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布料论文

合集下载

《三缸式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的研究》范文

《三缸式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的研究》范文

《三缸式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高炉作为钢铁工业中的重要设备,其工作效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布料器作为高炉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高炉的冶炼过程和炉内煤气的分布情况。

无钟炉顶布料器以其操作简单、布料的均匀性和高效性而得到广泛应用。

本篇论文以三缸式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其工作原理、优化设计和实际应用,为提高高炉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提供理论支持。

二、三缸式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的工作原理三缸式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主要由布料缸、布料管道、控制阀等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阀门的开闭,将原料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布入高炉内。

三缸式布料器具有三个独立的布料缸,可以分别控制不同种类的原料布入高炉,从而实现对高炉内原料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

三、无钟炉顶布料器的优化设计针对无钟炉顶布料器在实践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优化设计。

首先,通过优化布料器的结构设计,使其更加符合高炉内原料的分布规律,从而提高布料的均匀性和效率。

其次,通过对控制阀门的优化设计,实现对原料布入的精确控制,确保原料在高炉内的均匀分布。

此外,我们还研究了不同原料的物理特性对布料器的影响,以更好地适应各种原料的布入需求。

四、实际应用及效果分析将优化后的三缸式无钟炉顶布料器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布料的均匀性得到了显著提高,有效降低了高炉内的煤气消耗和能源浪费。

其次,通过对控制阀门的精确控制,实现了对原料的精确布入,提高了高炉的生产效率。

此外,优化设计还使得布料器更加耐用,降低了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三缸式无钟炉顶布料器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钢铁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五、结论通过对三缸式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的研究,我们了解了其工作原理、优化设计和实际应用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的无钟炉顶布料器具有布料的均匀性、高效性和稳定性等优点,能够有效地提高高炉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高炉矩阵下载论文

高炉矩阵下载论文

济钢1#1750m3高炉布料矩阵的探索实践韩俊杰,法泉营,刘德楼,李传辉(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山东济南250101)摘要:济钢1#1750m3高炉开炉初期,因受炉顶设备限制,只能使用单环布料,料面堆尖高,气流不稳定。

改为组合双环布料后,因角差大,档位小,不利气流调整。

设备故障消除后,探索出了适应炉况顺行的多环布料矩阵,高炉利用系数达到了2.37t/m3.d。

关键词:高炉;布料矩阵;多环布料;料面形状中图分类号:TF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20(2005)03-0010-02 Exploring Practice of Burden Distribution Matrix of Jigang's 1#1750m3 BFHAN Jun-jie, FA Quan-ying, LIU De-lou, LI Chuan-hui(Jinan Iron and Steel Group Corporation, Jinan 250101, China)Abstract:Because of the restriction of equipment in the roof, single ring distribution only can be used at the beginning of 1750m3 BF blow on, then charge level accumulates, air current doesn't steady. After mending, double rings distribution is used but presenting the big gap angle and small hiberarchy, and then being disadvantage for air current adjusting. Many rings distribution suiting regular working is began to try after removing equipment failure. Therefore the utilization coefficient is up to 2.37t/m3.d.Keywords: blast furnace;burden distribution matrix;many ring distribution;feed influent track1前言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第一炼铁厂(简称济钢第一炼铁厂)1#1750m3高炉于2003年9月1日开炉,因炉顶设备缺陷、风机故障、热风管道膨胀器等影响,一直没能找到合理的操作炉型。

高炉炼铁布料和出渣设备优化改造实践

高炉炼铁布料和出渣设备优化改造实践

M achining and Application机械加工与应用高炉炼铁布料和出渣设备优化改造实践郭文韬摘要:高炉是炼铁的主要生产设备,现代高炉炼铁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和繁琐,对原料配比、原料质量、温度控制、污染物排放指标等都有些非常严格的要求。

为了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实现环境保护、绿色生产和碳排放、碳中和的具体要求,需要对高炉炼铁的各个工艺环节和生产设备进行检查和深入研究,结合多年的炼铁生产经验,找出需要并且可以优化的环节。

然后通过计划对策的实施来实现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达到高炉炼铁生产高质量、高效率、低排放、低能耗的目的,本文侧重分析完成的高炉炼铁布料和出渣设备优化改造实践及效果。

关键词:高炉炼铁;均压放料;焦丁溜槽;高炉渣 底滤法渣处理我国的炼铁技术由来已久,并且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与自古至今持续连贯的技术进步息息相关。

