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册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导语】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不能再依靠初中时期老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自习,“命令式”的作业,要逐渐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今天作者高一频道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期望以下内容可以帮助到您!【篇一】1.字音辨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以为轮()②须臾()③吾尝跂而望矣()④假舆马者()⑤跬步()⑥驽马()⑦锲而舍之()⑧金石可镂()⑨蟹六跪而二螯()(2)给多音字注音:①木直中绳()中国()②其曲中规()歌曲()③槁暴()残暴()④日参省乎己()山东省()⑤君子生非异也()生命()⑥功在不舍()房舍()⑦下饮黄泉()饮马长城()2.词语释义①学不可以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其曲中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虽有槁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④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声非加疾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而神明自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圣心备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无以至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⑪功在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⑫用心一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⑬青出于蓝(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句填空①____________________;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高一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吾谁与归(归依)B. 吾日三省吾身(反省)C. 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D. 学而时习之(时常)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读了三遍还没有读完。

D.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3. 下列各句中,使用“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之乎者也B. 之子于归C. 之死靡它D. 之乎者也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猛虎一样勇敢。

B. 他的脸色苍白如纸。

C. 她的声音像泉水一样清脆。

D.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鸟儿唱了,万物复苏了。

B.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深受同学喜爱。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还乐于助人。

D. 秋天的景色,金黄的麦田,丰收的喜悦,农民的笑容。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呢?C. 你难道不认为这是正确的吗?D. 难道这不是事实吗?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心像刀割一样痛苦。

B. 他的笑声震耳欲聋。

C. 他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滚落下来。

D. 他的愤怒如同火山爆发。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因为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B. 他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因为他勤奋努力。

C.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

D. 他为什么总是那么乐观?因为他有一颗坚强的心。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 他的心像刀割一样痛苦,他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滚落下来。

高一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

高一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

高一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B. 栩栩如生C. 旁证博引D. 一愁莫展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部古代文学作品?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史记》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

B. 他跑得飞快,像一阵风。

C. 她的声音甜美,如泉水叮咚。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比喻。

4. “静夜思”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他的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品德一般。

C. 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品德却一般。

D. 他的学习成绩和品德都一般。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_________,白露为霜。

”出自《诗经》中的《蒹葭》。

7.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___,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

8. “_________,疑是地上霜。

”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9. “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出自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10. “_________,死亦为鬼雄。

”出自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12. 请分析《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特点。

四、阅读理解题(每题15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文言文选段略)13. 请解释文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意思。

14. 请分析文中作者对于“仁”与“义”的看法。

五、作文题(30分)15. 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D4. A5. A二、填空题6. 蒹葭苍苍7. 范仲淹8. 床前明月光9. 竹外桃花三两枝10. 生当作人杰三、简答题11. 略12. 略四、阅读理解题13. 略14. 略五、作文题15. 略请注意,以上内容为示例,具体题目和答案需要根据实际考试内容进行调整。

高一语文上册考试题库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考试题库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B. 恣意(zì)C. 蹉跎(cuō)D. 箴言(zhēn)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位古代文学家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安石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这个问题涉及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经过这次讨论,使我们对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D.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4. “天净沙·秋思”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王之涣C. 马致远D. 辛弃疾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独在异乡为异客D.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________”是《论语》中孔子提倡的一种学习态度。

7. 《滕王阁序》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________。

8. “________”是《诗经》中的一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

9.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________小说。

10. “________”是《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别称。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2.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内涵是什么?四、阅读理解(每题15分,共30分)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文段略)13. 请概括文段中的主要观点。

14. 分析文段中作者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态度和看法。

五、作文题(30分)15. 以“我眼中的高中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答案:一、1. C 2. C 3. B 4. C 5. A二、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7. 王勃8. 关雎9. 白话文10. 怡红公子三、11. 略12. 略四、13. 略14. 略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示例,具体的考试题库及答案需要根据实际的教材和教学大纲来编制。

高一上册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上册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上册语文测试题及答案高一语文考试是非常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平时语文试题的训练是非常有用的。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上册语文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一上册语文测试题第一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给加黑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倾向(qing) 褒词(bao) 前仆后继(pu) 桑田苇泊(po)B.嫉妒(ji) 远飏(yang) 谬种流传(miu) 星陨如雨(yun)C.竦身(song) 黑魆魆(xu) 提纲挈领(qi) 有的放矢(shi)D.刊载(zai) 吮血(sun) 生吞活剥(bo) 延口残喘(chuan)2.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淳淳告诫良莠不齐仓皇失措毕恭毕敬B.声名狼藉鸦雀无声矫揉造作徒有虚名C.锱铢必较销魂勾魄猝然去世谈笑风生D.竦身一摇挈妇将雏杀一儆百过犹不及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总统投票现场门外,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

