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水文灾害.
《中 国的水文灾害》 讲义

《中国的水文灾害》讲义一、引言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地形复杂的国家,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水文灾害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水文灾害主要包括洪水、涝渍、干旱、风暴潮、海啸等,这些灾害不仅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而且还具有区域性和季节性等特点。
二、洪水灾害(一)洪水的形成原因1、暴雨洪水暴雨是导致洪水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当短时间内降雨量过大,河流的流量超过了其承载能力,就会引发洪水。
2、融雪洪水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春季气温升高,积雪融化,形成大量的水流,可能导致河流洪水。
3、冰凌洪水在北方的河流,冬季河面结冰,春季气温回升时,冰凌堵塞河道,造成水位上涨,形成冰凌洪水。
4、溃坝洪水水库、堤坝等水利工程如果因为质量问题、管理不善或遭遇极端情况而发生溃决,会引发大规模的洪水。
(二)洪水的危害1、淹没农田和村庄,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房屋倒塌,人员伤亡。
2、破坏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3、引发疫病流行,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
4、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三)洪水的分布特点1、东部季风区是洪水灾害的多发区,特别是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海河、辽河等七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
2、西南和东南沿海地区也是洪水灾害的高发区,受台风和暴雨的影响较大。
(四)洪水的防御措施1、工程措施(1)修建水库、堤坝等水利工程,调节河流的流量,提高防洪能力。
(2)整治河道,拓宽加深河床,增加河流的泄洪能力。
(3)开辟分洪区、滞洪区,减轻洪水对重要地区的威胁。
2、非工程措施(1)加强洪水监测和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制定防洪应急预案,提高应对洪水灾害的能力。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洪意识和自救能力。
三、涝渍灾害(一)涝渍的形成原因1、降水集中且持续时间长,导致地表积水过多。
2、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水流无法及时排出。
3、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土壤水分饱和。
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

滥伐森 林陡坡 开垦
水土 流失
泥沙 堆积
河流蓄洪 泄洪能力下 降
加 重 洪 灾
下游低洼 地过度开 发
资产、人口等密度 加大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2003年6~7月,我国淮河流域遭受了前所未遇 的水灾,200万公顷农田受到威胁,被水围困人口达210 万,倒塌房屋15万间,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逾180亿 元。 材料二:淮河流域图
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
一、洪水灾害 1.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总的特点: 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 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一、洪水灾害 1.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总的特点: 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2.暴雨洪水 (1)暴雨成因:台风、锋面等天气系统带来的暴雨 (2)发生时间:与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 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3)分布: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洪水致灾有两个基本环节:一是洪水的形成,二是对人类造成 损害。
三、水文灾害多发区——长江流域 1.灾害链:暴雨 洪涝 风暴潮
2.长江流域水文灾害灾情严重的原因:
(1)淮河流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小麦 和_______ 水稻 。 ________
(2)试从以下三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①气候: 6 、7月间淮河流域降水强度大,时间长 ; ②地形:淮河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水流速度慢; ; ③水系 : 。 上中游支流多,下游河道淤塞,出海口少,泄洪不畅
二、风暴潮灾害——我国最严重的海洋灾害
1.主要危害: 不仅毁坏船只,而且破坏房屋、农田、海堤以及码头、 港口等工程设施,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受灾体的价 值越高,造成的损失越大。 2.危害地区: 广泛发生在辽东湾到北部湾沿海。东南沿海主 要为台风风暴潮,其中长江口、钱塘江口、珠江三角洲、 台湾、海南等地受灾最为严重。 3.类型:台风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 台风风暴潮主要发生在7~10月,以8月和9月最 4.发生时间: 集中。温带风暴潮主要发2)诱发雨涝的自然因素:季风区降雨多、暴雨集中;地势 低平、河流排水不畅; 其根本原因: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
