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液性能对钻井的影响
钻井液对钻井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因此 , 钻井过程 中, 应根据地层岩石 的特点 , 井深、 井身结构 、 钻井液等类型来确定一个 比较现实的失水
量, 既能保持较高钻速又不引起井眼危险。坚持在井壁 允许的情况下, 当放宽失水量的要求 , 适 以最大限度地 提高钻井速度的原则。如井浅时可放宽 , 裸眼时间长从 严, 胶结致密的砂岩、 石灰岩和白云岩等地层 , 失水量不 作要求 , 对易吸水膨胀 、 垮塌 的页岩和易垮塌的其它地 层, 失水量应严格控制 , 使用盐水钻井液应放宽 , 使用淡 水 钻井 液应从 严等 。
由于几乎 不可 能改 变 钻 井 液 的一 个 性 能而 不 影 响
其他性能, 且最好的钻井液应该能在清洗井筒所必须的
流量下产生适当的水功率 , 用以与钻压和转速相配合而 清洗钻头 , 并使作业费用最低 , 这些变量的组合还应 能 使井壁稳定, 满足地层评价的要求而安全顺利钻达 目的
层。因此 , 要结合具体条件 , 对这些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分析 , 从邻近井的资料 中分析影响施工效率的各项 因 素, 了解钻 遇 的复杂情 况 和 处理 方 法 , 以取 得成 功 的经 验, 确定改进钻井液陛能的方案 , 优化钻井液设计, 减少
4 1 日常性 能维护 .
2 1 年第 l 期 01 2
物通常有双重作用 , 它能使 阳离子交换能力弱的页岩相 互结合 , 并有 效地 中和 其 电性 而 呈 絮凝 状 态 ; 于 阳离 对
子交换 能力 强 的膨 润 土 , 聚合 物 不 能 中和 其 所 有 的 电
针对 不 同的构造 、 层及 钻 井 性 质 等 , 据 钻 井 过 地 依 程 中出现 的不 同情况 , 钻 井 液进 行 灵 活合 理 的维 护 , 对
钻井液工艺学-第三章

第二节
数学表达式:
钻井液的基本流型及特点
y
第二节
钻井液的基本流型及特点
流型判断(作图法)
(1)多点测试(τ,γ ) (2)分别以τ和γ为坐标轴绘图 (3)结合标准流变曲线进行判断
第三节
流变参数测量与计算
一.测量仪器及原理
1、漏斗粘度计
漏斗粘度 Funnel Viscosity 定 单 类 义:定体积泄流时间。 位:秒;s 型:
第四节 钻井液流变性与钻井作业的关系
三.钻井液流变性与井壁稳定的关系
流态对井壁稳定的影响:层流比紊流有利于井壁稳定。
第四节 钻井液流变性与钻井作业的关系
四.钻井液流变性与钻速的关系
第四节 钻井液流变性与钻井作业的关系
五.钻井液流变性与井内压力激动的关系
下钻: 当钻头在井内向下运动时,钻井液被推动着向上流动。这时钻头 处的压力等于钻头以上钻井液的流动阻力与该段钻井液的静液柱压力 。超出静液柱压力的部分被称为“激动压力”。这是造成井漏的原因之 一。 起钻:相反,当钻头在井内向上运动时,钻井液向下流动。这时钻头处 的压力等于钻头以上钻井液的静液柱压力减去该段钻井液的流动阻力 。低于静液柱压力的部分被称为“抽吸压力”。这是诱发井喷、井塌的 原因之一。 主要控制措施: 控制起下钻速度; 降低钻井液粘切。
μ a=τ/γ ,mPa· s
第三节
流变参数测量与计算
某一剪切速率下的表观粘度可用下式表示:
μ a=(300ѲN)/N
N—表示转速,单位为r/min; ѲN—表示转速为N时的刻度盘读数。 在评价钻井液的性能时,为便于比较,如果没有特别注明某一剪切速率, 一般是指测定600r/min时的表观粘度,即:
μp
钻井液对岩屑录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中图分 类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TEl 2 4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7 8 (0 1 1 ~ o 4 一 O 10- 9 12 1) 5 o1 3 而形 成 的悬浮 液和胶 体 溶液 的混 合物 , 中粘土 ( 其 多 数 颗 粒 小 于 2 m) 分 散 相 , 是 分 散 介 质 , 是 水 由其 组 成 了 固 、 分 散 体 系 。常 用 的 粘 土 多 由 高 岭 石 、 脱 液 蒙 石 、 利石 等 富含铝 氧八 面体 、 氧 四面体 的矿 石加 伊 硅 工 而 成 。分 散 在 水 中 时 , 其 粘 土 颗 粒 表 面 带 有 电 因 荷 , 性 吸 附 形 成 水 膜 , 电斥 力 及 水 膜 致 使 粘 土 颗 极 静 粒 之 间不会 互相 粘结 而 絮凝或 聚沉 。
