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拳的基本手法.doc
咏春拳的基本功训练方法

咏春拳的基本功训练方法咏春拳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武术,以简洁、实用、快速的进攻和防御技巧而闻名。
基本功是咏春拳的基石,通过训练基本功可以培养身体的灵活性、力量、速度以及技术的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咏春拳的基本功训练方法。
一、站桩练功站桩是咏春拳的基本功训练之一,通过稳定的站立姿势可以培养内力和身体的控制力。
具体方法如下:1.站立姿势:两脚与肩同宽,脚尖稍微外扣,双膝微屈,身体放松,保持直立。
2.手臂动作:双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内,手臂微微弯曲,手肘下垂,放松手腕。
3.呼吸方法: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收缩,呼吸平稳缓慢。
站桩练功可以选择不同的姿势进行,如足低桩、手低桩、中桩等。
每个姿势保持5分钟到10分钟,每日进行多次。
二、桥手练功桥手是咏春拳的重要手势之一,通过训练桥手可以改善上肢力量、灵活性和手部的准确性。
1.桥手动作:将右手伸直,手心向上,手指稍微弯曲成拳状。
左手握拳,放在胸前,拳面向前。
2.桥手练习:左右手交替练习,每次保持10秒钟,每日进行多次。
三、步法练功步法是咏春拳中最基本的运动形式,通过合理的步法可以进行快速的移动和灵活的转向。
1.方步:以右脚向左斜前方踏出一步,再以左脚向右斜前方迈出一步,形成侧移的步伐。
2.斜步:以右脚向右前方斜移迈出一步,再以左脚向左前方斜移迈出一步,形成交叉的步伐。
3.前行步:以右脚向前迈出一步,再以左脚向前迈出一步,保持前行的步伐。
4.后退步:以左脚向后退一步,再以右脚向后退一步,保持后退的步伐。
步法练功可以在平地上进行,先进行基础步法的训练,然后逐渐加入转向、闪避等技巧的练习。
四、挡拆练功挡拆是咏春拳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训练挡拆可以提高反应速度和准确性。
1.基本挡拆:站立姿势,右拳略微上举,以掌面向上,左拳放在胸前,掌心向前,做被拳的防御姿势。
练习时可以请教伙伴出拳进行挡拆,注意手眼协调和反应速度。
2.模拟拆打:在基本挡拆的基础上,可以模拟实际的拳击动作进行练习,注意保护好拳头和身体的稳定。
咏春拳怎么练

咏春拳怎么练导语:咏春是一门不尚力的功夫,是指不用与生俱来的外力,那咏春拳怎么练呢?下面就和店铺一起去看看吧!咏春拳怎么练一,协调练习(1)手法的前立云.(2)身法的前立摇.(3)手法的前立云与身法的前立摇复合练习.二,发劲练习左实战式,右脚蹬地,左脚前刺,身法前摇,同时带动双掌向前猛力抛射,一发即发,循圆向下轻松弹回,反复练习.三,发劲的深发练习(1)抖杆练习,左实战式,双手握杆(双手心向下,对握都行)平置与胸前,右脚蹬地,左脚前刺,身法前摇,同时,双手握杆向前方猛力抛抖,顺抛弹回还原,反复练习.壮板练习左实战式立于壮板前,右脚蹬地,左脚前刺,同时以身法带动双掌向壮板猛力抛抖,反复练习.四,寸劲练习寸劲练习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把发劲练习与发劲深化练习的.运动轨迹缩短(距离)就是寸劲(或称短距爆发).比如你在练习双撞掌时的手法轨迹是30厘米,那么30厘米的发力过关之后你再逐渐进行20厘米,10厘米练习,直至达到微动发力.