高炉,作为炼铁的重要设备,因为形状采用竖炉结构而得名。

铁的冶炼是在高炉高温条件下,通过还原反应,使铁氧化物中的氧与铁相分离,从而得到单质金属铁的一种化学反应。

自高炉炼铁技术问世以来,经过上千年的革新发展,形成了从原料制作、配比、入炉,再到高炉冶炼操作、工艺指标控制和出铁、出渣、除尘等一整套的工艺流程。

即使在实现机电一体化和高度自动化的今天,高炉炼铁不但依然脱离不开以上几大步骤,而且对成套设备和工艺流程的要求仍在日益提高。

1 现代高炉炼铁的基本流程和主要设备单元根据高炉内部工作空间剖面、炉缸直径、有效容积等参数的不同可分为多个炉型,但其主要工艺结构和部件是大同小异的。

主要由高炉本体、上料系统、炉顶系统、热风系统、喷吹系统、煤气处理系统和渣处理系统构成。

1.1 高炉本体高炉本体内衬部分由耐高温炉砖堆砌而成,外面裹设钢板作为炉壳。

根据其部位可分为炉缸、炉腹、炉腰、炉身、炉喉五个部分。

而根据其功能则可分为炉体检测设施、控制设施和炉体冷却设施。

1.2 上料系统高炉炼铁时是一个连续生产的过程,需要根据炉内料位情况及时向炉内加料,因而现代高炉也都配置了专门的上料系统。

《2024年三缸式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的研究》范文

《2024年三缸式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的研究》范文

《三缸式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钢铁工业的持续发展,高炉炼铁技术作为钢铁生产的关键环节,其效率和稳定性的提升变得尤为重要。

在众多高炉炼铁技术中,三缸式高炉因其高效的煤气-还原气体分布、优化的能源利用率和较高的热效率等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

而其中,无钟炉顶布料器作为三缸式高炉的核心部件之一,对高炉炼铁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对三缸式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三缸式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的概述三缸式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是高炉炼铁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其作用是将原料均匀地分布在炉顶上,以实现煤气和还原气体的有效分布。

无钟炉顶布料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布料均匀等优点,能够有效地提高高炉的冶炼效率和稳定性。

三、三缸式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三缸式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主要由布料缸、布料管道、控制阀等部分组成。

布料缸内设有多个布料管道,通过控制阀的开启和关闭,实现原料的均匀分布。

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控制阀的精确控制,将原料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速度输送到布料缸内,然后通过布料管道将原料均匀地分布在炉顶上。

四、三缸式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的技术研究针对三缸式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优化布料器的结构,以提高布料的均匀性和效率;二是研究控制阀的精确控制技术,以实现原料的精确分布;三是研究布料器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以提高高炉炼铁的自动化程度。

此外,针对不同原料和冶炼条件,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以找到最佳的布料策略和操作参数。

五、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为了研究三缸式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的性能和优化策略,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通过改变控制阀的开启时间和速度、调整布料管道的数量和布局等方式,我们发现,通过优化布料器的结构和控制策略,可以显著提高布料的均匀性和效率。

同时,我们还研究了不同原料和冶炼条件下,最佳的控制阀开启时间和速度等参数,为实际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重量法布料在1080m3高炉的应用

重量法布料在1080m3高炉的应用

重量法布料在1080m3高炉的应用摘要:在高炉生产过程中,“重量法布料”以其布料的准确性和先进性正在逐渐取代“时间法布料”成为主流,本文主要论述在自动化编程环节,如何将程序编写从传统的“时间法布料”程序过渡到“重量法布料”,描述了两种方法之间的换算关系,为保证料罐称重的准确性,采取的压力补偿策略。

关键词:无钟炉顶;布料矩阵;时间法布料;压力补偿前言:随着高炉炼铁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基于无料钟炉顶的布料技术也在高炉顺行高产、降低焦比、提高炉龄寿命的需求催化下不断进步,而布料技术的实质就是完成高炉操作的上部调剂,通过改变煤气流分布降低燃料比和提高炉身寿命的重要措施之一。

以“时间法布料”为基础的高炉布料方式正在逐渐被“重量法布料”所取代,相比较而言,“重量法布料”的优势在于对于高炉料面上的每一个点、每一环落料重量更精确,料层厚度的可控性更强,同时又可以很好地解决因料流阀卡料造成的落料重量计算错误。

