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借记贷记应用个人化指.(DOC)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电子钱包存折规范v2.0-应用规范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电子钱包/电子存折规范第二部分:应用规范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标准修订工作组二零零四年七月目次1.范围 (4)2.参考资料 (4)3.定义 (4)4.缩略语和符号表示 (6)5.电子存折/电子钱包应用 (7)5.1文件 (7)5.1.1文件结构 (7)5.1.2专用文件 (7)5.1.3基本数据文件 (7)5.1.4文件选择 (7)5.2命令 (8)5.2.1概述 (8)5.2.2CHANGE PIN命令 (9)5.2.3CREDIT FOR LOAD命令 (10)5.2.4DEBIT FOR PURCHASE/CASH WITHDRAW命令 (12)5.2.5DEBIT FOR UNLOAD命令 (13)5.2.6GET BALANCE命令 (14)5.2.7GET TRANSACTION PROVE命令 (15)5.2.8INITIALIZE FOR CASH WITHDRAW命令 (16)5.2.9INITIALIZE FOR LOAD命令 (17)5.2.10INITIALIZE FOR PURCHASE命令 (19)5.2.11INITIALIZE FOR UNLOAD命令 (20)5.2.12INITIALIZE FOR UPDATE命令 (21)5.2.13RELOAD PIN命令 (23)5.2.14UPDATE OVERDRAW LIMIT命令 (24)5.3安全 (25)5.3.1密钥管理概述 (25)5.3.2密钥管理 (25)5.4终端 (26)5.4.1功能 (26)5.5交易流程 (26)5.5.1交易预处理 (27)5.5.2圈存交易 (29)5.5.3圈提交易 (32)5.5.4消费交易 (36)5.5.5取现交易 (38)5.5.6修改透支限额交易 (40)5.5.7查询余额交易 (43)5.5.8查询明细交易 (43)5.5.9应用维护功能 (44)5.6防拔 (46)6.磁条卡功能(Easy Entry) (46)6.1卡片和终端要求 (46)6.1.1卡片要求 (46)6.1.2相互受理和共存 (50)6.2关于授权报文和清算报文 (50)附录 A - 数据元解释 (51)附录 B - ED/EP应用的密钥关系 (57)附录 C - ED/EP应用的基本数据文件(EF) (61)引言本规范第2部分应用规范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电子存折/电子钱包应用。
9-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电子钱包扩展应用指南

9-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电子钱包扩展应用指南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电子钱包扩展应用指南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标准修订工作组二零零四年九月目次引言 (1)范围 (1)参考资料 (1)定义 (1)缩略语和符号表示 (3)文件和命令 (4)文件 (4)文件结构 (4)专用文件 (4)基本数据文件 (4)复合应用专用文件 (4)文件选择 (4)命令 (4)概述 (4)CHANGE PIN 命令 (8)CREDIT FOR LOAD 命令 (8)DEBIT FOR PURCHASE/CASH WITHDRAW 命令 (8) DEBIT FOR UNLOAD 命令 (8)GET BALANCE 命令 (8)GET TRANSACTION PROVE 命令 (8)INITIALIZE FOR LOAD 命令 (8)INITIALIZE FOR PURCHASE 命令 (8)INITIALIZE FOR UNLOAD 命令 (8)RELOAD PIN 命令 (8)INITIALIZE FOR CAPP PURCHASE 命令 (8)UPDATE CAPP DATA CACHE 命令 (9)DEBIT FOR CAPP PURCHASE 命令 (10)DEBIT FOR UNLOCK 命令 (11)GET LOCK PROOF 命令 (12)GREY LOCK 命令 (13)GREY UNLOCK 命令 (14)INITIALIZE FOR GREY LOCK 命令 (15)INITIALIZE FOR GREY UNLOCK 命令 (16)安全 (17)交易流程 (18)交易预处理 (18)标准的交易预处理(步骤1.1 ) (18)=’00’ )命令(步骤1.2 ) (18)发出GET LOCK PROOF (P1判断TACUF (交易验证码待读标志)(步骤1.3 ) (18)返回TAC 码(步骤1.4 ) (18)判断灰锁标志(步骤1.5 ) (18)返回正常信息(步骤1.6 ) (18)返回灰锁信息(步骤1.7 ) (18)进行补扣交易(步骤1.8 ) (18)进行补充交易(步骤1.9 ) (19)圈存交易 (19)消费交易 (20)复合应用消费交易 (20)发出INITIALIZE FOR CAPP PURCHASE 命令(步骤4.1 ) (22) 处理INITIALIZE FOR CAPP PURCHASE 命令(步骤4.2 ) (22) 产生MAC1 (步骤4.3 ) (22)发出UPDATE CAPP DATA CACHE 命令(步骤4.4 ) (22)处理UPDATE CAPP DATA CACHE 命令(步骤4.5 ) (22)发出DEBIT FOR CAPP PURCHASE 命令(步骤4.6 ) (23)验证MAC1 (步骤 