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的敦煌与长安

合集下载

丝绸之路途经的城市介绍

丝绸之路途经的城市介绍

丝绸之路途经的城市介绍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以西汉时期的长安作为整条路线的起点,经过河西走廊然后到达著名的敦煌。

但是从敦煌开始就分为南北两条路:南路是从敦煌开始,然后依次是楼兰、于阗、莎车、帕米尔到达大月氏、安息,最后往西到达条支、大秦;北路从敦煌开始,经过交河、龟兹、疏勒、大宛最终到达安息和大秦。

丝绸之路途径中国省份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跨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经中亚部分的独联体、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而达地中海东岸,全长7000多公里,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总长
4000多公里,约为丝绸之路全程的二分之一。

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以南海为中心,所以还被成为南海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早在秦汉时期就形成了,在三国和隋朝时期的到了发展,在唐宋时期变得愈加繁荣。

这些路线途经的城市包括楼兰、于阗、莎车、帕米尔、大月氏、安息、条支、大秦、交河、龟兹、疏勒、大宛等。

此外,海上丝绸之路途经的城市则包括南海周边的国家和地区。

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对于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交流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简述丝绸之路的含义

简述丝绸之路的含义

简述丝绸之路的含义
丝绸之路是指连接中国和欧洲、非洲的一条古代贸易路线,它不仅是
一条经济贸易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国
的长安(今天的西安),终点则在地中海沿岸的罗马帝国。

丝绸之路
是由多条陆上和海上贸易线组成,其中最重要的陆上贸易线有两条:
南北线和中线。

南北线:从中国长安出发,经过敦煌、甘肃、新疆、西域等地,到达
中亚地区,然后再由伊朗进入叙利亚、土耳其等国家。

这条南北线上
主要贸易商品有丝绸、茶叶、瓷器、铜器等。

中线:从中国长安出发,经过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到达西域地区。

这条中线上主要贸易商品有玉器、马匹、珍珠等。

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也推动了科技进步
和艺术创作。

例如,在纺织业方面,中国人通过与外国商人的交流学
习了染色技术和纺织技术,从而提高了丝绸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医
学方面,中医药和印度草药相互交流,相互影响。

在艺术方面,佛教
艺术、波斯文化、希腊罗马文化等都在交流中融合。

丝绸之路还促进了政治和军事上的交流。

例如,在唐朝时期,唐玄宗
曾向阿拉伯送出大批书籍和文物,并通过外交手段建立了与阿拉伯的
友好关系。

但同时也有一些战争发生,如汉武帝时期的西域征战。

总之,丝绸之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它不仅促进了经济贸易、科技进步、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发展,也为今天东西方国家间的合作提
供了历史借鉴和启示。

盛唐长安与敦煌

盛唐长安与敦煌

盛唐长安与敦煌作者:荣新江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03期长安是唐帝国的首都,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汇聚之都。

当时从东亚、中亚、南亚来的佛教精英也散布在城中大小寺庙,这些寺庙成为当时东亚世界的佛教中心。

敦煌位于帝国的西陲,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城市,但由于地当中西交通的孔道,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和贸易中心。

由于唐代留存的文献中有大量产生于长安,而敦煌得天独厚地留下了莫高窟精美的壁画和藏经洞丰富的文书,使得我们对于两地文化交往的探讨有了可能。

过去,我们曾经从敦煌莫高窟第220窟贞观十六年(642)的题记和所绘帝王图,看出唐朝初年长安的画样已经传到敦煌。

另外,我们从敦煌保留的沙州僧人悟真大中五年(851)入朝时与长安两街大德唱和的诗集写本以及《宋高僧传》卷六《唐京师西明寺乘恩传》的记载,得知敦煌归义军政权对唐朝“会昌灭法”后的复兴佛法运动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

本文主要根据新公布的俄藏敦煌文献,来谈谈盛唐时期长安佛教文化对敦煌的影响。

俄藏敦煌文书《开元廿九年(741)版》是一件具有多方面价值的文书,自1998年公布以来,尚未见到与之相关的综合性研究。

笔者在所撰评介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的文章中,曾提示这是目前所见敦煌最早的戒牒,有助于我们理解敦煌的及相关问题。

