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三大常数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常数及公式一览

初中物理常数及公式一览

初中物理常数及公式一览物理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它通过实验和观察研究物质和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物理学中,有许多常数和公式,用于描述和计算各种物理现象。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中学物理常数和公式一览。

常数:2.引力加速度:g=9.8m/s²-在地球上,所有物体受到的向下的加速度都是9.8m/s²,这被称为引力加速度。

4.真空中的相对磁导率:μ₀=4π×10⁻⁷T·m/A-真空中的相对磁导率是衡量磁场中磁荷间相互作用的能力。

公式:1.速度公式:v=d/t-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2.加速度公式:a=(v-u)/t-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除以时间,表示速度每秒变化的大小。

3.力公式:F=m×a-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描述物体受到的作用力与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4.动量公式:p=m×v-动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惯性。

5.万有引力公式:F=G×m₁×m₂/r²-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两个物体间引力大小和距离的关系,其中G是引力常数,m₁和m₂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 是两个物体的距离。

6.功公式:W = F × d × cosθ - 功等于力乘以位移乘以两者之间的夹角的余弦,表示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

7.功率公式:P=W/t-功率等于功除以时间,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8.电流公式:I=Q/t-电流等于电荷除以时间,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的电荷的数量。

9.电阻公式:R=V/I-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描述导体对电流的阻力大小。

10.电功公式:W=V×I×t-电功等于电压乘以电流乘以时间,表示电能转化的大小。

以上只是一些中学物理的常见常数和公式,这些常数和公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计算物理现象。

在学习中学物理时,我们需要熟练掌握这些常数和公式,并灵活运用于解题和实验中。

常用物理基本常数表

常用物理基本常数表

常用物理基本常数表
物理常数,或称物理定数、物理常量或自然常数,指的是物理学中数值固定不变的物理量。

它与数学常数不同,数学常数指的是一个在数值上固定不变的值,但是这个值不一定与物理测量有关。

物理常数有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真空光速、普朗克常数、万有引力常数、玻尔兹曼常数及阿伏伽德罗常数。

它们被假设在宇宙中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刻都相同。

物理常数的物理意义有很多表述形式,普朗克长度表征基本物理长度,真空光速是宇宙中最大的速度,精细结构常数则表征了电子和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无量纲量。

从1937年开始,狄拉克等物理学家开始意识到物理常数有可能随着宇宙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但时至今日还没有明确的实验证据能够证明狄拉克提出的这种可能性。

但科学家们已经探测到了一些物理量可能每年都依极小的量发生变化,并划定了这种变化幅度可能的上限(万有引力常数变化的量大约是一年10-11;精细结构常数变化的量大约是一年10-5)。

以下是部分物理常数的列表:。

七大基本物理量单位常数表示

七大基本物理量单位常数表示

七大基本物理量单位常数表示物理量单位常数是指在国际单位制中,用来确定七大基本物理量的单位的常数。

这些常数包括:光速、元电荷、普朗克常数、玻尔兹曼常数、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常数和亚佛加德罗常数。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常数的含义和作用。

1. 光速 (c)光速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常数之一,它表示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光速的数值约为299,792,458米/秒,它在相对论和电磁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光速的存在使得我们能够测量时间和距离,也为其他物理量的测量提供了基准。

2. 元电荷 (e)元电荷是电荷的基本单位,描述了带电粒子的最小电量。

元电荷的数值约为1.602176634×10^-19库仑,它对于电磁学和粒子物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元电荷的概念,我们可以对电子、质子等带电粒子的电量进行精确测量。

3. 普朗克常数 (h)普朗克常数是量子力学中的基本常数,用来描述微观世界的行为。

普朗克常数的数值约为6.62607015×10^-34焦耳秒,它与能量的量子化和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密切相关。

普朗克常数在量子力学的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等。

4. 玻尔兹曼常数 (k)玻尔兹曼常数是描述热力学系统中粒子运动的常数。

它的数值约为1.380649×10^-23焦耳/开尔文,它与温度、熵和能量等热力学量的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玻尔兹曼常数被广泛应用于理论物理学、统计物理学和热力学等领域,它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宏观和微观系统的行为。

