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的水文灾害
2013年黑龙江中游暴雨洪水分析

性 ,并与历史上 的大洪水进行 了对 比分析 ,为今后 的洪水分 析与预报 、防汛 减灾等工作 积累 了经验 ,为科学决策
提供 了依据 。 关键词 :黑龙江 中游 ;暴雨成 因;暴雨特点 ;洪水特点 中图分类 号 :P 6 4 1 . 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 0 9 6 — 0 5 0 6 ( 2 0 1 5 ) 0 1 — 0 0 4 7 — 0 8
1 流 域 概 况
黑龙 江是 我 国最北 端 的河 流 ,习惯上 把 黑龙 江 干流哈 巴罗夫 斯 克 ( 伯力) 以上 江段 分 为上 、中、下 游三个 江段 :额尔古 纳河与石勒喀河 汇合处 ( 洛沽 河
图 1 黑龙江 中游水 系及站 网分布图
作者简 介:廖厚初 ( 1 9 8 1 一 ) , 男 ,工程师 ,主要从事水文情报预报、冰坝凌汛 、冻土水文方面的研究 。E - m a i l :1 9 8 1 h o u c h u (  ̄1 6 3 . c 0 m
等;在俄罗斯境 内主要支流有石勒喀河、结雅河 、 布列 亚河等 [ 2 ] 。黑龙江 中游水系及站 网分布见 图 1 。
个 ,转 移 和安置 群众 约 3 2 . 6 万 人次 [ 。 黑 龙 江为 国际界 河 ,对 它 的洪水 分析 和研究 比 较 少 ,而这 些研 究仅仅 从暴 雨成 因或 洪水 过程 的单 方 面去 分析 黑龙 江 的暴 雨 洪水 ,本文 既从暴 雨 又从 洪水 的成 因 、过 程 ,及 特 点 等 方 面 ,详 细 分 析 了 2 0 1 3年黑 龙 江 中游 大洪水 。
降水量 4 3 1 . 7 m m,偏 多 3 4 ,居第 3 位 。受 7
月一 8月连续 降 雨 的影 响 ,黑 龙 江 中上游 发 生 了 4 次 明显 的洪水 过程 ,其在 黑河 市 以下江段 ,与支 流 结雅 河 、布列 亚河 、逊毕 拉河来 水 遭遇并 叠加 ,形 成了 2 0 1 3年黑 龙 江 中游 大洪 水 ,为 有 资 料 记 载 以 来 的第 1位大 洪水 。 2 0 1 3 年 黑 龙 江 中 游 发 生 的 大 洪 水 ,导 致 了 二九 。农 场黑 龙 江 堤 防 三 号 边 防站 至 蜿 蜒 河 河 口 段 、萝北县 肇兴 镇柴 宝 屯段 ,及 同江市八 岔 乡堤段 桩号 4 4 +6 5 0 处 相继 发生 溃堤 、决 口。据 不完 全统 计 ,黑 龙 江 省 受 灾 面 积 2 4 1 . 0万 h m2 、受 灾 人 口
黑龙江流域2013年洪水情势分析

黑龙江流域2013年洪水情势分析文章描述了2013年黑龙江流域的雨洪过程,并分析了形成降雨的天气系统、洪水的成因以及洪水特性,为黑龙江洪水的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分析资料。
标签:2013年;黑龙江流域;暴雨;洪水;特性1 流域概况黑龙江为流经蒙古、中国和俄罗斯的国际河流,河源点坐标为E108°20′,N42°00′,流域面积184.3万平方千米,在中国境内面积88.3万平方千米,其中在黑龙江省境内面积44.69万平方千米(包括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在省内的面积)。
黑龙江有南北两源,南源为额尔古纳河,北源为石勒喀河,于漠河县附近汇合后称黑龙江,流向东南,至黑河附近纳左岸最大支流结雅河,至同江市附近纳右岸最大支流松花江,再折向东北流至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附近纳乌苏里江,至克拉耶夫斯克(庙街)附近注入鄂霍茨克海的鞑旦海峡。
黑龙江全长4363km,属于中俄两国界河的长度2803km。
黑龙江流域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比较丰富,乌苏里江入口以上年径流量达2800亿立方米,有多处可供兴建大型水电站的坝址。
2 雨情概述2013年夏季,黑龙江流域发生了有记录以来最大的暴雨洪水。
6~8月,在俄罗斯和中国部分地区降水量达到了700~800mm。
在俄罗斯的部分地区降水超过夏季正常值的2~2.5倍,为多年均值的100~150%。
洪水覆盖了整个黑龙江流域的中游和下游,黑龙江水位达到了历史最高值,超过历史最大值的 1.5~2.0m。
在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以及泽雅水库覆盖的区域,7月降水总量超过300mm,其常年值为100~200mm。
8月降水总量有所下降,为150~180mm,降水极值区转移到中国黑龙江的右岸。
黑龙江流域夏天总降水量超过450mm。
黑龙江右岸,2013年中国地区的降水情况,干流区平均年降水量688.7mm,与多年均值比较黑龙江干流区(495.5mm)增加28.1%。
年内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匀,干流区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其量占年降水总量的74.5%。
2013年全国洪涝灾情

域 性大洪水 , 辽 河 流 域 浑 河 上游 发 生 超 5 0年
一 遇 特 大
洪水 , 珠 江流域北 江发生超 2 0年 一 遇 洪水 。 全国 3 1 省
( 自 治 、 直辖市 ) 均 遭 受 不 同程 度 洪 涝 灾 害 , 部 分 地 区 山洪 灾 害 严重 。
1 洪 涝 灾 害 基 本 情 况
引 发 特 大 型 高 位 山体 滑 坡 致 4 5人 死 亡 、 1 1 6人 失 踪 。 辽
宁 省 抚 顺 等 地 8月 中 旬 暴 雨 和 【 U洪 致 7 7人 死 亡 、 8 7人
座、 堤 防3 7 3 3 6处 l 0 8 9 0 k m、 护岸 5 3 4 5 3处 、 水闸 7 l 8 7 座、 塘坝 3 7 8 0 2 座 、 灌溉设施 1 7 1 l 3 7处 、 机 电井 3 3 1 8 1
强、 雨量大、 灾 害重 , 共有 卜海 、 江 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浙江 、 安徽 、 倡建 、