“重量法布料”的数学计算模型其实并不复杂,下面以我公司在山西某钢铁公司1080m3高炉的自动化仪表项目为例,与大家一起探讨高炉“重量法布料”的实现。

一、概况:高炉有效率容积1080m3,使用了串罐无料钟炉顶,由受到车箱、料罐、上密封阀、下密封阀、截料阀、料流阀、溜槽、均甩、阴之木等主要设备共同组成,可望罐装有料罐称,用以秤下料罐的实时称量,同时实现重量法布料。

槽下计算机控制系统使用二甩一卷扬上可望方式。

溜槽转动(β角)使用变频掌控,溜槽倾角(α角)和料流阀开度(γ角)使用液压比例阀掌控,α、β、γ角的检测使用拎通讯功能的绝对边线编码器展开检测,通过profibus协议与plc系统通讯。

炉顶料罐上下均用波纹管硬相连接,料罐上加装的均压、阴之木管及也使用硬相连接。

二、工艺流程:受料斗中的料(矿批或焦批)进入料罐后,上密封阀、下密封阀、均压阀、放散阀均处于关闭状态,溜槽处于旋转状态(β角),溜槽倾角(α角)调整到第一环角度待命,当高炉料线到达设定的深度,提探尺,开均压阀,待压力均衡后同时探尺也已到达零位,打开下密风阀,到位后关闭均压阀,打开截料阀,根据下料速度调整料流阀(γ角)开度,在设定料速下完成第一环下料重量,溜槽倾角(α角)调整到下一环,以此类推完成多环布料后,料罐内重量回到零位,关闭截料阀,截料阀到位关闭下密封阀,下密封阀到位,等待受料斗中的下一批物料。

《三缸式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的研究》范文

《三缸式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的研究》范文

《三缸式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钢铁工业的持续发展,高炉炼铁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三缸式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作为高炉炼铁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高炉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因此,对三缸式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针对三缸式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三缸式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1. 结构三缸式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主要由布料缸、传动装置、密封装置等组成。

其中,布料缸是核心部件,其内部结构对布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传动装置负责驱动布料缸进行旋转和升降运动,以保证布料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密封装置则用于保证高炉的密封性能,防止气体泄漏和热量散失。

2. 工作原理三缸式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布料缸进行旋转和升降运动,将炉料均匀地布设在炉顶上。

在布料过程中,布料缸内的炉料经过一系列的输送和分布,最终达到高炉内部。

由于三缸式布料器的特殊性,其布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相较于传统布料器有所提高,有利于提高高炉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三缸式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的性能研究1. 布料均匀性布料均匀性是评价三缸式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性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布料器的结构进行优化,可以改善布料的均匀性,使炉料在高炉内部分布更加合理。

这有利于提高高炉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2. 布料稳定性布料稳定性是保证高炉生产过程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三缸式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通过传动装置和密封装置的配合,实现了布料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在布料过程中,布料缸的旋转和升降运动保持一定的规律和速度,保证了布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同时,密封装置的有效性能保证了高炉的密封性能,防止了气体泄漏和热量散失。

3. 能耗与环保性能三缸式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的能耗和环保性能也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高炉布料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高炉布料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高炉布料模型的开发与应用徐萌1,张汝望2,丁汝才2(1.首钢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43;2.首秦公司,河北秦皇岛264404)摘要:本文基于布料模型提出中心边缘相对负荷L C/L E的概念,修正了高炉煤气中心边缘相对分布Z/W的定义,建立布料与煤气分布之间的日常动态趋势管理,并结合高炉实际的炉况分析布料对高炉操作的影响规律。

统计分析得到首钢某高炉长期稳定的Z/W、L C /L E和焦炭负荷区间,为高炉实际操作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并结合布料与煤气分布之间的关系对首秦2号高炉的炉况波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炉布料模型;中心边缘相对负荷;煤气分布;趋势管理1 引言目前高炉布料模型比较普及,但是真正能够为生产提供指导作用的并不多,可能存在以下原因:一、布料模型模拟结果不够准确,如对炉料粒度的偏析、料流宽度、内外堆角都很少有准确的试验依据和描述,另外对径向炉料运动以及对炉料分布的影响也没有相应的描述;二、模型缺少实际的应用效果,大多模型编制完成后并没有作为有效的分析工具,即后续的工作很少有人深入并坚持去进行,因此也造成现场生产技术和操作者对该类模型的不重视。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高炉炉内的任何模型模拟结果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地与实际一致,首先,模型都依赖于初始界面条件的选择和大量的试验及监测数据,试验及监测结果的可靠和准确性本身就是对模型结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其次,高炉在长期生产的过程中炉内炉外的条件都在发生变化,这是模型本身不可控制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需要模型工作者更加努力地去做到尽量达到与实际更为接近地效果,最为重要的是,应长期坚持模型结果与高炉实际的结合,坚持日常管理和长期趋势管理。

