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皇武则天读后感50字
武则天秘史观后感

武则天秘史观后感篇一:观《武则天秘史》有感观《武则天秘史》有感今年寒假,我闲暇之余观看了一部电视剧,名叫《武则天秘史》,具体内容我没太记清楚。
但看完后,我印象最深的是武则天。
小的时候,我听过武则天这个人,只知道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那时的我,心里十分佩服她,而且也想像她一样,能让人们铭记。
现在,我对武则天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但我想了解的更多,于是,我在网上查询了武则天的资料。
武则天,中国古代著名的女政治家,因其谥号“则天顺皇后”,故后世俗称其为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曾登基称帝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她67岁即位。
武则天一生善于谋权,谋夺皇后大位之后,武则天又利用唐高宗懦弱多病的机会,逐渐掌握了唐王朝的军政大权。
公元690年,67岁的武则天废掉自己的儿子唐中宗李显而自己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自上尊号—“圣神皇帝”。
公元705年,忠于李唐的重臣张柬之等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
同年武则天去世,终年82岁,与唐高宗合葬于乾陵。
看了以上对武则天的记叙,还有电视剧中的武则天,我认为武则天是历史上难得的一位优秀的女皇帝,她足智多谋;但还有点觉得武则天很残忍,她不惜为了得到皇位,将自己的儿子废掉,如果换做我,我应该不会这么做。
但其实又一想,在古代的社会中,没有法律,命可能说没就没,在那样的环境中,如果不自己当皇帝,就不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也有可能武则天很有一番雄心,不甘与平凡人一样。
不管怎样,武则天总是功大于过,是皇帝中的一位奇葩,值得人们敬佩。
篇二:武则天秘史观后感[武则天秘史观后感]昨晚,《武则天秘史》这部演绎一代女皇的辉煌史记的大戏终已落下了帷幕,武则天秘史观后感。
我的心也跟着平缓了下来。
历来,遵从于历史,只知武则天是一个颇有历史魅力的名字,是一个似传奇而非传奇的历史人物,是中国历代唯一一位女皇,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历史功绩,昭昭于世。
女皇武则天读后感600字

