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人行通道施工组织设计
地下人行通道 施工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工程数量1三、编制依据1四、施工进度计划2五、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22.人员配置23.机械设备配置44.材料准备4六、通道施工方案5(一)总体施工方案5(二)施工工艺5(三)施工方法61.基坑开挖62.碎石垫层63.混凝土垫层64.箱涵底板及部分墙身:65.墙身及顶板施工97.箱涵附属(泵房、人行梯道、涵内通道)118.沉降缝填塞119.台背台顶防水及台背回填11七、质量保证措施121、组织保证措施122、技术保证措施123、防止质量通病的措施13八、环境保护措施15九、安全保证措施15十、文明施工17(一)文明施工管理措施17(二)文明施工技术措施18地下人行通道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罗田收费站地下通道供收费广场收费人员进出收费亭使用,共设置3处,分别位于YK23+410(右幅)、LK0+100(左幅)、ZK24+242(左幅)处。
通道采用1-3mX3.2m 闭合框架式结构(箱型通道),通道为供收费广场收费人员进出收费亭使用,故设置下行梯道进出通道,每个岛均设置。
通道排水沟设在人行道板下,YK23+410通道采用自然排水,通过涵管排到边坡,LK0+100及ZK24+242通道在低端设置泵站。
二、工程数量通道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三、编制依据(1)合同文件、交通部现行施工技术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则、规程。
业主交付的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及其它设计文件。
(2)现场踏勘、调查的结果及合同要求的工期要求。
(3)结合项目部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机械(具)设备,综合比较后选定施工方案,力求做到管理人员、劳动力及材料供应满足施工方法和进度要求,机械设备匹配合理,努力提高机械化程度,持续加快施工进度。
(4)保证安全、质量、环保、工期的措施切实可行、可靠。
(5)相关法律、法规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安全管理的规定。
(6)罗田收费站施工组织设计。
四、施工进度计划结合总体施工工期和施工节点安排,通道结构物施工计划安排,计划开始、完工时间:2017年1月15日至2017年9月27日。
深基坑上下临时人行梯安全通道方案

深基坑上下临时人行梯安全通道方案一、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1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施工安全部分)4、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B4053.1-20095、本工程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
6、国家及xx市有关法律法规和现行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xx地块办公商业项目,由xxxx房地产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
位于xx市xx新区xx路与xx路交汇处的东北部附近。
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2698.8m 。
总建筑面积为64004.63m。
地块东南侧由1#、2#楼两栋高层办公建筑组成,其中2#楼19层,1#楼20层,南北楼采用连廊连接。
地块西北侧由3#、4#楼4层商业建筑。
建筑设两层地下室,地下室面积18369.1平方米,地下室底板标高为-9.7米,属于深基坑施工,为提高本项目施工安全技术水平,实现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定型化,促进本项目安全管理,结合本工程管理实际,特编制深基坑上下通道临时楼梯方案。
三、上下人梯施工方案1)人行梯的布置为预防施工中发生人员伤亡事故,防止人、物坠落,本工程地下室施工期间在靠近xx路大门口一侧和东南角办公楼南侧基坑边设置两个基坑上下施工人行梯通道,位置见平面图。
(附)2)上下人梯设计原则上下人梯的设计,必需满足施工人员上下通行要求,并且稳固,保证人员通行安全,不影响的基坑施工。
具体尺寸详见《上下人梯设计平面及剖面图》3)人行梯施工流程4)上下人梯竖向布置人行梯顶标高为-1.15与第一道支撑梁平, 上基坑层后安全通道高出地面为2米,下二层为-6.85.米,底层底标高为-9.7米与基础底板连接,层高为2.85m 共3层。
5)上下人行梯施工上下人梯单侧宽 1.1m ,成“之”字型向基坑底布置,标准层高2.85m ,坡比为1:1,每步楼梯高度20cm 。
梯层间设休息平台(平台尺寸 2.1 m ×0.9m ),两侧设扶手(高0.9m )。
人行道工程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XX市XX区,主要内容包括人行道铺设、绿化带建设、照明设施安装等。
工程总长度为XX米,宽度为XX米,总面积为XX平方米。
施工期限为XX个月,确保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工程。
二、施工准备1. 组织准备- 组建施工团队,明确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等岗位责任。
- 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确保其熟悉施工图纸、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 材料准备- 人行道砖: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规格的砖材,确保质量合格。
- 沥青混凝土: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高强度沥青混凝土。
