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分类分类学

合集下载

细菌分类学

细菌分类学

弧菌属。

1838年,德国生物学家Eheneberg对微生物分类做 了修改,把细菌列为纤毛虫纲,分为2科。

1857年,德国植物学家Nagali在《植物学杂志》上发表
文章指出,这些微生物具有细胞壁,应归属于植物界,
并独立设一纲,取名裂殖菌纲。

1872年,德国植物学家Cohn发表新的细菌分类系统, 吧细菌分为4个族,每个族由一个或几个属组成。 1909年,Jensen发表了一种新的分类法,该方法在采用
第一章
微生物分类学
——细菌分类学
第一节 细菌分类学概述
一、细菌分类鉴定的意义
细菌分类学的任务是在全面了解细菌的
生物学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他们的种类,
探索其起源、演化以及与其他类群之间的
亲缘关系,进而提出能反映自然发展的分
类系统,并将微生物加以分门别类。


二、细菌分类学研究简史
1675年,荷兰人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微小动物” 第一个尝试生物分类的科学家—林奈 丹麦动物学家Muller提出新的分类系统,其中包括 动物、藻类、细菌。并建议将细菌分为单胞菌属和
常用的细菌分类学术语:

(1)种(species)物种,生物分类中基本的分类单元 高等生物中,“生殖隔离”被看作是区分物种的标准 微生物的种:具有高度特征相似性的菌株群,这个菌株群 与其他类群的菌株有很明显的区别。 (2). 亚种(subspecies): 是正式分类单元中地位最低的 分类等级。
当某一个种内的不同菌株存在少数明显而稳定的变异特征或遗传性

1 (6)培养物(culture):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微生
物的细胞群或生长物。如微生物的斜面培养物、 摇瓶培养物等。

初一生物细菌的分类总结

初一生物细菌的分类总结

初一生物细菌的分类总结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它们的分类可以根据形态、结构、代谢方式和氧需求等多个方面进行划分。

本文将对初一生物课程中所学的细菌分类进行总结。

一、形态分类细菌的形态分类是根据它们的形状和结构特征来区分的。

1. 球状细菌(Coccus):这类细菌呈圆形,在显微镜下观察,它们看起来像小颗粒。

常见的球状细菌有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2. 杆状细菌(Bacillus):这类细菌呈长柱状,外形像细长的棍子。

大肠杆菌和炭疽杆菌就属于杆状细菌。

3. 螺旋细菌(Spirillum):这类细菌呈螺旋状,外形像一根螺旋线。

铜绿假单胞菌和酿酒酵母就属于螺旋细菌。

二、结构分类细菌的结构分类主要考虑细菌体内是否有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组成。

1. 革兰氏阳性菌(Gram-positive):这类细菌的细胞壁含有厚厚的脂肪酸,显著染紫色。

革兰氏阳性菌包括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2. 革兰氏阴性菌(Gram-negative):这类细菌的细胞壁相对较薄,不易染色。

