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化学专题复习专题八电解质溶液(1)课件
合集下载
专题讲座(八) 电解质溶液中的四大平衡常数

化学
(4)①已知Ksp(BaSO4)=1.1×10-10。将等体积的Na2SO4溶液和BaCl2溶液混 合,若Na2SO4溶液的浓度为 0.02 mol· L-1,则生成BaSO4沉淀所需的BaCl2溶 液的最小浓度为 。(忽略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
解析:(4)①BaCl2 溶液和 Na2SO4 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中 c(Na2SO4)=
化学
说明:(1)化学平衡常数是其他平衡常数的基础,“三段式”是有效解答有关
平衡计算的“万能钥匙”。
(2)除以上四大平衡常数外,还有:水解平衡常数[如 N H 4 +H2O
+ c(NH3 H2O) c(H ) H ,Kh= ] 、配位平衡常数 { 如 Ag +2NH3·H2O c(NH4 ) +
化学
专题讲座(八) 电解质溶液中的四大平衡常数
化学
1.四大平衡常数的比较
化学平衡常数 (K)
电离常数(Ka、Kb) (1)对于一元弱酸 HA: + HA H +A ,电离常数 c(H ) c(A ) Ka= c(HA) (2)对于一元弱碱 BOH: BOH B++OH-,电离 常数 Kb= c(B ) c(OH )
-
V2L 0.1mol L1 V1L 0.1mol L1 0.1 mol·L ,则混合后溶液中的 V1 9 =10 mol·L ,解得: = 。 V2 11 答案:(3)> 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离子积常数增大 9∶11
-2 -1
20.12mL =0.100 6 mol·L-1。 20.00mL 答案:(2)2×10-5 0.100 6 mol· L-1
《电解质溶液》PPT课件_OK

化合价:整数
氧化数:整数、分数,可能超过化合价的值。
决定电子得失数,如:Fe3O4→ FeO
Fe:+(8/3) → +2 , (8/3) -2 = 2/3 , 3×(2/3) = 2
Fe3O4 + 2e- + 2H+ === 3FeO +H2O 氧化数高的状态:氧化态
氧化数低的状态:还原态
6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解质的溶液的电导,用Λm表示。
Λm
c
在SI制中摩尔电导率的单位是S·m2·mol-1,c的单
位为mol·m-3,而物质的量浓度习惯上常用
mol·dΛmm-3,故:c103
注意:摩尔电导率是指摩尔电荷的电导率;
摩尔浓度是指摩尔物质量;
两者可能不相等。
23
如:浓度为1mol·dm-3的MgCl2水溶液,其正、负 离子(Mg2+,Cl-)所带的电荷均为2mol·dm-3,故
3. 共价化合物中,元素的氧化数等于其电子 偏移个数,电负性大的元素的氧化数为负, 电负性小要氧化数为正。
4. 结构未知的化合物中,某元素的氧化数可 按如下规则求得:中性分子中各元素氧化 数的代数和等于零;复杂离子中各元素氧 化数的代数和等于该离子的电荷数。
5
例:K2MnO4、KMnO4、Cr2O72-、HClO中各原 子的氧化数各为多少?
21
κ/(Sm-1)
80 H2SO4
60 KOH
KCl 40
20
MgSO4
CH3COOH
0
5
10
15
c/(moldm-3)
298K 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
强酸、强碱的电 导率较大,其次 是盐类,它们是 强电解质;而弱 电解质, CH3COOH 等为最低。
氧化数:整数、分数,可能超过化合价的值。
决定电子得失数,如:Fe3O4→ FeO
Fe:+(8/3) → +2 , (8/3) -2 = 2/3 , 3×(2/3) = 2
Fe3O4 + 2e- + 2H+ === 3FeO +H2O 氧化数高的状态:氧化态
氧化数低的状态:还原态
6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解质的溶液的电导,用Λm表示。
Λm
c
在SI制中摩尔电导率的单位是S·m2·mol-1,c的单
位为mol·m-3,而物质的量浓度习惯上常用
mol·dΛmm-3,故:c103
注意:摩尔电导率是指摩尔电荷的电导率;
摩尔浓度是指摩尔物质量;
两者可能不相等。
23
如:浓度为1mol·dm-3的MgCl2水溶液,其正、负 离子(Mg2+,Cl-)所带的电荷均为2mol·dm-3,故
3. 共价化合物中,元素的氧化数等于其电子 偏移个数,电负性大的元素的氧化数为负, 电负性小要氧化数为正。
4. 结构未知的化合物中,某元素的氧化数可 按如下规则求得:中性分子中各元素氧化 数的代数和等于零;复杂离子中各元素氧 化数的代数和等于该离子的电荷数。
5
例:K2MnO4、KMnO4、Cr2O72-、HClO中各原 子的氧化数各为多少?