5. 阿伏伽德罗常数 (NA)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描述化学反应和粒子物理学中粒子数量的常数。

它的数值约为6.02214076×10^23/mol,它表示在摩尔中的粒子数目。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存在使得我们能够在化学反应和粒子物理学中精确计量和比较不同物质的粒子数量。

6. 气体常数 (R)气体常数是描述理想气体行为的常数,它用来关联气体的压力、体积和温度等物理量。

三大物理常数

三大物理常数

三大物理常数三大物理常数是指光速、普朗克常数和元电荷。

这三个常数在物理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研究电磁学、量子力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光速是指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它是一个物理学上的基本常数。

根据国际单位制的定义,光速的数值为299,792,458米/秒。

光速的重要性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在相对论中,光速是一个不变的上限,任何物质都无法超过光速。

光速的大小也影响了天文学中的测量,例如,我们能够通过测量光的传播时间来计算天体之间的距离。

普朗克常数是量子力学中的基本常数之一,记作h。

它的数值约为6.62607015×10^-34焦耳·秒。

普朗克常数与能量的量子化密切相关,它描述了微观世界中粒子的行为。

根据普朗克常数,我们可以计算出光的能量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即E=hf,其中E表示能量,f 表示频率。

普朗克常数的大小决定了微观世界的量子效应,例如,原子能级的跃迁、电子的行为等都与普朗克常数有关。

元电荷是指电荷的基本单位,用e表示。

它的数值约为1.602176634×10^-19库仑。

元电荷是指电子或质子所携带的最小电荷量。

在电磁学中,电荷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元电荷的大小决定了电荷的离散性质,即电荷是量子化的。

元电荷的存在使得电子和质子的电荷都是整数倍的元电荷,这也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电子数和质子数的整数性质的根源。

光速、普朗克常数和元电荷是三大物理常数。

它们在物理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光速决定了光的传播速度,普朗克常数描述了微观世界的量子效应,元电荷是电荷的最小单位。

这三个常数的存在和数值为我们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对于物理学家和研究者来说,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常数,将有助于更好地解释和探索自然现象,推动科学的进步。

物理学常量

物理学常量

物理学常量1. 光速(c):在真空中,光速的值约为299,792,458米/秒。

这是一个不可超越的极限速度,也是狭义相对论的基石。

2. 普朗克常数(h):普朗克常数的值约为6.62607015×10^-34 J·s,是量子力学的基础。

它描述了能量的最小单位,即量子。

3. 玻尔兹曼常数(k):玻尔兹曼常数的值约为1.380649×10^-23 J/K,是统计力学中的关键常数,用于描述热运动。

4. 电子电荷(e):电子的电荷大约为1.602176634×10^-19 C,是电磁学的基本单位。

5. 质子质量(m_p):质子的静止质量约为1.672621898×10^-27 kg,是原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中的重要参数。

6. 牛顿常数(G):牛顿引力常数的值约为 6.67430×10^-11 N·m^2/kg^2,是描述万有引力的基础。

7. 约化普朗克常数(ħ):约化普朗克常数的值约为1.054571817×10^-34 J·s,是量子力学中的重要常数。

8. 真空介电常数(ε_0):真空介电常数的值约为8.854187817×10^-12 F/m,是电磁学中的基本常数。

9. 微分电荷(e):电子的电荷约为1.602176634×10^-19 C,是电磁学的基本单位。

10. 阿伏伽德罗常数(N_A):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约为6.02214076×10^23 mol^-1,描述了一摩尔物质中分子或原子的数量。

这些常量在物理学各个领域中扮演着关键作用,是构建理论和进行计算的基础。

它们反映了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和特性。

物理学常量

物理学常量

物理学常量
1. 光速常量(c):在真空中,光速的值约为299,792,458米/秒。

这是一个基本物理常量,在相对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 普朗克常量(h):普朗克常量是量子力学的基础,其值约为6.62607015×10^-34 J·s。