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

三、代谢方式分类细菌的代谢方式分类是根据细菌的能量来源和碳源来区分的。

1. 好氧菌(Aerobic):这类细菌需要氧气来进行代谢。

好氧菌包括绿色光合细菌和蓝藻菌。

2. 厌氧菌(Anaerobic):这类细菌在缺氧环境下进行代谢,无需氧气。

厌氧菌包括产气荚膜梭菌和硫酸还原细菌。

四、氧需求分类细菌的氧需求分类考虑到细菌对氧气的需求量。

1. 嗜氧菌(Obligate aerobes):这类细菌只能在充足的氧气条件下生长和繁殖。

典型的嗜氧菌有拟杆菌和放线菌。

2. 厌氧菌(Obligate anaerobes):这类细菌只能在无氧环境中生长和繁殖。

典型的厌氧菌有产气荚膜梭菌和柱状硫杆菌。

3. 兼性厌氧菌(Facultative anaerobes):这类细菌既可以在有氧条件下生长,也可以在无氧条件下生长。

典型的兼性厌氧菌是大肠杆菌和乳酸菌。

细菌分类分类学

细菌分类分类学
(3)居群,每一个物种在自然界中的存在,都有一定的空间 结构,在 其分散的、不连 续的居住场所或分布区域内, 形成不同的群体单元
(4)型(form或type),常指亚种以下的细分。当同种或同亚种不同菌 株之间的性状差异,不足以分为新的亚种时,可以细分为不同的型。
例如抗原特征的差异分为不同的血清型;对噬菌体裂解反应的不同分为 不同的噬菌型等等。
Pseudomonas aeruginosa(铜绿色假单胞菌)。其中Pseudomonas是属名 (假单胞菌属)(阴性 );aeruginosa是种名加词,是拉丁语形容词(阴 性),原意为"铜绿色的"。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结核分枝杆菌)。其中Mycobacterium是 属名(分枝杆菌属), 系希腊词源的复合词(中性),tuberculosis是种 名加词,是希腊词和拉丁词缀合成的名词所属格形式,意为"结核病的"。
旧时衙门里草拟文牍、掌管档案的幕僚,其地位比一般属吏高。《老残游记》第四回:"像你老这 样抚台央出文案老爷来请进去谈谈,这面子有多大!"夏衍《秋瑾传》序幕:"将这 阮财富 带回衙 门去,要文案给他补一份状子。"
文案音译
文案英文:copywriter、copy、copywriting
文案拼音:wén àn
(1)培养物(culture),是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微生物的细胞 群或生 长物。如微生物的斜面培养物、摇瓶培养物等。 如果某一培养物是由单一微生物细胞繁殖产生的,就称之为该细菌的纯 培养物(pure culture)。
(2)菌株(strain),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的任何一种微生物的纯培养 物或用实验方法(如通过诱变)所获得的某一菌株的变异型,(但为另一 新菌种)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微生物命名规则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微生物命名规则

细菌得分类与命名细菌分类学细菌分类学(taxonomy)就是指对细菌进行分类、命名与鉴定得一门学科。

它得任务就是在全面了解细菌得生物学特征得基础上,研究它们得种类,探索其起源、演化以及与其她类群之间得亲缘关系,进而提出能反映自然发展得分类系统,并将细菌加以分门别类.它包括三个方面:分类(classification)、命名(nomenclature)与鉴定(identification)。

一、基本概念1、细菌分类就是根据每种细菌各自得特征,并按照它们得亲缘关系分门别类,以不同等级编排成系统。

分类有两种:①以细菌得形态与生理生化特性为依据得表型特征分类法,包括有传统分类法(classicalclassification)与数值分类法(numerical classification);②用化学分析与核酸分析,以细菌大分子物质(核酸、蛋白质)结构得同源程度进行分类称种系分类(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或自然分类(natural classfication)。

2、细菌命名在分类基础上,给予每种细菌一个科学名称,使之在生产实践、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工作中相互交流成为可能。

按照细菌命名得法规,能保证所有得科研工作者以同样方式给予细菌命名。

3、细菌鉴定将未知细菌按分类原则放入系统中某一适当位置与已知细菌比较其相似性,用对比分析方法确定细菌得分类地位。

若与已知细菌相同即采用已知菌得名称,不同者则按命名原则确定一个新名称。

二、分类等级细菌得分类等级与其她生物相同,依次为界(kingdom)、门(division)、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界(procaryotae),包括有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与螺旋体.分类等级拉丁字尾比较固定,表示方法如下:目—ales、亚目-ineae、科-aceae、亚科—oideaae、族—eae、亚族-inae。

细菌学基础知识细菌的分类与特性

细菌学基础知识细菌的分类与特性

细菌学基础知识细菌的分类与特性细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其形态多样,功能特征各异。

了解细菌的分类与特性对于深入研究微生物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细菌的分类方法及其特性,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细菌的基础知识。

一、细菌的分类方法细菌根据其形态、结构、代谢特性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群。

现代细菌分类方法主要包括形态分类、生理分类和遗传分类等。

1. 形态分类细菌的形态分类主要是基于细菌的形态特征,包括细菌的形状、大小、生长方式等方面的观察和描述。

根据形态特征,细菌可以分为球菌(cocci)、杆菌(bacilli)、弧菌(vibrios)、螺旋菌(spirochaetes)等。

例如,球菌呈球形,如葡萄球菌;杆菌呈杆状,如大肠杆菌等。

2. 生理分类细菌的生理分类是基于其代谢特性和生活环境选择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类。

根据细菌的营养需求、氧气利用方式、产物生成等方面的特点,细菌可以分为厌氧菌、好氧菌、兼性厌氧菌、光合细菌等。

例如,厌氧菌可在无氧环境下生长和繁殖,如肠炎沙门菌;光合细菌能利用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如光合细菌。

3. 遗传分类细菌的遗传分类是根据细菌的遗传物质DNA序列的差异,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分类。

