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函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
函
【法规类别】旅游景点管理
【发文字号】建城函[2017]124号
【发布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日期】2017.05.02
【实施日期】2017.05.0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函
(建城函[2017]124号)
海南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审批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
经国务院同意,现函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7-203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总面积为227.12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为73.26平方公里。
自规划批准之日起1年内,应完成风景名胜区和核心景区范围的标界立桩,建立健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徽志。
二、要认真落实《
1 / 1。
海南三亚大幅调整城市规划打造世界级旅游基地.doc

海南三亚大幅调整城市规划打造世界级旅游基地()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实施城市规划条例各城市规划介绍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土地规划三亚市规划局:三亚城市总规将有重大调整规划思路7月30日消息:记者从三亚市规划局获悉,三亚城市总体规划重大调整纲要日前已经三亚城市规划委员会原则通过,三亚城市发展思路将从收缩整治向拓展提升,从控制规划向应变规划转变。
本次总体规划重大调整的原则是:生态三亚市规划局:三亚城市总规将有重大调整规划思路7月30日消息:记者从三亚市规划局获悉,三亚城市总体规划重大调整纲要日前已经三亚城市规划委员会原则通过,三亚城市发展思路将从收缩整治向拓展提升,从控制规划向应变规划转变。
本次总体规划重大调整的原则是:生态优先与可持续发展,城乡联动与社会协调发展,市场化与国际化,应变与弹性规划。
规划思路将实现从收缩整治向拓展提升,从控制规划向应变规划两个重大转变,拓展东西两翼滨海度假区,开创第二居住地,提升中心城区。
规划思路将三亚定位为:世界的三亚、中国的三亚、海南的三亚。
世界的三亚把三亚旅游度假定位为世界级的,重点区域为亚龙湾、海棠湾、红塘湾和旧城区。
中国的三亚将三亚第二居住功能定位为中国人民的后花园,面向全国市场,迎接异地郊区化,重点区域是海坡、临春、凤凰水城、中兴创意城。
海南的三亚将三亚城市发展定位为海南南部中心城市,吸纳并推动本地及区域城市化,重点区域是主城区。
根据要求,本次三亚城市总规的调整,将结合当前三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面临的机遇,处理好城市与区域、城市与农村统筹发展的关系,统筹安排火车站、环岛轨道交通线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
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曾经数次变迁。
1988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三亚总规,定位为重点发展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热带海滨风景旅游城市。
1994年,中规院进行修编。
1999年,中规院受委托再次修编三亚总规,提出国际性热带海滨风景旅游城市,明确了走专业化旅游城市的发展道路。
[定稿]三亚南田温泉国际热带风情旅游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定稿]三亚南田温泉国际热带风情旅游城控制性详细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06d11698c77da26925c5b03b.png)
三亚南田温泉国际热带风情旅游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 南田温泉旅游城规划概况《国家海岸·神州第一泉——三亚南田温泉国际热带风情旅游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南田温泉旅游城规划,或本规划)由海南国营南田农场组织编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环境与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承担,三亚市政府主持评审、负责解释。
南田温泉旅游城规划区域位于南田农场东风分队,距离海棠湾海岸约2~3km,距离三亚市中心约35公里,距离三亚国际凤凰机场约40km,距离海口市约240km。
本规划控制区域8.85km2,开发建设区域6.2 km2,规划人口5万人,总建筑容量不超过395万平方米。
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度假公寓用地、度假村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商业用地、文化娱乐用地、教育科研设计用地、绿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用地等。
规划结构:“一心三轴、两区多组团”的规划结构;“一心”:温泉度假服务中心;“三轴”:沿神泉大道(经五路)、经三路、纬九路形成的三条发展轴线;“两区”:温泉特色度假片区和旅游居住地产片区;“多组团”:风情度假、温泉度假、民俗度假、度假公寓等多个旅游度假组团。
用地构成规划见表1。
2 原规划实施的环境问题回顾对原南田温泉旅游城规划实施情况调查,得出如下主要启示:(1)必须建立健全旅游城环保机构。
(2) 要依法补做环评。
对未做环评的好汉坡度假村(包括扩建的神泉谷等)、亿阳、黎苗风情村等区内建设项目,在本规划环评审批后,符合规划的,应补做环评,进一步检查落实各项环保措施。
(3)要将污水处理措施的落实作为本评价的重点。
(4)加强对总外排口的水质监测和排污收费。
(5)尽快清理旅游城范围内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搞好环境卫生。
(6)要尽快对旅游城范围内的裸露地表种植植被,建挡土墙,防止水土流失。