4.7 ) (23)交易处理(步骤4.8 ) (23)验证MAC2 (步骤 4.9 ) (23)查询余额交易 (23)查询明细交易 (23)灰锁消费交易 (24)发出INITIALIZE FOR GREY LOCK 命令(步骤7.1 ) (24)处理INITIALIZE FOR GREY LOCK 命令(步骤7.2 ) (24)计算MAC1 (步骤7.3 ) (24)发出GREY LOCK 命令(步骤7.4 ) (24)验证MAC1 (步骤7.5 ) (24)灰锁处理(步骤7.6 ) (24)验证MAC2 (步骤7.7 ) (25)持卡人进行消费行为(步骤7.8 ) (25)产生GMAC (步骤7.9 ) (25)发出DEBIT FOR UNLOCK 命令(步骤7.10 ) (25)检查脱机交易序号和余额(步骤7.11 ) (26)验证GMAC (步骤7.12 ) (26)交易处理(步骤7.13 ) (26)回送确认(步骤7.14 ) (27)读取TAC 码〈步骤7.15 ) (27)=’01’ 〕命令(步骤7.16 ) (27)发出GET LOCK PROOF (P1处理GET LOCK PROOF (P1=’01’ )命令(步骤7.17 ) (27) 联机解扣交易 (29)发出INITIALIZE FOR GREY UNLOCK 命令(步骤8.1 ) (29)处理INITIALIZE FOR GREY UNLOCK 命令〈步骤8.2 ) (29)验证MAC1 (步骤8.3 ) (29)回送错误状态(步骤8.4 ) (29)主机处理(步骤8.5 ) (29)发出GREY UNLOCK 命令(步骤8.6 ) (30)验证MAC2 (步骤8.7 ) (30)交易处理(步骤8.8 ) (30)验证MAC3 (步骤8.9 ) (31)显示完成(步骤8.10 ) (31)补扣交易 (31)查找异常交易记录(步骤9.1 ) (32)发出DEBIT FOR UNLOCK 命令(步骤9.2 ) (32) 检查脱机交易序号和余额(步骤9.3 ) (32)验证GMAC (步骤9.4 ) (32)交易处理(步骤9.5 ) (32)回送TAC 码(步骤9.6 ) (33)读取TAC 码(步骤9.7 ) (33)=’01’ )命令(步骤9.8 ) (33)发出GET LOCK PROOF (P1=’01’ )命令(步骤9.9 ) (33)处理GET LOCK PROOF (P1补充交易 (34)读取TAC (步骤10.1 ) (35)形成补充交易数据包(步骤10.2 ) (35)=’01’ )命令(步骤10.3 ) (35)发出GET LOCK PROOF (P1=’01’ )命令(步骤10.4 ) (35)处理GET LOCK PROOF (P1应用维护功能 (35)安全报文 (35)卡片锁定 (35)应用锁定 (36)应用解锁 (36)PIN 解锁 (36)二进制形式修改 (36)更改PIN (36)重装PIN (36)增加复合应用 (36)删除复合应用 (36)关闭非接触通道 (37)激活非接触通道 (37)交易处理性能 (37)附录 A :数据元解释 (38)附录 B :应用的密钥关系 (39)附录 C :电子钱包应用的基本数据文件 (40)电子钱包应用的公共基本数据文件 (40) 电子钱包应用的持卡人基本数据文件 (40) 内部数据元 (40)交易明细 (40)C.1.复合应用专用文件 (40)附录 D复合应用说明 (41)附录 E复合应用消费交易范例 (42)基础定义 (42)E.1.交易流程 (42)增加复合应用类型 (42)进收费区交易流程 (42)出收费区交易 (43)附录 F:补充卡片指令 (45)增加记录命令(APPEND RECORD) (45)定义和范围 (45)命令报文 (45)F.1.1.命令报文数据域 (45)响应报文数据域 (45)响应报文状态码 (45)F.2.读记录命令(READ RECORD) (45)引言本指南适用于由银行发行或受理的金融IC卡应用。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介绍

2019/2/2
借记/贷记规范的主要内容
• 应用选择-Application Selection
• 每一个应用都有一个应用标识符(AID),它由 RID(Registered Application Provider Identifier) 和 PIX(Proprietary Application Identifier extension)组成。 AID的举例: PBOC D1 56 00 00 01 CUP A0 00 00 03 33 Visa A0 00 00 00 03 MasterCard A0 00 00 00 04
电子钱包应用 扩展指南
借记贷记应用个 人化指南
ISSUERS IMPLEMENTATION GUIDE…
PBOC 电子钱包/存 折应用
PBOC借记贷记应用
VIS M/CHIP
EMV Level 2 借记贷记支付功能
EMV Level 1 电气物理特性 ,逻辑接口和传输协议
ISO 7816
5
2019/2/2
26
2019/2/2
借记/贷记规范的主要内容
• 终端风险管理-Terminal Risk Management
终端风险管理为大额交易提供了发卡行认证,并确保芯片交易 能够周期性地进行联机以防止在脱机环境中也许无法觉察的风 险 终端所执行的检查有: 终端异常文件检查 -Terminal Exception File 最低限额检查 -Floor Limit Checking 随机交易选择 -Random Transaction Selection 终端频度检查 -Terminal Velocity Checking 新卡检查-New Card Checking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与应用无关的非接触式规范(doc 82页)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与应用无关的非接触式规范(doc 