怎么样?就这么简单,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吧?明白了吗?朋友们,还需要我详细地细述吗?五,寸劲的独特训练方法之一------塌掌训练有人讲,既然我双掌贴身已经可以放人,那么,如果以手尖接触身体后,猛力一塌掌可产生透力伤人,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不过,通过实践证明:我认为掌握了技术并不等于精熟了功夫,不信,你现在按这种方法试一试,你同样伤不了人,为什么呢?专项功夫,必须专项训练嘛!这正如有的人可以一击把对方打倒,打飞,打的吐血,但有的人尽管你知道怎么打,但如果没有专项苦练的话,打在对方身体上,对手同样会若无其事,所以说:懂了并不是拥有了,想缩短它们之间的距离只有两个字:实践.方法如下:(1)左实战式:左手掌指尖轻触壮板,右脚蹬地,身法前摇,同时带动手掌,向前抖臂(坐腕发力)以掌跟猛击壮板,反复练习.(2)徒手单操以上述模式抖臂坐腕发力练习,反复进行,力尽为止.60日寸劲训练安排如下:1---3天手法练习4---8天身法练习9---10天手法与身法的反复练习10---20天发劲练习20---30天发劲深化练习30---60天强化练习所有内容.注:(1)实力必须每天练习.(2)所学过的技术(内容)每天功前复习100次.(3)每天早晚各练习(全力)1小时左右.【咏春拳怎么练】。
咏春拳套路解释

咏春拳套路解释一、小念头:(初级套路)1、“小念头”为咏春拳最基础、最根本的拳术套路,又可称为“小练头”,是咏春拳的入门套路。
2、通过学习“小念头”,可充分学习咏春拳中的各种格挡方法及攻击技术,并进一步明确咏春拳中的核心技击原理“守中用中”的准确含义。
练小念头直接关系到以后学习咏春拳的成败,所以在本门中流传着一句话叫“学会了小念头就等于学会了一半咏春拳”。
3、小念头整个套路均在原地打完,目的是用来锻练下盘功力;整套小念头在练习时都要求全身放松,及心平气和地去操练。
小念头在劲力上要求首先是“舍力”,具体练习时全身放松,出手轻灵、敏捷、自然,这样才能从“舍力”到“卸力”到“借力”一步步提升。
(三伏手最好一次做够一分钟)4、注意点:1)注意沉肘的作用,会力气更大;做摊手时不用力,放松,则对手作用于你的摊手的力会贯入你的双腿,使你的马步更稳。
做其它的膀手等等也不用力。
要注意肘是用力点,也是力量的源泉,而你的意念是向着对手,向前!2)要用你的“念头”打小念头,意念想什么动作就是怎么样,比方想打摊手就摊手,想打膀手就膀手。
即念力,放松,不用力,比用力更增强大!3)咏春的马步有下坠的凝聚力量,有吸对手的力量的作用,对手的体重就轻了,我的重量就等于重了,我就越稳;进攻时用三角形的结构的作用:马步坠下的在三角形的一点还有两边的排开的力量;圆形的结构:很容易把人的力量从一个方向带向另一个方向,即把对方进攻的力量御掉。
4)打小念头,一开始是学动作,第二次打时就是用意识打小念头,放松的念力贯输出去。
意识配合肘底劲发挥强大力量。
故功力训练时可着重练练肘底劲。
二、寻桥(沉桥):(中级套路)1、寻桥主要练习高效能的防御方法与极为巧妙的反击方法。
2、“寻桥”的通俗讲法就是“寻找桥手”的意思,所谓的“寻找”,是去主动寻找敌方巳攻来的桥手,事实上也就是设法在敌方攻到自己之前去拦截或破坏掉他的攻击动作,假如己方不能在对方攻到自己之前寻找到对方的桥手的话,则绝无法即时做出有效地防御及反击动作。
咏春拳散打技术,手法快、腿脚灵,学上两招也能防身自卫

咏春拳散打技术,手法快、腿脚灵,学上两招也能防身自卫(穿白衣者为甲方,黑衣者为乙方。