这些记者都在等待接受“稽查犬”的检查,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

②.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的作品来的。

③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

A.聚集品位赞扬B.云集品位赞叹C.云集品味赞叹D.聚集品味赞扬4.下列各句中,加黑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的艺术见解独到、深刻,近年来,常被应邀到许多学校发表演讲,深受学生欢迎。

B.由于改编者没有很好的理解原著的精髓,任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

C.在中国和与中国签署协议的37个成员国都将双边协议文本提交WTO秘书处后,WTO中国工作组才会组织135个成员国投票。

D.文学、艺术以及任何事物,要达到极致,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

5.下列各句中,加黑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电视剧《笑傲江湖》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电视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检测试题(有答案)(高一)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检测试题(有答案)(高一)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检测试题(有答案)(高一)必修一检测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中国所有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历时悠久。

它们同在唐代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

正如工艺和赋之于汉,雕塑、骈体之于六朝,绘画、词曲之于宋元,戏曲、小说之于明清一样,它们都分别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

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初唐的书法,由于皇室宫延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梁宫体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

王羲之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兰亭真伪应是怎样,仍然可以作进一步的探究。

但兰亭在唐初如此名高和风行,像冯、虞、褚的众多摹本,像陆柬之的文赋效颦,似有更多的理由把传世兰亭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张若虚作为初唐诗的代表一样。

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和多种兰亭摹本,确是这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

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或娟婵春媚、云雾轻茏,或高谢风尘、精神洒落。

走向盛唐就不同了。

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扬右军而抑大令,但他提出“质以代兴,妍因俗易”,“驰骛沿革,物理常然”,以历史变化观点,强调“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征,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

就像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抒情哲理的提出,也预示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

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如李白诗的无拘无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

并非偶然,“诗仙”李白与“草圣”张旭齐名。

韩愈说:“往时张旭善草书……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

观于物……天地万物之变,……一表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高一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 chú)B. 筵席(yán xí)C. 蹉跎(cuō tuó)D. 踽踽独行(jǔ jǔ dú xíng)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以下哪部古代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左传》D. 《论语》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也好。

B. 他虽然学习好,但是人品不好。

C. 他学习好,人品也好。

D. 他学习好,人品也好,但是不善于交际。

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体现了哪种人生态度?A. 悲观主义B. 乐观主义C. 现实主义D. 理想主义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桃花潭水深千尺C. 黄河远上白云间D. 独在异乡为异客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7. “水调歌头”是一首什么体裁的诗歌?A. 五言绝句B. 七言律诗C. 词D. 散曲8.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的是什么景象?A. 春日景色B. 夏日景色C. 秋日景色D. 冬日景色9.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李清照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B. 江枫渔火对愁眠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D. 独在异乡为异客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________”是《诗经》中的名句,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12.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________的作品。

13. “________”是《岳阳楼记》中的名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14. “________”是《出师表》中的名句,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忠诚的决心。

高一上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上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上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蹉跎(cuō tuó)恣意(zì yì)锲而不舍(qiè ér bùshě)B. 徜徉(cháng yáng)踟蹰(chí chú)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C. 桎梏(zhì gù)缱绻(qiǎn quǎn)踽踽独行(jǔ jǔ dú xíng)D. 翩跹(piān xiān)踌躇(chóu chú)叱咤风云(chì zhà fēng yú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是从不骄傲自满。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清代四大名著之一。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C.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D.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有《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精力充沛。

B. 这篇文章观点新颖,论据充分,真是妙笔生花。

C. 面对困难,他总是迎难而上,从不退缩。

D. 他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

5.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

B. “四书”是儒家经典中的重要著作,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上册语文测试题及答案第一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给加黑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倾向(qing)褒词(bao)前仆后继(pu)桑田苇泊(po)B.嫉妒(ji)远飏(yang)谬种流传(miu)星陨如雨(yun)C.竦身(song)黑魆魆(xu)提纲挈领(qi)有的放矢(shi)D.刊载(zai)吮血(sun)生吞活剥(bo)延口残喘(chuan)2.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淳淳告诫良莠不齐仓皇失措毕恭毕敬B.声名狼藉鸦雀无声矫揉造作徒有虚名C.锱铢必较销魂勾魄猝然去世谈笑风生D.竦身一摇挈妇将雏杀一儆百过犹不及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在总统投票现场门外,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

