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概述复习进程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古代先民的口头传承时期: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人类在语言工具尚未发展起来之前的口头传承阶段。

在这个时期,人们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将故事、传说、神话和咏物等口碑文学形式传承下来。

2. 甲骨文与金文时期:这一阶段主要是指商代和西周时期的文学发展。

由于古代先民开始使用文字,这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以甲骨文和金文形式存在。

其中,甲骨文主要是记录卜辞、祭祀文、祈福文等,而金文则是记录着各种礼仪和宗教仪式的文本。

3. 先秦散文与诗歌时期:这一阶段主要是以先秦时期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阶段。

先秦散文以《史记》、《左传》等文学作品为代表,主要是记载历史事件、以及那个时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风貌。

而诗歌则是以《诗经》为代表,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记录了丰富的民间故事和对自然、人情之感悟。

4.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阶段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又一高峰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比较多元化,其中以骈文和风雅文学最为典型。

骈文主要是讲究修辞技巧和文字的华美,而风雅文学则强调情感的表达和艺术性的追求。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世说新语》、《文选》等。

5. 唐宋元明清时期:这一阶段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最后阶段。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期,有《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划时代的文学作品。

宋代是古代文学的转折点,提出了理学和文人文化的概念,代表作有《宋词三百首》等。

元代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黄金时期,著名的《红楼梦》就出自这个时期。

明清时期,文学作品主要是以戏剧和小说为主,有《西游记》、《水浒传》等经典之作。

6. 近现代文学:随着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学逐渐与西方文学相融合。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多样化,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各种形式。

其中,鲁迅的文学作品对现代文学有重大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几经变迁,经历了口头传承时期、文字记录时期、古代散文与诗歌时期、南北朝时期、唐宋元明清时期以及近现代文学的阶段。

古代文学史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

古代文学史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

古代文学史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古代文学史: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古代文学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

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

本文将按照古代文学发展的时期顺序,简要介绍古代文学史的重要时代和代表作品。

一、先秦文学1. 詩經:是我國現存最早、最重要的詩歌總集,编撰于春秋时期。

詩經以竹簡紙筆記之,內容涉及各个方面的民生情感、民间婚嫁、周礼等,具备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

2. 楚辞: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文化的代表,诗歌形式活泼多变,内容丰富,描绘了丰富的人物形象,表达了深沉的情感。

屈原是楚辞开创者和代表性诗人。

二、汉唐文学1. 《史记》:由司马迁所著,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汇集了从夏朝到西汉前十几年的大量历史资料,包括了许多古代文化艺术方面的内容。

2. 赋:盛行于汉代,是一种以描写自然景物、寄托情感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体裁,代表作品包括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杨雄的《燕丽赋》。

3. 长篇小说《红楼梦》: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所著,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以宝黛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描绘贾府的兴盛与衰败,抒发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思考。

三、宋元明清文学1. 词:始于唐代,盛于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学体裁,以其短小精悍、婉约清新的风格而被世人推崇。

代表作家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2. 话本:兴起于元代,是一种以通俗易懂的口语形式讲述故事的小说体裁,取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代表作品有《西游记》、《水浒传》等。

3. 小说《金瓶梅》:明代作家兰陵笑笑生所著,是一部以社会底层人物为主角,揭露封建社会黑暗面的现实主义小说,以其鲜明的性描写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

总结起来,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可以归纳为先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时期。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也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神话传说和口头文学。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逐渐演变为不同的体裁和流派。

以下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脉络概述。

古代神话传说和口头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神话传说和口头文学。

这些故事通常以口语形式流传,并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创世、神话人物和英雄故事。

古代经典文学随着文字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中国古代经典文学逐渐形成。

这些经典作品包括《诗经》、《楚辞》和《论语》。

这些作品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和思想流派,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散文和小说在秦汉时期,散文开始兴起,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

著名的散文作家有刘向和刘熙。

而小说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

《汉宫秋》和《宋玉传》是当时的重要作品。

唐宋诗词盛世唐宋时期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期。

这个时期的诗人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如杜甫、李白和苏轼等人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

这些作品以其华丽的词藻和丰富的意境,展示了中国文学的辉煌。

元曲和明清小说元代的曲艺形式是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一环。

元曲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而广受欢迎。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鼎盛时期。