随 着 PDC 高 效 钻 头 、 压 钻 井 等 新 工 艺 新 技 术 负 的不 断应 用 , 井 时效 不 断提高 , 各油气 勘探 开发 钻 对 区 域 的 成 果 发 现 及 增 储 上 产 做 出 了 巨 大 贡 献 , 时 同 也 给 岩屑 录井 工 作造成 负 面影 响 、 来新 的 困难 。 带 钻 井 液 有 钻 井 血 液 之 称 , 了冷 却 钻 头 、 滑 钻 具 , 除 润 作 为 井 下动 力钻 具 的动力 源 以及携 带岩 屑 、 洁 井底 , 清 保 护 井 壁 防 止 地 层 垮 塌 、 衡 地 层 压 力 防止 井 喷 、 平 井
a s e lz o up a e da a T he a tc e d sgn l o r a ie t d t t . r i l e i s ETL y t m o ilng da a wa e us hih i s d o s s e f rdrli t r ho e w c sba e n a
钻井液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钻井的速度 , 并给优化钻井设计带来 了困难 。为了 弄清井壁失稳破坏的机理 , 首先对现场 中存在 的问 题和现象进行了调研分析 , 并通过对钻井液性能 与 井眼扩大率现场数据 的回归统计分析, 出了钻井 找
液性 能 中影响 井壁 失稳 的敏感 性 因素 。对 今 后制定
I井段 , l l 井眼扩大率为 6 .%。 67 5 舍女寺断鼻构造 .
收 稿 日期 :20 05—1 —0 2 2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窜“ 岩石破碎与钻头研究室” 西南石油大学 ) ( 资助项 目( 室 0 8 、 省 0 )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项
目( 号 :0 102 。 编 9 20 2 )
2唐家河断鼻构造 . 该区块 的地质剖面与北大港相似 , 完钻层位为 沙河街组地层。在易发生坍塌 的沙河街地层钻井液 密度为 12 ~13 /m 之间。在 320 320m . 0 . gc 3 2 0 ~ 5 井段井眼扩大率为 7 . %。 28 3
3 南大 港断块 .
维护井眼稳定的钻井液方案具有一定 的指导作用。
4 板 北断块 . 该地 区 的 地 质 剖 面 为平 原 组 、 化 镇 组 、 陶 明 馆 组 、 营组 和沙 河 街 组 。 目的 层 为沙 河 街 组 。所 用 东
钻井液密度为 12 ~13 c 3不 同程度地存 在 .0 .8 r , n
井 眼不 稳定 问题 。如 板 深 2 4—5井 在 28 1 8 3 ~27 1
度是次敏感性 因素 , 滤饼厚度 和排 量是 非敏感性因素的结论 。
关键词 :钻井 ; 钻井液 ; 性能 ; 井壁稳定 ; 大港油 田
钻井液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钻井液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随着石油勘探的不断深入,油井的开采难度也越来越大。
在油井开采中,井壁稳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井壁稳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油井的安全和效益。