82页)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与应用无关的非接触式规范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标准修订工作组二零零四年九月目次1范围 (1)2参考资料 (3)3定义 (5)3.1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s)(IC)53.2无触点的Contactless53.3无触点集成电路卡Contactlessintegrated circuit(s) card (5)3.4接近式卡Proximity card(PICC)53.5接近式耦合设备Proximity couplingdevice(PCD) (5)3.6位持续时间Bit duration53.7二进制移相键控Binary phase shiftkeying (6)3.8调制指数Modulation index63.9不归零电平NRZ-L63.10副载波Subcarrier63.11防冲突环anticollision loop63.12比特冲突检测协议bit collision detection protocol (6)3.13字节byte73.14冲突collision73.15基本时间单元(etu)elementary time unit(etu) (7)3.16帧frame73.17高层higher layer73.18时间槽协议time slot protocol83.19唯一识别符Unique identifier(UID)83.20块block83.21无效块invalid block84缩略语和符号表示 (9)5物理特性 (18)5.1一般特性185.2尺寸185.3附加特性185.3.1紫外线185.3.2X-射线185.3.3动态弯曲应力185.3.4动态扭曲应力195.3.5交变磁场195.3.6交变电场195.3.7静电205.3.8静态磁场205.3.9工作温度206射频功率和信号接口 (21)6.1PICC的初始对话216.2功率传送216.2.1频率216.2.2工作场216.3信号接口226.4A类通信信号接口236.4.1从PCD到PICC的通信236.4.2从PICC到PCD的通信266.5B类通信信号接口286.5.1PCD到PICC的通信286.5.2PICC到PCD的通信306.6PICC最小耦合区327初始化和防冲突 (33)7.1轮询337.2类型A-初始化和防冲突337.2.1字节、帧、命令格式和定时337.2.2PICC状态407.2.3命令集417.2.4选择序列447.3类型 B 初始化和防冲突557.3.1比特、字节和帧的定时557.3.2............................................ CRC_B587.3.3防冲突序列597.3.4PICC状态描述607.3.5命令集合667.3.6ATQB和Slot-MARKER响应概率规则 (66)7.3.7REQB命令677.3.8Slot-MARKER命令707.3.9ATQB(请求应答-类型B)响应717.3.10ATTRIB命令747.3.11对ATTRIB命令的应答787.3.12HALT命令及应答798传输协议 (81)8.1类型 A PICC的协议激活818.1.1选择应答请求848.1.2选择应答868.1.3协议和参数选择请求918.1.4协议和参数选择响应938.1.5激活帧等待时间948.1.6差错检测和恢复948.2类型 B PICC的协议激活978.3半双工块传输协议978.3.1块格式988.3.2帧等待时间(FWT)1028.3.3帧等待时间扩展1038.3.4功率水平指示1058.3.5协议操作1068.4类型A和类型 B PICC的协议停活1128.4.1停活帧等待时间1128.4.2差错检测和恢复1129数据元和命令 (113)9.1关闭非接触通道命令1139.1.1定义和范围1139.1.2命令报文1139.1.3命令报文数据域1149.1.4响应报文数据域1149.1.5响应报文状态码1149.2激活非接触通道命令1159.2.1定义和范围1159.2.2命令报文1159.2.3命令报文数据域1169.2.4响应报文数据域1169.2.5响应报文状态码116附录 A:标准兼容性和表面质量 (118)A.1.标准兼容性118A.2.印刷的表面质量118附录 B: ISO/IEC其他卡标准参考目录 (119)附录 C:类型A的通信举例 (121)附录 D: CRC_A和CRC_B的编码 (125)D.1.CRC_A编码125D.1.1.通过标准帧发送的比特模式举例126D.2.CRC_B编码127D.2.1.通过标准帧传送的比特模式实例127D.2.2.用C语言写的CRC计算的代码例子 (129)附录 E:类型A_时间槽-初始化和防冲突. 134E.1.术语和缩略语134E.2.比特、字节和帧格式134E.2.1.定时定义134E.2.2.帧格式135E.3.PICC状态136E.3.1.POWER-OFF状态136E.3.2.IDLE状态136E.3.3.READY状态136E.3.4.ACTIVE状态136E.3.5.HALT状态136E.4.命令/响应集合137E.5.时间槽防冲突序列139附录 F:详细的类型A PICC状态图 (141)附录 G:使用多激活的举例 (143)附录 H:协议说明书 (145)H.1.记法145H.2.无差错操作146H.2.1.块的交换146H.2.2.等待时间扩展请求146H.2.3.................................... D ESELECT147H.2.4.链接148H.3.差错处理150H.3.1.块的交换150H.3.2.等待时间扩展请求155H.3.3.................................... D ESELECT162H.3.4.链接163附录 I:块和帧编码概览 (172)1 范围本规范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物理特性:规定了接近式卡(PICC)的物理特性。