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近期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

合集下载

军事理论问题集锦

军事理论问题集锦

军事理论问题集锦1.国防的概念要素是什么?P82.影响台海两岸统一的最大威胁是什么?P128 “台独”分裂势力3.胡锦涛在本世纪初提出的坚持是什么?P96 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军队最根本的建设。

4.武装警察部队P495.军事思想是关于什么问题的理性认识?P60 关于战争和军队问题6.目前我国国防实行什么军事战略?P387.军队的指挥信息系统又称为C4KISR系统,意思?概念?P1608.精确制导弹药与导弹的相同区别?P1389.国防动员包括什么?P5010.现代战争六维空间指哪六维?P164 陆海空天电(磁)心11.电子进攻措施中哪种是最彻底的方式?P157 反辐射摧毁12.东突、藏独、疆独分别代表哪三种势力?P129 东突代表民族分裂势力,藏独代表国际恐怖势力,疆独代表宗教极端势力。

1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14.毛泽东思想中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核心是什么?P84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15.中国国家安全观的核心是什么?P132 互信、互利、平等、协作16.雷达的工作原理?利用物体对无线电波的反射特性来发现和测定目标的位置17航天技术的组成?P149 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地面测控技术18.当前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根源是什么?19.我国的三位一体战略和打击力量指的是什么?20.什么事信息化战争?P16821.毛泽东局势思想精髓?P8122.与地面海上空中并列的第四维战争是什么?23.俄罗斯目前的安全战略是什么?P11424.国家经济建设与军队建设的关系(邓小平)?25.侦查的直接目的是什么?P14626.什么叫伪装?伪装技术有哪几种?P14127.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什么?28.我国有那几部于国防有关的法律法规?大体功能是什么?P18 29.我国的领海面积是多少?P130 22.8万平方千米30.什么叫天基武器?P15331.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军事思想?P6232.什么叫电子弹?包括哪些内容?33.中国海军的作战类型有哪些兵种?P45—4734.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175—183 大标题35.雷达侦察的优点?P147 侦察距离远、全天候使用36.国防的基本类型有哪几种?P937.冷战时期美国的军事战略有哪些?P10638.军事思想研究的内容是什么?P6039.西方军事理论的经典著作有哪些?P6940.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根本动机什么?10541.什么是新军事变革的直接动力?P16442.预备役部队的组成?P4843.什么叫隐身技术?P14144.GPS的应用范围?45.激光制导炸弹的制导是什么?46.公民的国防义务是什么?P2547.中国的安全环境面临的挑战是什么?P124—130大标题48.信息化战争发展的趋势是什么?P184—189大标题49.军事高技术的十大特点?50.中国国防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P36—3951.当前国际战略环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P102—104大标题52.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提出了什么要求?P191—199大标题53.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8154.精确制导技术对现代战争产生什么影响?P13955.我国的国防教育方针和原则?P56。

部队考军校:大专毕业生考军校考试大纲

部队考军校:大专毕业生考军校考试大纲

部队考军校:大专毕业生考军校考试大纲关键词:大专毕业生考军校,政策,考军校,军考资料,军考辅导,德方教育军考辅导据解放军报报道:为便于考生了解军队院校从大专毕业士兵中招收本科层次生长干部学员文化科目统考有关事项,特制订本大纲。

一、大学语文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题型分布:单项选择题15分,现代文阅读25分,古文阅读20分,诗词阅读10分,文学常识与诗文名句填空5分,语言运用15分,作文60分。

要求:能准确阅读、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掌握常用文体写作知识,能够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

复习要点:(1)汉语基本知识要求掌握常用文言虚词“之”、“其”等的用法,识别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等,并能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等修辞格。

(2)作家作品知识要求掌握中外作家的名号、国别、时代及代表作,了解其思想倾向、文学主张、艺术成就、所属流派(社团)及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3)文体知识要求掌握议论文的组成要素、论证方法,记叙文的表现手法;掌握诗、词、曲、赋的基本概念和文体特点;掌握小说的组成要素和戏剧的分类。