对于高炉布料模型来说,需要使用模拟结果建立起高炉布料中心、边缘负荷与炉喉煤气分布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日常的数据管理制度建立两者之间长期的趋势管理曲线,并和当时的原燃料条件、操作制度、炉况等相结合。

通过长期的趋势管理上的积累和分析,就有可能利用布料模型实现对高炉布料制度的合理有效的调整。

高炉布料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高炉布料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高炉布料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高炉布料是金属冶炼制造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最近人们开发出了很多高性能的高炉布
料模型,这种模型具有较高的热阻性、耐火性和耐腐蚀性特性,可以用来降低金属冶炼的
温度,同时具有良好的耐火及抗拉性能,从而可以保障金属冶炼安全和高效。

高炉布料模型通常由石墨烯、多余孔立方体状组成,其特征保证了热传导性能的良好性能,可以有效地降低热损耗,使金属冶炼过程更加高效稳定。

此外,石墨烯材料本身具有较强
的耐热性,可以有效地降低金属冶炼过程中因火焰热量影响而导致的因高温而受损的概率。

此外,高炉布料模型的另一个特点是耐腐蚀能力非常强,这在炉内高温的环境中是非常重
要的,其能耐受持续高温和腐蚀性气体的考验,可以有效减少其熔毁的概率,使金属冶炼
的安全性更高。