21
κ/(Sm-1)
80 H2SO4
60 KOH
KCl 40
20
MgSO4
CH3COOH
0
5
10
15
c/(moldm-3)
298K 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
强酸、强碱的电 导率较大,其次 是盐类,它们是 强电解质;而弱 电解质, CH3COOH 等为最低。
《电解质溶液专题》PPT课件

离子键结合的离子化合物 由极性键结合的弱极性 或极性键结合的共价化合物 化合物或非极性化合物
电离过程 NaHSO4=Na++H++SO4 2-
表示法 NaHCO3=Na++ HCO3 -
2
专题训练
1、 已知NH3、SO3、NO2、P2O5等的水溶液均 可导电,它们都是电解质吗?
解析: NH3、SO3、NO2、P2O5等的水溶液均可导 电,是因为它们与水化合后,生成的化合 物电离出阴、阳离子而导电, 但NH3、SO3、NO2、P2O5等本身并不能电 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它们属于非电 解质。
• 1、早期皮肌炎患者,还往往伴 有全身不适症状,如-全身肌肉酸 痛,软弱无力,上楼梯时感觉两 腿费力;举手梳理头发时,举高 手臂很吃力;抬头转头缓慢而费 力。
影响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的因素: 自由移动阴阳离子浓度及 离子所带的电荷
10
例、下列各种溶液中通入或加入少量 物质,对溶液导电能力有何影响? (1盐酸中通入少量NH3 影响不大
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11定义定义导电实质导电实质实例实例结构特点结构特点电离过程电离过程表示法表示法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电离产生可自由移动的离子电离产生可自由移动的离子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大多数酸碱大多数酸碱盐水alal22oo33等等离子键结合的离子化合物离子键结合的离子化合物或极性键结合的共价化合物或极性键结合的共价化合物nahsonahso44nanasoso4422nahconahco33nanahcohco33在水溶液在水溶液和和熔融状态下熔融状态下都都不能导电的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化合物不电离不导电不电离不导电乙醇等多数有机物乙醇等多数有机物及一些无机化合物及一些无机化合物由极性键结合的弱极性由极性键结合的弱极性化合物或非极性化合物化合物或非极性化合物22等的水溶液均可导电它们都是电解质吗
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化学专题复习专题八第四单元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课件

的Mg(OH)2.
xuekew
即时应用 2.(1)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 产生的 废水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严重. 通过
控制溶液的pH对工业废水中的金属
离子进行分离是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
的方法.
下表是常温下金属氢氧化物的 Ksp(沉淀溶解平衡常数)和金属离子 在某浓度下开始沉淀所需的pH(表中 浓度为相应pH时溶液中有关金属离 子产生沉淀的最小浓度; 当溶液中金 属离子浓度小于10-5mol· -1时通常 L
3.7时, Fe3+沉淀完全, 而Cu2+没有
沉淀, 当pH≥4.7时, Cu2+开始沉淀,
所以溶液pH范围为3.7≤pH≤4.7.
(2)根据转化反应: CaSO4(s)+ Na2CO3(aq) CaCO3(s)+ Na2SO4(aq), 达沉淀溶解平衡时 2- cSO4 KspCaSO4 K= 2- = cCO3 KspCaCO3 9.1×10 6 = =3.25×103. - 2.8×10 9
专题八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四单元
难溶电解质的沉
淀溶解平衡
2013高考导航
考纲要求 1.了解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
淀溶解平衡.
2.了解溶度积的含义.
3.能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沉淀
的溶解、生成和转化过程.
