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课时训练 05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试题
2020安徽中考历史考前必刷题-第1部分 模块1 主题5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多种医方、4 种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 C )
A.对边疆统治加强
B.民族交融成为主流
C.经济文化的繁荣
D.开元盛世成就辉煌
【解析】 文成公主入藏时,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经济文化的
繁荣。AB两项材料没有体现;文成公主入藏发生于唐太宗在位期间,与
开元盛世无关。
7.(自贡)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其探究图中工具最有可能
(1)错误:_唐__朝__工__匠___;___改___正__:__隋__朝__工__匠__。________ (2)错误:_开__封___;__改__正__:___长__安__。_______ (3)错误:《__西__游___记__》__;_改__正__:__《__大__唐__西__域__记___》__。_______
A.农民起义
B.武则天当政
C.唐玄宗即位
D.安史之乱
【解析】 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
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
6.(2019·广东)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
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 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
三、活动与探究 11.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经济繁荣】
材料一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
——根据付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整理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 答:隋唐时期,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促进了 经济的快速发展。
【制度建设】 材料二 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 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 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人教版】2020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模块一 主题四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练习

主题四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用时:______分钟一、选择题1.(2020·原创题)“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政治经济制度,努力发展生产,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恢复发展。
”材料中的“他”指的是( )A.司马炎B.隋文帝C.隋炀帝D.唐太宗2.(2018·江西模拟)科举考试是隋唐到清代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封建王朝分科考试选拔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制度。
下列诗句与科举制无关的是( )A.“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B.“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C.“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D.“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3.(2018·吉安吉州模拟)“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
”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A.巩固了封建统治B.促成了贞观之治C.促进了经济交流D.专制集权的加强4.(2018·北京中考)与下面示意图中①相关的史实是( )A.北魏改革,民族交融B.定都建康,开发江南C.开凿运河,创立科举D.贞观之治,开元盛世5.(2018·安徽中考)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
”为此,太宗(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6.(2018·威海中考)《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小明却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
”小明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A.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B.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C.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D.发展农业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7.(2018·宿迁中考)“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中考历史5.主题五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返回目录
“ 时间 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
开
(1)政治:整顿吏治,裁减冗员[2014.19(2)②]
元
(2)经济: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盛 措施 (3)文化: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世
(4)用人上:重用贤能;注重对官吏的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官吏
”
立即罢免
主题五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返回目录
(1)政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进行改革和制度创新;统治者吸取 唐朝 隋亡教训,励精图治[2014.19(3)] 兴盛 (2)经济:注重施行仁政,关注民生,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的原 (3)民族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各民族和谐发展 因 (4)对外关系: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阶
隋朝
唐朝
段
特 征
民族 关系
文成公 主入藏
金城公主 嫁到吐蕃
唐蕃会盟碑
中外 交流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中
外
联 系
世 界
伊斯兰教 创立
7世纪初
日本大化 改新开始
646年
阿拉伯帝国 横跨亚欧非
8世纪中期
西欧庄 西欧城 园兴起 市兴起
9世纪 10世纪
主题五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返回目录
历 史
中国: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繁荣与开放是这一时期的核心主题
济
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
农业
繁
筒车和__曲__辕__犁_____
曲辕犁(教材、填充图册)
荣
(2)重视兴修水利,在全国各地 耕作工具,适于精耕细作,大大
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提高了耕作效率和质量
专题05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解析版)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公元581年至907年,这近330年是中国封建制度继续发展并达到繁荣昌盛的隋唐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二个鼎盛时期。
