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总体规划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建设项目工程规划项目方案计划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划

第四节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工业建筑设计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工业厂区总平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1.建筑密度指标建筑密度指标是指厂区内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是工业建筑总平面团}中比较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反映总平面设计中,用地是否合理紧凑。
其表达式为:2.土地利用系数土地利用系数指厂区的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铁路、道路、管线等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比建筑密度更能全面反映厂区用地是否经济合理的情况。
其表达式为:3.绿化系数(二)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除占地(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体积指标外,还考虑以下指标:(1)生产面积、辅助面积和服务面积之比;(2)单位设备占用面积;(3)平均每个工人占用的生产面积。
二、居住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一)适用性指标1.居住面积系数( K )2.辅助面积系数( K l )使用面积也称作有效面积。
它等于居住面积加上辅助面积。
辅助面积系数 K1,一般在 2在20~27%之间。
3.结构面积系数( K2 )结构面积系数,反映结构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一般在 20 %左右。
4.建筑周长系数( K’)建筑周长系数,反映建筑物外墙周长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
5.每户面宽6.平均每户建筑面积7.平均每户居住面积8.平均每人居住面积9.平均每户居室及户型比10.通风主要以自然通风组织的通畅程度为准。
评价时以通风路线短直、通风流畅为佳;对角通风次之;路线曲折、通风受阻为差。
11.保温隔热根据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来评价。
12.采光居住建筑的采光面积,应保证居室有适宜的阳光和照度。
采光面过小,不仅不符合卫生要求,而且视觉、感觉上也感到不适;但若窗口面积过大,对隔声、隔热、保温也是不利的。
(二)经济性指标1.工期期指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全部日历天数。
评价工期应以法定的定额工期(或计算工期)为标准。
居住小区【15公顷左右】规划技术经济指标相关数据

居住小区规划技术经济指标相关数据1.规划总用地(以道路中心线计算):15.13公顷【151300平方米】2.用地平衡:a.城市道路:11%【16643平方米】,其中含约18%的绿地【约3026平方米】b.住宅用地:60%【90780平方米】,其中含约33%的绿地【约30260平方米】c.公共建筑:20%【30260平方米】,其中含约25%的绿地【约7565平方米】d.公共绿地:9%【13617平方米】。
3.规划总建筑面积:150000平方米。
4.居住建筑(约130000平方米,其中90平方米以下户型不少于70%,总户数定为1264户,则90平方米以下户型不少于885户。
):a.多层住宅:面积约90000平方米【定为874户】一室户【约53㎡/户】,约占10%,定为86户,面积约4558平方米。
两室户【约88㎡/户】,约占60%,定为528户,面积约46464平方米。
三室户【约132㎡/户】,约占20%,定为173户,面积约22836平方米。
四室户【184㎡/户】约占10%,定为87户,面积约16008平方米。
b.高层住宅:面积约40000平方米【定为390户】两室户【约88㎡/户】,约占70%,定为273户,面积约24024㎡。
三室户【约135㎡/户】,约占30%,定为117户,面积约15795㎡。
5.公共建筑面积a.小学【最高层数定为3层】,约占15%,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
b.幼儿园【最高层数定为2层】,约占5%,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
c.垃圾站:约占0.6%,建筑面积约120平方米。
d.换热站:约占0.75%,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
e.会所及物业管理(属于社区服务):约占5%,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
f.商业服务:约占4%,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
g.医疗中心:约占1.5%,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
h.金融邮电(储蓄所):约占0.5%,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
I.居委会(居住组团):300-800户设一处,建筑面积30-50㎡。
某地区碧桂园小区规划设计cad总平面图(含经济技术指标及户型方案图)

(完整版)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四节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工业建筑设计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工业厂区总平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1.建筑密度指标建筑密度指标是指厂区内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是工业建筑总平面团}中比较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反映总平面设计中,用地是否合理紧凑。
其表达式为:2.土地利用系数土地利用系数指厂区的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铁路、道路、管线等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比建筑密度更能全面反映厂区用地是否经济合理的情况。
其表达式为:3.绿化系数(二)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除占地(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体积指标外,还考虑以下指标:(1)生产面积、辅助面积和服务面积之比;(2)单位设备占用面积;(3)平均每个工人占用的生产面积。
二、居住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一)适用性指标1.居住面积系数( K )2.辅助面积系数( K l )使用面积也称作有效面积。
它等于居住面积加上辅助面积。
辅助面积系数 K1,一般在 2在20~27%之间。
3.结构面积系数( K2 )结构面积系数,反映结构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一般在 20 %左右。
4.建筑周长系数( K’)建筑周长系数,反映建筑物外墙周长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
5.每户面宽6.平均每户建筑面积7.平均每户居住面积8.平均每人居住面积9.平均每户居室及户型比10.通风主要以自然通风组织的通畅程度为准。
评价时以通风路线短直、通风流畅为佳;对角通风次之;路线曲折、通风受阻为差。
11.保温隔热根据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来评价。
12.采光居住建筑的采光面积,应保证居室有适宜的阳光和照度。
采光面过小,不仅不符合卫生要求,而且视觉、感觉上也感到不适;但若窗口面积过大,对隔声、隔热、保温也是不利的。
(二)经济性指标1.工期期指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全部日历天数。
评价工期应以法定的定额工期(或计算工期)为标准。
居住区规划技术经济指标