它描述了能量和频率之间的关系。

3. 玻尔兹曼常量(k):玻尔兹曼常量与热力学密切相关,它的值约为1.380649×10^-23 J/K。

它描述了温度和分子运动之间的关系。

4. 电子电荷(e):电子的电荷量约为1.602176634×10^-19 C。

它是一个基本物理常量,在电磁学和量子力学中扮演着关键作用。

5. 静止质量(m0):任何物体在静止状态下的质量被称为静止质量。

常见的单位是千克(kg)或电子伏特(eV/c^2)。

6. 引力常量(G):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中的引力常量,其值约为6.67430×10^-11 N·m^2/kg^2。

它描述了万有引力的强度。

7. 阿伏加德罗常量(NA):它是每摩尔物质中含有的粒子数,约为6.022140857×10^23 个粒子/摩尔。

8. 精细结构常量(α):它是一个无因次量,描述了电磁力和强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其值约为1/137.035999084。

这些只是物理学中一些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常量。

事实上,在各个物理
学分支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常量,它们在描述和理解自然现象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25个物理常数

25个物理常数

25个物理常数篇一:标题: 25个物理常数(创建与标题相符的正文并拓展)正文: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现象的科学,其基础是一些基本常数。

这些常数是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实验得出的,它们对物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25个基本的物理学常数,包括它们的值、定义和意义。

1. 开尔文(k)开尔文(k)是一个常量,它的值为1.19264×10-19J/(K·K)。

它是电离常数,用于描述电解质的电离程度。

2. 普朗克常数(h)普朗克常数(h)是一个基本的物理学常数,它的值为6.626176×10-35J/(K·s)。

它是热力学中的基本常数,用于描述能量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3. 光速(c)光速(c)是一个基本的物理学常数,它的值为299,792,458米/秒。

它是真空中光的速度,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速度。

4. 磁感应强度(B)磁感应强度(B)是一个物理学常数,用于描述磁场的强度。

它的值通常在0到1000特斯拉之间,磁感应强度越大,磁场越强。

5. 电容(C)电容(C)是一个物理学常数,用于描述电容器的电容值。

它的值通常在0到1特斯拉之间,电容器的电容值越大,电容器的储存电能的能力越强。

6. 电阻(R)电阻(R)是一个物理学常数,用于描述导体的电阻值。

它的值通常在0到无穷大之间,电阻值越大,导体的电阻能力越强。

7. 温度(T)温度(T)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常数,用于描述物体的状态。

它的值通常在0到开尔文之间,温度越高,物体的状态越热。

8. 引力(G)引力(G)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常数,用于描述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

它的值通常在6.6743×10-11N·(m/kg)^2。

9. 电磁场频率(E)电磁场频率(E)是物理学常数,用于描述电磁场的传播速度。

它的值通常在真空中约为3×10^10米/秒。

10. 质能关系(E=mc2)质能关系(E=mc2)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公式,用于描述质量和能量之间的关系。

高中物理常数表

高中物理常数表

高中物理常数表高中物理常数表是一个包含了许多常用物理常数的表格,它是物理学和相关科学领域研究的基础。

下面是关于高中物理常数表的相关参考内容。

1. 基本物理常数:- 光速:c = 2.998 × 10^8 m/s,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 自由空气中的重力加速度:g = 9.8 m/s^2,近似地在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 万有引力常数:G = 6.674 × 10^-11 N·m^2/kg^2,用于计算物体之间的引力。

- 地球质量:M = 5.972 × 10^24 kg,用于计算与地球相关的物理量。

2. 电磁学常数:- 元电荷:e = 1.602 × 10^-19 C,是最基本的电荷单位。

- 电场常数:ε0 = 8.854 × 10^-12 F/m,用于计算电场的强度。

- 真空中的磁场常数:μ0 = 4π × 10^-7 T·m/A,用于计算磁场的强度。

3. 光学常数:- 折射率:n = c/v,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v 是光在介质中的速度。

