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水文灾害 (2)
《中 国的水文灾害》 讲义

《中国的水文灾害》讲义一、引言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地形复杂的国家,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水文灾害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水文灾害主要包括洪水、涝渍、干旱、风暴潮、海啸等,这些灾害不仅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而且还具有区域性和季节性等特点。
二、洪水灾害(一)洪水的形成原因1、暴雨洪水暴雨是导致洪水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当短时间内降雨量过大,河流的流量超过了其承载能力,就会引发洪水。
2、融雪洪水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春季气温升高,积雪融化,形成大量的水流,可能导致河流洪水。
3、冰凌洪水在北方的河流,冬季河面结冰,春季气温回升时,冰凌堵塞河道,造成水位上涨,形成冰凌洪水。
4、溃坝洪水水库、堤坝等水利工程如果因为质量问题、管理不善或遭遇极端情况而发生溃决,会引发大规模的洪水。
(二)洪水的危害1、淹没农田和村庄,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房屋倒塌,人员伤亡。
2、破坏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3、引发疫病流行,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
4、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三)洪水的分布特点1、东部季风区是洪水灾害的多发区,特别是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海河、辽河等七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
2、西南和东南沿海地区也是洪水灾害的高发区,受台风和暴雨的影响较大。
(四)洪水的防御措施1、工程措施(1)修建水库、堤坝等水利工程,调节河流的流量,提高防洪能力。
(2)整治河道,拓宽加深河床,增加河流的泄洪能力。
(3)开辟分洪区、滞洪区,减轻洪水对重要地区的威胁。
2、非工程措施(1)加强洪水监测和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制定防洪应急预案,提高应对洪水灾害的能力。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洪意识和自救能力。
三、涝渍灾害(一)涝渍的形成原因1、降水集中且持续时间长,导致地表积水过多。
2、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水流无法及时排出。
3、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土壤水分饱和。
中国的水文灾害》 (2)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第二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 (洪涝、风暴潮等)
洪水灾害-----经济损失和人员伤 亡居第一位的自然灾害
❖ 虽然我国风暴潮从辽东湾到北部湾都有发生, 但东南沿海的台风发生的频次多,时间长,引起 的风暴潮频繁。东南沿海是我国对外开放、经济 最发达的地区,有我国发达的农业区和工业区密 集的人口和城市群。台风风暴潮灾害给这里带来 的影响不仅是直接的人员、财产等经济损失,还 有更加严重的间接损失,例如停产造成的经济损 失,浸泡精密高级仪器的经济损失等。因此,我 们说影响更为深远。p41
三、水文灾害多发区——长江流域
图2.4 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
图2.5 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1954年和1998年的洪水灾害对比
降
流
洪
淹没
溃
年份
雨
量
水
范围
堤
量
位
数
死亡 人数 (人)
经济 损失
1954
偏 大
小低
大
12
处
33000
轻于 98年
1998
偏 小 大高
小
5处
132 0
十分 严重
雨季河流排水不畅。
200N 中国洪水点位图
我国农作物水灾受灾面积 呈现在波动中增加的趋势。
我国农作物水灾受灾较严重的省份有 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和四川等 农业大省。
滥
《中 国的水文灾害》 讲义

《中国的水文灾害》讲义一、引言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气候多样的国家,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水文灾害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水文灾害主要包括洪水、涝渍、干旱、风暴潮、海啸等,它们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二、洪水(一)洪水的定义和分类洪水是指由于暴雨、急剧的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
根据洪水形成的原因,可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风暴潮洪水等。
(二)洪水的形成原因1、暴雨暴雨是导致洪水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在短时间内,大量的降水集中在一个地区,使得河流、湖泊的水位迅速上涨,超过其承载能力,从而引发洪水。
2、地形地势低洼、河道弯曲、排水不畅的地区容易形成洪水。
例如,在平原地区,河流流速较慢,洪水容易在此汇聚;在山区,山谷狭窄,洪水的冲击力较大,容易造成灾害。