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与应用无关的非接触式规范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标准修订工作组二零零四年九月目次1 范围 (1)2 参考资料 (2)3 定义 (3)3.1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s)(IC) (3)3.2 无触点的Contactless (3)3.3 无触点集成电路卡Contactless integrated circuit(s) card (3)3.4 接近式卡Proximity card(PICC) (3)3.5 接近式耦合设备Proximity coupling device(PCD) (3)3.6 位持续时间Bit duration (3)3.7 二进制移相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 (3)3.8 调制指数Modulation index (3)3.9 不归零电平NRZ-L (3)3.10 副载波Subcarrier (3)3.11 防冲突环anticollision loop (3)3.12 比特冲突检测协议bit collision detection protocol (3)3.13 字节byte (3)3.14 冲突collision (3)3.15 基本时间单元(etu)elementary time unit(etu) (3)3.16 帧frame (3)3.17 高层higher layer (4)3.18 时间槽协议time slot protocol (4)3.19 唯一识别符Unique identifier(UID) (4)3.20 块block (4)3.21 无效块invalid block (4)4 缩略语和符号表示 (5)5 物理特性 (8)5.1 一般特性 (8)5.2 尺寸 (8)5.3 附加特性 (8)5.3.1 紫外线 (8)5.3.2 X-射线 (8)5.3.3 动态弯曲应力 (8)5.3.4 动态扭曲应力 (8)5.3.5 交变磁场 (8)5.3.6 交变电场 (8)5.3.7 静电 (8)5.3.8 静态磁场 (8)5.3.9 工作温度 (9)6 射频功率和信号接口 (9)6.1 PICC的初始对话 (9)6.2 功率传送 (9)6.2.1 频率 (9)6.2.2 工作场 (9)6.3 信号接口 (9)6.4 A类通信信号接口 (10)6.4.1 从PCD到PICC的通信 (10)6.4.2 从PICC到PCD的通信 (12)6.5 B类通信信号接口 (13)6.5.1 PCD到PICC的通信 (13)6.5.2 PICC到PCD的通信 (13)6.6 PICC最小耦合区 (14)7 初始化和防冲突 (15)7.1 轮询 (15)7.2 类型A-初始化和防冲突 (15)7.2.1 字节、帧、命令格式和定时 (15)7.2.2 PICC状态 (19)7.2.3 命令集 (20)7.2.4 选择序列 (21)7.3 类型B 初始化和防冲突 (26)7.3.1 比特、字节和帧的定时 (26)7.3.2 CRC_B (28)7.3.3 防冲突序列 (28)7.3.4 PICC状态描述 (29)7.3.5 命令集合 (31)7.3.6 ATQB和Slot-MARKER响应概率规则 (31)7.3.7 REQB命令 (31)7.3.8 Slot-MARKER命令 (33)7.3.9 ATQB(请求应答-类型B)响应 (33)7.3.10 ATTRIB命令 (34)7.3.11 对A TTRIB命令的应答 (36)7.3.12 HALT命令及应答 (36)8 传输协议 (38)8.1 类型A PICC的协议激活 (38)8.1.1 选择应答请求 (40)8.1.2 选择应答 (40)8.1.3 协议和参数选择请求 (43)8.1.4 协议和参数选择响应 (45)8.1.5 激活帧等待时间 (45)8.1.6 差错检测和恢复 (45)8.2 类型B PICC的协议激活 (46)8.3 半双工块传输协议 (46)8.3.1 块格式 (46)8.3.2 帧等待时间(FWT) (49)8.3.3 帧等待时间扩展 (49)8.3.4 功率水平指示 (50)8.3.5 协议操作 (50)8.4 类型A和类型B PICC的协议停活 (52)8.4.1 停活帧等待时间 (53)8.4.2 差错检测和恢复 (53)9 数据元和命令 (54)9.1 关闭非接触通道命令 (54)9.1.1 定义和范围 (54)9.1.2 命令报文 (54)9.1.3 命令报文数据域 (54)9.1.4 响应报文数据域 (54)9.1.5 响应报文状态码 (54)9.2 激活非接触通道命令 (55)9.2.1 定义和范围 (55)9.2.2 命令报文 (55)9.2.3 命令报文数据域 (55)9.2.4 响应报文数据域 (55)9.2.5 响应报文状态码 (55)附录 A:标准兼容性和表面质量 (56)A.1. 标准兼容性 (56)A.2. 印刷的表面质量 (56)附录 B: ISO/IEC其他卡标准参考目录 (57)附录 C:类型A的通信举例 (58)附录 D: CRC_A和CRC_B的编码 (60)D.1. CRC_A编码 (60)D.1.1. 通过标准帧发送的比特模式举例 (60)D.2. CRC_B编码 (60)D.2.1. 通过标准帧传送的比特模式实例 (60)D.2.2. 用C语言写的CRC计算的代码例子 (61)附录 E:类型A_时间槽-初始化和防冲突 (64)E.1. 术语和缩略语 (64)E.2. 比特、字节和帧格式 (64)E.2.1. 定时定义 (64)E.2.2. 帧格式 (64)E.3. PICC状态 (64)E.3.1. POWER-OFF状态 (64)E.3.2. IDLE状态 (65)E.3.3. READY状态 (65)E.3.4. ACTIVE状态 (65)E.3.5. HALT状态 (65)E.4. 命令/响应集合 (65)E.5. 