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备课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 了解美术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和研究重点。

2. 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运用线条描绘物象- 研究不同线条的表现力和运用方法。

- 运用线条描绘各类物象。

第二单元:创作节日主题作品- 研究了解节日的意义和传统文化。

- 通过创作作品来表达节日的喜庆和祝福。

第三单元:认识色彩的基本特点- 研究认识基本颜色和色彩搭配的原则。

- 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绪和主题。

第四单元:了解素描的基础知识- 研究素描的基础技法和表现方法。

- 进行实践训练,提高素描能力。

第五单元:创作人物形象- 研究观察和描绘人物的特征。

- 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人物形象作品。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老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

2. 组织实践:为学生提供练的机会,从实践中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

3. 激发创作: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想象,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和能力。

4. 互动探索: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和分享,共同探索美术的奥秘。

四、教学评价1. 常规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际表现和作品,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展示,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3. 学生评价:通过学生对教学过程和研究效果的反馈,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和内容。

以上为【新】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的简要概述,具体的内容和教学步骤,请参考教材中的详细教案部分。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通用11篇)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通用11篇)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通用11篇〕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通用11篇〕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篇1一、根本情况本期担任六年级二个班的美术教学。

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学习美术的方法,具有粗浅的美术根底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才能,能很快理解老师所讲授的美术知识,有局部学生还参加了美术特长班。

但也有少数学生懒得带学习工具,没考试压力而不学。

二、教材分析^p本册内容包括绘画、工艺、欣赏三局部。

工艺即实用美术,它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主要内容有参观券、邮票、标志、海报、板报、居室、拼盘设计。

欣赏局部本册安排的也是工艺作品欣赏。

绘画是指在纸、木板、纺织物、墙壁等平面上,用笔、刀、针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运用构图、造型、着色等表现手段,塑造可视的形象的一种造型艺术。

本册教材绘画局部内容有图案、中国画、想象画。

三、教学目的任务1、初步理解现代设计根底知识,具有一定的设计意识。

2、进步对美的感受才能,培养安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勤奋踏实的好学风。

3、引导学生对物体构造和空间关系具有感性的认识,学习理解图案,构成等知识。

4、理解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和色彩的冷暖知识,理解人的色彩感受。

5、认识中国画,理解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

6、学习粗浅的人物比例,动态、面部表情画法为语文中的童话故事,作文作插图。

7、学习纸版画的根本知识,创作纸版画。

8、初步认识电脑美术,学习电脑美术的制作方法。

9、理解雕镂的根本特征,运用切割、挖刻、镂等方法,用蔬果雕镂生动有趣的作品。

10、学习利用废旧报纸、挂历纸、制作各种纸造型,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才能。

11、理解有关凤凰的民间传统故事,理解鸟的根本外形特征和色彩,创作“百鸟之王”,培养学生想象力。

12、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才能,掌握设计的根本含义,理解参观券、邮票、标志、海报、黑板报等相关知识,学习其设计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四、教学措施1、认真备好课,钻研教材,研究学生。

让“三维目的”落到实处。

2、因材施教,使潜能生加油,优生更优,针对不同班级,采取不同方法。

2023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2023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2023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
教学设计(教案)
章节安排
教学目标
1. 通过研究本教案,学生将学会使用线条、色彩、空间、物象等元素制作美术作品。

2. 帮助学生培养创意思维,提高审美能力和观察力。

3. 通过节日文化的研究,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内容
- 第一章线条的表现:线条基础练、线条走向和表现方法、线
条构图练等。

- 第二章色彩的运用:色彩基础练、色彩的构成和表现方法、
色彩搭配和运用等。

- 第三章空间的构建:透视的基本原理、空间构成要素、基础
透视练等。

- 第四章物象的创造:剪纸技巧、立体造型方法、素材拼贴创
意等。

- 第五章节日文化的表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节日主题创作、节日礼品创作等。

教学方法
1. 线上授课:通过网络平台授课,节约时间和成本。

2. 任务驱动:通过任务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让学生在
任务中研究。

3. 示范教学:老师可以提前制作好一些作品,并在课上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教学评估
1. 作品评估:每个章节结束后,让学生制作一份符合要求的美术作品,并进行评估,以便发现问题和优势。

2. 学生评估:让学生在学习结束时填写自我评估表,反馈教学情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材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艺术形式和表现形式。