- 绿化材料: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确保成活率。
- 照明设施:选用节能、安全的照明设备。
3. 机械设备准备- 摊铺机、压路机、切割机等设备,确保施工过程中顺利进行。
4. 施工场地准备- 清理施工场地,确保场地平整、排水畅通。
-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保障施工安全。
三、施工工艺1. 基础处理- 对原有路面进行清理,确保无杂草、杂物。
- 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确保地基坚实、稳定。
2. 人行道铺设- 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放样,确定人行道边线。
- 铺设人行道砖,注意砖面平整、缝隙均匀。
- 对铺设完毕的人行道进行压实,确保稳固。
3. 绿化带建设-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绿化带规划,确保植物种类、布局合理。
- 挖掘绿化带,确保土壤疏松、排水良好。
- 种植植物,并进行浇水、施肥等养护工作。
4. 照明设施安装-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照明设施安装,确保灯光亮度和均匀性。
- 对照明设施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 严格筛选材料,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 对进场材料进行验收,确保质量合格。
2. 施工质量-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 定期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 安全质量-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五、进度安排1. 基础处理:XX天2. 人行道铺设:XX天3. 绿化带建设:XX天4. 照明设施安装:XX天5. 验收:XX天六、施工总结工程完成后,对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城市人行天桥与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10]
![城市人行天桥与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10]](https://img.taocdn.com/s3/m/51ca065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5.png)
城市人行天桥与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一、概述本规范是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22)、《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94-2022)、《城市道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cjj111-2022)等相关标准和规范,结合我国城市人行天桥与地道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的。
本规范适合于城市人行天桥与地道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管理。
二、术语和定义本规范中使用的术语和定义如下:2.1 城市人行天桥城市人行天桥是指在城市道路上空设置的供行人横越道路的立体通道。
2.2 城市人行地道城市人行地道是指在城市道路下方设置的供行人横越道路的立体通道。
2.3 天桥(地道)主体天桥(地道)主体是指天桥(地道)的主要结构部份,包括桥梁(隧道)结构、支撑结构、基础结构等。
2.4 天桥(地道)附属设施天桥(地道)附属设施是指与天桥(地道)主体相配套的设施,包括楼梯、扶梯、电梯、照明、排水、通风、消防、安防等。
三、设计原则3.1 普通原则天桥(地道)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满足行人安全、舒适和便利的需要,保证天桥(地道)的功能性、经济性和美观性。
天桥(地道)设计应考虑周边环境和景观的协调性,尊重历史文化和风俗世情,体现城市特色和风格。
天桥(地道)设计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拆迁和破坏,减少对交通和环境的影响。
天桥(地道)设计应采用先进合理的技术和材料,保证天桥(地道)的结构安全和耐久性,便于施工和维护管理。
3.2 天桥设计原则天桥设计应优先考虑设置扶梯或者电梯等辅助设施,提高行人使用率和通行效率。
3.3 地道设计原则地道设计应优先考虑设置电梯或者自动扶梯等辅助设施,提高行人使用率和通行效率。
四、设计要求4.1 天桥(地道)选址天桥(地道)选址应根据交通需求、交通组织、地形地貌、地下管线、周边建造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在交通流量大、交通冲突多、交通事故多、交通信号灯控制不便或者无法设置的路口或者路段设置;在重要的公共设施、商业中心、文化娱乐等人流密集区域设置;在与地铁、轻轨、公交等公共交通换乘站点或者路线相邻或者相连的位置设置;在与学校、医院、公园等特殊功能区域相邻或者相连的位置设置;在有特殊景观或者历史文化价值的区域设置;在有利于天桥(地道)的结构设计和施工安全的位置设置。