通过测定和比较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可以确定细菌的亲缘关系和分类位置。

这种分类方法旨在揭示细菌的遗传进化关系和种间联系。

二、细菌的特性细菌作为微生物的一类,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这些特性也是进行细菌分类的重要依据。

1. 细菌的结构细菌通常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酸组成。

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多糖和蛋白质构成,可以保护细菌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

细菌的细胞膜则是细菌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换的关键结构,能够调控物质的进出。

细菌的细胞质中含有各种细胞器和遗传物质,这些结构和物质是细菌进行生命活动的基础。

2. 细菌的代谢细菌的代谢方式各异,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利用和转化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和繁殖。

细菌分类分类学

细菌分类分类学

第二节细菌分类分类学内容涉及三个相互依存又有区别的组成部分:分类(classification)是根据一定的原则(表型特征相似性或系统发育相关性)对微生物进行分群归类,根据相似性或相关性水平排列成系统,并对各个分类群的特征进行描述,以便查考和对未被分类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命名(nomenclature)是根据命名法规,给每一个分类群一个专有的名称;鉴定(identification或determination)则是指借助于现有的微生物分类系统,通过特征测定,确定未知的、或新发现的、或未明确分类地位的微生物所应归属分类群的过程。

一、分类单元及其等级分类单元(taxon,复数taxa)是指具体的分类群,如原核生物界(Procaryotae)、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等都分别代表一个分类单元。

细菌的分类单元分为七个基本的分类等级(rank或category)或分类阶元,由上而下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在分类中,若这些分类单元的等级不足以反映某些分类单元之间的差异时也可以增加"亚等级"即:亚界、亚门……亚种,在细菌分类中,还可以在科(或亚科)和属之间增加族和亚族等级。

值得强调的是,分类单元的等级(阶元)只是分类单元水平的概括,它并不代表具体的分类单元。

在细菌分类中,还使用一些非正式的类群术语。

(1)培养物(culture),是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微生物的细胞群或生长物。

如微生物的斜面培养物、摇瓶培养物等。

如果某一培养物是由单一微生物细胞繁殖产生的,就称之为该细菌的纯培养物(pure culture)。

(2)菌株(strain),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的任何一种微生物的纯培养物或用实验方法(如通过诱变)所获得的某一菌株的变异型,(但为另一新菌种)菌株是微生物分类和研究工作中最基础的操作实体。

菌株名称常用数字编号、字母、人名、地名等表示。

细菌的分类及命名[知识研究]

细菌的分类及命名[知识研究]

着研究的深入科属的划分会发生变动
专业知识
8
1、属(genus)性状相近、关系密切的 若干菌种组成一个菌属,与其他属有明 显差异。
2、种(species)是细菌学分类的最基本 单元,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的细菌群体 归成一个菌种。
3 、 菌 株 ( strain ) 是 不 同 来 源 的 某 一 种 细菌的纯培养物。
细菌的分类及命名
一、 细菌的分类地位 二、 细菌的命名 三、 细菌分类鉴定的标准 四、 细菌的分类体系 五、 细菌的鉴定
专业知识
1
一、细菌分类学——对细菌进行分类, 命名与鉴定的 一门学科。
任务:
•在全面了解细菌生物学特征的基础上, 研究它们的种类,探索其起源,演化以 及与其他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而提 出能反映自然发展的分类系统,并将细
专业知识
11
例如 大肠埃希菌的学名全名是:
Escherichia coli(Migula) Castellani et
Chalmers l919 指的是Migula于1895年命名此菌为 Bacillu coli,Castellani及Chalmers 于1919年改为现名。
专业知识
1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学名为:
恶臭消化链球菌是由 Veillon 首先发现和定名的 ,后 Smith 重新定为现名。
专业知识
14
3、拉丁文学名应按拉丁文字母的发音规 则读念
4、属名重复出现时,拉丁文可缩写,用 第一个字母,为避免混肴,也可用2个 字母。大肠杆菌(E.coli)
专业知识
15
5、只确定属名、未确定种名的某一株细菌, 其拉丁文学名可在属名之后加sp.(正体字); 如果同属未定种名的若干菌株,则用 spp. (species 的缩写, sp. 表示单数,spp. 表示复数 ) , 如 Micrococcus sp.表示微球菌属的一个种, Micrococcus spp. 表示微球菌属的一些种。

微生物学中的细菌分类

微生物学中的细菌分类

微生物学中的细菌分类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科学,而细菌是微生物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类微生物。

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无论是土壤、水体还是人体内部,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

细菌的分类是微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对细菌的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特性和功能,为人类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提供指导。

