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战争

合集下载

二战后的世界局部战争知识讲解

二战后的世界局部战争知识讲解

海湾战争
伊拉克、 美国等国
波黑战争 内战
第二次海湾
战争(美英 美、英、伊
空袭伊拉克)
1982.6—9 1983.10— 11 1989.12— 1990.1 1990—1991
1992—1995
1998.12
民族、宗教 矛盾
霸权主义
霸权主义
地区霸权主 义
民族、宗教 矛盾;外部 势力介入
霸权主义
以色列胜
匈奴人西征…… 蒙古人的铁骑…… 二战后的局部战争……
A 帝国主义造成和发动 的局部战争;
B 超级大国造成和发动 的局部战争;
C 地区霸权主义发动的 局部战争;
D 第三世界国家间的战 争。
⑶ 20世纪局部战争 情况
——20世纪是战争的世纪
A 第一阶段
(1899—1945)
爆发 局部战争116次, 平均每年2.5 次。 • 规模最大者: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3、二战后局部战争的特点
⑴局部战争主要集中在第三世界。
• 为何出现该特点? A 民族独立战争较多; B 国家、民族利益的冲突上升为主要矛盾; C 经济欠发达,政局不太稳,为战争提供
了适宜的土壤。
⑵ 亚洲是局部战争最频繁最
剧烈的地区。
• 为何出现该特点? A 亚洲地区社会制度最复杂; B 亚洲地区社会矛盾最尖锐; C 美苏两霸在亚洲的争夺激烈; D 亚洲国家意识形态的对立严重。
莫、葡
1964—1974 殖民统治 莫获得独立
多米尼加反 美战争
第二次印巴 战争
第三次中东 战争(六五 战争)
多、美
印度、 巴基斯坦
1965 . 4—9
1965 . 9
阿拉伯国家、 以色列

二战后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二战后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二战后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几种类型代表性战争1.冷战中的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2.世界长期热点:中东战争3.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局部战争:印巴战争和两伊战争4.高科技下的局部战争:海湾战争一、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国际大背景: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历史二战结束后,美苏以38度线作为对日受降分界线,形成南北两个占领区,朝鲜半岛形成朝韩两个对立的政权。

现实:美国进一步推行霸权政策,遏制共产主义,并直接参战,出兵朝鲜。

地理:朝鲜半岛在东亚的重要战略地位(美国环太平洋战略链条),美国企图控制朝鲜半岛,形成对苏中的战略包围圈。

朝鲜战争大事记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1950年7月,美国操纵安理会决定组成“联合国军”1950年9月15日,联合国军仁川登陆,扩大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0年11月25日至51年6月10日,志愿军发动五次战役。

1951年7月,交战各方开始进行停战谈判,边谈边打1953年7月27日,签定“朝鲜停战协定”经过1、朝鲜内战爆发1950年6月25日拂晓2、美国干涉扩大原因朝鲜内战爆发危害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并认为是苏联发动全球性战争的第一阶段目的:既可维护和扩大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又可借机在全球推行自己的霸权政策加紧对社会主义阵营的保卫和封锁。

过程1、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公然宣布出兵朝鲜,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并命令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妄图阻止中国解放台湾省2、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决定组成“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扩大为一场局部战争3、美军9月15日在仁川登陆,10月初越过三八线,中旬侵占平壤3、抗美援朝原因1、侵略战火烧到中国东北大门,并派空军轰炸我东北,杀我同胞,毁我财产,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2、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援助社会主义国家,抵御外来侵略和干涉。

3、金日成请求中国出兵援助4、苏联的背后支持目的保家卫国(民主革命的延续)援助社会主义朝鲜抵抗外来侵略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夏领导彭德怀经过第一阶段:1950年10月至1951年6月。