女皇武则天读后感600字705年,武则天在上阳宫崩逝,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下面是作者精心推荐的关于武则天读后感,仅供参考,期望能帮到你!武则天读后感600字一中国人一直以来的思想就是女子不如男。
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有李清照、卓文君;武有穆桂英、花木兰;到了唐朝,女皇武则天更是将她的国家治理的繁华强盛,没错,就是这么多奇妙的女子,造就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武则天,一个众所周知的名字,自从她迈入宫门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她要站稳脚跟,一步一步向前走,最后获得光辉的胜利。
武则天又叫武曌,由于父亲跟随唐太宗出征多年,武则天则被唐太宗接进宫封为“才人”,那时她才14岁。
唐太宗驾崩后,他的第九个儿子李治继位,武则天被送去感业寺做了尼姑。
后来,武则天又被唐高宗李治看上了,于是被接进宫做了昭仪,一年之后,成为了皇后。
唐太宗挑选这样一位脆弱的儿子来继承他的皇位,为武则天从后宫走向朝廷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到了后来,唐高宗由于身体健康问题,让武则天帮他代理朝政,在朝堂上,武则天与唐高宗平起平坐,二圣临朝。
可见武则天在当时的地位是有多么高了。
唐高宗去世后,李显李旦相继继位,又相继被武则天废除,最后,武则天凭借着她杰出的政治才能与血腥镇压获得了皇位,完成了她艰辛、光辉而又痛楚的传奇一生。
骆宾王曾这样批评过她“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
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
”当中“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确是如此,武则天成为父子两代皇帝的女人,这是历史上唯一无二的,如果她没有狐媚惑主这项“本领”,最后又怎么会成为皇帝呢?后人对武则天的评判有很多种,但我觉得,武则天虽然心狠手辣,为夺皇后之位杀死亲生女儿;对王皇后和萧淑妃实行“骨醉”;用武力血腥镇压了反对她的人,包括她的儿子……但是武则天一生功大于过,她作为中国历史上唯独的女皇帝,能够排除万难,在统治长达半个世纪的年代,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顺应历史潮流,大刀阔斧改革……武则天,一个既有野心又有才能和胆量而且那么荣幸的女人,一步一步走向了皇帝的位子,可见,她是受了多少别人没有受过的苦,经历过量少别人没有经历过的痛。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读书心得五篇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读书心得五篇一代女皇武则天的读书心得1武则天,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字眼,《武则天》读后感。
她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惊天动地的女皇。
我敬佩她的才情与坚决,同样也憎恨她的冷酷与无情。
这位执着于自己的幻想的人,经受过隋王朝的腐坏,也经受过大唐王朝的太平盛世,她的千秋功过,任后人评说。
我很想了解她,了解她谜一样的传奇人生!初读完这本武则天,不禁感慨万千。
武则天,从儿时那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到凶狠残暴的皇后,再到独一无二的女皇。
整整八十年!武则天深知权利的重要,她靠着自己的才智与心机,抓住自己制造的机会,牺牲了自己的亲生女儿,最终登上了皇后之位!她的坚决,让我明白了:机不行失,时不再来,时间匆忙,或许你现在不抓紧机会,以后懊悔都来不及。
当然,我不会像武则天那样,以血腥来换取自己的利益。
相反,我会在个个时间,毛遂自荐,抓紧机会,造就自己的完善人生!武则天终究登上帝王之位,还由于她有肯定的政治力量。
自从高宗李治答应了武则天“垂帘听政”的想法后,大唐王朝简直就成了武家的天下,最终,武则天渐渐等待,杀掉了十几位朝廷重臣,成就了她千古第一女皇的霸业。
我觉得,只有拥有过人的胆识和惊人的才智,一颗和善真诚、坚决坚决的心,才能执掌国家,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我能够理解武则天把自己的手逼向亲生女儿咽喉时内心的苦痛与挣扎,但有舍才有得,要取得成就,就必需舍弃自己的一部分,要仔细刻苦,根据自己的抱负去做事。
还要学会随机应变,要知道,在时间的钟表上,只有两个字:现在。
要做到这些,只有现在好好学习,努力学习学问,将来好壮大我们的国家,让中华民族的事业欣欣向荣,永久强盛不衰!武则天立下无字碑,任由后人评说。
这位心如蛇蝎的母亲,这位开明圣贤的女皇,最终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一代女皇武则天的读书心得2上个星期到图书馆闲逛,又走到了人物传记区,观察了《武则天传》,我打算读一读,由于以前了解的武则天总是那样的不完整,所以这次,我打算认真的读一读,这本书真的很厚啊。
读后感 一代女皇武则天

一代女皇武则天——读《武则天正传》有感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
历史上只有一个武则天,她唐高宗时为皇后,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后自立为武周皇帝,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
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
这就是武则天的生平。
千百年来,人们对她的评价即使有赞叹,可也离不开贬责。
许多学者对武则天一生的功过是非做出过许多评价。
林语堂先生在《武则天正传》中对她的评价是过远大于功,对此,我并不赞同。
新中国成立后,史学工作者摆脱了封建伦理观念束缚,开始从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及其对历史发展的贡献评价其历史地位,人们对武则天的看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史学工作者以肯定武则天的居多。
武文澜认为:武则天是一位“刚强机智的政治家”。
贞观时期取得的成就统一和强盛,在武则天统治的半个世纪里,得到了切实的巩固,这是她对历史的贡献。
还指出:武则天当政,“造成历时半个世纪强有力的专制统治,对国家统一的进一步巩固和社会安宁的长期保持,是有贡献的。
”翦伯赞成在《中国通史纲要》中说:“武则天的打击门阀贵族和提拔普通地主做官的政策,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因此,它的作用也是积极的。
武则天在巩固封建国家的边疆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
”尚铽同专在《中国历史纲要》中评论武则天说,她执政时期,“唐帝国仍在继续向上发展,对内发展了科举制,对外抵抗突厥、吐蕃和契丹的骚扰,继续开通西域孔道,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某些方面说都是有积极的作用。
”在几部隋唐史专著中,对武则天也基本持肯定态度。
杨志玖说:武则天的主要贡献在于她打破关陇贵族集团在政治方面的垄断,对魏以来崇尚门第的制度,更进一步加以打击,把政权开放给更多的人,对历史进步多少有些作用。
同时,女性作皇帝,对于封建时代男尊女卑的夫权统治制度也是一个巨大的革命。
看《武则天秘史》有感

