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结构计算计算书汇编

合集下载

结构计算书范本

结构计算书范本

结构计算书范本1.工程概况本项目为广州XX花园住宅小区(第一期),位于广州天河区东圃镇北面,XX 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西侧,东临东环高速公路,西至河道及广州氮肥厂中学,北达黄洲路,总用地面积为230000m2,区内为多栋6~18层住宅楼及会所,商场等多层附属设施,总建筑面积为179300m2,其中中心庭园内有一层地下室,为停车库及设备房,兼战时六级人防。

地下室露出建筑物轮廓线部分覆土深2米。

地下一层层高3.7m,A型住宅首层架空并设梁式转换,层高4.5m,其余住宅楼层标准层层高均为2.9m。

住宅楼层最高为A型,共18层,平面尺寸为16.85m×27.0m,高宽比为53.8/16.85=3.19,长宽比为27.0/16.85=1.60,其余均为较规则建筑。

2.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993年及1996年局部修GBJ10-89 订)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993年局部修订)GBJ11-8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9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版XX省非承重砼小型砌块砌体工程技术规程DBJ/T15-18-99XX省建筑结构荷载规定DBJ15-2-90XX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91XX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22-9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冷轧带肋钢筋砼结构技术规程JGJ95-95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114-9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997年局部修改)GB50045-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本)GBJ16-8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XX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由XX省地质建设工程勘察院提供3.结构体系、抗震等级及防火要求1)本工程住宅楼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公建及会所采用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