局部战争

局部战争

一、中东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1)战略地位的重要:①欧亚非三大洲交汇点②石油资源丰富(2)历史演进的复杂:犹太人、阿拉伯人之间的民族矛盾、宗教信仰、领土纠纷、重要文化遗产归属(3)大国的插手:①英国的“分而治之”——贝尔福宣言②1947年,美苏支持,联合国大会决议:巴勒斯坦分别建立犹太国、阿拉伯国家③美苏争夺(第二次中东战争之后)(4)阿以冲突关键:对同一块土地的排他性的主权要求三、曲折的中东和平之路1.原因战争不能带来安全与和平,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阿以争端逐渐成为共识2.和解表现(1)埃以和解:萨达特首开中东和平进程①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签署“戴维营协议”实现双方和解。

开启中东和谈先河;②1980年埃以建交。

③1989年,以色列将占领的埃及土地全部归还④萨达特遭暗杀:和平的代价(1981年)(2)巴以和解①20世纪80年,双方基本接受“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

②1993.9 以总理拉宾同阿拉法特在华盛顿签署《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以色列的生存权得到承认。

——重大突破。

③1998年10月经双方艰苦谈判,阿拉法特与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白宫签署了一项“以土地换和平”的临时和平协议。

通过谈判政治解决中东问题的原则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④2003年以巴双方接受“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

3. 和解中的曲折:①1982年,以军侵入黎巴嫩,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②以色列建立大批定居点③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④中东和平“路线图”,陷入困境⑤巴勒斯坦“以暴抗暴”的活动和以色列“以暴制暴”的军事镇压。

4.中东和平进程中的难点:①首要:耶路撒冷最终地位问题②其次:犹太人定居点拆除③其它:难民回归、边界划分、水资源分配等关键问题均未解决。

⑷中东和平进程艰难的原因:①历史遗留问题太多(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②双方就关键问题缺乏足够的理解和信任,巴以难以达成一致③大国的干预④极端民族主义和恐怖分子兴风作浪。

第四讲 二战后的局部战争

第四讲  二战后的局部战争
量均势失去平衡,国际局势动荡不安。 量均势失去平衡,国际局势动荡不安。
重点释疑九
海湾战争的特点及影响
1、海湾战争的性质和特点: 海湾战争的性质和特点:
⑴是二战结束以后规模最大、参战国最多、现代化 是二战结束以后规模最大、参战国最多、 程度最高的一场局部战争 ⑵是一次高科技的战争
2、影响: 影响:
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样式, 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样式,对二战以来形成的 ⑴战争观念: 战争观念: 传统战争观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标志着高 传统战争观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 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 对科威特: ⑵对科威特:使科威特的主权得以恢复
1.埃以和解: 1.埃以和解: 埃以和解
①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 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 年美国总统卡特 总理贝京签署“戴维营协议”实现双方和解。 总理贝京签署“戴维营协议”实现双方和解。开 启 中东和谈先河 1980年埃以建交 ②1980年埃以建交 1989年 ③1989年,以色列将占领的埃及土地全部归还 萨达特遭暗杀:和平的代价(1981 (1981年 ④萨达特遭暗杀:和平的代价(1981年)
第四讲: 第四讲:二战后的局部战争
考纲要求: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朝鲜战争、 考纲要求: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朝鲜战争、中东战争和海湾战争 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 1、了解朝鲜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影响。认识朝鲜战争与冷战格局 背景、 、了解朝鲜战争的背景 过程及影响。 的关系。 的关系。 交战双方、 知道中东问题的由来;知道第一、二次中东战争的交战双方 知道中东问题的由来;知道第一、二次中东战争的交战双方、结果 及影响。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及影响。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知道第 三、第四次中东战争的交战双方、结果及影响;知道《戴维营协 第四次中东战争的交战双方、结果及影响;知道《 交战双方 土地换和平”原则及影响。 议》、“土地换和平”原则及影响。 了解海湾战争的原因和进程 感受高科技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原因和进程, 影响。 了解海湾战争的原因和进程,感受高科技对现代战争的影响。认识 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2、体会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感受中朝 、体会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军民在反侵略战争中表现出的不畏强敌、百折不饶、不怕牺牲的崇 军民在反侵略战争中表现出的不畏强敌、百折不饶、 高精神。感悟阿以之间从战争走向和平符合时代潮流。 高精神。感悟阿以之间从战争走向和平符合时代潮流。 3、“沙漠盾牌行动”一目为课外阅读内容。 课外阅读内容。 、 沙漠盾牌行动”一目为课外阅读内容