- 真空中的折射率:n = 1,用于计算光在真空中的行为。

4. 热力学常数:- 绝对温度:T = 273.15 + t°C,摄氏温度转换为开氏温度。

- 摩尔气体常数:R = 8.314 J/(mol·K),用于计算理想气体的物理量。

5. 原子和粒子常数:- 阿伏伽德罗常数:NA = 6.022 × 10^23 mol^-1,用于计算物质中的粒子数量。

- 电子质量:me = 9.109 × 10^-31 kg,描述电子的质量。

- 质子质量:mp = 1.673 × 10^-27 kg,描述质子的质量。

- 红外音频:ν = 3 × 10^7 Hz,超声波中最高频率。

6. 其他常见常数:- 系统国际单位(SI)前缀:例如千(kilo,k,10^3),百分之一(centi,c,10^-2)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学三大常数物理学三大常数2011年07月26日牛顿先生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从而否定了以太引力理论。

爱因斯坦先生发表了相对论,从而否定了以太电磁理论。

我写的这篇文章其实是一个战斗檄文,在以太阵营里,前面这两位被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属于敌对阵营里的英雄,以太阵营的同盟者们必须把他们二位请下神坛,然后科学才能够回归正道。

以太阵营里的英雄有笛卡尔、惠更斯、虎克、莱布尼茨、法拉第、赫兹、麦克斯韦等,反以太阵营里的英雄有牛顿、爱因斯坦、波尔、海森堡、薛定谔等。

这是一场持续300多年的较量,目前反以太阵营居于上风。

四个铅球称地球的万有引力定律、我变光速不变的相对论、两个铁板称电子的量子物理、宇宙之初比原子还小的宇宙大爆炸理论、11维空间解释引力的超弦,等等等等。

反以太阵营正在把科学变成玄学,他们的学说正在让人类失去信仰。

不把伪科学赶走,科学将失去前途。

万有引力常数、光速和普朗克常数被认为是物理学三大常数。

当然还有其它的提法,但这些不影响讨论。

记得20世纪上半叶,当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取代以太电磁理论的时候,有一位科学家无法理解新的理论,他气愤地说,我为什么不早5年死掉,却让我活着看到物理学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

其实正如普朗克所说的那样,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并没有说服以太电磁论者,只是这些以太电磁论者无法抵御岁月的侵蚀,伴随着他们的离去,新一代选择了相对论和量子物理而已。

以太引力理论兴起于17世纪,从18世纪初开始衰落。

以太电磁理论兴起于19世纪初,然后再度衰落于20世纪初期。

在近代科学史上,以太理论和非以太理论似乎每100年都会发生一次更替。

现在是21世纪初了,从时间上算以太理论该回来了。

除了以太理论似乎有100年一回归的规律外,以太理论还伴有一个现象,那就是每当科学界和以太理论站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显得神采奕奕、精神十足。

以太引力理论由笛卡尔提出,在经过惠更斯和莱布尼茨发展后,这个理论达到了非常成熟的地步。

莱布尼茨的科学和哲学学说,被20世纪的某些人认为洋溢着“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精神”。