结构计算书

结构计算书

基础J-1(编号14)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承载力修正系数ηb承载力修正系数ηd基底以下土的重度γ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m 基础埋深d(用于承载力修正)基础根部高度H 基础端部高度h1柱宽bc'注意啦:柱高hc'轴心荷载pk 通过Y向双柱形心距离cy X向pkmaxX通过X向双柱形心距离cxX向pkminX >0可以覆土厚度 ds(用于计算基础自重)Y向pkmaxY 通过永久荷载控制的荷载组合分项系数γz Y向pkminY >0可以混凝土强度等级X方向冲切验算通过钢筋强度fy Y方向冲切验算通过保护层厚度as X方向剪切验算通过柱1竖向力Fk1Y方向剪切验算通过柱1基础顶面弯矩Mkx1'柱下局部受压通过柱1基础顶面弯矩Mky1'AsI=741mm^2/M 柱1基础顶面剪力Vkx1As Ⅱ=760mm^2/M柱1基础顶面剪力Vky1Φ12@153基础长宽比(L/B)向轴力点=Fk2*cx/(Fk1+Fk2)=0mm Φ12@149h0=460mm Y 向轴力点=Fk2*cy/(Fk1+Fk2)=0mm (双柱)柱根宽度bc 400mm X向轴力偏心距ex0=0mm (双柱)柱根长度hc 400mmY向轴力偏心距ey0=0mmFk=1139.00kN fc=14.3N/mm^2竖向力F=γz*Fk=1537.65kN ft=1.43N/mm^2fa=fak+ηb*γ*(b-3)+ηd*γm*(d-0.5)=306.2kpa 轴心受压基底面积=(Fk+Gk)/(fa-γg*ds) 3.79M^2(注:γg 取20.0kN/M^3)计算基础长度b=1948mm 取基础长度b=计算基础宽度L=1948mm取基础宽度L=Mx=γz*{(Mkx1'+Mkx2')-(Vky1+Vky2)*H+Fk*ey0}=18.3kN·M My=γz*{(Mky1'+Mky2')+(Vkx1+Vky2)*H+Fk*ex0}=0.1kN·MY 轴方向截面面积 Acb 0.81M^2X 轴方向截面面积 AcL 0.81M^2X 轴基础顶面坡度20.56°Y 轴基础顶面坡度20.56°基础底面积A 4.41M^2X向Wx =l * b * b / 6 1.54M^3Y 向Wy = b * l * l / 61.54M^3基础及土自重标准值Gk=γg*A*ds=26.46kN 基础及的土重设计值G=γz*Gk=35.721kN 轴心荷载作用下pk = (Fk + Gk) / A 264.28<fa=306.2kpa 通过X 向pkmaxX =(Fk+Gk)/A+|Mky|/Wx=264.34< 1.2*fa=367.4kpa 通过X 向pkminX =(Fk+Gk)/A -|Mky|/Wx=264.21>0.00kpa >0可以X 向偏心矩ex=Mky/(Fk+Gk)=0.000<b/6=0.35m Y 向pkmaxY =(Fk+Gk)/A+|Mkx|/Wy=273.06< 1.2*fa=367.4kpa 通过Y 向pkminY =(Fk+Gk)/A -|Mkx|/Wy=255.50>0.00kpa >0可以Y 向偏心矩ey=Mkx/(Fk+Gk)=0.012<L/6=0.350m 中间结果pmaxX=γz*PkmaxX=356.86kpa pjmaxX=pmaxX-G/A=348.8kpa Alx=0.5*(L+bc+2*Ho)*(L-bc-2*Ho)/2+L*(b-hc-L+bc)/2=pmaxY=γz*PkmaxY=368.62kpapjmaxY=pmaxY-G/A=360.5kpaAlx=L*[0.5*(b-hc)-h0]=X方向冲切验算Alx=0.5*(b-hc+2*bc+2*Ho)*[(b-hc)/2-Ho]=因b - hc=1700=L - bc=1700mm b=2100>hc+2*Ho=1320mm L=2100>b c+2*Ho=1320mm Aly=0.5*(b+hc+2*Ho)*(b-hc-2*Ho)/2+b*(L-bc-b+hc)/2=Alx=0.5*(b-hc+2*bc+2*Ho)*[(b-hc)/2-Ho]=666900mm^2Aly=b*[0.5*(L-bc)-h0]=ab = Min{bc + 2 * Ho,l} =1320mm Aly=0.5*(l-bc+2*hc+2*Ho)*[(l-bc)/2-Ho]=amx = (bc + ab) / 2 =860mm0.7 * βhp * ft * amx * Ho =356.40>Flx=pjmaxX*Alx=232.59通过Y方向冲切验算Aly=0.5*(l-bc+2*hc+2*Ho)*[(l-bc)/2-Ho]=666900m m^2ab = Min{hc + 2 * Ho,b}1320mm amy = (hc + ab) / 2860mm0.7 * βhp * ft * amY * Ho =356.40>Fly=pjmaxY*Aly=240.43通过X 方向(b 方向)剪切验算计算宽度Lo={1.0-0.5*[1.0-(bc+2*50)/L]*(Ho-h1)/Ho}*L=1647.83mm回目录Vx=pj*Ax=pj*(b-hc)*L/2=622.54<0.7*βh*ft*Lo*Ho=758.76通过Y 方向(l 方向)剪切验算计算宽度bo={1.0-0.5*[1.0-(hc+2*50)/b]*(Ho-h1)/Ho}*b=1647.83mm Vy=pj*Ay=pj*(l-bc)*b/2=622.54<0.7*βh*ft*bo*Ho=758.76通过X 方向(b 方向)柱边(绕 Y 轴)抗弯计算pmaxX=γz*PkmaxX=356.86kpapminX=γz*PkminX=356.69kpapX=pminX+(pmaxX-pminX)*(b+hc)/b/2=356.79kpaMIx=(b-hc)^2*[(2*L+bc)*(pmaxX+pX-2*G/A)+(pmaxX-pX)*L]/48=193.2kN·MMⅡx=(L-bc)^2*(2*b+hc)*(pmaxX+pminX-2*G/A)/48=193.1kN·MY 方向(l 方向)柱边(绕 X 轴)抗弯计算pmaxY=γz*PkmaxY=368.62kpapminY=γz*PkminY=344.92kpapY=pminY+(pmaxY-pminY)*(L+bc)/L/2=359.03kpaMIy=(b-hc)^2*[(2*L+bc)*(pmaxY+pY-2*G/A)+(pmaxY-pY)*L]/48=198.3kN·MMⅡy=(L-bc)^2*(2*b+hc)*(pmaxY+pminY-2*G/A)/48=193.1kN·MMⅠ= Max{MⅠx,MⅡy} =193.17kN·MAsⅠ=MⅠ/0.9*h0*fy*L=741mm^2/MΦ12@153MⅡ= Max{MⅡx,MⅠy} =198.26kN·MAsⅡ=MⅡ/0.9*h0*fy*B=760mm^2/MΦ12@149柱下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 Al = bc * hc =160000mm^2Ab = (bx + 2 * c) * (by + 2 * c)=250000mm^2βl = Sqr(Ab / Al)= 1.251.35 * βc * βl * fc * Al =3861.00> F =1537.7kN通过回目录*(b-hc-L+bc)/2=666900819000 (b-hc)/2-Ho]=6669002*Ho)/2+b*(L-bc-b+hc)/2=666900819000 (l-bc)/2-Ho]=666900。

