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克拉通南缘鲁山太古宙基底的形成和演化

合集下载

华北克拉通南缘下汤地区古元古代构造热事件——地球化学特征、锆

华北克拉通南缘下汤地区古元古代构造热事件——地球化学特征、锆
2 0 0 5 ; K u s k y a n d L i J i a n g h a i , 2 0 0 3; Wa n g Y u e j u n e t
a 1 . ,2 0 0 4; Gu o J i n g h u i e t a 1 . ,2 0 0 5; K r S n e r e t a 1 .,
e t a 1 . ,2 0 1 3 ; Z h o u Y a n y a n e t a 1 . ,2 0 1 4 ) 。 尽 管 如
此, 有关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 晚期构造演化及模式
仍存在 很 大 的争 论 ( K u s k y a n d L i , 2 0 0 3 ; Z h a o
Gu o c h u n e t a 1 . ,2 0 0 5;F a u r e e t a 1 . ,2 0 0 7;W a n g
些 >2 . 7 G a的 花 岗 质岩 石 , 而且 其 他 岩 石 的 继 碎 屑锆 石年 龄 和 同位 素 特 征 暗示 华 北 克 拉 通南

e t a 1 . ,2 0 0 6, 2 0 1 0, 2 0 1 2, 2 0 1 3, 2 0 1 4; L i J i a n g h a i a n d
K u s k y , 2 0 0 7; L i u D u n y i e t a 1 . ,2 0 0 9;Do n g C h u n y a n
内容提要 : 本 文报道了华北克拉通南缘鲁 山县 下汤地 区早前寒 武纪 变质基底 岩石 的地球 化学 、 锆石 定年和 H f 同位素组成 。上太华岩群两个变质沉积 岩样 品的变质锆石年龄为 1 . 9 1— 1 . 9 3 G a , 由于变质 作用强烈改 造 , 碎 屑锆 石真正 的形成年龄难 以确定 。碎屑锆石 8 ( t ) 和t D M 2 f c c ) ( H f ) 分别为 一 0 . 2 6—1 0 . 4 1和 2 2 4 4—2 9 5 8 M a 。一个变质

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特征

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特征

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特征摘要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地质构造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差异特征,克拉通主体形成于新太古代陆壳增生与碰撞造山过程。

华北克拉通在太古宙末期首次经历强烈的裂解作用,在古元古代晚期涉及强烈的陆缘再造作用。

在古元古代末期发生第二次大规模的裂解活动,随后以中元古代末期的造山带拼合为超大陆的组成部分。

详细的区域构造对比证明,华北克拉通长期以来与波罗的地盾、东南极克拉通、印度南部克拉通、巴西克拉通等具有构造亲缘关系。

关键词:华北; 构造演化,前寒武纪,克拉通1.前言华北克拉通出露面积不大,但经历了复杂的多阶段的构造演化,记录了几乎所有的地球早期发展的重大构造事件。

长期以来,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基底的形成及其大地构造演化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近二十年来更是将研究的重点聚焦于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基底构造格局的划分上。

目前,对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基底构造格架的研究,虽然在某些划分细节上有所差别,但已经形成一个基本共识,即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基底是由先存的数个微陆块后期拼贴而成的。

2.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构造格局演变在对华北克拉通构造图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同位素年龄数据库的基本制约。

初步可以将华北新太古代—元古宙的构造演化划分为5个阶段,其主要的构造热事件与其他古陆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2. 1 新太古代末期的造山带及其陆块聚合格局大量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主要形成于2. 80~2. 50Ga ,通过大量TTG-花岗岩增生与侵位来完成大陆地壳生长。

华北在新太古代主要由若干造山带及其两侧的古陆块和陆块边缘组成。

从北西向南东, 华北新太古代依次出现以下构造单元: 西部陆块(鄂尔多斯陆块)及其被动大陆边缘、中部碰撞造山带(五台-登封岛弧杂岩带、缝合带、弧后前陆盆地)、太行山沉积增生楔、鲁西-遵化岛弧及弧后盆地( 2.70~2. 55Ga )及东部陆块(胶辽陆块)等。

它们总体上构成东西陆块之间出现两列岛弧杂岩带(均向东俯冲)的基本构造格局。

华北克拉通的形成演化与成矿作用

华北克拉通的形成演化与成矿作用

华北克拉通的形成演化与成矿作用华北克拉通是中国地壳最稳定、最古老的一个构造单元,位于中国北方地区,包括山西、河北、内蒙古、北京、天津等地。

华北克拉通形成于古元古代,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本文将对华北克拉通的形成演化和成矿作用进行介绍。