3、水系特征水系的支流数量、河网密度、河道长度等都会影响洪水的形成。
支流众多、河网密集的地区,洪水的汇聚速度较快,容易形成大洪水。
4、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洪水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河道淤积,降低了河流的泄洪能力;围湖造田使湖泊的调蓄功能减弱,增加了洪水的风险。
(三)洪水的危害1、淹没农田和房屋洪水会淹没大量的农田,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同时,洪水还会冲毁房屋,使人们失去居住场所。
2、破坏基础设施洪水会冲毁道路、桥梁、电力设施等基础设施,给交通运输和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3、威胁生命安全洪水来势迅猛,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特别是在山区和地势低洼的地区。
1、工程措施修建水库、堤坝、河道整治等水利工程,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和调蓄能力。
2、非工程措施加强洪水监测和预报,制定洪水应急预案,提高公众的防洪意识,实行洪水保险等。
三、涝渍(一)涝渍的定义和形成原因涝渍是指由于长期降水过多或集中降水,导致地下水位过高,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从而使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的现象。
《中国的水文灾害》》课件

中国的水文灾害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本课件将介绍水文灾害的概述、常见的 类型,以及防灾减灾措施。
灾害概述
定义
水文灾害是指由气候和地 形等因素引起的包括洪水、 干旱、滑坡和泥石流等在 内的灾害事件。
分类
水文灾害可以根据其发生 的原理和特征分为不同的 类型。
影响范围
水文灾害对人类、生态环 境和经济造成广泛而严重 的影响。
2
影响及危害
滑坡灾害会引发土地塌陷、房屋破坏和道路中断等严重后果。
3
防灾减灾措施
为了减少滑坡灾害的影响,可以采取植被恢复、土地修复和地质监测等措施。
泥石流灾害
1
形成原因
泥石流灾害的形成原因包括陡坡上的河流水流、降雨和土石混合物形成的巨大冲 击力。
2
影响及危害
泥石流灾害会破坏建筑物、阻塞河道和危害人类生命财产。
泥石流灾害是指陡坡上流水、雨水和岩土 混合物形成的高速流动,破坏力极大。
洪水灾害
1
形成原因
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包括降雨过多、江河堤坝决口和水库泄洪等。
2
影响及危害
洪水灾害会导致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农田损毁和交通中断等严重后果。
3
防灾减灾措施
为了减少洪水灾害的影响,可以采取提前预警、修建水利工程和改善城市排水系 统等措施。
3
防灾减灾措施
为了减少泥石流灾害的影响,可以采取土壤保持措施、建设防护设施和加强监测 预警等措施。
结语
1 对中国水文灾害的认识
中国的水文灾害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需要我们重视和加以应对。
2 对未来的展望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水文灾害可能会变得更加频发和严重。
3 求解决方案
课时作业11:2.3 中国的水文灾害

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历史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
”现代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实行联产责任制,家家户户囤满粮。
”读图完成第1~2题。
1从自然角度看,“十年就有九年荒”中的“荒”产生的原因及其出现时间是()A.洪涝——6、7月B.洪涝——7、8月C.干旱——4、5月D.台风——7、8月2现今凤阳“家家户户囤满粮”得益于()A.气候变暖B.红壤的改良C.大量施用化肥D.大力兴修水利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分布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所表示的自然灾害是()A.寒潮B.干旱C.洪涝D.台风4为了减轻上题中所述灾害的损失,以下措施中收效较快的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B.建设水利工程C.营造海防林D.建设污水处理工程5读下图,如果遇到暴雨天气,在A处最容易出现()A.泥沙淤积B.泥石流C.洪灾D.滑坡6雨涝是指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的灾害现象。
读“我国雨涝灾害集中分布区图”,关于图示雨涝灾害空间分布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②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暴雨集中③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④甲地6月份易出现雨涝,乙地8月份易出现雨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有关暴雨洪涝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B.南美洲是每年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C.我国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发生在东北和西北地区D.暴雨形成过程中伴有气流的强烈下沉运动8可引发风暴潮的天气系统有()①热带气旋②副热带高压③温带气旋④极地大陆气团⑤冷暖空气交互影响形成的锋面⑥极地高压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③D.