抛去不可救药不提,乐观主义倒是真的。

用以太机制解释引力,用“单子论”构筑“一对多”的哲学基础,这位以太引力理论的集大成者没有理由不乐观。

17世纪是天才的世纪,伽利略、开普勒、笛卡尔、惠更斯、虎克、莱布尼茨。

这个世纪是令人嫉妒的世纪,这样的世纪今后也很难再出现了。

牛顿是天才世纪的终结者,他的三大定律原版拷贝伽利略的理论,万有引力定律野蛮归纳开普勒第三定律。

光的微粒说更是强行挤进光学领域。

他对科学的主要贡献或许就是他和莱布尼茨共创的微积分,但以其对他人理论一贯的、露骨的、蛮横的拿来主义作风,我真得怀疑他在创立微积分当中的作用。

毕竟是莱布尼茨率先发表了微机分。

他说,我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肩膀上的缘故。

其实,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应该不是一个巨人。

非常抱歉,我真得无法记起18世纪的任何一位有影响的物理学家的名字。

万有引力定律是天才的滑铁卢,任何相信万有引力定律的人,都是没有机会的。

好在19世纪物理学抛开引力机制,在电磁领域另辟蹊径,从而开拓了一片新天。

这个世纪也是英才辈出的世纪,托马斯?杨、菲涅尔、法拉第、赫兹、麦克斯韦等等。

以太电磁理论是如此的成功,科学界深信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

普朗克的导师祖利甚至劝他不要再在物理学上浪费时间,不会再有大发现了。

科学界对于以太理论的强烈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再次表露无疑。

导致20世纪以太理论整体陷落的是天际漂浮着的两朵小乌云。

开尔文提到的这两朵小乌云,被后来人无数次地提到。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黑体辐射、两朵乌云,然后兵分两路。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洛伦兹变换、相对论;黑体辐射、放射性、电子发现、质子发现、量子物理。

相对论和量子物理的支持者不断提到两朵乌云,不过是在向世人讲述它们的前世今生,它们的存在具有先天合法性,它们不是从石头里突然蹦出来的。

我在这里再次提到两朵乌云,我的目的不是宣扬以太理论具有先天合法性,以太理论的先天合法性,17世纪和19世纪的科学家已经完成了。

我只是想和大家重温一下历史,在19世纪末,漂浮在物理学天际的两朵乌云,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们人类是在星体外表面进化成高等生物的,我们具有与生俱来的雄心壮志。

19世纪末,人类已经将自己的目光投入到茫茫的宇宙宏观和渺渺的粒子微观领域。

无论有多困难,我们都要征服这两个领域。

其实并不是两朵乌云吸引了人们的视线,而是当人类将视线投向宇宙宏观和粒子微观时,看到了两朵乌云。

四百多年的近代科学史,其实就是以太理论和非以太理论的斗争史。

斗争的结果是科学理论分成两大派,即以太理论和反以太理论。

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反以太理论目前统治着科学界,而以太理论处于伪科学的地位。

反以太理论之所以能够荣登至尊,物理学三大常数居功至伟。

我并不怀疑以太理论在21世纪初的崛起,但第三次崛起的以太理论很可能还会被反以太理论击败,因为以太理论的支持者太老实。

而反以太阵营从牛顿开始算起,可以说为了胜利,他们无所不用其极。

大家都知道牛顿三大定律是伽利略的。

能让牛顿傲视群雄的其实就是他的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对引力的解释是引力来自于神秘,他的理论没有一个字提及引力是如何形成的。

一个对引力形成机制连一知半解程度都不到的人怎么有资格给出一个公式来计算宇宙万物间引力的呢,当然,崇拜可以帮忙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去崇拜他,把他当成神,这个问题于是就解决了。

“无知的怀疑者们,一个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一个可以为宇宙制定法则的人,难道连一个小小的引力计算公式都无法给出吗,”上面的第一个公式是向心加速度公式,由上面的推导可知,加速度和间距的平方成反比。

开普勒第三定律其实已经给出我们所需要的内容。

地面上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人造地球卫星所受地球的引力、行星所受太阳的引力,都可以由这个公式给出,我们根本就不需要一个万有的引力公式出来解决问题。

同时代的科学家集体性反对万有引力定律,而后黑格尔说万有引牛顿力定律就是开普勒第三定律,马克思坚决反对唯引力论,恩格斯说牛顿是归纳法的驴子,一个剽窃者和破坏者。

牛顿确实在引力理论方面做了一点原创性的工作。

他给了一个假设,他说地面上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引力,我们可以使用同一个五个字母的公式来计算,并且还可以共享同一个引力常数。

地面上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可以计算出来,这个开普勒第三定律可没有提及。

地面上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应该不是固定值,间距一定,把这两个物体放在大山旁,放在平原上,它们之间的引力应该会发生变化。

万有引力定律触犯了以太引力理论最本质的核心。

于是以太引力理论者群起而攻之。

反以太理论者有个法宝,那就是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他们其实已经胜算在握,因为他们有数学这个武器。