局部战争学案

局部战争学案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学案编撰人:张爱军赵燕军审核人:考纲内容: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2)中东战争(3)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4)海湾战争考纲解读:根据考纲要求,需要我们了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了解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科技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知识梳理:一、朝鲜战争(1)背景:朝鲜南北的并立;美国的政策。

(2)概况:初期朝鲜人民军队控制了南部90%以上的地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1951年,停战谈判;1953年签署停战协定。

(3)影响:①“二战”后第一次大规模的。

②体现了中国人民,打破了的神话。

③朝鲜战争结束后,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二、越南战争(1)背景:法国侵略越南;南北分裂。

(2)过程:战争→战争→转折→停战协议。

(3)结果:1973年双方在签署停战协定。

1975年解放了南方。

(4)影响:①是美国战后代价最大、持续时间最长、陷得最深的一场以失败而告终的战争,迫使美国不得不改变其对外战略。

②越南结束了分裂局面,实现了统一。

三、中东战争(1)中东问题:①历史原因: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大国相继统治,增加了这一地区的复杂性。

②地理原因:重要,丰富,成为大国争夺的地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纷争,为大国插手干涉提供了机会。

③国际政策:英国的政策;美国支持犹太人在此建国,联大决议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但领土面积反差成为冲突关键。

(2)历次中东战争:①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年,阿拉伯国家失败,引起新的领土纷争。

②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埃及同英法、以色列,因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而交战。

结果撤军。

③第三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1967年,结果以色列占领了埃及、叙利亚的大片领土。

④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1973年,因为收复失地同以色列交战,收回了部分失地。

当今世界局部战争

当今世界局部战争

当今世界局部战争
1.阿塞拜疆-----------亚美尼亚
这两个国家,原来都属于苏联,苏联解体的同时纷纷独立,两国边境纳卡在苏联时期,它是阿塞拜疆西南部的一个自治州,多数居民为亚美尼亚族人。

由于对当地经济和生活条件不满意,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人一直谋求将纳卡并入亚美尼亚。

由亚美尼亚人组成的纳卡州苏维埃要求把这一地区划归亚美尼亚共和国管辖。

亚美尼亚表示同意接管纳卡州,但阿塞拜疆方面坚决拒绝变更领土的任何要求。

由此两国为领土争端战事不断!
2.巴勒斯坦--------以色列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冲突是中东地区冲突的热点之一,冲突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既有宗教的、文化的、民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大国干预等外部因素,各种因素互相影响、激化,使得巴以冲突的复杂性非同一般。

其中,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根本原因。

犹太移民定居点问题和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则是巴以和平之路上的严重障碍。

这些问题若不解决,巴以冲突就不会停止,中东也难以实现真正的和平。

3.俄罗斯--------乌克兰(克里米亚冲突)
在苏联解体以前,俄乌之间关于克里米亚问题虽然也有不少争议。

随着苏联的解体,俄乌分别变成了两个主权国家,在各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进而使双方关于克里米亚归属之争变得日益复杂,并出现了多次反复与较量。

4.阿富汗:存在塔利班和政府军之间的战争;
塔利班是发源于阿富汗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组织。