(7)加强对热矿水使用的管理,包括提高热矿水价格,采用经济杠杆控制热矿水开采规模,实现热矿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规划方案分析3.1与《三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的协调性分析(1)本规划区土地性质基本上属旅游用地。
三亚滨海地区总体规划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调整背景本规划是对2001年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调整。
1999年后宏观经济形势逐步好转,在经历了1999—2003年的恢复性增长后,三亚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从2004年开始,三亚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收入年平均增长30%以上,旅游开始逐步从观光为主向度假为主转型,旅游对城市发展的空间规模和设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了开发海棠湾的战略决策。
因此,海棠湾等旅游发展备用地的提前启用成为本次总体规划调整的主要原因。
与此同时以度假型居住为主要特征的旅游房地产异军突起,房地产投资年均增长达65%,对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港分离、城际铁路、绕城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的选址建设,为三亚的城市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在新的形势下,三亚市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三亚的城市发展尚处于初中级阶段,“十一五”期间将是三亚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加速崛起的战略机遇期。
因此,为了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促进城市又好又快地发展,加快实现建设“世界著名、亚洲一流”的国际性热带海滨风景旅游城市目标的步伐,对原有总体规划根据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进行重大调整已经势在必行。
为此,三亚市政府向海南省政府提出了《关于对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重大调整问题的请示》,经省建设厅提出意见报省政府同意。
从国家利益和三亚的资源特色出发,本次调整延续1999年版规划确定的三亚城市性质和专业化旅游城市的定位,同时根据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南北带动、两翼推进、发展周边、扶持中间”的城市化发展战略,结合三亚城市建设现状、发展条件和发展趋势,对城市发展战略、旅游产业发展、城市空间发展策略和空间布局等进行分析论证并进行调整。
第二条调整思路基于对目前三亚城市发展形势和现行总体规划面临问题的认识,本次规划调整的思路为:1.着眼于长远对城市的产业发展进行分析论证。
三亚热带滨海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三亚热带滨海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说明书目录第一章现状分析一、现状概况二、景源评价三、资源开发与利用分析四、土地利用分析五、风景区内生态环境分析六、开发优势与制约冈素第二章 规划总论一、规划依据二、规划期限与范罔三、规划性质与发展目标四、风景区结构布局五、容量、人口及生态原则第三章 专项规划一、保护培育规划二、风景游赏规划三、典型景观规划四、旅游设施规划五、基础工程规划入、居民、社会调控规划七、经济发展引导规划八、土地利用规划九、分期发展规划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说明书前言现被划入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天涯海角、亚龙湾、南山~海山奇观等景区,曾各自作为一个独立体,先后编制过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而且国家在亚龙湾风景名胜区内已经批准成立了“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并编制了总体规划。
一九九四年一月十日国务[1994]4号文公布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为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一九九四年八月三亚市人民政府指定三亚市规划局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南分院承担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后因种种原因,尚未报批。
随着时间的推移,风景区历经1 0年建设,各景区、景点开发与原规划有较大的变化。
二00三年,三亚市人民政府重新指定三亚市园林管理局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南分院与三亚市园林规划设计院共同承担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旨在从整体出发,把握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开发,将其建设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第一章 现状分析一、现状概况(一)战略地位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海南省三亚市境内,是中国最南端、也是唯一地处热带海滨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区内风景优美,景观独特,具有很高的观赏游览价值。
尤其是海内外久负盛名的天涯海角和被誉为东方夏威夷的亚龙湾,以及近年来建设正方兴未艾的南山一海山奇观文化旅游区,是中国境内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风景旅游资源,在中国大风景体系和大旅游体系中地位显赫。
海南三亚山风景区功能规划与布局解析.