2. 能够用几何线条表现人物的脸部和身体轮廓。

3. 通过剪纸制作,感受传统剪纸艺术的魅力。

4. 学习绘制动物造型和背景。

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材。

2. 教具:绘画工具、剪刀、纸张、彩色纸、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学习第一单元:人物造型。

- 观察不同形式的人物造型,比如漫画、卡通、立体雕塑等。

- 了解不同表现形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 利用几何线条绘制人物的脸部和身体轮廓,传达不同的情感和表达。

2. 学习第二单元:传统的剪纸艺术。

- 学习传统剪纸艺术的历史和特点。

- 观察不同风格的剪纸作品。

- 按照教材指导,制作一幅剪纸作品。

3. 学习第三单元:动物造型与背景。

- 观察不同动物的外形特征和动作姿势。

- 利用几何线条和轮廓表现动物的形象。

- 学习绘制简单的背景和环境。

4. 练习和巩固:- 设计不同的绘画活动,让学生进行各种绘画练习和实践。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创作一幅艺术作品。

5. 注重鉴赏和交流:- 引导学生欣赏经典的艺术作品,理解不同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风格。

- 跟学生讨论和交流他们的作品,分享创作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教学评价:1. 通过日常练习和作品展示,对学生的绘画表现进行评价。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3. 观察学生在观察和表现方面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美术比赛,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

2. 邀请专业的美术老师或艺术家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和工作坊,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和技能。

这个教案主要涵盖了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的内容,通过不同的学习单元,让学生了解和练习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

教学过程中注重观察、实践和交流,多角度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评价和拓展延伸,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兴趣和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课时:1 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把握物体的明暗觉察方法。

2.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看.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

3.培育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争论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观看.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耀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教具预备: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铅画纸.铅笔.美工刀。

学具预备:素描纸,绘图铅笔.画板.橡皮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课:【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看教室两边墙上,这些是美术兴趣小组同学们的素描作品,你们能看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师:对,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

那么今日我们就跟大家来共同学习的一课“明与暗”。

【出示课题】【二】授:我们首先来争论争论明暗怎样产生的。

通过刚刚的观看,你能总结出明暗时怎样产生的吗?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耀下,会呈现出确定的明暗变化。

【三】观看体会同学们这里有一个石膏球体,我们来观看,当光线照耀的它时,我们会觉察什么?总结:亮面【即直承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限【区清楚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

【四】主动参与下面教师就用铅笔画素描的形式表现圆柱明暗关系。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作业设计:1.学生选择立方体或圆柱体画出明暗素描,教师进展巡回指导四.赏识讲评教师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摆放到前面,全体学生赏识争论,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明暗变化的根本规律,期望同学们能将生活中各种不同物体的明暗,并用画笔把他们描绘出来。

六.拓展:观看其他几何体在光照耀下其构造特点及明暗变化,并进展写生。

教学反思:2.查找美的踪迹学习领域:造型表现综合探究教学目标:1.生疏肌理,从整体和局部查找美.体会美2.培育学生觉察美制造美的力气。

3.宠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肌理的美2.合理构图3.从多角度觉察事物的美。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教案(全册)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教案(全册)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绘画技法,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绘画基础内容:学习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

重点:掌握绘画基本技巧的运用。

2. 第二章:素描内容:学习素描的基本技巧,如光影、比例、构图等。

重点:掌握素描基本技巧的运用。

3. 第三章:水彩画内容:学习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如色彩搭配、渲染、湿润等。

重点:掌握水彩画基本技巧的运用。

4. 第四章:油画内容:学习油画的基本技巧,如调配油画颜料、画笔运用、层次感等。

重点:掌握油画基本技巧的运用。

5. 第五章:版画内容:学习版画的基本技巧,如刻版、印刷、拼贴等。

重点:掌握版画基本技巧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绘画基本技巧、素描基本技巧、水彩画基本技巧、油画基本技巧和版画基本技巧。

2. 采用示范法,示范绘画、素描、水彩画、油画和版画的创作过程。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的基本技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绘画作品的质量,评价学生绘画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评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3. 学生创作的作品,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材。