时间槽防冲突序列 (65)附录 F:详细的类型A PICC状态图 (67)附录 G:使用多激活的举例 (69)附录 H:协议说明书 (70)H.1. 记法 (70)H.2. 无差错操作 (70)H.2.1. 块的交换 (70)H.2.2. 等待时间扩展请求 (70)H.2.3. DESELECT (70)H.2.4. 链接 (71)H.3. 差错处理 (71)H.3.1. 块的交换 (71)H.3.2. 等待时间扩展请求 (72)H.3.3. DESELECT (74)H.3.4. 链接 (74)附录 I:块和帧编码概览 (77)1 范围本规范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物理特性:规定了接近式卡(PICC)的物理特性。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电子钱包/电子存折规范第二部分:应用规范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标准修订工作组二零零四年九月目次1.范围 (4)2.参考资料 (4)3.定义 (4)4.缩略语和符号表示 (6)5.电子存折/电子钱包应用 (7)5.1文件 (7)5.1.1文件结构 (7)5.1.2专用文件 (7)5.1.3基本数据文件 (7)5.1.4文件选择 (7)5.2命令 (7)5.2.1概述 (7)5.2.2CHANGE PIN命令 (9)5.2.3CREDIT FOR LOAD命令 (10)5.2.4DEBIT FOR PURCHASE/CASH WITHDRAW命令 (12)5.2.5DEBIT FOR UNLOAD命令 (13)5.2.6GET BALANCE命令 (14)5.2.7GET TRANSACTION PROVE命令 (15)5.2.8INITIALIZE FOR CASH WITHDRAW命令 (16)5.2.9INITIALIZE FOR LOAD命令 (17)5.2.10INITIALIZE FOR PURCHASE命令 (19)5.2.11INITIALIZE FOR UNLOAD命令 (20)5.2.12INITIALIZE FOR UPDATE命令 (21)5.2.13RELOAD PIN命令 (22)5.2.14UPDATE OVERDRAW LIMIT命令 (23)5.3安全 (25)5.3.1密钥管理概述 (25)5.3.2密钥管理 (25)5.4终端 (26)5.4.1功能 (26)5.5交易流程 (26)5.5.1交易预处理 (26)5.5.2圈存交易 (29)5.5.3圈提交易 (32)5.5.4消费交易 (35)5.5.5取现交易 (38)5.5.6修改透支限额交易 (40)5.5.7查询余额交易 (43)5.5.8查询明细交易 (43)5.5.9应用维护功能 (43)5.6防拔 (45)6.磁条卡功能(Easy Entry) (46)6.1卡片和终端要求 (46)6.1.1卡片要求 (46)6.2关于授权报文和清算报文 (50)附录 A - 数据元解释 (51)附录 B - ED/EP应用的密钥关系 (57)附录 C - ED/EP应用的基本数据文件(EF) (61)引言本规范第2部分应用规范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电子存折/电子钱包应用。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借记贷记规范建议草案初稿-应用.doc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借记/贷记规范第三部分:应用规范PBOC借记/贷记规范咨询小组二零零三年八月目次1.引言 (1)2.范围 (1)3.参考资料 (1)4.定义 (1)5.缩略语和符号表示 (2)6.文件、数据元、数据对象列表 (3)6.1文件结构 (3)6.1.1应用数据文件(ADF) (4)6.1.2应用基本文件(AEF) (4)6.1.3文件到ISO/IEC 7816-4的文件结构的映射 (4)6.1.4目录结构 (4)6.1.5文件引用 (5)6.2数据元 (5)6.3数据对象列表(DOL) (5)7.借记/贷记交易处理流程 (6)7.1功能概述 (6)7.1.1应用选择(M) (6)7.1.2应用初始化(M) (6)7.1.3读应用数据(M) (6)7.1.4脱机数据认证(O) (7)7.1.5处理限制(M) (7)7.1.6持卡人验证(M) (7)7.1.7终端风险管理(M) (7)7.1.8终端行为分析(M) (7)7.1.9卡片行为分析(M) (8)7.1.10联机处理(O) (8)7.1.11发卡行脚本处理(O) (8)7.1.12完成(M) (8)7.2交易步骤 (10)7.2.1应用选择 (10)7.2.2应用初始化 (13)7.2.3读应用数据 (16)7.2.4脱机数据认证 (19)7.2.5处理限制 (26)7.2.6持卡人验证 (29)7.2.7终端风险管理 (36)7.2.8终端行为分析 (41)7.2.9卡片行为分析 (45)7.2.10联机处理 (48)7.2.11发卡行脚本处理 (52)7.2.12交易结束 (56)8.安全、密钥和数字证书 (60)附录 (60)A.