)一、手法咏春拳中用“有手无脚”来形容手法之快。
1.拍手直冲:甲以右箭马与乙相对,乙进步直线拳攻甲头部,甲向左侧圈步进马,同时左手拍手、右手日字拳直击其肋部,前膝拐打乙膝窝处(图1~图3)。
要点:圈步拍手与直冲要做到同时到位。
2.枕手直冲:乙进步直线拳攻甲面部,甲摊手摊其来拳,同时进马,左手摊手变枕手、右手护手日字拳直击其头部(图4~图5)。
要点:枕手进马、日字拳同时到位,不能脱节。
3.膀手抱拍掌:乙上步直攻甲面部,甲右膀膀其来拳,同时前脚左圈,右手膀手与左手成抱拍掌,拍击对方(图6~图8)。
要点:膀手成抱拍时,要充分借助圈步进马的力量。
4.日字拳砍颈掌:甲进步右拳直击乙头部,乙摇头闪躲,同时前拳欲攻甲中线,甲右拳不回收成掌,直砍其颈部(图9~图10)。
5.圈手正掌:乙前拳直击甲头部,甲外拍,进马内圈成正掌,直击乙中线(图11~图13)。
要点:拍手成圈手时要缠住对方的桥手,正掌时要借助进马之力。
6.枕肘膝顶:甲进马直击乙头部,乙摇闪进步抱甲,甲以枕肘砸其背部,同时以膝顶其腹部(图14~图15)。
要点:砸肘、顶膝同时到位,以加大打击力度。
二、腿法很多咏春拳初学者以为咏春拳只在手法上见长,实不知咏春的脚法更是变幻莫测,有鬼脚之称。
1.截连踩:甲以左箭马与乙相对,乙起右脚攻甲,甲后脚踩截,同时左转挂其来腿,顺乙落脚之力侧踩其支撑腿(图16~图19)。
要点:踩挂撑要一气完成,不可脱节。
2.直撑拌打:甲直撑乙,乙右手消截欲进步反攻,甲在落脚同时左手扶乙右手,右手右脚分别搂打乙头、颈、膝弯处(图20~图21)。
要点:搂打时手脚要协调。
3.膀手侧撑:甲以二字钳羊马与乙相对,乙高位横踢甲头部,甲转马膀手消解,左手护手成抓手(图22~图24)。
要点:右手膀手成掌前滑,同时右脚侧撑其支撑腿。
转马膀手要同时侧撑,与抓手对争用力。
4.交箭斜撑:甲二字钳羊马对乙,乙起腿直踢中位,甲转马,成交剪手,回转左手扶其前手,右手外圈,搂其来腿,左脚斜撑其支撑腿(图25~图28)。
咏春拳基本手法图解教学

咏春拳基本手法图解教学咏春拳常用的几种基本手法:冲拳、撑掌、摊掌、膀手基本手法之一:冲拳冲拳动作步骤:以左拳为例:1.开马,呈二字钳羊马;2.拳心向上,拳头移至中线;3.拳头旋转90°,从中线打出,打在咽喉或胸口处;4.拳头按出拳线路收回;5.收拳,呈二字钳羊马。
冲拳动作要点:出拳与收拳时,手肘要贴紧身体;拳头要旋转击出;拳头从胸前的中线位置击出;打击的部位要准确。
冲拳易犯错误:手肘不贴身;出拳时拳头偏离中线位置;打击部位不准确。
基本手法之二:撑掌撑掌动作步骤:以左掌为例:1.开马,呈二字钳羊马;2.拳心向上,拳头移至中线;3.拳头旋转,变化为立掌,向右前方打出,前臂与身体呈45°;4.旋转握拳,按出拳路线收回;5.收拳,呈二字钳羊马。
撑掌动作要点:出拳与收拳时,手肘要贴紧身体;拳头变掌时要旋转打出;打出后前臂与身体呈45°,掌心超过身体中线。
撑掌易犯错误:手肘不贴身;出掌时前臂与身体夹角太小;出掌时掌心未超过中线。
基本手法之三:摊掌摊掌动作步骤:以左掌为例:1.开马,呈二字钳羊马;2.掌心向上,掌心移过中线;3.前臂微微旋转,向前向外摊出;4.按出掌路线收回;5.收拳,呈二字钳羊马。
摊掌动作要点:摊掌与收拳时,手肘要贴紧身体;出掌时,掌心必须超过身体中线;掌心过中线后,前臂向前向外摊出。
摊掌易犯错误:出掌时掌心未超过中线;前臂摊出时没有沉肘。
基本手法之四:膀手膀手动作步骤:以左手为例:1.开马,呈二字钳羊马;2.拳心向上,拳头移过中线;3.拳头化掌;4.手腕放松,手腕高度不变,将肘部旋转抛起;5.沉肘,收拳。
膀手动作要点:出拳与收拳时,手肘要贴紧身体;出拳时拳心要超过身体中线;膀手时,肘部要旋转抛起;手腕要放松,手腕在肘部前方。