《红楼梦》和《西游记》等作品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魏晋风度与现代文学魏晋时期的文化氛围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

这个时期的文人风度和文化兴盛,奠定了后世文学的基础。

而现代文学则在近现代逐渐崭露头角,中国当代作家如鲁迅、老舍等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声音。

这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简要概述。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文学不断丰富和发展,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情感。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概述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概述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概述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文学发展脉络呈现出典型的分阶段、分地域、分种类的特点。

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又称为古代文学的实验期,包括商、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文学发展相对滞缓,文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祭祀、礼仪、文书等方面。

最重要的文学形式是史书、经典和诗歌,其中《山海经》、《诗经》和《周易》被视为“先秦三大经典”,从而为后来文学奠定了基础。

2.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开始进入了兴盛期,文学从传统的诗经民歌逐渐转向以散文小品等为主。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代表作品有《世说新语》、《庄子》、《南华经》等。

其中,散文小品成为了这一时期文学的特色,表现出多才多艺,编排精巧的文学形式。

3. 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时期,诗、文、辞、赋、曲等文体的艺术成就与数量都远超前代。

这个时期率先出现了以创新、个性、审美为主的文学形式,作品更加自由自在、多样化。

唐代诗人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有着极高的地位,另外,唐代的散文、小说、曲艺等也都卓有成就。

宋代之后,古代文学出现了一些新的风格和思想,例如在文学形式上不再观念创新,注重理论的压抑,文学成果取得透彻的思想成果,使文学的思想内涵更加丰富多彩。

4. 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时期,文学逐渐趋于稳定,人们开始重视文化的内涵,文学作品更侧重于描写现实生活。

明代的西峰集团将散文发挥到了极致,明清时期借助戏剧、小说、杂剧等文学形式,充分表现出了古代文学的魅力。

《红楼梦》、《金瓶梅》、《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作品成为了明清时期的代表作品。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不断向前,从而演变出许多不同的形式和风格。

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精神,并产生了各种各样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

梳理古代文学发展脉络(从先秦到明清)

梳理古代文学发展脉络(从先秦到明清)

记载神话的典籍有:
《山海经》: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 我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典籍
《庄子》:浑沌开窍、运斤成风 《准南子》:仓颉造字、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 山
又名:《淮南鸿烈》 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编写 主要思想:道家
返回
诗歌
《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从西周 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又称 《诗》或《诗三百》。包括国风 160篇、小雅74篇、大雅31篇、颂 40篇。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简史
中国文学的演进与分期
• 古代文学:先秦时期——1919年(广义)

先秦时期——1840年(狭义)
• 说明:1840年——1919年为近代文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现代文学:1919年——1949年
• 当代文学:1949年——今
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西汉、东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西晋、东晋)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一 先秦时期———神话、诗歌、散文
中 国 古 代 文 学 史


一 神话

二 诗歌


三 散文


创世神话: 女娲造人 盘古开天辟地
•自然灾害神话: 女娲炼石补天 后羿射日 大禹治水 精卫填海
•战争神话: 皇帝大战蚩尤
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直接影响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表现 手法、欣赏效果等 2.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题材源泉, 如《西游记》、《楚辞》、《封神演义》
子衿
• "楚辞"是屈原等人开创的一种新诗体。这个名 称到西汉时始出现。 特点:

单元复习 梳理古代文学发展脉络

单元复习 梳理古代文学发展脉络
第三,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 技术又带有封闭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
时期
中国
欧洲
10~15世纪 (宋元到明初)
印刷术、火药、指南 远洋航海技术 针、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明中后) 《本草纲目》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17世纪(明后期至 农政全书、天工开物、 天文望眼镜、近代化学、力学、解
(四)历法、农学
2、农学:四大农书
时间
西汉 北魏 元朝 明朝
作者
成就
世界地位
氾胜之
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
《氾胜之书》农业科学著作
贾思勰 《齐民要术》我整国最现系存统的的最一早部最农完书
王祯
《农书》
详细包含了农业各方 面的知识
徐光启 《农政全书》达的到顶了 峰传统农业科学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 (1)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长期相对稳定的 政治格局为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
目的 服务于农业生产 和统治需要
发展 趋势
逐渐落后于西方
服务于工业生产 和经济的发展
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和发展
【实战演练】
1.(2007•江苏•24)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
A 现( )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3.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
流文学表达方式的变化看,古代中国文
学的发展趋势是
A
A.逐渐平民化 C.逐渐神秘化
B.逐渐贵族化 D.逐渐宗教化
③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 ④文化高压政策。
1、明清时期,以大量记叙日常生

