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课件中国古代史隋唐时期单元第一轮复习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五 中华文明的发展与整合——隋唐时期-1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五 中华文明的发展与整合——隋唐时期-1

隋朝的灭亡:
①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 又三次大举征伐高丽。 ②国富民穷,不惜民力,最终引 发大规模起义。
一、隋唐时期政权的更迭 (二)唐朝的兴亡:
1.关陇集团与唐朝的建立:
所谓关陇大族,指的是自北 魏以来在北方特别是关陇地区建 立的政权中占主导地位的统治集 团。关陇大族兴起于魏晋之际。 当南北朝政局混乱、战争频起, 大家族起落兴废无常之时,关陇 大族凭借其政治、经济上的优势, 支撑着西魏、北周政权的局面。 其势力之庞大,一直延续到隋唐 时期。
唐太宗
——《资治通鉴》
一、隋唐时期政权的更迭 (二)唐朝的兴亡:
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贞观遗风
劝农桑,薄赋敛、息干 经济
戈、省力役
知人善任,打击保守门 政治
阀世族,
武则天
• 建立的周朝 • 中国历史上唯一
的女皇帝
重视科举,首创殿试, 文化
大开志科。
军事 击败突厥,管理西域
无字碑
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统治期间, 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 有“贞观遗风”的美誉
二、隋唐的政治制度 (二)地方行政制度:
节度使的形成: 唐玄宗为了巩固边防,在边境设置 “藩镇”,长官为“节度使”。掌管 一个地区的军政(自募军队)、民政 (任免官吏)、财政(控制税:
藩镇割据
①概括:至9世纪初,全国藩镇达40余个,他们 互相攻伐,或联合对抗中央。
一、隋唐时期政权的更迭 (二)唐朝的兴亡:
1.关陇集团与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渊接受其所 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 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并 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 统一全国。
一、隋唐时期政权的更迭 (二)唐朝的兴亡:
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中国古代史第一轮复习隋唐专题复习名师课件

中国古代史第一轮复习隋唐专题复习名师课件
总结:隋朝开创了自汉以后又一个封建社会的盛 世之端,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2.分析: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认识
主观 ①加强南北交通,有效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动机: ②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掠夺
③对江南繁华地区的巡游
客观: ①带来人民沉重的徭役负担,人们把它归为炀帝的 暴政
②大运河的开凿是南北经济发展的结果
③其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 文化交流,巩固了统一,促进运河交汇处新兴繁华商业城市 出现,泽被后世
3.关于西藏地区:
①唐朝:联姻通好;军事战争;长庆会盟
②元朝:设宣政院等,正式成为元朝行政区域
③明朝:三举措(设卫所、用藏人、立僧官), 与内地联系更加密切。 ④清朝:三制度(册封、驻藏大臣、金瓶 掣签),与内地联系更为密切
莫高窟第112窟反弹琵琶
中国美术馆被装扮成了莫高窟的形状
安详的菩萨像
第四单元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581——907)
一、阶段特征: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1.政治上: (1)国家统一安定,(政治清明、矛盾缓和, 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局面。)
(2)制度多建树(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改府兵制为募 兵制等)
A.中国人民自古就反对战争
B.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和和睦相处的理念
C.中华民族是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
D.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老子》第三十三章说“自胜者强”,《论语·子 罕》说“为仁由己”,《论语·卫灵公》说“君 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商君书·画策》说 “自恃者,得天下。得天下者,先自得也”。从 以上引述中可知, 是支持着中国人自立于
DD.吴道子
16.我国规模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石窟是: A.云冈石窟 B.龙门石窟 CC.莫高窟

高三历史课件:中国古代史隋唐时期单元第一轮复习

高三历史课件:中国古代史隋唐时期单元第一轮复习

C . 是用考试的办法选择官员的制度 完善于唐朝僵化于明朝
3.下列关于隋朝具有开创性举措的各项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下列关于隋朝具有开创性举措的各项表述, ①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 ②以科举制选拔官员
③开凿长江淮河间的运河④将国家掌握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开凿长江淮河间的运河④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历史作用: 历史作用:
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 ①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 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 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 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②三省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 三省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 较低, 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 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 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海河
涿郡(北京) 涿郡(北京) 三点
广通渠 长 洛阳 安 淮水 长江
四段 黄河 五河 (
江南河

钱塘江



返回
1.(02上海历史5)汉承秦制,唐袭隋 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 朝却二世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A 周边少数民族入侵 C 宦官擅权外戚临朝 B 统治集团内讧变乱 D 横征暴敛苛政黩武
成大统一: 成大统一
唐的建立: 唐的建立 618,李渊,唐,长安.
唐 初 盛 世
政治-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制度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经济-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戒奢从简. 文化-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其他-开明民族政策,开放外交. 武皇统治: 武皇统治 重农业;善用人;发科举;自荐;-经济继续发展. 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 选贤能,改吏治;发生产;限佛教;募兵;文治-科举.

