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3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60 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切合题意,多项选择、错选和不选均不得分。

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以下表格中)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1、以下相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在各样介质中声速都不变C. 音色也是声音的一个特点B.音调高的都是噪声D.超声波是指人听起来特别响的声音2、以下对于种子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所有果实内都只有一粒种子B .我们烧饭用的大米是水稻的种子,只需把它埋入土中就会抽芽C.所有植物都靠种子生殖后辈D.桃果实内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来的3、当气温还较低时,农民经常利用塑料大棚栽种经济作物,能够达到提早播种、提早收获的目的。

从植物生长考虑,塑料大棚的主要作用是A. 保持水分B.提升温度C.供给氧气D.防治病虫4、从第二性征开始出现直至性器官成熟的一段时间称为A. 少儿期B. 青春期C. 中年期D.老年期5、想想:假如地球的自转忽快忽慢,结果会如何?A. 不再有四时更替现象B.每个日夜的时间长短不一C. 日月星斗东升西落现象消逝D.日夜更替必定更慢6、惯性是造成很多交通事故的原由,以下不是为了防备因为惯性而..造成交通事故拟订的交通规则是( ).A .车辆要右边通行B.某些路段要对灵活车辆限速C .车辆迅速行驶时要保持车距D.小型客车的驾驶员一定系安全带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若是没有重力,向上抛出篮球将不会落地B.若是没有摩擦,汽车将不可以行进C. 若是没有空气,太阳光将传不到地面D.若是没有惯性,跳远就不可以进行8、七( 1)班四位同学在议论人类生殖和发育时,有不一样的说法,此中不正确的是...A .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B.用母乳饲养比用一般奶粉饲养更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C .胎儿从母体产出的过程叫临盆 D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互换的重要构造是输卵管9、以下各样生物的特点有益于增大摩擦的是第1 页A .泥鳅体表的粘液B.人的关节内相关节滑液C.人手指上的螺纹D.海豚体表圆滑10、台州市里大概位于东经122 0北纬 280,它属于A.北温带,四时分明 B .热带,能见到太阳直射到头顶的状况C .南温带,不可以见到太阳直射到头顶的状况D .北寒带,冬至日日间最短11、一天,小龙和小虎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睁开了议论。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题及解析-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题及解析-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题及解析-浙教版第一部分:选择题1. 题目:什么是地球的公转?选项:A. 地球绕着太阳自转B. 地球自转一周C. 地球绕着太阳运动D. 地球的倾斜答案:C解析:地球绕着太阳运动,这个运动被称为地球的公转。

2. 题目:下列哪个属于非生物因素?选项:A. 水B. 食物C. 太阳D. 植物答案:C解析:太阳是非生物因素,它是地球上的一颗恒星,对生物和非生物都有重要影响。

3. 题目:下列哪种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选项:A. 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B. 季节的更替C. 潮汐的产生D. 月食的发生答案:A解析:地球自转导致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

4. 题目:下列哪种现象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选项:A. 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B. 季节的更替C. 潮汐的产生D. 月食的发生答案:B解析:地球公转导致了季节的更替。

第二部分:简答题1. 题目:请简要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答案: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己的轴心旋转,一周约24小时。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约365天。

2. 题目:请解释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答案:生物因素是指生物体对环境的影响和相互关系,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非生物因素是指物理、化学等非生物性质的事物对环境的影响,如土壤、水、空气、光照等。

3. 题目:请简要说明地球自转对人类的影响。

答案:地球的自转导致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人类的日常生活和活动都与这种交替变化有关,例如我们有白天的工作和黑夜的休息。

4. 题目:请简要说明地球公转对季节的影响。

答案: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季节的更替。

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呈椭圆形,当地球离太阳较近时,太阳直射地面的区域较大,温度较高,这时候是夏季;当地球离太阳较远时,太阳直射地面的区域较小,温度较低,这时候是冬季。

第三部分:应用题1. 题目:李明每天早上7点上学,晚上9点回家。

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推测出李明所在的地理位置吗?为什么?答案:根据李明每天早上7点上学,晚上9点回家的时间表,可以推测李明所在的地理位置应该处于东经75度左右的地方。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体育项目中,以“速度”这一科学量来评定成绩的是()A.跳远B.踢足球C.投掷铅球D.短跑2.如图表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④中,滴加碘液会变蓝色B.菜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③C.两种种子结构的区别之一是④的数量不同D.两种种子中的胚都由①②③组成3.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中秋节)在杭州开幕。