(4)写作知识要求理解对主题、材料、结构、表达方式、语言等的要求。

阅读篇目:《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孟子》)、《秋水》(节选《庄子》)、《谏逐客书》、《陈情表》、《五代史伶官传序》、《灯下漫笔》、《论快乐》、《郑伯克段于鄢》、《李将军列传》(节选《史记》)、《张中丞传后叙》、《故都的秋》、《爱尔克的灯光》、《氓》(《诗经》)、《陌上桑》、《短歌行》(其一)、《饮酒》(其五)、《山居秋暝》、《行路难》(其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天净沙·秋思》、《前赤壁赋》、《宝玉挨打》、《风波》、《断魂枪》、《米龙老爹》。

军事理论主观题(15)

军事理论主观题(15)

贝拾文印社精编资料——军事理论主观题第一章军事思想名词解释:1.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事、国家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的高度概括。

2.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的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3.战争观:战争起源于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是解决国家之间、民族之间、阶级之间、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最高斗争形式。

4.人民军队:是指人民群众自发地并在先进阶级领导下建立起来的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战斗的军队。

5.人民战争:是指被压迫阶级或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解放,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

填空:1.军事思想所研究的内容包括军事哲学、基本军事时间指导原则。

2.军事思想的基本特点:阶级性、时代性、继承性。

3.近代军事思想的突出特点是: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在这一时期得到确立;无产阶级军事思想在这一时期也得以萌芽和产生。

4.战争起源于私有阶级的出现;战争的实质是解决国家之间、民族之间、阶级之间、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矛盾的最高斗争形式;战争的最高斗争形式是暴力行为。

5.人民军队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军队是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人民军队的建设方向是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

6.人民军队内的民主主义是指政治民主、军事民主、经济民主;在人民军队内实行的政治工作三原则是指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人。

7.人民战争的特点是:群众性、正义性、组织性。

8.战争的最终目的是消灭一切战争,实现人类的永久和平。

9.我国古代著名军事思想巨著《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齐国人,孙武所著,全书共13篇,5000余字。

11.1945年4月在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报告》的报告中全面阐述了人民军队、人民战争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等问题,标志着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的建立。

12.1927年8月1日,我党在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发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当今世界局部战争

当今世界局部战争

当今世界局部战争
1.阿塞拜疆-----------亚美尼亚
这两个国家,原来都属于苏联,苏联解体的同时纷纷独立,两国边境纳卡在苏联时期,它是阿塞拜疆西南部的一个自治州,多数居民为亚美尼亚族人。

由于对当地经济和生活条件不满意,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人一直谋求将纳卡并入亚美尼亚。

由亚美尼亚人组成的纳卡州苏维埃要求把这一地区划归亚美尼亚共和国管辖。

亚美尼亚表示同意接管纳卡州,但阿塞拜疆方面坚决拒绝变更领土的任何要求。

由此两国为领土争端战事不断!
2.巴勒斯坦--------以色列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冲突是中东地区冲突的热点之一,冲突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既有宗教的、文化的、民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大国干预等外部因素,各种因素互相影响、激化,使得巴以冲突的复杂性非同一般。

其中,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根本原因。

犹太移民定居点问题和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则是巴以和平之路上的严重障碍。

这些问题若不解决,巴以冲突就不会停止,中东也难以实现真正的和平。

3.俄罗斯--------乌克兰(克里米亚冲突)
在苏联解体以前,俄乌之间关于克里米亚问题虽然也有不少争议。

随着苏联的解体,俄乌分别变成了两个主权国家,在各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进而使双方关于克里米亚归属之争变得日益复杂,并出现了多次反复与较量。

4.阿富汗:存在塔利班和政府军之间的战争;
塔利班是发源于阿富汗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组织。

