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文化
敦煌文化的介绍

敦煌文化的介绍敦煌文化介绍敦煌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独特而丰富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文化的发展历程与丝绸之路的开通和繁荣密不可分,它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莫高窟共有洞窟492个,壁画数量达到4.8万平方米,收藏了大量的佛教经典、壁画、雕塑和文物,展示了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
这些壁画形象生动,色彩鲜艳,描绘了佛教故事和传统文化,代表了唐代以来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
除了莫高窟,敦煌文化还表现在敦煌古城和敦煌文献上。
敦煌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堡之一,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和商贸中心。
它的城墙高大厚实,城门雄伟壮观,城内有寺庙、驿站、商店等建筑,展现了古代商业城市的繁荣景象。
敦煌文献是敦煌古代写本的总称,包括经典、史书、文学作品等大量文献。
这些文献在文学、历史、宗教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和宗教具有重要意义。
敦煌文化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由于丝绸之路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敦煌文化融合了中原文化、西域文化、印度文化和回鹘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特色。
敦煌文化不仅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多种文化融合的产物,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敦煌文化的影响远不止于中国,它还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敦煌艺术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被誉为“东方艺术的奇迹”,它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对于世界艺术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敦煌文献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被列为世界记忆遗产,对于世界文化的研究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敦煌文化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宝库中独特的一部分,它以莫高窟、敦煌古城和敦煌文献为代表,展现了丝绸之路上的繁荣和交流。
敦煌文化的独特性和多元性使其成为世界文化的瑰宝,对于人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世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敦煌文化研究报告

敦煌文化研究报告敦煌文化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文化中心,据考古学家研究,敦煌地区的文化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
敦煌地区保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敦煌文学、敦煌音乐等。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寺庙之一,它位于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莫高窟自399年始开凿,历经千年的建造和维护,至今已保存有洞窟492个,壁画四万余平方米,泥塑、佛像等文物众多。
莫高窟的壁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的瑰宝,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卓越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宗教内涵而享誉世界。
壁画的内容包括佛教故事、历史事件、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中国社会、宗教、艺术的重要见证。
敦煌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敦煌是一个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业城市,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交流创作。
敦煌文学以诗歌和文言小说最为出色,其中最有名的是《敦煌诗集》,这是一部收集了敦煌地区五代至唐代(公元9-10世纪)各种文学作品的超大型古籍。
敦煌诗集中的诗歌形式各异,内容丰富多样,从宗教、社会、历史到个人情感等各个方面均有涉及。
敦煌诗集被誉为“东方的《安徒生童话》,是古代中国文学的瑰宝。
敦煌音乐是中国古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敦煌地区保存了大量的古代乐谱和器乐遗物,这对于我们了解古代中国音乐的发展和演奏形式有很大的帮助。
敦煌音乐以独钟和葫芦丝最为著名,其中独钟是一种由铜制成的大钟,形状如一只葫芦,所以被称为葫芦钟。
敦煌的音乐表演常常结合舞蹈、戏曲和念诵等方式,形成独特的艺术形式。
总之,敦煌文化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它的石窟艺术、文学和音乐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对于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社会、宗教和艺术都有重要意义。
同时,敦煌文化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承载着人类共同的文化记忆和历史遗产。
我们应该积极保护和传承敦煌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丝绸之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贸易通道之一,连接了中国与世界各地并促进了文化、经济和政治交流。
