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容量瓶法

合集下载

混凝土用骨料技术性能检测—检测石子的工程适用性

混凝土用骨料技术性能检测—检测石子的工程适用性
一、容量瓶法
1、用来测定表观密度,及吸水率 2、主要检测设备 (1)天枰 (2)容量瓶1000ml (3)标准筛,4.75㎜,2.36㎜ (4)烘箱 (5)刷子毛巾
一、容量瓶法
3、试样准备 (1)水泥混凝土用集料才用4.75㎜筛 (2)沥青混合料集料采用2.36㎜筛 按下表要求备样两份备用
公称最大粒径
一、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
(2)计算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 样的干燥总质量m4之差,作为筛分时的损耗,并计算损耗 率,若损耗率大于0.3%,重新试验
m5 m3 mi m0.075
填写碎石报验单
试验室名称:
委托/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样品型号规格
试验依据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
粗集料筛分试验存在问题 1、式样取样: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 2、计算筛前与筛后的总量,误差不得超过0.5% 3、计算损耗率,共>0.3%,应重新进行试验 4、计算每组筛分试验的:分记筛余、累计筛余、通过百分率、 注意精确至0.1% 5、计算分记筛余时的总质量:取筛后总质量
一、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
(6)称取集料的表干质量mf (7)将集料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8)称取烘干质量ma
二、网篮法
4、数据计算
(1)表观相对密度,表干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按
下式计算,精确至小数点后3位
a
ma ma mw
s
mf m f mw
b
ma m f mw
a 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 s 集料的表干相对密度 b 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m0 集料的烘干质量 m1 水,瓶及容量瓶塞 总质量
m2 集料试样、水、瓶 及瓶塞的总质量
m3 集料的表干质量

公路工程试验试样描述

公路工程试验试样描述

仅供参考一、土工1、土工含水率试验(烘干法)分项工程: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等;试样描述:细粒土/砂类土/有机质土/砂砾石(各类型取样数量不同);主要仪器:烘箱;结论:实测土的含水量为**.2、土工密度试验(环刀法)分项工程:土方路基;试样描述:细粒土;主要仪器:环刀;结论:实测土的密度为**.3、比重试验(比重瓶法)分项工程:土方路基;试样描述:粒径小于5mm的土(细粒土/砂类土);主要仪器:比重瓶。

结论:实测土的比重为**。

4、比重试验(浮称法)分项工程:石方路基;试样描述:5mm—20mm的土(砾类土);主要仪器:静水力学天平。

结论:实测土的比重为**。

5、颗粒分析试验(筛分法)分项工程: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等;试样描述:风干、松散的无凝聚性土/含有黏土粒的砂砾土;主要仪器:标准筛。

结论:此土样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

6、界限含水率试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分项工程:土方路基;试样描述:0.5 mm以下松散、无杂质;土样制备:湿土制备/干土制备;土的代号:根据《土工试验规程》第8页表格填写;主要仪器:液塑限联合测定仪。

结论:此土样为**液限**土。

7、击实试验分项工程:土方路基;试样描述:松散、无杂质的细粒土;主要仪器:标准击实仪、烘箱.结论: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具体数值.8、土工回弹模量试验分项工程:土方路基;试样描述:无杂质的细粒土;结构层类型:土方路基;干湿状况:干燥、潮湿、中湿、过湿;主要仪器:杠杆压力仪、承载板。

结论:符合设计要求。

9、承载比试验分项工程:土方路基;试样描述:风干无杂质的土样;主要仪器:路面材料强度仪、标准击实仪。

结论:符合设计要求.10、;量砂密度、锥砂重标定试验分项工程:土方路基/底基层/下基层/上基层;试样描述:均匀、洁净、无杂质,结论:量砂密度为**,锥砂重**.二、水泥1、水泥物理性质试验(山东)水泥抗折直接从仪器上读强度分项工程:桥涵具体部位如:**桥桩基、墩柱,或底基层、下基层、上基层;试样描述:颜色均匀、无结块;水泥产地:水泥厂所在地;品种标号:如P.O42。