膀手易犯错误:出拳时拳心未超过中线;膀手时耸肩;膀手时,手腕在肘部后面,过于贴近身体。
咏春拳基本功动作之挡法四门图解

咏春拳基本功动作之挡法四门图解咏春拳“四门”之说,最常见的是在李小龙的武学论著之中。
若在人体中间画一条垂直线,而在剑凸(俗称“鸡心”)的位置打横再画另一条水平线。
那么,人体便被平分为四大部分。
若将左手放在身体的中间位置,向前微伸,指与腕便触碰着刚才提及的垂直线。
以左手为中心点,将那被平分的四大部分,称作“高外侧门”(outside high gate).“高内侧门”(inside high gate),“低外侧门”(outside low gate),“低内侧门”(insidelow Rate),而四者合称“挡法之四门”(four corne rs)。
当手肘放了在身体的中间,成为“不动肘”。
只要将前臂略为移动,便已掌管四门。
黐手练习进行时,四手相交,互有攻守,于是四门兼及。
看守好四门,是黐手的基本任务。
标手、上径、下径、外捆、内捆等看守四门的手法出现的次数愈多,咏春的墓本功就愈练得好。
四门之范围与“不动肘”原理的范围相同,在此四方形之面积内,加以区分为四块均等面积的区域作为各种挡法之依据。
例如前手的上半侧为“高外侧门”,任何攻向此门之攻击,可以由前手挡至外侧,而打向“高内侧门”的攻击,将由后手挡至内侧,四门内的每一门又可由侧面加以区分为前、后两部分,任何攻向前门部分的攻击可由前手来防御,而攻向后门部分之攻击可由后手来防御。
1.高外侧前挡:这是一个高外侧前挡的例子,注意双手的位置,一手在上,则另一手必在下。
2.高外侧后挡,这是一个以左手来做高外侧后挡的例子,左手将对手之攻击挡向后外方。
3.高内侧前挡,这是一个以右手来做高内侧前挡的例子,左手在前,右手在后。
4.高内侧后挡:做高内侧后挡时,可以右手做挡法,同时左手做直拳攻击。
5.低外侧前挡,低外侧前挡可以右手之外腕做下挡之动作来实施。
6.低外侧后挡,低外侧后挡可以由左手掌向下做外挡之动作来实施。
7.低内侧前挡,低内侧前挡可以右手向下做内挡来实施。
8.低内侧后挡:低内侧后挡则可由左手向下做内挡来实施。
咏春拳的基本功训练方法

咏春拳的基本功训练方法导语:关于咏春拳四大捶是咏春拳全部根底功法的根底,更是咏春拳的力气源泉。
下面就由我为大家带来咏春拳的根本功训练方法,欢送大家学习!咏春拳的根本功训练方法咏春拳根本功一、转马:用脚板转,要钳住,加上手法练习,如披肘等等。
二、进马:擦着地而进(不擦也行),重心在后脚,先慢速,再快速练习。
三、退马:擦着地而退(不擦也行),重心在后脚,先慢速,再快速练习。
四、蛇形手:咏春拳的根本手。
五、连环拳:放松练,打出速度,练到肯定程度劲力就会自然出来了,再协作马步练。
六、练马力:可独脚站马步,练马力。
七、抓筷子:练指力、腕力、前臂力。
八、手感练习(重点):1、单圈手:A(外桥手)与B(内桥手)双摊手相对,A向里用圈割手想把B割开再进攻,而此时B那么顺势绕过A外侧再用伏手压住A,那么A进攻不了了,接着由反方向回到双摊手。
换手练习。
2、双圈手:是双手同时做单圈手,一双手在内(B),一双手在外(A),以双摊手相对,处于外桥的A做圈割手把B割开再绕上来压住B,再逆向回到双摊手。
3、单蛇形手:A压在B的上面,停留2秒后或者紧接着绕上去压在A的上面,接着A又上来,如此反复...4、双蛇形手:两只手同时做蛇形手,边做边协作步伐移动咏春拳的根本功训练法咏春拳的根本功训练法。
九、打蜡烛测功力:用掌和拳分别测功力。
咏春拳训练要决:一、整体任何拳术都有其富有共性的肢体表现形式,但任何拳术的终极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求得整体,整体的力气和整体的协调及整体的移动。