隋唐社会宏大的格局、开放的气势、壮阔的场面是历代所无法比拟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上:隋统一全国,结束了300多年的分裂局面。
隋确立的三省六部制,从由集权的方式解决中央和地方关系发展到用分权的办法来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实行科举制,打破了单纯按门第出身选官的制度,将人才选拔的范围扩大到整个地主阶级。
扩大了统治基础。
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隋炀帝的暴政使其统治被农民起义推翻。
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调整政策,善于用人纳谏,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政治比较清明,先后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唐玄宗后期的政治腐败,统治逐渐衰落,使唐朝后期政治黑暗混乱,在农民战争打击下瓦解。
2.经济上:隋的统一和运河的开凿使南北文化得以交流,封建经济呈现繁荣局面。
唐初的经济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
唐中期以后,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的赋税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征税以土地财产为标准,而庄园经济则成为唐后期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城市内有了固定的交易场所和管理机构,出现了许多繁华的商业城市。
3.民族关系上:唐朝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统治者采取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使各民族进一步融合,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
在对外关系方面采取了比较开放的政策。
对外交通除陆路外,更开辟了海路与海外来的联系加强。
外贸纳入政府管理范围(设立市舶使)。
这一时期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4.文化上:科学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古典诗歌在唐朝进入黄金时代,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平民文化产生,专业教育确立,多姿多彩的雕刻绘画艺术出现。
隋唐时期政治上统一,社会经济发展,民族交融,中外交流,以此为基础各族人民缔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2020版中考历史复习方案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课时训练05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课时训练(五)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一、单项选择题1.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
”为此,太宗()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2.下图为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其中,中书省的职责是()A.监察百官B.起草政令C.审核政令D.执行政令3.唐太宗非常重视中书、门下两省在中枢政务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
他曾对群臣说:“中书昭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然驳正。
”这反映了门下省的职权是()A.替皇帝起草诏令B.审核诏令内容C.负责诏令的执行D.负责监察百官4.【2019·娄底】某皇帝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在治国过程中轻徭薄赋,广纳贤才,虚心纳谏,开创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盛世局面,史称()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5.【2018·宿迁】“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杜甫这首诗称赞的是()A.贞观之治B.贞观遗风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6.《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小明却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
”小明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B.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C.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D.发展农业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7.【2019·绵阳】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杜甫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的诗句中描述的工具是()A BC D8.【2019·黄石】与下列提示信息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9.某选官制度“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这一制度创立于()A.秦朝B.汉朝C.隋朝D.明朝10.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
2023中考历史专题05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学生版)

专题05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一.2022版课标要求(紧扣课标找准方向)1.通过了解隋朝的兴亡、“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知道隋朝速亡和唐朝兴盛的原因;2.了解科举制度创建、大运河开通、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事,从制度、经济、文学艺术、民族交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3.通过了解“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局面,认识唐末五代的社会危机。
二.本专题复习目标(明确目标有的放矢)1、隋文帝、隋炀帝、隋朝的统一;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隋朝的灭亡;2、唐太宗和“贞观之治”,武则天与“贞观遗风”,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唐盛唐气象的表现(经济、社会风气、唐诗)。
3、文成公主入藏、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4、“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
三.本专题知识建构(提纲挈领构建体系)四.本专题重点考向(把握重点冲刺满分)1、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2、曲辕犁、筒车、唐三彩、文成公主、唐诗3、鉴真东渡、玄奘西行4、安史之乱、五代十国五.本专题核心素养(立德树人素养提升)【历史解释】本阶段时间界限为581年到907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盛唐气象、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以及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政治上:隋朝的建立,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此后隋唐两朝的政权较为稳定,科举取士扩大了统治基础。
唐前朝出现了盛世现象,但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此后五代十国相继割据,政权更替频繁,封建国家大分裂。
经济上: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唐朝前期经济发展迅速,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发展。