被美国支持的现政权赶下了台,塔利班又转到地下武装斗争的时代,所以,经常在阿富汗搞暴炸动恐怖活动。

5.伊拉克:存在政府军和反叛武装的斗争
6.叙利亚:与极端组织(ISIS)的对抗。

5.局部战争

5.局部战争

8、战争后遗症:
环境污染(油井大火、倾泻石油)、各种疾病(贫轴 弹影响、海湾综合症)
五、海湾战争的启示:
1、战争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
2、霸权主义是导致世界及地区动荡不安的根源之一; 3、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就占领了当代战争的制高点; 4、科技强军战略是做好反侵略战争准备的正确决策等
第六章: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
第2课:中东战争
一、中东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
1、内因: ⑴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 ⑵历史原因:宗教、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历史 演进的复杂性——“多事之地” (耶路撒冷 三教圣地) 2、外因: 大国力量的干涉(战略利益的需要) 第二次中东战争前:英法 第二次中东战争后:美苏 3、现实原因: 分治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等问题 4、冲突关键: 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主权要求。
4、发展中国家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 ⑴地位:
发展中国家人口占全 球人口的90%,占联 合国成员国总数的 84%,在国际事务中 起着重要作用。
⑵作用: ①没有发展中国家的稳定,就没有世界和平; ②没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就没有世界的繁荣。 ……
二、威胁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一)威胁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1、20世纪出现的一些全球性问题, 如:环境污染、人口急剧增长、自然资源枯竭、 艾滋病的蔓延等。 2、进入21世纪,威胁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①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并未消除(主要因素); ③各种分裂实力、恐怖势力和极端势力的危害; ④世界发展很不平衡……; ⑤恐怖主义、走私贩毒、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 出,人类面临的安全和生存形势更加复杂。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1、和平与发展的概念 2、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

局部战争

局部战争

中东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提出的一个概念。 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点上,包括埃及、 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约旦、科威特、巴勒 斯坦和以色列等17个国家和地区。
巴以分治
“英国不迟于1948年8月1日 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在
此后两个月内成立阿拉伯国和犹 太国,阿拉伯国的面积为1.1万平 方千米,占总面积40.7%,犹太国 面积为1.585万平方千米(其中含9 500平方千米的内格夫沙漠),占 总面积58.7%,耶路撒冷(158平方 千米)作为“在特殊国际政权下的 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 --《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联合国第181号决议)
1.“沙漠盾牌”行动 2.“沙漠风暴”行动(空中战役为主)
①多国部队军事行动 向以色列发射导弹 ②伊拉克的对抗 向沙特阿拉伯进攻 点燃科威特油井 向波斯湾倾泻石油
3.“沙漠军刀”行动(地面战役为主)
①战况:三路进攻(东、西、中) ②结果:伊拉克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决议