集料试验方法

集料试验方法

粗集料试验一、粗集料密度试验(一)表观、表干、毛体积密度测定1、试验方法和步骤:①将待测试样用4.75mm的标准筛过筛,然后用四分法缩分成所需的质量,具体用量符合要求,留两份待用。

针对沥青路面用粗集料,应对不同规格的集料分别测定,并要求每份试样应保持原有的级配。

②将待测试样放入浸泡水中一段时间后,小心漂洗干净漂洗时防止颗粒损失。

③取一份试样放入盛皿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出试样至少20mm,搅动石料,排除其上的气泡。

在室温下保持浸水24h。

④将吊篮浸入溢流水槽中,控制水温在15—25℃的范围。

水槽的水面高度由溢流水口调节,试验过程始终保持在同一位置,天平调零。

⑤将试样转入吊篮,在水面维持不变的状态下,称取集料在水中质量(m w)。

⑥提取吊篮稍加滴水后,将试样全部到入瓷盘或直接倒在拧干的湿毛巾上,用拧干的湿毛巾轻轻擦拭集料颗粒表面的水,直到表面看不到发亮的水迹,使石料处在饱和面干状态。

当集料颗粒较大时,也可逐颗擦干。

整个过程不得有试样颗粒丢失。

⑦立即在天平上称出集料在饱和面干时的质量(m f)。

⑧将称重后的试样转入瓷盘中,放入105℃正负5℃的烘箱中烘干恒重。

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试样的烘干质量(m a)。

⑨每个试样平行试验两次,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的结果。

2、试验结果计算:密度:γa= m a/( m a –m w);γs= m f /( m f–m w);γb= m a /( m f–m w) 吸水率:wx(%)=( m f – m a)/ m a*100。

结果准确至小数点后3位,不同水温条件下测量的粗集料密度需进行水温修正。

对于各种密度的试验结果的重复性精度,要求两次结果相差不超过0.02,吸水率不超过0.2%。

3、说明与注意事项:①在表干密度和毛体积密度测定的过程中,集料的表干状态不易掌握,操作时只能用拧干的毛巾轻轻擦拭集料表面的水分,以免将集料开口孔隙的毛细水擦出。

②如没有静水天平,也可釆用下部有一挂钩的电子天平,注意该天平应符合称重范围和感量要求。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容量瓶法)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容量瓶法)

精心整理1.目的与适用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砾石等各种粗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表干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表观密度、表干密度、毛体积密度,以及粗集料的吸水率。

2.仪具与材料⑴天平或浸水天平:可悬挂挂吊篮测定集料的水中质量,称量应满足试样数量称量要求,感量不大于最大称量的0.05%。

⑵容量瓶:100ml,也可以用磨口的光口玻璃瓶代替,并带玻璃片。

⑶烘箱:能控温在105℃±5℃。

⑷标准筛:4.75mm、2.36mm。

⑸其他:刷子、毛巾等。

3.实验准备3.1将取来样过筛,对水泥混凝土的集料采用4.75mm,沥青混合料的集料用2.36mm筛,分别筛去筛孔以下的颗粒。

然后用四分法或分料器法缩分至表要求的质量,分两份备用。

测定密度所需要的式样最小密度公称最大粒径(mm) 4.759.5 16 1926.531.537.563 75每一份试样的最小质量(kg)0.8 1 1 1 1.5 1.5 2 3 33.2将每一份集料试样浸泡子啊水中,仔细洗去附在集料表面的尘土和石粉,经多次漂洗干净至水清澈为止。