而为了到达这一目的的全部功法和招势,都是渡河之舟,是在到达整体后必需要舍弃的东西。
说到这里,必要强调的一点是,虽然你很简单的理解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但是你却不能因此就不重视形式,以为可以通过某种途径来直达内容,从而省却形式的练习阶段,并自诩为捷径。
其实不然,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讲,形式上的正确往往比内容更重要,所谓先求形似再求神似也。
因为神似也就是内容往往蕴含着许多初学者无法理解的东西,或者是理解了也无法做到的东西。
咏春拳12式基本步法

咏春拳是一种中国传统武术拳法。
其基本步法可分为以下12式:
晃步- 全身放松,灵活移动,以脚尖着地。
踢脚- 强调用脚抬腿和踢击的技术。
步后- 后退一步,以保持身体稳定。
步进- 向前迈出一步,以进攻或调整位置。
步杂- 前后左右移动来躲避或摆脱对手的攻击。
步腾- 向前多步跳跃的行进方式。
步接- 用顶脚或波及脚接触地面的动作。
步曲- 屈膝走位,需保持上半身的稳定。
步撩- 用脚撩击攻击对手。
鸡脚- 一种高跷似的踏脚方式。
弹指- 快速地用无名指击打。
单步- 左右脚互相交替着地行进的步法。
以上是咏春拳12式基本步法的简要介绍,每一式都有其特点和应用场景。
在实践中,练习者需要根据自身的技术和需要,灵活运用这些步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春拳的基本手法咏春拳的标准性招式就是他的基本手法和武术套路,而且每一种手法都可攻可守,手法灵活多样、独树一帜。
咏春高手的双手知觉灵敏且变化多端,防守时密不透风、滴水不漏。
进攻时如水银泻地、逢空即入。
在实战和习练中都需作为基础来学好,才能为以后更好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下面就为武术爱好者揭秘13个经典的咏春拳基本手法。
1、问路手问路手,叶问咏春拳的标志性起手式,动作潇洒、气势不凡。
问路,即是试探、寻找对方空门确定进攻路线的意思。
问路手的前手称为“问手”,后手称为“护手”,“问手”与“护手”可以相互转换。
招式:开马,呈二字钳阳马。
双拳变掌,同时从胸前的中线位置向正前方伸出,右手在前,肘部稍微弯曲,手指指尖略向上斜,呈“问手”,左手在后,掌心与右手手臂内侧相对,指尖朝上,呈“护手”。
动作要领:问手的肘要归中,要处在胸前的中线位置,手掌稍稍上斜,指尖指向对方的眼睛。
护手侧立于问手的肘窝处。
目光越过问手的指尖射向对方,观察对方的动静。
两手互换时,护手从问手的上方伸出形成问手,而原问手在下方收回成护手。
易犯错误:问手的肘外张,没有归中(以人身体来说,从眉心开始划一直线至两腿中间,这条虚拟中的位置即为中线位置。
归中则是指手从其它位置回归到中线位置,在中线位置发出的手法叫中门手)。
问手摆放的位置太低,手指指尖没有斜朝上。
2、拍手咏春拳的发力分为长桥发力和短桥发力,所谓桥即指前臂。
肘部伸展使桥手到达身体的远端即长桥。
肘部保持弯曲,桥手在身体近侧运动叫短桥。
无论长桥或短桥均需练习肘底力。
拍手是一种很好的消解对方招式的动作,属于短桥发力的防守。
招式:开马,呈二字钳阳马。
右拳变掌,手腕翻转,令掌心朝右,手指向上。
以肩膀、肘底发力,运劲于手掌外侧,横向朝左前侧拍击,双眼目视前方。
动作要领:双肩要保持平衡。
屈肘时,前臂保持水平。
手掌拍击后,手掌的外侧不需要超过肩外侧。
拍手的大拇指与身体保持约15-20厘米的距离。