而在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敦煌,则以其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丝绸之路起源于中国的汉朝时期,当时中国向西方输出丝绸,而西方则以玛瑙、香料和黄金等宝贵物品回报。
随着时间的推移,相邻的国家也加入了这一贸易网络,如罗马帝国和印度等。
丝绸之路通过中亚地区的大漠和山脉,连接了东方和西方世界,形成了一个综合多元的文化交流平台。
在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纽带,敦煌因其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古代城市之一、敦煌位于西北部的甘肃省,毗邻戈壁滩。
作为一个重要的贸易站点,敦煌吸引了来自东方和西方的商人和游客,同时也成为文化交流的中心。
敦煌的文化遗产主要体现在莫高窟和敦煌壁画上。
莫高窟是一个由洞穴和佛教石窟组成的宏伟艺术遗产,保存着丰富多样的佛教壁画和雕塑。
这些壁画和雕塑反映了传统佛教故事和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同时展示了当时的服装、建筑和日常生活。
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和宗教有着重要的意义。
敦煌的壁画则是敦煌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这些壁画以其细腻的笔触、鲜艳的颜色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吸引了众多学者和艺术家的赞赏。
壁画描绘了当时社会的不同层面,如宗教信仰、宫廷生活和商业活动等。
同时,这些壁画也展示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总而言之,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是中国历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丝绸之路通过连接东方和西方的贸易网络,促进了文化、经济和政治的交流。
而敦煌则以其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古代城市之一、丝绸之路和敦煌文化的交融,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和交流,对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

还有古藏文、梵文、回鹘文、于阗文、龟 兹文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敦煌文书的发 现是研究中国与中亚历史、地理、宗教、 经济、政治、民族、文学、艺术、科技等 的重要资料。
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莫高窟藏经洞发现后历经劫难,大批 敦煌文物与石窟中的一些壁画和彩塑, 先后被英、法、日、俄、美等国的盗 宝者劫运国外,流散于世界上许多国 家的图书馆与博物馆。
敦煌又是文献的宝库。
在这数以万计的赤轴黄卷中,蕴藏着 丰富的文献资源,汉文、古藏文、回鹘文、 于阗文、龟兹文、粟 特文、梵文,文种繁 多;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 宗教、文学、民族、民俗、语言、历史、 科技等广泛领域。
莫高窟
❖ 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一位法名乐樽的僧 人云游到此,因看到三危山金光万道,状若千佛, 感悟到这里是佛地,便在崖壁上凿建了第一个佛窟。
❖ 莫高窟属全国重点文物பைடு நூலகம்护单位,俗称千佛洞,坐 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 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 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 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 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 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交流的主要内容
• 1 经济交流 • 2 文化交流 :中国古代技术西传 。目前已知
最古老的印刷品:唐代的《金刚经》就发现于 敦煌。
• 3 政治交流 • 4 宗教思想交流:佛教主要由丝绸之路传入中
国。
• 5 音乐交流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 路线。中国的丝绸除通过横贯大陆的陆上交通线大量输往 中亚、西亚和非洲、欧洲国家外,也通过海上交通线源源 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国。因此,在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 横贯东西的陆上交通路线命名为丝绸之路后,有的学者又 进而加以引申,称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路线为海上丝绸之路。 后来,中国著名的陶瓷,也经由这条海上交通路线销往各 国,西方的香药也通过这条路线输入中国,一些学者因此 也称这条海上交通路线为陶瓷之路或香瓷之路。 海上丝 绸之路形成于汉武帝之时。从中国出发,向西航行的南海 航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线。与此同时,还有一条由中 国向东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东海航线,它在海上丝 绸之路中占次要的地位。
古丝绸之路上敦煌文化旅游的发展与影响

古丝绸之路上敦煌文化旅游的发展与影响首先,敦煌文化旅游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敦煌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观光游览。
据统计,2024年敦煌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50亿元。
旅游业的兴旺发展,带动了敦煌当地的酒店、餐饮、交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敦煌文化旅游的发展使得敦煌的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传承。
敦煌以莫高窟著名,莫高窟是中国最重要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佛教艺术遗址之一、旅游的兴盛带来了大量的游客流量,敦煌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当地政府和社会的重要任务。