而钻井液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液体,在井壁稳定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钻井液的类型钻井液是一种与地下岩石接触并且能够冷却和润滑钻头的流体,其中含有各种化学物质和颗粒物。
钻井液一般被分为水基钻井液和油基钻井液两大类。
水基钻井液中的主要成分是水、黏土、碳酸钙、砂和多种溶剂和添加剂。
它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环保性和使用灵活性,被广泛应用于油田勘探和开采过程中。
油基钻井液是以油为基础的钻井液,可以分为石油类和合成类两大类。
与水基钻井液相比,油基钻井液在温度和压力变化的环境中具有更好的性能。
但由于其不易降解,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使用受到限制。
钻井液对井壁稳定的影响井壁稳定是指在开采过程中,油井壁不会因为外部和内部力的作用而出现塌陷、断裂和破坏的稳定状态。
钻井液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压实作用钻井液在钻孔过程中与地层岩石相互作用,产生一定的侵蚀和压实作用,从而增强井壁的稳定性。
同时,在井壁稳定良好的情况下,钻井液的压实作用也能够减少孔道的塌陷。
2. 堵漏作用在井壁出现渗漏时,钻井液可以起到堵漏的作用。
特别是一些含有胶体物质的钻井液,会因为其本身的黏稠度而很好地封堵孔道,从而增强了井壁的稳定性。
3. 泥位控制当井壁不稳定时,地层中的泥位会比较浅,导致孔内泥浆上浮,使得采油难度加大,严重时甚至会发生事故。
钻井液的良好泥位控制作用能够更好地维持井壁的稳定性。
4. 粘滞性作用钻井液在井孔内形成一层流体层,能够通过其黏稠度来防止孔壁沉降或塌陷。
在井壁出现翻塌时,流体层能为井壁提供压力支撑,从而增强井壁的稳定性。
总之,钻井液在井壁稳定性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其良好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够保证井壁的稳定性,使得采油作业更加安全和高效。
结语随着油井的不断深入和勘探的不断进行,对井壁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钻井液对钻井的影响及对策(毕业论文)

钻井液对石油钻井的影响及对策1.绪论石油钻井是一项复杂的技艺工程,需要诸多方面的工种协调密切配合才能使钻井顺利完成。
钻井主要的工种有钻井、内燃机、石油泥浆。
这是紧密联系的三兄弟。
有人形象比喻说:“石油内燃机犹如人的心脏、钻井液(泥浆)犹如人的血液、石油钻井犹如人的骨骼。
”我认为这种比喻有一定的道理。
石油钻井就是由这三种主要的工种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钻井体系。
钻井技术不断发展,对钻井液要求越来越高。
钻井液性能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钻井的成败。
而钻井液性能的好坏是靠处理剂来调节的。
最早使用的钻井液处理剂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例如丹宁、栲胶和无机物来处理钻井液。
后来引进聚丙烯酰胺钻井液。
现在又使用了阳离子、两性离子和正电胶钻井液等,这些都借用了化学学科特别是高分子化学的发展。
钻井液处理剂材料更是和高分子化学密不可分。
因此,钻井液对石油钻井影响很大。
2. 什么是钻井液钻井液就是在钻井过程中的其多种功能满足钻井工作需要的各种循环流体总称。
钻井液的循环是通过钻井泵来维持的,从钻井泵排出的高压钻井液,经过地面高压管、立管、水龙带、水龙头、方钻杆、钻杆、钻铤到达钻头,从钻头水眼上的喷嘴喷出,从清洗井底、携带钻屑。
然后由沿环形空间(钻柱与井壁形成的空间)向上流动。
到达地面后,经地面,低压管汇流入钻井液池,再经各种固控设备进行处理后返回上水池,最后进入钻井泵循环再用。
钻井液经流的各种管件、设备构成了一整套钻井液循环系统。
要深入了解钻井液对钻井的影响还要知道钻井液的作用。