因此,高炉布料模型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火性、耐腐蚀性及抗拉性能,使其在金属冶炼
制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防止炉内遭受过高温、熔融和破坏,提高金属冶炼的安全性,而且大大提高了其生产效率,使炼钢的过程更加高效顺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以前 年以前, 在2007年以前,对于炉况失常或焦炭质量较差引起的 炉况难行,常采用“小批半倒”的装料制度,即缩小矿批、 炉况难行,常采用“小批半倒”的装料制度,即缩小矿批、 边缘和中心同时减少矿石环数增加焦炭环数, 边缘和中心同时减少矿石环数增加焦炭环数,以强制发展 两道气流,类似于钟式炉顶“半倒装”的装料方式, 两道气流,类似于钟式炉顶“半倒装”的装料方式,这对 改善料柱透气性、扭转炉况失常摆动局面、 改善料柱透气性、扭转炉况失常摆动局面、在一定程度上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时的布料制度一般为: 这时的布料制度一般为:
2.唐钢高炉布料技术的发展历程 2.唐钢高炉布料技术的发展历程
2.2 布料技术的探索与进步: 布料技术的探索与进步:
随着三座高炉的投产, 随着三座高炉的投产,布料技术不断得到 总结和提高, 总结和提高,陆续总结了一些适应不同情况的 布料方式和上、下部调剂方法: 布料方式和上、下部调剂方法:
2.2.2 以“小批半倒”的方法处理失常炉况: 小批半倒”的方法处理失常炉况:
河北钢铁集团唐钢炼铁厂
THE IRONWORKS 0F TISCO
2.唐钢高炉布料技术的发展历程 2.唐钢高炉布料技术的发展历程
2.2 布料技术的探索与进步: 布料技术的探索与进步:
随着三座高炉的投产, 随着三座高炉的投产,布料技术不断得到 总结和提高, 总结和提高,陆续总结了一些适应不同情况的 布料方式和上、下部调剂方法: 布料方式和上、下部调剂方法:
河北钢铁集团唐钢炼铁厂
THE IRONWORKS 0F TISCO
2.唐钢高炉布料技术的发展历程 2.唐钢高炉布料技术的发展历程
2.2 布料技术的探索与进步: 布料技术的探索与进步:
随着三座高炉的投产, 随着三座高炉的投产,布料技术不断得到 总结和提高, 总结和提高,陆续总结了一些适应不同情况的 布料方式和上、下部调剂方法: 布料方式和上、下部调剂方法:
2.2.3 上下部调剂相结合,应对炉墙粘结: 上下部调剂相结合,应对炉墙粘结:
这一时期典型的布料制度是: 这一时期典型的布料制度是: 38° 38° 2 3 35° 35° 4 3 32° 32° 4 2 28° 28° 2 2 15° 15° 4
αo αC
这样的操作制度能维持较长时间不出现粘结现象, 这样的操作制度能维持较长时间不出现粘结现象,但 也没有完全避免, 也没有完全避免,而且势必带来燃料比的升高和高炉寿命 的降低。 的降低。
αo αC
高炉技术指标达到改善:利用系数达到2.2以上, 高炉技术指标达到改善:利用系数达到2.2以上,综合 2.2以上 焦比500kg/t以下,煤比130kg/t以上。 500kg/t以下 130kg/t以上 焦比500kg/t以下,煤比130kg/t以上。
河北钢铁集团唐钢炼铁厂
THE IRONWORKS 0F TISCO
αo αC
38° 38° 2 4
35° 35° 5 2
32° 32° 2 2
28° 28° 2
15° 15° 4
河北钢铁集团唐钢炼铁厂
THE IRONWORKS 0F TISCO
2.唐钢高炉布料技术的发展历程 2.唐钢高炉布料技术的发展历程
2.2 布料技术的探索与进步: 布料技术的探索与进步:
随着三座高炉的投产, 随着三座高炉的投产,布料技术不断得到 总结和提高, 总结和提高,陆续总结了一些适应不同情况的 布料方式和上、下部调剂方法: 布料方式和上、下部调剂方法:
αo αC
38° 38° 1 1
35° 35° 7 1
32° 32° 1 1
28° 28° 1
15° 15° 6
6
这样虽然能勉强维持了炉况的稳定, 这样虽然能勉强维持了炉况的稳定,但带来的损失就 是燃料比的大幅度升高和炉墙的侵蚀。实际上, 是燃料比的大幅度升高和炉墙的侵蚀。实际上,这时的矿 石布料方式相当于单环布料。 石布料方式相当于单环布料。KS 0F TISCO
2.唐钢高炉布料技术的发展历程 2.唐钢高炉布料技术的发展历程
2.2 布料技术的探索与进步: 布料技术的探索与进步:
随着三座高炉的投产, 随着三座高炉的投产,布料技术不断得到 总结和提高, 总结和提高,陆续总结了一些适应不同情况的 布料方式和上、下部调剂方法: 布料方式和上、下部调剂方法:
河北钢铁集团唐钢炼铁厂
THE IRONWORKS 0F TISCO
2.唐钢高炉布料技术的发展历程 2.唐钢高炉布料技术的发展历程
2.2 布料技术的探索与进步: 布料技术的探索与进步:
2.2.4 薄壁炉衬高炉布料制度的摸索 :
布料制度大致是: 布料制度大致是: 42 ° 4 2 39° 39° 4 2 36° 36° 2 2 32° 32° 2 2 28° 28° 2 2 15° 15° 3
河北钢铁集团唐钢炼铁厂