图Ⅰ是地球运行轨迹图,图Ⅱ是四种月相图(阴影表示暗部)。

当天地球大约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和月相是()A.地球在丙处,月相如图①C.地球在丙处,月相如图②B.地球在乙处,月相如图④D.地球在丁处,月相如图②4.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图乙中,小孔成像活动中,所成的像为实像C.图丙中,漫反射的光线虽杂乱无章,但是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图丁中,如果逐渐减小入射角,则折射光线将逐渐远离法线5.繁殖季节,豌豆植株在花瓣打开前雄蕊中的花粉就会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在雌落的柱头上。

这一过程称为()A.自花传粉B.异花传粉C.人工授粉D.风力传粉6.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涉及到声与光的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黄鹂的叫声是器官振动产生C.柳叶反射了绿光而呈绿色A.声音在真空中流传最快B.有的超声波人耳也能听到C.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在高速公路旁修建隔音墙,是在流传过程中削弱噪声8.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B.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D.泅水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9.过多使用化肥会引起水污染,这是因为过多化肥进入水体后会导致蓝藻大量繁殖。

浙教版七下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七下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七下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生命现象?A.火山爆发B.植物开花C.动物生病D.鸟儿飞翔2、在下列四个不同进度的季节中,哪个季节最适合进行科学观察?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下列哪个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海洋面积?A.俄罗斯B.加拿大C.澳大利亚D.美国4、下列哪一种自然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A.昼夜交替B.四季变化C.地震D.台风5、在下列四个不同进度的年份中,哪一年最适合进行天文观测?A. 2018年B. 2020年C. 2022年D. 2024年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请填写下列科学家的名字: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居里夫人。

2、请列举出五个你知道的海洋生物。

3、请简述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哪一个,并描述其特点。

4、请写出三种你知道的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并简述它们的作用。

5、请列举出三种你知道的环保措施,并简述它们的作用。

6、请简述科学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7、请列举出三种你知道的电子设备,并简述它们的主要功能。

8、请写出三种你知道的金属材料,并简述它们的用途。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一、试卷概述本次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旨在检测学生在本学期内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试卷内容涵盖了细胞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生态学等多个领域,共分为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和论述题五种题型。

题目难易程度适中,既注重基础知识考察,又适当增加了难度,有利于全面评估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试题分析1、选择题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多数题目涉及的知识点在平时的学习中都有所涉及,学生完成情况较好。

2、填空题部分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

例如,“请描述光合作用的原理并用图示表示”和“请描述氧气在呼吸过程中的作用”等题目,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浙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考试和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考试和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考试和答案考试题目1. 什么是化学反应?请举例说明。

2. 简要解释以下术语:- 光合作用- 蒸发- 酸性物质- 氧化反应3. 简述地理环境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4. 请列举三种不同类型的生态关系,并简要解释它们。

5. 什么是基因?基因是如何传递给后代的?6. 简要解释以下物理现象:- 电流- 阻力- 重力- 功7. 请解释以下术语:- 悬挂- 摩擦力- 磁力- 浮力8. 什么是天体运动?请解释日食和月食的原理。

答案1.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原子或分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例如,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

2.-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能量和氧气的过程。

- 蒸发是指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

- 酸性物质是指具有酸性的化学物质,其溶液含有过量的氢离子。

- 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的过程。

3. 地理环境对生物分布有重要影响。

例如,不同气候和地形条件会导致不同植被类型的出现,从而影响动物种类的分布。

4.- 共生关系:两种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并从中获益的关系,如蜜蜂与花朵之间的关系。

- 捕食关系:一种物种捕食另一种物种的关系,如狮子捕食羚羊。

- 竞争关系:不同物种之间为了资源而相互竞争的关系,如植物之间的竞争。

5. 基因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基因通过遗传物质的传递,如父母的遗传物质在生殖过程中传递给后代。

6.- 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现象。

- 阻力是物体运动时受到的阻碍力。

- 重力是地球或其它天体对物体吸引的力。

- 功是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功或能量转化的过程。

7.- 悬挂是物体由于重力作用而被支撑在空中的状态。

- 摩擦力是物体之间由于接触而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 磁力是由于磁场作用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