命题热点
20 13年高考, 把沉淀的溶解和转
化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元素
化合物等知识相结合进行命题的
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金属 离子 Fe3+ Cr3+ Cu2+
Ksp
4.0×10-
38
pH(10-1 pH(10-5 mol· -1) mol· -1) L L
2.7 4.3 4.7 12.3
电解质溶液课件 PPT

解: 已知HAc的Ka=1、76*10-5
Kb AC-=Kw/Ka =1、0 ×10-14 /1、76×10-5 =5、68 ×10-10
pOH=-lg[OH-]=-lg7、54×10-6=5、12
pH=14-pOH=14-5、12=8、88
例 计算0、100mol、L-1NH4Cl溶液的 pH值。
Cb
=
—40—0×—0—、—10—-—10—0×—0、—10= 400 +100
0、06
(mol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L-1)
pKa = pKa(NH4+ ) = 9、25
pH = pKa + lg—C—b = 9、25 + lg0—、—06 =9、73
Ca
0、02
三、缓冲容量与缓冲范围
(一)缓冲容量(buffer capacity)
Kb =
—Kw— = Ka
1、0×10-14 1—、—8×—1—0-5 =
5、6×10-10
酸与碱的离解常数具体反映了酸碱的强度,酸的 Ka越大,酸就越强;若碱Kb的越大,碱就越强, 在共轭酸碱对中,酸Ka的越大,则碱的Kb越小
第三节 溶液的酸碱性及PH值计算
一、水的质子自递平衡
➢水的离子积常数
Kw
例: 1L缓冲溶液中含有0、10molHAc与0、20molNaAc, 求该缓冲溶液的pH值。
解:该缓冲溶液中含有HAc-NaAc缓冲对 又 Ka(HAc) =1、76×10-5 Ca =0、10mol·L-1 Cb = 0、20 mol·L-1
pH = pKa + lg —CCa—b = 4、75 + lg00—、 、—2100
NaOH Na OH
Kb AC-=Kw/Ka =1、0 ×10-14 /1、76×10-5 =5、68 ×10-10
pOH=-lg[OH-]=-lg7、54×10-6=5、12
pH=14-pOH=14-5、12=8、88
例 计算0、100mol、L-1NH4Cl溶液的 pH值。
Cb
=
—40—0×—0—、—10—-—10—0×—0、—10= 400 +100
0、06
(mol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L-1)
pKa = pKa(NH4+ ) = 9、25
pH = pKa + lg—C—b = 9、25 + lg0—、—06 =9、73
Ca
0、02
三、缓冲容量与缓冲范围
(一)缓冲容量(buffer capacity)
Kb =
—Kw— = Ka
1、0×10-14 1—、—8×—1—0-5 =
5、6×10-10
酸与碱的离解常数具体反映了酸碱的强度,酸的 Ka越大,酸就越强;若碱Kb的越大,碱就越强, 在共轭酸碱对中,酸Ka的越大,则碱的Kb越小
第三节 溶液的酸碱性及PH值计算
一、水的质子自递平衡
➢水的离子积常数
Kw
例: 1L缓冲溶液中含有0、10molHAc与0、20molNaAc, 求该缓冲溶液的pH值。
解:该缓冲溶液中含有HAc-NaAc缓冲对 又 Ka(HAc) =1、76×10-5 Ca =0、10mol·L-1 Cb = 0、20 mol·L-1
pH = pKa + lg —CCa—b = 4、75 + lg00—、 、—2100
NaOH Na OH
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化学专题复习专题八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课件

③各离子浓度前的化学计量数就是各 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如小苏打溶液中: + + - - c(Na )+c(H )=c(HCO3 )+c(OH )
2- +2c(CO3 )
(2)物料守恒式 在电解质溶液中, 由于某些离子能够 水解, 粒子种类增多, 但中心原子总 是守恒的.
如小苏打溶液中, 虽然 HCO3 既水解 - - 又电离, 但 HCO3 、CO2 、H2CO3 三 3 者中 C 原子的总物质的量与 Na 的物 + - 质的量相等, 即: c(Na )=c(HCO3 )+ c(H2CO3)+c(CO2 ). 3 2.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B.在 0.1 mol· 1Na2CO3 溶液中: L c(OH )-c(H )=c(HCO3 )+ 2c(H2CO3) C.向 0.2 mol· 1NaHCO3 溶液中加 L 入等体积 0.1 mol· NaOH 溶液: L
- - + 2- c(CO3 )>c(HCO3 )>c(OH )>c(H ) -1 - - + -
+
③NH4HSO4, c(NH4 )由大到小的顺序 是: ③>①>②. (4)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比 较 要考虑溶液中发生的水解平衡、电离 平衡等. 如在 0.1 mol/L 的 NH4Cl 溶液和 0.1 mol/L 的氨水混合溶液中,
+
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NH4 )>c(Cl )>c(OH )>c(H ). 这是 由于在该溶液中, NH3· 2O 的电离与 H NH4 的水解互相抑制, 但 NH3· 2O 的 H 电离程度大于 NH4 的水解程度.