高三历史古代史第一轮隋唐复习课件5

高三历史古代史第一轮隋唐复习课件5

【高考真题】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 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 ) 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君主集权 C.分割宰相权力 D.利于集思广益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理解。 唐代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实质是分割宰相的权力。 宰相制度的演变反映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这一矛 盾演变的基本趋势是相权的削弱,君权的加强。
文化
二、政治——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1、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和形成。
(1)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三省体制。隋文 帝创立三省六部制,唐太宗完善。 (2)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①职权:
唐朝三省六部制,并被后沿袭 皇 帝
中书省
(起草诏令)
尚书省
(执行政令)
门下省
(封驳审议)
吏、户、礼、兵、刑、工
唐朝三省六部制
1、发达的农业 (1)耕作工具的进步 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为后 世所沿用 (2)灌溉工具的革新: 立井水车(北方)
唐朝时出现筒车(长江流域)
唐朝筒车复原图
1、发达的农业 (1)耕作工具的进步 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为后 世所沿用 (2)灌溉工具的革新: 唐朝时出现筒车 2、手工业的进步 (1) 制陶业: 唐三彩 (2)制瓷业 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3)丝织业
【典型例题】明末清初的吕留良曾写道:“……进士尔何 能,能作八股耳,其中并多不能者,一行作吏无须此。三 百年,几十科,科数百人印累累,如今知有几人名?大约 尽作蝼蚁死,人言蝼蚁可怜虫,吾言凶恶过虎兕。……”在 材料中,吕留良主要想说明科举制度( ) A.选贤能治国,为国家所用 B.选拔的人才视野开阔 C.导致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脱离 D.内容单一,文体要求走向极端 【解析】选D。解答本题注意提取关键词“进士尔何能,能 作八股耳”和“三百年,几十科,科数百人印累累,如今 知有几人名”等,可知三百年的时间考一种文体,这反映 了科举制发展到明清时期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故D项符合 题意。A、B、C三项均与材料无关。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隋唐时期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隋唐时期
复习——隋唐时期
581年——907年
整体感知隋唐时期概况(581—907)
朝代更替:
隋朝: 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618年杨广(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亡。
唐朝: 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907年被藩镇所灭,唐朝结束。
疆域: 隋朝疆域图
唐朝疆域图
唐帝国东西有九千五百里,南北有一万六千九百十 八里。与当时拜占庭帝国﹑伊斯兰帝国并称“世界三大 帝国”。
节度使之权: 招募、指挥、 军储、监察、 财政、行政
等大权于一身
唐末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藩镇割据
(2013.江苏单科)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 “凡未加盖” ‘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 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 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 “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李伯重《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
2、曹魏时期,出现灌溉工具翻车;唐朝时出现水转筒车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 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 到涿郡(今北京),流经天津、 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和浙江, 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 开通意义 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7千米。 1.加强南北交通和交流,巩固中央政府对全 国的统治。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决策系统
吏部 官吏的任免和考核
户部 户籍、土地、赋税
中书省 草拟
礼部 礼仪、科举
皇 帝
尚书省
执行 兵部 军政
门下省
审议刑部 刑狱
政事堂
工部 国家的工程建设等
作用:三分相权,各部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君权 独尊,集体决策又减少决策的错误;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
三省按照决策的程序分工,三省长官在政 事堂讨论,形成决策,由中书省起草,皇帝 批准后再由门下省审核,下发尚书省执行。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课件(统编版)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课件(统编版)
巩固统一
3.炀帝亡隋
(1)原因
①政治:穷奢极欲,大兴土木 ②经济:兵役和徭役繁重,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③军事:穷兵黩武,三次大举征伐高丽 ④阶级: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爆发
(2)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 隋朝灭亡
辨析比较——秦、隋两朝的相似之处
(1)都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2)统治时间短,都因为暴政引发了农民起义,二世而亡。 (3)都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工程。秦修建了万里长城,隋开通了大运河。 (4)都制定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秦朝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 治体制,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课标要求
1.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 2.认识隋唐时期民族交融的新成就。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能够通过史料分析隋朝短世而亡的历史教训,和唐朝出现盛世局面的原因, 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能够利用历史年表描述隋唐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情况,知道唐朝的盛世局面 以及与周边的各民族关系。运用所学知识和相关史料,对“贞观之治”“开元 盛世““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等重要历史史实和现象提出自己的解释。
(3)军事上:由于发动了对高丽的战争,需要运输大量军队和物资,利用运河 转运比较便捷。
(4)个人原因:开运河与隋炀帝本人巡游作乐,眷恋江南景色和物质繁华也有 直接的关系。
大运河开通得出历史意义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天下转漕(水上粮食运输),仰此一渠。……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
其为利也博哉!