华北克拉通形成于古元古代,在这个时期,地球表面正发生着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形成了大量的地幔物质并且向上迁移,这些岩浆物质在地壳中冷却,形成了众多的岩石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岩石体被压实,从而形成了一个大陆性块体,即华北克拉通。

由于华北克拉通位于地球板块之间,因此在构造运动中,克拉通地块经历了多次的构造变形和风化侵蚀,形成了典型的克拉通地貌。

华北克拉通地区也是全球爆发性火山岩最广泛分布的地区之一,火山岩的存留为研究华北克拉通古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华北克拉通是一个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地区,包括铜、铁、金、煤等多种矿产资源。

华北克拉通中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古生代和中生代,其形成与华北克拉通地区的构造演化密不可分。

早期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晚古生代,此时华北克拉通正在受到由华夏地块向北的构造力的挤压和剪切,产生了多个构造体系,这些构造体系的运动激活了华北克拉通内的岩浆活动,形成了大量的伟晶岩、花岗岩等岩石,为后期的矿床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

中生代是华北克拉通中矿床成矿密度最高的阶段,多种类型的矿床在这个时期形成。

河北地区矿床以铁矿和铜矿为主要成矿类型,煤炭、石墨、贵金属等矿种也有一定规模的产出。

山西地区主要铁路成矿带沿列别山次生构造形成,煤、铁、金、铀等多种矿产资源丰富。

内蒙古地区矿床以煤和稀土矿为主要类型,同时还有铜、铜-铁复合矿床等。

总的来说,华北克拉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构造单元,其形成演化和成矿作用已经得到了深入的研究,更深入的了解华北克拉通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对于寻找和开发矿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一些与大气环境、气候变化等相关的数据:1. 全球二氧化碳(CO2)浓度持续升高,自1850年以来CO2浓度已经上升了约40%。

华北克拉通的形成演化与成矿作用

华北克拉通的形成演化与成矿作用

华北克拉通的形成演化与成矿作用翟明国【期刊名称】《矿床地质》【年(卷),期】2010(029)001【摘要】华北克拉通具有38亿年的漫长历史,特别是与其他克拉通相比,它有更为复杂的多阶段的构造演化史,记录了几乎所有的地壳早期发展与中生代以来的重大构造事件.在太古宙,华北克拉通经历了>3.0 Ga的陆核与微陆块的形成;2.7~2.9 Ga的陆壳增生;2.5 Ga的岩浆、变质作用与克拉通化;2.3~1.9 Ga的古元古代活动(造山)带;1.8 Ga的基底隆升与裂谷一非造山岩浆事件.在新元古代--古生代,华北克拉通处于相对稳定的地台状态,其南、北缘受到秦岭造山带和中亚造山带的影响;在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则经历了强烈的中生代构造格局的转变和克拉通的破坏与重建;在新生代,华北克拉通的东缘属于环太平洋构造带的一部分.与上述重大构造事件相对应,华北克拉通出现大规模的成矿作用,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固体矿产资源.华北克拉通的形成与演化及其不同类型的成矿系统,为深刻理解大地构造背景对成矿作用的制约提供了范例.【总页数】13页(P24-36)【作者】翟明国【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1【相关文献】1.华北克拉通北部内、外缘中生代流体成矿作用研究--以大井、蔡家营典型矿床为例 [J], 曲丽莉;王莉娟;王玉往2.华北克拉通太古宙TTG岩石的时空分布、组成特征及形成演化:综述 [J], 万渝生;董春艳;任鹏;白文倩;颉颃强;刘守偈;谢士稳;刘敦一3.木吉村斑岩铜矿成矿作用:华北克拉通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的响应 [J], 高永丰;魏瑞华;侯增谦;马国玺;赵荣升;陈志宽;吴金乱;彭玉旋;高明4.华北克拉通北缘张家口-宣化地区古生代-中生代岩浆构造活动与成矿作用 [J], 甄世民;王大钊;白海军;贾儒雅;王江;查钟健;李阳;缪建普5.华北克拉通西北缘中元古代火山岩特征与成矿作用 [J], 徐贵忠;王艺芬;佘宏全;边千韬;周瑞;罗小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北克拉通太古宙上壳岩早前寒武纪构造变形与变质作用关系——以北京密云沙厂地区为例

华北克拉通太古宙上壳岩早前寒武纪构造变形与变质作用关系——以北京密云沙厂地区为例

华北克拉通太古宙上壳岩早前寒武纪构造变形与变质作用关系——以北京密云沙厂地区为例华北克拉通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克拉通盆地,也是中国大陆的一个重要构造单元。

