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5

合集下载

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I卷优秀作文

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I卷优秀作文

2015年新课标I卷满分、优秀作文(8篇)(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该,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密个人信息.致小陈的一封信:在行动前多一些思考小陈:女孩子长得好看与否不重要,性情厉害与否也无妨事。

关键是生之为人,需要珍重生命,崇尚原则;仁厚礼信,世事洞明。

然而世事往往纠结,彼此冲突,难求周全.你以珍重生命的名义,举报高速路上打电话又屡劝不止的父亲,且不论高速—电话—劝说—举报是否是唯一合理的逻辑链,至少你让我看见了一个人由蒙昧天然而被社会深刻格式化的过程.我不知道该祝贺你,还是为你悲哀.你需要知道,父亲是你与世界最牢靠的联系。

你是一株花,你的根须一直牵连到他的心土里去.它究竟扎了多深?你看不见。

但是风吹草动,它即使不被连根拔起来,也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记得有一次,我叛逆父亲。

在长时间谈话后,我看他拿一把刀子,用力地削一只苹果.他把大片的果肉,赌气似地刀削斧劈下来.我僵化着表情,眼睁睁地目睹他触目惊心地表达爱……随着我们长大,血的热度由烫变温。

多年以后的我们,也会变成他们。

我是想说,父亲、母亲,除了是血脉之源,更是安全、温暖、信任之所在。

世界全是变的,又冷,又荒乱,嗅着血腥味的野兽出没,我们需要互相依存,让心暂时安歇,人们管这笼统叫爱。

这世界什么最恒久?只有血缘是恒久的。

因此不要轻易怠慢爱之根源。

2015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天津卷

2015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天津卷

2015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天津卷作者:暂无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5年第28期赵福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素材解析写法上,在表现对各种“范儿”的理解时,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表达对时代风采、民族精神的赞美与讴歌。

这样,考生就可以选取距离自己最近或者自己最熟悉的“范儿”,以充足的材料、时尚的主题、清晰的逻辑展示出写作的思路,并以个性化的语言表达独特的认识。

不同的“范儿”,会让人感受到不同的精彩。

或横向列举,或正反对比,或有机联系,只要挖掘出“范儿”的深刻意蕴,便可成为考场中的佳作。

表达方面,可以突出鲜明的时代感,运用生动的修辞、灵活的句式、和谐的音韵,使整个文章充满文采,富有诗意。

具体构思,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1.时代范儿,突出非凡气质。

一些公众人物,展示出时代风采,属于较为广泛的“民族范儿”。

如近年来,彭丽媛在陪同习近平出访过程中,以一种典雅大方的着装,将“民族范儿”和“时尚范儿”充分展示出来,让国人深感自豪。

从这一角度写作,可以带着积极的眼光,表达内心的自豪感。

2.艺术范儿,表现民族特色。

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一些展示中国强大的科技产品,还有一些我们的汉语、京剧等传统文化形式,都展现出鲜明的“中国范儿”。

从这一角度写作,可以结合有关“中国范儿”的流行歌曲,表现伟大祖国在实践“中国梦”的道路上展现出的前所未有的自信,突出时代的正能量。

3.文艺范儿,展示个性风采。

2015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优秀、满分作文(12篇)

2015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优秀、满分作文(12篇)

2015年广东高考语文评卷等级作文(12篇)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彩,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唤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心近,自然来你是否沉浸在电视网络上获取全球天气的便利中,却早已遗忘庭前静观云卷云舒的坦然乐趣?你是否醉心于轻点鼠标即知万千生物的进化历程、纲目属种,却不曾细嗅蔷薇的暗香浮动?你是否偏安于水泥森林的一隅,满足于隔着厚厚的玻璃远远地观望着自然,却未想过挣脱这高科技的牢笼,与天地同呼吸、共起舞?我们的心啊,不知不觉中已经远离了自然。

当自然仅仅化成屏幕上的数字幻影,它便抽离了我们的心,留下的是干涸、是机械、是缺少感知自然美的生命。

若想真正徜徉于自然之中,唯有将一颗心放逐自然,让它流转于乡野田园、茂密森林、高山溪涧、渺远天际,心贴接近了自然,自然才会款款而来。

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可谓精妙。

人本是集山川日月之精华而成的万物灵长,有什么理由脱离自然这生命之泉的源头呢?于是,屠格涅夫潜入深邃的广阔森林,心与林中生灵的脉博一起跳动,他所感知到的,不仅有生机勃发的四时美景,更有天人合一的舒畅——这才是真正的感知自然。