衣川贤次先生在所撰《唐玄宗的复原与研究》一文中录出该文书的文字,主要目的是探讨《御注金刚经》的影响问题。

除了戒牒和提到《御注金刚经》外,本文书还和唐朝前期佛教律宗的传播史、佛教律仪制度有关,其上所印的佛像等,也是研究早期印刷术的绝好资料,不过,本文主要对围绕着这件戒牒所反映的长安与敦煌佛教界的联系问题略作考察。

一、文书的录文和校订衣川先生在《唐玄宗文书第13—19行的上部空白处,有三个墨印佛像,刻工甚佳,系早期中国印刷术的遗迹,值得珍视。

另外,还有两个方形朱印,作坛城状,一个钤在时间处,另一个钤于第2行和第3行的下部,由于文书下残,只能看到印章的一角,从其他戒牒可以断定,这里是受戒者的名字所在,因此加印其上。

路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与变迁

路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与变迁

陆上丝绸之路是原来将亚欧大陆连接的一条历史要道,它形成于于公元前2世纪和公元1世纪之间,直至15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道路本由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

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敦煌。

从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经楼兰、于阗、莎车,穿越葱岭今帕米尔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达条支、大秦;北路从敦煌到交河、龟兹、疏勒,穿越葱岭到大宛,往西经安息到达古罗马帝国。

起初它是没有命名的,当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时,大家就接受了这个称呼。

(上图为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总图)丝绸之路的兴起:武帝召募使者出使西域,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

公元前138年,张骞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西行,于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11年。

他不忘使命,设法逃脱,辗转到达大月氏。

那时大月氏西迁已久,无意再与匈奴打仗。

张骞返回长安,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在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张骞率领使团,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的许多国家。

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

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曰趋频繁。

丝绸之路的繁盛:丝绸之路在唐代进入了鼎盛时期,在丝绸之路东段,大漠南北与西域各国,修了很多支线通丝绸之路。

大食、东罗马帝国也不断派使节到长安与中国相通。

敦煌、阳关、玉门这些地方,成了当时“陆地上的海市”。

唐朝贞观年间,中国僧侣游历印度的东道,并详细记载了从河西,经青海,由西藏进入尼泊尔的具体路线。

玄奘就是其中的一位,从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写道:宜穈、麦,有粳稻,出蒲萄、石榴,多梨、柰、桃、杏。

土产黄金、铜、铁、铅、锡。

气序和,风俗质。

文字取则印度,粗有改变。

管弦伎乐,特善诸国。

服饰锦褐,断发巾帽。

货用金钱、银钱、小铜钱。

这就可以展现出丝绸之路的诸国经济繁盛的大概了。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

阅读教材99页,回答被称作“新丝绸之路”的是什 么?它的起止点?从经济和文化两个方面谈谈它的 作用。 新闻链接
新丝绸之路全线贯通
10月8日上午9时,江苏连云港港口锣鼓喧天、彩旗招展。 随着交通部副部长黄先耀一声令下,江苏连云港至新疆霍 尔果斯国道主干线全线建成通车,这标志着“新丝绸之路” 中国境内形成4395公里快速大通道。连霍国道主干线是国 际“新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丝绸之路”起始 于中国,随着连云港至霍尔果斯国道主干线沿“古丝绸之 路”不断向西延伸,亚欧大陆“新丝绸之路”正在形成。 连霍国道主干线的全线建成,必将对促进国际“新丝绸之 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发挥重要的作用。
1、长安
2、丝绸之路经过的长安、敦煌、楼兰、疏勒在中国 境内;蓝氏城在今阿富汗境内;华氏城在今印度巴 特那;阿蛮是今伊朗哈马丹;埃德萨是今土耳其埃 德萨城,君士坦丁堡即伊斯坦布尔;罗马指今意大 利罗马。
张骞通西域以后,开通了一条从 西安 往西,通 往 中亚 、
西亚 ,直达 欧洲 的交通大道,中国的 丝绸 等 物品可以运到古罗马。这条交通大道,就是著名 的“丝绸之路 ”。 3、陕甘高原、乌鞘岭、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天山、 昆仑山、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等。
读阅读卡资料,回答我国从什么时候就已经开始制定 了大运河的规划改造蓝图?那么取得了哪些进展呢? 请看下面新闻资料。
丝绸之路与大运河
丝绸之路 中国与西方各国 的交流
大运河 中国南北经济文 化交流
; 211小说