结构设计计算书

结构设计计算书

结构设计计算书结构设计计算书<⼀>设计资料:(1)某五层砖混结构学⽣宿舍,屋盖楼盖采⽤现浇混凝⼟,墙体采⽤Mu10普通烧结砖砌块和Mb7.5砂浆砌筑。

建筑⾯积为3000㎡左右,防⽕等级为⼆级,地基承载⼒为120KN/㎡,属于Ⅱ类场地⼟,最⼤冻结深度为0.7m ,地震设计烈度为6度。

施⼯质量控制等级为B 级,该地区基本风压为0.45kpa ,窗洞尺⼨为1800㎜*2100㎜,门洞尺⼨为1000㎜*2400㎜.(2)屋⾯构造做法:35㎜厚配筋细⽯混凝⼟板顺⽔⽅向砌120㎜厚135㎜⾼条砖三毡四油沥青防⽔卷材,洒绿⾖沙 40㎜厚防⽔珍珠岩20㎜厚1:2.5⽔泥砂浆找平层 100㎜厚现浇混凝⼟板 15㎜厚板底抹灰(3)楼⾯构造层做法: 30㎜厚⽩⾊地板砖 20㎜厚⽔泥砂浆找平 100㎜厚现浇混凝⼟板 15㎜厚板底抹灰<⼆>确定房屋静⼒计算⽅案:恒墙最⼤间距S=3.3M<3.2M (查砌体结构表6.2)恒墙长度15.44M>H/2=8.7M (为恒墙总⾼度,为17.4M )恒墙厚度240㎜>180㎜恒墙洞⼝⽔平截⾯⾯积不超过恒墙截⾯⾯积的50%以上各条件均满⾜刚性⽅案的要求,故宿舍楼可按刚性⽅案设计。

<三>墙体⾼厚⽐验算:(1)外纵墙最⼤间距S=3.6M (外纵墙窗洞对墙体的削弱较内纵墙门洞对墙体削弱多,故纵墙仅对外纵墙进⾏验算)底层⾼H=3.3+0.9+0.6=4.8m (取⾄基础顶⾯),取恒墙间距较⼤的⼀段外纵墙进⾏⾼厚⽐验算。

S=3.6m墙体砂浆强度等级为Mb7.5,查砌体结构表5.2得【β】=26 由于外纵墙为承重墙,故U 1=1.0 由于外纵墙开有窗洞,故s 2b 1.8U =10.4=10.4=0.8s 3.6-?-? 按公式验算⾼厚⽐[]0122160===9=1.00.826=20.8h 240βµµβH满⾜要求.(1)内恒墙⾼厚⽐验算纵墙间距S=5.5m H=4.8m 查表可知:0=0.4S+0.2H=0.4 5.5+0.2 4.8=3.16m H ?? 内恒墙为承重墙,没有洞⼝,12==1.0µµ[]0123160===13.17=1.0 1.026=26h 240βµµβH 荷载计算(1)屋⾯恒荷载标准值:35mm 厚配筋⽯混凝⼟板:3a 24KN/m 0.035m=0.84KP ? 顺⽔⽅向砌120mm 厚135mm ⾼条砖:3a 0.1219KN/m 0.135m =0.62KP 0.5三毡四油沥青防⽔卷材,铺洒绿⾖沙: a 0.4KP 40mm 厚防⽔珍珠岩:3a 4KN/m 0.04m= 0.16KP ?20mm 厚1:2.5⽔泥砂浆找平层: 3a 20KN/m 0.02m= 0.4KP ? 100mm 厚混凝⼟板:3a 25KN/m 0.1m= 2.5KP ? 15mm 厚板底抹灰:3a 16KN/m 0.015m= 0.24KP ? 屋⾯恒载标准值总计:a 5.16KP(2)不上⼈屋⾯活荷载标准值:a 0.5KP (3)楼⾯恒载标准值:30mm 厚普通⽩⾊地板砖⾯层:3a 0.65KN/m 0.03m=0.02KP ? 20mm 厚⽔泥砂浆找平层:3a 20KN/m 0.02m=0.4KP ?100mm 厚现浇混凝⼟板:3a 25KN/m 0.1m= 2.5KP ? 15mm 厚板底抹灰:3a 16KN/m 0.015m= 0.24KP ? 楼⾯恒载标准值总计:a 3.16KP(4)楼⾯活荷载标准值:a 2.0KP (5)梁⾃重(包括15mm 厚粉刷):()0.20.525+0.01520.5+0.220=2.86KN/m(6)墙体⾃重及窗户⾃重:双⾯粉刷240mm 厚砖墙⾃重标准值:25.3KN/m 窗户⾃重标准值:20.3KN/m<五>纵墙承载⼒验算:本学⽣宿舍楼符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可以不考虑风荷载的影响,仅考虑竖向荷载的作⽤。