看《武则天秘史》有感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看《武则天秘史》有感——文竹第一次看影片《武则天》还是在童年时代,那时就觉得武则天是一个凶狠残忍的女人。
第二次看的是电视连续剧,改变了初衷,因为剧情里多出了很多细节,自己也有了判断能力,所以,我开始对她有点理解。
这次看新拍的五十集《武则天秘史》,我更多的是对她产生了敬佩之情。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女人能在万万人之上,于今天如此开放的现代社会,已非易事,何况是远在千年前,以男人为中心的环境里?武则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
她在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三十年后,亲登帝位,改国号为周。
在位时颇有政绩,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诚如宋庆龄对她的诚恳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透过她的经历我感受颇深。
要善于抓住机遇,才会有转机。
在感业寺修行的武媚娘就是抓住了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去上香的机会,想方设法与他见了一面,并且孕育了她们的第一个儿子李弘。
这次机会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其实,十四岁入宫的武媚娘是一个很清纯的女孩子,是她的姓氏让她在唐太宗身边的十年里如履薄冰。
也正因为先皇顾忌她的姓氏,才使得她和年龄相仿的唐高宗李治之间有了频繁的接触,产生爱慕之心,奠定了感情基础。
要能屈能伸,不能目光短浅。
皇上利用王皇后把武媚娘从感业寺接回宫,做她的侍女,武媚娘言听计从,忍受着自己爱的男人和皇后同床共枕,忍受着被皇后呼来喝去,忍受着替人洗浴擦脚,并且见机行事,终于忍到自己被封为昭仪。
从此为走上皇后之位打下坚实的根基。
要维护不同层面的人,不要嫌贫爱富。
皇后身边的丫鬟小翠和皇上身边的德公公曾受过武媚娘的恩惠,这两个人都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帮助了她。
不然她将会打入冷宫,也有可能成为废后。
()原本善良的武媚娘就是通过一次次自己的亲身经历,使自己成熟起来,也逐渐有了心计。
她知道,不是自己要怎么样,而是别人要把她怎么样。
读武则天感悟人生

读武则天感悟人生武则天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一起看看下面的读武则天感悟人生文章吧!读武则天感悟人生【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题记笑谈巾帼英雄武则天,十四岁妙龄,这个名叫武媚的女子怀着雄心壮志选秀入宫,成为了唐太宗李世民的一个才人,在这宫中,她见识了这位名垂青史的千古帝王雷厉风行的处事风格和高深莫测的政治手腕,这为她以后如鱼得水处理政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时,太子李治发现这个总躲在御书房的那个女子,武则天在这时也邂逅那个改变她一生的人他就是后来的唐高宗她的丈夫。
她是个狠到了极致的人她杀了自己了女儿,只为扳倒王皇后和和萧淑妃,她杀了自己一母同胞的姐姐与她的亲侄女,只是嫉妒她又是一个善良,宽容大度。
任人唯贤的女子,她从不打骂宫女太监在生气也不会在她们身上发泄。
尽管长孙无忌与他的同僚多么坚决的阻挠他登上皇后的宝座,但当她听说长孙无忌的同僚裴炎有才能,他又不计前嫌,任用贤能。
她的一生荣耀辉煌,她的一世璀璨夺目,他用心血铸造了大唐繁荣。
成就了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历史大业,她用行动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她的功绩天地可鉴,她的伟业妇孺皆知。
人们会永远记住她的名字武则天!读武则天感悟人生【2】最我近正在读林语堂的《武则天正传》,想起《新上海滩》中的一个画面:冯敬尧似笑非笑的问:阿力啊,"知道穷人最缺什么吗?"当然是钱啊!“丁力不假思索的说,只见冯自信不以”不对,是野心!穷人最缺野心!“那时有点茫然,此时顿悟。
武则天是个野心极大的女人。
一个才人不够,她要做妃子;一个妃子不够,她要做皇后;一个皇后不够,她要做皇太后;一个皇太后不够,她要做皇上。
就这样,一步一步,成了我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皇。
她镇定自若,贪恋权势,不甘平庸,老谋深算,冷血无情,不择手段,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但同时她选贤任能,有政治才能,有治国之略,有超乎男人的胆量气魄、、、只要是阻碍他享受大权的人,只要是不利于她的人,只要是她厌恶的人,六亲不认,眼不眨一下,统统杀掉。
《一代女皇》观后感五篇