- 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上浮的力。

8. 天体运动是天空中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

日食是地球、月球和太阳在一条直线上排列时,月球遮挡住太阳的部分或全部光线。

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浙教版七年级下册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 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C. 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内能越大D. 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答案:B2. 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A. 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B.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C.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 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向负电荷流动的答案:D二、填空题1. 光在_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

2.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

3. 物体的内能与_________有关。

4. 地球是_________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答案:同种均匀介质、介质、温度、太阳系三、简答题1. 简述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分子动理论认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 解释什么是凸透镜?答案:凸透镜是一种光学元件,中间较厚,边缘较薄,能够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且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光路是可逆的。

四、计算题1. 一辆自行车的质量为15kg,以6m/s的速度行驶,行驶时间为5min,求自行车的行驶路程。

答案:首先将时间转换为秒:5min = 5 × 60s = 300s。

然后应用公式s = vt,得到s = 6m/s × 300s = 1800m。

所以自行车的行驶路程为1800m。

2. 一个电阻值为10Ω的电阻丝,通过它的电流为2A,求电阻丝产生的热量。

答案:应用公式Q = I^2Rt,其中t为时间,假设为1min = 60s。

则Q = (2A)^2 × 10Ω × 60s = 2400J。

所以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为2400J。

五、实验题1. 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实验步骤:(1)将凸透镜放在阳光下,观察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聚焦现象。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卷及参考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卷及参考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科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

A. 主观性强B. 可重复性C. 不需要实验证明D. 结果唯一答案:B. 可重复性2. 以下哪个是化学变化的标志?()A. 重量变化B. 体积变化C. 温度变化D. 光照变化答案:C. 温度变化3. 我国高锰酸钾是19世纪末引进的,它是一种()。

A. 凉性药物B. 消炎药物C. 消毒药物D. 防腐剂答案:C. 消毒药物二、填空题1. 电流的单位是()。

答案:安培(A)2. 静电产生的原因是()。

答案:电荷的分离和积聚3. 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中和生成()。

答案:盐和水三、简答题1. 请简述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区别。

答案: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位置和形状有关。

动能是由物体的运动产生的能量,而势能是由物体的位置或形状决定的能量。

2. 请简要介绍酸雨的形成原因,并说明酸雨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酸雨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与雨水中的水分反应生成硫酸和硝酸。

酸雨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它会破坏植被、土壤和水体,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还会腐蚀建筑物和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四、应用题1.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能源类型,并简述它们的利用方式。

答案:- 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通过燃烧产生热能,用于发电、取暖和工业生产。

- 水能:利用水流的动能转换为电能,通过水轮机和水电站发电。

- 太阳能:利用太阳辐射产生热能或光能,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转换为电能或热能。

2. 请简述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答案: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出问题:确定研究的目标和问题。

- 做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和观察结果。

- 分析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 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结论。

- 发表成果:将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发表。

以上是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卷及参考答案的内容。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考生须知:1. 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温馨提示:1、本卷共三大题,61小题;全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所有题目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纸、草稿纸上均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仅一个正确答案。

)1.人类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卵在人体内的形成场所和胎儿发育的场所依次是()A.卵巢和输卵管B.卵巢和子宫C.子宫和子宫D.输卵管和子宫2.如图是中华秋沙鸭,该鸭在全球存活不过千只,被称为鸟类中的“活化石”,是与大熊猫齐名的国宝。

中华秋沙鸭的生殖方式是()A.体内受精、卵生B.体内受精、胎生C.体外受精、卵生D.体外受精、胎生3.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最大区别是()A.是否产生生殖细胞B.亲代是否有性别区别C.后代是否有性别区别D.是否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4.某兴趣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你认为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A.没有控制好变量B.水量过多C.水温太高D.水中没有水草5.下列属于光源的是()A.教室里的幕布 B.十五的月亮 C.太阳 D.波光粼粼的水面6.老师将两片刚制好的永久装片和两张写明“球形细菌”和“酵母菌”的标签交给你,请你借助高倍显微镜正确地将标签贴好。