《中 国的水文灾害》 讲义

《中国的水文灾害》讲义一、引言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气候多样的国家,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水文灾害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水文灾害主要包括洪水、涝渍、干旱、风暴潮、海啸等,它们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二、洪水(一)洪水的定义和分类洪水是指由于暴雨、急剧的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
根据洪水形成的原因,可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风暴潮洪水等。
(二)洪水的形成原因1、暴雨暴雨是导致洪水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在短时间内,大量的降水集中在一个地区,使得河流、湖泊的水位迅速上涨,超过其承载能力,从而引发洪水。
2、地形地势低洼、河道弯曲、排水不畅的地区容易形成洪水。
例如,在平原地区,河流流速较慢,洪水容易在此汇聚;在山区,山谷狭窄,洪水的冲击力较大,容易造成灾害。
3、水系特征水系的支流数量、河网密度、河道长度等都会影响洪水的形成。
支流众多、河网密集的地区,洪水的汇聚速度较快,容易形成大洪水。
4、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洪水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河道淤积,降低了河流的泄洪能力;围湖造田使湖泊的调蓄功能减弱,增加了洪水的风险。
(三)洪水的危害1、淹没农田和房屋洪水会淹没大量的农田,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同时,洪水还会冲毁房屋,使人们失去居住场所。
2、破坏基础设施洪水会冲毁道路、桥梁、电力设施等基础设施,给交通运输和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3、威胁生命安全洪水来势迅猛,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特别是在山区和地势低洼的地区。
1、工程措施修建水库、堤坝、河道整治等水利工程,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和调蓄能力。
2、非工程措施加强洪水监测和预报,制定洪水应急预案,提高公众的防洪意识,实行洪水保险等。
三、涝渍(一)涝渍的定义和形成原因涝渍是指由于长期降水过多或集中降水,导致地下水位过高,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从而使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的现象。
《中国的水文灾害》》课件

中国的水文灾害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本课件将介绍水文灾害的概述、常见的 类型,以及防灾减灾措施。
灾害概述
定义
水文灾害是指由气候和地 形等因素引起的包括洪水、 干旱、滑坡和泥石流等在 内的灾害事件。
分类
水文灾害可以根据其发生 的原理和特征分为不同的 类型。
影响范围
水文灾害对人类、生态环 境和经济造成广泛而严重 的影响。
2
影响及危害
滑坡灾害会引发土地塌陷、房屋破坏和道路中断等严重后果。
3
防灾减灾措施
为了减少滑坡灾害的影响,可以采取植被恢复、土地修复和地质监测等措施。
泥石流灾害
1
形成原因
泥石流灾害的形成原因包括陡坡上的河流水流、降雨和土石混合物形成的巨大冲 击力。
2
影响及危害
泥石流灾害会破坏建筑物、阻塞河道和危害人类生命财产。
泥石流灾害是指陡坡上流水、雨水和岩土 混合物形成的高速流动,破坏力极大。
洪水灾害
1
形成原因
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包括降雨过多、江河堤坝决口和水库泄洪等。
2
影响及危害
洪水灾害会导致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农田损毁和交通中断等严重后果。
3
防灾减灾措施
为了减少洪水灾害的影响,可以采取提前预警、修建水利工程和改善城市排水系 统等措施。
3
防灾减灾措施
为了减少泥石流灾害的影响,可以采取土壤保持措施、建设防护设施和加强监测 预警等措施。
结语
1 对中国水文灾害的认识
中国的水文灾害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需要我们重视和加以应对。
2 对未来的展望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水文灾害可能会变得更加频发和严重。
3 求解决方案
地理选修课件中国的水文灾害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中国水文灾害的概述
03
中国水文灾害的成因
04
中国水文灾害的监测和预警
05
中国水文灾害的防治措施
06
中国水文灾害的案例分析
添加章节标题
章节副标题
01
中国水文灾害的概述
章节副标题
02
水文灾害的定义和分类
中国水文灾害的分布和特点
特点:中国水文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区域性和周期性,同时受气候、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中国水文灾害还具有灾害类型多样、灾害损失严重、影响范围广泛等特点。
调度方式:根据洪水预报和实际情况进行水库的蓄放水
防汛抗洪的应急响应
建立防汛抗洪应急响应机制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组织抢险救灾队伍
保障物资供应和运输
中国水文灾害的案例分析
章节副标题
06
典型的水文灾害事件及其影响
2016年珠江流域洪水:受强降雨影响,珠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导致了城市内涝、农田被淹、交通受阻等灾害。