易犯错误:拍击手的同侧肩膀耸起。
动作过大,导致腰部转动。
目光随拍手的方向移动。
拍击时手指向下甩。
3、摊手摊手也是化解对手攻势的动作,但属于长桥发力。
招式:以二字钳阳马为起式。
右拳变掌,掌心向上。
右手夹时,以肘底发力,运劲于指尖,手掌经过身体的中线位置朝前斜向上摊出双眼目视前方。
动作要领:双肩保持平衡。
屈肘归中。
摊手后,前臂、手腕、手掌、手指成一直线。
手指指尖的高度在下颌与鼻尖之间。
易犯错误:肘部外张。
整个手臂伸直。
屈腕,使手掌与前臂呈夹角弯曲。
掌心倾斜未朝上。
手指岔开。
前臂没有在身体的中线位置。
4、膀手因为状似白鹤亮翅而得名。
膀手起肘、落手的动作与摊手刚好相反,所以摊手和膀手相互转换来做最好。
膀手是纯消解的动作。
我们平常人遇到攻击,一般都会有抬起手臂来阻挡的动作,属于条件反射,咏春拳把它吸收且加以优化了。
招式:开马,呈二字钳阳马。
右拳变掌,掌心向上,手臂保持屈肘向上抬起,同时手腕翻转,令掌心向内。
肘部发力,向斜上方扬起,手腕内旋使掌心斜朝外,手指朝前斜向下插出。
动作要领:肘部向上扬起,肘尖略高于肩头。
前臂、手腕、手掌和于指形成一直线,与地面呈约45°角。
手掌正对身体的中线位置。
易犯错误:手指高过肘尖。
手腕弯曲、手指弯手掌偏离身体的中线位置。
5、圈手圈手是咏春里面应用极广的手法,用于变换手的位置,比如由对方外门转到内门,或由内门转到外门。
圈手只是一种过渡性的手法。
在咏春拳里,门分为内门与外门。
怎么区分?举例:我以直线冲拳攻击敌人。
如果敌手处干我拳拳背外位置则敌手在我之外门。
而我手在敌之内门。
反之,如果敌手处于我拳拳心内位置则敌手在我之内门,而我手在敌之外门。
由此可见,内门与外门是可以通过变换手法来占取的。
招式:在二字钳阳马的基础上,右手向前伸出,呈问手,左拳保持不变。
问手的手臂保持不动,手指放松下垂,手腕向内弯曲。
手指先向内指向胸部,紧接着手腕继续由内向外旋出(逆时针),手指朝上。
手腕稍稍下沉,手臂呈护手。
双眼目视前方。
动作要领:旋转时屈肘基本不动。
手指弯曲放松,大拇指内收轻触中指第二节,最后成护手时四指再挺直,大拇指扣起。
做左圈手时手腕为顺时针旋转,与右手方向相反。
易犯错误:旋转时手指似硬挺直。
手腕偎硬,肘部摆动幅度大。
旋转往下时大拇指未内收。
6、按手咏春实战中的控肘技术基本上依赖于按手,它属于钳制类的手法。
按手发出的力要很强劲。
按手与下拍手是不是容易混淆?下拍手夹肘。
按手张肘。
下拍手手指朝前,按手手指朝左或朝右。
招式:开马,呈二字钳阳马。
左拳变掌,掌心向上,紧接着手腕向内翻转,令掌心朝下、手指朝右,手掌置于胸前中央位置。
肘底发力,运劲于掌跟和掌外侧,手掌朝下前方按下,手指朝右。
动作要领:双肩保持平衡。
发力后,手臂要伸直,手掌掌跟在体前约20厘米的位置。
做右按手时,指尖方向向左。
易犯错误:按手的同侧肩膀下塌。
动作过大导致弯腰。
手臂没伸直,手指朝前。
7、格手近身用手掌外侧格挡就是格手,线路非常短,属于短桥发力。
招式:在二字钳阳马的基础上,左拳变掌伸出至中线位置,掌心向右,指尖朝斜上方,手时微曲。
左掌向右轻推,接着以肘带动手腕转动,左掌以掌外侧发力往中线位置格挡,掌心朝前,指尖朝上。
动作要领:肘部保持紧贴身体。
格挡时应迅捷脆。
发劲多以腰力配合。
易犯错误:肘部外张。
没有用掌外侧发力。
手指弯曲松软。
8、标手望文生义,标出去的手就是标手。
用于消解上方而来的攻击,属于长桥发力的动作。
标手和标指是不同的。
标手是消解动作。
标指是进攻手法标手肘弯曲,以桥手和掌外侧为着力点。
标指肘伸直,以手指尖为着力点。
招式:开马,呈二字钳阳马。
右拳变掌,掌心向上,接着手腕内旋令掌心朝下,同时肘部抬起,手掌平置于胸前。