④⑤⑥9下列关于风暴潮及其特点的组合,正确的是()A.台风风暴潮——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B.温带风暴潮——来势强、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C.台风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破坏力强D.温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破坏力强10台风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危害都比较严重的区域有()A.欧洲北海沿岸B.美国东海岸C.我国南方海区沿岸D.南亚印度洋沿岸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
《中 国的水文灾害》 讲义

《中国的水文灾害》讲义一、引言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水文条件复杂,这使得水文灾害成为了我国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
水文灾害不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二、洪水灾害(一)洪水灾害的成因1、暴雨暴雨是导致洪水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短时间内高强度的降雨,使得河流水位迅速上涨,超过河道的容纳能力,从而引发洪水。
2、河流因素河道弯曲、狭窄,或者河床淤积,导致河流的泄洪能力下降。
此外,河流上游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也会使得河流泥沙含量增加,河床抬高,降低了河流的行洪能力。
3、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湖泊面积的减少或者被围垦,削弱了其对洪水的调蓄作用。
4、人类活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面硬化面积增加,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
此外,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围湖造田等活动,也增加了洪水发生的风险。
(二)洪水灾害的特点1、季节性我国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夏季和秋季,这与我国的季风气候特点密切相关。
2、区域性不同地区的洪水灾害特点有所不同。
例如,长江流域的洪水多由暴雨引发,而黄河流域的洪水则更多是由于冰凌堵塞河道导致。
3、破坏性洪水灾害往往会造成房屋倒塌、农田淹没、基础设施损坏等严重后果,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三)洪水灾害的影响1、人员伤亡洪水会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导致人员伤亡。
2、经济损失淹没农田、冲毁工厂和基础设施,给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洪水会破坏生态环境,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三、涝渍灾害(一)涝渍灾害的成因1、降水集中长时间的降水或者短时间内的强降水,导致土壤水分饱和,无法及时排出。
2、地形因素地势低洼的地区,排水不畅,容易形成涝渍。
3、水利设施不完善排水渠道堵塞、泵站设备老化等水利设施问题,使得积水无法及时排出。
(二)涝渍灾害的特点1、持续性涝渍灾害通常持续时间较长,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长期的不利影响。
2、隐蔽性与洪水灾害相比,涝渍灾害的危害往往不易被及时发现。
《中 国的水文灾害》 讲义

《中国的水文灾害》讲义一、引言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地形复杂,这使得中国成为一个水文灾害频发的国家。
水文灾害不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了解中国的水文灾害,对于预防和减轻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水文灾害的主要类型1、洪水灾害洪水是中国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水文灾害之一。
洪水的形成通常与暴雨、长时间的强降雨、冰雪融化、堤坝决口等因素有关。
按洪水的来源,可分为暴雨洪水、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等。
暴雨洪水多发生在东部季风区,特别是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松花江等流域。
由于夏季风的进退和强弱变化,导致这些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容易引发洪水灾害。
山洪是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
它往往由暴雨引发,发生在山区的河谷、沟谷等地。
融雪洪水主要发生在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积雪地区,当春季气温升高,积雪迅速融化,容易形成洪水。
冰凌洪水则是在河流封冻和解冻期间,由于冰凌阻塞河道,导致河水漫溢而形成的洪水。
2、雨涝灾害雨涝是指因长期大雨或暴雨产生的积水和径流淹没低洼地区造成的灾害。
它主要发生在东部平原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等地。