3.钻井液的作用3.1携带和悬浮岩屑是钻井液首要和最基本的功能在悬浮中,沿钻杆向下或从钻孔中向上流动的钻井液有时会停止运动。
出现这种情况只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出现了故障,二是在更换钻头时将钻杆提出了钻孔。
钻探停止时,悬浮在钻井液中的钻屑就会沉入钻孔的底部,将钻孔堵塞。
钻井液被设计为具有一种非常有趣的特性,而该特性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钻井液的稠度(或粘度)随钻井液流速降低而增加。
钻井液造壁性对固井质量的影响

钻 井 液 造 壁 性对 固 井质 量 的影 响
马 勇 崔茂 荣 郭 小 阳
(. 气 藏 地 质 及 开 发 工 程 国家 重 点 实 验 室 ・ 南石 油 大 学 , J 成 都 ;. 南 石 油 大 学 C P 1油 西 N I J 2西 N C钻 井 液 重 点 研 究 室 , t I 都 )  ̄J 成 I
仪 、 温 水 浴 锅 、 心 夹 持 器 (自 制 ) 膨 润 土 、 恒 岩 ,
KPA M 、 H4 HPAN 、 N 一 KH I H L—I SM P— 、 OH 。 n、 I、 I Na
1 2 实验 方法 . 采用 自制 岩 心夹 持器 将 人造 岩 心 固定 好 , 心 岩 长 为 5 0mm, 直径 为 2 5mm, 渗透 率 为 5 0 0 ~ 0 ×1
维普资讯
第 2 4卷 第 2期
20 0 7年 3月
钻 井 液 与 完 井 液
DRI I LL NG FLUI & COMPLE 0N D T1 FLUI D
Vo .2 1 4 NO. 2
Ma.2 0 r 07
文 章 编 号 :0 15 2 ( 0 70 -0 70 1 0 —60 2 0 )20 3—2
岩心用 于模拟 水泥 浆 与地 层 的 胶 结 , 铁棒 模 拟 水 泥
浆 与套管 之 间 的胶 结 。将 已形成 吸 附层 的小铁 棒和
带滤 饼 的人造 岩心 分 别 进 行 3种 不 同 方式 的处 理 : ①不 进行 任何 处理 , 接取 出铁 棒 和 岩 心 与 水泥 浆 直 进行 胶结 ; 将岩 心 上 的 虚滤 饼 和铁 棒 上 的 吸 附层 ② 小心 地用 试管 刷进 行 部 分 清 除 , 与 水 泥浆 进 行 胶 再 结 ; 将 岩 心 和铁 棒 分 别 在 特 制 的 冲洗 液 中冲洗 5 ③ a n 1 n和 2 i ri 、0 ri a 0r n后 , 与水 泥 浆 进 行 胶 结 。 a 再
Chapter 3-钻井液流变参数与钻井作业的关系

K值是粘度的度量,但不等于粘度值,而粘度越高,K值也越高。 在剪切速率一定范围内,n值可当作常数处理。n值是非牛顿性的 度量,n值越低或越高曲线也越弯曲,非牛顿性也越强,泥浆n值 一般在0.5以下为好。 上式中,当n<1时为假塑性流体;当n=1时为牛顿流体;当n>1时 为膨胀流体。因此,幂律流体又区分为假塑流体与膨胀流体两种。
3.1 流性指数n和稠度系数K的调控
降低n值最常用的方法是加入XC生物聚合物等流 性改进剂,或在盐水钻井液中添加预水化膨润土。 降低K值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加强固相控制或加水 稀释以降低钻井液中的固相含量。若需要适当提高K 值时,可添加适量聚合物处理剂,或将预水化膨润土 加入盐水钻井液或钙处理钻井液中(K值提高,n值下 降);也可加入重晶石粉等惰性固体物质(K值提高,n 值基本不变)。
3.流性指数n和稠度系数K
① 在幂律模式中,指数n表示假塑性流体在
一定剪切速率范围内所表现出的非牛顿性 的程度,因此通常将n称为流性指数。水、 甘油等牛顿流体的n值等于1。钻井液的n 值一般均小于1。n值越小,表示钻井液 的非牛顿性越强。
② 随n值减小,曲线的曲率变大,表明流体
的流变性偏离牛顿流体越来越远。流性指 数是一个无因次量。
g重力加速度取g10ms四钻井液流变性与井内液柱压力激动的关系所谓井内液柱压力激动是指在起下钻和钻进过程中由于钻柱上下运动泥浆泵开动等原因使得井内液柱压力发生突然变化升高或降低给井内增加一个附加压力正值或负值的现1
Test 4
1. 2. 3. 4. 5. 6. 7.
Answers
1.
2. 3.