文帝 炀帝 高祖 太宗
高宗 武则天 玄宗

第6讲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第6讲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三、安史之乱与五代十国
(一)唐朝的统治危机
唐初
府兵制
兵农合一 中央拨款 只管军事
经济基础:均田制破坏 导致无兵可征
唐中叶
募兵制
职业军人制
兵农分离 拥兵自重 大权总揽
三、安史之乱与五代十国
(一)唐朝的统治危机 结合以下材料,思考唐朝的危机?
募兵制
边地节度使 赋权过重
(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
灭亡 ①隋炀帝的暴政: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又三次大举征伐_高__丽__; 原因 ②各地起义: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
标志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一、隋朝的统治:盛极一时,短命而亡
【民族关系】【链接·选择性必修1·P61】
1.战争: 突厥、吐谷浑、 党项等周边民族 先后归附。
手工 业
商业
对外 贸易
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体系;秘色瓷、唐三彩。瓷 器大量输出国外。唐朝丝织技术高,同时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唐宋时期,为使瓷器在烧制过程中不粘连,工匠在器物底部放置已烧好的黏土 块—支钉。〔选必二21〕
柜坊(银行雏形)飞钱(类似汇票)出现;〔选必二38〕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 进一步繁荣。〔选必二35〕唐初铸行“开元通宝”钱,此后铜钱大多以“通宝”“元宝”命 名。〔选必一87〕城市发展,长安成为国际大都市,南方“扬一益二”
央财设政置,户唐口太一宗般:设也置不安西上都报护户府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措施推灵广活
到其机他构少数羁民縻族府地州区。 ——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武则天:设置北庭都护府
方式多样
回纥 吐蕃 靺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板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第6讲隋唐盛衰及其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板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第6讲隋唐盛衰及其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

唐太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 “贞观之治” 怀 纳 谏 。 在 其 统 治 时 期 出 现 了 开 明 政 治 局 面 , 史 称
“__贞__观__之__治__”
武周政权
武则天当权期间,唐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_唐__玄__宗__统治期间,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空前繁荣,史 “开元盛世”
探究 强化关键能力
视角1 隋唐政治制度的创新 材料 唐代的两大重要政治制度具备了现在“民主”的因素。一个在一 定程度上遏制了皇权,折射了现代三权分立和内部民主的影子;另一个 和当今的公务员制度相似,为国家选拔了人才,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流动。 尽管受时代的制约,唐代的“民主”制度终没能有效地继续运行,只能 称其为“闪落的民主”,可历史见证了古人在追求民主的路上进行过的 不懈努力。——摘编自杨春莉《封建制度下闪落的民主》
的徭役
唐初:租 庸调制
(1)内容: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 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__庸__。 (2)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 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天宝年间,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 背景
府财政收入锐降
唐后
每户按_人__丁__和__资__产__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
3.五代十国
唐朝灭亡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_后__梁__、后唐、后晋、后汉、 后周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 政权更迭 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 为“十国” 后周世 努力清除五代弊政,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 宗改革 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拓展深化
辩证认识唐朝的盛世局面 (1)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是各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统治者 的个人功劳。 (2)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存在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武则天统治时 期的武周政权“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开 元盛世”也是几代皇帝连续执行类似的宽松政策和几代劳动人民 艰苦努力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均田制
独相制 到群相制 以考试选拔官员 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府兵制 4、兵 制
募兵制
租庸调制 5、赋役制度
两税法
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减轻农民负担,导致军阀形成 庸成年男子可以布帛代役 从人丁为主到资产为主
● 重点阐释
1.三省六部制
三省,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诏令。 职权 : 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最高行
A、制订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制度和政策 B.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水上运输通道 C.修筑了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 D.推行了以思想统一服务于政治统一的统治方法
隋唐历史发展线索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武则天统治
贞观之治
589隋统一中国
581隋建立
618年唐建立
藩镇割据 农民起义
907年唐灭亡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隋朝疆域图
唐朝疆域图
隋唐时期概况(581—907)
隋: 581隋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618年杨广(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亡。
唐: 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907年被藩镇所灭,唐朝结束。
隋的建立: 581,杨坚,篡权,开皇,长安.
成大统一:
条件:民族融合;经济发展;政治反差;人心思合. 意义:结束分裂;.有利统一 ,安定,社会发展.
初 盛
贞观之治:
经济-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戒奢从简. 文化-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其他-开明民族政策,开放外交.
武皇统治: 重农业;善用人;发科举;自荐;-经济继续发展.
开元盛世: 选贤能,改吏治;发生产;限佛教;募兵;文治-科举.
海河
广通渠 洛阳
长 安
黄河
淮水
涿郡(北京) 三点 四段 五河
②三省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
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 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皇帝
相权分割 皇权加强
中书省
① 决策
尚书省
③ 执行
门下省
② 审核
吏户




