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导学案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示范教案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示范教案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战略地位,也对全球反法西斯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教案旨在通过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教学,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抗日战争的起因和发展过程,以及抗日英雄的事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应能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
2.掌握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并能用正确的时间轴对相关事件进行排序。
3.熟悉抗日英雄的故事,如雷锋、焦裕禄等,并学会从他们身上汲取奋斗精神和道德观念。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的意识和动力。
二、教学内容1. 抗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30分钟)a. 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列强侵略与民族苦难。
b. 九一八事变和华北事变,日本侵略的加剧。
c. 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和领土等方面的矛盾激化。
d. 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的爆发。
2. 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40分钟)a.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转变。
b. 中国军民的抵抗和牺牲。
c.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d. 国共合作与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事迹。
3. 抗日英雄的故事(40分钟)a. 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楷模。
b. 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贡献。
c. 杨靖宇:烽火长城守护者的英雄壮举。
4. 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影响(30分钟)a. 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b. 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
c. 对现代中国的影响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抗日战争的相关图片和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和战场情况。
2. 知识点讲解(90分钟)以小组形式进行教学,老师引导学生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共同整理发展历程的时间轴,并向学生介绍抗日英雄的故事。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适当穿插相关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0课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教案 岳麓版选修3

第10课从局部战争到全面战争导言: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对英国首相丘吉尔谈起,应该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一个名字,丘吉尔脱口而出:“The unnecessary War!”他认为如果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决策者们处理不当,致使德、意、日侵略势力迅速膨胀,第二次世界大战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那么英法美的领导人在20世纪30年代到底是怎么做的?战争为什么不能避免,而从局部的战争走向了全面战争的深渊?一、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局部战争思考: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是如何对外扩张的?其结果如何?由于当时世界战略格局和力量对比等因素,德意日不可能一下就挑起世界大战,而是分别在亚洲、非洲和欧洲发动一系列的局部战争,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5年意大利挑起侵占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地处战略位置,而且自然资源丰富,从而早已成为了意大利的侵略对象。
),1936年德意法西斯国家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1936年德国吞并奥地利,1939年3月,德国侵吞捷克斯洛伐克。
1.1935年意大利挑起侵占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地处战略位置,而且自然资源丰富,从而早已成为了意大利的侵略对象。
2.1936年德意法西斯国家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从西班牙的地理位置,想想德意法西斯为什么要侵占西班牙?导致了什么影响?(1)原因:1.夺取西班牙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资源2.切断英法与其海外殖民地的联系3.支持佛朗哥法西斯势力,把西班牙变成检验自己军事实力的实验场。
(2)影响:1.西班牙内战(民主革命)演变成为反法西斯侵略的民族战争2.导致了西班牙人民阵线共和国的颠覆西班牙人民阵线是什么性质的组织?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组织《格尔尼卡》:1937年,德国空军对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进行野蛮轰炸,大量平民伤亡。
画家毕加索义愤填膺,以此为题材创作了名画《格尔尼卡》,用超现实主义的风格揭露了法西斯的罪行。
一个德国法西斯分子看过后问毕加索:“这是你的杰作吗?”画家回答:“不,这是你们的杰作。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 第三单元 第10课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学案(无答案)-精选文档

课题: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备课时间:2019.1 授课时间:2019.3.设计教师:备课组长:【学习目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过程。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如果英、法、美等国家能同苏联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联合起来遏制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那么德、日、意也不可能发动世界大战,从而增强避免战争灾难、争取世界和平的意识,保持对战争的警惕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难点:理解绥靖政策【知识链接】:绥靖政策(1)含义:绥靖政策是一战后西方大国的统治者为确保既得利益,竭力避免的政策。
(2)表现形式:英法的“不干涉”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国联名不副实的“制裁”等。
(3)实质:为了保全自己,竭力避免与法西斯国家直接冲突,不惜牺牲一些局部的或小国的利益,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并尽可能地将祸水东引,把法西斯侵略的矛头引向苏联。
(4)影响:①助力了法西斯侵略的火焰;②竭力避免战争,但却恰恰加速了战争的到来,没有对法西斯侵略起到遏制作用,大战不可避免。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一、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基础知识】1、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1)表现:(2)结果:2、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请说说中、苏、埃、西等国人民为进行反法西斯而进行了哪些斗争?二、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和大战的爆发:1、说出西方大国绥靖政策表现和影响。