这些记者都在等待接受“稽查犬”的检查,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

②.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的作品来的。

③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

A.聚集品位赞扬B.云集品位赞叹C.云集品味赞叹D.聚集品味赞扬4.下列各句中,加黑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的艺术见解独到、深刻,近年来,常被应邀到许多学校发表演讲,深受学生欢迎。

B.由于改编者没有很好的理解原著的精髓,任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

C.在中国和与中国签署协议的37个成员国都将双边协议文本提交WTO秘书处后,WTO中国工作组才会组织135个成员国投票。

D.文学、艺术以及任何事物,要达到极致,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

5.下列各句中,加黑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电视剧《笑傲江湖》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电视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B.“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C.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参加冬季越野长跑的上千名运动员,一个个如惊弓之鸟,飞一般的跑着。

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目前,电子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和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员。

B.水稻基因组在已知的各类植物基因组中是最大的,共4.3亿对碱基,约为人类基因组的七分之一。

C.世界银行指出,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将会延长东南亚地区经济萧条的时间,从而对该地区的贫困人口造成伤害。

D.不久前,中国入世谈判代表龙永图做客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就入世后人才问题发表了独到的见解。

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

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阳光照在玉兰花肥大的绿叶子上②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闻了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A.③①④②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②D.③④①②8.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等。

B.唐代中期的“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韩愈和柳宗元。

其中韩愈的《师说》是“古文”的代表作之一,“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

C.明清两代散文数量很多,流派纷呈。

这个时期比较有名的散文作家主要有明代的宋濂、刘基、姚鼐等;清代的袁宏道三兄弟,方苞、归有光等。

D.王安石的《临川先生文集》是以其籍贯命名的,苏洵的《嘉佑集》是以年号命名的,姚鼐的《惜抱轩诗文集》是以其书斋来命名的。

9.阅读李煜《虞美人》一词,指出分析不当的一项()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A.“何时了”是指难挨的屈辱生活,时光漫长,令人生厌。

B.“东风”即指春风,写出“小楼”主人对东风的留恋,抒发了词人怀念昨天的一丝喜悦之情和热烈情绪。

C.“愁”字概括了词人的万千感慨,在词人看来,这“愁”如同春天的江水,滔滔东流,永无止境。

D.全词虚设问答,在问答中又紧扣回首往事,感慨今昔,写得自然而一气贯注,最后进入语尽意不尽的境界,使词显得阔大雄深。

10.下列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此世所以不传也B.本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C.师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D.发而大声发于水上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11.选出“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A.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B.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C.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D.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12.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a.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b.渔人甚异之c.籍吏民,封府库d.盖失强援,不能独完e.礼贤下士f.义不赂秦g.火尚足以明h.函梁君臣之首A.ad/bf/ceg/hB.a/b/cefh/dgC.ac/bf/eg/dhD.A/b/cde/fgh二、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每题3分,共9分)第二天,他就在一个会场上被捕了,衣袋里还藏着我那印书的合同,听说官厅因此正在找寻我。

印书的合同,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

记得《说岳全传》里讲过一个高僧,当追捕的差役刚到寺门之前,他就“坐化”了,还留下什么“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走”的偈子。

这是奴隶所幻想的脱离苦海的惟一的好办法,“剑侠”盼不到,最自在的惟此而已。

我不是高僧,没有涅盘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就逃走。

13.对“官厅因此正在找寻我”中“因此”的正确理解是()A.因为他(柔石)的被捕B.因为“我那印书的合同”C.因为”我”不去辩解D.因为”我”逃走了14.“明明白白”与“不明不白”相对照是为了()A.显示“我”的堂堂正正,清白无辜。

B.揭露“官厅”专横腐败,昏聩黑暗。

C.揭示“我”不愿去辩解的理由。

D.表明自己与反动势力尖锐对立及其不调和态度。

15.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是()A.说明柔石被捕后,“我”受牵连的情景。

B.评论《说岳全传》讲述的故事的是非。

C.用高僧“坐化”的典故委婉表现自己的愤慨和坚韧不屈的精神。

D.批判奴隶或空盼“剑侠”或“自在”而死的脱离苦海的幻想。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6—20题(每题3分,共15分)尹思贞,京兆长安人也。

