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工作流程及管理
无损检验工作流程

无损检测工作流程
1.报验委托
1.1 报验部门需提交《无损检测检验委托单》
2.检验准备
2.1检验人员接到无损检测检验委托单》后及时核对信息,确保无误后根据相应标准选择试块调试仪器设备,保证灵敏度满足技术要求。
3.检测及记录、报告
3.1检验人员按《无损检测通用规程》及相关技术要求实施检测
3.2检测时,操作人员应如实做好检测记录
3.3检测结果不合格则按照标准进行复验,复检仍不合格则反馈给直
属领导和报验部门进行处理。
3.4无损检测报告由无损责任人审核签字后方能发出。
4. 无损检测资料归档和试样、试件保存的基本要求
4.1检验资料由质检部保管并作好记录,最后与同工程项目其他资料存入档案室,保存时间为7年。
4.2试样应在左上角打上钢印,内容为规格型号及材质并编号保存,以备下次使用。
4.3射线胶片的保存有效期为整个在役期间。
无损检测工作流程—原材料
无损检测工作流程—成品`。
无损检测方案

无损检测方案本工程无损检测方法有RT(射线)探伤和UT(超声波)探伤。
一、无损检测委托程序二、无损检测程序管道检验按规范和图纸要求进行探伤。
管道的检测程序如下:三、无损检测方案1、作业前的准备检测时机:特种材质焊缝,必须在焊接完成经过24小时以后,方可进行检测作业。
检测前应确认材质和厚度,且经外观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操作。
2、无损检测人员要求⑴参与本工程的无损检测人员应具备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检测资格证书。
⑴无损检测人员在实施检验前,须了解和熟悉有关监察规程、验收标准、技术文件要求,熟悉被检工件的规格、材质及其制造工艺、焊接工艺、检测工艺。
⑴I级检测资格人员只能在II级或II级以上资格人员指导和监督下从事检测操作,检测结果评定和报告签发及审核由II级或III级人员承担。
⑴检测人员应认真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执行安全防护制度。
⑴检测人员的校正视力不低于1.0,并要求评片人员距离400mm 能读出高为0.5mm,间隔0.5mm的一组印刷体字母。
⑴无损检测人员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做到不漏检、不误判,准确执行检测标准。
⑴无损检测人员严格按照委托要求进行检测,做到检测比例执行率100%,扩探比例执行率100%。
3、射线检测方案⑴检测方法:采用X射线机进行双壁单影、双壁双影、单壁单影透照检测;检测设备:200/250/300KV X射线机;底片类型:JB4730-94;象质计:选用JB/T7902-99规定的R10系列线型金属丝象质计;增感屏:铅箔增感屏。
暗室处理:手工冲洗⑴检测工作流程⑴技术要求⑴底片标识底片上的显示包括工程编号、设备号或管道号、焊缝号、片位号、焊工号、规格厚度、返工标记、检验日期等。
所有标识紧密放置于工件表面与底之间,底片上的铅字影像齐全工整,并距离焊道影像5mm 以上。
如果业主或监理对焊口底片标识有进一步的要求,则应根据业主或监理要求补充标识内容和方式。
⑴象质计的放置采用单影法透照,线型象质计置于底片有效片长的1/4处,钢丝横跨焊缝并与焊缝方向垂直,每张底片都应显示象质计。
无损检测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无损检测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一、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1. 公司以人员安全为首要保障,要求所有从事无损检测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安全意识,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
2. 检测工作应在经过合理评估和安全控制措施的条件下进行,确保操作人员及周围人员的人身安全。
3. 所有从事无损检测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培训,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4. 操作前必须检查仪器设备的安全状况,确保正常运行并符合操作要求。
二、个人防护措施1.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口罩、工作服及工作鞋等。
2. 长时间操作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体力和精神状态,定期休息和放松。
3. 异常情况下,要立即停止工作,寻求上级领导或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
三、作业环境安全1. 检测场所必须保持整洁、干燥,并确保光照充足。
2. 检测区域应设有明确的禁止他人进入的标识,并进行必要的围栏隔离。
3. 操作人员在进入检测区域前,必须了解并排除可能的燃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因素。
4. 操作人员应熟悉应急逃生通道和灭火设备的位置,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安全撤离。
5. 长时间作业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因长时间接触有害物质而引发健康问题。
四、设备操作安全1. 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前必须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并确保操作面板上的所有指示灯和警报器正常工作。
2. 设备应安放在平稳的台面上,防止倾倒和摇晃。
3. 操作人员要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正确的操作,禁止违规操作。
4. 当设备出现异常的声音、震动、气味等情况时,要立即停机,并报告上级领导或专业技术人员。
五、团队合作和沟通1. 无损检测工作通常需要多人配合完成,要加强团队合作,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2. 操作人员间应加强沟通,及时交流工作中的问题和难点,以便及时解决。