(讨论)为什么说美国的“中立政策”实际上是纵容了法西斯侵略?2、大战的爆发:(1)表现:(2)初期战况:(讨论)英法实行绥靖政策原因有哪些?【探索创新】:【创新背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德国入侵波兰是对绥靖政策的致命打击,许多人提出质疑:“他们扔出了两个‘小孩’,再扔出另一个‘小孩’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但是英法仍然对德国心存侥幸,幻想德国入侵波兰后继续东侵苏联。
第10课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岳麓版选修3第10课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备课人毕晓黎教学目标:课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
教学重点、难点: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图示法、归纳法、讲述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随着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发动了一系列的局部战争。
那么局部战争怎么会演变成全面的世界大战呢?讲授新课:一、全面战争爆发的原因:(一)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设问:到20世纪30年代,哪些国家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1922年意大利、1933年德国、1936年日本。
走上法西斯道路后,30年代,这些国家纷纷开始侵略扩张,挑起战端。
有哪些表现呢?1、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5年10月意30万大军不宣而战,到1936年5月正式吞并。
设问:意大利为什么侵略埃塞俄比亚呢?由于实力相对较弱和德国法西斯的扩张,意大利在欧洲扩张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出示地图)埃塞俄比亚地处东非要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意埃实力对比悬殊,意装备先进(图片),而埃的军队尚属于部落军(图片),但意仍采用了狂轰滥炸、施放毒气等灭绝人性的措施,大量使用毒气,致使埃塞俄比亚27.5万军民被毒气熏死,40余万无辜居民惨遭杀害,体现了法西斯组织反人类的特点。
2、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1936年内战爆发—1939年共和国被颠覆设问一:西班牙内战的双方是?初期内战的性质是?佛朗哥叛军(德意扶植的西班牙法西斯势力)与人民阵线政府(西班牙共产党和左翼政党的联合执政);西班牙人民反对本国法西斯势力的内战;后来德意进行了公开的武装干涉:德国派往西班牙的“秃鹰军团”,主要是空军、坦克兵和技术兵种,意大利派往西班牙的是整师的“黑衫队员”,在1937年中最多时,人数达到约5万人。
法西斯的部分外籍军团是由德国的“容克”飞机空运去的,随后大量的军队由德意战斗机护航乘船渡过海峡,大批武器装备、弹药源源不断供应叛军,德意的轰炸机对西班牙的城市进行狂轰滥炸,德意的正规军也在“志愿兵”名目掩盖下踏上西班牙本土。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三单元第10课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教案设计

第10课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过程。
培养学生将零散的历史材料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成一个历史过程并做出一定分析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通过情景创立、设置问题、角色扮演等方式,采用电子、网络等教学手段分析英法的绥靖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苏联的避战自保政策制定的原因、内容和产生的影响和大战的爆及初期阶段。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如果英、法、美等国家能同苏联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联合起来遏制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那么德、日、意也不可能发动世界大战,从而增强避免战争灾难、争取世界和平的意识,保持对战争的警惕性。
2、学情分析:本课出自选修三战争与和平,知识准备上看,通过必修三本教材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具备运用这部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技能上来看,学生掌握了运用电子产品和网络查找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从思辨能力上来看,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等能力。
本课学生兴趣点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过程中,英法美苏四国的对策,难点在于学生对相关史实的原因及影响的分析。
3、重点难点: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难点: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到这场战争中,战争中军民伤亡9000余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个罪恶源头的怎样开始对外侵略扩张的呢?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又是怎样与法西斯国家进行斗争的呢?英法美苏四大国采用了怎样的政策?,战争又是如何爆发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第10课,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先找同学读一下本课的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10【教学设计】《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通过分析法西斯轴心同盟集团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掌握世界各地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纷纷受挫的史实,进而认识局部战争未能阻止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大战爆发的史实;掌握英、法“绥靖政策”和美国“中立政策”;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掌握英、法“绥靖政策”和美国“中立政策”,培养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
通过课堂小组讨论的方法,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尊重生命,了解科学进步带来的世界性影响,树立继承和发展科学的信念。
学习科学家勇于奉献的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
【教学难点】英、法“绥靖政策”和美国“中立政策”。
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导入新课德国法西斯的头子希特勒为发动世界大战,先后制定了灭亡波兰的“白色方案”、吞并西欧的“黄色方案”、入侵不列颠群岛的“海狮计划”,为达此目的,德国采用“闪电”式的战术,吞并波兰,灭亡法国。
但是英法仍然对德国心存侥幸,幻想德国入侵波兰后继续东侵苏联。
德国入侵波兰是对绥靖政策的致命打击。
经过这一系列事情后,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呢?新课讲授一、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1.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5年,意大利不宣而战,入侵埃塞俄比亚。
1936年,吞并了埃塞俄比亚。
2.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
后来,德、意直接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转变为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
1939年,西班牙共和国被颠覆。
3.日本对中国的侵略:1937年,日本又挑起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岳麓版历史选修3课件:第3单元 第10课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1936 年 5 月,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3)结果:______
2.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 (1)经过
佛朗哥 叛乱,内战爆发。 ①1936 年 7 月,德、意支持________
人民阵线政府 坚决镇压,控制了局势。 ②_______________ 武装干涉 。 ③德、意法西斯直接进行___________