中国文学史发展进程概述

中国文学史发展进程概述
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 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 “酉”和液体 “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 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 分开来字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 和“鸟”组成而成。
形声
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 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 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 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 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 “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 是竹制物品,声旁是 “监”,表示它的韵母与
“监”字一样(古音及部分方言);“齿”字的 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 是声旁,表示两字韵母相同。
转注 属于“用字法”。各说文家解释不同。大致
有“形转”“音转”“义转”三说。江声认为所 谓“建类一首”是指部首,“考”和“老”同属 老部。戴震认为转注就是互训,《说文解字》 “考”字下说“老也”,“老”字下说“考也”, “转相为注,互相为训”的例子。
诗歌是魏晋文学的主要形式。在汉代乐府民歌和群众性创作的
基础上,五言诗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巩固和发展。曹植、阮籍、 陶渊明等,都是这一时期五言体的大诗人。从建安、正始、太康、 永嘉到晋末,诗歌表现了不同的内容和风格,表现了不同的时代 精神。 六、南北朝 △南北朝民歌 1、南方民歌:南方民歌,大都形式短小,内容主要是抒情。 2、北方民歌:北方为外族长期统治,在社会经济和生活习惯不同 的基础上,形成与南方不同的色彩。 3、 《木兰诗》
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
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王实甫:《西厢记》
十、明 综观明代文学,小说成就最高,《三国演义》可说是历史演义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概述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概述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概述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明需要传承就需要文字。

自仓颉创造文字开始,文字从最单纯的记录工具逐渐演变为人们思想与美的表达载体。

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古人们将中国的文字运用的炉火纯青,创造出许许多多的不朽的文学作品。

中国的古代文学随着时代更迭也经历了漫长的进化改变:一、先秦文学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诗经》现存305篇,大部分都是写实的,分《风》、《雅》、《颂》三部。

手法主要是赋比兴;名篇有《关雎》、《硕鼠》与《伐檀》等。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是屈原《楚辞》,《离骚》。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备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先秦散文有两派,“诸子”、史书:儒墨道法属诸子,各有著作传世间。

儒家《论语》和《孟子》,墨家《墨子》见一斑;道家《老子》和《庄子》,法家韩非著名篇。

历史散文有两体,分为“国别”和“编年”:前者《国语》《战国策》,后者《春秋》与《左传》。

二、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乐府双璧”人称赞,建安文学推“三曹”;田园鼻祖是陶潜,“采菊”遗风见节操。

《史记》首开纪传体,号称“无韵之离骚”;班固承续司马意,《汉书》断代创新招;贾谊雄文《过秦论》,气势酣畅冲云霄;“出师”二表名后世,《桃花源记》乐逍遥。

辞赋盛行多空洞,张衡《二京》似惊涛。

文学批评也兴起,《文心雕龙》真高超。

骈文追求形式美,小说初起尚粗糙。

三、唐代文学唐代的主要文学代表形式必是唐诗,这一时期出现了大批杰出的诗人和优美的唐诗作品。

唐代鼎盛累如山,“初唐四杰”不平凡;王杨卢骆创格律,律诗、绝句要记全。

浪漫诗人推李白,一路高歌《蜀道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我被上帝造出来时,上帝问我想在人间当一个怎样的人,我不假思索的说,我要做一个伟大的世人皆知的人。

于是,我降临在了人间。

我出生在一个官僚知识分子之家,父亲在朝中做官,精读诗书,母亲知书答礼,温柔体贴,父母给我去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清照。

小时侯,受父母影响的我饱读诗书,聪明伶俐,在朝中享有“神童”的称号。

小时候的我天真活泼,才思敏捷,小河畔,花丛边撒满了我的诗我的笑,无可置疑,小时侯的我快乐无虑。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青春的我如同一只小鸟,自由自在,没有约束,少女纯净的心灵常在朝阳小,流水也被自然
洗礼,纤细的手指拈一束花,轻抛入水,随波荡漾,发髻上沾着晶莹的露水,双脚任水流轻抚。