结构计算书所需内容

结构计算书所需内容

基础:独立基础:网格节点编号图,PM恒+活荷载组合简图,JCCAD计算文本文件。

弹性地基梁:基地内力组合图,梁弯矩图,梁剪力图,梁配筋面积图。

板:现浇板面积图、裂缝图、挠度图、弯矩图、楼面荷载平面图。

单梁:框架立面图、恒载图、活载图、弯矩包络图、配筋包络图、剪力包络图、轴力包络图、挠度计算简图、裂缝计算简图。

墙:各层墙受压承载力计算简图、高厚比验算图、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简图砌体控制数据楼梯计算书基础:独立基础:网格节点编号图,PM恒+活荷载组合简图,SATWE恒+活荷载组合简图,JCCAD计算文本文件。

弹性地基梁:基地内力组合图,梁弯矩图,梁剪力图,梁配筋面积图。

板:现浇板面积图、裂缝图、挠度图、弯矩图、楼面荷载平面图。

梁、柱:各层平面简图、梁上附加荷载简图、弯矩包络图、剪力包络图、主筋包络图、箍筋包络图、裂缝图、挠度图、各层应力比简图(包括梁、柱配筋及柱轴压比)总信息及位移计算楼梯计算书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基础:筏板基础:筏板信息图、剪力图、弯矩图、配筋面积图、抗冲切验算、偏心距计算、基地内力组合图、筏板基础计算参数、地基承载力验算,筏板抗浮计算。

弹性地基梁:基地内力组合图,梁弯矩图,梁剪力图,梁配筋面积图。

板:现浇板面积图、裂缝图、挠度图、弯矩图、楼面荷载平面图。

梁、柱:各层平面简图、梁上附加荷载简图、弯矩包络图、剪力包络图、主筋包络图、箍筋包络图、裂缝图、挠度图、各层应力比简图(包括梁、柱配筋及柱轴压比)墙:边缘构件计算简图,剪力墙轴压比计算简图框架柱及短肢剪力墙占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百分比。