Density Solid content Methylene blue test Formation pore pressure Mud hydrostatic pressure Rheology of Drilling Fluids laminar flow regim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钻井液性能对钻井的影响一、钻井液的稳定性钻井液是一种分散体系,即粘土分散在水中。
钻井液中的粘土颗粒多数在悬浮体范围(0.1~0.2µm)内,少数在溶液范围(0.1µm~1nm)内,所以钻井液是溶胶与悬浮体的混合物。
钻井液中胶体颗粒含量的大小,对钻井液的稳定性影响很大。
胶体含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粘土在钻井液中的分散状态——分散、絮凝和聚结。
粘土的造浆率高,颗粒分散得细,钻井液相对来讲就稳定;若泥土造浆率低,颗粒分散得粗,钻井液相对来讲就不稳定,易呈絮凝或聚结状态。
因此,钻井液稳定的首要条件是钻井液中粘土颗粒要细,即从粘土在水中的稳定角度来看,分散得越细越好(胶体含量越高越好)。
这种稳定性称为沉降稳定性。
然而,即使很细的颗粒,因它具有极大的表面积和很高的表面能,根据表面能自发减少的原理,其发展趋势必然是小颗粒自行聚结变大,最后下沉。
由于某种原因分散相颗粒具有对抗小颗粒自行粘结变大所具有的性质称为聚结稳定性。
沉降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是互相联系的。
只有保持聚结稳定性,使小颗粒不聚结为大颗粒,钻井液才能有沉降稳定性,才不至于因聚结而下沉。
所以,聚结稳定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钻井液几个重要的流变参数τ⑴动切应力(屈服值)。
动切力(τ。
)反映钻井液在层流流态时,粘土颗粒之间及高聚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形成空间网架结构之力)。
影响动切应力的因素有钻井业的固相含量、固体分散度、粘土的水化程度、粘土吸附处理剂的情况及聚合物的使用等。
⑵表观粘度。
又称有效粘度或视粘度。
它的定义是在某一速度梯度下,用流速梯度去除相应的切应力所得的商。
表面粘度不仅与流体本身性质有关,还受测定仪器的几何形状和尺寸、速度梯度的变化及测量方法的影响。
⑶塑性粘度。
塑性粘度是指钻井液在层流时,钻井液中的固体颗粒与固体颗粒之间,固体颗粒与液体分子之间,液体分子与液体分子之间三种内摩擦力的总和。
⑷触变性。
钻井液的触变性是指搅拌后变稀(切力降低),静置后变稠(切力升高)的特性。
或者说,钻井液的切力是随搅拌后静置时间的增长而增大的特性。
由于钻井液有触变性,静止时间不同,则切力不同。
通常测两个静止时间的切力值。
高速搅拌的钻井液静止1min后测得的切力为初切力,静止10min后测得的切力为终切力;初切力与终切力的差值,即表示触变性的大小。
差值越大,则触变性越大。
⑸剪切稀释特性。
表观粘度随着速度梯度的增大而降低的特性,称为剪切稀释特性。
即当钻井液从睡眼喷出时有较低的粘度,有利于钻头破碎演示、清洗井底,而在环形空间又具有较高粘度,有利携带岩屑,该特性对于提高钻速有利。
油气层的损害与保护一、油气层的损害在钻开油气、注水层、射孔试油、酸化与压裂、采油、注水、修井等施工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的破坏油气层原有的物理、化学平衡状态,都可能给油气层带来损害。
1、钻井过程中的损害1)钻井液固相的损害。
钻井液中所含各种悬浮物质(粘土、眼斜、加重材料和堵漏剂等)都有可能对储层造成损害。
当他们进入储层时,便可能逐步充填油气藏岩石孔隙。
在随后进行生产或注入时,这些物质很可能桥堵在孔隙喉道德进快出,严重的降低井眼附近地带的渗透率。
一般情况下,此类损害仅限于井眼周围76cm内,但最终的渗透率降低值却可达90%。