身影轻飘而过,留下一阵清风。

可是晚年的我却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家庭的衰败,社会的改变,消磨着我那柔弱的心。

我几乎对生活绝望,每天在痛苦中消磨时光,一切都好象是灰暗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千古叠词句就是我当时心情的写照。

最后,香消玉殒,我在痛苦和哀怨中凄凉的死去。

在天堂里,我又见到了上帝。

上帝问我过的怎么样,我摇摇头又点点头,我的一生有欢乐也有坎坷,有笑声也有泪水,有鼎盛也有衰落。

我始终无法客观的评价我的一生。

我原以为做一个着名的人,一生应该是被欢乐荣誉所包围,可我发现我错了。

于是在下一轮回中,我选择做一个平凡的人。

我来到人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既不着名也不出众,但我拥有一切的幸福:我有温馨的家,我有可亲可爱的同学和老师,我每天平凡而快乐的活着,这就够了。

天儿蓝蓝风儿轻轻,暖和的春风带着春的气息吹进明亮的教室,我坐在教室的窗前,望着我拥有的一切,我甜甜的笑了。

我拿起手中的笔,不禁想起曾经作诗的李清照,我虽然没有横溢的才华,但我还是拿起手中的笔,用最朴实的语言,写下了一时的感受:
人生并不总是完美的,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

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阅读自己的人生,体会其中无尽的快乐和与众不同。

“富不读书富不久,穷不读书终究穷。

”为什么从古到今都那么看重有学识之人?那是因为有学识之人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那时因为读书能给人带来快乐。

自从看了《丑小鸭》这篇童话之后,我变了,变得开朗起来,变得乐意同别人交往,变得自信了……因为我知道:即使现在我是只“丑小鸭”,但只要有自信,总有一天我会变成“白天鹅”的,而且会是一只世界上最美丽的“白天鹅”……
我读完了这篇美丽的童话故事,深深被丑小鸭的自信和乐观所折服,并把故事讲给了外婆听,外婆也对童话带给我们的深刻道理而惊讶不已。

还吵着闹着多看几本名着。

于是我给外婆又买了几本名着故事,她起先自己读,读到不认识的字我就告诉她,如果这一面生字较多,我就读给她听整个一面。

渐渐的,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也提高了不少,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一个人读书的乐趣远不及两个人读的乐趣大,而两个人读书的乐趣远不及全家一起读的乐趣大。

于是,我便发展“业务”带动全家一起读书……现在,每每遇到好书大家也不分男女老少都一拥而上,争先恐后“抢书”,当我说起我最小应该让我的时候,却没有人搭理我。

最后还把书给撕坏了,我生气地哭了,妈妈一边安慰我一边对外婆说:“孩子小,应该让着点。

”外婆却不服气的说:“我这一把年纪的了,怎么没人让我呀?”大家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肯相让……读书让我明白了善恶美丑、悲欢离合,读一本好书,犹如同智者谈心、谈理想,教你辨别善恶,教你弘扬正义。

读一本好书,如品一杯香茶,余香缭绕。

读一本好书,能使人心灵得到净化。

书是我的老师,把知识传递给了我;书是我的伙伴,跟我诉说心里话;书是一把钥匙,给
我敞开了知识的大门;书更是一艘不会沉的船,引领我航行在人生的长河中。

其实读书的真真乐趣也就在于此处,不是一个人闷头苦读书;也不是读到好处不与他人分享,独自品位;更不是一个人如痴如醉地沉浸在书的海洋中不能自拔。

而是懂得与朋友,家人一起分享其中的乐趣。

这才是读书真正之乐趣呢!这所有的一切,不正是我从书中受到的教益吗?
我阅读,故我美丽;我思考,故我存在。

我从内心深处真切地感到:我从读书中受到了教益。

当看见有些同学宁可买玩具亦不肯买书时,我便想到培根所说的话:“世界上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

”许许多多的作家、伟人都十分喜欢看书,例如毛泽东主席,他半边床上都是书,一读起书来便进入忘我的境界。

书是我生活中的好朋友,是我人生道路上的航标,读书,读好书,是我无怨无悔的追求。

在公园广场歌房舞厅中老年人身影充斥市井高歌一曲声音婉转
曼妙舞姿曲线优美
/
健身运动的杠杆蹦跳跑步快走经历霜雪风雨还有坐下的荧屏聊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