒自如、从容自在、心手双畅,读来让人感到心神愉悦,如沐春风。

文徵明《草堂十志》高清帖高清大图加载较慢,请耐心等候嵩山草堂者,盖因自然之谿阜,以当墉洫;资人力之缔架,复加茅茨。

将以避燥湿,成栋宇之用;昭简易,叶乾坤,可容膝休闲。

谷神全道,此其所以贵也。

及靡者居之,则妄为剪饰,失天理矣。

歌曰:山为宅草为堂,芝室兮药房。

罗蘼芜拍薜荔,荃壁兮兰砌。

蘼芜薜荔成草堂,中有人兮信宜常。

读金书饮玉液,童颜幽操长不易。

枕烟庭者,盖特峰秀起,意若枕烟。

秘庭凝霛(灵),窈如仙会,即扬雄所谓爰清爰静游神之庭是也。

可以超绝世纷,永洁精神。

及机士登焉,则寥閴惚怳,悲怀情累矣。

歌曰:临泱漭背青荧,吐云烟兮合窈冥。

怳歘翕兮沓幽霭,意缥缈兮群仙会。

窈冥仙会枕烟庭,竦魂形兮凝视听。

闻夫至诚必感兮祈此巅,舒颢气,养丹田,终仿佛兮覿群仙。

羃翠庭者,盖崖巘积阴,林萝沓翠,其上绵冪,其下深湛。

可以王神,可以冥道矣。

及喧者游之,则酣谑永日,汩其清而薄其厚矣。

歌曰:青崖阴丹涧曲,重幽叠邃隐沦躅。

草树绵幂翠蒙茏,当其无亭在中,当其有幂翠庭,神可谷道可冥。

幽有人弹素琴,白玉徽兮高山流水之清音,听之愔愔澹忘心。

樾馆者,盖即林取材,基巅拓架,以加茅茨,居不期逸,为不至劳,清谈娱宾,斯为尚矣。

及荡者鄙其隘阒,苟事宏麗,乖其实矣。

中国名家书法全集文征明小楷书落花诗

中国名家书法全集文征明小楷书落花诗

中国名家书法全集文征明《落花诗》解析
《落花诗》是文征明书法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共十首,这里选录其中的一首。

这首诗表现了文征明在面对落花时的别致情感和思考,也是他书法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在这首诗中,文征明以落花为切入点,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消逝的感慨。

诗中写道:“草绿清池春水满,去年花落何处去”,这里的“草绿清池”和“去年花落”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和去年花落的怀念和感慨。

接下来,“燕雏告诉花都尽”,描绘了燕子在寻找食物的情景,这里的“花都尽”表现了诗人对花朵凋零的伤感和失落。

而“鸠妇丁宁雨速晴”,则通过“丁宁”和“速晴”两个词语,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紧迫感和希望尽快摆脱伤感的情绪。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最后一句则更深入地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这里的“紫薇花”和“紫微郎”都是文征明自比,通过自我对话的方式,表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文征明的《落花诗》不仅表现了他的诗歌才华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他的书法艺术。

他的书法以秀逸、典雅著称,字体娟秀,温润含蓄。

在这首诗中,他运用了多种书法技巧,如用笔的轻重缓急、线条的粗细曲直、结构的疏密匀称等,这些都展现了他的书法功底和对艺术的独特见解。

— 1 —
总的来说,文征明的《落花诗》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诗歌作品,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的独特见解。

同时,他的书法艺术也赋予了这首诗更多的艺术价值,让人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国书法的魅力。

— 2 —。

文徵明小楷艺术探究

文徵明小楷艺术探究

文徵明小楷艺术探究万舒妍(西南民族大学 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225)摘 要:在我国小楷发展的历史中,明中期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影响力的小楷书家,通过努力引领着小楷书法发展完善,推动晚明小楷进入了“中兴时期”。

本文主要探究文徵明的小楷艺术,介绍了小楷的发源与流变,从文徵明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出发,阐述了文徵明的生平经历、艺术道路,从而探究文徵明小楷的发展与嬗变,以及我对文徵明小楷书法的临习启示与思考。

关键词:文徵明;小楷;艺术特征;启示小楷是从隶书中逐步演变而来的,属于楷书范畴,楷书又分大、中、小楷,小楷与大楷、中楷相比,在字体、用笔、结构上明显不同,大楷中楷字体气势雄健、笔画圆厚,结体端庄舒展,而小楷形式秀美、结体明朗、笔触清晰,是楷书之小者。

小楷始创于三国魏时的钟繇,到了东晋王羲之,他悉心钻研小楷,使小楷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从而也奠定了小楷书法的审美艺术标准。

在南北朝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盛唐时期发展成熟,达到了鼎盛,此时的代表人物有祝遂良,欧阳询等,元代为楷书的复兴期,代表人物为赵孟頫。

历代的小楷名家可谓是高手如云,为学习小楷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推动了小楷书法进一步发展。

到了明代中期,出现了以吴门书派为代表的祝允明、文征明、王宠等小楷大家。

明后期的张瑞图、董其昌、黄道周、王铎等诸家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我国书法史上小楷的中兴时期。

一、文徵明所处时代概况明代中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制度建设空前完备,商品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活动频繁,此时的吴地苏州经济在全国举足轻重,也呈现出繁荣景象。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文化格局的变动,大批文人雅士逐渐意识到自我价值,开始重视自身的思想价值,此时的思想文化异彩纷呈。

在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台阁体书法失去了昔日的盛行地位,书法家们开始普遍的摆脱台阁体的束缚,帖学风气复归旧途,宗法魏晋法帖,在继承传统优秀书法的基础上,讲究书法形式美,强调抒发个人情感,师古而不拟古,此时吴地出现了一个打着复古旗号的书派,也就是“吴门书派”,代表人物有文徵明、祝允明、王宠,时人有“吴门三家”之称,他们提倡反对台阁体的端正拘恭、横平竖直,而缺乏书法意蕴,取法魏晋,强调书法的自然之美,遵循古法而不拘泥于古法,此时诸家书法博采众长,风格各异,气韵古淡,自成一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征明小楷书法集(五)文征明小楷书法集(五)
湘君湘夫人图
纵100(8厘米横35(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湘君与湘夫人,是根据屈原《楚辞?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篇创作的。

湘君和湘夫人为湘水之神,或云为尧的两个女儿。

作者自称此图仿赵孟顺和钱选,其实是他自己的创作。

文徵明不仅擅长画山水、花卉、兰竹,亦工人物,但其人物画极为罕见,此图是他的人物画代表作。

人物作唐妆,高髻长裙,有飘飘御风之态。

形象纤秀,设色以朱碟白粉为主调,极其淡雅,用笔精工,线条作高古游丝描,细劲流畅。

画面不设背景,作者利用画面的空白,衬托了人物款款而行的动态。

格调清古幽淡。

文征明《致吴愈十扎》
文征明尺牍《偶适溪楼帖》
文征明小楷人瑞颂
书法扇面纸本
楷书四屏绢本
书法镜心绢本估价:,30,000至,50,000
题识:嘉靖丁亥十月望前一日,长洲文徵明书于停云馆。

钤印:衡山居士、徵、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