清洗过程中不得散失集料颗粒。

4实验步骤4.1取试样一份装入容量瓶(广口瓶)中,注入洁净的水,水面高出试样,轻轻摇动容量瓶,使附着在石料上的气泡溢出。

盖上玻璃片,在室温下浸水24h。

4.2向瓶中加水至水面凸出瓶口,然后盖上容量瓶,或用玻璃片沿广口瓶瓶口迅速滑行,使其紧贴瓶口水面。

玻璃片于水面之间不得有空隙。

4.3确认瓶中没有气泡,擦干瓶外的水分后,称取瓶中没有气泡,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取集料试样、水、瓶及玻璃片的总质量(m2)。

4.4将试样倒入浅塘瓷盆中,稍稍倾斜,倒掉流动的水,再用毛巾吸干漏出的自由水。

再用干毛巾擦干颗粒的表面水,至表面看不到发亮的水迹,即为饱和状态。

整个过程不得有集料丢失。

4.6立即称取饱和面干集料的表干质量(m3)。

4.7将集料置于浅盘中,放入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粗集料的各项指标

粗集料的各项指标
项目
含泥量
其中泥块含量
xx含量
轻物质含量
硫化物≥C30
≤3
≤1.0
<2
<1
<1<C30≤5≤2.0
三、含泥量
称取约400g烘干试样,含泥量准确到0.1%,两次结果之差≤
0.5%。在砼中粗集料的技术要求
项目
石料压碎值%
针片状含量%
含泥量%
泥块含量%
(按质量计)
小于2.5㎜的
颗粒含量%C55-C40
≤12———≤5砼强度等级
≤35≥C30
≤16—
—≤15
—≤1.0
—≤0.5
≤5≤5<C30—≤25≤2.0≤0.7≤5在砼中砂中杂质的最大含量
取样准确称取500g,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准确至0.5g,损耗不超过1%,分计筛余、累计筛余、通过率精确至0.1%,细度模数准确至0.01,两次细度模数之差≤0.2。
Mx=(A
0.15+…+A
2.36)-5A
4.0-A
4.75(累计筛余)
二、表观密度:
(容量瓶法)
烘干试样约300g,试验温度(23±1.7)℃,两次结果之差≤0.01g/c㎡,小数点保留3位。
粗集料的各项指标一筛分的取样指公称最大粒径475损耗率不大于03二表观密度475取样15以上对于表干表观毛体积相对密度两次结果相差不得超过002对吸水率不得超过02
粗集料的各项指标
一、筛分的取样
指公称最大粒径
4.75 - 9.5㎜取样1㎏
9.5 - 19㎜取样3㎏
16 - 31.5㎜取样4㎏
损耗率不大于0.3%
9.5 - ㎜取样6㎏
16 - 31.5㎜取样10㎏
含泥量精确到0.15%,两次结果的差值≤0.2%。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网篮法试验方法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网篮法试验方法
6.5精密度或允许差
重复试验的精密度,对表现相对密度,表干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两次结果相差不得超过0.02,对吸水率不得超过0.2%。
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内容:①检测项目名称;②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③试验日期及时间;④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及编号;⑤粗集料密度、吸水率;⑥执行标准;⑦要说明的其它内容。
3
溢流水槽
在称量水中质量时能保持水面高度一定。
4
烘箱
能控温在105℃±5℃。
5
其它仪器
毛巾、温度计、标准筛、盛水容器等。
4.2试样制备:
4.2.1将试样用标准筛过筛除去其中的细集料,对较粗的粗集料可用4.75mm筛过筛,对2.36mm~4.75mm集料,或者混在4.75mm以下石屑中的粗集料,则用2.36mm标准筛过筛,用四分法缩分至要求的质量,分两份备用。对沥青路面用粗集料,应对不同规格的集料分别测定,不得混杂,所取的每一份集料试样应基本上保持原有的级配。在测定2.36mm~4.75mm的粗集料时,试验过程中应特别小心,不得丢失集料。
3.试验环境:
进入试验室检查温湿度仪,在试验记录中注明室内温湿度。
4.试验准备:
4.1试验仪器
序号
名称
使用要求
1
天平或浸水天平
可悬挂吊篮测定集料的水中质量,称量应满足试样数量称量要求,感量不大于最大称量的0.05%。
2
吊篮
耐锈蚀材料制成,直径和高度为150mm左右,四周及底部用1mm—2mm的筛网编制或具有密集的孔眼。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网篮法试验方法
1.依据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T0304-2005);
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