在这群人手里,数学已经成了他们圆谎的工具。

他们的任何理论,只要胡乱编造一套系统化的数学方法,得出有用的结论,然后再假以时日,就没有人敢质疑了。

哈雷彗星已经连续几次76年回归一次了,牛顿先生使用数学再一次成功预测出它回归的年份。

万有引力定律首战告捷。

海王星的发现使万有引力定律的最终无可质疑地登上了宝座。

海王星就在黄道上那狭窄的区域内,伽利略就曾观测过它。

随着望远镜技术的发展,想不发现海王星都难。

一连串的胜利,万有引力定律终于不可动摇了。

反以太理论者个个都是谙识战术的战术家,他们根本就没打算说服以太论者接受自己的理论。

他们对科学发展的规律掌握得更透彻,他们知道人都会生老病死,而年轻一代会在比较中选择理论。

终于,一个学者中最富有的人出现了。

卡文迪许使出了令所有以太论者永远难忘的一招。

他用一杆秤加四个铅球称出了地球的质量。

一切都安静了。

关于引力的战争其实已经结束了,不会再有悬念了。

在过去的200年里,科学界使用卡文迪许的结论,通过地球质量求出了地球的平均密度(每立方米5.5吨左右),我们知道地表岩石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米2.7吨左右。

借助这两个密度,加上地震波方面的信息,人类已经将地球的结构研究个通透。

使用卡文迪许的实验,天体力学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人类计算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引力,已经达到很精确的程度。

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得知,木星和土星对地球的引力极小,最多就是月球对地球引力的一百分之一。

它们对地球的影响接近于零。

《史记》中说所的土木会合象征饥饿和内乱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司马迁生于2000多年前,那时人类还处于蒙昧的状态,犯这样的错误是可以理解的。

以太引力理论是没有前途的理论。

它是无法帮助人类准确算出地球质量的,不知道质量,对于星体间的引力就更无从下手了。

发展到今天,以太引力理论连给万有引力定律提鞋的资格都没有了。

反以太理论可以告诉我们一切,以太理论对一切似乎都茫茫然。

年轻一代想都不用想就会选择前者。

万有引力定律在预测自然灾害方面一点也帮不上忙,但它依然可以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

地震的隆隆声和伤者的呻吟声在万有引力定律支持者的耳中显得格外动听。

听,那是大自然和人类为我们唱的赞歌。

反以太论者顶着四个铅球和一杆秤,正在到处招摇。

但他们却表现出很谦逊的样子,面对人们的称赞,他们向周遭频频鞠躬。

他们上身穿着昂贵的西装,下面却是一条开裆裤。

当穿开裆裤被定义为美的时候,没穿开裆裤的人就只能是笑柄了。

引力常数的地位已经牢不可破了,下面是光速不变的表演时间。

前面提到的两朵乌云,第一个就是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这个实验原理很简单,但现在几乎没人可以看懂了。

因为人们是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待这个实验。

在以太不存在和光速不变的前提下,是研究不出任何结果的。

我们还是要回到100多年前,在当时对光的认知条件下来看待这个实验。

这个实验其实很好解释,我也看到过其它人对这个实验做过类似的解释。

人类对波的认识,先是来自水波,后来是声波。

现在由于超声波技术的发展,人类对波的认识更加深入了。

超声波技术告诉我们,如果频率够高,超声波是不随介质运动而改变方向的。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而且也可以很容易在实验中做出来。

由此我们可知,右图中的光线,也应该不会受到以太运动的影响而改变方向。

光线的方向不发生改变,上面镜子上的反射位置就不会从B 变到B’。

因此下面的干涉条纹也不会发生移动。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根本就不能否定以太,我们更不能由此得到真空中光速不变的结论。

真空中光速不变的关键点是,不管你的速度是多少,光速对你来说都是不变的。

这就像有人坚持1加1等于3一样。

这是对人类智慧赤裸裸的侮辱,如果有人劝我承认1加1等于3,我是绝对不会接受的。

但这个人一边劝我承认1加1等于3,一边承诺送我一套别墅,我想我会认真考虑他的提议的。

光速不变是相对论送给天文学界的一个大礼。

在20世纪初的时候,当科学开始向着宇宙宏观领域进军的时候,以太电磁理论像一座大山一样挡住了去路。

以太电磁理论认为光是在以太上传输的波,这就意味着光会随着以太的密度而忽快忽慢、忽左忽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