这些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加之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集中,容易发生雨涝灾害。
3、干旱灾害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水分不足,农作物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人畜饮水困难的现象。
中国的干旱灾害分布广泛,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等都经常遭受干旱的威胁。
其中,华北地区的春旱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较为典型。
4、风暴潮灾害风暴潮是由强烈大风扰动引起的海平面异常升高,使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
中国的风暴潮灾害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福建、浙江等地。
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危害最为严重,往往伴随着狂风、巨浪和暴雨,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中国水文灾害的特点1、频率高由于中国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复杂,水文灾害发生的频率较高。
2.3中国的水文灾害

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教学目标: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洪水灾害的地理分布。
2、从自然原因(孕灾环境)和人文原因(受灾体)的相互关系上,理解长江中下游成为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
3、结合中国人口和耕地的分布特点,阐述中国水文灾害灾情的特点。
学习内容:一、洪水灾害:1、洪水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居第位。
2、我国洪水灾害的特点:我国洪水灾害灾情特点:广、发生、强、而且损失。
我国洪水灾害分布点:部多部少、多少、多少、山脉多少、。
(1)概述:①特点:暴雨洪水是影响我国、、的洪水灾害。
②成因类型:暴雨、暴雨。
③时空分布: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着高度,在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月,由推移。
(2)暴雨洪水的分布:暴雨洪水的主要分布区是。
暴雨洪水主要集中在以东区域,特别是等七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其次是、以及的部分地区。
读图2.19,结合河流分布图,指出我国洪水频率在5次以上的城市位于哪些河流的下游?5、我国的雨涝(1)分布:我国的雨涝主要发生在以东,这一范围。
(2)成灾原因:①从孕灾环境看:季风区降雨多,暴雨集中,地势,河流。
②从受灾体看:我国洪涝多发区恰是我国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城市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加重了受灾体的脆弱性。
③人类不恰当的经济活动会增加洪灾的风险性:(3)人类不恰当的经济活动会增加洪灾的风险性举例:6、只有控制河流上游和才有可能减轻洪水灾害。
二、风暴潮危害1、我国的风暴潮危害2、风暴潮的时空分布:(1)地区分布:我国风暴潮灾害广泛发生在到沿海。
东南沿海主要是风暴潮。
其中受灾最为严重。
(2)季节变化:台风风暴潮主要发生在月,以最为集中。
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
三、水文灾害多发区:1、长江流域是我国暴雨和洪涝灾害的多发区,其中、和地区受灾尤为频繁。
2、为什么说长江流域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可影响到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3、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原因:4、为什么长江流域1998年降水量比1954年少,但洪水水位和流量却普遍高于1954年?5、为什么1998年洪水灾害比1954年洪灾死亡人数少,经济损失严重?6、人类哪些合理活动能减少洪水灾害?思考:(第40页)我国的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七大江河流域的中下游,这里农业和工业发达,人口和城市集中,洪涝可以导致严重的灾情,因此是防洪的重点地区;七大江河的中上游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状况,使得下游泥沙淤积,河道堵塞,直接影响中下游的排洪泄洪情况,因此七大江河流域也是我国防治水土流失的重点;也可以认为防洪和防治水土流失是七大江河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ppt
18
二、风暴潮灾害
一般影响范围 严重影响范围
▪ 我国最严重 的海洋灾害
可编辑ppt
19
发生季节
发生地区
危害
台风 7-10月 东南沿海
风暴潮
温带 春秋 我国北方沿海 风暴潮 季节
不仅毁坏船 只,而且破 坏房屋、农 田、海堤以 及码头、港 口等工程设 施,并造成 不同程度的 人员伤亡。
可编辑ppt
200N
中国水可编点辑pp位t 图
11
可编辑ppt
12
可编辑ppt
13
可编辑ppt
14
我国农作物水灾受灾面积 呈现在波动中增加的趋势。
可编辑ppt
15
我国农作物水灾受灾较严重的省份有
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和四川等
农业大省。
可编辑ppt
16
滥
围湖造田
伐
森水 林土 陡流 坡失
泥 河流蓄洪
9
通过读图2、20,说出我国特大 洪水点位主要分布的地区?