江西 、 湖南、 广 东、 广 两、 海南 等 l 0省 (自 治 区 ) 4 7 5 9 人次受灾 , 死 1 6 8人 、 失踪 6 3人 , 倒塌房屋 7 . 8厅 问 , 直接经济损失达 1 2 5 0亿 元 , 灾 情 各 项 指 标 是 近 5年 均 值的 1 ~ 3倍 。 其 中2 0 1 3年 第 1 1 号超 强台风“ 尤特 ” 、 第 1 9号 强 台 风 “ 天免” 、 第2 3 号强 台 风 “ 菲特 ” 等 带 来 损 失 龙 为严 重 。 四足重 灾区域相 《 1 f 集 中。 除 东 北 地 外 , 浙 、 循 建、 广东 、 四川、 陕西 、 甘 肃 等 6省 洪 涝 灾 害 直 接 经 济 损 失达 l 9 7 7 亿一 兀, 约 占全 国 总 数 的 6 3 %, 死亡失踪5 4 4人 , 约 占 全 国总 数 的 一 半 。 其 中四川、 广 东两省受灾最重 ,
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3年,我国干旱、洪涝及台风灾害频发、重发,黑龙江、嫩江、松花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其中黑龙江下游洪水超百年一遇。
一些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
有14个台风影响我国,9个在东南沿海登陆,双台风甚至三台风生成较多,风雨、潮洪交织影响。
西南、西北等地发生冬春旱,江淮、江南及西南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伏旱。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水利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汪洋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超前部署、科学防控、有效应对,防汛抗旱取得重大胜利,洪涝灾害死亡人数较2000年以来均值减少5成,完成抗旱浇地3.7亿亩次,解决了2007万农村群众因旱临时饮水困难,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
2013年,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取得显著成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建立由政府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行政首长负责制,水利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0个部门组建考核工作组。
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控制指标分解到地级行政区域。
重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有序推进,基本实现省界缓冲区水质断面监测全覆盖。
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开展,水利部联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开展节水产品普及推广和质量提升行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教育部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教育基地等节水载体建设。
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管理、入河排污口监管不断强化,地下水治理与保护逐步加强。
印发《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启动46个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
实施应急水量统一调度,妥善处置浊漳河等19起突发水污染事件。
七大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经国务院批复实施,水利规划体系不断完善。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全面完成,普查成果得到广泛应用。
一、水资源量降水量2013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61.9mm,折合降水总量62674.4亿m3,比常年值偏多3.0%。
课时作业11:2.3 中国的水文灾害

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历史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
”现代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实行联产责任制,家家户户囤满粮。
”读图完成第1~2题。
1从自然角度看,“十年就有九年荒”中的“荒”产生的原因及其出现时间是()A.洪涝——6、7月B.洪涝——7、8月C.干旱——4、5月D.台风——7、8月2现今凤阳“家家户户囤满粮”得益于()A.气候变暖B.红壤的改良C.大量施用化肥D.大力兴修水利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分布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所表示的自然灾害是()A.寒潮B.干旱C.洪涝D.台风4为了减轻上题中所述灾害的损失,以下措施中收效较快的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B.建设水利工程C.营造海防林D.建设污水处理工程5读下图,如果遇到暴雨天气,在A处最容易出现()A.泥沙淤积B.泥石流C.洪灾D.滑坡6雨涝是指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的灾害现象。