文化上:大运河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到唐朝时期,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创作成就斐然,且中国对外文化交流频繁,与日本、新罗、天竺产生了频繁的文化交流。
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中国古代史第5章《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中国古代史 第五章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唐太宗。科举制度。 笼络人才,维护封建统治。
中国古代史 第五章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都认为考试制度起源于中国。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35)
(36) (37)
(38)
(39)
(40)
中国古代史 第五章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41)
中国古代史 第五章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中国古代史 第五章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中国古代史 第五章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中国古代史 第五章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中国古代史 第五章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中国古代史 第五章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3) (14)
(19)
(20)
(12)
(15)
(16)
(17)
(18)
(19)
(21)
中国古代史 第五章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D B
B
中国古代史 第五章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 B
B B
中国古代史 第五章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C D
C
中国古代史 第五章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目的: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 作用:灌溉;防洪。
中国古代史 第五章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中国古代史 第五章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2020年中考历史考点03:隋唐时期和辽宋夏金元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含答案)

一、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一)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隋的统一(1)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是北周。
(2)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3)当时在南方的割据政权是陈朝。
陈后主不问政事,沉迷享乐。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4)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2.开通大运河(1)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2)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3)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3.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2)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3)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4)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4.隋朝的灭亡(1)隋文帝厉行节俭,曾教训太子说:自古帝王没有好奢侈而能长久的。
然面,隋朝的第二个皇帝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他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2)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一、选择题1.[2019·临沂]下列哪一史实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A.隋文帝灭掉陈朝B.隋朝创立科举制C.隋朝统一度量衡D.隋朝开通大运河2.[2019·湘西]“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描述的是( )A.赵州桥B.长城C.丝绸之路D.大运河3.古人这样评价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从中可以看出大运河的走向及直接作用是 ( )A.东西走向巩固了隋朝统治B.东西走向加强了民族融合C.南北走向便利了南北运输D.南北走向促进了中外交流4.[2019·黄石]与下列提示信息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5.[2019·苏州]有学者认为,“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
材料表明科举制 ( )A.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B.可以推动教育发展C.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D.能够防止政权覆灭6.[2019·泰安]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
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副对联是描写唐太宗的 (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情色误王国D.陈桥兵变成君主,黄袍加身显威风7.[2019·内江]621年,魏征归顺唐朝,受到太子李建成重用。
“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器重他的才干和耿直,不计前嫌,委任他为谏议大夫,这说明唐太宗( )A.轻徭薄赋B.简法轻刑C.选贤任能D.恩威并施8.[2019·岳阳]唐玄宗统治前期,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唐朝逐渐进入全盛时期,史称 ( )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文景之治”D.“康乾盛世”9.[2019·重庆A卷]唐代出现了筒车。
它是用竹木制成立轮,轮的四周斜装若干小筒。
筒车安置在水边,立轮随水流转动,小筒不断把水舀起,倒入田间。
这说明筒车是( )A.农业耕作工具B.便捷的交通工具C.农业灌溉工具D.实用的生活用具10.[2019·新疆]唐朝时期,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
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 ( )A.天可汗B.怀仁可汗C.云南王D.渤海郡王11.[2019·恩施]盘点中国古代繁荣强盛的时代,唐朝当位列其中。
唐朝之盛始于贞观年间,开元时达到极盛。
下列关于“开元盛世”的相关表述不准确的是 ( )A.姚崇、宋璟、杜如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能干廉洁、办事效率高B.全国各地兴修水利,耕地面积扩大C.召集县令进行考试,结果有40多人因不合格而被淘汰D.倡导节俭,抑制奢侈风气12.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年代,唐诗风格多样、题材广泛,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下列诗句最能反映“开元盛世”景象的是 (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13.[2019·郴州]唐代有一位诗人,他的诗反映了动荡时代人民的苦难,表现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被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 )A.屈原B.杜甫C.辛弃疾D.关汉卿14.[2019·广东]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 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