2. 教具:画纸、画笔、颜料、画板、刻版、印刷机等。

3. 课件:绘画、素描、水彩画、油画和版画的示范作品。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教案(第二部分)六、第六章:工艺制作内容:学习工艺制作的基本技巧,如剪纸、折纸、泥塑等。

重点:掌握工艺制作基本技巧的运用。

七、第七章:设计内容:学习设计的基本原理,如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等。

重点:掌握设计基本原理的运用。

八、第八章:欣赏与评述内容:学习欣赏与评述的基本方法,如何评价一幅美术作品。

重点:掌握欣赏与评述的基本方法。

六年级美术下册 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

六年级美术下册 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

六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欣赏与评述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评价美术作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欣赏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如绘画、雕塑、设计等。

2. 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手法。

3. 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和评述的练习。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2. 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

3. 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和评述的练习,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二章:绘画与创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技能。

2. 学会运用不同的绘画手法和材料进行创作。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学习不同的绘画手法,如铅笔画、水彩画、蜡笔画等。

2. 学习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如纸张、画布、画笔等。

3. 学生进行绘画创作的练习。

教学活动:1. 教师示范不同的绘画手法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进行绘画创作的练习,运用所学的绘画手法和材料。

3.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第三章:雕塑与塑造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雕塑的兴趣和技能。

2. 学会运用不同的雕塑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学习不同的雕塑材料,如泥巴、石膏、塑料等。

2. 学习运用不同的雕塑工具,如刀、凿、刮刀等。

3. 学生进行雕塑创作的练习。

教学活动:1. 教师示范不同的雕塑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进行雕塑创作的练习,运用所学的雕塑材料和工具。

3. 学生展示自己的雕塑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第四章:设计与社会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设计的兴趣和意识。

2. 学会运用设计原则进行创作。

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设计原则,如对称、对比、重复等。

2. 学习运用设计原则进行创作,如海报、书籍封面等。

3. 学生进行设计创作的练习。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简介本文档是针对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课程的教案,包含全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 培养学生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能。

- 了解并研究不同绘画风格和艺术家作品。

教学计划本教案将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如下:1. 第一章:学画鸟(2课时)- 介绍鸟的画法和色彩运用。

-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绘画鸟的形象。

- 利用多媒体资料展示不同风格的鸟类绘画作品。

2. 第二章:学画花(3课时)- 了解不同花朵的形状和颜色。

-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绘画花的形象。

- 利用水彩和彩铅等绘画材料进行涂鸦和描绘。

3. 第三章:学画风景(4课时)- 研究绘画基本构图和透视法。

- 学生在实地观察后绘画风景画。

- 分享学生的作品并进行欣赏和评价。

4. 第四章:学画动物(3课时)- 研究绘画动物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绘画动物形象。