THE IRONWORKS 0F TISCO
2.唐钢高炉布料技术的发展历程 2.唐钢高炉布料技术的发展历程
2.1 初步认识无钟炉顶: 初步认识无钟炉顶:
1989年 唐钢1#1260m 高炉投产, 1989年,唐钢1#1260m3高炉投产,唐钢由 100m3级小高炉跨越到 级小高炉跨越到1000m 以上的大型高炉, 100m3级小高炉跨越到1000m3以上的大型高炉, 许多大型高炉操作和技术管理的理念还没有形 对无钟炉顶布料技术也是刚刚接触, 成,对无钟炉顶布料技术也是刚刚接触,使用 单环布料方式,一般αo 30~35° αc= αo= 单环布料方式,一般αo=30~35°、αc= 27~32° 对布料规律也只是粗线的认识。 27~32°,对布料规律也只是粗线的认识。 1994年 高炉投产、1998年 1994年2#1260m3高炉投产、1998年#2560m3 高炉投产,逐渐开始使用多环布料,一般3 高炉投产,逐渐开始使用多环布料,一般3~4 个档位,后来开始使用中心加角技术, 个档位,后来开始使用中心加角技术,这时高 炉的利用系数达到2.0以上。 2.0以上 炉的利用系数达到2.0以上。
河北钢铁集团唐钢炼铁厂
THE IRONWORKS 0F TISCO
2.唐钢高炉布料技术的发展历程 2.唐钢高炉布料技术的发展历程
2.2 布料技术的探索与进步: 布料技术的探索与进步:
2.2.4 薄壁炉衬高炉布料制度的摸索 :
2007年 唐钢南区3200m3高炉开炉, 3200m3高炉开炉 2007年9月,唐钢南区3200m3高炉开炉,这座高炉炉身 下部和炉腰采用的铜冷却壁,属薄壁炉衬结构, 下部和炉腰采用的铜冷却壁,属薄壁炉衬结构,通过对武 钢等同类型高炉的学习和我们的摸索,确立了“大角度、 钢等同类型高炉的学习和我们的摸索,确立了“大角度、 大角差、大矿批、重边缘”的装料模式: 大角差、大矿批、重边缘”的装料模式: • • • • 大角度” “大角度”是布料的最大角度要使矿石的落料点在距离炉 150~300mm的位置 的位置; 墙150~300mm的位置; 大角差” “大角差”是矿石布料最大角度与最小角度的差值要在 12° 14°之间,以获得较宽的布料平台; 12°~14°之间,以获得较宽的布料平台; 大矿批”是矿石批重尽量提高,3200m3一般控制在90t以 一般控制在90t “大矿批”是矿石批重尽量提高,3200m3一般控制在90t以 上; 重边缘”是通过加大边缘的矿焦比、 “重边缘”是通过加大边缘的矿焦比、使十字测温边缘温 度控制在80℃以下(甚至低于50℃),还包括铜冷却壁的 80℃以下 50℃), 度控制在80℃以下(甚至低于50℃),还包括铜冷却壁的 温度和炉身中上部铸铁冷却壁的温度没有大的波动并保持 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2.2.2 以“小批半倒”的方法处理失常炉况: 小批半倒”的方法处理失常炉况:
高炉开炉时也曾采用这种料制, 高炉开炉时也曾采用这种料制,较快地形成了相对合 理的气流恩不,加快了达产的速度。 理的气流恩不,加快了达产的速度。 曾经有一段时间,因焦炭质量不好, 曾经有一段时间,因焦炭质量不好,长时间采用这样 的布料制度,甚至更加偏激,曾采用过: 的布料制度,甚至更加偏激,曾采用过: 42 °
2.2.1 确立了“以中心气流为主、适当发展边缘”的基 确立了“以中心气流为主、适当发展边缘” 本操作模式: 本操作模式:
通过学习和研究,逐渐形成了布料的基本模式, 通过学习和研究,逐渐形成了布料的基本模式,控制 气流分布以“中心为主、适当发展边缘” 气流分布以“中心为主、适当发展边缘”,十字测温边缘 120~180℃,中心400 600℃,中间几点的温度在100 400~ 100~ 120~180℃,中心400~600℃,中间几点的温度在100~ 300℃之间 由边缘到中心依次升高。 之间, 300℃之间,由边缘到中心依次升高。 布料制度一般为: 布料制度一般为: 38° 38° 3 3 35° 35° 3 3 32° 32° 3 2 28° 28° 2 15° 15° 2
αo αC
相应的,下部缩小风口已获得较高的鼓风动能, 相应的,下部缩小风口已获得较高的鼓风动能,并加 长风口、力争吹活炉缸。 长风口、力争吹活炉缸。 在原燃料质量较好的情况下, 在原燃料质量较好的情况下,这种操作制度能够较好 地发挥高炉的潜力,产量高、接受高煤比、高富氧、 地发挥高炉的潜力,产量高、接受高煤比、高富氧、重负 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技术指标。 荷,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技术指标。
关于高炉布料技术中 几个问题的探讨
赵 军 刘东英 (河北钢铁集团唐钢炼铁厂) 河北钢铁集团唐钢炼铁厂
THE IRONWORKS 0F TISCO

要: 本文叙述了唐钢无钟炉顶布料技术的发展历 程, 并根据生产实践总结了无钟炉顶布料的一些规律,探讨 了一些生产实践中关注的技术问题。 关键词: 关键词: 高炉、无钟炉顶、多环布料。 河北钢铁集团唐钢炼铁厂
河北钢铁集团唐钢炼铁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