2)钻井液滤液的损害。
钻井液是最先接触油气层的外来流涕。
在一定的压差下,钻井液滤液会渗入地层,特别是在滤饼形成之前,滤液的渗入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钻井液的滤失量太大,将会携带大量的固相颗粒进入储层,产生堵塞而造成损害;同时,进入储层的滤液若与储层不配伍,则会引起粘土水化膨胀、水锁,形成化学沉淀和胶体乳化等,而导致油气层的损害。
3)影响钻井液损害的因素。
⑴压差。
压差是指井筒内液柱压力与地层孔隙压力之差。
压差越大,钻井液滤液及固相颗粒越易进入地层,影响越大。
⑵浸泡时间。
钻井液浸泡地层的时间越长,滤液的侵入量越多,损害程度也越大。
⑶钻井液循环时的剪切速率。
钻井液在环空循环时的剪切速率过大,会严重地冲蚀井壁,破坏滤饼,从而使滤液及固相颗粒易于进入储层。
此外,剪切速率过大还会造成井径扩大,影响固井质量。
⑷起下钻速度。
快速起钻的抽吸作用会降低钻井液液柱压力,破坏滤饼及已形成的桥堵;而快速下钻的锤击效应则使钻井液液柱压力增大,从而增大压差,促使钻井液侵入地层,加重对储层的损害。
⑸钻具对井壁的刮削作用。
井眼不规则或钻具弯曲,钻具就可能对井壁产生刮削作用,破坏井壁上已形成的滤饼或桥堵物,使钻井液易于侵入地层。
此外,钻具对井壁的涂抹作用,则会使滤饼中的固相颗粒嵌入地层孔隙或裂缝中,造成渗透率下降。
总之,钻井过程中的油气层损害主要是由于钻井液滤液及固相侵入引起的。
只有尽可能地减少两者的侵入量,并使钻井液滤液在物理、化学性质上与地层矿物及流体相配伍,才能将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2)注水泥过程中造成的损害⑴水泥浆的损害。
注水泥过程中水泥浆对油气层的损害往往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水泥浆滤液侵入地层;另一方面是水泥固体颗粒侵入地层。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井壁泥饼对地层的保护作用及水泥中的固相颗粒直径较大,所以水泥中固相颗粒侵入地层不是损害的重要因素。
但水泥浆一般滤失量较大,注水泥时的压差又很大,其滤液能透过滤饼,进入储层一定的深度。
进入储层的滤液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损害。
①滤液与地层矿物不配伍,造成粘土膨胀分散。
②水泥的水化作用使氢氧化物过饱和而重结晶,沉淀在空袭中。
③滤液中的氢氧化物与地层中的硅起反应,生成硅质熟石灰成为粘结性化合物。
④滤液与富含钙的原生水相接触,易生成碳酸钙或硅酸钙水合物沉淀。
⑤水泥浆滤液有性对高的批pH值,它进一步促进地层中的粘土矿物发生水化膨胀。
固井过程中水泥浆对储层的损害一般小于钻井液对储层的损害。
这一方面是由于在水泥浆进入地层之前,钻井液滤液已进去了一部分,从而使水泥浆滤液不像钻井液滤液那样容易进入;另一方面是由于水泥浆凝固前在井下的时间短,故与储层的接触时间也是有限的。
⑵清洗液与隔离液的损害。
在固井注水泥前,需使用清洗液和隔离液将环空中的钻井液全部排除,在此过程中滤饼可能部分地被破坏。
在紊流注入的高压差作用下,清洗液和隔离液的滤液对地层的侵入量会显著增加。
此外,如果水泥浆与隔离液之间的交界面发生破坏,会增加对储层的损害。
⑶挤水泥过程中的损害。
采用高压挤水泥被认为是使水泥浆侵入地层的重要原因之一。
若使用的压力过高,特别容易对非胶结的高渗透性砂岩造成较严重的损害。
⑷固井质量的影响。
如果固井质量不好,则后继工作液会沿水泥环渗漏入地层,造成十分严重的地层损害。
因此,固井质量的好坏是影响储层损害程度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为保护油气层,要尽可能使用低密度水泥浆,降低水泥浆以及隔离液、清洗液的滤失量,并保证固井质量。
3)射孔试油过程中的损害一般说来,在钻井、固井过程中油气井周围所形成的损害带,通过射孔施工可将损害部分解除。