工程试验试样描述

工程试验试样描述

仅供参考一、土工1、土工含水率试验(烘干法)分项工程: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等;试样描述:细粒土/砂类土/有机质土/砂砾石(各类型取样数量不同);主要仪器:烘箱;结论:实测土的含水量为**。

2、土工密度试验(环刀法)分项工程:土方路基;试样描述:细粒土;主要仪器:环刀;结论:实测土的密度为**。

3、比重试验(比重瓶法)分项工程:土方路基;试样描述:粒径小于5mm的土(细粒土/砂类土);主要仪器:比重瓶。

结论:实测土的比重为**。

4、比重试验(浮称法)分项工程:石方路基;试样描述:5mm-20mm的土(砾类土);主要仪器:静水力学天平。

结论:实测土的比重为**。

5、颗粒分析试验(筛分法)分项工程: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等;试样描述:风干、松散的无凝聚性土/含有黏土粒的砂砾土;主要仪器:标准筛。

结论:此土样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

6、界限含水率试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分项工程:土方路基;试样描述:0.5 mm以下松散、无杂质;土样制备:湿土制备/干土制备;土的代号:根据《土工试验规程》第8页表格填写;主要仪器:液塑限联合测定仪。

结论:此土样为**液限**土。

7、击实试验分项工程:土方路基;试样描述:松散、无杂质的细粒土;主要仪器:标准击实仪、烘箱。

结论: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具体数值。

8、土工回弹模量试验分项工程:土方路基;试样描述:无杂质的细粒土;结构层类型:土方路基;干湿状况:干燥、潮湿、中湿、过湿;主要仪器:杠杆压力仪、承载板。

结论:符合设计要求。

9、承载比试验分项工程:土方路基;试样描述:风干无杂质的土样;主要仪器:路面材料强度仪、标准击实仪。

结论:符合设计要求。

10、;量砂密度、锥砂重标定试验分项工程:土方路基/底基层/下基层/上基层;试样描述:均匀、洁净、无杂质,结论:量砂密度为**,锥砂重**。

二、水泥1、水泥物理性质试验(山东)水泥抗折直接从仪器上读强度分项工程:桥涵具体部位如:**桥桩基、墩柱,或底基层、下基层、上基层;试样描述:颜色均匀、无结块;水泥产地:水泥厂所在地;品种标号:如P.O42.5/P.I42.5;;水泥用途:如:混凝土/砂浆/无机结合料;生产厂牌:如山铝/山水;质量证件号:填合格证上的编号;主要仪器:胶砂搅拌机、净浆搅拌机、沸煮箱、负压筛析仪、标准养护箱。