总信息及位移计算楼梯计算书底部框架结构基础:独立基础:网格节点编号图,PM恒+活荷载组合简图,SATWE恒+活荷载组合简图JCCAD计算文本文件。

弹性地基梁:基地内力组合图,梁弯矩图,梁剪力图,梁配筋面积图。

板:现浇板面积图、裂缝图、挠度图、弯矩图、楼面荷载平面图。

单梁:框架立面图、恒载图、活载图、弯矩包络图、配筋包络图、剪力包络图、轴力包络图、挠度计算简图、裂缝计算简图。

结 构 专 业 计 算 书 内 容 及 格 式

结 构 专 业 计 算 书  内 容 及 格 式

结构专业计算书主要内容及格式结构计算书(一)一、结构设计概况1.结构布置1)平面尺寸、柱网;层数、高度、埋深2)主要使用功能3)结构类型、平面长宽比、高宽比、剪力墙间距、平面或立面凹凸尺寸等与规范有关的平面与竖向布置4)设计措施2.±0.000米标高、地下水位、地质条件3.结构设计等级、计算参数、电算软件及版本4.材料选择及力学性能二、荷载计算1.楼面荷载(地上和地下的恒载,活载,风荷载,施工、消防及人防荷载等)2.内外隔墙荷载(等效面载或线载、集中荷载等)3.其他荷载(如设备间、特殊装饰的荷载,含恒载和活载)三、结构构件计算1.楼板2. 次梁3. 楼梯4. 女儿墙5. 雨棚6. 其它四、重要构件手工复核计算(强度、挠度、裂缝等)1.大跨度、大悬挑构件2.大荷载或特别重要的结构构件五、结构重量及结构材料用量结构计算书(二)一、主体结构电算1.总信息、周期、位移等输出结果2.超限超筋输出3.结构平面布置电算简图4.荷载平面布置电算简图(恒载、活载及线荷载)5.梁配筋平面电算简图6.墙、柱配筋平面电算简图(含轴压比)7.楼板、次梁配筋电算简图二、主体结构复核电算1.改变荷载,如施工荷载、疏散荷载及消防荷载等2.考虑竖向地震,如大跨、大悬挑等3.薄弱层或薄弱构件,考虑地震力放大,重要性系数、抗震等级及改善、提高安全性能的措施等4.电算参数改变或计算模型、简图改变,如抗震等级改变、连梁刚结改铰结等结构计算书(三)一、地下墙体计算1.地下外墙(土压力、水压力、地面堆载、人防荷载及活载)2.水池墙壁3.地下人防内墙(临空墙)4.地下人防门框墙、通道墙二、人防防倒塌棚架计算1.室外出入口防倒塌棚架的计算三、地下楼层结构电算结果1.正常使用荷载下的计算2.施工荷载及其他偶然荷载(如人防荷载)下的计算四、地基与基础电算结果1.计算参数及说明2.基础布置3.基础内力与配筋4.地基沉降五、地基与基础手工复核1.地基承载力计算与验算(包括抗震验算)2.地基沉降验算(分层总和法、估算)3.基础计算及人防底板验算4.基础抗浮计算(整体、局部抗浮)结构专业计算书基本要求一、计算项应完整,计算取值、公式、简图的依据要充分、合理二、书写工整,简洁明了三、电算参数应合理选择,逐项检查;电算结果应与图纸一致,不应存在不符合规范要求及明显不合理、不经济的情况;应根据规范与经济要求选择合理的结构四、手工计算过程应清晰,荷载计算与组合、计算简图、计算公式要明确,如果计算过程中采用了电算、工具手册等应注明出处和名称。

结构设计计算书(参考)

结构设计计算书(参考)

结构设计计算书(参考)1.绪论1.1 ⼯程背景本项⽬为9层钢筋混凝⼟框架结构体系,占地⾯积约为960.96 m 2,总建筑⾯积约为8811.84 m 2;层⾼3.6m,平⾯尺⼨为18.3m×52.0m 。

采⽤桩基础,室内地坪为±0.000m ,室外内⾼差0.6m 。

框架梁、柱、楼⾯、屋⾯板板均为现浇。

1.1.1 设计资料1.1.1.1 ⽓象资料夏季最⾼⽓温42.3C ?,冬季室外⽓温最低9C ?-。

冻⼟深度25cm ,基本风荷载W 。

=0.35kN/ m 2;基本雪荷载为0.2 kN/ m 2。

年降⽔量680mm 。

1.1.1.2 地质条件建筑场地地形平坦,地基⼟成因类型为冰⽔洪积层。

⾃上⽽下叙述如下:新近沉积层(第⼀层),粉质粘⼟,厚度0.5—1.0⽶,岩性特点,团粒状⼤孔结构,⽋压密。

粉质粘⼟层(第⼆层),地质主要岩性为黄褐⾊分之粘⼟,硬塑状态,具有⼤孔结构,厚度约3.0⽶, qsk=35—40kPa 。

粉质粘⼟层(第三层),地质岩性为褐黄⾊粉质粘⼟,具微层理,含铁锰结核,可塑状态,厚度3.5⽶, qsk=30—35kPa 。

粉质粘⼟层(第四层),岩性为褐黄⾊粉质粘⼟,具微层理,含铁锰结核,硬塑状态,厚度未揭露,qsk=40—60kPa,qpk=1500—2000kPa 。

不考虑地下⽔。

1.1.1.3 地基⼟指标⾃然容重1.90g/cm 2,液限25.5%,塑性指数9.1,空隙⽐0.683,计算强度150kp/m2。

1.1.1.4 地震设防烈度7度1.1.1.5 抗震等级三级1.1.1.6 设计地震分组α=(表3.8《⾼层建筑结构》)场地为1类⼀组Tg(s)=0.25s max0.161.1.2 材料柱采⽤C30,纵筋采⽤HRB335,箍筋采⽤HPB235,梁采⽤C30,纵筋采⽤HRB335,箍筋采⽤HPB235。