读“我国雨涝灾害集中分布区图”,关于图示雨涝灾害空间分布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②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暴雨集中③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④甲地6月份易出现雨涝,乙地8月份易出现雨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有关暴雨洪涝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B.南美洲是每年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C.我国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发生在东北和西北地区D.暴雨形成过程中伴有气流的强烈下沉运动8可引发风暴潮的天气系统有()①热带气旋②副热带高压③温带气旋④极地大陆气团⑤冷暖空气交互影响形成的锋面⑥极地高压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③D.④⑤⑥9下列关于风暴潮及其特点的组合,正确的是()A.台风风暴潮——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B.温带风暴潮——来势强、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C.台风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破坏力强D.温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破坏力强10台风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危害都比较严重的区域有()A.欧洲北海沿岸B.美国东海岸C.我国南方海区沿岸D.南亚印度洋沿岸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
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3年,我国干旱、洪涝及台风灾害频发、重发,黑龙江、嫩江、松花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其中黑龙江下游洪水超百年一遇。
一些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
有14个台风影响我国,9个在东南沿海登陆,双台风甚至三台风生成较多,风雨、潮洪交织影响。
西南、西北等地发生冬春旱,江淮、江南及西南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伏旱。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水利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汪洋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超前部署、科学防控、有效应对,防汛抗旱取得重大胜利,洪涝灾害死亡人数较2000年以来均值减少5成,完成抗旱浇地3.7亿亩次,解决了2007万农村群众因旱临时饮水困难,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
2013年,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取得显著成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建立由政府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行政首长负责制,水利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0个部门组建考核工作组。
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控制指标分解到地级行政区域。
重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有序推进,基本实现省界缓冲区水质断面监测全覆盖。
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开展,水利部联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开展节水产品普及推广和质量提升行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教育部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教育基地等节水载体建设。
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管理、入河排污口监管不断强化,地下水治理与保护逐步加强。
印发《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启动46个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
实施应急水量统一调度,妥善处置浊漳河等19起突发水污染事件。
七大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经国务院批复实施,水利规划体系不断完善。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全面完成,普查成果得到广泛应用。
一、水资源量降水量2013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61.9mm,折合降水总量62674.4亿m3,比常年值偏多3.0%。
那个洪水肆虐的夏天——2013年东北洪灾

6月下・2016中国减灾
■
I
COVER BTOFIY
I封面故事
位浸泡,堤身土体软化,局部渗漏破坏形成 管涌,导致肇兴镇柴宝屯段溃口。河流水位 猛涨,堤坝险情不断,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 全受到严重威胁,一场抗洪保卫战骤然打响!