- 利用不同材料和技法进行绘画创作。

5. 第五章:学画人物(4课时)- 研究绘画人物的基本比例和面部特征。

- 学生在实践中绘画人物形象。

- 研究欣赏和分析不同艺术家的人物作品。

6. 第六章:学画建筑(3课时)- 了解不同类型的建筑和建筑元素。

- 学生通过绘画描绘建筑的形象。

- 利用剪纸和手工制作等材料进行建筑模型制作。

教学评价每个章节结束后,教师将评估学生的绘画作品,并提供个别反馈和指导。

同时,学生也将相互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以促进研究氛围和艺术交流。

结束语通过本全册美术教案的实施,我们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同时帮助他们发展对美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享受美术创作的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数量不同的方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活动二: 请学生欣赏长城的远观和近看的图片(展示课件图片四、图片五和图片六) 教师再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
小结:近处的长城威严壮观,远处的长城宛如一条长龙盘旋在山间 教师启发学生:古代诗人杜甫曾有一首诗来形容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是来形容从不同角度观察事 物的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远近的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1.同学们这里有一个石膏球体,我们来观察,当光线照射的它时,我们会发现什么?(出示石膏球让学生思考、议论后回答)总结:光照后,球体表面出现了明、暗半球。你们再仔细看看,球体的亮部有没有明暗变化?暗部呢?
总结:球体的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投影(物体挡住光源产生)。(课件演示)2.刚才我们分析了球体的明暗变化规律,其实任何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都会产生这些明暗变化,我们来找找看。(出示石膏几何体让学生观察)活动四:主动参与(设计意图:演示绘画方法,给学生直观印象。)下面老师就用铅笔画素描的形式表现圆柱明暗关系。1.第一步是整体观察分析,要确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线所在的位置。2.观察好了就可以起稿了,用直线画出圆柱的结构轮廓;接着画出明暗交界线、投影;3.然后就可以铺大色调了,铺出暗面、投影的基调;(注意:用直线排成块面,顺着球的弧面画;投影注意近实远虚。)
(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看教室两边墙上,这些是美术兴趣小组同学们的素描作品,你们能看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对,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共同学习新的一课“明与暗”。(出示课题)
活动二:探究新知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理解物体明暗的产生。)
1.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写生灯)你们来看,这是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放在灯光下,你来观察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没有明暗变化?谁能想办法让这张纸产生明暗变化?(学生上台演示)你是把它卷了一下,来观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总结:有了从明到暗的渐渐过渡的变化。下面来看这位同学把纸折了一下,我们把它放到灯光下,有了什么变化?
活动四: 教师请学生用这种排比句的形式表达自己找到的美丽 例如:汪洋的大海很美丽,滴滴水珠也美丽 我家的房屋很美丽,整齐的砖瓦也美丽 我们的学校很美丽, 也美丽 设计意图:开拓学生思维,电脑美术——电子报》
15
第十五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教学内容
第一课 《明暗与立体》
课时
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方法。
2、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
3、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
六年级美术(下)
备课
序号
内容
页码
1
第一课《明暗与立体》
2
第二课《寻找美的踪迹》
3
第三课《记录色彩》
4
第四课《雕与刻的乐趣》
5
第五课《浮雕》
6
第六课《扇面画》
7
第七课《工笔花卉》
8
第八课《我设计的服装》
9
第九课《图文并茂》
10
第十课《宇宙之旅》
11
第十一课《奥运精神》
12
第十二课《二十年后的学校》
13
总结:对,明和暗有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对比非常强烈。还有一位同学把纸揉皱了,看看它在灯光下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总结:纸上出现了丰富的明暗变化。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总结出明暗时怎样产生的吗?
总结:对了,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活动三:观察体会(设计意图:通过对实物的观察理解,加强学生对物体明暗认识与体验,并为下一步进行实践创作做准备。)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2、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课前准备
1. 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 2.射灯。 3.摆放石膏形体的桌子,配以衬布。 4.投影仪。 5.范画两 幅 6.铅画纸一张(4k)、铅笔、美工刀。
教学过程
教学反馈
活动一:欣赏导入
4.最后进行细致刻画:从明暗交接线入手,先画出背光面基本调子;背光面近暗远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调亮;再从明暗交界线向亮调子由深到浅过度;亮调子用较硬铅笔画。活动五:学生实践(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作业设计:活动六:欣赏讲评(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台。)1.教师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摆放到前面,全体学生欣赏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2.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知道了怎样运用明暗变化表现石膏几何体的立体感,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绘画中,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物体的明暗,并用画笔把他们描绘出来。
活动三: 请学生欣赏树林、沙漠的照片(展示课件图片七和图片八) 提问学生:从这些自然的景色中,还隐藏着哪些美的踪迹呢 学生回答完后再欣赏课件九和课件十 小结:这些景色都是我们平时注意到的美成林的大树很美,片片的树叶也美丽无限的沙漠很美,颗颗的沙粒也很美丽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都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板书设计
第一课 《明暗与立体》
作业设计
1.学生选择立方体或圆柱体画出明暗素描,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2.注意把握以下问题: A.灰调过少或高光位置不对; B.明暗交界线不准; C.投影不准; D.排线问题; E.反光太亮。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第二课 《寻找美的踪迹》
课时
2
教学目标
知识:认识肌理,从整体和局部寻找美、体会美
技能: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情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理解肌理的美
2.合理构图
3.从多角度发现事物的美
课前准备
数码相机,牙刷,吸管,水粉颜料水粉笔 墨水 宣纸 学具准备 数码相机,牙刷,吸管,水粉颜料水粉笔墨水 宣纸
教学过程
教学反馈
活动一: 请学生欣赏一朵花照片、几朵花照片和许多花的照片.(展示课件图片一、图片二和图片三) 教师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 小结:一朵花明朗清晰、几朵花重叠绽放,许多花绚丽多彩 我们一起来《寻找美的踪迹》(板书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