被美国支持的现政权赶下了台,塔利班又转到地下武装斗争的时代,所以,经常在阿富汗搞暴炸动恐怖活动。

5.伊拉克:存在政府军和反叛武装的斗争
6.叙利亚:与极端组织(ISIS)的对抗。

2020军考部队士兵考学本科学历提干《提干必刷题》

2020军考部队士兵考学本科学历提干《提干必刷题》

目录第一部分政治常识 (1)第一章哲学常识 (1)第二章政治常识 (8)第三章经济常识 (12)第四章军队常识 (15)第二部分军事基础 (18)第一章军事思想综述 (18)第二章党的军事指导理论 (21)第三章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26)第四章世界主要大国军事思想 (30)第五章美、俄国防体制与海军情况 (34)第六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与战史 (38)第七章第二场世界大战 (43)第八章二战后局部战争 (49)第九章近期几场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 (53)第十章军事高技术 (59)第十一章近期国内外军情 (65)第三部分基本常识 (70)第一章历史 (70)第二章法律 (75)第三章管理 (82)第四章经济 (87)第五章文学 (91)第六章艺术 (96)第七章自然 (97)第八章地理、环境 (100)第九章科学技术 (104)第四部分分析推理 (109)第一章数学运算 (109)第二章数字推理 (121)第三章图形推理 (130)第四章逻辑判断 (152)第五章定义判断 (163)第六章类比推理 (175)第七章资料分析 (179)第八章言语理解 (202)第五部分综合能力 (220)第一章综合能力考试概要 (220)第二章归纳概括与综合分析 (222)第三章贯彻执行与提出对策类 (224)第四章例题分析及自测练习 (225)★师之航军考教育★优秀士兵(大学生士兵)提干·提干必刷题第一部分政治常识第一章哲学常识1.哲学是()A.关于世界观的学说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D.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D.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问题3.在充分了解国内外农业、农村和农民历史与现实问题的基础上,中央做出了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决策. 这表明()A.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C.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以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为基础D.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以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为基础4.其实美丽漂亮的“鸟巢”所使用的也是常用的建设材料,但设计师和建设者就是用这些常用的原材料建造出了美丽漂亮的“鸟巢”;从唯物论角度看,这表明()A.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B.要努力培养我们的创造性思维C.人的意识是伟大的,它可以创造出物质D.人类改造世界的前提是承认物质的客观性5.人类经过长期的生产劳动,已使自然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可以说,人类所到之处都留下了自己意识的印记. 这说明()A.在特定的条件下,意识可以决定物质B.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也是主观的C.人能够利用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能动地改造自然D.人类产生以前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是主观的6.由于强热带风暴极大影响了灾区的生产生活,台风登陆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 这反映出()A.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B.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D.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7.中国航天业的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技术人员、工人的辛勤劳动,也离不开航天员的巡天,这充分说明()A.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D.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1★优秀士兵(大学生士兵)提干·提干必刷题★师之航军考教育8.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 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 其错误在于()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C.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9.2012 年 9 月 7 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发生 5.7 级地震. 此次云南地震成因是由于印度板块不断向下挤压欧亚板块造成的. 可见()①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无条件的②运动是暂时的、相对的、有条件的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0.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这形象地说明了()A.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B.物质与意识分不开C.理论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D.现象与本质相统一11.北京市多年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有效地促进了森林资源的恢复和持续增长,2013 年底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 40%,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这一事物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C.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D.人为事物的联系在人的意识之内12.专家表示,珠三角 PM2.5 的污染源不仅有一次形成的颗粒物,还有很多由气体转化而来的二次污染物. 这体现了()A.联系具有普遍性B.联系具有客观性C.联系具有多样性D.联系的主观能动性13.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在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网络新闻发言”逐渐成为时尚. 某市政府首位“网络新闻发言人”说,通过网络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就是要使政府与网民零距离接触. 这体现的联系的观点是()A.联系是普遍的,人们可以在任何两个事物之间创造联系B.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C.联系是多样的,我们应该更加重视间接联系而不应只重视直接联系D.联系是有条件的,人们可以创造条件,主观臆造出原来没有的联系14.目前我国人口已超过13亿,众多的人口使得我国资源相对短缺,人均G D P相对落后.早在1957年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就预见到了这一点,在当时全国 6 亿人口的前提下,他主张计划生育,避免人口的无节制增长. 但他的主张却遭到批判. 52 年后的今天,客观事实证明他的理论是正确的. 之前《新人口论》惨遭批判,而现在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这一变化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师之航军考教育★优秀士兵(大学生士兵)提干·提干必刷题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15.一些地方发现的“狼孩”、“熊孩”,他们虽为人所生,却没有意识. 其主要原因是()A.他们的大脑发生了质变B.他们的语言功能退化C.他们没有感觉和心理活动D.他们脱离了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16.“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这句话反映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部分的结构状况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D.整体的功能总是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17.“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 13 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 13 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如此表述自己的执政感受. 这体现的哲理是A.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C.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D.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18.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宇宙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B.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C.运动是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D.宇宙中没有离开物质的“纯粹”运动19.“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下列选项中与诗中蕴含的哲理不一致的是()A.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B.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 几年后,弗雷应用其发明成功研制了不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 把“不成功”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取得了成功的哲学启示是()A.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可以改变事物的联系B.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C.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的必然性D.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一切主观条件21.柏拉图认为“世界是理念的影子”,这一观点属于()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论22.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观点根本错误在于()A.否认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否认了运动具有客观规律性C.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D.否认了物质是意识的根源3★优秀士兵(大学生士兵)提干·提干必刷题★师之航军考教育23.文盲是对缺乏知识文化和基本能力的人的称呼,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人们对文盲的定义不断变化,现在常常把文盲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不能读书识字的人,即传统意义上的老文盲;第二类,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的人;第三类,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后两类被认为是功能型的文盲,他们虽然受过教育,但在现代科技常识方面,却往往如“文盲”般贫乏.例如前几年,某市教育委员会对文盲下了新的定义:不会理财、不了解用电常识、不遵守红绿灯信号等的人均被纳入“文盲”范畴.从哲学上看,这表明()A.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C.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D.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24.“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25.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26.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强调()A.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C.对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27.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的哲学含义是()A.哲学对经济、政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B.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C.哲学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D.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28.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4★师之航军考教育★优秀士兵(大学生士兵)提干·提干必刷题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29.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是()A.科学性B.实践性C.革命性D.阶级性30.我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月亮、太阳以及世界上的万物都存在于人心之中,都是心之意念的产物.这是()的思想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31.19 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观念外化或异化的结果.这种观点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主观唯物主义D.客观唯物主义3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提出这一物质定义的是()A.费尔巴哈B.黑格尔C.列宁D.马克思33.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上,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是()A.设想无物质的运动B.设想无运动的物质C.否认运动的存在D.否认静止的存在34.宋朝画家文与可住宅的周围有很多竹子,他一年四季注意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子的形状、姿态有透彻的了解,因而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一事实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意识是事物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D.物质具有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性35.在全球化趋势下,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国安全问题解决得好可以惠及别反之,则会殃及他国,国家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下列选项中与上述特点无关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D.事物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5。