海南三亚山风景区功能规划与布局解析摘要:在我国,以文化旅游为主题的主题公园数不胜数,海南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依托其独特的三海名胜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建成了以佛教文化为主的主题公园,并且成为我国著名的五星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本文将从其开发规划方面对南山佛教文化园苑进行解析,了解其开发的先进经验及成功模式,同时发现其不足之处。
关键词:三亚南山佛教文化区旅游服务功能一、规划背景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位于中国唯一的热带滨海城市三亚市西南20公里处,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
它位于中国唯一的热带滨海城市三亚市的西部,是全国罕见的超大型文化和生态旅游园区。
园区规划面积五十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十多平方公里,由美国纽约国际城市设计公司统筹规划,美国经济咨询联合公司提供可行性报告。
项目内容策划分别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中国民俗学会、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环境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完成。
该项目是海南省的重点建设项目,同时被海南省授予“海南省生态建设示范工程”、“海南省生态旅游示范景区”,并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佛教界、文化界的高度重视。
它的建成填补了海南历史文化旅游的空白,进一步突出海南大生态旅游优势,为中国旅游添光增彩。
在它北面有255国道和海南环岛西线高速公路通过,交通便利。
依托南山独特的山海名胜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渊源,开发建成了全国罕见的超大型以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区。
南山项目计划总投资60亿元人民币。
建设期为十年,分三期开发实施,一期建设于1995年的11月开工,1998年的4月建成并对外开放;二期于2005年4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剩余部分为第三期。
游区生态恢复与保护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10平方公里,如图1、图2所示:图1 南山文化旅游区区位图图2 南山文化旅游区鸟瞰图二、资源与文化开发南山旅游文化风景区的开发依据地场地内现有自然和文化历史资源及现有价值,结合保留当地旅游文化资源条件下,提炼出以下几个主题(一)佛教文化主题地处佛教文化圣地——南山,具有深厚的佛教历史背景,在加强该旅游区的娱乐参与性的同时,通过保护和挖掘这些历史的佛教传奇故事和佛教文化设计主题公园,为参观者提供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体验,从而也满足了社会对了解佛教文化的渴望与市场需求,同时也执行了弘扬传统文化(宗教文化)的地方政策。
三亚市规划的分析PPT课件

第4页/共29页
城市发展方向
坚持国际性热带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旅游城
市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提升
温
城市价值,实施高端战略,
润
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把三亚
的
建设成为旅游度假胜地、天 涯文化源地和创意创新高地
海 滩
第5页/共29页
三亚市的规划指标
坚持总体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城市的 发展战略和实际情况,永远是一个成功规划 的原则
第27页/共29页
谢谢观看
第28页/共29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9页/共29页
第2页/共29页
三亚市地形
第3页/共29页
根据发展的需要,三亚深入分析和评估了城 市发展现状,提出了新的城市发展定位和总体思 路,给三亚未来10年的发展规划了一幅美丽的蓝 图。
• 发展目标——国际性风景旅游城市 • 规划指标现况——城市化水平高,典型人口导入型城市 • 经济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导,构建多产业并行发展的产业体系 • 规划思路——为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统筹规划 • 规划空间限定——“一心、两轴、两节点、五片、多组团” • 公共设施布局——努力打造海、陆、空区域性交通枢纽,强化城市
第10页/共29页
新形势的经济发展
• 技工贸产业园
• 高新技术产业园
• 三亚创意新城
• 梅山工业区
• 高水平的设计机构
第11页/共29页
位于东线高速 公路大茅洞口 至田独镇的道 路两侧,规划 面积5平方公 里,现已进入 13个工业项目。 重点发展生物 制药业、旅游 商品业、信息 产业等。
城市规划发展的方向
三亚规划图

三亚规划图
三亚是中国南海边陲城市,以其优美的海滩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而闻名于世。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三亚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规划图,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首先,三亚规划图注重优化城市布局。
根据规划图,三亚市将继续发展海滨旅游区,提高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
此外,规划图还提出将城市中部地区打造成商贸中心,吸引更多的商家和投资者。
同时,规划图还强调了城市绿化带和公园的建设,以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
其次,三亚规划图关注交通建设。
为了改善交通状况,规划图提出了加强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包括地铁、巴士等。
此外,规划图还着眼于加强道路建设和交通网络的改善,以便更好地连接各个景点和旅游区。
此外,三亚规划图还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规划图提出了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污染的措施,包括改善城市水质和空气质量,加大垃圾处理和废物回收力度等。
同时,规划图还注重合理利用城市资源,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最后,三亚规划图注重社区建设和居民福利。
规划图提出加强社区设施建设,包括学校、医院、商店等,以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此外,规划图还注重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供更多的文化、体育和娱乐设施,以丰富居民的生活。
总的来说,三亚规划图是为了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而设立的。
通过优化城市布局、加强交通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以及加强社区建设和提高居民福利,三亚有望成为更加宜居和宜游的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项目规模:规模:224.61平方公里
设计时
间:
2006
获奖情
况:
有无A4样
本:
有
项目涵盖面大,基本涉及了三亚市整个滨海地区(三大景区四个景点)。
规划强调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与部分人士快速发展的思路形成了一定的冲突。
如何更加有效地保护资源和发展是规划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既要保证三亚的永续发展,又要兼顾当前城市的发展需要,规划明确协调了景区和城镇之间,以及景区本身的发展关系。
利用其相互依托的关系,使景区与城镇功能相互协调,使景区功能更加单一,更加利于对资源的保护。
创新与特色:区内各景区景点分散分布在三亚市域内,与市域内的城镇一一对应,形成相辅相存的空间关系;各景区景点的发展决定着各乡镇以及整个三亚市的发展。
这种空间上和发展上相辅相成、荣辱与共的特点决定了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在很多方面具有其独特性。
规划性质: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是以海水、沙滩、岛屿礁石、热带生物、海洋生物和南国风情为
特点的风景名胜区,主要发展热带休闲观光、娱乐和度假项目。
其规划性质是“以热带海滨风光和地
域文化为特色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12-06-28 12: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