技术经济指标技术经济学研究的是从劳动消耗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观点来评价技术活动。
建筑技术经济就是对建筑产品的技术方案(包括投资方案、工程设计、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和技术政策)进行技术与经济的分析、计算、比较和评价。
从中选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建筑技术经济评价指标是对设计质量优劣和设计方案的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的评价的项目指标。
由于影响设计方案和设计质量的因素繁多,而且不少因素对方案优劣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建筑技术经济评价指标多以一组指标来评价,这成组的指标也叫指标体系。
建设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按要求可分为几大类。
1.按指标的范围,可分为综合指标和局部指标。
2按指标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实物(使用价值)指标和货币指标(价值)。
3.按指标的应用,可分为建设指标和使用指标。
4.按指标的性质,可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
居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居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是针对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技术经济评估项目。
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中每一项都有针对性地评价和反映着某些方面的控制作用和使用意义,每一项都是居住区整体居住水平的反映,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评价、使用评估都要通过这每一项指标来表达。
另外,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起制约作用。
评价或优化规划方案时,应综合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整体地、综合性地评价和优化。
还有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的评价和优化结果,不仅仅取决于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系列,还要看规划方案的功能合理性,布局创新的科学性,环境质量的保证度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水平。
也就是说同样的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系列条件下,可能会出现几个方案。
要善于运用这些指标系列,评价出优秀方案。
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居住区规划总用地范围应根据国家现行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来确定:1.当规划总用地周界为城市道路、居住区(级)道路、小区路或自然分界线时,用地范围划至道路中心线或自然分界线。
2.当规划总用地与其它用地相邻,用地范围划至双方用地的交界处。
规划指标计算

建筑面积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的计算公式建筑面积密度建筑面积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主要指标。
计算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时,通常不包括±0以下地下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密度的表示公式为:建筑面积密度=(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m2/hm2 )容积率容积率是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容积率的值是无量纲的比值,通常以地块面积为1,地块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对地块面积的倍数,即为容积率以公式表示如下: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 建筑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经济性的主要指标一。
计算公式为:建筑密度= 建筑基底总面积÷建筑用地总面积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反映了道路红线宽度,它的组成包括:通行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宽度;敷设地下、地上工程管线和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的宽度;种植行道树所需的宽度。
任何建筑物、构筑物不得越过道路红线。
根据城市景观的要求,沿街建筑物可以从道路红线外侧退后建设。
人口净密度人口净密度是居住区规划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之一,反映居住区住宅用地的使用强度,公式为:人口净密度= 居住总人口÷居住宅用地总面积(人/hm2)建筑间距建筑间距主要根据所在地区的日照、通风、采光、防止噪声和视线干扰、防火、防震、绿化、管线埋设、建筑布局形式,以及节约用地等要求,综合考虑确定。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住宅布置,通常以满足日照要求作为确定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确定公共服务设施中的托儿所、幼儿园、医院病房等建筑的正面间距,也适用这一原则。
日照标准日照标准中的日照量包括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两个标准。
日照时间是以住宅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受到的日照时数为计算标准。
日照质量是指每小时室内地面和墙面阳光照射积累计的大小以及阳光中紫外线的效用高低。
年7月,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 93)对住宅建筑日照标准已作了明确规定;其中,规定日照标准日采用冬至日和大寒日两级标准。
物业项目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②建设项目配套设施建筑面积 A、物管用房(含不小于30m2业主委员会活动室) ③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A、公厕 2.地上不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 (1)首层架空部分(只作为绿化、停车、公共活动使用) (2)垃圾用房 (二)地下(含半地下) 室建筑面积及层数 1、地下机动车库 其中:半地下机动车库 2、地下非机动车库 其中:半地下非机动车库 3、建设项目配套设施 A、蓄水池 4、其他用房 55277.87m2 2层 其中:半地下室计容建筑 面积及层数
2 2 其 ①套型总建筑面积不大于90m 的住宅面积及占住宅总建筑面积的比例 81898.8m 86.23% 中 ②套型总建筑面积大于90m2的住宅面积及占住宅总建筑面积的比例 13080m2 13.77%
(2)非住宅 ①商业用房
06.94m
2
占计容建筑面积的比例
19.91% 22421.75m2 1107.99m2 1107.99m2 77.20m2 77.20m2 1227.50m2 1150.50m2 77m2
3894.44m2 127.44m2 3.28 2.62 10523m2 4146m2 29.07% 11.45% 11074m2 3786m2 1985m2 1801m
2
七、绿地率 八、机动车位 (一)地下停车位总数 1、住宅停车位 2、非住宅停车位 (1)商业停车位 (2)物管用房停车位 其中:机械停车位数量 九、非机动车位 (一)地下停车位总数 其中 住宅停车位 非住宅停车位 住宅停车位 非住宅停车位
49335.36m2 1281.63m2 639m2 639m2 4021.88m
2
A、设备用房 B、消防控制室 三、容积率 四、基底面积 五、建筑密度 六、总绿地面积 (一)集中绿地面积 其中 ①临街(河道、广场等城市公共空间)集中绿地面积 ②小区内集中绿地面积 总容积率 住宅容积率 建筑基底总面积 高层主体基底(基座)面积 总建筑密度 高层主体建筑密度
建筑方案各期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