部部




注意:
三省互相制约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 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中书省秉承皇帝旨
政治:国家统一 制度完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阶 经济: 封建经济繁荣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段 特
民族关系: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征 对外关系: 对外友好交流频繁
文化: 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深远形成中华文化圈
国家统一 制度完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1、中央官制 2、选官制度 3、土地制度
江都(扬州)
长江
江南河
钱塘江 余杭(杭州)
返回
1.(02上海历史5)汉承秦制,唐袭隋 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 朝却二世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A 周边少数民族入侵 B 统治集团内讧变乱 C 宦官擅权外戚临朝 D 横征暴敛苛政黩武
2.(04春季12)秦、隋是两个短命王朝,却分别 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 贡献是
2.科举制度
演变:隋文帝时采取分科考试;隋炀帝,始建进土科。贞观年 间,以进土、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 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地位。
北宋进一步严格考试程序.考试实行糊名法。明朝“八股取 士” ,科举制遂成为专制主义政权钳制思想、培养奴仆的工具 了
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①它确立的选官形式和程序,改变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起到抑制门阀的作用。②使大批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 试参加政权,扩大了官吏来源和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③科举 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促 进了文化教育发展。④科举制把选拔人才、任命官吏的权力, 从地方豪门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 于政局稳定。因此,科举制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高考前瞻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是 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历年高考都是命题 的重点之一。已考查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 文化、民族关系等各方面,今后命题除继续突 出上述各方面的内容外,本单元知识与现实的 联系,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应是我们 关注的重点。由于本单元的许多内容便于考查 学生的综合归纳分析能力和史论结合的方法, 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应重视对这些能力的培 养。
中国古代史第一轮复习要求
紧扣教材 注重基础 全面系统
第四章 隋唐单元复习
封建社会的繁荣
——隋唐时期
2007年高考大纲历史科考试要求
• 4.隋唐(1)隋朝的兴衰与唐朝前期的政局隋朝的 建立与统一;两都的兴建和大运河的开凿;隋 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唐朝的建立与“贞 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之治”(2)隋 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三省六部制;科 举制;租庸调制;两税法(3)隋唐时期的社会经 济(4)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5)隋唐时期 的对外关系和新罗的交往;和日本的交往;和 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交往;和中亚、西亚、 欧、非各地的交往(6)隋唐时期的文化
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六部: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户部一一主管户口、赋 税等。礼部──主管国家的礼仪制度。兵部──主管军政.刑部 ──主管刑法。工部──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
①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
历史作用: 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 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短 创大制度: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兴建二都
隋 朝
建大工程:
广设仓库 开通运河
修筑驰道
行大暴政: 重役-劳役兵役;严刑酷罚.
致大起义: 611,山东长白山,瓦岗军,隋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将所杀.
启大盛世: 正面:统一、制度、工程;反面:提供借鉴教训.
唐的建立: 618,李渊,唐,长安.

政治-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制度
意草拟政令,门下省仅有封驳权,没有裁决权, 他们都必须绝对听命于皇帝。它能减少中央政令 失误和腐败,却不能从根本上杜绝。随着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恶性发展或朝政腐败,权力失去制约 与平衡,三省六部制也就丧失了维护封建统治的 积极作用。
1.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是
A.打击了士族势力 B.限制了皇权 C.分散削弱了相权 D.实现了立法司法行政的三权分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