你的依据是()A.叶绿体的有无B.细胞核是否成形C.细胞膜的有无D.细胞壁的有无7.新的栽培技术可以使一棵茶树上同时开出几种不同的颜色的花,我们可以采用的繁殖手段是()A.扦插B.压条C.分根D.嫁接8. 春天,蜜蜂在花丛中穿行飞舞,它对植物的作用是()A.刺激植物开花 B.帮助植物传粉 C.刺激花粉萌发 D.刺激植物受精9.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在校园周围植树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10.在《我是歌手》节目中,林志炫翻唱了周杰伦的《烟花易冷》,唱出了和原唱不一样的韵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学年七年级(下)期末练习科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提示:本卷中用到的g均取10N/Kg1 •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

下列图中是用听觉感受外界刺激的是()2.春节晚会中有一精彩的“手影戏”一一《逗趣》。

两位演员用手分别表演了动物、人物的各种形态。

活灵活现的手影(如图1),让观众大开眼界。

手影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D.凸透镜成像3•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 .桃花吸收红光C.桃花反射红光 D .以上说法都不对4.不同强度的地震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大的地震常常造成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等灾难。

当发生地震时,下列防护措施不正确的是()(A)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B)躲到桌子底下(C)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D)带上钱物再迅速离开5.下列有关青春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长发育快,要注意均衡膳食C .精力充沛,可以经常熬夜6.2013年,“嫦娥三号”将把我国自主研制的“中华牌” 球车装有六个车轮,车轮上刻有螺旋形花纹是为了(A .增大摩擦B.减小摩擦C.增大压力7 .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A. —定小于LB. —定大于LC.可能等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8.如图所示,用撬棒撬石头,手握在撬棒的末端比握在撬棒的中部要省力些;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力的大小B 、力的方向C力的作用点 D 、施力物体9.“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企盼……”这就是李娜的经典名曲《青藏高原》每次听这首歌,我们的心都会被李娜天使般的声音带入那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

其实很多人喜欢这首歌,但是无法学唱,因为调子太高了。

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可以知道这是因为(A.学者的气力不行,跟不上B. 学唱者不懂基本的乐理知识C.学唱者的音色太差了D. 学唱者声带单位时间内振动次数太少,达不到要求10.小明、小钟一起用鱼叉去抓鱼。

在河边,他们看到一小鱼(如下图)(B.对出现的第二性征,应正确对待D .心肺功能增强快,要加强体育锻炼月球车送上月球。

)D .减小压力7所示。

他注意到让凸透“中华牌”月D •王濛冲过终点后继续滑行是因为她具有惯性14. 人类胚胎发育的场所是 () A •卵巢B •输卵管C 子宫D •阴道15. 在上海世博园内,英国馆最大的亮点是由 6万根蕴含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组成的巨 型“种子殿堂”,日光将透过亚克力杆照亮“种子殿堂”的内部,并将数万颗种子呈现在参 观者面前。

这些有生命力的种子保存在亚克力杆中不萌发,被控制的种子萌发条件是()A 空气、水B .温度、光 c 空气、光 D 温度、水 16.下列现象是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而产生的 ()A 白昼和黑夜B .昼夜交替c 四季变化 D 昼夜长短的变化17. 2010年4月14日,冰岛埃亚菲亚德拉火山全面爆发,二氧化硫气体和火山灰等直冲云 霄,炽热的熔岩流将冰川熔化,形成洪水。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火山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B •人类活动是导致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 C .冰川熔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D .喷出的二氧化硫会污染环境18•科技馆有一个磁悬浮地球仪,当它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地球仪竖直方向的受力分析(不计空气浮力)正确的是()A .不受外力B .重力与磁力平衡C.磁力大于重力D .只受磁力19. 男同学小明今年十五岁,开始进入青春期,出现了一些青春期的变化,第二性征的是() (A )长出胡须 (B )喉结突出(C )身体迅速长高20. 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

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 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

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D 、都不对AC C 、 AD 11.在下面四个力中 ,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 、AB B f i',手拉弹簧的拉力 A B 12、 “无心插柳柳成荫”中,指的是哪种繁殖方式( A 扦插 B 嫁接 C 分裂生殖 D C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有性生殖13.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女子 500米短道速滑决赛中,世界纪录保持者王濛以43秒048夺得冠军,成为蝉联冬奥金牌中国第一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王濛踮起后脚尖做起跑姿势时对冰面的压力变小B .王濛匀速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王濛加速冲刺时运动状态不变a第1F 列不属于小明(D )声调低沉)A.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 B.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C.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填空题(每空1分,作图题每题 2分,共25分) 21. 我国的神舟七号于 25日点火发射,28日安全着陆。