分析世界安全形势出现的新动向[修订]

分析世界安全形势出现的新动向[修订]

分析世界安全形势出现的新动向【城市建设学院、B1104班、1411110411、刘传奇、2011、10、14】当前时代,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未变,世界军事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增长严重受阻,大国力量角逐加剧,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另一方面,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局部战争与地区武装冲突此起彼伏,恐怖活动与海盗行为日益猖獗,领土主权与权益纠纷不断浮出水面,世界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此外,核问题僵局难破,国际军控与核裁军形势不容乐观,而大国开始在反导和太空两个战场展开新的战略角逐。

典型的问题有:1、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此起彼伏,世界安全形势依然严峻2、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争端不断。

成为地区动荡的重要诱因3、核问题僵局难破,国际军控与裁军形势依然不容乐观4、反导和太空优势争夺激烈,大国在反导和太空两个战场展开战略角逐5、非传统安全威胁扩展,国际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6、霸权主义仍然在蔓延、恐怖主义还是在威胁着我们。

在如此大的压力下,世界的发展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当前世界政治的形式不容乐观。

(一)当前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特点第一,美国保持“一超”地位,“多强”获得发展。

“一超多强”是冷战结束后形成的世界政治格局。

第二,在大国关系格局中,“一超”将受到“多强”的更大制约,但不会出现全面对抗,彼此之间既有矛盾也有共同利益。

中俄、中欧关系将更趋加强,中美、中印关系将保持改善势头,中日关系在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后曾经跌到谷底,安培晋三上台后情况有所好转,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是否有实质性的改善,还很难下精确的结论。

第三,美国为维持“一超”地位,将继续企图削弱“多元”力量发展。

美国在联合国采取实用主义立场,为削弱俄罗斯而加紧拉拢独联体成员国,通过日本对东亚区域一体化暗中牵制。

第四,美国“一超”地位和安全利益受到的主要挑战并非来自其他大国崛起,而是来自国际恐怖主义的袭扰和自身错误决策的惩罚。

2023年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2023年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一次作业第 1 大题多项选择题1.战后美国通过有关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确立在国际金融上的霸主地位。

这些协定是(B、C)。

A.《关税及贸易总协定》B《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协定书》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D.《巴特尔法案》2 . (3分) 当前全球化的重要特性是(A、B、C、D、E )。