完善防洪管理体系:制定防洪预案、加强洪水预警、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等
提高公众防洪意识:开展防洪宣传教育、加强防洪演练等
科技创新推动防洪管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防洪管理效率和水平
河流治理和湖泊保护
河流治理:疏通河道、加固堤防、修建水库等措施,以降低洪水灾害的风险。
添加标题
湖泊保护:加强湖泊环境保护,防止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保持湖泊生态平衡。
添加标题
水文监测:建立水文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水位、流量等数据,为灾害预警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添加标题
应急救援:建立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对水文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中 国的水文灾害》 讲义

《中国的水文灾害》讲义一、引言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水文条件复杂,这使得水文灾害成为了我国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
水文灾害不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二、洪水灾害(一)洪水灾害的成因1、暴雨暴雨是导致洪水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短时间内高强度的降雨,使得河流水位迅速上涨,超过河道的容纳能力,从而引发洪水。
2、河流因素河道弯曲、狭窄,或者河床淤积,导致河流的泄洪能力下降。
此外,河流上游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也会使得河流泥沙含量增加,河床抬高,降低了河流的行洪能力。
3、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湖泊面积的减少或者被围垦,削弱了其对洪水的调蓄作用。
4、人类活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面硬化面积增加,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
此外,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围湖造田等活动,也增加了洪水发生的风险。
(二)洪水灾害的特点1、季节性我国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夏季和秋季,这与我国的季风气候特点密切相关。
2、区域性不同地区的洪水灾害特点有所不同。
例如,长江流域的洪水多由暴雨引发,而黄河流域的洪水则更多是由于冰凌堵塞河道导致。
3、破坏性洪水灾害往往会造成房屋倒塌、农田淹没、基础设施损坏等严重后果,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三)洪水灾害的影响1、人员伤亡洪水会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导致人员伤亡。
2、经济损失淹没农田、冲毁工厂和基础设施,给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洪水会破坏生态环境,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三、涝渍灾害(一)涝渍灾害的成因1、降水集中长时间的降水或者短时间内的强降水,导致土壤水分饱和,无法及时排出。
2、地形因素地势低洼的地区,排水不畅,容易形成涝渍。
3、水利设施不完善排水渠道堵塞、泵站设备老化等水利设施问题,使得积水无法及时排出。
(二)涝渍灾害的特点1、持续性涝渍灾害通常持续时间较长,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长期的不利影响。
2、隐蔽性与洪水灾害相比,涝渍灾害的危害往往不易被及时发现。
水文灾害

水文灾害中国的水文灾害1、洪涝灾害⑴分布特点:东多西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
⑵分类:①暴雨洪水:集中分布在季风区,时空分布与暴雨时空分布一致②融雪洪水:分布在西北、东北地区,空间分布:积雪融水:4-5月,东北;冰川融水:7-8月,西北。
③冰凌洪水(凌汛):黄河上游宁夏、内蒙古河段,下游部分河段,松花江部分河段。
凌汛条件:A封冻:最冷月均温低于0℃;B流向:自低纬(南)向高纬(北)流。
⑶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总体思路:产生的原因:①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夏季风强:南旱北涝;夏季风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中下游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闽江);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
②人为原因:中上游滥砍滥伐、陡坡开垦等导致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流域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升;中下游围湖造田,建垸;洼地开发;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治理措施:①非工程性措施:建立洪水监测与预报预警系统;加强防洪规划与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防灾意识;②工程性措施:中上游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上游兴修水库等水利工程;中下游加固加高江防大堤,进行河道整治,截弯取直,清除行洪障碍,开挖入海新河(淮河,海河),修建分洪蓄洪区等。