市政人行道铺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市政人行道铺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一章编制说明、依据及目标承诺第一节编制说明本工程**XX人行道铺装工程,通过认真阅读和研究了招标文件、设计图纸、施工现场,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反复研讨,充分吸收各方的意见建议,我公司编制了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中涵盖了招标文件中所包括的全部工程内容。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本工程的施工难点,并充分考虑到本工程的重要性,在本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案中,重点介绍了人行道拆除、人行道基础、花砖铺装工程的施工方案、合理化建议、通病的防治措施;详细阐述了施工组织保证、劳动力安排、机械设备的投入计划,以及工程质量、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及总体协调管理的各种措施,同时对工程回访和维修服务等方面作出了承诺。
我公司能荣幸中标承建本工程,将委派具有丰富的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经验的团队担任本工程项目管理班子,在施工过程中,公司相关部门对现场工作进行跟踪考核,以确保本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
为确保实行“建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的战略目标,严格依照 ISO9001 质量体系、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控制程序进行组织管理,使项目受控于公司内部体系标准。
第二节编制依据1、本工程招标文件;2、本工程工程量清单、说明;3、《城市道路路面、路基及其他设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5、《现行施工规范大全》相关部分;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实施细则》8、《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办法》;9、现行各相关技术标准、规程和规定、通知;10、我公司的《程序文件》及规章制度;11、其他国家和地方有关建筑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范、制度等。
第三节目标承诺1. 工程质量目标:符合国家质量验收标准。
验收合格,争创优质工程。
2. 工程进度目标:响应招标文件要求,确保按期完成本工程。
3.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目标:力争达到市级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化工地标准,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
地下通道_工程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为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城市交通效率,本方案旨在设计一条地下通道,连接城市东西两侧,为市民提供便捷的交通出行方式。
二、工程背景1. 城市交通现状: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车辆保有量的提高,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地面道路拥堵,交通信号灯频繁切换,导致出行时间延长,市民出行不便。
2. 城市规划需求:为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城市整体形象,需要建设一条地下通道,连接城市东西两侧,实现交通分流。
3. 环境保护需求:地下通道可以有效减少地面交通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噪音、尾气等污染。
三、工程目标1.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2. 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城市整体形象。
3. 减少地面交通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4. 为市民提供便捷、舒适的出行方式。
四、工程规模及布局1. 工程规模:地下通道全长约3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为40公里/小时。
2. 工程布局:地下通道起点位于城市东侧,终点位于城市西侧,沿城市主干道敷设。
五、工程结构设计1. 地下通道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分为主车道、辅车道和应急车道。
2. 通道横断面设计:主车道宽度为3.5米,辅车道宽度为2.5米,应急车道宽度为1.5米。
3. 通道断面高度:根据地质条件及地下水位,通道断面高度设计为5米。
4. 通道出入口设计:地下通道出入口采用阶梯式设计,方便行人进出。
六、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1. 地质条件:地下通道沿线地质条件良好,主要为第四纪沉积物,地基承载力较高。
2. 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较深,对地下通道结构影响较小。
七、施工方案1. 施工方法:采用明挖法施工,即在地下通道两端进行开挖,形成隧道洞口,然后进行隧道开挖及衬砌施工。
2. 施工顺序:先进行隧道开挖,然后进行隧道衬砌施工,最后进行出入口施工。
3. 施工组织:成立专门的施工队伍,明确各施工环节的责任人和责任人,确保施工质量。
人行通道闸基础工程施工(3篇)

第1篇一、施工准备1. 工程勘察: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地下管线分布、周围环境等因素,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
2. 施工方案编制:根据勘察结果,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