基础采⽤C30,纵筋采⽤HRB400,箍筋采⽤HPB235。

结构设计计算全集

结构设计计算全集
双向板
板的计算 板厚 fcm fy Mx' My' Mx My 板配筋 配筋As 直径 间距 配筋面积Ass 直径 间距 单向板 板厚 单块 双跨 多跨 跨中 支座 第一跨中 第一支座 第二跨中 第二支座 板厚 fcm fy 弯矩值M 12 Ass 150 最小配筋(0.15%) 110 弯矩计算系数 荷载 (不变) 0.125 0.096 -0.125 0.101 -0.121 0.08 -0.107 110 最小配筋(0.15%) 11.3 8.5 8.5 10 10 10 10 165 165 跨度 2.6 2.4 2.4 2.4 2.4 2.4 2.4 弯矩值M 9.5485 4.70016 -6.12 5.82 -6.97 4.61 -6.16 754 41 692 6 73 8 10 113 12 163 14 222 短跨a 3 140 最小配筋(0.236%) 330.4 长跨b 4
11 注: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 C20:11,C25:13.5,C30:16.5. 270 注:钢筋强度设计值 I 级 270,II 级 300. 弯矩计算系数 荷载 0.115 0 0.0585 0.013 12 12 12 12 跨度 3 3 3 3 弯矩值M -12.42 0.00 6.318 1.404
11 注: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 C20:11,C25:13.5,C30:16.5. 270 注:钢筋强度设计值 I 级 270,II 级 300. 15.03
as ys As 直径 间距
0.1687 0.9070 681.9 6 41 74 8 10 115 12 166 14 226
推荐板厚 简支 a/b 0.75 l/30 100 1/40 75 0.30% ~~~~0.8% 经济配筋率 0.2x -2.48 0.00 6.60 2.67 1.26 0.28 as 0.0784 0.0000 0.0417 0.0168 420 ys 0.9591 1.0000 0.9787 0.9915 1120 As 399.7 0.0 208.1 83.0 l/40 75 连续 1/50 60

结构计算书整理

结构计算书整理

按结构规范计算一、计算方法 (3)1、结构方法计算 (3)3、恒载: (3)4、提取外力: (3)5、外力结果分析对比 (5)二桩计算 (6)三、墩柱计算 (8)四、框架梁计算 (13)五、主要计算结论 (13)1、桩计算结论 (13)2、墩柱计算结论 (13)3、上部梁计算 (14)一、计算方法本次计算为抚州站楼板补块部分,计算时采用公路(桩按铁路)设计方法计算和按结构设计方法计算对比分析。

下面分别介绍如下:1、结构方法计算用PKPM2010建模计算,把整个车站模型建起来(整个车站为一框架、内设核心筒带有不规则剪力墙结构)模型见图1,提取外力:(按结构方法建模:图1)3、恒载:(1)、自重(2)、二恒:站房梁板结构楼面构造为:20mm厚1:5水泥砂浆找平层+刷基层处理剂一道+素水泥砂浆结合层纵横各一道+4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点粘一层350号石油沥青3油毡+40mm厚C30UEA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层,表面压光,混凝土内配φ4钢筋双向中距200mm+30mm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面上洒素水泥(洒适量清水)+20mm厚800mm×800mm 花岗岩面层铺实拍平,水泥浆擦缝。

相应的恒载集度为2.6kN/m2。

(3)、活载集度为5.0kN/m24、提取外力:计算中提取如下图所示的BZ1、BZ2、BZ3、BZ4的外力。

提取外力如下表:5、外力结果分析对比(仅对比轴力,结构按恒载+活载+X向地震力+X风力+Y风力,公路方法按自重+人群+二恒+降温(或升温取,不利组合)工况比较)从第3小节各个工况的荷载可以看出,柱的荷载主要是恒载(结构自重)和活载(人群荷载)两部分组成,就各柱而言,主要荷载为轴力(压力)。