我国大江大河洪涝形成原因与治理措施:自然原因:①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②恒河三角洲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③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在此交汇且同时进入汛期;④喇叭状河口,受海潮顶托作用大;⑤受热带气旋影响,多风暴潮。
人为原因:中上游植被破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人口城市集中,资产密度大;防洪意识,防洪设施薄弱。
防御措施非工程性措施:建立洪水监测与预报预警系统;加强防洪规划与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防灾意识;工程性措施:中上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开挖疏通河道;加固堤坝;修建蓄洪分洪区2、风暴潮⑴概念⑵分类(按成因):台风风暴潮(夏秋季节,分布在长江口以南);温带风暴潮(春秋季,北方沿海)⑶成因:持续吹向陆地的大风:如秋冬季节的东北风,夏季的台风,强风导致海水剧增;有利的地形:海岸线或海湾呈喇叭形,海滩平缓;逢天文大潮,增强潮势。
《中 国的水文灾害》 讲义

《中国的水文灾害》讲义一、引言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地形复杂,这使得中国成为一个水文灾害频发的国家。
水文灾害不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了解中国的水文灾害,对于预防和减轻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水文灾害的主要类型1、洪水灾害洪水是中国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水文灾害之一。
洪水的形成通常与暴雨、长时间的强降雨、冰雪融化、堤坝决口等因素有关。
按洪水的来源,可分为暴雨洪水、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等。
暴雨洪水多发生在东部季风区,特别是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松花江等流域。
由于夏季风的进退和强弱变化,导致这些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容易引发洪水灾害。
山洪是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
它往往由暴雨引发,发生在山区的河谷、沟谷等地。
融雪洪水主要发生在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积雪地区,当春季气温升高,积雪迅速融化,容易形成洪水。
冰凌洪水则是在河流封冻和解冻期间,由于冰凌阻塞河道,导致河水漫溢而形成的洪水。
2、雨涝灾害雨涝是指因长期大雨或暴雨产生的积水和径流淹没低洼地区造成的灾害。
它主要发生在东部平原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等地。
这些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加之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集中,容易发生雨涝灾害。
3、干旱灾害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水分不足,农作物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人畜饮水困难的现象。
中国的干旱灾害分布广泛,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等都经常遭受干旱的威胁。
其中,华北地区的春旱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较为典型。
4、风暴潮灾害风暴潮是由强烈大风扰动引起的海平面异常升高,使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
中国的风暴潮灾害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福建、浙江等地。
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危害最为严重,往往伴随着狂风、巨浪和暴雨,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中国水文灾害的特点1、频率高由于中国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复杂,水文灾害发生的频率较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
水量大,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特 别是雨期大范围普降暴雨,引起长江上游干流 和中游支流洪水同时暴发,中下游势必发生特 大洪水
返回
因素 域特
点
因 自然 因素
素
影
响
滞洪能力 长江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 泄洪能力 长江中下游河道的泄洪能力不足 长江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植被减少,水土
D.来自下游的洪水修堤筑坝
返回
解析:第(1)题,旱灾即水的供应量远小于需求量,西南地区 虽位于湿润地区,但由于2010年3、4月份的降水较常年同期 偏少即水的供给量减少而同期气温偏高、蒸发量大即水分的
损失较大,从而导致了灾害。第(2)题,该地的河流以积雪融
水补给为主,因此这里的洪水最可能是由积雪融化引发的, 可以通过疏浚河道、修堤筑坝等措施加以应对。 答案:(1)B (2)C
返回
山脉 东坡 和南坡多,西坡 东坡和南坡多为迎风坡和向阳坡,
和北坡少
2.我国洪水灾害的类型、成因、时空分布特点 类型 成 因 分布地区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 中下游 台风暴雨、 平原(大兴安岭—阴山—贺兰 山—六盘山—岷山—横断山以 集中发生 发生时间
暴雨
洪水
梅雨锋 暴
雨形成洪水
东地区);首先是七大江河中下 在4~9 月
⑤盐业、渔业、海洋养殖
⑥海防林密集
A.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解析:我国东部海岸地带的海岸大部分属石质海岸,并且 海防林稀疏。东部海岸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人口 密集,经济活动密度大,极易受到风暴潮影响。