大量的投资用于修复和保护莫高窟,使其得以面向公众开放,并且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敦煌的历史文化。
同时,旅游的发展也使得相关的文化产业得到了发展,如出版社出版了各种介绍敦煌文化的书籍,音像制品等,为敦煌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做出了贡献。
再次,敦煌文化旅游的发展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与理解。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接待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游客们通过游览敦煌的文化遗产,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将他们的文化和见解带到了敦煌。
这种文化交流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得以加强,促进了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和互利共赢。
最后,敦煌文化旅游的发展对于推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丝绸之路作为一条重要的经济贸易通道,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敦煌文化旅游息息相关。
敦煌的旅游业兴旺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繁荣。
例如,当地的农民可以通过农家乐、农产品等与旅游业相结合,增加收入。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契机,如交通、酒店、服务等,从而改善了周边地区的生活条件。
总之,敦煌文化旅游的发展与影响是多方面的,既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同时也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理解,对于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

目录
• 丝绸之路概述 • 敦煌文化简介 • 丝绸之路对敦煌文化影响 • 敦煌文化在丝绸之路地位 •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现代价值 • 总结与展望
01
丝绸之路概述
定义与起源
01
丝绸之路是古代连接东西方的重 要贸易通道,起源于公元前2世纪 ,因主要贸易商品为丝绸而得名 。
02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品交易的 通道,更是一条文化、宗教、科 技交流的桥梁,对东西方文明产 生了深远影响。
探讨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在旅游、教 育、艺术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文 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
加强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的国际交流 与合作,推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 合,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发挥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在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中的独特作用,为世界和 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感谢您的观看
敦煌石窟中保存的大量文物和文献,为我们了解古代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 资料。
敦煌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成为著名 的旅游胜地之一。
05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现代价 值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提高
1 2 3
敦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加强对敦煌壁画、文献等珍贵文化遗产的保护, 通过数字化技术等手段实现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 和传承。
和无限创意。
敦煌艺术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 促进了东西方艺术之间的交流和 融合,对后来的艺术创作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敦煌作为艺术创作和展示的平台, 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前来学习和创 作,推动了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历史见证与旅游胜地
敦煌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见证了古代中外贸易、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是研究 古代历史的重要遗址之一。
游览敦煌莫高窟感受丝绸之路的历史沧桑

游览敦煌莫高窟感受丝绸之路的历史沧桑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郊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佛教艺术瑰宝之一。
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敦煌莫高窟承载了数千年的历史沧桑。
游览敦煌莫高窟,可以亲身感受到这段历史的底蕴和文化的辉煌。
一、古代丝绸之路的起源在公元前206年至公元14世纪的一千多年间,丝绸之路作为一条贸易路线从中国连接到了欧亚大陆的西方,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经济、人员交流。
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以敦煌为重要节点的,敦煌莫高窟也因此成为了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
