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7:2.3 中国的水文灾害

合集下载

2.3中国的水文灾害

2.3中国的水文灾害

答:蓄洪区分洪是为了削减淮河洪峰对下游的影响,(或减少 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所受损失)(2分)。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提高了淮河中下游防洪能力,(或几乎控 制了淮河干流在其以上的全部洪水)(2分)。 怀洪新河:分洪、除涝、灌溉、航运等(2分)。
(2007江苏)图9 为我 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 (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 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 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回 答23 一25 题。
(2008海南文综)(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 一次洪水。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 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图 10)。完成下列要求。 ⑴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4分) 答:(淮河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北缘影响,导致主 要雨带转入江淮流域,或江淮流域汛期,或梅雨 季节或出现持续强降雨。淮河干支流水位普遍上 涨。) 多雨(梅雨)季节(2分).持续强降雨(2分) ⑵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 能。(6分)
2.3 中国的水文灾害
洪涝
一、中国的洪涝灾害
类 型
含义 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地表 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山洪 爆发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 堤决口,水库溃坝,城镇和农田 被淹没的现象
关系
洪 水
雨 涝
由于两者往 往同时发生, 有时难以区 别,所以通 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洼地积水 称为洪涝灾 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灾害的现 害 象
4、洪灾的防治措施
(1)工程措施: 建水库、筑塘坝 退耕还林(草、湖、沼) 加固大堤、疏浚河流 开辟分洪区 开挖新河道 (2)非工程措施: 植树种草 宣传教育 应急指挥 社会保险 监测预报 科研投入等

2022高中地理2.3中国的水文灾害课时作业3新人教版选修5

2022高中地理2.3中国的水文灾害课时作业3新人教版选修5

中国的水文灾祸第 1 课时洪水灾祸与风暴潮灾祸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 5)一、选择题1.相关暴雨洪涝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B.南美洲是每年全世界洪水灾祸发生最多的地域C.我国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发生在东北和西北地域D.暴雨形成过程中伴有气流的激烈下沉运动我国淮河流域频发洪水,每年都一定投入大批人力物力进行抗洪救灾。

据此回答 2~ 3 题。

2.淮河多水灾的原由是①支流多②每年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③流域内落差小④天气异样⑤湖泊淤积⑥季风活动的年际变化大⑦下游河流淤塞,泄洪能力小A.②④⑤⑥⑦ B .①③⑤⑥⑦C.①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⑦3.以下治理淮河水灾的举措,正确的选项是A.移民建镇,退田还湖,平垸行洪B.因洪泽湖泥沙淤积严重,截断淮河与洪泽湖的水道联系C.加固大堤,利用京杭运河水道排泄洪水D.上游修筑水库,拦蓄洪水;中游修蓄洪分洪工程;下游开挖整顿入海入江水道4.2011 年 1 月 5 日上午 11 点 25 分,一场忽如其来的凌汛从壶口上游奔跑而来,连续了一个多小时退去。

对于黄河凌汛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主要受纬度要素的影响B.多发生在早春节气C.因为低纬度河段开冻早,高纬度河段开冻晚,常常致使水位猛涨,形成凌汛D.凌汛期发生于黄河枯水期,不会造成决堤灾祸5.读图,剖析杭州湾沿岸风暴潮频发并致使灾情严重的原由①地理地点特别,受台风影响明显②湾口呈喇叭口朝向太平洋③沿岸地势低平④人口密集⑤海底地震⑥地壳运动A.③④⑤⑥ B .②③⑤⑥C.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读以下图,回答6~ 8 题。

6.图中的风暴潮种类为A.热带风暴潮 B .温带风暴潮C.寒带风暴潮 D .季风风暴潮7.以下对于风暴潮及其特色的组合,正确的选项是A.热带风暴潮——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损坏力强B.温带风暴潮——来势强、速度快、强度大、损坏力强C.热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缓和、损坏力强D.温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缓和、损坏力强8.热带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危害都比较严重的地区有A.欧洲北海沿岸B.美国东海岸C.我国东部海区沿岸 D .南亚印度洋沿岸题号12345678答案二、综合题9.以下图为“我国黄河下游和荆江河段及部分水利工程表示图”。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5第2章中国的自然灾害2.3中国的水文灾害规范训练-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5第2章中国的自然灾害2.3中国的水文灾害规范训练-含答案

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难度及题号考查知识点及角度基础中档稍难洪水灾害 1 6 7风暴潮灾害4、5长江流域水灾多发的原因2、3、8历史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

”现代民谣:“说凤阳,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是江淮地区初夏时节天气的真实写照。