4.德军在欧洲侵略扩张
奥地利 ,加强了在欧洲的战略地位。 (1)1938 年,吞并了________
苏台德 地区挑起事端,企图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2)1938 年,在________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5.德、意、日法西斯结盟
反共产国际协定 》 (1)表现:德、意、日三国于 1936~1937 年期间签订《________________ ,
国联 宣 ①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迫于舆论压力,英、法操纵之下的 ______
经济制裁 ,但范围有限。 布对意实行__________
不干涉协议 》 ②对德、意干涉西班牙:缔结《_____________ ,纵容法西斯扩张。
③对德吞并奥地利:无任何正式反应。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慕尼黑协定 》的签订。 (3)顶峰: 《______________
建立“柏林—罗马—东京”三国轴心。
共产主义 为名结盟,增强了法西斯的力量,使新的世 (2)危害:以反对____________
界大战的危险迫在眉睫。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1.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 (1)中国:最早进行了反法西斯战争。 (2)埃塞俄比亚:在其皇帝海尔· 塞拉西一世的领导下,人民顽强抗意。
上一页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高中历史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教案 岳麓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0课散沙一盘酿苦果——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教案【教学目的】高考资源网知识与才能:通过对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英法的绥靖政策、美国的“中立法案〞、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等有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世界上各种政治力量的互相内耗,未能形成对抗法西斯国家的合力,才使得二战全面爆发的。
通过学习上述知识的历史背景及互相联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原因,展示材料,呈现情景,逐步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根本途径、方法和手段。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有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虽然“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但防患于未然似乎更为重要。
假设世界各国能通力,法西斯权利就不会在全世界兴风作浪,挑起这场给人类带来宏大灾难的战争,从而明了为了和平自己应担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教学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学难点】英法的绥靖政策和美国的“中立法案〞【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和互动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真可谓是一个风云变幻危机四伏的世界。
当时在国际关系方面,各种政治力量之间可以说是矛盾重重,错综复杂,根本矛盾有社会主义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协约国对苏俄的武装干预和封锁;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如英法美在巴黎和会上的争斗、美日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争夺、美英日的海军军备竞赛等;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如巴黎和会上对战败国领土、殖民地的宰割以及索取赔款;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宗主国之间的矛盾,如中国为反对巴黎和会决定爆发了五四运动;30年代反法西斯力量与法西斯权利的矛盾,如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中国等反法西斯的武装斗争等。
在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中,不同时期其主要矛盾是不断变化的。
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历史选修三导学案 编号:2008LS008 使用时间:2010年5月10日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第10课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导学案
【使用说明】
1、依据知识结构,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梳理基础知识,并掌握记忆重点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不能解决的问题用红笔勾画,作出记录,便于上课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法西斯国家结盟、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大战的爆发、大战初期阶段战况
英法美的绥靖政策;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一、绥靖政策的含义
一战后,西方大国为了确保既得利益,竭力避免战争,对法西斯国家侵略采取的一种妥协、纵容的政策。
二、英法美为什么执行绥靖政策?有哪些主要表现?从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原因:①英法“一战”后经济军事地位削弱,政治也动荡不安,在法西斯面前难以执行持续的政策 ②一战的残酷性使英法国内盛行“和平主义”思潮,美国国内也盛行“孤立主义”,使大国竭力想避免战争③ 英国国内政治成分复杂,部分人对德国有负罪感④ 资本主义大国对社会主义和弱小国家固有的仇视和篾视⑤ 希特勒“反共”假象的迷惑⑥ 英法美是“凡——华体系”的受益者,为维护自身利益,大国极力维护此秩序
表现:①日本侵略中国东北,英法控制的国联未做任何制裁,而是宣布东北“国际共管”②意大利侵略埃塞,英法迫于压力,制裁意大利,但未把重要的战略物资石油列入制裁之列,实际上是一种纵容③西班牙内战,德意支持叛军一方,英法宣布“不干涉”实际上是纵容德意④德国侵略捷克,英法德意签定“募尼黑协定”,绥靖政策达到顶峰⑤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宣而不战”,是绥靖政策的继续。
教训:大国为自身利益,不惜牺牲他国利益,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在法西斯威胁人类时,世界人民应团结一致,共同对敌,将法西斯消灭在萌芽状态。
【当堂检测】
1、20世纪30年代世界的主要矛盾是( )
A 、 法西斯主义和反法西斯的矛盾
B 、 英法德帝国主义的矛盾
C 、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D 、 殖民地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2、20世纪30年代民族解放运动最大的特点是( )
A 、 反殖民主义
B 、 反帝国主义
C 、 反霸权主义
D 、 反法西斯侵略 3、1936年,德日签定《反共产国际协定》的根本意图是 A 、 反对共产主义 B 、 镇压无产阶级革命 C 、欺骗英法等国,准备发动战争 D 、 号召资本主义国家对抗苏联 4、法西斯国家勾结扩张的有利外部环境是( )
A 、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
B 、苏联中立自保
C 、 局部反法西斯失败
D 、 共产国际的策略影响 5、确切地说,西班牙内战是一场( )
A 、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法西斯势力的革命斗争
B 、有外部力量参加的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
C 、西班牙人民反对外国法西斯势力的斗争
D 、法西斯和反法西斯国家的公开较量
6、1940、12 罗斯福发表“炉边讲话”时说“过去两年的经验已不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彻底投降才能与纳粹和平”。
下面哪一国家的史实证明了这一论断?( )
A 、 英国
B 、 法国
C 、 波兰
D 、 苏联
7、西方大国执行绥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 、竭力避免战争,维护既得利益
B 、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满足法西斯的欲望
C 、打击进步势力,维护资本主义
D 、赢得备战时机,准备与法西斯斗争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