细菌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如形态学、生理学和遗传学等。

在形态学上,细菌可以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等不同形状的类群。

球菌是一类呈球状的细菌,比如肺炎球菌和链球菌;杆菌是一类呈杆状的细菌,比如大肠杆菌和结核杆菌;螺旋菌则呈螺旋形,比如钩端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

这些形态上的差异反映了细菌在进化过程中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除了形态学外,细菌的分类还可以根据它们的生理特性进行。

比如,一些细菌可以利用光合作用进行能量合成,这类细菌被称为光合细菌,比如光合细菌和古菌等;而一些细菌则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它们通过分解有机物质来获取能量,这类细菌被称为化学合成细菌,比如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等。

此外,还有一些细菌可以在极端环境下生存,比如高温、高压和酸碱等极端条件,这类细菌被称为极端嗜好细菌,比如嗜热菌和嗜酸菌等。

这些生理特性的差异使得细菌在不同的环境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和适应性。

细菌的分类还可以从遗传学的角度进行。

通过对细菌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和比较,可以揭示细菌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史。

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细菌的遗传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分类和研究。

比如,通过对细菌的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和比较,可以将细菌分为不同的菌属和菌种。

这种基于遗传信息的分类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细菌学研究中,为我们揭示了细菌的多样性和进化历史。

细菌的分类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特性和功能,还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细菌是人体内的常见微生物,它们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比如帮助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和抵抗病原微生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细菌分类分类学
内容波及三个互相依存又有区其余构成部分:
分类 (classification) 是依据必定的原则 (表型特点相像性或系统发育有关性)对微生物进行分群归类,依据相像性或有关性水平摆列成系统,并对各个分类群的特点进行描绘,以便查考和对未被分类的微生物进行鉴
定;
命名 (nomenclature) 是依据命名法例,给每一个分类群一个专有的名称;判定 (identification 或 determination) 则是指借助于现有的微生物分类系统,经过特点测定,确立未知的、或新发现的、或未明确分类地位的微生物所应归属分类群的过程。

一、分类单元及其等级
分类单元 (taxon, 复数 taxa) 是指具体的分类群,如原核生物界
(Procaryotae) 、肠杆菌科 (Enterobacteriaceae)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等都分别代表一个分类单元。

细菌的分类单元分为七个基本的分类等级 (rank 或 category) 或分类阶元,由上而下挨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在分类中,若这些分类单元的等级不足以反应某些分类单元之间的差别
时也能够增添 "亚等级 "即:亚界、亚门亚种,在细菌分类中,还能够在科 (或亚科 )和属之间增添族和亚族等级。

值得重申的是,分类单元的等级 (阶元 )不过分类单元水平的归纳,它其实不代表详细的分类单元。

在细菌分类中,还使用一些非正式的类群术语。

(1) 培育物 (culture) ,是指一准时间必定空间内微生物的细胞群或生长物。

如微生物的斜面培育物、摇瓶培育物等。

假如某一培育物是由单调微生物细胞生殖产生的,就称之为该细菌的纯
培育物 (pure culture) 。

(2)菌株(strain) ,从自然界中分别获取的任何一种微生物的纯培育物
或用实验方法(如经过诱变)所获取的某一菌株的变异型,(但为另一新
菌种)
菌株是微生物分类和研究工作中最基础的操作实体。

菌株名称常用数字编号、字母、人名、地名等表示。

如枯草杆
ASI.398( Bacillus subtilis ASI.398) 和枯草杆菌 BF7658(Bacillus subtil is BF7 658) ,分别代表枯草杆菌的两个菌株和BF7658 分别为菌株的编号)
(3)居群,每一个物种在自然界中的存在,都有必定的空间构造,在其
分其余、不连续的居住场所或散布地区内,形成不一样的集体单元
(4)型(form 或type) ,常指亚种以下的细分。

当同种或同亚种不一样
菌株之间的性状差别,不足以分为新的亚种时,能够细分为不一样的
型。

比如抗原特点的差别分为不一样的血清型;对噬菌体裂解反响的不一样
分为不一样的噬菌型等等。

(5)种(species) ,是生物分类中基本的分类单元和分类等级。

作为分
类单元的等级,种的地位低于属而高于亚种这是十分明确的。

微生物的种
能够看作是:拥有高度特点相像性的菌株群,这个菌株群与其余类
群的菌株有很显然的差别。

种作为分类单元,它指的是 "物种 ",高等生物中,物种往常被看作是相
互杂交能生殖的自然集体,这个集体与其余集体在生殖上是隔绝的
(6)亚种 (subspecies) 或变种 (variety) ,当某一个种内的不一样菌株存在少量显然而稳固的变异特点或遗传性状而又不足以区分红新种时,能够将这些菌株细分红两个或更多的小的分类单元 --亚种。