目录结构示例 (60)图表图表 7-1:交易流程实例 (9)图表 7-2:应用选择处理流程图 (12)图表 7-3:应用初始化处理流程图 (15)图表 7-4:读应用数据处理流程图 (18)图表 7-5:脱机数据认证处理流程图 (21)图表 7-6:脱机数据认证处理流程 (24)图表 7-7:处理限制流程图 (28)图表 7-8:持卡人验证方法列表处理流程图 (32)图表 7-9:PIN验证处理流程图(1) (34)图表 7-10:PIN验证处理流程图(2) (35)图表 7-11:终端风险管理处理流程图(1) (39)图表 7-12:终端风险管理处理流程图(2) (40)图表 7-13:终端行为分析处理流程图 (44)图表 7-14:卡片行为分析处理流程图 (47)图表 7-15:联机处理流程图 (51)图表 7-16:发卡行脚本处理流程图 (55)图表 7-17:交易结束处理流程图 (59)图表 A-1:最简单的卡结构单应用 (60)图表 A-2:单级目录 (61)图表 A-3:三级目录 (61)表格表格 6-1:SFI结构 (5)表格 7-1:应用选择—卡片数据 (10)表格 7-2:应用选择—终端数据 (10)表格 7-3:初始化应用处理—卡片数据 (13)表格 7-4:初始化应用处理—终端数据 (13)表格 7-5:读应用数据—上次卡片返回的卡数据 (16)表格 7-6:读取应用数据—卡片数据 (16)表格 7-7:读应用数据-卡片必备数据对象 (17)表格 7-8:脱机数据认证处理优先权 (19)表格 7-9:静态数据认证中使用的终端数据 (20)表格 7-10:静态数据认证中使用的卡片数据 (20)表格 7-11:动态数据认证中使用的终端数据 (22)表格 7-12:动态数据认证中使用的卡片数据 (22)表格 7-13:复合动态数据认证/应用密文生成中使用的卡片数据: (22)表格 7-14:处理限制—卡片数据 (26)表格 7-15:处理限制—终端数据 (26)表格 7-16:持卡人验证方法列表处理—卡片数据 (29)表格 7-17:脱机密码验证处理—卡片数据 (30)表格 7-18:持卡人验证处理—终端数据 (30)表格 7-19:终端风险管理—卡数据 (36)表格 7-20:终端风险管理—终端数据 (37)表格 7-21:检查脱机处理结果—卡片数据 (41)表格 7-22:要求密文处理—卡片数据 (41)表格 7-23:检查脱机处理结果—终端数据 (42)表格 7-24:要求密文处理—终端数据 (42)表格 7-25:卡片行为分析-卡片数据 (45)表格 7-26:卡片行为分析-卡片对GENERA TE AC命令的响应 (46)表格 7-27:联机处理-终端使用的卡片数据 (48)表格 7-28:联机处理-卡片内部使用数据 (48)表格 7-29:联机处理-终端需改变数据 (49)表格 7-30:联机处理-发卡行可能返回的响应数据 (49)表格 7-31:发卡行脚本处理-卡片使用的计数器和指示器 (53)表格 7-32:发卡行脚本处理-终端使用的数据元 (53)表格 7-33:发卡行脚本处理-联机响应数据 (53)表格 7-34:交易结束-卡片使用数据元 (56)表格 7-35:交易结束-GENERATE AC命令卡片响应数据 (57)表格 7-36:交易结束-终端使用数据 (57)表格 7-37:交易结束-终端处理结果(脱机) (57)表格 7-38:交易结束-终端处理结果(联机) (58)1.引言《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借记/贷记应用规范》目的在于:●帮助银行和供应商理解IC卡给借贷记支付服务所带来的变化,特别是在IC卡和终端之间的处理方面●提出了PBOC对基于芯片卡借贷记项目的最低需求●确定了银行和供应商为适应市场需求所能够执行的选项●定义了PBOC关于可选择EMV特性的实施●提供了卡和终端之间处理的技术性概述,用于理解此处理和在PBOC借记/贷记交易流程中有关事宜的步骤。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阅读总结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阅读总结第1部分:电子钱包/电子存折应用卡片规范APDU: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plication Protocol Data Unit)C-APDU:命令APDU由4字节的必备头后跟一个可变长的条件体组成。
4个字节的必备头标识了一个唯一的指令R-APDU:响应APDU由一个可变长的条件体和后随两字长的必备尾组成。
响应命令的必备尾返回了命令执行的情况,是成功,还是失败,以及可能出现的错误,每一组sw1、sw2都有其特定的意义C-APDU/R-APDU基本命令:——APPLICATION BLOCK(应用锁定)使当前选择的应用实效(p2='00'临时锁定,可用application unblock命令解锁;p2='01'永久锁定)——APPLICATION UNBLOCK(应用解锁)恢复当前应用——CARD BLOCK(卡片锁定)使卡片中所有应用永久失效——EXTERNAL AUTHENTICATION(外部认证)要求IC卡中的应用验证密码——GET RESPONSE(取响应)——GET CHALLENG(产生随机数)请求一个用于安全相关过程的随机数——INTERNAL AUTHENCATION(内部认证)提供了利用接口设备发来的随机数和自身存储的相关密钥进行数据认证的功能——PIN CHANGE/UNBLOCK(个人识别码修改/解锁)为发卡方提供了解锁个人识别码的功能——READ BINARY(读二进制)读二进制文件——READ RECORD(读记录)读记录文件——SELECT(选择)——UPDATE BINARY(修改二进制)——UPDATE RECORD(修改记录)——VERIFY(校验)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ADPU的命令格式和响应格式以及一些常用的ADPU命令。