他买五六级魔晶,那不知道要亏多少了. "行,这钱您收好,我走了,别送哈,以后有时间一定再来照顾你の生意."青年喜笑颜开,拿起五枚魔晶走出店门. 青年刚出店铺,店门口一名白衣少女快速の靠了过来,低声说道:"哥,买好了吗?"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
印本。汉文写本中佛教经典占90% 以上,还有传统的经史子集。除汉文外,
还有古藏文、梵文、回鹘文、于阗文、龟 兹文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敦煌文书的发 现是研究中国与中亚历史、地理、宗教、 经济、政治、民族、文学、艺术、科技等 的重要资料。
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莫高窟藏经洞发现后历经劫难,大批 敦煌文物与石窟中的一些壁画和彩塑, 先后被英、法、日、俄、美等国的盗 宝者劫运国外,流散于世界上许多国 家的图书馆与博物馆。
敦煌又是文献的宝库。
在这数以万计的赤轴黄卷中,蕴藏着 丰富的文献资源,汉文、古藏文、回鹘文、 于阗文、龟兹文、粟 特文、梵文,文种繁 多;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 宗教、文学、民族、民俗、语言、历史、 科技等广泛领域。
莫高窟
❖ 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一位法名乐樽的僧 人云游到此,因看到三危山金光万道,状若千佛, 感悟到这里是佛地,便在崖壁上凿建了第一个佛窟。
❖ 莫高窟属全国重点文物பைடு நூலகம்护单位,俗称千佛洞,坐 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 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 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 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 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 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交流的主要内容
• 1 经济交流 • 2 文化交流 :中国古代技术西传 。目前已知
最古老的印刷品:唐代的《金刚经》就发现于 敦煌。
• 3 政治交流 • 4 宗教思想交流:佛教主要由丝绸之路传入中
国。
• 5 音乐交流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 路线。中国的丝绸除通过横贯大陆的陆上交通线大量输往 中亚、西亚和非洲、欧洲国家外,也通过海上交通线源源 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国。因此,在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 横贯东西的陆上交通路线命名为丝绸之路后,有的学者又 进而加以引申,称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路线为海上丝绸之路。 后来,中国著名的陶瓷,也经由这条海上交通路线销往各 国,西方的香药也通过这条路线输入中国,一些学者因此 也称这条海上交通路线为陶瓷之路或香瓷之路。 海上丝 绸之路形成于汉武帝之时。从中国出发,向西航行的南海 航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线。与此同时,还有一条由中 国向东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东海航线,它在海上丝 绸之路中占次要的地位。

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经典传说

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经典传说

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经典传说丝绸之路在我国历史上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丝绸之路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丝绸之路故事传说:出使西域的张骞汉中城固人张骞以郎官身份应募,肩负出使月氏任务。

公元前138年,张骞率领100多名随行人员,匈奴人堂邑父为向导从长安出发前往西域。

从长安到西域,必须通过河西走廊。

这一地区自月氏人西迁后,已完全为匈奴人所控制。

正当张骞一行匆匆穿过河西走廊时,不幸碰上匈奴的骑兵队,全部被抓获,被拘留和软禁。

张骞在此被迫娶匈奴的女子为妻,生了孩子。

但他“不辱君命”、“持汉节不失”。

张骞等人在匈奴一直留居了十年之久。

至公元前129年,敌人的监视渐渐有所松弛,张骞趁匈奴人的不备,果断地离开妻儿,带领其随从,逃出了匈奴王庭。

这种逃亡是十分危险和艰难的。

幸运的是,在匈奴的十年留居,使张骞等人详细了解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并学会了匈奴人的语言,他们穿上胡服,很难被匈奴人查获。

因而他们较顺利地穿过了匈奴人的控制区。

但在留居匈奴期间,西域的形势已发生了变化。

月氏的敌国乌孙,在匈奴支持和唆使下,西攻月氏。

月氏人被迫又从伊犁河流域,继续西迁,进入咸海附近的妫水地区,征服大夏,在新的土地上另建家园。

张骞大概了解到这一情况。

他们经车师后没有向西北伊犁河流域进发,而是折向西南,进入焉耆,再溯塔里木河西行,过库车、疏勒等地,翻越葱岭,直达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