A.市场经济全球化B生产活动的全球化C.贸易全球化D.资本全球化E.金融全球化F.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微观基础3 . (3分) 战后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通过各种手段确立和加强了其经济霸主地位,这些手段有(A、B、C、D、E、F)。

A.在国际金融领域,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B.在国际贸易领域,缔结“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C.对西欧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采用扶植的政策D.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和其他落后地区实行“第四点计划” E.建立“经济安全网” F.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技术封锁4 . (3分) 二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格局经历了从一极到多极的演变过程,大体涉及了三个发展阶段(A、B、C)。

A.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B.多极化方向发展和美、日、欧三足鼎立C.三大经济组织并立与多种经济力量的发展.D.美、苏两极经济发展5 . (3分) 二战后科学革命的重要内容有(A、B、C、D)。

A.现代宇宙学的发展B.粒子物理学的发展C.生命科学的革命D.系统科学的产生和发展6 . (3分) 现代技术革命以(B、C、D)的广泛应用为重要标志。

A.生命科学B.原子能C.空间技术D.电子计算机7 . (3分) 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特点是(A、B、C)。

A.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B.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C.科学技术发展的独立化D.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8 . (3分) 从国际法角度,作为世界政治基本行为体的国家应具有的四大要素是(A、C、D、E)。

A.固定的领土B.传统的文化C.定居的居民D.健全的政权组织E.完整的主权9 . (3分) 战后70年代,在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亚洲“四小龙”,“四小龙”是指(A、B、C)A.新加坡B.香港、台湾C.韩国D.菲律宾10 . (3分) 在国家力量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

全球局部战争与冲突集中于五个地区

全球局部战争与冲突集中于五个地区

全球局部战争与冲突集中于五个地区中东地区。

2010年,中东和平进程举步维艰,几大热点均无实质性突破,中东依旧是全球安全形势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

"2010年共发生各类武装冲突十数起,以色列成为各类冲突的主角。

伊拉克战争正式结束,但安全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仍然冲突不断,双方在加沙地带共爆发8次武装冲突,造成巴方11人死亡,多人受伤,以方2人死亡。

与此同时,巴勒斯坦法塔赫与哈马斯之间的矛盾激化。

黎巴嫩和以色列的矛盾仍未能得到根本缓解。

8月3日,黎巴嫩军队在黎南部边界的阿达伊萨地区与以军激烈交火,造成3名士兵死亡和部分平民伤亡。

伊拉克战争终于结束,但安全形势并未根本好转。

2010年,美国正式从伊撤出战斗部队,但伊仍持续遭受各类暴力活动和自杀袭击的困扰。

8月31日,奥巴马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美军在伊拉克历时7年多的作战任务正式结束。

9月1日,美国副总统拜登在巴格达驻伊美军基地主持了美军任务转换仪式,宣布“新黎明行动”正式取代自2003年以来的“自由伊拉克行动”。

拜登表示,美国政府已兑现了向美国和伊拉克人民做出的承诺,并表示余留美军将于2001年底全部撤出。

美军如期从伊撤军,一方面体现了美战略重心东移的决心,另一方面也显示其急于摆脱伊战的无奈。

尽管伊总理马利基表示,美战斗部队撤离后伊拉克部队“完全有能力和实力承担保卫国家安全的重任”,但伊国内形势并未出现根本好转,依旧面临严峻挑战。

非洲地区。

2010年,非洲一些国家依旧遭受内战困扰,武装冲突时有发生。

刚果(金)国内冲突没有停息的迹象。

刚果(金)部族武装共向政府军营地发动3次袭击,造成政府军9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政府军与部族武装暴动分子发生数次激战,共剿灭150余名恩耶雷族武装暴动分子,其作战力量被其基本歼灭。

另一方面,驻刚果(金)联合国维和部队频遭武装分子袭击,造成一定伤亡。

尼日利亚发生教派冲突,造成严重伤亡。

索马里再次暴发武装冲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期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研究
科目:一、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根源和动因
二、武装冲突的特点
三、局部战争类型与特点
四、打赢局部战争和应对武装冲突的策略
一、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根源和动因
(一)殖民主义为争夺和维护殖民利益和势力范围而诉诸战争。