其著作《猎人笔记》,不知要比当下数字化了的“自然美景”鲜活百倍,纵使所见所感难逾目力之所及又有何妨?所谓心近,自然的真谛便会随风而来,滋养你心,而自然无穷无尽的魅力,正在于此。

心之近,亦需身之到也。

我们运用现代科技观天象识地理探究万物奥妙无可非议,然而这些科技越是入侵着生活,我们切身回归自然的时间与精力越少,便越难深入体会感知自然的全貌。

2015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上海卷

2015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上海卷

2015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上海卷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考题解析阅读材料,不难发现,“坚硬”与“柔软”这两个对立的词语是材料的关键词,也是写作时应该重点关注的地方。

“坚硬”、“柔软”指的是什么,二者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如何“造就和谐的自我”,就此类问题展开深入的思考,写作思路自然就打开了。

写作时,考生可以联系社会、生活、自我、他人等诸多方面,展开联想,将“坚硬”与“柔软”细化、具体化。

“坚硬”与“柔软”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

“坚硬”可以是诸如道德、法律、底线、人性等社会层面的东西,理想、信念、目标、方向的坚守,原则的坚持等人生层面的东西,或者积极向上、不屈不挠、不怕困难等自我层面的东西,也可以是刻薄冷硬的性格、见义不为的冷漠、顽固固执的处世方式等负面的东西。

“柔软”可以是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对亲朋好友的关切、胸怀天下的博爱等社会层面的东西,自然情怀、文化情怀、诗意理想等人生层面的东西,或者善良的心地、变通的思想、亲和的个性等自我层面的东西,也可以是脆弱的人性、妥协退让的行事原则等负面的东西。

一味的“坚硬”容易让人望而生畏,纯粹的“柔软”又容易被漠视乃至打压,合理地对待二者,方能“造就和谐的自我”,而二者的统一则与考生平时接触的“刚柔并济”“能屈能伸”“方圆人生”“上善若水”等相关话题是相通的。

例文坚硬与柔软□上海一考生萨松曾说:“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每个人心中总有一些柔软的东西,也有一些坚硬的东西。

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坚硬与柔软并不是对立的,只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便能造就和谐的自我。

我心有猛虎,但依旧细嗅蔷薇。

软能克硬,柔能克刚。

硬虽可壮威,但软却可致远。

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在管理公司时,就采用了刚柔并济的手段,一方面采用刚性的制度来管理人,管理企业;另一方面,用柔性的情怀来关心员工,关注社会。

点评2015北京卷高考作文

点评2015北京卷高考作文

点评2015北京卷高考作文一切都是正相关在2015年北京卷作文没有发布之前,我就写好了这个标题,得知作文题后,依然决定不用修改这个标题,目前得到的信息,北京卷作文是这样的:具体的内容:(与试卷顺序相反)(2)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对美好生活的眷念。

中华英雄儿女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位中华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

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1)《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

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是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要求:自选一物(动物、植物、器物,梅花除外),可议论、叙述、抒情,文体不限。

将题目抄到答题卡上。

北京卷微写作部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照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1)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推荐名著中的章节或者片段供课上研读。

范围:《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四世同堂》、《平凡的世界》。

你选哪部著作中的哪个章节或者片段,请用一句话表述推荐内容,并简要陈述理由。

(2)乱涂乱贴、违禁吸烟、赛场京骂等不文明现象,拟一条劝说短信。

要求态度友善,语言幽默,问题不限。

(3)请以圆为题,写一首小诗或者一段抒情文字。

(单独写文章点评)2015年北京卷语文再一次进行改革,作文改为二选一,学生任选一篇就好,看到这两篇文章,北京卷还是坚守多年的规矩,在审题上不设坎,审题容易,但是学生写好想得高分难度还是有的。