这是一次极为艰苦的行军。

大戈壁滩上,飞沙走石,热浪滚滚;葱岭高如屋脊,冰雪皑皑,寒风刺骨。

沿途人烟稀少,水源奇缺。

加之匆匆出逃,物资准备又不足。

张骞一行,风餐露宿,备尝艰辛。

干粮吃尽了,就靠善射的堂邑父射杀禽兽聊以充饥。

不少随从或因饥渴倒毙途中,或葬身黄沙、冰窟,献出了生命。

张骞到大宛后,向大宛国王说明了自己出使月氏的使命和沿途种种遭遇,希望大宛能派人相送,并表示今后如能返回汉朝,一定奏明汉皇,送他很多财物,重重酬谢。

丝绸之路的地理路径和历史意义

丝绸之路的地理路径和历史意义

丝绸之路的地理路径和历史意义一、地理路径1.起点:丝绸之路的起点位于中国古代的首都长安(今天的西安)。

2.经过地区: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过甘肃、新疆等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至欧洲。

3.重要节点:丝绸之路沿线有许多重要的城市和节点,如敦煌、吐鲁番、喀什、撒马尔罕等。

4.终点:丝绸之路的终点是地中海沿岸的罗马帝国,与欧洲的贸易网络相连。

二、历史意义1.文化传播: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促进了中华文明与印度文明、希腊罗马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2.经济发展:丝绸之路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贸易往来,增加了各国的财富。

3.科技进步: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科技知识的传播,如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中国四大发明就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的。

4.宗教传播:丝绸之路也是宗教传播的重要途径,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5.政治外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通过贸易往来,加强了政治联系和外交关系,促进了地区的稳定与和平。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流的重要桥梁,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还推动了文化、科技、宗教等方面的交流与融合,对于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丝绸之路的起点位于哪个古代首都?解题思路:根据知识点的描述,我们知道丝绸之路的起点位于中国的首都长安(今天的西安)。

2.习题:丝绸之路通往哪个地区?解题思路:根据知识点的描述,我们知道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通往中亚、西亚,直至欧洲。

答案:中亚、西亚,直至欧洲3.习题:丝绸之路沿线的哪个城市被称为“千佛洞”?解题思路:根据知识点的描述,我们知道敦煌是丝绸之路沿线的一个重要城市,而敦煌的莫高窟又被称为“千佛洞”。