盐
的
实例及
是否水 溶液的 离
类
别
解 酸碱性 子方程 不水解 中性
最新高中化学高考电解质溶液专题复习精品PPT多媒体课件

方法 取1 mL 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 用蒸馏水稀释相同倍数,再测 定两溶液的pH 测定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的 pH 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 加入纯度、质量都相同的同种 锌粉 同体积pH=1的盐酸和醋酸, 加入足量的锌,用排水法收集 生成的氢气 滴定相同pH的等体积盐酸和醋 酸
现象
盐酸pH变化大,醋酸 的pH变化小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2009 年高考江苏卷改编题 )下列溶液中 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室温下,向 0.01 mol· L 1NH4HSO4 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至中性: + + - - + c(Na )>c(NH4 )>c(SO2 )> c (OH ) = c (H ) 4 - B.0.1 mol· L 1NaHCO3 溶液: - c(Na+)>c(OH-)>c(HCO3 )>c(H+) C . Na2CO3 溶液: c(OH - ) - c(H + ) = c(HCO - 3 )+ 2c(H2CO3) - D.25 ℃时,pH=4.75、浓度均为 0.1 mol· L 1的 CH3COOH、CH3COONa 混合溶液: - - + c(CH3COO )+c(OH )<c(CH3COOH)+c(H )
方法点拨 方法 现象 醋酸钠溶液中加入几滴 溶液为浅红色 酚酞溶液 测定0.1 mol/L的醋酸的 测出的pH>1 pH 在烧杯里加入浓醋酸, 接通电源,然后缓缓加 电流强度先逐渐变大, 入蒸馏水并不断搅拌, 然后逐渐变小 观察电流表中电流强度 的变化 取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 盐酸和醋酸,测其导电 电流强度:盐酸>醋酸 性
(2)物料守恒规律 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水解或电离, 离子种类增多,但某些关键性的原子总是守恒 - 的, 如在 Na2CO3 溶液中 CO2 故碳元 3 能水解, - - 素以 CO2 、 HCO H2CO3 三种形式存在,它 3 3、 们之间的守恒关系为 + - - c(Na )=2{c(CO2 ) + c (HCO 3 3 )+c(H2CO3)}。 (3)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相等 如 K2S 溶液中:c(OH-)=c(HS-)+2c(H2S)+ + c(H )。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化学第2课时电解原理的应用课件鲁科版

2.铜的电解精炼 (1)装置
(2)电极反应 阳极:Cu-2e-===Cu2+ 阴极:Cu2++2e-===Cu (3)阳极泥 铜的电解精炼过程中,粗铜中不如铜活泼的 金属与其他不溶性杂质混在一起沉积在电解 池底部形成的物质。
3.电镀 (1)定义:应用__电__解___原理,在金属表面镀 上一薄层金属或合金的方法。 (2)目的:使金属___抗__腐__蚀__能力增强且增加 金属表面的耐磨性和美观性。
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 溶液呈现无色
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 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现中性
解析:选B。电解NaCl溶液,阴极生成H2和 NaOH,阳极生成Cl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饱和NaCl溶液时,Na+向阴极移动, 在阴极表面得电子析出 B.电解精炼铜装置中粗铜做阴极 C.电镀池中镀层金属做阳极 D.通过电解MgCl2溶液的方法冶炼金属镁
电解饱和食盐水与氯碱工业
探究导引1 在电解饱和食盐水过程中,在阴 极附近滴入1滴酚酞试液,出现什么现象?为 什么?