氢起坚固鲍生金陵线
黑龙江黑河站超警戒水位、松花江通河 站超警戒水位、嫩江同盟站超警戒水位、齐 市站超警戒水位、江桥站超警戒水位……此 外,吉林省28个中型水库也出现超警戒水位 情况。据资料显示,2013年松花江流域发生 1998年以来最大流域性洪水。受本地降雨及 境外客水叠加影响,黑龙江发生1984年以来 最大洪水,下游同江至抚远江段发生超百年 一遇特大洪水。辽宁遭遇区域性大暴雨袭击, 浑河、寇河发生超历史纪录洪水。吉林出现 强降雨过程,全省多地出现河水暴涨、出槽、 漫堤、决口等险情。 面对肆虐的洪水,黑龙江省近三万军警 官兵,近五万名干部群众都投入到了这场旷 日持久的保堤战斗中。8月21日,肇源,~ 处江水泛着漩涡的迎水坡险段,武警战士韩
是2013年东北遭遇洪灾的一个缩影,这场
洪涝灾害给黑龙江、吉林、辽宁造成了严 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暴西塞塞坐焦堑迷
2013年8月15日凌晨的长春,一道道 闪电划破夜空,隆隆的雷声不知把多少人 从睡梦中惊醒,随后,雨也急促地下了起来。
8月15日至16日,吉林东部和南部地区出
这是抚顺市清原县南口前镇的村民刘艳红
黑龙江全省平均降雨量达340毫米,与历 史同期相比偏多50%。8月16日18时, 二九。农场黑龙江堤防三号边防站至蜿蜒 河河口段发生溃堤。8月22日凌晨1时30
了262毫米的特大暴雨,为当地1956年以 来的最强降雨。“太突然了,大水来得太 突然了,幸亏有我丈夫,要不然家就散了。”
2013年乌苏里江下游洪水特性分析

2013年乌苏里江下游洪水特性分析2013年,松花江流域发生1998年以来最大的流域性较大洪水,黑龙江发生1984年以来的最大洪水,同江至抚远江段发生超100年一遇特大洪水,而乌苏里江上中游未发生较大洪水,但下游海青站却出现了建站以来的最高水位,文章就乌苏里江下游洪水的成因、过程、特性等方面做简要分析。
标签:乌苏里江;最高水位;顶托;壅水1 基本情况乌苏里江是黑龙江右岸较大支流之一,有东西两源,东源位于俄罗斯境内锡霍特山西侧,西源松阿察河发源于兴凯湖,流经密山、虎林、饶河、抚远等市县至哈巴罗夫斯克入黑龙江。
全长890km,其中,从松阿察河口以下至黑龙江口的492km为中国与俄罗斯的边界河流,其余398km在俄罗斯境内,乌苏里江流域面积18.7万km2,在黑龙江省境内的面积为6.15万km2,占总面积的32.89%,乌苏里江俄罗斯侧河网较密,主要支流有阿库里河、伊曼河、比金河、霍尔河,我国境内较大的支流有穆棱河、七虎林河、阿布沁河、挠力河。
乌苏里江干流子自上而下主要建有虎头、饶河、海青3处水位站,虎头水位站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镇,地理位置东经133°39′,北纬45°59′,是乌苏里江中游控制站,是中央报汛站;饶河水位站位于饶河县饶河镇,是乌苏里江中下游控制站,地理坐标为东经134°01′,北纬46°48′,该站于1956年1月设立为水文站,1961年改为水位站;海青站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海青乡,是乌苏里江下游控制站,国际界河站,地理坐标为东经134°39′,北纬47°53′,该站设立于1956年1月,水尺位于河槽左岸。
2 降雨情况2013年6至8月份,乌苏里江流域降雨409.2mm,比历年同期(309.8mm)偏多32%,其中6月份降雨83.9mm,比历年同期(81.9mm)偏多2%;7月份降雨175.2mm,比历年同期(117mm)偏多50%;8月份降雨150.1mm,比历年同期(110.9mm)偏多3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我国东部季风区暴雨洪水灾害多发 的成因?
? ②自然原因:洪涝灾害的形成与气候、地貌和 水文等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均有关系。其中气候 因素是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因素。在季风环流的 影响下,中国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 在夏秋两季,6~9月的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量 可占全年的降水量的60%-80%,且多集中在 几次暴雨过程中,因此容易形成特大洪涝灾害。
洪水往往 造成大面积 农田被淹、农作 物被毁,从而造成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直接经济损失严重。我国东部平原是农 业的精华地带, 主要商品粮基地均位于 此。此外,这里也是 城市密集、交通便 利、工业发达的地区, 受洪水灾害威胁 严重。
松嫩三江北大仓 两江三湖居中央 成都平原西南望 珠江三角在南方
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
中国的水文灾害
“五害之首水为大” ——《管子·度地篇》
教学目标
? 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洪水灾害 的地理分布。
? 2.从自然原因(孕灾环境)和人文原 因(受灾休)的相互关系上,理解长江 中下游成为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
? 3.结合中国人口和耕地分布特点,阐 述中国水文灾害的灾情的特点。
回顾几个基本概念
③分布: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洪水致灾有两个基本环节:一是洪水的形成,二 是对人类造成损害。
我国洪水类型比较
类型 洪水来源 主要分布地区
发生时间
暴雨 洪水
主要有台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 风、锋面 的中下游平原。
等带来的
暴雨
时间上与暴雨时间存在高 度一致性,在东部季风区, 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 4—9月,自南向北推移。
?我国最严 重的海洋 灾害
发生季节
发生地区
危害
台风 7-月
风暴潮
温带 春秋 风暴潮 季节
东南沿海 我国北方沿海
不仅毁坏船 只,而且破 坏房屋、农 田、海堤以 及码头、港 口等工程设 施,并造成 不同程度的 人员伤亡。
3、主要危害:
不仅毁坏船只,而且破坏房屋、农田、海堤以及 码头、港口等工程设施,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 伤亡。受灾体的价值越高,造成的损失越大。
? ①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六
盘山-岷山-横断山以东区域。东部季风 区????