2015年,北京命题要求要加大对考生12年学习和生活感悟的考查,从作文题中就能看出。

我们平时在讲课中,也是仅仅围绕这些来展开。

1.与情感和生活相关。

2015年课标卷Ⅱ高考高分作文8页

2015年课标卷Ⅱ高考高分作文8页

2015年课标卷Ⅱ高考高分作文平凡中的伟大甘肃一考生伟大的灵魂,常寓于平凡的躯体。

――题记大李机智创新,小刘追求梦想,他们毫无疑问是杰出的。

但老王却能将普通技术变为完美艺术,化腐朽为神奇,难道不是最出彩的吗?将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松下幸之助说:“如果能从每一个过程中,细心去思考,吸取经验,即使表面看来是平凡无奇的生活,也会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

”是的,把平凡的事做好,看似简单,但这背后该隐藏着多少辛劳与付出啊!巴尔扎克每天都要奋笔疾书十六七个小时,即使手臂疼痛,双眼流泪也不肯停下来。

正是因为他如此辛劳的付出,才会留下那么多优秀的作品。

写作,是一件平凡的事,是你我每天都会做的事,作家之所以与普通作者不同,不正是因为他们不断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吗?简?古道尔,她为了呼吁人们保护黑猩猩而住进了丛林。

她让世人明白黑猩猩与人类自己是多么相像。

保护动物,本身是一件平凡的事情,但是,简用了心。

假如她曾因遇到困难而退却,假如她的言论不曾经过悉心的观察与研究,世界还会聆听她吗?列文虎克在年幼时酷爱“魔镜”,他将那些放大镜磨平、叠加,谁会想到他竟因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而发明了显微镜!孩童的好奇心是再平凡不过的了,但有多少人真正重视过它?假如列文虎克也不曾在意,他也不曾真正地研究那些“神奇的凸透镜”,那么如今的我们也许还看不到多姿多彩的微观世界。

齐白石,作为一名颇负盛名的画家,他却不认为自己是因天赋而成功,而认为是勤奋。

他不惧风吹雨打,每天都坚持作一幅画。

正因为如此,他将小小的鱼虾虫蟹画出了神韵,将普通的山水人物画出了深远意境,终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在如今的中国,有千千万万如同老王一般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是普通人,但他们爱岗敬业,成为了一个个平凡的伟人!假如中国失去了他们,何来辉煌成就,何来日趋重要的国际地位?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是返璞归真的平凡。

伟大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不断历练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实现的。

2015年高考上海卷高分作文

2015年高考上海卷高分作文

2015年高考上海卷高分作文【真题在线】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

如何对待他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温柔与倔强上海一考生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也许每个人都是双重的性格,有活泼感伤的一面,也有坚毅倔强的一面。

一个人内心是需要坚硬的。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我们不能做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要成为像薛宝钗那样雷厉风行的人。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你必须坚强,掌控自己的命运。

受了委屈,对新环境不适应,工作不顺利,都需要自己慢慢调节,不能乞求别人的怜悯与帮助。

这个时候不坚强,不让自己变得坚硬起来,便只能被淘汰。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句特别流行的话:不管昨夜经历了怎样的泣不成声,早晨醒来这个城市依然车水马龙。

每个人生活的背后都充满了辛酸与艰辛,每个人都经历过挣扎与无奈,但有些人只懂得哭泣,有些人则变得坚毅与强大,正是因为有这些坚强的人的存在,社会的车轮才会永无止境地滚滚向前。

然而,一个人坚强得久了,生活似乎慢慢就会演变成一种机械化的模式,机械地上班,搭乘公交地铁,下班回家,吃饭,睡觉……一切都索然无味。

这个时候,你还会因为听到一首好歌而感动得热泪盈眶吗?你还会跟着电影里主人公命运的起伏转折或哭或笑吗?上班的路上看到活泼的小学生们蹦蹦跳跳地手拉着手上学,你还会不自觉地露出欣慰和爱怜的微笑吗?如果你还会,说明你内心还尚存温柔,你的生活没有被这种所谓的都市规则彻底笼罩。

因为温柔,会为一只猫感动,会为一只鸟驻足,辛苦繁杂的生活过后,偶尔还能感受生活的浪漫,于是一切就不会那么枯燥无聊。

每个人都想过得开心一点,单纯一点,无忧无虑。

无所谓温柔,也无所谓倔强,一个人时,听点音乐打发一下时间,悠扬的旋律会让自己心情舒畅。

就这样,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去静静地享受一个轻松而单纯的世界。

2015山东高考语文阅卷评析及高考作文标准卷满分作文电子版 - 复件(1)