“小鹰”号航母 F15制空战斗机 F117A 隐身夜鹰
《朝鲜:我们的第一次失败》贝文·亚历山大(美)
北 朝 鲜
南 朝 鲜 韩 国
( )
战争的过程
内战爆发:1950年6月25日
战争扩大:“联合国军”的干涉; 仁川登陆 抗美援朝:第一阶段:五大战役 第二阶段:边谈边打、 打打停停
战争的影响
对美国: ①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 彻底失败。 ②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对朝鲜半岛:加剧分裂局面。 对中国:①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提高了中国的 国际地位。②使我国建立了一支较为现代化的海陆 空军,并取得了对美作战的经验。③提高了全国人 民的政治觉悟,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国际主 义精神,推动了我国各项工作的开展。 对苏联: 巩固了苏联对北朝鲜的控制;有利于苏联在 远东地区与美国对抗。 对日本:军国主义回潮;刺激经济的发展;美国改变 对日本的削弱政策,进而扶植日本作为对抗 社会主义的基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中东问题? 什么是中东问题?
中东问题一般指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围绕领土、主权、资源问题引发 中东问题一般指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围绕领土、主权、 的争端,是自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延续至今时间最长的一个地区热点问题。 的争端,是自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延续至今时间最长的一个地区热点问题。
二.如何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问题由来、中东战争) 如何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问题由来、中东战争) ?(问题由来
一大焦点:巴勒斯坦问题(核心:阿以领土主权之争-恢复巴勒斯坦 一大焦点:巴勒斯坦问题(核心:阿以领土主权之争-
人民的家园) 人民的家园)
点拨 中东地区的大国干涉 1.英国 分而治之”政策(表现、实质) 1.英国“分而治之”政策(表现、实质) 英国“ 一战期间允诺阿拉伯人单独建国。 (1)一战期间允诺阿拉伯人单独建国。 1917年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发表 贝尔福宣言” 年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发表“ (2) 1917年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发表“贝尔福宣言” 。 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 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 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 太民族之家” 实质是更隐蔽的殖民统治. 太民族之家”。 实质是更隐蔽的殖民统治. 2.联大181号决议(时间、内容、特点) 2.联大181号决议(时间、内容、特点) 联大181号决议 主要内容: 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 (1)主要内容: 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 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月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领土上 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1948年以色列国宣告成 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1948年以色列国宣告成 但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立,但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2)该决议特点 实行分治、首都国际化、 该决议特点: (2)该决议特点:实行分治、首都国际化、损害阿拉伯人生存空间 和权利、强权政治产物、为阿以长期冲突埋下隐患。 和权利、强权政治产物、为阿以长期冲突埋下隐患。 ◆在下列事件中,联合国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是①朝鲜战争②雅尔塔 在下列事件中,联合国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是①朝鲜战争② 体系确立③ 体系确立③纽伦堡审判 ④巴勒斯坦分治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
◆20世纪中期以来,一些大国纷纷插手中东地区的争夺,使这一地区的形势更趋 20世纪中期以来,一些大国纷纷插手中东地区的争夺, 世纪中期以来 紧张。这些国家参与中东地区的争夺,是为了控制这一重要的战略要地, 紧张。这些国家参与中东地区的争夺,是为了控制这一重要的战略要地,更是为 A.控制中东地区的油气资源 B.帮助阿拉伯人建立家园 了 A.控制中东地区的油气资源 B.帮助阿拉伯人建立家园 C.支持以色列统一巴勒斯坦 D.推广自己的意识形态 C.支持以色列统一巴勒斯坦 D.推广自己的意识形态
护航亚丁湾背景:索马里海盗是国际公害,其恐怖活动威胁中国海上运输; 护航亚丁湾背景:索马里海盗是国际公害,其恐怖活动威胁中国海上运输; 联合国授权各国在索马里打击海盗,索马里政府呼吁国际社会打击海盗。 联合国授权各国在索马里打击海盗,索马里政府呼吁国际社会打击海盗。 护航亚丁湾意义( 护航亚丁湾意义(1)把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和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相结合 承担大国责任, (2)承担大国责任,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3)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及民族自信心 显示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及对当事国尊重。 不进索马里、不受任何国家指挥) (4)显示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及对当事国尊重。(不进索马里、不受任何国家指挥) 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和平是国策(2)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和平是国策( 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是基础、独立自主是原则(新时期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3 和平共处是基础、独立自主是原则(新时期表现为不结盟政策)(3)重视 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 积极开展与睦邻国家友好关系, 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4)积极开展与睦邻国家友好关系,建设和平周 边环境( 坚持长期的对外开放政策。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或表现? 边环境(5)坚持长期的对外开放政策。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或表现?
印巴战争
两伊战争
选修3 选修3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考点3 中东问题--考点3 中东问题---四次中东战争 ---四次中东战争
知识梳理 中东战争爆发的原因、四次中东战争、 中东战争爆发的原因、四次中东战争、结果及影响