前臂发力,运劲于手掌外侧,由胸前斜向上挥出,掌心斜向下。
动作要领:肘微曲,手臂挥击的幅度不超过同侧肩膀,手掌与前臂稍成钝角。
发力点在掌外侧,手指放松,位置高于眉毛。
易犯错误:前臂、手腕、手掌、手指成一直线。
抬手过低。
9、拉手又抓又拉,抓中有拉,拉中有抓,叫抓手不尽义,叫拉手不完全,还是沿用粤语:揦手(普通话音:化)。
招式:开马,呈二字钳阳马。
右拳变掌,肘部发力带动右手前臂内旋,同时手腕抬起,手掌斜向上自胸前探出,掌心朝前。
右手迅速向前伸出,同时五指张开,紧接着抓成拳头,随后肘底发力向下牵引,拳头收于胸前。
动作要领:“抓”和“拉”的动作同时进行,合二为一。
实战时,抓的时候以手掌外侧为接触点。
易犯错误:只抓不拉。
肘部外张、抬起过高。
10、杀颈手望文生义,以手为刀,像刀砍在脖子上的样子,叫手刀也成。
招式:在二字钳阳马的基础上,右拳变掌,右手屈肘,前臂置于胸前,手掌在颈部位置。
右手手掌下沉经过腹部朝右侧甩击,先以前臂发力,肘部伸直后传力至手掌外侧朝斜向上砍击。
动作要领:手掌甩出耍迅速有力。
掌心朝下,以掌外侧边缘砍击。
易犯错误:向下斜砍。
力量止于前臂,未传递到掌外侧边缘。
11、耕拦手耕、拦、摊、膀是咏春拳手法的四大精要,“耕”有击打,“拦”有拦栽。
所以耕拦手亦攻亦防。
招式:以二字钳阳马站立,做问路手,左手为问手,右手为护手。
二字钳阳马右转,呈左坐马,左手腕旋转令掌心斜向上,接着以肘底发力,运劲于前臂由左上往右下击打(为耕手)。
与此同时,右手下沉,手指向下,运劲于前臂由腹部向右前方拦击(为拦手)。
动作要领:耕手和栏手同时发力、同时到位完成。
两手的手指、手掌、手腕、前臂成一条直线。
耕手曲肘,拦手直肘或微曲。
两手空隙尽量缩小,但无需接触。
右耕(手)左拦(手)的动作方法相同,似需左右互相换,转马成右坐马。
易犯错误:两手动作不同时。
两手空隙过大。
拦手做成按手。
12、捆手用于拦截的双手组合动作,上挡下拦。
上手为摊手,下手为膀手,需配合坐马。
招式:在二字钳阳马的基础上做问路手,左手为问手,右手为护手。
二字钳阳马左转,呈右坐马,左手腕旋转令掌心斜向上,接着以肘底发力,夹肘归中,运劲于前臂由胸前向上做摊手。
同时,右肘抬起,手腕下沉,手指向下,转腕运劲于前臂向左前方做膀手。
动作要领:摊手和膀手同时发力、同时到位完成。
两手的手指、手掌、手腕、前臂成一直线。
两手均曲肘,但摊手的肘下沉,膀手的肘上挺。
两手空隙尽量缩小,但无需接触。
膀手的手腕在摊手的肘底。
右捆手的动作方法相同,但要求左右手互换,转马成左坐马。
易犯错误:两手动作不同时。
两手的间隙过大。
膀手的肘未抬起。
13、破牌手破牌手也叫破牌掌、双飞蝴蝶掌,两掌齐发的手法。
这是一个双手的组合,上手为正掌,下手为底掌。
招式:以二字钳阳马站立手,右手为护手。
右手手腕旋转令掌心朝前、手指向下,接着手肘后抽将右掌收至右腹部。
与此同时,左手手腕旋转令掌心朝斜前方、手指向上,手掌收至右掌上方,掌跟相对(两掌整体运动轨迹为顺时针)。
双手肘底同时发力,将两掌从身体中线推出,运劲于掌跟和掌外侧。
左掌为正掌,右掌为底掌。
然后,左手手腕旋转令掌心朝前、手指向下,手肘后抽将左掌收至左腹部。
与此同时,右手手腕旋转令掌心朝斜前方、手指向上,手掌收至左掌上方,掌跟相对(两掌整体运动轨迹为逆时针)。
双手肘底发力,将两掌从身体中线推出,运劲于掌跟和掌外侧。
右掌变为正掌,左掌变为底掌。
动作要领:两掌旋转以及推出时,掌跟均是相对。
两掌旋转时均肘。
推掌时两肘绷直、锁紧。
易犯错误:手掌旋转时,肘部伸直导致幅度过大。
正掌和底掌不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