据此回答1~3题。

1.该时节降水的主要类型是( )。

A.锋面雨B.对流雨C.气旋雨D.台风雨解析江淮地区初夏为梅雨季节,降水类型为锋面雨。

答案 A2.该时节,江淮地区防洪形势十分严峻。

主要原因是( )。

①江淮地区位于湿润区,降水集中,降水量大②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③江河中下游地区地势低洼,泄洪能力弱④江河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⑤中下游平原湖区遭围垦,湿地萎缩,调蓄洪水能力降低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解析梅雨季节江淮地区防洪形势十分严峻的原因主要从降水、流域面积、地形地势、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方面分析。

答案 D3.与1954年相比,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人员伤亡较少,经济损失巨大,主要原因有( )。

①1998年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准确地预测灾情②改革开放后,长江流域经济规模迅速扩大③1998年受灾地区人口密度小④1998年成灾面积大A.①②B.④②C.①③D.④③解析人员伤亡较少的原因是1998年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准确地预测灾情,提前进行预报。

经济损失巨大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后,长江流域经济规模迅速扩大。

答案 A读下图,回答4~5题。

4.图中的风暴潮类型为( )。

A.热带风暴潮B.温带风暴潮C.寒带风暴潮D.季风风暴潮5.下列关于风暴潮及其特点的组合,正确的是( )。

A.热带风暴潮——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B.温带风暴潮——来势强、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C.热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破坏力强D.温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破坏力强解析风暴潮的两种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温带风暴潮多分布于渤海、黄海地区,其中的热带风暴潮是由台风引起的,其速度、强度、破坏力和来势都强于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

高中地理 2.3 中国的水文灾害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 2.3 中国的水文灾害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5

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课后作业提升历史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

”现代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实行联产责任制,家家户户囤满粮。

”读图完成第1~2题。

1从自然角度看,“十年就有九年荒”中的“荒”产生的原因及其出现时间是( )A.洪涝——6、7月B.洪涝——7、8月C.干旱——4、5月D.台风——7、8月2现今凤阳“家家户户囤满粮”得益于( )A.气候变暖B.红壤的改良C.大量施用化肥D.大力兴修水利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凤阳位于淮河沿岸,这里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水系发达,流域面积大,加之降水变率大、植被破坏严重,因此多洪涝灾害。

根据我国雨带的移动规律,6、7月份本流域河流进入汛期。

第2题,现今淮河通过治理,特别是修建了一批水利工程,有效地减少了洪涝灾害的发生。

答案:1.A 2.D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分布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所表示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B.干旱C.洪涝D.台风4为了减轻上题中所述灾害的损失,以下措施中收效较快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B.建设水利工程C.营造海防林D.建设污水处理工程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其中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及东南沿海等地区为严重区,可判定该种自然灾害为洪涝。

第4题,注意题目中提及收效较快,因此应为建设水利工程,如修建水库和蓄洪区等。

答案:3.C 4.B5读下图,如果遇到暴雨天气,在A处最容易出现( )A.泥沙淤积B.泥石流C.洪灾D.滑坡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处地势低平,如果遇到暴雨天气,则会出现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形成洪灾,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灾害。

答案:C6雨涝是指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的灾害现象。

读“我国雨涝灾害集中分布区图”,关于图示雨涝灾害空间分布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②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暴雨集中③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④甲地6月份易出现雨涝,乙地8月份易出现雨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由图可以看出,我国雨涝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这里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易发生雨涝。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2.3中国的水文灾害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2.3中国的水文灾害

2.3 中国的水文灾害 第1课时 洪水灾害与风暴潮灾害 学案(人教版选修5)【学习目标】 1.掌握洪水灾害的特点、分布、成因与危害。

2.掌握风暴潮的类型、时空差异和危害。

一、洪水灾害1.特点(1)总体特点:①______________、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②________。

(2)分布特点⎩⎪⎨⎪⎧ ③ 多,西部少沿海多,④ 少⑤ 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⑥ 少2.暴雨洪水(1)特点:影响我国⑦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的洪水灾害。

(2)暴雨类型:台风暴雨、⑩__________暴雨。

(3)时空分布具体分布 时间 集中发生在每年⑪______月空间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⑫______盆地、关中地区以及⑬______高原的部分地区(1)分布:主要发生在⑭________以东,北纬20°~45°。

(2)原因:东部平原地区⑮__________,雨季河流排水不畅。

4.受灾体(东部平原){ 农业: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城市、交通、工业5.灾情变化(1)特点:灾情日益⑯______。