3. 对于任务的分配和安排,应根据各人的技能和经验进行合理的安排,确保人员之间的配合和协调。
六、应急处理和事故预防1. 操作人员要随时保持警惕,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上级领导或专业技术人员,并采取适当的紧急措施。
无损检测工作流程及管理

无损检测工作流程及管理一、总则:为保证检测工作的公正性、严格性,保质保量完成工程,特制定本规定。
二、人员职责:1项目经理是现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权负责工地的工作调度及设备、物资、资金的安全;监督劳动纪律的执行情况。
2打字员负责打印、分发报告。
3检测人员负责检测工作的实施以及记录的填写,报告的签发等。
4统计人员负责统计检测数量并整理工作记录、申请单、检测报告等。
5材料员负责保管设备及耗材的使用。
6公司财务部指定临时负责人管理工程备用金。
7因未配备打字员,材料员的项目部由项目经理代理事宜或委派其他检测人员代理。
三检测流程介绍及注意事项:1无损检测室只接受甲方质检部直接委托,并由甲方质检部下相关委托申请书后进行无损检测工作。
2与甲方质检部及时沟通,关注施工进度,催促质检员及时报检,以免造成检测工作量积压,有必要时直接与甲方质检部负责人联系协调。
3无损检测室必须根据甲方质检部下达的“产品检测委托书”明文规定的要求进行检测,不得随意变动。
通知书内容必须有明确的检测时间、检测百分比,检测标准、质量标准等。
4无损检测人员应按“检测工作程序”进行检验工作,并对检测的工作质量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责任。
5无损检测室内应建立“监查制度”和“会诊制度”。
检测班技术负责人有权对检测结果进行检查核实。
检测中如遇难以结论之缺陷,应采用其它检测手段补充检查或采用会诊方法解决,不得轻率结论。
6无损检测班应建立仪器设备及组件性能定期测试档案,长期末用的仪器及组件启用前应检查其可靠性,不合格的仪器或组件不得使用。
7检测工作应在受检部位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检测前检测人员应对受检件表面进行检查、修正。
8对重要、复杂结构件设备检测前,检测人员应编制出检测工艺方案,交检测技术负责人审批,检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相应标准。
9在射线透照工作时,应保证射线机操作人员及其它工作人员的安全。
(详细请见射线工作管理规定)10在对产品进行检测检验过程中,如发现超标缺陷,检测人员应在当日出据“返修通知单”交施工技术负责人,并在受检部位作出明显标记。
无损检测工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无损检测工安全操作规程模版一、概述无损检测工作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质量控制手段之一,也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无损检测工作的安全进行,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损检测工作的安全操作规程。
二、安全操作规程1. 戴防护用品在进行无损检测工作前,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口罩、耳塞、手套等。
同时,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还应佩戴防护服、防护鞋等相应防护用品。
2. 熟悉设备操作无损检测工作需要使用各种设备和仪器,在操作之前,必须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和使用规范。
严禁未经培训和资质认证的人员擅自操作相关设备。
3. 设备检查在使用设备之前,必须仔细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完整性。
如发现设备损坏或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上级报告。
严禁使用损坏的设备进行工作。
4. 通风换气无损检测工作多在封闭空间内进行,因此,必须确保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
在无法保证良好通风的情况下,不得进行无损检测工作。
5. 保持工作场所整洁无损检测工作过程中,必须保持工作场所整洁。
严禁在工作区域内堆放随意物品,以免影响工作秩序和安全。
6. 避免人员聚集无损检测工作过程中,必须避免人员聚集在工作区域内。
如有必要,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7. 避免使用明火无损检测工作严禁使用明火,以免引发火灾。
如需使用火源,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确保火源安全。
8. 严禁吸烟无损检测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以免引发火灾和影响工作环境。
9. 防止静电积聚无损检测工作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静电的积聚。
如使用防静电地板、穿戴防静电服装等。
10. 正确使用检测介质无损检测工作涉及到使用各种检测介质,如液体、气体等。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正确使用,严禁随意倒弃或排放。
11. 故障排除在无损检测工作中,如发生设备故障或其他异常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及时报告上级,由专业人员进行故障排除。
无损检测操作规程

无损检测操作规程一、引言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简称NDT)是一种用于检测材料和构件缺陷的技术手段,它能够在不破坏被检测物体的情况下,通过测量各种物理量的变化,判断被检测物体的完整性、可用性和可靠性。
本操作规程旨在提供无损检测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便保证工作质量和人员安全。