2015山东高考语文阅卷评析及高考作文标准卷满分作文电子版 - 复件(1)

2015年山东省高考语文知识题评分细则四、(24分)古诗文13、(10分,每句5分)(1)①“一”表范围,全、都、一切。

不译不给分。

②“不臣”不肯臣服,不尽臣的本分。

“不称臣”也算对。

答“不忠诚”、“叛乱”、“来犯”、“不臣属”意思不对。

不翻译本小句不给分。

③“愿”:不译亦可,“将军”:不是主谓结构。

“帅师”:率领军队。

“应”:讨伐、应付、对付、应对、回应;“处理”“解决”也算对;“讨伐”对,所以“攻击”也算对。

“迎击”“应答”意思不对。

“应”占1分,其余占1分。

★“语句通顺”1分;实际上只要各个分句意思对了,句子也就基本通顺了;如果某个分句错了,那么我们已经在分句里扣分了,就不用再重复扣分了。

总之,“语句不通顺”应该从宽把握,一般不从这里扣分。

如果翻译得错误太多,当然不给这1分。

(2)①“乐”:意动用法,以……为乐,乐意……。

“伤”:指受到伤害。

②“为”因为,表原因。

“寒暑”:代指冷暖。

“审”:清楚、明白。

译为“仔细、详细”也对。

参考译文为了通顺,改变了原句的结构。

只要意思对即可,不用考虑句子结构。

③“而”:连词,表并列或递进。

不翻译亦可。

“见”:了解。

“看见”也对。

“明”:明确,明白、清楚。

参考译文为了通顺而改变了原句的结构。

只要意思对即可,不用考虑句子的结构。

★“语句通顺”1分:同上一句14、(8分,每小题4分)(1)★参考答案中,“湿”“迷”各占2分。

其中,两字都是:①“描写……”,②“突出/烘托……环境/氛围”,③“表现……心情/内心”。

①是“湿”或“迷”在句中的意义,②和③则是作用:②是营造什么样的氛围,③是表达的情感。

为便于把握,①为1分,②③1分。

只答②或③也可给1分。

★“意思对即可”:如“迷惘”,说成“苦闷”亦可。

再如,不一定直接写出“描写”二字,“表现……”也可以。

★“其他答案,酌情给分”:一般的赏析应该包括艺术表现(如表现手法)与思想内容两个方面。

考生如果从修辞或语法角度加以分析并且合理,可以同样给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5
【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请公交司机等一等他妈妈,过了一分钟,孩子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开始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时间。

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

【考题解析】
材料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直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对接。

作文命题难度不大,考生很容易唤起生活记忆,即使没有直接的生活体验,也大都能够从平时的耳闻目睹中获得相应的信息和信息反应。

这首先就保证了所有的考生都有话可说,而且不会在立意上出现偏差。

这则材料看似有两个主体,一是请求缓开公交车的小男孩,二是一分钟后就抱怨的乘客。

实则只有一个主体,就是抱怨的乘客,小男孩及其母亲实则是作为乘客行为的镜子而出现的。

乘客的行为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抱怨,第二个阶段是沉默。

我们解读这则材料的时候,要整体把握材料,即乘客
开始抱怨到最后明白事情的原委后沉默。

准确把握立意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我们首先针对乘客不同阶段的行为各提出一个问题,即乘客开始为什么抱怨,答案是耽误了自己的时间。

为什么见到母亲又沉默了,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开始的抱怨不应该,为自己开始的行为后悔、自责。

我们从不同角度去解读这个抱怨和沉默,就成了我们审题立意的出发点,每一个答案就是一个立意点。

一是先入为主这个角度。

按照常理,母亲应该比小孩子走得快,但是现在小孩子竟然要求公交车等母亲,是违背常理的。

乘客带着先入为主的认识,甚至认为小孩子在搞恶作剧,所以不愿意等待。

与命题材料类似的一则微小说中有如下文字:
司机刚要开走,谁知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冲了上来,紧紧抓住车门,脚却踩在地上。