提示:阴极附近区域变红色,电解后,由于 阴极附近H+放电生成H2使该区域的c(H+)降 低,破坏了附近的水的电离平衡,促进水的 电离,使H2O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结果阴 极区溶液中的c(OH-)增大,使阴极区的溶液 呈碱性,滴入酚酞试液时变红色。
2.氯碱工业 (1)原料 精制 粗盐中含有泥沙、Ca2+、Mg2 + 、Fe 3+、SO24- 等杂质。
这些金 属离子在碱性 环境中会生成 沉淀,损 坏离子 交换膜;此外 ,杂质的存在 会使得到
的产品不纯,因此 必须经过精制。
除杂质的过程:
(2)工业生产 由阳极(金属钛网)、阴极(碳钢网)、离子交换 膜、电解槽框和导电铜棒等组成,每台电解 槽由若干个单元槽串联或并联组成。如图表 示一个单元槽的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 电解质溶液(1)
水溶液中的各种平衡
溶液中的平衡包括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 衡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延伸出强弱电解质、离子共 存问题、水的电离、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判
断、溶液的pH、影响弱电解质电离的外界因素、影
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在近年的高考命题中对 主要内容的考核:1.平衡的基本原理;2.强弱电解 质的区别,以及与溶液导电能力的关系;3.影响水 的电离平衡的因素;4.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判
3.在pH=3的溶液A中水的电离度为α (A),与纯水中
α (B)的电离度比较(相同温度下),正确的是( A.α (A)<α (B) B.α (A)>α (B) C.α (A)=α (B) D.α (A)<α (B)或α (A)>α (B) )
解析Βιβλιοθήκη 题中pH=3的A溶液可能是由于A溶液自身电
离呈酸性,也可能是由于A溶液中的弱碱阳离子水
解析
A项,pH都减小,A错;B项,两溶液pH均为12,
稀释相同倍数时(100倍),NaOH溶液pH变为10,而氨
水由于存在电离平衡10<pH<12,B正确;C项,①、④
等体积混合,氨水过量,溶液呈碱性,离子浓度顺序
为c(NH )>c(Cl-)>c(OH-)>c(H+),C错;D项,溶液 4
②、③等体积混合时,与C项情况相反,醋酸过量:
NH4Cl、 NH3· 2O H
NH4Cl NH4Cl、HCl
pH=7
pH<7 pH<7
Ⅰ表示向NH3·H2O中加入的HCl溶液相对较少,NH3
·H2O剩余较多;Ⅱ表示向NH3·H2O中加入的HCl溶液 相对增多,NH3·H2O剩余较少,由电荷守恒得:c(NH ) 4 +c(H+)=c(OH-)+c(Cl-),已知c(NH )=c(Cl-),则c(H+) 4 =c(OH-),pH=7;Ⅲ表示NH3·H2O与HCl溶液恰好完全 反应生成NH4Cl,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l-)>
zxxk
4.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关键看
水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 5.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导电能力不一定越强; 6.发生水解的盐溶液不一定呈酸性或碱性,可能呈 中性;
7.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一般规律是酸、碱抑制水电
离,而能水解的盐一般促进水电离; 8.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在发生中和反应或较强酸 制较弱酸时也是分步进行的,第一步电离远大于其 第二步电离;
c(OH-)即溶液显酸性,在①②④⑤中符合条件的仅 ④。 答案 D
7.已知Ksp[Cu(OH)2]=2.2×10-20、Ksp[Fe(OH)3]
=4.0×10-38,Cu2+和Fe3+完全以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 分别为6.7和3.2。现在向pH=0、Cu2+、Fe3+浓度均 为0.04 mol/L的溶液中加入某一固体,以中和H+调 节pH(设溶液体积不变),该过程中Cu2+、Fe3+的浓度 与pH关系正确的是 ( )
。 (2)室温下,若向一定量C的稀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 的量浓度相同的A溶液,直至A溶液过量,生成化合 物XY4Z(X、Y、Z表示元素符号)。讨论上述实验过
程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对应溶质的化学式和
溶液的pH。试填写表中空白(要求填写有关粒子 的化学式:
离子浓度由大到小 的顺序 Ⅰ Ⅱ Ⅲ Ⅳ c(XY 4)>c(Z-)>c(OH-)>c(H+) c(XY 4)=c(Z-)
迁移应用 1.将标准状况下的2.24 L CO2通入150 mL 1 mol/L NaOH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 A.c(HCO 3 )略大于c(CO3 )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c(Na+)等于c(CO2 )与c(HCO3 )之和 3 2 D.c(HCO3 )略小于c(CO3 ) 解析 根据题意知反应后得到0.05 mol的Na2CO3和 0.05 mol的NaHCO3。相同浓度时,碳酸根的水解程 度大于碳酸氢根的水解程度,故c(HCO )略大于 3 2 c(CO 3 );B选项无意义;C选项没有正确反映出Na元 素和C元素之间的关系。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H+)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 B.在35℃时,c(H+)>c(OH-) C.水的电离度α (25℃)>α (35℃) D.水的电离是吸热的