(2)原因:a .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河流⑰______________能力下降。

b .低洼地开发和建设,低洼地的资产、⑱______等密度加大。

(3)解决措施:控制河流上游山地的⑲____________与低洼地的过多⑳__________。

二、风暴潮灾害1.分布:广泛发生在辽东湾到北部湾沿海。

类型 时间 地点台风风暴潮 ○21____月,以8月和9月最集中 东南沿海○22______风暴潮 春季和秋季 北方沿海考查点1 我国洪水灾害的分布及类型1.我国洪水灾害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是( )①东部多,西部少 ②沿海多,内陆少 ③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④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⑤河流上中游多,下游少 ⑥夏秋季多,冬季少A .①②③④B .③④⑤⑥C .①②⑤⑥D .①②④⑥2.我国洪水类型主要有( )①暴雨洪水 ②融雪洪水 ③冰凌洪水 ④海浪洪水A .①②③B .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下图为“中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分布图”,据此回答3~4题。

16-17版:2.3 中国的水文灾害(步步高)

16-17版:2.3 中国的水文灾害(步步高)

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学习目标定位] 1.掌握我国洪水灾害的特点、分布、成因和危害。

2.理解我国风暴潮灾害的类型、时空差异及危害。

3.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相互关系上,理解长江流域成为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

一、洪水灾害1.我国①________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居第一位。

2.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总的特点是②________多,③______少;④________多,⑤________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⑥______坡和⑦______坡多,⑧______坡和⑨______坡少。

3.⑩____________是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

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着高度一致性,在东部⑪__________,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4.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⑫______________是暴雨洪水的主要分布区。

特别是长江、淮河、黄河、珠江、海河、辽河、嫩江—松花江等七大江河的⑬______________地区。

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是导致涝灾发生的根本原因。

5.农业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为严重。

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加重了洪灾的隐患。

只有控制河流上游山地的⑭__________与⑮__________的过多经济活动,才有可能减轻洪水灾情。

二、风暴潮灾害1.我国风暴潮灾害广泛发生在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南沿海主要为⑰____________,主要发生在⑱________。

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⑲______季和⑳______季。

三、水文灾害多发区1.○21____________是我国暴雨和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其中洞庭湖平原、○22______________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受灾尤为频繁。

2.长江流域的水文灾害是在○23____________、○24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2.3中国的水文灾害

2.3中国的水文灾害

课前预习导学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课堂合作探究
KEQIAN YUXI DAOXUE KETANG HEZUO TANJIU
主题一 我国的洪涝灾害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京华时报》2011 年 6 月 21 日讯,2011 年 6 月 3 日以来, 四轮强降雨持续侵袭浙江。截至 20 日,浙江钱塘江流域遭遇 56 年来最 大洪水,已致 441.3 万人受灾,因灾死亡 2 人、失踪 1 人。截至 20 日 7 时,汛情已导致 1 846 家企业停产,当地已转移群众 29.2 万人。 材料二:教材 P38 图 2.19“中国洪水频率分布(1949~1989 年)”。
课前预习导学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课堂合作探究
KEQIAN YUXI DAOXUE KETANG HEZUO TANJIU
(1)我国洪涝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提示: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气候区的长江、淮河、 黄河、珠江、海河、辽河、嫩江—松花江七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 以及四川盆地、关中地区和云贵高原的部分地区。 (2)洪水频率的高低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示:洪水频率的高低与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因素有关 ,也与人 类活动等人为因素有关。其中气候因素是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因素。 (3)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东部季风区降水量多,多暴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 水不畅,是导致洪涝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
2.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如下表所示:
因素 气候及流 自然因 素 域特点 滞洪能力 泄洪能力 滥伐森林 人为因 素 围湖造田 建筑物占 据河道 影响 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上游干 流及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特别是雨期大范围普降暴雨, 引起长江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同时暴发,中下游势必 发生特大洪水 长江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 长江中下游河道的泄洪能力不足 长江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既使森林 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作用减小,又使大量泥 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泄洪能力降低 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减弱 我国经济核心地带占据河道的建筑物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 度,分洪区的占用不仅给洪水的分流带来困难,还无形中使 洪水成灾的可能性及灾害损失增大

2019年精选人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课后练习七

2019年精选人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课后练习七

2019年精选人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课后练习七第1题【单选题】我国淮河流域频发洪水,每年都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抗洪救灾。