(二)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的斗争蓬勃兴起而引发的战争。

(三)领土争端、海洋权益争夺、民族矛盾和宗教冲突激化而导致的战争。

二、武装冲突的特点:
一)美国以军事手段“塑造”地区政治版图依然是引发持续性、大规模武装冲突的主要原因
二)宗教、民族和地缘政治因素是各国国内发生暴力冲突和内战的根源。

三)恐怖组织利用冲突国家的乱象积极进行渗透,与相关武装组织合流,
使得武装冲突越来越显现出“恐怖”特点。

四)从冲突样式分析,以低强度冲突为主。

五)冲突造成的平民伤亡越来越大。

三、局部战争类型与特点
一)局部战争的类型。

局部战争由于其原因、时间、地域、规模、目的、手段和性质等方面的不同,可区分为不同的类型:
1、从原因上区分
2、从时间上区分
3、从地域上区分
4、从规模上区分
5、从目的上区分
6、从使用武器类型上区分
7、从战争性质上区分
二)局部战争的特点
1、战争与政治的联系更加直接
2、战争在某些方面有所限制
3、战争的爆发多具有突然性
4、大量使用新式武器
四、打赢局部战争和应对武装冲突的策略
(一)从战略上看。

“慎战”、“合交”、“伐交”显得尤为重要。

(二)从作战指导上看。

时、空、人三要素日趋重要和深奥。

全球局部战争与冲突集中于五个地区
中东地区。

2010年,中东和平进程举步维艰,几大热点均无实质性突破,中东依旧是全球安全形势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

2010年共发生各类武装冲突十数起,以色列成为各类冲突的主角。

伊拉克战争正式结束,但安全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仍然冲突不断,双方在加沙地带共爆发8次武装冲突,造成巴方11人死亡,多人受伤,以方2人死亡。

与此同时,巴勒斯坦法塔赫与哈马斯之间的矛盾激化。

黎巴嫩和以色列的矛盾仍未能得到根本缓解。

8月3日,黎巴嫩军队在黎南部边界的阿达伊萨地区与以军激烈交火,造成3名士兵死亡和部分平民伤亡。

伊拉克战争终于结束,但安全形势并未根本好转。

2010年,美国正式从伊撤出战斗部队,但伊仍持续遭受各类暴力活动和自杀袭击的困扰。

8月31日,奥巴马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美军在伊拉克历时7年多的作战任务正式结束。

9月1日,美国副总统拜登在巴格达驻伊美军基地主持了美军任务转换仪式,宣布“新黎明行动”正式取代自2003年以来的“自由伊拉克行动”。

拜登表示,美国政府已兑现了向美国和伊拉克人民做出的承诺,并表示余留美军将于2001年底全部撤出。

美军如期从伊撤军,一方面体现了美战略重心东移的决心,另一方面也显示其急于摆脱伊战的无奈。

尽管伊总理马利基表示,美战斗部队撤离后伊拉克部队“完全有能力和实力承担保卫国家安全的重任”,但伊国内形势并未出现根本好转,依旧面临严峻挑战。

非洲地区。

2010年,非洲一些国家依旧遭受内战困扰,武装冲突时有发生。

刚果(金)国内冲突没有停息的迹象。

刚果(金)部族武装共向政府军营地发动3次袭击,造成政府军9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政府军与部族武装暴动分子发生数次激战,共剿灭150余名恩耶雷族武装暴动分子,其作战力量被其基本歼灭。

另一方面,驻刚果(金)联合国维和部队频遭武装分子袭击,造成一定伤亡。

尼日利亚发生教派冲突,造成严重伤亡。

索马里再次暴发武装冲突。

索马里政府自1991年被推翻后,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

反政府势力与政府军频频交战,仅过去3年就有2.1万人因各类冲突而丧生,150万平民被迫逃离家园。

由于长期战乱和极端贫困,索马里如今已经成为恐怖袭击的天堂和地区形势动荡的源头。

独联体地区。

2010年,独联体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缓和,俄罗斯国内发生数起冲突和恐怖袭击事件,一些独联体成员国之间爆发武装冲突,个别国家发生了骚乱。

阿富汗和南亚地区。

阿富汗战争久拖不决,联军对塔利班发动大规模攻势但并未得到实质性进展,塔利班武装凭据山区同以美为首的联军展开游击战,虽遭受恐怖主义之害,印、巴国内还爆发了武装冲突和严重骚乱。