(
)
解析
根据题意,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35℃)>
K(25℃),说明35℃时水的电离程度较大,电离出的 c(H+)或c(OH-)较大,即电离度α(25℃)< α(35℃),但某一温度时,由于水电离出H+和OH-时 按1∶1进行,所以两者相等。因为从25℃升温至 35℃时,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所以水的电离是吸热 的。
z.x.x.k
9.弱酸不一定不能制强酸; 10.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浓度无关,与 平衡常数的含义相当; 11.溶液越稀,越有利于电离; 12.比较反应速率时,弱电解质关注已电离的离子,考 虑反应的量时,弱电解质关注本身所有的氢离子 或氢氧根离子(即已电离的和未电离的)。
【典例导析】化学学科中的平衡理论主要包括:化学
①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相等,则
x= x= ; 。 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则
②平衡时甲中A的体积分数为
;
③若平衡时两容器的压强不相等,则两容器中压强 之比为 。
Ⅱ.(1)室温下,取pH=2的盐酸和醋酸 溶液各100 mL,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
的Zn粒,反应过程中两溶液的pH变化
c(Z-)>c(H+)>c(XY 4 )c(OH-)
溶质的 化学式
溶液的pH pH>7
XY4Z、 XY3·H2O
XY4Z pH<7 pH<7
(3)B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E,在一定条件下E与O2 发生反应生成F。 ①将0.05 mol E和0.03 mol O2放入容积为1 L的 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c(F)= 0.04 mol/L。写出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表 达式: , 其值为 ,E的平衡转化率为 。 ②已知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当该反应处于平衡状 态时,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E的平衡转化率的有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减小 压强 E.加入催化剂 F.移出氧气
性,关键是看其他离子的酸碱性或对NH 水解的影 4
响。选项A、D中Cl、SO
2 4
对NH 水解无影响;选项B 4
中HCO 3水解呈碱性,反而使溶液pH值增大;只有选
项C中本身能电离出H+,会使溶液的pH值降低。 答案 C
5.水的电离过程为H2O
H++OH-,在不同温度下其平
衡常数为K(25℃)=1.0×10-14,K(35℃)=2.1×10-14。
如右图所示。则图中表示醋酸溶液中pH变化曲线 的是 (填“A”或“B”)。设盐酸中加入Zn
质量为m1,醋酸溶液中加入的Zn质量为m2,则 m1 m2(选填“<”、“=”或“>”)。
Z…x…x…k
(2)若室温下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100 mL,分
别加水稀释后使pH=4,设盐酸中加入水的体积为 V1,醋酸溶液中加入的水的体积为V2,则V1 (选填“<”、“=”或“>”)。 Ⅲ.已知:ZnCl2·xH2O易溶于水,且其浓的水溶液 V2
解呈酸性。如果A自身电离出H+,则将抑制水的电
离,则α(A)<α(B);若由于A水解呈酸性,则应促
进水的电离,则α(A)>α(B)。
答案
D
4.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值最
小的是
A.NH4Cl B.NH4HCO3
(
)
C.NH4HSO4
D.(NH4)2SO4
解析
本题中四个选项中,NH 均发生水解,呈酸 4
c(H+)>c(OH-),D项错。
答案 B
9.已知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A、B、C、D 4种常见化
合物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目依次为2、3、4、5,其 中A、B含有18个电子,C、D含有10个电子。请回答: (1)D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已知8 g D
与O2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放出445 kJ的热
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离子浓度由大到小 的顺序 Ⅰ
c(NH 4
溶质的 化学式 NH4Cl、 NH3· 2O H
溶液的pH pH>7
)>c(Cl-)> c(OH-)>c(H+)
Ⅱ
Ⅲ Ⅳ
c(NH 4 )=c(Cl-)
c(Cl-)>c(NH4 )> c(H+)>c(OH-) c(Cl-)>c(H+)> c(NH 4 )c(OH-)
呈较强酸性;SOCl2(氯化亚砜)极易和水发生如下
反应:SOCl2+H2O 取无 水氯化锌采用ZnCl2·xH2O与SOCl2混合加热的方 法。试回答: SO2+2HCl。实验室中制
SOCl2的作用是
。
Ⅳ.一定温度下的难溶电解质AmBn在水溶液中达
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其平衡常数Ksp=cm(An+)· cn(Bm-),称为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①在25℃,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依次加入等浓度 的KI溶液和Na2S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填字母)。