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 ( ) A.对边疆统治加强 B.民族交融成为主流C.经济文化的繁荣D.“开元盛世”成就辉煌15.[2019·福建]下图所示文物可以直接印证唐代 ( )A.社会政治状况B.科举选才标准C.思想开放程度D.手工制作水平16.[2019·临沂]下图中的历史人物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被日本人民誉为“文化之父”和“律宗之祖”。
下列关于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他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顺利东渡日本②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③他是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④他只潜心研究佛经而不过问其他领域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7.[2019·南京]唐太宗、高宗时,“各国或派使臣来朝见进贡,或送子弟到长安留学,以及民间的自由往来……域外交通,非常发达”。
材料陈述的是 ( )A.诸子百家争鸣B.大运河的开通C.中外交流频繁D.都市生活繁华18.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处应为 ( )A.唐太宗统治前期B.唐太宗统治后期C.唐玄宗统治前期D.唐玄宗统治后期19.[2019·滨州]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A.开凿运河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D.靖康之变20.下列事件按发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唐朝灭亡②唐朝打败安史叛军③黄巢建立政权④安史之乱爆发⑤五代十国出现A.①②③④⑤B.⑤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⑤D.④②③①⑤二、非选择题21.[2019·荆门]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并逐步建立起一系列选官制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魏晋以来,实行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官员大都从各地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材料三明朝提倡尊孔崇儒。
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部分组成,称为“八股文”。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选官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为改变材料二中的弊端,隋朝创立了什么样的选官制度?唐太宗又是怎样完善这一制度的?这一制度的创立有什么意义?(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对选官制度造成了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4)通过上述材料,指出自西汉到明朝选官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2.[2019·株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材料二唐玄宗本人的变化,是当时社会危机难以克服的主要原因。
开元初,他注意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天宝时则骄奢淫逸,挥霍无度。
在用人方面,玄宗不再任人唯贤,而是专用投其所好者。
李林甫、杨国忠都是因此而受重用的。
李林甫是“口有蜜,腹有剑”的人物,凡是才能在他之上而被皇帝所重视的人,他都千方百计地将其除掉。
面对各种社会问题,玄宗毫无改弦更张之意,仍然沉溺于酒色之中,每年十月照例到华清宫去过冬。
安禄山为了讨好玄宗和杨贵妃,在得知玄宗要在华清宫新开浴池的时候,立即在范阳以白玉石制成鱼龙凫雁,还有石莲花,置于池中,使玄宗喜悦异常。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能够出现这两个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比较唐玄宗在统治前期和统治后期的不同之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玄宗后期统治带来的严重后果。
据此,你可以得到哪些认识?2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我们国人而言,鉴真大师惊天地、泣鬼神的东渡成功,其贡献远不止大师在日本的成就,更多的是促进了中日文化的发展,更多的是留下了可贵的执着、无私奉献精神。
这是最可贵的、永不磨灭的精神财富。
——钱文忠(1)阅读材料,说说为何鉴真大师在中国和日本都有着崇高的地位,并结合材料说说“东渡精神”的含义。
材料二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钱文忠(2)材料中的“伟大僧人”西行的目的地是哪儿?结合所学指出他“享誉佛国”的表现。
24.[2019·黄冈]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自古以来,我国同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盛唐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与少数民族和外国交流频繁,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和艺术,这些都使得唐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呈现出多元开放的时代特征,充满着蓬勃向上的活力。
材料二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交流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
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
玄奘西行带回大量佛经,根据他的口述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天竺等地区的宝贵资料;鉴真东渡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概括盛唐气象的重要表现和唐文化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举出一个典型事例,说明盛唐时期中华文明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3)盛唐文化影响深远。
在我们今天的文化生活中有哪些唐文化的痕迹?【参考答案】1.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589年,隋文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2.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北通涿郡”“南运江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描述的是大运河。
隋炀帝时,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北抵涿郡,南达余杭,全长2 700多千米。
故选D。
3.C [解析] 依据题干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便利了南北运输,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
4.C [解析] 依据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时期,为了更好地选拔人才,实行考试的方式,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标准,故选C。
5.C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持续了一千多年”可知,此内容反映了科举制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故选C。
6.A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期,虚心纳谏,重用贤能,吸取隋亡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是描写唐太宗的,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