但在射孔、试油过程中造成的损害,则难以弥补。
⑴压实带的形成。
在孔眼周围形成压实致密区,原始渗透性能被破坏,其渗透率仅为原是值的7%~20%。
⑵固相堵塞。
固相颗粒和射孔产生的碎片在正压差作用下压入地层,导致孔眼的导流能力降低。
⑶射井液或压井液与储层不配伍。
如施工中使用清水,造成地层的粘土水化膨胀,导致储层损害。
⑷高压差、大排量试油。
①引起储层内的微粒运移,导致渗流通道堵塞。
②在井眼周围形成压力亏损带,当进行二次压井时,易引起渗漏,造成储层损害。
③井眼周围压力迅速下降,使得原油很易脱气、结蜡而堵塞渗流通道。
④产生压实作用,造成损害。
在射孔试油过程中保护油气层要注意:①所用液体要与储层配伍。
②尽可能采用负压射孔。
③射孔深度要足够。
④控制室党的试油压差。
⑤尽可能缩短压井液的浸泡时间。
4)酸化作业中的损害酸化作业是目前用于油层解堵或增产的常用措施。
但是,如果酸化作业不当会给地层带来新的损害,酸化可能引起的储层损害有:⑴酸液与地层矿物反应产生沉淀。
当地层中含有一些酸敏性矿物时,用不配伍的酸液处理地层可产生絮状或胶状沉淀物质而堵塞孔喉,导致渗透率降低。
⑵外来固相堵塞。
若作业管线部清洁,则酸液可将铁、污泥等物溶解带入地层,引起堵塞。
⑶增加地层颗粒。
酸液溶解掉部分岩石骨架及其胶结物(如碳酸盐类)后,会释放出许多不溶于酸的固体颗粒。
这些颗粒的增加,使地层中微粒运移现象加剧。
⑷与原油中的沥青质形成胶状沉淀。
但酸液与富含沥青质的原油相接触时,酸与沥青质容易发生反应生成胶状残渣。
当有表面活性剂或Fe³†存在时,残渣更易生成。
5)压裂过程中的损害压裂是低渗油气藏增产的有效措施之一,但若不注意对油气层的保护,仍然可造成对油气层的损害,使增产作业的效果不理想,甚至还可能降低原有的生产能力。
⑴压裂液引起的损害。
压裂液与储层不配伍,引起地层中的粘土膨胀、原油的乳化等损害。
对于低渗透油气藏,还可能产生水锁想象,损害油气层。
⑵压裂液残渣造成的损害。
6)采油过程中的损害⑴采油速度过高。
造成原来松散地依附在孔壁上的一些矿物微粒发生运移,从而对孔隙喉道产堵塞,降低渗透率。
⑵结垢与结蜡。
生产过程中,由于储层的孔隙压力降低以及有时气体膨胀引起的冷却作用,均使某些无机盐溶解度降低而生成无机垢沉淀。
通常的盐垢为碳酸钙和硫酸钙,有时还有单体硫以及还有氯化钠的沉积,如果油气井从正常生产层窜槽或从套管泄漏处出水,则沉积的盐垢将堵塞井筒、射孔孔眼与地层孔隙。
对于富含沥青质或蜡质的原油,在流动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降低,也会引起这些物质在地层中形成蜡垢和有机垢。
虽然孔隙壁上的沥青质沉积一般不会明显降低地层孔隙度和绝对渗透率,但在经过这一过程后,岩石将趋向亲油,并降低油的相对渗透率。
在一定条件下,若同时产水,还会有助于乳状液堵塞的形成。
⑶除蜡、除沥青质过程的影响。
当井内油管结蜡或有积垢时,常用机械(如使用刮蜡片)或热油洗井等方法将其清除。
但如果在该项处理中,使用方法不当也会造成对油层的损害。
比如在采油过程中,从油管上刮下的石蜡或沥青有一部分会泵入射孔孔眼和井筒附近的地层孔隙、孔洞或裂缝中去。
用热油洗井时,一部分蜡垢也可能堵塞地层孔隙和射孔孔眼而影响产能。
⑷化学处理剂的影响。
如果所使用的缓蚀剂、防垢剂或防蜡剂与产层接触并且与之不配伍,也可能导致油相渗透率降低。
7)注水过程的影响损害在注水过程中不注意对油气层的保护,将会直接影响到注水效果,降低油气井的产量和采收率。
注水过程中可能造成地层损害的原因主要有注入水的水质(矿化度、化学成分、固相含量及粒度范围、细菌量、游离氧含量等)不符合要求,引起地层中粘土矿物的水化膨胀及分散运移堵塞、化学沉淀堵塞、机械杂质堵塞和细菌堵塞等损害;注入水的强度过大,引起地层中微粒运移而堵塞孔喉,导致地层渗透率下降。
8)修井过程中的损害修井液与地层部配伍,造成地层中的粘土膨胀、地层水结垢、岩石润湿性反转及原油乳化等一系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