华北克拉通自太古宙上壳岩时代以来经历了多次构造变形与变质作用,在早前寒武纪特别明显。

以北京密云沙厂地区为例,可以更详细地探讨华北克拉通太古宙上壳岩早前寒武纪构造变形与变质作用之间的关系。

首先,华北克拉通太古宙上壳岩早前寒武纪构造变形是由于板块活动引起的。

根据地震地层学的研究,华北克拉通内部存在着华北陆西缘断裂带和华北陆东缘断裂带两大重要构造带。

沙厂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华北陆西缘断裂带附近,该断裂带代表了华北克拉通中央升降过程中的一部分。

在早前寒武纪,华北克拉通内部出现了强烈的构造挤压作用,使得岩石发生了变形,形成了弯曲和褶皱结构。

其次,华北克拉通太古宙上壳岩早前寒武纪的构造变形导致了岩石的变质作用。

构造变形常常伴随着热液的活动,通过注入热液和流体,可以改变岩石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

在沙厂地区,富含硅酸盐的变质岩非常常见,如云母片岩、石英岩和长石岩。

这些岩石通常富含绿泥石、石英、长石、角闪石等矿物,并且呈现出细粒结构和层状结构。

这些特征都表明了变形作用下的变质作用的存在。

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华北克拉通太古宙上壳岩早前寒武纪的构造变形与变质作用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

构造变形为变质作用提供了必要的热源和流体渗透通道,而变质作用进一步促进了构造变形的发生。

地质学家通过对沙厂地区变质矿物的研究发现,其中含有大量的绿泥石和角闪石。

这些矿物的生成需要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而这些条件往往在构造变形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因此,可以认为华北克拉通太古宙上壳岩早前寒武纪的构造变形和变质作用是相互关联的。

总之,华北克拉通太古宙上壳岩早前寒武纪的构造变形与变质作用在北京密云沙厂地区具有密切的关系。

构造变形是由于板块活动引起的,导致了岩石的变形、弯曲和褶皱结构的形成。

同时,构造变形为变质作用提供了必要的热源和流体渗透通道,而变质作用进一步促进了构造变形的发生。

华北克拉通南缘后大陆碰撞背景下的岩石圈演化及金、钼成矿规律探讨

华北克拉通南缘后大陆碰撞背景下的岩石圈演化及金、钼成矿规律探讨

华北克拉通南缘后大陆碰撞背景下的岩石圈演化及金、钼成矿规律探讨张灯堂;冯建之;李磊;孟宪锋;何进;刘宗彦;徐文超【摘要】Many studies show that the ore mineralization i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Yanshanian magmatism. After the collision and amalgamation between the Yangtze Block and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n Late Triassic,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evolved into post-collisional regime in Jurassic to Cretaceous. On the other hand, the subduction of the Pacific Plate in Jurassic to Cretaceous may also have affected the East Qinling orogen, the western Henan province in particular. The resulted lithosphere thinning in the eastern North China Craton is coincident with the extensive magmatism in the East Qinling orogen. The Yanshanian granites in the study area were likely derived from remelting of the thickened lower crust with input of juvenile mantle. It is evidenced that the granites are the decisive factor controlling the ore mineralization. We argue that the pooling and ascending of the granitic magmas might have also created the channel ways for the uprising ore fluids; moreover, the granitic intrusions may provide heat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convection of hydrothermal fluids.%通过对华北克拉通南缘大量的岩浆岩和矿床研究表明,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岩浆岩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豫西矿集区是华北克拉通南缘岩石圈剧烈演化的结果。