? 特别是长江、淮河、黄河、珠江、海河、辽 河、嫩江-松花江等七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地区。其次是四川盆地、关中地区以及云贵 高原的部分地区。
问题:
我国洪水灾 害分布的特
点?
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六盘山 -岷山-横断山以东区域。
融雪 洪水
由积雪融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
水和冰川 和东北山区。
融水形成
受气温升高制约,融雪洪水一 般发生在每年的4—5月,冰川 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发生在
的洪水
7~8月。
冰凌 冰凌堵 分布在河流从低纬度 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
洪水 塞河道 向高纬度流的河段。 的季节
还得有结冰期
4、我国暴雨洪水分布的特点
内渍---低洼地区地下水过高使土壤 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
雨涝---降雨造成的洼地积水不能及时 排除
一、洪水灾害
1、我国洪水灾害总特征
我国是世界上洪水灾害频繁且严重的国家之一, 洪水灾害不仅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 且损失大。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 水不畅是导致洪涝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
(2)诱发雨涝的1自10然0E因素:450N
季风区降雨多、暴雨集中; 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
诱发雨涝的根本原因:
雨涝主要 发生范围
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
雨季河流排水不畅。
200N
中国洪水点位图
6、我国洪涝灾害的灾情特点——
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 其中,农业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为严重。
?2、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总的特点:
?①东部多, 西部少; ?②沿海多, 内陆少; ?③平原低地多, 高原山地少; ?④山脉东坡和南坡多, 西坡和北坡少。
有何分布特征?分析为何东部多、 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
问题
? 请指出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致灾因子)大于等 于50毫米的日数在4天以上的城市,属于百万 人 口以上的大城市的有哪些?
农作物水灾受灾 面积在波动中增
加的趋势。
农作物水灾受灾 较严重的省份有 黑龙江、安徽、 湖北、湖南和四 川等农业大省。 《为什么??》
6、人为因素对洪涝灾害 的影响
说明:人为活动对灾情有着“放大”和“缩小 ”的作用,只有建立良好的人地共存和协调关 系,才能使生存环境变得更安全。
二、风暴潮灾害
一般影响范围 严重影响范围
? 洪水 ?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
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
涝渍
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
洪涝 分类
洪
洪水 涝
涝 渍
暴雨洪涝---较大强度的降水形成洪水
山洪---山区坡度陡 ,降暴雨后迅速形成洪水
融雪洪水---高纬度或高山积雪区,季 节性气温升高形成融雪洪水
冰凌洪水 ---初春季节,较低纬度上游河段先 行开封解冻 ,较高纬度下游河段仍封冻 ,河水 中冰块堆积导致河道堵塞而形成洪水
---福州、南昌、武汉、长沙、广州、 南宁、香港、澳门、海口、台北都是百
万人口城市。 (在我国的东部和 南部)为什么呢?
解释:洪涝灾害的形成与 气候、地貌 和水文 等自然因素 及人类活动 均有关系 ,其中气候因素是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因 素。
在季风环流的影响下 ,中国大部分地 区全年的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 6~9月的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量的 60%~80% ,且多集中在几次暴雨过程 中,因此容易形成特大洪涝灾害。 加上 东部地势低平。
?人为原因:人类的不恰当的经济活动 也会增加洪涝灾害的风险性,如围湖 造田,建垸,滥伐森林,阻塞河湖水 库,在下游低洼地过渡开发等
嫩江 松花江
辽河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珠江
图2.19中国洪水频率分布图 (1949—1989年)
5、雨涝的分布地区以及成因分析
1100E
450N
雨涝主要 发生范围
200N 中国洪水点位图
? 人为原因:人类的不恰当的经济活动也会增加洪 涝灾害的风险性,如围湖造田,建垸,滥伐森林, 阻塞河湖水库,在下游低洼地过渡开发等
3、暴雨洪水——影响我国范围最广、
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
①暴雨成因:台风、锋面等天气系统带来的暴雨。 成因类型有台风暴雨、梅雨锋暴雨等。
②发生时间:与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 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 4—9月,自 南向北推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