后面几乎所有的命令都是以这种格式发送的,所以掌握ADPU的格式很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借记/贷记应用个人化指南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标准修订工作组二零零四年九月目次1 文档概览 (2)1.1 目的 (2)1.2 面向对象 (2)1.3 参考信息 (2)1.3.1 参考资料 (2)1.3.2 符号约定 (3)1.4 缩略语和符号表示 (3)2 个人化过程概述 (6)3 初始化 (8)4 数据准备 (11)4.1 创建个人化数据 (11)4.1.1 发卡行主密钥及其相关数据 (11)4.1.2 应用密钥和证书 (11)4.1.3 应用数据 (11)4.2 记录格式 (12)4.2.1 结束个人化处理 (12)4.3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的数据分组 (12)5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借记贷记应用需求 (18)5.1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借记/贷记应用必须满足在通用个人化中规定的所有要求185.2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借记/贷记应用必须满足在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借记贷记卡片规范中规定的所有要求 (18)5.3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借记/贷记应用必须将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借记贷记卡片规范中强制规定的所有数据个人化 (18)6 安全规范 (19)6.1 安全综述 (19)6.2 初始化安全 (19)6.3 密钥定义 (20)6.3.1 个人化密钥描述 (20)6.3.2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借记/贷记应用密钥描述 (21)6.4 管理要求 (22)6.4.1 环境 (22)6.4.2 操作 (25)6.4.3 管理规范 (28)6.5 安全模块 (29)6.5.1 物理安全属性 (30)6.5.2 逻辑安全属性 (30)6.5.3 功能需求 (30)6.5.4 安全模块等级 (30)6.6 风险审计 (30)1文档概览1.1目的EMV通用个人化规范(EMV-CPS)提供了一个适用于任何智能卡应用的通用个人化方案。
它同时包含了兼容EMV标准的金融应用,如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借记/贷记应用的个人化的具体需求。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借记贷记应用个人化指南描述了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借记/贷记应用特有的个人化指令,包括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借记/贷记应用特有的数据分组标识(DGIs)的定义。
1.2面向对象本文档面向的对象是:1.数据准备系统提供商和个人化中心●为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借记/贷记应用定义数据准备阶段的要求2.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借记/贷记应用的设计者●为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借记/贷记应用规定默认文件和记录结构1.3参考信息1.3.1参考资料1.EMV Card Personalization Specification V1.0 – June 2003(可于EMVCo网站获取http://)2.EMV Issuer and Application Security Guidelines V1.2 – July 20033.EMV 2000 支付系统集成电路卡规范,第1册-第4册mon Personalization -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Visa Smart Debit andCredit (VSDC) V1.3 – July 20035.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借记/贷记规范 - 2004年7月6.GlobalPlatform Key Management System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V1.0 –November20031.3.2符号约定十六进制符号以十六进制形式表示的数值用单引号标注(例如,’_’)。
例如,十进制数27509的十六进制表示为‘6B75’。
十六进制常数中的字母以大写形式表示(‘A’-‘F’)。
如果使用了小写形式,则该字母包含其他含义,将在文中解释。
二进制符号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数值末尾包含小写字母“b”。
例如,十六进制数‘08’转换成二进制为00001000b。
文档中术语使用以下术语将在本文档中频繁使用,它们的具体含义为:●必须定义一项强制要求的产品或系统功能。
●应该定义一项强烈推荐的产品或系统功能。
●可以定义一项可供选择的产品或系统功能。
1.4缩略语和符号表示2个人化过程概述个人化应包含以下过程:1.初始化为了满足通用个人化的要求,在个人化以前,必然存在一个初始化(预个人化)的过程。
它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应用及相关文件和数据结构的确定这是一个发卡系统中多方协调,确认最终应用(可能是多应用)的过程。
由于通用个人化的要求,与最终应用相关的文件和数据结构也必须在此定义。
与此同时,一些必要的数据准备工作,也在此完成。
初始化设备的处理过程初始化设备是向IC卡发送个人化数据的芯片读写器。
对大多数使用这一通用方法的IC卡初始化过程来讲,这一设备必须与一个安全模块相连,以便向IC卡发送命令时进行数据的加解密和MAC校验。
IC卡的初始化处理过程IC卡将从初始化设备接受初始化指令和相关数据,并依照初始化指令创建相应的应用、必需的文件结构、写入一定的数据,以便为下一步的个人化做好准备。