3. 施工队伍组织: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包括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 材料设备准备: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模板、防水材料等,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二、施工过程1. 基坑开挖: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坑开挖,确保基坑尺寸满足基础施工需求。
同时,对开挖过程中发现的地下管线进行保护。
2. 基坑支护: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基坑支护方式,如桩基础、地下连续墙等,确保基坑稳定性。
3. 钢筋绑扎: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钢筋绑扎。
确保钢筋间距、锚固长度、保护层厚度等符合规范要求。
4. 模板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安装模板。
模板应牢固、平整,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5.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钢筋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要求。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控制浇筑速度和振捣频率,确保混凝土密实。
6. 防水施工: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防水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和施工方法,确保防水效果。
7. 基础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
养护期间,保持混凝土湿润,防止裂缝产生。
8. 基础验收: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
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三、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确保施工材料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检验。
2. 施工过程: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 检测与验收: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进行检测,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4. 施工记录:详细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为后续工程提供依据。
四、施工安全1. 安全教育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施工现场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深基坑上下临时楼梯通道方案

(3)防雷击接地措施,采用4×40镀锌扁铁与本建筑结构的四角避雷接地网焊接,其电阻不得大于要求的10Ω。
(4)及时收集气象资料,并通知全体施工人员,便于安排工作和进一步采取措施。
(5)焊接作业时,要注意防火,遇风时,应设置挡风板,避免火花飞溅。
( 6)防护棚上不得堆放钢筋,模板等材料。
7)人行梯休息平台
休息平台每2.85米设置一个,宽度0.9米,长2.1米,用5cm*5cm方管焊接在支架上,上铺3mm厚花纹钢板,并焊接固定。如图
8)梯步
梯步采用由活动房厂家提供的成型产品,两侧采用16B型槽钢,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下层平台支架焊接,两侧槽钢每垂直下降15cm,各焊一块5cm×5cm角钢,角钢水平放置。每级台阶均采用3mm厚花纹钢板加工制成,平铺在焊好的角钢上面,用φ10mm螺栓连接牢固。
深基坑上下临时人行梯安全通道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1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施工安全部分)
4、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B4053.1-2009
5、本工程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
6、国家及上海市有关法律法规和现行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2)架子工作业时,必须佩带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严禁穿高跟鞋、拖鞋或硬底带钉易滑鞋作业,工具及零件应放在工具包内,服从指挥,集中思想、相互配合,拆除下来的材料不乱抛、乱扔。脚手架作业下方不准站人,架子工不准在钢管网架上非工作停留。
(3)凡遇六级以上大风或下雨天气时,不得进行作业。雨后作业应待管架上雨吹干后进行,防止滑落。
2、防护棚搭设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工程数量1三、编制依据1四、施工进度计划2五、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22.人员配置23.机械设备配置44.材料准备4六、通道施工方案5(一)总体施工方案5(二)施工工艺5(三)施工方法61.基坑开挖62.碎石垫层63.混凝土垫层64.箱涵底板及部分墙身:65.墙身及顶板施工97.箱涵附属(泵房、人行梯道、涵内通道)118.沉降缝填塞119.台背台顶防水及台背回填11七、质量保证措施121、组织保证措施122、技术保证措施123、防止质量通病的措施13八、环境保护措施15九、安全保证措施15十、文明施工17(一)文明施工管理措施17(二)文明施工技术措施18地下人行通道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罗田收费站地下通道供收费广场收费人员进出收费亭使用,共设置3处,分别位于YK23+410(右幅)、LK0+100(左幅)、ZK24+242(左幅)处。