据此回答各题。

淮河多水灾的原因是( )①支流多②每年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③流域内落差小④气候异常⑤暴雨频繁⑥季风活动的年际变化大⑦河道弯曲狭窄⑧湖泊淤积A、②③④⑥⑦B、①③⑤⑦⑧C、①③④⑤⑥D、②③④⑦⑧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中,应属于( )A、大气圈B、岩石圈C、生物圈D、水圈【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台风是影响我国海域和沿海地区的重要灾害天气,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风是由强烈发展的冷锋造成的B、台风可以缓解华北平原的春旱C、影响我国的台风来自印度洋D、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04年5月7日中国教育报《风沙威逼北京域》报道,今年4月25日,古都北京风沙再起,这已是今春第8次沙尘暴天气了。

据气象专家说,像今年沙尘暴来得这样早,次数频繁,危害大,是历史上从来未有过的,风沙威逼北京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从城市环境污染角度看,沙尘暴将使北京城市环境质量严重下降。

沙尘暴的首要污染物是(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碳氢化合物D、悬浮颗粒从生态破坏角度看,与沙尘暴形成原因紧密相关的是( )A、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B、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C、西北地区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D、西北地区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 )A、冷锋过境B、暖锋过境C、气旋过境D、反气旋过境【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2017年7月,40年来最严重的洪灾席卷孟加拉国,三分之一土地被淹没。

孟加拉国地处南亚,是全球水患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被称为“水泽之乡”。

下图为“孟加拉国位置图”,读图回答回答下列各题。

导致孟加拉国水患严重的原因有( )①地势低平②位于赤道,全年多雨③热带气旋频频侵袭④春季积雪大量融化⑤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⑤下列防洪减灾的措施中,属于非工程措施的是( )A、兴建水库,退耕还湖B、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C、开辟分洪区,降低洪水水位D、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某种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分布图,这种自然灾害最可能是A、台风B、暴雨C、冻害D、沙尘【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历史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中国的水文灾害
我国淮河流域频发洪水,每年都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抗洪救灾。

据此完成第1~2题。

1.淮河多水灾的原因是()
①支流多②每年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③流域内落差小④气候异常⑤湖泊淤积
⑥季风活动的年际变化大⑦下游河道淤塞,泄洪能力小
A.②④⑤⑥⑦
B.①③⑤⑥⑦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⑦
2.下列治理淮河水灾的措施,正确的是()
A.移民建镇,退田还湖,平垸行洪
B.因洪泽湖泥沙淤积严重,截断淮河与洪泽湖的水道联系
C.加固大堤,利用京杭运河水道排泄洪水
D.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中游修蓄洪分洪工程;下游开挖整治入海入江水道
读右图,完成第3~4题。

3.如果该图表示的是某条河流不同年代的流量年变化曲线,则在这期间该河流可能()
①修建了水利工程②开辟了运输航线③加固了防洪大堤④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4.使该河流洪水灾害发生几率提高的人类活动是()
A.在河流滩上修筑定居点
B.跨流域调水
C.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CO2
D.迅猛的城市化进程
读我国南方某流域等值线图,完成第5~6题。

5.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地的主要作用是()
A.养殖
B.改善气候
C.分洪与蓄洪
D.立体开发利用
6.为缓解甲河段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
A.加强流域内植树造林
B.在甲河上游修建水库
C.下游退耕还湖
D.修建和加固河堤
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

读图,完成第7~8题。

7.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是()
A.峰值均出现在4~6月
B.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C.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
D.珠江流域的受灾比变化最大
8.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和黄河都流经黄土高原
B.黄河在初春和初秋易发生凌汛
C.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不断加固下游两岸大堤
D.三峡工程的建设提高了长江的航运能力
9.读图,分析杭州湾沿岸风暴潮频发并导致灾情严重的原因()
①地理位置特殊,受台风影响显著②湾口呈喇叭口形朝向太平洋③沿岸地势低平④人口密集⑤海底地震⑥地壳运动
A.③④⑤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读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完成第10~12题。

10.1950~1990年间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两次是()
A.1954年、1990年
B.1989年、1990年
C.1954年、1983年
D.1967年、1971年
11.这两次水灾都是()
A.集中性暴雨所致
B.下游排水不畅所致
C.上游水土流失所致
D.中游围湖造田所致
12.长江流域成为水灾多发区的人为原因是()
①滥伐森林,水土流失②围湖造田③是我国经济核心地带④位于季风气候区⑤东部临海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读下图,完成第13~15题。