23563408_华北克拉通南部太古宙大陆地壳的生长和演化

23563408_华北克拉通南部太古宙大陆地壳的生长和演化

1000 0569/2021/037(02) 0317 40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 18654/1000 0569/2021 02 01华北克拉通南部太古宙大陆地壳的生长和演化第五春荣DIWUChunRong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 710069StateKeyLaboratoryofContinentalDynamics,DepartmentofGeology,NorthwestUniversity,Xi an,710069,China2020 10 02收稿,2020 12 01改回DiwuCR 2021 CrustalgrowthandevolutionofArcheancontinentalcrustinthesouthernNorthChinaCraton ActaPetrologicaSinica,37(2):317-340,doi:10 18654/1000 0569/2021 02 01Abstract TheArcheancoversmorethanonethirdoftheearth shistory Itisakeyperiodthatrelatedtomanyglobalfundamentalgeologicalissues,suchastheorigin,growthandstabilizationofthecontinentalcrustaswellastheinitiationandestablishmentofplatetectonics ArcheanrockshavebeenwidelyexposedintheSushui,Dengfeng,Taihua,HuoqiuandWuhecomplexesinthesouthernNorthChinaCraton(NCC),whichisservedasexcellentareasforinvestigatingtheaboveimportantscientificissues Inthelastdecade,Hadean Eoarcheancaptured/detritalzirconshavebeensuccessivelyfoundinthePaleozoicorMesozoicvolcanicrocksorEarlyPrecambrianmetasedimentaryrocksinthesouthernNCC,suggestingthatthecrustalmaterialsofthebeginningearthstillexistinthere AccordingtostatisticalanalysisofthegeochronologyoftheArcheanrocksinthesouthernNCC,therearetwoprominentageintervalsof2850~2700Maand2580~2480Ma,withcorrespondingpeakagesof~2 76Gaand~2 52Garespectively Rockswithagesof~2 76GaaremainlyexposedintheLushan,Huoqiu,WuheandZhongtiaoshanregions Inaddition,~2 76GadetritalzirconsorinheritedzirconshavealsobeenfoundingranitoidgneissesormetasedimentaryrocksinmanyareasoftheNCC,suchasHuai an,Fuping,WutaiandZhongtiaoareas,suggestingthatthe2 85~2 70Garockswerelikelymorewidelydistributedthantoday SimilartoothertypicalregionsintheNCC,~2 52Garocksarealsowidelyoccurredinitssouth,especiallyfortheDengfengComplexthatalmostentirelycomposedofLateNeoarcheanrocks The~2 52GatectonothermaleventsarethemostprominentandimportantperiodofthewholeNCC,whichmakethecratonobviouslydifferentfrommanyothertypicalcratonsworldwide Hf OisotopicdatashowthatthesouthernaswellaswholecratonhaveexperiencedtwoprominentperiodsofcrustalgrowthduringtheArchean Theearlieroccurredaround2 85~2 70Ga,minorgranitoidrocksoftheSushuiComplexandnearlyallofplutonicrocksandamphibolitesinthelowerpartoftheTaihuaComplexintheLushanareaareformedatthattime;thelaterhappenedat2 58~2 48Ga,theDengfengComplex,majorityoftheSushuiComplex,andminor~2 52GagranitoidrocksinXiaoqinlingareahaveformedatthetimeinterval TheNCChasaccomplisheditsfirstlycratonizationviatheabovetwostagesofcrustalgrowthevents WehaveidentifiedcontemporaryTTGs,sanukitoidsandMORB backarcassociationintheDengfengComplex,whichlikelyrepresentaLateNeoarcheantectonicmélange,implyingforaNeoarcheansubduction accretionprocessandthemodern styleplatetectonicsprocesseslikelyinitiatedinthesouthernNCCatendoftheNeoarchean ANeoarcheanpairedmetamorphicbeltarerecentlyrecognizedfromtheDengfengComplex,whichalsosupporttheoperationofplatetectonicsattheendoftheArcheanKeywords Archean;Crustalgrowth;NorthChinaCraton;TaihuaComplex;DengfengComplex;SushuiComplex;WuheComplex摘 要 太古宙约占地球已有演化历史的三分之一强,这一时期涉及到大陆地壳起源、陆壳的巨量生长和稳定以及板块构造作用的启动、建立等诸多最根本的全球性重大地质事件。

华北克拉通的形成演化与成矿作用_翟明国

华北克拉通的形成演化与成矿作用_翟明国

2010年2月Feb.,2010 矿 床 地 质 M IN ERAL D EPOSI T S第29卷 第1期Vol.29 No.1文章编号:0258-7106(2010)01-0024-13华北克拉通的形成演化与成矿作用翟明国1,2(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摘 要 华北克拉通具有38亿年的漫长历史,特别是与其他克拉通相比,它有更为复杂的多阶段的构造演化史,记录了几乎所有的地壳早期发展与中生代以来的重大构造事件。

在太古宙,华北克拉通经历了>3.0G a的陆核与微陆块的形成;2.7~2.9Ga的陆壳增生;2.5Ga的岩浆、变质作用与克拉通化;2.3~1.9G a的古元古代活动(造山)带;1.8G a的基底隆升与裂谷-非造山岩浆事件。