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四种,且均 符合勒夏特列原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有甲、乙两个容积相等的恒容密闭容器,发生 反应3A(g)+B(g)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的依据是 (填序号)。 xC(g) Δ H=Q kJ/mol
水溶液中的各种平衡
溶液中的平衡包括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 衡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延伸出强弱电解质、离子共 存问题、水的电离、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判
断、溶液的pH、影响弱电解质电离的外界因素、影
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在近年的高考命题中对 主要内容的考核:1.平衡的基本原理;2.强弱电解 质的区别,以及与溶液导电能力的关系;3.影响水 的电离平衡的因素;4.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判
3.在pH=3的溶液A中水的电离度为α (A),与纯水中
α (B)的电离度比较(相同温度下),正确的是( A.α (A)<α (B) B.α (A)>α (B) C.α (A)=α (B) D.α (A)<α (B)或α (A)>α (B) )
解析Βιβλιοθήκη 题中pH=3的A溶液可能是由于A溶液自身电
离呈酸性,也可能是由于A溶液中的弱碱阳离子水
解析
A项,pH都减小,A错;B项,两溶液pH均为12,
稀释相同倍数时(100倍),NaOH溶液pH变为10,而氨
水由于存在电离平衡10<pH<12,B正确;C项,①、④
等体积混合,氨水过量,溶液呈碱性,离子浓度顺序
为c(NH )>c(Cl-)>c(OH-)>c(H+),C错;D项,溶液 4
②、③等体积混合时,与C项情况相反,醋酸过量:
NH4Cl、 NH3· 2O H
NH4Cl NH4Cl、HCl
pH=7
pH<7 pH<7
Ⅰ表示向NH3·H2O中加入的HCl溶液相对较少,NH3
·H2O剩余较多;Ⅱ表示向NH3·H2O中加入的HCl溶液 相对增多,NH3·H2O剩余较少,由电荷守恒得:c(NH ) 4 +c(H+)=c(OH-)+c(Cl-),已知c(NH )=c(Cl-),则c(H+) 4 =c(OH-),pH=7;Ⅲ表示NH3·H2O与HCl溶液恰好完全 反应生成NH4Cl,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l-)>
zxxk
4.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关键看
水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 5.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导电能力不一定越强; 6.发生水解的盐溶液不一定呈酸性或碱性,可能呈 中性;
7.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一般规律是酸、碱抑制水电
离,而能水解的盐一般促进水电离; 8.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在发生中和反应或较强酸 制较弱酸时也是分步进行的,第一步电离远大于其 第二步电离;
c(OH-)即溶液显酸性,在①②④⑤中符合条件的仅 ④。 答案 D
7.已知Ksp[Cu(OH)2]=2.2×10-20、Ksp[Fe(OH)3]
=4.0×10-38,Cu2+和Fe3+完全以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 分别为6.7和3.2。现在向pH=0、Cu2+、Fe3+浓度均 为0.04 mol/L的溶液中加入某一固体,以中和H+调 节pH(设溶液体积不变),该过程中Cu2+、Fe3+的浓度 与pH关系正确的是 ( )
。 (2)室温下,若向一定量C的稀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 的量浓度相同的A溶液,直至A溶液过量,生成化合 物XY4Z(X、Y、Z表示元素符号)。讨论上述实验过
程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对应溶质的化学式和
溶液的pH。试填写表中空白(要求填写有关粒子 的化学式:
离子浓度由大到小 的顺序 Ⅰ Ⅱ Ⅲ Ⅳ c(XY 4)>c(Z-)>c(OH-)>c(H+) c(XY 4)=c(Z-)
迁移应用 1.将标准状况下的2.24 L CO2通入150 mL 1 mol/L NaOH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 A.c(HCO 3 )略大于c(CO3 )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c(Na+)等于c(CO2 )与c(HCO3 )之和 3 2 D.c(HCO3 )略小于c(CO3 ) 解析 根据题意知反应后得到0.05 mol的Na2CO3和 0.05 mol的NaHCO3。相同浓度时,碳酸根的水解程 度大于碳酸氢根的水解程度,故c(HCO )略大于 3 2 c(CO 3 );B选项无意义;C选项没有正确反映出Na元 素和C元素之间的关系。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H+)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 B.在35℃时,c(H+)>c(OH-) C.水的电离度α (25℃)>α (35℃) D.水的电离是吸热的
(
)
解析
根据题意,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35℃)>
K(25℃),说明35℃时水的电离程度较大,电离出的 c(H+)或c(OH-)较大,即电离度α(25℃)< α(35℃),但某一温度时,由于水电离出H+和OH-时 按1∶1进行,所以两者相等。因为从25℃升温至 35℃时,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所以水的电离是吸热 的。