主要分布我国 海河、黄河、 淮河、长江和 珠江的中下游 平原地区。
中国洪水点位图
可编辑ppt
10
(2)诱发雨涝的自然因素:
季风区降雨多、暴11雨00集E 中;450N 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
(2)诱发雨涝的根本原因: 雨涝主要
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发,生范围 雨季河流排水不畅。
可编辑ppt
21
三、水文灾害多发区——长江流域
图2.4 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
可编辑ppt
22
图2.5
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可编辑ppt
23
1954年5-7月长江流域降水量
1998年6-8月长江流域降水量
可编辑ppt
24
1954年长江流域洪水淹没范围
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淹没范围
可编辑ppt
25
1954年和1998年的洪水灾害对比
降 流 洪 淹没 溃 死亡 经济
年份 雨 量 水 范围 堤 人数 损失
量
位
数 (人)
偏
1954
大
小低
大
12 处
轻于 33000 98年
偏 1998 小 大 高
小
5处
1320
十分 严重
可编辑ppt
26
▪ 通过对案例⑤的探究学习,掌握以下内容:
▪ 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地表状况发生改 变,加剧了洪水灾害的发生,例如,植被 覆盖度降低 蓄水能力下降;上游水土流 失 下游泥沙沉积;围湖造田 湖泊调 蓄能力下降;水域面积缩小 高水位、高 流量。
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
可编辑ppt
1
▪ 洪水 ▪ 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
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
涝渍
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
可编辑ppt
2
我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致灾因子)大于等于 50毫米的日数在4天以上的城市有哪些? 有武汉、长沙、南昌、福州、南宁、广州、海 口、香港、澳门、台北等大城市。
沙 泄洪能力
堆
下降
积
加重 洪灾
开
垦 下游低洼地 资产、人口
过度开发
等密度加大
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可编用辑p对pt 洪涝灾害的影响 17
思考
为什么七大江河流域是我国防洪和防治水土流
失的重点?
▪ 我国的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七大 江河流域的中下游,这里农业和工业发达,人 口和城市集中,洪涝可以导致严重的灾情,因 此是防洪的重点地区;七大江河的中上游地区 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状况,使得下游 泥沙淤积,河道堵塞,直接影响中下游的排洪 泄洪情况,因此七大江河流域也是我国防治水 土流失的重点;也可以认为防洪和防治水土流 失是七大江河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20
思考为什么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风暴潮灾 害影响更为深远?
▪ 虽然我国风暴潮从辽东湾到北部湾都有发生,但 东南沿海的台风发生的频次多,时间长,引起的 风暴潮频繁。东南沿海是我国对外开放、经济最 发达的地区,有我国发达的农业区和工业区密集 的人口和城市群。台风风暴潮灾害给这里带来的 影响不仅是直接的人员、财产等经济损失,还有 更加严重的间接损失,例如停产造成的经济损失, 浸泡精密高级仪器的经济损失等。因此,我们说 影响更为深远。p41
图2.18我国多年平均日可降编水辑pp量t 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 3
一、洪水灾害
▪ 1、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总的特点:
▪ ①东部多,西部少; ▪ ②沿海多,内陆少; ▪ ③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 ④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可编辑ppt
4
2、暴雨洪水——特点:影响我国范围最 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
▪ 我国洪水类型、形成原因 、主要分布 地区、发生时间对比:
可编辑ppt
5
类型 形成原因
暴雨 洪水
降雨多、暴雨集 中;地势低平, 排水不畅;人类 经济活动。
主要分
布地区
东部
发生时间
季风区 4—9月
融雪 洪水
受气温升高 影响形成
西北和
东北山 区。
可编辑ppt
4—5月
融雪洪水
7~8月
冰川融水
6
类型 形成原因 主要分布地区
发生时间
冰 受河道流
凌 向和地理
洪 水
位置的制 约
河流从低纬度向 高纬度流的河段 秋末春初
凌汛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
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现象。
可编辑ppt
7
可编辑ppt
8
读图2.19找出我国洪水频率在5次以上的城市。
嫩江
松花江
海河 辽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珠江
图2.19中国洪水频率分可编布辑pp图t (1949—1989年)
▪ ②洪水灾害的严重程度与区域的人口、经
济有关,人口越密集,致灾的可能性越大;
经济越发达,损失就可能越严重。
可编辑ppt
27
可编辑ppt
制定救灾 应急预案
28
谢谢!再见!
可编辑ppt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