《一代女皇》观后感五篇《一代女皇》观后感(一):一代女皇武则天纯属小时候美好回忆,当时看的感觉真是美轮美奂,小孩子看什么都是发光的,潘迎紫就是我的偶像,美的跟神一样!尤其里面的装扮,那么多金光闪闪的凤钗啊,那么飘逸的长裙披肩啊。
长大了重新看,这个武则天还是能美到我。
也许我的审美已经被这部剧定型了,白娘子也很美,可惜比这部剧拍得晚,所以相比起来,潘娘娘的媚娘在我心中靓过白娘子。
这部剧的媚娘也相当玛丽苏的,一开始那个天真无邪啊,跟学文讨论贞洁。
就跟民国女学生谈恋爱的调调。
唉。
后来大概潘娘娘渐入佳境,越来越出神入化了,从昭仪到皇后,再太后,再登基。
玛丽苏味慢慢淡去,留下的全是潘娘娘的满身光华。
另一个武则天,我比较喜欢的是大明宫词里的,那个比较接地气,不那么美也不那么仙,只是一个洞悉世事的智慧女人形象,更像一个女政治家。
就像潘迎紫的另一端,一个好似天神下凡,一个稳如泰山,都很有自己的风格。
其余的武则天,记得大约有刘晓庆,一向不喜欢她,土气俗气的很,偏偏有人很觉得她美。
最近的有范冰冰版本,她标志性的黑眼圈算鬼魅版武则天吗?有空瞄几眼就罢了。
武则天真是历史上的异数,一个女人能掌权很难得,居然能堂而皇之登上帝座,简直厉害的让人无语,真是时也命也。
无论谁在戏剧里诠释此人,都恐怕带点戏说才可以,因为她性命中有太多的神秘莫测之处。
潘迎紫版本说玛丽苏也玛丽苏,符合史实有的地方还是不错的。
比如,武则天被李世民嫌恶,比如袁天罡的预言,可能以前的电视剧不太忌讳鬼神事,现在的电视剧这方面就很心虚,总带点走近科学的调调出来,十分无趣。
这部剧大概因为经费有限的缘故,皇宫的陈设破败得如同被洗劫过了一般。
不敢细细追究,太可怜太寒酸了。
同是古装剧跟甄嬛传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各种光秃秃的陈设就衬托出了一个光彩照人的武媚娘。
其余配角也是路人范,明学文,程南英也只能算是说得过去吧。
大概经费都花在潘迎紫一个人身上了。
有的经典之所以经典,我想那是大多出自于童年的份量吧,再粗制滥造的地方都被笼罩了梦幻之光。
有关武则天的作文(精选6篇)

有关武则天的作文(精选6篇)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有关武则天的作文一:《武则天》观后感(1435字)一个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武则天。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彠当初是山西木材商人,为了理想去从军,结识李渊(唐高祖),武德三年升正三品工部尚书。
母亲杨氏,也饱读诗书,所以武则天受父母的影响,很有才气。
贞观十一年,14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名“武媚娘”,12年后,出家感业寺为尼。
后复回宫,永徽六年登上皇后的宝座,载初元年登上皇位,史称“武周”,神龙元年退位。
这就是武则天的一生。
一口气看完蒙曼的百家讲坛之武则天,已是凌晨两点了。
合上书扉,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是什么,能够让一介女流之辈能够突破中国古代传统道德观念,在权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登上盛唐皇帝的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是什么,能够让她在充满坎坷变数的政治道路上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呼风唤雨,成为母仪天下继而又母权天下的龙上之凤;是什么,能够让一个女人在爱情和亲情面前心狠手辣、不择手段,不惜牺牲丈夫和儿女的利益,来达到她渴望已久的权利欲望;又是什么,能够让她在耄耋之年突然放弃了自己苦心经营的大周王朝,重新又让李唐后人来替代武家王朝?纵贯她叱诧风云、波诡云谲的一生,是那么得富有戏剧性,又是那么得惊心动魄,令人回味良久。
历史从来都是一张张的智力拼图,后人只有永无休止地考证、拼凑、续接,才有可能一点点地接近她的真实面目;然而历史又是血肉鲜明的,一切历史的传承,无不在文字的渗透和纪录中容颜妩媚。
喜欢蒙曼的讲解,是因为她在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历史脉络中可以轻松自如地为读者和观众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时间坐标,作为一个文化的传播者,她确实可以成功地让历史缩影为一段脍炙人口的佳作。
我也曾有幸,在龙门石窟观摩过貌似武则天的卢舍那大佛,有幸在乾陵无字碑前伫立思索;只是我有心无力,我的学识和阅历还无法去打开那扇雄奇与苍凉的历史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