z.x.x.k
9.弱酸不一定不能制强酸; 10.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浓度无关,与 平衡常数的含义相当; 11.溶液越稀,越有利于电离; 12.比较反应速率时,弱电解质关注已电离的离子,考 虑反应的量时,弱电解质关注本身所有的氢离子 或氢氧根离子(即已电离的和未电离的)。
【典例导析】化学学科中的平衡理论主要包括:化学
①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相等,则
x= x= ; 。 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则
②平衡时甲中A的体积分数为
;
③若平衡时两容器的压强不相等,则两容器中压强 之比为 。
Ⅱ.(1)室温下,取pH=2的盐酸和醋酸 溶液各100 mL,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
的Zn粒,反应过程中两溶液的pH变化
c(Z-)>c(H+)>c(XY 4 )c(OH-)
溶质的 化学式
溶液的pH pH>7
XY4Z、 XY3·H2O
XY4Z pH<7 pH<7
(3)B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E,在一定条件下E与O2 发生反应生成F。 ①将0.05 mol E和0.03 mol O2放入容积为1 L的 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c(F)= 0.04 mol/L。写出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表 达式: , 其值为 ,E的平衡转化率为 。 ②已知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当该反应处于平衡状 态时,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E的平衡转化率的有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减小 压强 E.加入催化剂 F.移出氧气
性,关键是看其他离子的酸碱性或对NH 水解的影 4
响。选项A、D中Cl、SO
2 4
对NH 水解无影响;选项B 4
中HCO 3水解呈碱性,反而使溶液pH值增大;只有选
项C中本身能电离出H+,会使溶液的pH值降低。 答案 C
5.水的电离过程为H2O
H++OH-,在不同温度下其平
衡常数为K(25℃)=1.0×10-14,K(35℃)=2.1×10-14。
如右图所示。则图中表示醋酸溶液中pH变化曲线 的是 (填“A”或“B”)。设盐酸中加入Zn
质量为m1,醋酸溶液中加入的Zn质量为m2,则 m1 m2(选填“<”、“=”或“>”)。
Z…x…x…k
(2)若室温下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100 mL,分
别加水稀释后使pH=4,设盐酸中加入水的体积为 V1,醋酸溶液中加入的水的体积为V2,则V1 (选填“<”、“=”或“>”)。 Ⅲ.已知:ZnCl2·xH2O易溶于水,且其浓的水溶液 V2
解呈酸性。如果A自身电离出H+,则将抑制水的电
离,则α(A)<α(B);若由于A水解呈酸性,则应促
进水的电离,则α(A)>α(B)。
答案
D
4.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值最
小的是
A.NH4Cl B.NH4HCO3
(
)
C.NH4HSO4
D.(NH4)2SO4
解析
本题中四个选项中,NH 均发生水解,呈酸 4
c(H+)>c(OH-),D项错。
答案 B
9.已知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A、B、C、D 4种常见化
合物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目依次为2、3、4、5,其 中A、B含有18个电子,C、D含有10个电子。请回答: (1)D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已知8 g D
与O2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放出445 kJ的热
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离子浓度由大到小 的顺序 Ⅰ
c(NH 4
溶质的 化学式 NH4Cl、 NH3· 2O H
溶液的pH pH>7
)>c(Cl-)> c(OH-)>c(H+)
Ⅱ
Ⅲ Ⅳ
c(NH 4 )=c(Cl-)
c(Cl-)>c(NH4 )> c(H+)>c(OH-) c(Cl-)>c(H+)> c(NH 4 )c(OH-)
呈较强酸性;SOCl2(氯化亚砜)极易和水发生如下
反应:SOCl2+H2O 取无 水氯化锌采用ZnCl2·xH2O与SOCl2混合加热的方 法。试回答: SO2+2HCl。实验室中制
SOCl2的作用是
。
Ⅳ.一定温度下的难溶电解质AmBn在水溶液中达
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其平衡常数Ksp=cm(An+)· cn(Bm-),称为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①在25℃,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依次加入等浓度 的KI溶液和Na2S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填字母)。
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四种,且均 符合勒夏特列原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有甲、乙两个容积相等的恒容密闭容器,发生 反应3A(g)+B(g)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的依据是 (填序号)。 xC(g) Δ H=Q kJ/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