二、游览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沧桑在进入莫高窟的石窟之中,仿佛穿越了时间隧道,追溯到了千年前的辉煌时代。
每一个石窟都被绘制着精美的壁画和雕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形态、政治风貌、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
这些壁画和雕刻艺术,既展现了古代丝绸之路交流的多元文化,又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兴盛。
三、壁画艺术中的历史沧桑壁画是莫高窟的一大特色,展示了古代艺术家们的高超绘画技巧和独特创作风格。
这些壁画不仅展现了丰富的宗教主题,如佛陀传道、佛教故事等,还描绘了古代社会的农业、手工业、商贸等生产生活场景。
这些壁画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历史的见证,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和艺术。
四、佛教文化与丝绸之路佛教文化是当时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文化之一,而丝绸之路的传播又促进了佛教的发展和繁荣。
敦煌莫高窟是佛教艺术的重要代表,它不仅是佛教信仰的体现,也是文化交流的载体。
莫高窟中的佛像和佛教雕塑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与其他丝绸之路的佛教艺术相得益彰。
五、旅游体验与感受游览敦煌莫高窟,可以深刻感受到丝绸之路的历史沧桑和文化的辉煌。
在石窟中漫步,看着那些千年的壁画和佛像,仿佛能够听见古人的呼吸声和脚步声,时光定格在了那个富饶而繁华的时代。
这种亲身体验能够让人更加珍惜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能够让人体悟到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共同性。
综上所述,游览敦煌莫高窟是一次领略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绝佳机会。
对敦煌文化的认识

对敦煌文化的认识敦煌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
敦煌是指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距今已有约1700年的历史。
敦煌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从东汉至隋唐时期,历经了近六百年的漫长岁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特色,成为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
敦煌文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石窟艺术、壁画艺术、书法艺术、音乐、舞蹈等多个方面。
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石窟艺术了。
敦煌莫高窟,以其精美的壁画、丰富的题材和深刻的内涵闻名于世。
自东晋时期起,敦煌各处就有人工在峭壁上掏空洞穴,形成了一系列的石窟群,这些石窟不但保存了众多的壁画,而且还保存了大量的经卷和文献,这些成为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其中,以莫高窟为代表的大佛洞、藏经洞、显通寺洞等,成为敦煌文化中的重要代表。
敦煌文化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
丝绸之路是古代贸易之路的枢纽,连接中亚、印度、伊朗、罗马等许多国家和文化。
众多商旅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往来,敦煌正处于古代丝绸之路交汇处,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商贾、学者、艺术家等,他们的到来,为敦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和动力,推动了敦煌文化的蓬勃发展。
敦煌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是融合了汉族、西域、印度等多元文化。
在丝绸之路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贯穿了整个历史,这种文化融合的现象在敦煌尤为突出。
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在敦煌得到了多元化的发展,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文化整合的重要代表之一。
敦煌文化还具有深厚的宗教色彩。
敦煌的莫高窟系由佛教徒在唐代所开凿,其中绝大多数壁画和石窟雕刻都体现了佛教教义和文化内涵。
佛教对敦煌的文化、思想、艺术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敦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是当今社会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文化遗产面临严重的挑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进行更加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使之能够为后人所享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文化
【摘要】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悠悠岁月中先民们运用聪慧才智创造出各种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艺术瑰宝。
在众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当中最具表现力也最有艺术价值的莫过于石窟壁画,而石窟壁画中最著名的当属敦煌莫高窟壁画。
敦煌壁画形象逼真,尤其是:“飞天”图案,被唐朝人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这也是敦煌舞蹈形成的萌芽。
今天,被我们所熟悉在舞台上呈现出的敦煌舞蹈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系统的舞蹈派别。
这套成熟的舞蹈系统是经过许多艺术家积年累月在敦煌石窟壁画中提炼形成的。