(7)属(genus) ,是介于种 (或亚种 )与科之间分类等级,也是生物分类
中的基安分类单元。

往常是拥有某些共同特点或亲密有关的种归为一
个高一级的分类单元,称之为属。

在系统分类中,任何一个已命名的种都归属于某一个属。

当某一个种与
其余有关属的种拥有重要的差别时,也能够判定为只有一个种的属。

就一般而言,微生物属间的差别比较显然,但属的区分也没有客观标准。

所以,属水平上的分类也会跟着分类学的发展而变化,属内所含种的数
二、分类单元的命名
地区性的俗名
生物名称
国际上一致使用的学名
俗名是一个国家或地域使用的一般名称,如我们把惹起人结核病的细菌叫"结核杆菌 ",而英语称 "tubercle bacillus" ,而俄语则称 "tубepky лёзнаяпалочка"。

长处是在必定的地区内平常易懂便于记忆,但俗名有限制性,特别是不
便于国际间的沟通。

学名是为了使生物分类单元的名称能在国际上通用,就需要拟订一个为各
国生物学工作者共同恪守的命名法例,即国际生物命名法例,来管理生物
分类单元的命名,以保证生物名称的一致性、科学性和适用性。

此刻分别由国际动物命名法例、国际植物命名法例和国际细菌命名法例
来分别管理各种生物的命名。

1.分类单元的命名
全部正式分类单元 (包含亚种和亚种以上等级的分类单元 )的学名,一定用
拉丁词或其余词源经拉丁化的词命名。

(1)属名
属名用一个单数主格名词或看作名词用的形容词来表示,能够是阳性、
阴性或中性,首字母要大写。

比如: Bacillus( 芽孢杆菌属 )( 阳性 ),拉丁词,原意为 "小杆菌 ",因该属
菌有芽孢而译为" 芽孢杆菌属"。

Clostridium( 梭菌属)(中性),源于希腊词,原意为 "纺缍状菌 "。

Salmonella( 沙门氏菌属 )(阴性 ),以美国细菌学家 D.E.Salmon 的姓氏命名。

亚属分类单元的命名和属名同样。

(2)种名
细菌的种名也用双名法 (binomial nomenclature) 命名,即种的学名由属名和种名加词两部分组合而成。

第一个词为属名,首字母要大写;第二
个词为种名加词,常用形容词 (要与属名性别一致 ),也能够用人名、地名、病名或其余名词 (名词用主格或所属格形式 ),种名加词首字母不大写。

Pseudomonas aeruginosa( 铜绿色假单胞菌 )。

此中 Pseudomonas 是属名(假单胞菌属 )(阴性 );aeruginosa 是种名加词,是拉丁语形容词 (阴性),原意为 "铜绿色的 "。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结核分枝杆菌)。

此中Mycobacterium是属名(分枝杆菌属 ),系希腊词源的复合词 (中性 ),tuberculosis 是种名加词,是希腊词和拉丁词缀合成的名词所属格形式,意为 "结核病的 "。

当泛指某一属细菌而不特指该属中任何一个种(或不决种名)时,可在属名后加sp. 或spp.( 分别代表species 缩写的单数和复数形式) 表示,如Streptomyces sp.( 一种链霉菌 ),Micrococcus spp.( 某些微球菌 )。

(3)亚种名
亚种名为三元式组合,即由属名、种名加词和亚种名加词构成。

(4)属级以上分类单元的名称
亚科、科以上分类单元的名称,是用拉丁或其余词源拉丁化的阴性复数
名词 (或看作名词用的形容词 )命名,首字母都要大写。

此中细菌目、亚目、科、亚科、族和亚族等级的分类单元名称都有固定的词尾 (后缀 ),其余,在分类单元名称的后边还能够附上命名人的姓名和命名年号。

族、属、种和亚种等级的分类单元的学名在正式第一版物中应用斜体字印
2.命名模式及其指定
依据命名法例要求,正式命名的分类单元应指定一个命名模式 (简称模式 ) 作为该分类单元命名的依照。

种和亚种指定模式菌株(type strain) ;
亚属和属指定模式种 (type species) ;
属以上至目级分类单元指定模式属(type genu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