通道采用1-3mx3.2m闭合框架式结构(箱型通道),通道为供收费广场收费人员进出收费亭使用,故设置下行梯道进出通道,每个岛均设置。
通道排水沟设在人行道板下,YK23+410通道采用自然排水,通过涵管排到边坡,LK0+100及ZK24+242通道在低端设置泵站。
二、工程数量通道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三、编制依据(1)合同文件、交通部现行施工技术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则规程。
业主交付的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及其它设计文件。
(2)现场踏勘、调查的结果及合同要求的工期要求。
(3)结合项目部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机械(具)设备,综合比较后选定施工方案,力求做到管理人员、劳动力及材料供应满足施工方法和进度要求,机械设备匹配合理,努力提高机械化程度,持续加快施工进度。
(4)保证安全、质量、环保、工期的措施切实可行、可靠。
(5)相关法律、法规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安全管理的规定。
(6)罗田收费站施工组织设计。
四、施工进度计划结合总体施工工期和施工节点安排,通道结构物施工计划安排,计划开始、完工时间:2017年1月15日至2017年9月27日。
1)K23+410人行通道(1-3*3.2):2017/9/1—2017/9/272)LK0+100人行通道(1-3*3.2):2017/7/26—2017/8/263)K24+242人行通道(1-3*3.2):2017/1/15—2017/8/31五、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1)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明确通道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
2)测量控制系统已复测(闭合)完毕,可满足通道施工时的要求。
已按施工要求对全线原坐标点、水准点、加密坐标点、加密水准点进行复核,对重要的控制桩已经进行加固保护。
3)试验室已将进场施工原材料、各种配合比等技术资料准备完善,具备开工条件。
2. 人员配置1.主要进场的技术管理人员主要技术管理人员表2.拟投入劳动力计划拟进场1个施工班组负责通道施工劳动力计划表3.主要机械设备表4.施工需要的各种材料均以经监理、业主审批,进场后合理布置,满足施工的需求。
六、通道施工方案(一)总体施工方案通道基础、墙身、泵房、人行梯道采用现场立模浇筑砼施工,砼料由搅拌站统一拌制,砼搅拌运输车运输;钢筋在加工场统一加工、平板车运输,现场安装。
(二)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流程如下箱涵施工工艺框架图台背回填(三)施工方法1.基坑开挖(1)通道分节施工,基坑开挖前先清理开挖范围内的场地,临近高速公路侧作好周边的防护工作。
(2)涵洞的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成型。
挖掘机开挖距基底标高10〜20cm时,采用人工修整基底。
开挖完成及时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下道工序,不符合要求及时上报设计部门采取相应措施。
(3)基坑开挖时在基坑适当位置设置临时集水沟,降低基坑地下水位,以免让地表水或地下水浸泡基底土质,并及时用水泵将水排出基坑。
2.碎石垫层(1)碎石采用级配良好、坚硬、干净的材料,含泥量不大于3%(2)级配碎石垫层分层填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300MM,机械压(夯)实。
3.混凝土垫层(1)根据测量放线,挂线安装模板;(2)混凝土浇筑前提前洒水润湿垫层,振捣棒捣密实;(3)混凝土浇筑完及时压光收面;(4)养护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状态。
4.箱涵底板及部分墙身:(1)钢筋的加工和安装1)材料及进场检验所有进场的钢筋均应有质保证书,同时钢筋应按照规范进行复检报检,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2)钢筋在钢筋加工厂集中加工,平板车运输至现场,在现场摆放下放方木支垫;3)钢筋绑扎前预先在砼垫层表面和立面钢筋标示出钢筋间距,然后按线进行绑扎,确保间距均匀;4)钢筋的保护层垫块提前预制且保证强度达到砼强度;5)钢筋绑扎牢固。
钢筋间距偏差要求:①几何尺寸长:长、宽±10mm,高±5mm。
②主筋保护层:±10mm③钢筋弯起点位移20mm④受力(主筋)钢筋间距±20mm,骨架±10mm。
(2)箱涵底板及部分墙身模板安装第一次涵身浇筑混凝土高出涵身底板0.3米,涵身底板高0.35厘米,宽3.6米。
采用大块组合钢模板,用钢管、木方结合螺栓、顶托进行加固;横向每隔1米加固一道,上下两层。
为防止浇筑砼时漏浆跑模,模板之间的缝隙夹泡沫胶条或塑料胶条。
模板内侧涂上脱模剂。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见下表底板模板安装允许偏差3)箱涵底板及部分墙身砼浇筑1.浇筑前,模板安装应将其表面混凝土或灰尘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
脱模剂不得使用废机油。
确保拆模后砼表面色泽均匀。
2.砼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和,搅拌运输车运输。
混凝土采用吊车配料斗进行浇筑。
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
作业时,振捣器和模板之间要保持10-15cm的距离,振捣应在浇筑点和新浇筑砼面上进行,振捣器拔出时速度要慢,避免产生空洞,棒要垂直插入砼,并要插至前一层砼,以保证新浇砼与先浇砼结合良好,插进深度一般为50-100mm,且待砼停止下沉、不冒气泡、不泛浆、表面平坦时棒才允许拔出。