从壁画中的舞蹈形象过度为舞台上的舞蹈作品,其过程是非常艰辛的,我们看到的壁画舞蹈是在画在墙上的静态形象,呈现出的只有舞蹈造型而已,而舞蹈是肢体艺术,运用四肢的变化表现人物的情感,造型只是舞蹈的语汇,那么舞蹈的灵魂又在哪里,我们又是怎样将静态造型变为动态舞蹈,怎样确定敦煌舞蹈的核心动率。
本文针对敦煌石窟壁画中舞姿形态研究和对壁画舞蹈造型怎样蜕变为动态舞蹈做了解析,浅谈由壁画飞向舞台的敦煌舞蹈。
【关键词】壁画形象;敦煌舞蹈;舞台成就
一、敦煌石窟壁画中的舞蹈形象
中国石窟壁画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众多的石窟中敦煌莫高窟最为著名,也最具有代表性。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
和塑像闻名于世。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中国石窟壁画文化是历史悠久的,石窟中的壁画舞蹈形象也是源远流长。
早在人类远古时期先民运用凿刻或者用矿物颜料涂绘等方式绘于岩壁之上的图画,用艺术化的形式刻画出古代各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宗教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发展进程的形象化体现。
这也为后来的石窟壁画打下坚定的基础,而壁画中的舞蹈形象也正是在此时启蒙。
被誉为世界艺术宝库的莫高窟,历时千余年,保存了颇多极其丰富,珍贵的舞蹈形象。
壁画中的舞蹈姿态形象,实际上体现了古代舞蹈传承的历史脚印。
从汉代开始一直到元明末期,壁画都在一直演变,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风格突出,展现了敦煌壁画中舞蹈形象的珍贵艺术价值。
壁画上的各式舞姿神态都生动新奇,细腻优美,不仅有佛祖的拈花一笑,金刚的威武严肃,还有舞伎的温婉妩媚,飞天的飘渺空灵。
壁画上的舞蹈姿态千变万化,他们或者是戛然而止的亮相,或者只是舞动中的一瞬姿态,或者是飘在彩云间的凌空飞舞,让观者不禁置身于仙境当中。
二、敦煌舞蹈的形成及特点
敦煌壁画艺术是人类历史文化艺术的一大奇迹与瑰宝,举世闻名。
而敦煌舞蹈则是敦煌艺术文化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现在,被人们所熟知的敦煌舞蹈,是通过许多舞蹈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的共
同努力从壁画中复制出来,再利用各种艺术方式和手法把壁画中的舞蹈形象为之归纳和详细化,成为一种新的舞蹈体系,而这种新的舞蹈体系就是后来大家所看到已近成熟的敦煌舞蹈。
经过无数次的研究,舞蹈家们才渐渐摸索出各个经典舞姿的起承转合。
最终我们的舞蹈艺术家们运用了在舞蹈中最为原始和有效的方法就是“模仿”,舞到艺术家们利用身体摆出各式壁画造型,对其进行模仿,并加以美化,但最终的目的不只是单一的模仿人物的外表,而是要更深入的对人物各肢体关系和静态姿势做进一步的分析,也就是要寻找手、脚、头和眼神之间得联系和位置,考虑到人体的有限模仿能力,在合理的情况下尽可能充分表现出壁画中的舞姿形态,必要时可以加入舞蹈艺术家们大胆的想象和舞蹈独有的艺术规律,以保证它的流畅度和完整性;最后就是敦煌舞蹈的精神部分掌握,也就是对壁画中舞蹈形象的精神模仿,而精神层面往往是最不容易表现出的方式。
掌握了以上的这些模仿要点,敦煌舞蹈就一定能够在保留绘画艺术基础的同时又融入舞蹈艺术自身的独有特性,而不是原封不动的复制壁画。
在表现敦煌舞蹈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模仿壁画中的身体造型,更为主要的是升华舞蹈中的精神境界。
三、飞向舞台的壁画,敦煌舞蹈
以敦煌壁画作为提材的艺术作品,数不胜数,而最早的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
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创作的京剧《天女散花》构思便源于石窟壁画中的伎乐飞天形象。
50年代舞蹈家戴爱莲先生创作的双人舞《飞天》,实现了敦煌舞在中国舞蹈中的突破性进展。
但
敦煌舞真正的走向舞台,被人们所认识,实践和命名于70年代,起源于甘肃省歌舞团编排的大型舞剧《丝路花雨》。
1979年,《丝路花雨》的编导和演员7次走进莫高窟,经过几个月的潜心研究,用连贯的舞蹈动作呈现出了壁画上s形曲线流动的韵律。
《丝路花雨》的动作设计主要来源于敦煌壁画中的胡旋舞、胡腾舞、清商舞、霓裳羽衣舞等,改变了过去只以戏曲舞蹈为基础的做法。
舞剧中英娘所跳的“琵琶舞”、“波斯舞”、“盘上舞”成为敦煌舞的特色代表。
《丝路花雨》1979年首演,30年来在国内外演出1500余场,先后到过朝鲜、法国、意大利、日本、西班牙及中国香港、台湾等20
个国家和地区,被称为是“东方的天鹅湖”。
继《丝路花雨》获得空前好评之后,国内产生了一系列优秀的敦煌舞剧。
许琪、张聚芳、张强以敦煌乐舞壁画为素材编创了大型乐舞《敦煌古乐》,获得巨大成功。
取材于敦煌壁画系列的《敦煌彩塑》1980年在全国首届舞蹈比赛上荣获表演类一等奖。
2000年,由陈维亚担任总编导的四幕大型舞剧《大梦敦煌》在北京首演成功,在全国掀起了新一轮敦煌舞热潮。
2004年,历时3年创作的大型乐舞《敦煌韵》正式公演,它通过《飞天》、《千手观音》等歌舞乐场景,表现了敦煌壁画乐舞的独特魅力。
2006年《敦煌韵》代表中国艺术团赴哈萨克斯坦和马来西亚演出,深受海内外观众的喜爱。
2008年,飞天舞着飘曳的衣裙,流动的彩带出现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以轻盈曼妙、潇洒自如的舞姿,向全世界展示了敦煌舞的独特魅力。
结论:
敦煌舞是一面丝路的镜子,它主要以佛教中的人物为主,结合西域地区的文化特色所编创出来的舞蹈。
在舞蹈的编创过程中,非常注重中国古代文化的流韵,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吸收其精髓,与其相辅相成,使得敦煌舞在历史的舞台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辉。
敦煌舞在现今时代一旦登上舞台,绝无空席,这就说明了敦煌舞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思想的底蕴以及情感的延续。
今天,敦煌舞蹈流派的出现与建立,其意义不仅在于为中国古典舞体系增加了一个流派,而更在于它形象的再现了古代西域舞蹈的文化,让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各个地域舞蹈的特殊风采,同时也体现出中华名族舞蹈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袁光明.敦煌壁画中飞天之研究[d].台北: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2003.
[2]高金荣.敦煌石窟舞乐艺术[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
[3]于平.敦煌舞蹈[m].敦煌文艺出版社,1993.
[4]于平.舞蹈形态学(内部教材)[z].北京舞蹈学院,1998.
[5]吴曼英,李秀才,刘恩伯.敦煌舞姿[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