阿富汗是2010年全球局部战争的焦点。

2010年是美实施“阿富汗”战略的关键一年,以美国为首的驻阿联军多次发起大规模军事行动,力图清剿塔利班残余势力。

自奥巴马宣布增兵以来,驻阿美军目前已达10万,联军总数逾15万。

联军优势明显,连续发起大规模军事行动,共击毙塔利班武装分子600余人。

2月,1.5万名美军和阿政府军在南部赫尔曼德省重镇马尔贾地区展开代号“共同行动”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但作战效果并不理想。

9月,联军再次对塔利班大本营坎大哈发起攻击,力图从根本上瓦解塔利班势力,但仍未达到预期目的。

继美国提出2011年7月撤军计划后,北约其他国家纷纷效仿。

8月荷兰将逐步撤出驻阿部队,加拿大和英国计划于2011年撤军,德国决定自2012年开始逐渐减少驻阿部队,波兰也表示将于2012年年底前完成撤军。

面对这种情势,美国一面加强打击力度。

一面谋求尽快脱身。

随着美军在阿富汗增兵,塔利班和“基地”组织部分力量开始向巴基斯坦渗透和转移,巴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2010年3月下旬开始,巴安全部队对盘踞在奥勒格宰地区的塔利班武装展开清剿行动,共击毙700多名塔利班分并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夺回大片被非法武装控制的地区。

美军也加大了对这一地区的空中打击力度,炸死多名塔利班和基地组织重要成员,其中包括“基地”组织三号人物穆斯塔法·阿布·耶齐德。

另一方面,驻阿美军频频展开越界打击行动,在巴境内一些部落地区造成大量无辜伤亡。

2010年,驻阿美军无人机对巴西北部靠近阿富汗边境的北瓦济里斯坦部落地区发动40多次空袭,造成300多人死亡。

自2008年以来,美军无人机在阿境内共发动220多次空袭,超过1000多人被告炸死。

针对巴政府清剿行动,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展开疯狂报复,接连发动恐怖袭击,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2010年全年,巴国内发生多起重大恐怖袭击事件,造成600余人死亡,逾千人受伤。

对印度来说,2010年也是不平静的一年。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爆发武装冲突,印安全部队频遭反政府武装袭击,导致重大伤亡。

东地南亚、东北亚和其他地区。

除了上述地区外,世界其他地区也不安宁,东南亚和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依旧不容乐观,地区武装冲突时有发生。

在东南亚,泰国和菲律宾政局动荡,冲突时有发生。

2月16日以来,泰国南部也拉府、那拉提瓦府和北大年府共发生31起炸弹袭击事件,造成56人伤亡,其中包括27名军人。

另外,红衫军与政府军的冲突共导致21人死亡,875人受伤。

2010年,菲律宾军警和政府人员多次遭反政府武装分子袭击,共造成20众死亡,23人受伤。

菲政府军共击毙9名武装分子,4名军警人员遭武装分子劫持。

在东北亚,朝鲜与韩国在争议海域发生交火,半岛局势骤然升级。

11月23日,韩国和朝鲜在两国有争议的西部海域相互炮击。

事情的起因是,韩国不顾朝鲜一再反对和严厉警告,执意在两国争议海域举行军事演习:朝鲜首先炮击韩国延坪岛,造成韩方4人死亡,10人受伤。

韩军发炮反击,朝方伤亡不明。

韩国誓言将对朝鲜挑衅行为进行强硬回击,朝鲜则声称对韩进行二次炮击。

12月20日,韩国海军在延坪岛海域举行实弹射击训练,朝鲜则严阵以待,双方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

出乎意料的是,朝鲜此次未作出反应,称“不值得反击”。

23日,韩国又在朝鲜边境地区举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陆、空联合演习。

27日,韩国又在全国23处海域举行为期5天的实弹演习。

舆论分析,韩国近期的密集演习,意在挑战朝鲜底线,朝鲜暂时“隐忍”的背后可能预示着更大的反击行动,不排除进行第三次核实验的可能。

对于日益升级的半岛局势,中国进行一连串的外交斡旋并呼吁六方会谈各方举行紧急磋商,但未得到美、韩的积极回应。

迄今为止,半岛紧张局势仍未得到缓解。

(2011/3/15军事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