故分析结果时只取了恒载+活载这一工况下柱的轴力进行比较。

从比较的结果可以看出,二者相差最的为29%,这是因为公路方法计算中只取了一部分计算,比结构方法计算值要大,偏于保守,在计算中,将公路和结构计算的结果均加载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 和混 凝土 指标
返回目录
C fc= ft= Ec= βc=
HRB
fy= Es= α1= β1= ξb= αE= HRB fy=
30 C?(20,25,30,35,40,45,50,55) 混凝土等级 14.3 (N/mm2)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fck 1.43 (N/mm2) 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ft 30000 (N/mm2) 混凝土弹性模量 Ec 1.00 砼强度系数 1.0<C50<内插<C80<0.8
210 (N/mm2) 箍筋抗拉压强度设计值 fy
截面尺寸
b=
h= ca= h0= Wt= Acor=
M=
V=
T= βt=
ξ= Ucor=
250 (mm)
梁宽度 b
500 (mm)
梁高度 h
15 (mm)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ca
485 (mm) 1.3E+07 (mm^3)
梁有效高度 h0=h-ca 矩形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
底部纵筋:3Φ22
3 Φ=
22 实际As 1140
970 (mm^2) 满足要求,GAMEOVER
类型
N/mm2 N/mm2
HPB23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RB33 5
HRB400
210 300
360
210000 200000 200000
1.验算
截面尺

hw/b
1.94 V/(bho)+T/(0.8Wt) 截面满足条件,计算继续,OK
1.70
(N/mm ^2)
2.验算 3.验算
不能忽略剪力 不能忽略扭矩
V/(bho)+T/Wt
103400 (mm^2)
截面核心部分面积
110 (KN·M) 设计弯矩
90 (KN)
设计剪力
10 (KN·M) 承受设计扭矩
1.00 砼承载力降低系数 大于1取1,小于0.5取0.5
1.2
纵箍比(0.6~1.7),建议取值1.2
1380 (mm)
截面核心部分周长
验算条件
设计弯矩:110KN·M
设计剪力:90KN
C20 9.6 1.1
25500
C25 11.9 1.27 28000
C30 14.3 1.43
30000
C35 C40 16.7 19.1 1.57 1.71 31500 32500
C45 21.1
1.8 33500
C50 23.1 1.89 34500
C55 25.3 1.96 35500
强度
fy Es
1.51 应按计算配置抗剪、扭钢筋
4.计算
箍筋:8@150
Ast1/s
Asv1/s 总计: 箍筋Φ ρsv
0.122 (mm^2/mm)
抗扭钢筋用量
0.115 (mm^2/mm)
抗剪钢筋用量
0.237 (mm^2/mm)
抗扭和抗剪钢筋用量
8 箍筋间距S 211.95
150
OK
0.27%
最小配箍率满足规范要求,OK
设计扭矩:10KN·M
箍筋:8@150 HPB235
顶部(中部)纵筋总计:2Φ10 HRB335 底部纵筋:3Φ22 HRB335
说明: 1。弯、剪、扭共同作用下的计算。如扭矩可忽略则不适用本表格。 请按矩形截面抗弯抗剪表格验算配筋。
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
强度 fc ft Ec
类型 N/mm2 N/mm2 N/mm2
335 HRB(235,335,400) 纵筋强度等级
300 (N/mm2) 纵筋抗拉压强度设计值 fy
200000 (N/mm2)
1.00
1.0<C50<内插<C80<0.94
0.80
0.8<C50<内插<C80<0.74
0.55
ξb=β1/(1+fy/0.0033Es)
6.67
αE=Es/Ec
235 HRB(235,335,400) 箍筋强度等级
5.计算
抗扭钢
抗扭纵筋:4Φ10
筋用量
AstL
141.5 (mm^2)
N=
4 Φ=
10
Astl~
314.2 (mm^2) ρtl 0.25%
OK
ρtl,min
0.19% 满足规范要求,计算继续,OK
6计算
抗弯纵
筋用量
ξ
0.141
7.确定
底部纵筋 N=
底部纵筋As
相对受压区高度 As
813
(mm^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