建筑方案各期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
日期:编号:
说明:本表用于“各期建筑方案设计”、“户型单体设计”阶段;“各期建筑方案设计”阶段首次填写,随着设计的深入,“户型单体及技术方案确认”、“立面方案确认”阶段补充完善;
附表A:
容积率指标表
说明:本表用于“各期建筑方案设计”、“户型单体设计”阶段;“各期建筑方案设计”阶段首次填
写,随着设计的深入,“户型单体及技术方案确认”、“立面方案确认”阶段补充完善;
附表B:
可售面积指标表
说明:本表用于“各期建筑方案设计”、“户型单体设计”阶段;“各期建筑方案设计”阶段首次填
写,随着设计的深入,“户型单体及技术方案确认”、“立面方案确认”阶段补充完善;
附表C:
会所指标表
说明:本表用于“各期建筑方案设计”阶段;随着设计的深入,应注意补充完善;
附表D:
停车指标表
说明:本表用于“各期建筑方案设计”、“户型单体设计”阶段;“各期建筑方案设计”阶段首次填
写,随着设计的深入,“户型单体及技术方案确认”、“立面方案确认”阶段补充完善;
说明:
1.本表中各项目面积计入容积率则用“▲”表示;如不计入容积率则用“△”表示。
2.本表中各项目面积可售则用“▲”表示;如不可售则用“△”表示。
3.方案设计任务书内的停车详细指标表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简化。
4.如项目只有一期,则只填“总体”部分。
住宅指标表
附表E:
说明:本表用于“户型单体设计”阶段;随着设计的深入,注意补充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区总体规划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小区商业地面停车位多少?电梯总数量?
1#、2#基底建筑面积,标准层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
1、2#底层商铺建筑面积,地下室面积。
3、4#基底建筑面积,地下室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标准层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
5#楼基底建筑面积,地下室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标准层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
6、7#楼基底建筑面积,地下室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标准层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
8、9#楼楼基底建筑面积,标准层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
8、9#底层商铺建筑面积,地下室面积。
综合楼基底建筑面积,地下室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标准层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
建筑平面设计
1、2#楼1层为商铺,2~5层为住宅,每栋楼各?个单元,每个单元一梯户,共?户。
每层建筑面积约?m2,A户型建筑面积在?m2 ,B户型建筑面积在?m2。
2栋楼共计?户。
3、4#楼1~6层为住宅,每栋楼各个单元,每个单元一梯户,共户。
每层建筑面积约为m2,A户型建筑面积在m2 ,B户型建筑面积在m2。
2栋楼共计户。
5#楼1~5层为住宅,每栋楼各个单元,每个单元一梯户,共户。
每层建筑面积约为m2,A户型建筑面积在m2 ,B户型
建筑面积在m2。
1栋楼共户。
6、7#楼1~6层为住宅,每栋楼各个单元,每个单元一梯户,共户。
每层建筑面积约为m2,A户型建筑面积在m2。
2栋楼共户。
8、9#楼1层为商铺,2~6层为住宅,每栋楼分个单元,每个单元一梯户,共户。
每层建筑面积约为m2,A户型建筑面积在m2 。
1栋楼共户。
综合楼1层为商铺,2~6层为公寓客房,首层单向布置户临街商铺,标准层双向布置套公寓客房。
建筑剖面设计
1#、2#、3#、4#、5#、6#、7#、8#、9#、综合楼室内外高差为m,
1#、2#、首层层高,标准层层高m,建筑高度为m。
3#、4#首层层高,标准层层高m,建筑高度为m。
5#首层层高,标准层层高m,建筑高度为m。
6#、7#、首层层高,标准层层高m,建筑高度为m。
8#、9#、首层层高,标准层层高m,建筑高度为m。
综合楼首层层高,标准层层高m,建筑高度为m。
住宅楼地下室层高为,综合楼楼和1#、2#、8#、9#底商住宅楼地下室层高均为。
地下车库层高m。
结构设计
⑴地基基础
天然地基可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本工程基础设计建议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
⑵结构设计
1#、2#住宅楼底层商铺、综合楼为框架结构,其余为短肢剪力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