4.习题:丝绸之路促进了哪两种文明的交流与融合?解题思路:根据知识点的描述,我们知道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其中涉及到中华文明与印度文明、希腊罗马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答案:中华文明与印度文明、希腊罗马文明5.习题:丝绸之路是如何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的?解题思路:根据知识点的描述,我们知道丝绸之路通过贸易往来,增加了各国的财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绸之路上的敦煌与长安
国际学术研讨会
——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2017年理事会
Dunhuang and Chang’an On the Silk Road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主办单位: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陕西历史博物馆
承办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陕西历史博物馆科研管理处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
中国西安
Xi’an China
会议议程
7月14日上午开幕式、大会发言
8:30-9:10 开幕式(地点:崇鋈楼闻道堂)
主持人: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沙武田教授
致辞:
1、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何志龙教授致辞
2、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郝春文教授致辞
3、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副书记王炜林研究员致辞
4、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所长、陕西师范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伊琳娜﹒波波娃女士致辞
9:10-9:30 代表合影(地点:崇鋈楼前)
9:30-12:00 大会发言 (每人20分钟,其中发言15分钟,讨论5分钟) 上半场: 9:30-10:30
主持人、评议人:胡戟郝春文
9:30-9:50 荣新江:条条大路通长安——唐代对丝路文明的吸收
9:50-10:10 李星明:唐代士人吏隐风气与山水画之流行
10:10-10:30 滨田瑞美:唐代敦煌与日本的维摩诘经变
10:30-10:50 茶歇
下半场: 10:50-12:00
主持人、评议人:郑炳林杨秀清
10:50-11:10 李并成:索桥黄河渡口与汉唐长安通西域“第一国道”
11:10-11:30 陈楠:唐梵新路与西域求法高僧
11:30-11:50 杨效俊:武周时期从长安到敦煌的佛舍利崇拜——以莫高窟332窟为中心12:00-14:00 午餐及休息
7月14日下午分组学术讨论
14:30-18:00(每人15分钟,其中发言12分钟、讨论3分钟)
第一组(地点:崇鋈楼闻道堂)
上半场: 14:30-16:00
主题:敦煌与长安关系研究
主持人、评议人:高启安滨田瑞美
14:30-14:45 史睿:隋唐法书屏风考——从莫高窟220窟维摩诘经变谈起
14:45-15:00 沙武田:敦煌石窟弥勒经变剃度图所见出家仪式复原研究
15:00-15:15 张全民:隋代关中陶俑的渊源流变——从张綝墓出土文物谈起
15:15-15:30 冯培红:从边陲到京城——敦煌大族的京漂生活
15:30-15:45 岳敏静:唐代长安与敦煌两地竿木杂技形象探析
15:45-16:00 杨冰华:从长安到敦煌:唐代濮州铁弥勒瑞像探析
16:00-16:20 茶歇
下半场: 16:20-18:00
主题:敦煌石窟与图像研究
主持人、评议人:于向东赵晓星
16:20-16:35 张宝洲:莫高窟几个典型的编号对照表问题分析
——莫高窟考察历史文献解读(十)
16:35-16:50 郭磊:敦煌文献中出现的“新罗王子”身份再考
16:50-17:05 张景峰:敦煌莫高窟第138窟两铺报恩经变及其成因试析
17:05-17:20 赵蓉:敦煌早期石窟顶部的演变分析
17:20-17:35 魏健鹏:生天与净土——莫高窟第9窟营建思想解读及思考
17:35-17:50 朱己祥:赞皇治平寺唐开元二十八年造像塔及相关问题述论第二组 (地点:崇鋈楼二楼思齐堂)
上半场: 14:30-16:00
主题:敦煌写本文献研究
主持人、评议人:许建平刘屹
14:30-14:45 王晶波:从敦煌本《佛说孝顺子修行成佛经》到《金牛宝卷》
14:45-15:00 李宗俊:敦煌文书《曹盈达写真赞并序》反映的其与曹氏归义军关系考15:00-15:15 窦怀永:敦煌小说《黄仕强传》新见写本研究
15:15-15:30 赵青山:敦煌疑伪经《佛说五百梵志经》及其相关问题考
15:30-15:45 刘波:关于唐开元四年写本《文选注》
15:45-16:00 刘全波:《长洲玉镜》编纂考——兼论中古时期官修类书的因袭与替代16:00-16:20 茶歇
下半场: 16:20-17:50
主题:丝绸之路考古与艺术
主持人、评议人:李星明朱天舒
16:20-16:35 王维坤:关于西安发现的北周粟特人墓和罽宾人墓的葬制与葬俗之我见16:35-16:50 张维慎:从文物图像看赵过“耦犁”的推广及其影响
16:50-17:05 张善庆:佛教艺术语境中的启门图
17:05-17:20 米德昉:宝顶山南宋圣寿寺遗构“毗卢庵”造像的调查研究
17:20-17:35 王友奎:大同云冈第三期洞窟图像组合分析
17:35-17:50 熊雯:须弥山还是耆阇崛山——唐庆山寺地宫北壁山岳图像志考18:30 晚餐
19:30-21:30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会会议(地点:崇鋈楼三楼敏行厅)
7月15日上午分组学术研讨
8:30-12:00(每人15分钟,其中发言12分钟、讨论3分钟)
第一组(地点:崇鋈楼闻道堂)
上半场: 8:30-10:00
主题:丝绸之路研究
主持人、评议人:史睿翟战胜
8:30-8:45 杨瑾:“胡性”的认知与再现
——关于考古资料所见唐代秃顶男性胡人形象的几个问题
8:45-9:00 李瑞哲:古代丝绸之路商队的主要交易品特点
9:00-9:15 陈玮:李元忠神道碑所见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统治河西、西域史研究
9:15-9:30 贾小军:丝绸之路视野下的河西民族变迁申论
9:30-9:45 唐均:西域狮名入华勘同与早期丝绸之路的伊朗因素
9:45-10:00 李永平:中国早期的魔术师:左慈幻术的西域源流
10:00-10:20 茶歇
下半场: 10:20-11:50
主题:丝绸之路宗教文化
主持人、评议人:张惠明郭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