二、检测仪器与设备准备1. 确保所需的无损检测设备(如超声波探伤仪、涡流检测仪、射线照相机等)完好,并依据相应的国际和国家标准进行校准和检定。
2. 检查设备的电源、探头、传感器等部件是否正常工作。
3. 确保所需的辅助设备(如灯具、标记材料、保护措施等)已准备就绪。
三、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事先了解被检测对象的相关信息,包括材料、尺寸、表面状态等。
b. 根据被检测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设备。
c. 对检测区域进行清理,确保能够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
2. 检测准备a. 对检测设备进行参数设置和校准,确保其适应被检测对象的特征。
b. 对被检测对象进行表面处理,如除锈、去污等。
c. 为检测区域标记参考线,以便后续的测量和分析。
3. 检测操作a. 按照预定的检测方案和流程进行检测操作。
b. 确保操作规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遵循职业道德和操作规范。
c. 根据被检测对象的特点和检测要求,灵活选择适当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如超声波、涡流、射线等。
d. 进行实时的检测记录,准确记录检测参数、测量数值和观察结果。
4. 检测结果分析a. 对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判断被检测对象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b. 针对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评定标准和控制措施。
c. 对检测结果进行汇报和记录,确保留存以备后续分析和查阅。
五、安全措施1. 在进行无损检测操作时,必须穿戴符合相关安全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
2.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无损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3. 在进行辐射源射线照相检测时,应遵循辐射安全操作规程,同时保证周围人员的安全。
无损检测控制程序

无损检测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对影响无损检测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法规、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要求。
2.范围适用于本企业需无损检测的材料、试件、产品、零部件的无损检测工作。
3.职责3.1 质检科负责无损检测的实施及质量控制。
3.2 无损检测工程师负责审核无损检测工艺方案和报告,签发无损检测竣工资料,并负责无损检测专业系统的质量控制。
3.3 无损检测人员负责编制工艺方案,进行无损检测报告,对无损检测结果负责。
3.4 相关单位负责按本程序要求进行无损检测工作的配合。
4.工作程序4.1 无损检测控制工作流程图:见附图。
4.2 无损检测依据:GB150《钢制压力容器》、JB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国家相关法规、标准及施工验收规范、图纸及设计技术文件、工艺文件等。
4.3 无损检测人员必须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培训及考核,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进行工作。
具体按《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规定执行。
4.4 无损检测设备及器具的管理按QP/SDPMW/15-2005《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执行。
同时还应遵守下列各项规定。
a. 无损检测探伤设备应能满足无损检测要求;b. 无损检测设备、仪器、器材应有专人保管、保养、严格按规程操作,并定期进行检修、检定;c. 射线透照室、操作室、暗室、评片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保持清洁;d. 要完善射线探伤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4.5 无损检测的委托4.5.1 原材料、外购件的无损检测由生产经营科按QP/SDPMW/07-2005《采购控制程序》及QP/SDPMW/10-2005《压力容器用材料控制程序》规定委托。
4.5.2 外协件的无损检测由生产经营科按QP/SDPMW/09-2005《压力容器产品外协控制程序》规定委托。
4.5.3 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无损检测经检验合格后,由检验员填写“无损检测委托单”并与“受压元件工艺过程记录卡”交质检科。
无损检测过程管理制度

无损检测过程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无损检测工作,确保检测质量,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无损检测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管道、构件等的无损检测工作。
三、组织架构1. 检测部门检测部门是公司无损检测工作的执行机构,负责组织和实施无损检测工作。
2. 管理部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管理无损检测工作,确保检测质量。
3. 质量部门质量部门负责对无损检测结果进行评审,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四、工作流程1. 检测前准备(1)确定检测范围和要求;(2)编制检测方案;(3)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设备;(4)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2. 检测过程(1)按照检测方案进行检测;(2)记录检测数据;(3)对发现的缺陷进行评价,并提出处理建议;(4)及时通报检测结果。