(1 )火箭在加速上升过程中,助飞火箭与主火箭分离后并没有立刻下落,是由于助飞火箭具有 ___________(2)火箭升空的动力来自燃料燃烧,此过程中燃料的 ____________ 能转化为机械能。

卫星刚脱离火箭后,马上面向太阳展开了太阳能帆板, 此时整个卫星达到18米长。

太阳能帆板把太阳能转化为 ___________ 能,保证卫星上电器的正常工作。

22•这是蝴蝶的生长发育过程图(如图)(1)将此图补充完整。

(2 )蝴蝶的生长发育过程我们称为 _______ 发育。

23•如右图是飞机在空中加油时的示意图,大型加油机对地面的速度为 900千米/时,如果以大型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 _______ 的(填“运动”或“静止”),受油机对地面的速度为 _____________ 。

24.全球由 ____________ 大板块组成。

地球上火山、地震主要发生在 25•小强同学近日发现自己的眼睛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

至U 医院进 行了检查,医生告诉他已患了某种屈光性的疾病,并给他画了一幅图 (如右图所示)来说明情况。

(1 )你看了图后可判断小强同学的眼睛已经成为 ________________ (填“远视眼”或“近视眼”)。

(2)若要使他能在正常情况下看清楚黑板上的板书,你认为应用_“凹透镜”或“凸透镜”)。

此透镜对光线具有 ________ 作用。

26.学校的作息时间一般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也随之进行着调整, 主要考虑白昼时间的长短。

我们今天所处的季节的白昼时间比冬季要 ___________ (填“长”或“短”),造成一年中 白昼时间长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 (填“地球的自转”或“地球的公转” )。

27.如右图甲、乙中,两斜 面相同、平面上的材料分别为木板和棉布,一辆小车分别在两斜面同一高 度上自由滑下,然后 停在如图的位置上。

根据上述的实验现象,请回答:① 小车在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原因② 这个实验所研究的目的是 _______ 。

③ 上述实验中,若平面选取的是理想光滑的材料, 动情况将是 _______ 。

28( 1)请在下图中画出法线 N N 、反射光线 0B 折射光线 0C(3) 作出下图中线段 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作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传播情况。

___________ 的地方。

来矫正(填当小车从斜面滑下,则小车在平面上的运(4)质量为2千克的球如下图所示放置,试作出球所受重力的图示。

XJ三、科学探究题(每空 2分,共18分)29.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 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

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

蜜蜂的发 声部位到底在哪里?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① 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② 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 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 ,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④ 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1) 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30•下面是七年级某班科学实验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部分活动过 程:(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根据研究的内容,你认为他们应当提出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建立假说:(根据实验小组提出的猜测 1和2,请你再提出第 3个猜测)猜测1:压力大小可能是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个因素;猜测2 :接触面积的大小也可能是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个因素; 猜测3: _________ 。

(3) 实验检验:由于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较多,因此在探究过程时要采用控制变量 法,请你就上面的猜测 2所提出的猜想,说出你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1、为了研究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于阳光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证明种子萌发需 要水,应比较哪两个装置? __________ 。

订(2)装置C 中水的表面加上一层油膜的目的 '0. 018米2,质量大约18千克。

比赛时,冰壶由运动员推出后在一个非常平整的冰道上滑 行,运动员在冰壶行进前方的冰道上用冰刷“扫刷” ,使冰转化成薄薄的一层水,冰壶可以走得更顺滑。

(3 )据你所知,种子的萌发除了水分之外,还需要的条件是1—周比后□ 百 ------- F----------- F 四、分析计算题(32题8分,33题9分,共17 分)32. 2009年3月,在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中,中国队首次夺得冠军。

冰壶由花岗岩凿磨制成,底面积约为A 、B 、C ),并把它们置(3)在每局比赛中一共要用到8个冰壶,则这些冰壶受到的总重力是多少•33.英国男子马尔科姆•拉姆住处离工作地点有120km 路程,不过他每天靠骑自行车就可轻松的在两地间往返•拉姆的这辆自行车可非同寻常•速度最大可以达到80km/h ,因此被媒体称为“子弹头自行车”,如图所示.(1 )以最大速度计算,拉姆从住处到工作地点只有 __________ 小时.(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图中拉姆的骑行姿势分析,此时自行车的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定发生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