大家立即提醒司机道:“别慌,别慌,有个小男孩抓住了车门……”司机只得对小男孩吼道:“快下去,马上就要开车了。

”大家也纷纷谴责小男孩道:“谁家的孩子,这么淘气,快下去,别耽误我们的时间……”见没有效果,有人干脆动手去拉小男孩下车。

谁知小男孩却死死抓住车门道:“妈妈,妈妈,我的妈妈……”
小男孩在找妈妈,于是众人的目光在车里寻找,有人大声道:“谁是小男孩的妈妈,快来领过去,好好管管,这孩子太调皮了,抓住车门连车子都不能开,大家都急着要走
呀!”可是说来说去,却没有人来认领。

于是有人干脆对小男孩道:“你妈妈在车上吗?快上去找啊,抓住车门干啥呢?”可小男孩却无动于衷,仍旧死死抓住车门不放。

见此情形,司机只得熄了火,想弄清小男孩到底是怎么回事。

(舒仕明《抓车门的小男孩》)
据此,我们可以推导不要先入为主地判定别人的行为,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想,避免刻板印象的误导。

二是行为品质角度。

从“一分钟”这个词语角度,可以看出乘客缺少耐心。

缺少耐心,我们不仅缺少为对方设身处地着想,更缺少一种包容别人的品质。

从阅卷现场反馈信息看来,考生在立意方面没有问题,但是论证材料单薄,或者不能够给材料选取恰当的角度。

这提醒我们的备考同学,在备考的时候,要多用观点去驾驭材料,统帅材料,把材料归类,而不是孤立地去积累材料,而且要在平时备考中,有意识地尝试对一则材料从多个主题角度去写作。

【例文】
让我们多一点包容
□重庆一考生
司机和乘客因为被小男孩要求等待他妈妈,可是仅仅一分钟后,乘客就开始了埋怨,说耽误了大家的时间。

待真相揭晓,大家都沉默了。

这沉默里是否有对小男孩和他妈妈的同情,是否有对自己的忏悔,还是更有其他,我不得而知。

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多一分钟的耐心,该多好!那多的一分钟里,不仅仅是给予对方六十秒,更是展示了我们的包容美德。

因为包容,彼此其乐融融。

这何乐而不为呢?其实,不仅仅在这个场景需要包容,在生活的各个场景,都需要包容。

曼德拉虽然已逝,但是他的名字依然被我们铭记,这不是因为他贵为总统,而是他在监狱里呆过二十七年后,依然能够包容那些曾经折磨他的人。

他邀请监狱里的狱卒参与他的总统就职典礼。

他说:“自己若不能把过去的悲痛和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他包容和谅解别人,实则解放自己,最终成就自己。

其实,在他之前,许多古人也这样做了。

蔺相如面对廉颇的挑衅,不以为意,最终获得家国平安,青史留名;清朝大学士张英不计较邻居多占土地,六尺巷保存至今;诸葛亮七擒七放孟获,换得南方边境的安宁……
他们都是因为包容对方,获得个人的美名。

尤为重要的是,他们因为自己的包容,给后人树立了一座人格的丰碑。

法国大作家雨果如是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中国先哲孔子也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今天,果粉已经成为一种现象,但是在这背后,我们依然应该记得,乔布斯曾经被自己创造的苹果公司开除过。

虽然有人认为这是缘于他的坚持,其实这何尝不是他不懂得包容的体现呢?今天,在新闻里,在我们的身边,总有一些人为些小事大打出手,甚至酿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这都是缺少包容所致。

让我们回到场景的开头,如果我们的乘客多一份包容,就不会有埋怨。

当然,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包容。

让包容来和谐我们的生活和世界吧!
【评点】
该文行文思路清晰。

作者开篇引用材料点题,保证行文观点清晰。

在论述结构上,采用正反结合的方式,先正后反,中间衔接过渡自然,如“其实,在他之前,许多中国古人也就这样做了”。

这就保证文章行文不枝不蔓,有机一体。

文章善于选取驾驭材料。

文章所选的具体事例型材料六则,现象型材料一则,构成点面结合。

材料跨度有古有今,有中有外,颇具代表性。

材料很多,作者统一用“包容”这个观点来驾驭,材料多而不乱。

尤其是乔布斯这则材料,平时很少有考生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考生化旧为新,颇具新意。

当然,两处恰当的引用,也给文章增添了光彩。

(编辑:于智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