3. 检测后处理(1)编制检测报告;(2)对检测结果进行审核;(3)对未通过检测的设备、构件进行处理;(4)及时更新设备、构件的检测记录。
五、质量管理1.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无损检测质量;2. 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3. 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技术能力和素质符合要求;4. 对检测结果进行复核和评审,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六、安全管理1.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无损检测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2. 严格执行相关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3. 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处理,确保人员安全。
七、设备管理1. 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购置、维护、维修等情况;2. 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3. 损坏和报废设备及时下线,并进行处理。
八、责任追究对违反本管理制度和造成损失的行为,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确保无损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九、制度执行1. 每年对本管理制度进行一次评估和修订;2. 制度的执行人员应严格按照制度的要求执行,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十、附则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损检测工作流程及管理
一、总则:
为保证检测工作的公正性、严格性,保质保量完成工程,特制定本规定。
二、人员职责:
1项目经理是现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权负责工地的工作调度及设备、物资、资金的安全;监督劳动纪律的执行情况。
2打字员负责打印、分发报告。
3检测人员负责检测工作的实施以及记录的填写,报告的签发
等。
4统计人员负责统计检测数量并整理工作记录、申请单、检测报
告等。
5材料员负责保管设备及耗材的使用。
6公司财务部指定临时负责人管理工程备用金。
7因未配备打字员,材料员的项目部由项目经理代理事宜或委派其他检测人员代理。
三检测流程介绍及注意事项:
1无损检测室只接受甲方质检部直接委托,并由甲方质检部下相关委托申请书后进行无损检测工作。
2与甲方质检部及时沟通,关注施工进度,催促质检员及时报检,以免造成检测工作量积压,有必要时直接与甲方质检部负责人
联系协调。
3无损检测室必须根据甲方质检部下达的“产品检测委托书”明文规定的要求进行检测,不得随意变动。
通知书内容必须有明确的检测时间、检测百分比,检测标准、质量标准等。
4无损检测人员应按“检测工作程序”进行检验工作,并对检测的工作质量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责任。
5无损检测室内应建立“监查制度”和“会诊制度”。
检测班技术负责人有权对检测结果进行检查核实。
检测中如遇难以结论之缺陷,应采用其它检测手段补充检查或采用会诊方法解决,不得轻率结论。
6无损检测班应建立仪器设备及组件性能定期测试档案,长期末用的仪器及组件启用前应检查其可靠性,不合格的仪器或组件不得使用。
7检测工作应在受检部位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检测前检测人员应对受检件表面进行检查、修正。
8对重要、复杂结构件设备检测前,检测人员应编制出检测工艺方案,交检测技术负责人审批,检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相应标准。
9在射线透照工作时,应保证射线机操作人员及其它工作人员的安全。
(详细请见射线工作管理规定)
10在对产品进行检测检验过程中,如发现超标缺陷,检测人员应在当日出据“返修通知单”交施工技术负责人,并在受检部位作出明显标记。
11检测中,检测人员应在检测部位打上检测标记,并绘制检测部位原始记录,
12在对产品进行检测过程中,检测班负责人应经常向质检部和施工单位负责人反映质量情况,协助施工单位改进制造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13检测工作中,应在当日作好检验原始记录,在工程结束三日内作
好检测报告和质量统计表,提交质检部和施工单位质检负责人,检测报告应由Ⅱ级以上合格人签字,方为有效。
14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应做好记录。
检测完工后立即将记录交给资料员,打印报告后,报告、记录、申请单等交给统计员统计数量并保存。
统计工作当天完成。
15检测班建立与检测人员工作质量挂钩的经济责任制。
四、管理规定:
1检测人员只能在所持相应资格证的范围内开展工作,严禁无证或证件过期人员单独从事检测工作,所有检测人员在开展工
作前需出示有效的资格证书并由公司综合管理部保存证书原
件。
一级人员或不具备检测能力的人员须在二级或三级人员
带领下进行现场检测工作。
2检测人员对所检测的结果负全责,不得拍假片、出假报告,否则一切后果由检测人员负责。
3检测工作要客观、公正,不得随意吃拿卡要或故意刁难受检方。
4检测工作只能在接受委托单后进行。
收到委托单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检测,以保证生产进度,一般是当天内完成。
附:检测工作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