经过初始化处理后,IC卡将被部分锁定,从而将只能接受个人化指令和应用指令,不能再次修改文件或应用结构。
对初始化的进一步表述,请参照第三章和第六章。
2.数据准备数据准备是负责创建存储在IC卡应用数据的程序。
一些数据是每张卡都相同的,另一些是每张卡各有所异。
一些数据可能在整个个人化过程中均是加密的,如密钥。
对数据准备的进一步表述,请参照第四章和第六章。
3.个人化设备处理个人化设备是向IC卡发送个人化数据的芯片读写器。
对大多数使用通用方法来做个人化的IC卡应用来讲,这设备必须与一个安全模块相连,以便向应用发送命令时进行数据的加解密和MAC校验。
个人化设备应该是独立的,并且与应用无关。
对个人化设备过程的进一步表述,请参照第五章和第六章。
4.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应用程序处理过程IC卡必须能够从个人化设备接收个人化应用数据并存储以供日後使用。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借记/贷记应用应被个人化过程之前设定的密钥锁定。
3初始化在个人化之前,必须激活IC卡,装入基本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借记/贷记应用,并建立文件和数据结构。
此外,还要把某些数据写入IC卡,在一些情况下,这些数据适用于整个卡(例如KMC ID:DES会话密钥主密钥标识符),而在另一些情况下,这些数据只适用于某一个应用(如AID:应用标识符)。
初始化过程,必须使IC卡满足以下要求:1.除非IC卡能够动态地建立文件和记录而且能够将它们初始化为二进制‘0’,必须事先为IC卡应用分区建立文件并为本规范所描述的数据分配存储空间。
此外,这个存储空间必须初始化为二进制‘0’。
2.必须能够根据AID选择每个应用3.如果IC卡应用分区的文件控制信息(FCI)不需要个人化,该信息必须在初始化时创建。
4.以下数据必须在初始化时写入IC卡中1)应用标示符(AID)必须写入,如果后缀(Suffix)存在,也一起写入。
2)以下数据单元在RAM中动态初始化为0。
●‘9F27’密文信息数据●卡片请求脱机拒绝指示位●卡片请求联机指示位3)以下数据被初始化为0,并由卡片操作系统或应用自身管理。
当交易过程中卡片与设备间失去联系时,这些数据将被保留。
上次交易的数据——用于防拔卡处理●‘9F36’应用交易计数器(ATC)●‘9F58’连续脱机交易下限●‘9F14’连续脱机交易下限●‘9F59’连续脱机交易上限●‘9F23’连续脱机交易上限●PIN码上次交易的数据——可选择保留,用于防拔卡或复位。
●连续交易计数器(国际)●连续交易计数器(国际-国家)●累计交易金额(双货币)●累计交易金额●发卡行脚本命令计数器●发卡行脚本失败指示位●发卡行认证失败指示位●联机授权指示位(上次交易未完成)●静态数据认证(SDA)失败指示位●动态数据认证(DDA)失败指示位●上次联机应用交易计数器(ATC)寄存器●PIN尝试次数计数器以下数据被卡片操作系统或应用本身初始化为0(特别表示的除外)●应用标识符(被初始化为制定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应用版本号(被初始化为制定应用的应用版本号)●应用交易计数器(ATC)*●上次联机应用交易计数器(ATC)寄存器 *●连续交易计数器(国际)●连续交易计数器(国际-国家)●累计交易金额(双货币)●累计交易金额●发卡行脚本命令计数器●发卡行脚本失败指示位●发卡行认证失败指示位●联机授权指示位(上次交易未完成)静态数据认证(SDA)失败指示位动态数据认证(DDA)失败指示位* 可以不能通过GET DATA 指令来取得。
4数据准备数据准备必须创建用于个人化一个IC卡应用的数据。
由数据准备过程中创建的保密数据必须加密,并且应该为传送到个人化设备的数据产生一个MAC,以保证那些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准备过程分为以下五个步骤:1.创建个人化数据。
2.将个人化数据组合为数据分组。
3.创建个人化指令。
4.为应用创建用于日志记录的数据。
5.为个人化设备创建输入文件。
4.1创建个人化数据应用个人化过程的设计者必须决定在个人化期间哪些数据将被植入应用中,同时必须确定数据的来源。
有些情况下,单一的数据准备过程将创建所有的数据。
在其他情况下,数据将来源于多种渠道。
数据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发卡行主密钥及其相关数据。
2.应用密钥和证书。
3.应用数据。
4.1.1发卡行主密钥及其相关数据个人化过程通常要求创建发卡行主密钥和相关数据。
一部分数据可能在个人化期间被植入卡内。
主密钥用于生成卡片或应用密钥。
其他过程可能也会使用到一个或多个为个人化过程提供的主密钥。
例如,用于数据准备和个人化之间的密钥交换密钥。
为保证在过程之间主密钥能安全地被共享,需要一种导入和导出主密钥的方法。
4.1.2应用密钥和证书卡片如果支持卡片认证,发卡行认证或发卡行脚本处理,卡片密钥必须按照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借记贷记卡片规范中定义的方法,根据PAN和PAN序列号,用发卡行主密钥分散而成。
如果卡片支持脱机数据认证,发卡行需要生成一个RSA公私钥对,并且公钥必须由支付系统认证中心签名,其生成的发卡行公钥证书必须置于卡片中。
如果支持DDA作为脱机数据认证方法,每张卡片都必须生成一对公私钥对,并且ICC公钥必须由发卡行私钥签名,其生成的ICC公钥证书和相应的私钥也必须包含在卡片中。
4.1.3应用数据有些应用数据可能对于某个发卡行的所有IC卡都通用,例如,对一个在单一国家内发行卡的发卡行来说,发卡行国家编号总是一样的。
有些应用数据对IC卡是唯一的,例如,PAN或参考PIN。
4.2记录格式将IC卡应用数据传送到个人化设备的格式在第二章的参考1 EMV CPS中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