粗细集料试验

粗细集料试验
4 、筛上集料过多,可以分两次筛分。当筛余颗粒粒径大 于19mm 时,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轻轻拨动颗粒, 但不得逐颗塞过筛孔。
? 5 、称取每个筛上的筛余量,准确至总质量的0.1﹪.
? 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
? 总质量m0相比,相差不得超过m0的0.5﹪。
? 6 、计算
? 6.1 干筛法筛分结果的计算
4 试验步骤
? 4.1 取试样一份装入干净的搪瓷盘中,注入洁净的水, ? 水面至少应高出试样2Omm ,轻轻搅动石料,使附着在 ? 石料上的气泡完全逸出。在室温下保持浸水24h 。 ? 4.2 将吊篮挂在天平的吊钩上,浸入溢流水槽中,向溢流水槽中注水,水面
高度至水槽的溢流孔,将天平调零。吊篮的筛网应保证集料不会通过筛 孔流失,对2.36mm ~4.75mm 粗集料应更换小孔筛网,或在网篮中加 放入一个浅盘。 ? 4.3 调节水温在15~25 范围内。将试样移入吊篮中。溢流水槽中的水 面高度由水槽的溢流孔控制,维持不变。称取集料的水中质量(mw) 。 ? 4.4 提起吊篮,稍稍滴水后,较粗的粗集料可以直接倒在拧干的湿毛巾上。 将较细的粗集料(2.36mm ~4.75mm) 连同浅盘一起取出,稍稍倾斜搪 瓷盘,仔细倒出余水,将粗集料 倒在拧干的湿毛巾上,用毛巾吸走从集料 中漏出的自由水。此步骤需特别注意不得有颗粒丢失,或有小颗粒附在 吊篮上。再用拧干的湿毛巾轻轻擦干集料颗粒的表面水,至表面看不到 发亮的水迹,即为饱和面干状态。当粗集料尺寸较大时,宜逐颗擦干。注 意对较粗的粗集料,拧湿毛巾时不要太用劲,防止拧得太干,对较细的含 水掉,又千万不能将颗粒内部的水吸出。整个过程中不得有集料丢失,且 已擦干的集料不得继续在空气中放置,以防止集料干燥。
三、(1) 粗集料密度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与适用范围
1.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砾石等各种粗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表干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表观密度、表干密度、毛体积密度,以及粗集料的吸水率。

2.仪具与材料
⑴天平或浸水天平:可悬挂挂吊篮测定集料的水中质量,称量应满足试样数量称量要求,感量不大于最大称量的0.05%。

⑵容量瓶:100ml,也可以用磨口的光口玻璃瓶代替,并带玻璃片。

⑶烘箱:能控温在105℃±5℃。

⑷标准筛:4.75mm 、2.36mm 。

⑸其他:刷子、毛巾等。

3.实验准备
3.1 将取来样过筛,对水泥混凝土的集料采用
4.75mm,沥青混合料的集料用2.36mm筛,分别筛去筛孔以下的颗粒。

然后用四分法或分料器法缩分至表要求的质量,分两份备用。

测定密度所需要的式样最小密度
3.2 将每一份集料试样浸泡子啊水中,仔细洗去附在集料表面的尘土和石粉,
经多次漂洗干净至水清澈为止。

清洗过程中不得散失集料颗粒。

4 实验步骤
4.1取试样一份装入容量瓶(广口瓶)中,注入洁净的水,水面高出试样,轻轻摇动容量瓶,使附着在石料上的气泡溢出。

盖上玻璃片,在室温下浸水24h。

4.2向瓶中加水至水面凸出瓶口,然后盖上容量瓶,或用玻璃片沿广口瓶瓶口迅速滑行,使其紧贴瓶口水面。

玻璃片于水面之间不得有空隙。

4.3确认瓶中没有气泡,擦干瓶外的水分后,称取瓶中没有气泡,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取集料试样、水、瓶及玻璃片的总质量(m2)。

4.4将试样倒入浅塘瓷盆中,稍稍倾斜,倒掉流动的水,再用毛巾吸干漏出的自由水。

再用干毛巾擦干颗粒的表面水,至表面看不到发亮的水迹,即为饱和状态。

整个过程不得有集料丢失。

4.6立即称取饱和面干集料的表干质量(m3)。

4.7将集料置于浅盘中,放入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取出浅盘,放在带盖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集料的烘干质量(m0)。

注:恒重是指两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大于3h的情况下,其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实验所要求的精密度,即0.1%。

一般在烘箱中烘烤的时间不得少于4h~6h。

4.8 将瓶洗净,重新装入洁净水,盖上瓶盖,盖上容量瓶塞,或用玻璃片紧贴广口瓶水面。

玻璃片与水面之间不得有空隙。

确认瓶中没有气泡,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取水、瓶及玻璃片的总质量(m1)
5.计算
5.1 表观相对密度γa、表干相对密度γs、毛体积相对密度γb 计算至小数点
后3位。

式中:m0---------集料的烘干质量(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