3•基础砼依沉降缝分节间隔浇筑,沉降缝宽2cm,贴泡沫板填充。
4.浇筑砼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撑、模板的稳固情况,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及时处理。
(4)箱涵底板拆模1)拆模①砼初凝后,其强度未达到拆模的强度要求之前,模板不得振动,伸出的钢筋不得承受外力。
②砼的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脱模。
脱模后如表面有缺陷应及时加以修理,并应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
③拆模4-5人为一小组,并配有一定的安全装备。
模板拆除后立即清洗干净并涂上脱模剂归堆摆放整齐。
2)养护砼浇筑完成待表面收浆后,立即对砼进行养生,采用覆盖土工布洒水养护,浇水的次数以保证砼表面湿润为准,养护时间在7昼夜以上,洒水养生包括对未拆模板的砼洒水。
5.墙身及顶板施工(1)涵身及顶板钢筋的制作和安装:钢筋制作由专门的下料机械,焊接在施工现场进行,钢筋的搭接长度双面焊不小于5d,单面焊不小于10d,且在搭接区段内(搭接区段长度不小于35d且不小于500mm),搭接接头的钢筋面积不超过钢筋总面积的50%,主筋和箍筋之间绑扎成型。
绑扎时应注意保护层厚度,保证保护层厚度的方法是在钢筋与模板间放置所需厚度的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并检查钢筋与模板四周的间距,如有保护层不够的钢筋,应该适当调整钢筋;受力筋间距偏差控制在±5mm以内。
绑扎完成并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检验合格后安装模板。
钢筋加工及安装实测项目2)模板安装模板采用大块组合钢模板,按模板拼装尺寸布置穿对拉螺杆申14,拉杆平行布置,纵横向间距为0.6m。
模板外侧加竖向、横向钢管,加蝴蝶扣,双螺母固定,保证砼浇筑时不胀模。
顶板采用扣件式满堂支架支承,立柱纵横向间距0.6X0.9M,可调托座铺设双排钢管作为分布梁,钢管均采用直径®48*3.5MM。
模板安装尺寸偏差见下表,浇注砼前应检查模板位臵尺寸是否准备,接缝处是否严密。
涵身模板安装允许偏差3)混凝土浇筑砼采用集中拌和,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吊车配合灰斗入模,砼倾落高度大于2m时,应使用串筒,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振捣,分层厚度为30cm。
振捣时应注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
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确保砼的和易性,保证砼不离析,确保砼质量。
砼浇注完毕后应及时洒水覆盖养生,待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5%时,可拆除模板。
7.箱涵附属(泵房、人行梯道、涵内通道)(1)泵房、人行梯道、涵内通道的钢筋加工、模板安装、砼浇筑雷同涵身基础和台身。
(2)泵房施工应注意孔道预留(特别是预留高度),确保排水顺畅;(3)人行梯道浇筑时准确预埋焊接钢板;(4)小预制盖板龄期后进行安装,安装平稳,砂浆填筑饱满;(5)涵内路面铺装层砼浇筑要及时压光收面,防止产生不规则裂缝。
8.沉降缝填塞沉降缝填塞沥青砂板,台身外背用热沥青浸制麻筋填塞,深度5cm,然后填塞防水的沥青马蹄脂2cm。
9.台背台顶防水及台背回填(1)、台背台顶防水在洞身与填土接触面上,均匀敷涂聚合物水泥基复合防水涂料,厚约2.5mm,以防洞身渗水。
防水层施工应在涵洞砼体达到设计强度后,对涵洞表面的油污、浮渣等进行清理,如果涵洞表面有少许水分,应采取酒精喷灯烘干的方法进行处理。
(2)、台背回填①洞身防水措施完成后方可进行台背回填两侧涵台台背同时严格对称均衡水平分层夯实回填。
其每侧长度不应小于洞身两侧填土高度的一倍,压实度不小于96%,洞身两侧紧靠涵身部分的回填水泥稳定碎石不宜采用大型机械进行压实施工,宜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的方法夯填密实。
②根据设计图纸通道顶上为结构层,结构层厚度在0.5米以内时,严禁采用振动或碾压设备对涵顶填筑材料进行碾压,宜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的方法夯填密实。
七、质量保证措施1、组织保证措施1)调集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队伍,选派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参与施工。
2)成立质量管理小组,项目经理亲自抓。
配齐专职质检工程师和质检员,制定相应对策和质量岗位责任制,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责任制管理,从组织措施上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3)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实行质量一票否决权,坚决杜绝违章违规蛮干现象发生,并在施工中加强检查落实,做到工程质量“全过程、全方位”监控,定期检查,奖优罚劣,对工程质量达不到合格要求的,坚决返工重做。
2、技术保证措施1)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操作程序组织施工,项目上场后立即结合工程特点和创优计划,制定符合施工部位的工艺和技术质量标准细则。
2)坚持设计文件图纸分级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
3)认真贯彻ISO9000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检查程序,使每个施工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每个过程都有质量记录,施工全过程有可追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