◆下列国家或地区属于中东地区的是 、非三洲连接的地区。包 现在一般说的“中东”是指欧、 现在一般说的“中东”是指欧、亚 非三洲连接的地区。 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科威特、 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科威特、伊朗和土耳 ①印度 ②越南 ③埃及 ④约旦 其等国家。总面积为七百万平方千米,人口一亿多。 其等国家。总面积为七百万平方千米,人口一亿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王震)下列是古人对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描述,其先后顺序是 王震)下列是古人对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描述,
①锦绣纂组,绮罗绫縠,玄黄衣帛,此非庶人所服也②禹合诸侯 锦绣纂组,绮罗绫縠 玄黄衣帛,此非庶人所服也② 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③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④ 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③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④九 秋风露越窑开, 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 (2010重庆)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 2010重庆)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 重庆 熟铁) 镰者。 镰者。”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2010江苏)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 2010江苏)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 江苏 见功多,百姓便之” 水排” 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 ◆中国古代冶铁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 中国古代冶铁技术的发展过程/ 的发展过程/陶瓷发展历程/ 的发展过程/陶瓷发展历程/耕作技术及农耕工具的发展演变过程
(1)历史原因:三教圣地,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大国的相继统 历史原因:三教圣地,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增加了这一地区的复杂性。 治,增加了这一地区的复杂性。 地理原因:连接两洋三洲五海,战略地位重要,石油资源丰富, (2)地理原因:连接两洋三洲五海,战略地位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成 为大国争夺的地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纷争,为大国插手干涉提供了 为大国争夺的地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纷争, 机会。 机会。 国际政策:大国利益之争。英国采取“分而之治”的政策; (3)国际政策:大国利益之争。英国采取“分而之治”的政策;美国支 持犹太人在此建国,联大决议, 持犹太人在此建国,联大决议,规定在该地区分别建立犹太国家和阿拉 伯国家,但领土面积反差,导致阿以矛盾空前尖锐; 伯国家,但领土面积反差,导致阿以矛盾空前尖锐; 关键因素: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的主权要求, (4)关键因素: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成 为阿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 为阿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
两大矛盾: 两大矛盾:
1.阿以矛盾--围绕领土和重要文化遗产归属展开 1.阿以矛盾--围绕领土和重要文化遗产归属展开 阿以矛盾-- 2.阿拉伯国家与宗主国和战后世界大国之间矛盾--围绕自然资源和战 阿拉伯国家与宗主国和战后世界大国之间矛盾-- 2.阿拉伯国家与宗主国和战后世界大国之间矛盾--围绕自然资源和战 略资源的主权所属和控制展开
考点3 中东问题——四次中东战争 考点3 中东问题——四次中东战争 中东战争爆发的原因、四次中东战争、 知识梳理 中东战争爆发的原因、四次中东战争、结果及影响 三、四次中东战争原因、过程、结果、影响 四次中东战争原因、过程、结果、 名称 第一次 1948 第二次 1956 第三次 1967 第四次 1973 巴勒斯坦战 争 苏伊士运河 战争 六日战争 起因 以色列建国 双方 埃及等/ 埃及等/以色 列 埃及/ 埃及/英法以 结果 以胜
考点3 考点3 中东战争 二.如何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如何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1)历史原因: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大国的相继统治,增加了这一地 历史原因: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大国的相继统治, 区的复杂性。 区的复杂性。 (2)地理原因:战略地位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成为大国争夺的地区;犹太 地理原因:战略地位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成为大国争夺的地区; 人和阿拉伯人的纷争,为大国插手干涉提供了机会。 人和阿拉伯人的纷争,为大国插手干涉提供了机会。 (3)国际政策:英国采取“分而之治”的政策;美国支持犹太人在此建国,联 国际政策:英国采取“分而之治”的政策;美国支持犹太人在此建国, 大决议,规定在该地区分别建立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但领土面积反差, 大决议,规定在该地区分别建立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但领土面积反差,导致 阿以矛盾空前尖锐; 阿以矛盾空前尖锐; (4)关键因素: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成为阿以 关键因素: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的主权要求, 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 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
忍耐,坚持,历经时间的累积,喜看盛夏的果实! 忍耐,坚持,历经时间的累积,喜看盛夏的果实!
2008年12月26日 在国内外广泛关注和期待下, 2008年12月26日,在国内外广泛关注和期待下,中国海军 舰艇编队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展开护航行动。2009年 舰艇编队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展开护航行动。2009年4月 28日上午 中国海军首批远赴印度洋亚丁湾、 日上午, 28日上午,中国海军首批远赴印度洋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 护航任务的舰艇编队,奏凯而归顺利返回海南三亚。 护航任务的舰艇编队,奏凯而归顺利返回海南三亚。这一事实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表明 ①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 外交政策的宗旨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 外交政策的宗旨② 场③中国在行使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管辖权 ④国家利益和国 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