弱冠明经举,补隆州参军。

时晋安县有豪族蒲氏,纵横不法,前后官吏莫能制。

州司令思贞推按,发其奸赃万计,竟论杀之,远近称庆,刻石以纪其事,由是知名。

累转明堂令,以善政闻。

三迁殿中少监,检校洺州刺史。

会契丹孙万荣作乱,河朔不安,思贞善于绥抚,境内独无惊扰,(武)则天降玺书褒美之。

神龙初,为大理卿,时武三思擅权,御史大夫李承嘉附会之。

雍州人韦月将上变⑴,告三思谋逆,中宗大怒,命斩之。

思贞以发生之月,固执奏以为不可行刑,竟有敕决杖配流岭南。

三思令所司非法害之,思贞又固争之。

承嘉希三思旨,托以他事,不许思贞入朝廷。

谓承嘉曰:“公擅作威福,不顾宪章,附托奸臣,以图不轨,将先除忠良以自恣耶?”承嘉大怒,遂劾奏思贞,出为青州刺史。

境内有蚕一年四熟者,黜陟使卫州司马路敬潜八月至州,见蚕叹曰:“非善政所致,孰能至于此乎!”特表荐之。

思贞前后为十三州刺史,皆以清简为政,奏课连最。

睿宗即位,征为将作大臣⑵。

时左仆射窦怀贞兴造金仙、玉贞两观,调发夫匠,思贞常节减之。

怀贞怒,频诘责思贞,思贞曰:“公职居端揆,任重弼谐,不能翼赞圣明,光宣大化,而乃盛兴土木,害及黎元,岂不愧哉!又受小人之谮,轻辱朝臣,今日之事,不能苟免,请从此辞。

”拂衣而去,合门累日,上闻而特令视事。

——(《旧唐书》)注:⑴上变:向朝廷密告谋反叛乱事件。

⑵将作大臣;官名,主管宫室、宗庙等土木营建。

16.对下列句子中加黑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后官吏莫能制制:禁止B.时武三思擅权擅:独揽C.承嘉希三思旨希:盼望D.思贞常节减之节;限制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发其奸赃万计,竟论杀之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B.竟有敕决杖配流岭南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C.附托奸臣,以图不轨夫夷以近,则游者众D.而乃盛兴土木,害及黎元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18.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州司令思贞推按——州官署命令尹思贞追究审查B.固执奏以为不可行刑——坚持进行上奏认为不能执行死刑C.将先除忠良以自恣耶——将要先除掉忠诚贤良的人来自己寻欢作乐吗D.上闻而特令视事——皇帝听了就特地命令他任职管理政事1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尹思贞正直坚贞的一组是()⑴发其奸赃万计,竟论杀之⑵思贞善于绥抚,境内独无惊扰⑶三思令所司非法害之,思贞又固争之⑷公擅作威福,不顾宪章,附托奸臣,以图不轨⑸非善政所致,孰能至于此乎⑹今日之事,不能苟免,请从此辞A.⑴⑶⑸B.⑴⑵⑹C.⑵⑷⑸D.⑶⑷⑹20.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尹思贞任隆州参军时,能严明执法,作明堂县令时政绩很好;任检校洺州刺史,能安抚一方。

这些都受到人们的赞扬,并受到朝廷的表彰。

B.尹思贞任大理卿,皇帝命令斩杀告发武三思的韦月将,尹思贞不畏权贵上奏章使韦月将免于死刑,后因当面斥责武三思而被李承嘉劾奏,调出朝廷。

C.尹思贞任青州刺史,政绩很好,受到黜陟使路敬潜的赞叹。

他先后做了十三个州的刺史因治政清简,向朝廷奏告的考核连续最佳。

D.左仆射窦怀贞为建造两座道观滥用民力,尹思贞身为主管土木营建的官员对他有所限制,窦怀贞因此怒责尹思贞,而尹思贞指责他的害民之举,表示决不服从。

第二卷(30分)(本卷试题的答案直接写在相应的答题位置)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17分)都江堰余秋雨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苦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

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阳、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的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

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里,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

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但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