13.图中的风暴潮类型为()
A.台风风暴潮
B.温带风暴潮
C.寒带风暴潮
D.季风风暴潮
14.下列关于风暴潮及其特点的组合,正确的是()
A.台风风暴潮——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B.温带风暴潮——来势强、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C.台风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破坏力强
D.温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破坏力强
15.台风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危害都比较严重的区域有()
A.欧洲北海沿岸
B.美国东海岸
C.我国东部海区沿岸
D.南亚印度洋沿岸
16.(2015·福建高考,40B)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

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的逐月变化。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该省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该省防御风暴潮灾害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17.下图为我国黄河下游和荆江河段及部分水利工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荆江河段和黄河下游河段河床的共同特征是,共同原因是什么?
(2)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都是防汛重点地段,荆江河段汛期在季,成灾的原因是什么?
(3)黄河沿线经常发生凌汛,请在图中圈出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并说明凌汛形成的条件。

(4)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缓解荆江河段洪涝有什么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哪些措施防治荆江水患?(至少写两项措施)
参考答案
【解析】第1题,淮河多水灾,是河流水系特征、地形特点、所处地区气候特点等方面综合影响形成的。

第2题,淮河治理的措施主要是上游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以控制洪水;中游利用洼地、湖泊修建蓄洪工程;下游开挖、扩大泄洪通道。

【答案】1.B 2.D
【解析】河流上修建水利工程(水库),会调节河流径流,使其季节变化幅度减小;破坏流域内植被,会使其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能力降低,使地表径流增加。

【答案】3.A 4.A
【解析】第5题,根据等值线可以判断出A地地势低洼,因而在河流综合治理中的主要作用为分洪与蓄洪,以缓解洪水对河流下游地区的影响。

第6题,甲河段洪水泛滥主要与上游来水量大,且河段弯曲、水流不畅有关,因此可在上游修建水库,用来调节汛期的洪水。

【答案】5.C 6.B
【解析】我国受夏季风影响,5月华南进入雨季,珠江流域进入汛期;6月雨带移至长江流域;7、8月移到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

黄河在初春融化和初冬结冰时易发生凌汛。

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中游水土保持的关键是植树造林、打坝淤地。

【答案】7.B8.D
【解析】风暴潮灾情可以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

杭州湾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间位置,湾口呈喇叭口形朝向太平洋,沿岸地势低平、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又经常受台风的影响。

【答案】9.D
【解析】第10题,从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中可看出,1954年直接经济损失6 000多亿元,1983年直接经济损失9 000多亿元。

第11题,长江流域的洪水主要以暴雨洪水为主,因此两次水灾都是由于雨带长时间停留在某处,造成集中性暴雨所致。

第12题,长江流域成为水文灾害多发区的人为原因是滥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和围湖造田等。

【答案】10.C11.A12.A
【解析】风暴潮的两种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温带风暴潮多分布于渤海、黄海地区。

台风风暴潮是由台风引起的,其速度、强度、破坏力都强于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

我国东部沿海地带这两种风暴潮引起的灾情都十分严重。

【答案】13.B14.A15.C
【解析】第(1)题,由图中可以看出,该省区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时间主要是7、8、9、10月,属于夏、秋季节。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经常受到台风的影响,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此外风暴潮的形成还与河流流量的大小、天文大潮的叠加有关。

第(2)题,风暴潮的防御措施可以从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两方面分析。

【答案】16.(1)季节:主要集中夏、秋季节。

原因:该省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活动,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河流入海流量大,对风暴潮起顶托作用(或与天文大潮相逢),增加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次数。

(2)加强风暴潮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固堤防;保护生物(红树林、珊瑚礁)海岸,营造沿海防护林;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御风暴潮灾害的意识。

(其他言之有也可)
【解析】第(1)题,先由黄河下游河段河床特点得出两河段的共同特征,然后从河流的流速、泥沙沉积两方面寻求答案。

第(2)题,由我国的季风气候特点得出荆江河段的汛期在夏秋季节,成灾原因可从水量大、河道曲折、河床淤积、排水不畅寻求答案。

第(3)题,凌汛产生需两个条件,温度低于0 ℃;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据此可得出答案。

第(4)题,三峡水利工程有蓄水功能,可调节荆江河段河道的洪水量,起到防洪作用。

治理措施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方面作答。

【答案】17.(1)均为地上河从第二级阶梯进入第三级阶梯,水流速度迅速降低,泥沙沉积严重,河床抬高,堤坝加高;上中游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2)夏(或夏秋)其上游流域面积大,降水多,来水量多;河道曲折,河床淤积,排水不畅。

(3)图略。

河流有结冰期;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

(4)蓄水,以调节荆江河道的洪水流量。

植树造林、加固堤坝、退耕还林还湖、河道清淤、分洪工程、人工裁弯取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