答案:D
返回
[随名师· 细解教材] 长江流域是我国暴雨和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长江流域水 文灾害多发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如下表所示: 因 素 气候 自然 及流 影 响
人为
因素
滥伐森林
流失加剧,即使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
削峰补枯的作用减小,又使大量泥沙入江, 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泄洪能力降低
返回
因
素
影
响
人 为 因 素
围湖造田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 蓄洪峰能力减弱 我国经济核心地带占据河道的建筑物
建筑物占 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分洪区的占用 据河道 不仅给洪水的分流带来困难,还无形中 使洪水成灾的可能性及灾害损失增大
水位明显上涨
及松花江部分河段
冻季节
返回
3.人为因素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返回
洪水灾害和涝渍灾害
洪水灾害是由于降水、融雪(冰)、风暴潮等引起江河 湖库水量增加、水位上升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 害。涝渍灾害是指降水过于集中,洼地积水排水不畅而造 成的灾害。
返回
[对点练· 活学巧用] 1.(2010· 江苏高考改编)2010年3、4月间,我国西南数省 遭遇大旱,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 准备防洪。据此回答(1)~(2)题。
返回
[对点练· 活学巧用]
3.我国暴雨和洪涝灾害多发地区是
A.东北平原 C.河套平原 B.长江流域 D.宁夏平原
(
)
解析:山区强降水和乱砍滥伐造成的水土流失,平原区 经济水平较高与围湖造田造垸的相互作用,夏季暴雨集 中,是导致长江流域较其他区域水灾多发的重要原因。 答案:B
返回
返回
[例1]
(2012· 山东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
返回
返回
[随名师· 细解教材] 1.我国洪水灾害的分布特点 分布特点 东部 多 ,西部 少 沿海 多 ,内陆 少 平原低地 多,高原山地 少 形成原因
东部季风气候显著,降水多且多
暴雨;西部干旱,降水稀少 沿海降水量大且多暴雨,多风暴
潮;内陆地区干旱,降水稀少
平原低地排水不畅,易积水;高 原山地地势高,不易积水 降水多,冰雪消融量大
返回
[随名师· 细解教材] 我国风暴潮灾害的类型、时空分布及成因 类型 台风风暴潮(热带风暴潮) 温带风暴潮 春季和秋季
活动时间 7~10月,8、9月集中 影响范围
东南沿海;重灾区为长江口、钱塘 北方沿海地
江口、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南
区
发生区域 从 辽东湾到 北部湾 的沿海地区
返回
类型
台风风暴潮(热带风暴潮)
返回
(1)西南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A.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过大
(
)
B.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C.属于地区水资源不足 D.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蒸发量小 (2)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A.暴雨引发洪水 建立预警系统 ( )
B.雨季降水形成洪水
C.积雪融化引发洪水
修建水库
疏浚河道
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返回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
的防治,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A、B两地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
特点,从而根据自然灾害的形成与防治来组织答案。第(1)题, 从图示经纬度来看,A处在北纬30°附近,受锋面雨带的影响, 6月份降水集中易引发洪水灾害。第(2)题,从等高线来看,A 地位于地势陡峻的河谷地带,应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也可
温带风暴潮
东部海岸地区分布着众多的 港口 、开放城市和
产
生 原 因
人为 高新技术开发区 ,盐业、捕捞渔业、海洋养殖业
原因 发达,是一条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对全国发展 有极为重要价值的地带 自然 地处台风和温带气旋多发区,风力强盛,风暴潮 原因 势力强
返回
[对点练· 活学巧用] 2.我国东部海岸地带受风暴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是 ①有众多港口 沿岸为泥质沙滩 业发达 ( ) ③ ②有众多开放城市和高新技术开发区 ④人口密集
游平原,其次是四川盆地、关 中地区、云贵高原的部分地区
返回
类型
成
因
分布地区
发生时间
西部和东北高纬度山区, 积雪融水发
融雪 积雪融水和冰川 以阿尔泰山、天山、昆仑 生在4~5月
洪水 融水形成洪水 山、喀喇昆仑山、祁连山、 冰川融水发 喜马拉雅山等比较严重 冰凌 洪水 生在7~8月
冰凌对水流产生 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 初春解冻时 阻力而引起江河 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以 节、初冬封
修建水库,调蓄洪水;B地位于湖泊附近,可退耕还湖,增强
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也可建排水、分洪、堤防等工程。
返回
[答案]
(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