在新元古代—古生代,华北克拉通处于相对稳定的地台状态,其南、北缘受到秦岭造山带和中亚造山带的影响;在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则经历了强烈的中生代构造格局的转变和克拉通的破坏与重建;在新生代,华北克拉通的东缘属于环太平洋构造带的一部分。

与上述重大构造事件相对应,华北克拉通出现大规模的成矿作用,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固体矿产资源。

华北克拉通的形成与演化及其不同类型的成矿系统,为深刻理解大地构造背景对成矿作用的制约提供了范例。

关键词 地质学;华北克拉通;陆壳演化;构造背景;成矿作用中图分类号:P611 文献标志码:ATectonic evolution and metallogenesis of North C hina CratonZHAI M ingGuo1,2(1Key Laboratory of M ineral Resources,I nstitute of G eolo gy and Geo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29, China;2State K ey Labora tory of Lithospheric Evolutio n,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Chinese A 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29,China)AbstractT he N orth China Craton(NCC)is one of the oldest cratons in the wo rld,with the age of the old crust up to~3.8Ga.It has a complicated evolution histo ry and has reco rded almost all the important geological events of the Earth.T he main early Precambrian g eological ev ents and key tectonic issues are as follows:Old continental nuclei and main crustal g row th in the NCC took place a t2.7~2.9Ga;By2.5G a,the micro-blocks had amalg amated to fo rm a co herent craton;the2300~1950M a Paleoproterozoic mobile belts came into being;the1800M a lo wer crust uplifted as a w hole;and there occurred mafic dy ke swarm,continental rifting and in-trusion of orogenic magmatic association.In the period of N eoproterozoic and Paleozoic,the N CC w as tectonically inactive but w as af-fected by the Central Asian Orog enic Belt.The No rth China Cra ton probably experienced disrup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n Mesozoic and belonged to the Circling Pacific Orog enic Belt in Cenozoic.T he Nor th China Craton has abundant ore deposits correspo nding in age to the above impor tant g eolo gical events.M esozoic metallogenesis was closely related to Mesozoic tectonic inversion and litho-spheric thinning.T he main ore-fo rming types include porphyry M o-polymetallic deposits and large-scale metallogenic g old explosion related to partial melting of the basement and g ranitic intrusion.Key words:g eology,Nor th China Craton,continental crust evolution,geo logical setting,metallogenesis本文是国家基础研究重点项目(2006CB403504)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128;90714003;40721062)的研究成果第一作者简介 翟明国,男,1947年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前寒武纪地质与变质地质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北克拉通南缘鲁山太古宙基底的形成和演化
华北克拉通南缘的鲁山地区是中国著名的太古宙地质单位,该地区的基底属于3.8-2.5亿年前的太古宙花岗岩和变质岩。


过数十亿年的地质演化,鲁山地区的基底形成及演化历程具有非常复杂的地质历史,下面就从鲁山地区的基底成因、变质作用、构造演化等方面简要探讨其形成及演化历程。

首先,鲁山地区的基底是在太古宙时期形成的,那个时期地球年代很长,历时达到几十亿年。

在地壳演化的早期,受到陆壳岩石圈的构造运动和地球内部动力学机制所控制。

在新元古代末期,地球上形成了华北板块,其成因主要是由于岩石圈深部地幔的上涌和下沉导致地壳的聚积和增厚,从而形成了巨大的花岗岩台地。

这种岩石圈深部地幔的上涌活动,使华北克拉通南缘石英岩类地层能够通过表面抬升至地面,形成了鲁山太古宙基底。

其次,基底的变质作用对鲁山太古宙基底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在中元古代,随着华北克拉通的稳定性,基底开始经历变质作用的影响。

这些变质作用包括热液活动和增生作用等机制。

基底的变质令其产生了丰富的二氧化硅(SiO2)和氯化物矿物,并形成了具有一定金属矿藏的变质岩石。

在基质之间的化学交换和热化学交换中,地质物质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和调整,最终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变质岩石体。

最后,基底还经历了巨大的构造演化过程。

在华北克拉通的岩石演化历史中,构造活动是最重要的。

华北克拉通南缘处于中国东北构造带的交界处,具有极复杂的构造背景。

在早古生代,
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构造对撞。

这些对撞使得鲁山地区的基底经历子午岭运动、辉山岩-麻粒岩带等多次修饰和调整,最终形成了现代的形态。

综上所述,华北克拉通南缘鲁山太古宙基底的形成和演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经历了地球地质演化的多个阶段。

在中华大地的形成历史中,鲁山地区的基底以其复杂、优美的形态和演化历史,成为中国地质学者研究古地球进程、理解地球演变史的重要基础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