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说专题复习(含2019高考题)
2023届语文二轮复习小说专题讲练:塑造形象的手法

2023届语文二轮复习小说专题讲练:塑造形象的手法塑造形象的手法一、高考真题类别篇名题目(2019·新课标Ⅰ卷)鲁迅《理水》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6分)(2019·新课标Ⅱ卷)莫泊桑《小步舞》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6分)(2022·浙江卷)和军校《逛》作品塑造敦厚的形象主要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6分)(2018·江苏卷)凌叔华《小哥儿俩》二乖的天真可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6分)(2017·山东卷)乌热尔图《七岔犄角的公鹿》本文第~段描写公鹿与狼搏斗的过程,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4分)二、塑造形象的手法答题规范:1.分条作答,标清序号①②③2.每条答案都分为三个层次:是什么(指出手法)+为什么(结合文本分析为何是此手法)+怎么样(此手法有何表达效果)三、回顾教材请以祥林嫂形象为例,谈谈《祝福》一文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刻画手法简要分析答案启示对祥林嫂的刻画主要运用了肖像描写的手法对祥林嫂的肖像描写主要体现在对她初到鲁镇、再到鲁镇和死前与“我”相遇三次的衣着打扮、脸色、精神状态等方面的描写,刻画出一个勤劳、朴实、善良、温顺、要求极低、易于满足的慢慢走向死亡的妇女形象。
具体方面:在文中找出所有关于主要人物出场的地方,从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角度来赏析对祥林嫂的刻画还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对祥林嫂的语言描写较多,重点体现在以下情节中:(1)与“我”就“有无魂灵”问题的对话,体现其封建迷信思想桎梏下矛盾的心理;(2)对四婶讲阿毛,体现其痛苦、自责;(3)对大家讲阿毛,体现其麻木、空虚;(4)与柳妈的对话,体现其精神重压,陷入恐惧。
高考小说阅读知识及2019年小说真题解析144页

年份 卷别
选文
主旨概要
考点
2019
全国Ⅰ卷
全国Ⅱ卷 全国Ⅲ卷
《理 水》 (鲁 迅)
借夏禹歌颂了“中国的脊梁”①理解小说人物形象、主旨、写 式人物的伟大,辛辣地讽刺 作特点; 了那些不关心人民疾苦,只 ②分析人物塑造手法 知道搜刮民脂民膏的官僚阶 ③探究小说文本特征(“故事” 层,讽刺了那些顽固保守、 与“新编”) 因循守旧的丑恶文人。
揣摩人物的心理,分析概括主旨。
(贾平凹)
②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探究创
作意图
考情分析
全国卷近几年在小说阅读这一考点上的几个特点: 1.选材范围。以现当代的中外名篇或名家作品为主,作品内容具有较强的文学 性或审美情趣、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试题样式。题型和分值相对稳定,但2017年略有调整(一道单选、两道主观 命题 题,约14分)。 分析 3.考题特点。(1)问题设计侧重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
《小步舞》 (莫泊桑)
对为增快日益工业化城市进 度而放弃原有的人们于社会 生活中的精神家园的无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①理解小说内容、人物形象、主 题; ②分析人物形象塑造手法; ③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不忘初心,承担使命,为人 ①理解小说主题意蕴
《到梨花屯去》 民负责。
②赏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何士光)
③分析小说开头结尾情节的作用
目录
1
2
3
4
01
PART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外貌、性格、品质、身份 7种典型人物形象积累 塑造人物的手法 次要/主要人物的作用,小说中的“我” 物象的作用
形象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把握小说中的人首先要完成 的就是牢牢抓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最新整理)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项练习:小说类阅读经典考题

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项练习:小说类阅读经典考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项练习:小说类阅读经典考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项练习:小说类阅读经典考题的全部内容。
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项练习:小说类阅读经典考题 引言 高考文学类文本考查中,小说所占比重逐步上升。
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第一份试题始制的2007海南宁夏新课程卷开始尝试着从传统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选材〔《林冲见差拨》〕命题,同年的湖北卷考查了杨闻宇的《日月行色》。
2017年开始有了四份小说试题,分别是:海南宁夏卷的欧·亨利《二十年以后》、广东卷假设昂·吉马朗埃斯·罗萨的《河的第三条岸》、浙江卷的阿·马·高尔基《乌米》和江苏卷汪曾祺的《侯银匠》。
2017年小说阅读考查开始“扩大化”,由上一年的四份变成了五份:海南宁夏卷的铁凝《孕妇和牛》、辽宁卷贾平凹《遗璞》、安徽卷的宗璞《董师傅游湖》、浙江卷的大卫·洛契佛特《魔盒》和四川卷的凯·杰罗姆《想象》.2017年高考那么五份,广东卷沃尔夫冈·博歇尔特的《面包》,山东卷老舍的《骆驼祥子》,陕西卷莫泊桑的《保护人》,安徽卷许辉的《碑》和辽宁卷王安忆的《洗澡》。
2017年也是五份:安徽卷加卡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江苏卷宗璞的长篇小说《西征记》节选,广东卷陈秉汗的《严冬海猎》,浙江卷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第9车厢》,辽宁卷比亚纳的《怪人》。
2019年小说阅读专题之高考真题汇总

考点14 小说阅读(一)(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理水(节选)鲁迅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
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
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
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
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
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
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
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
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
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
“查的怎么样?”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
非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5)(含解析)新人教版练习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5)(含解析)新人教版练习)李仕才小说阅读训练(五)探究[对点练]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后面的题目。
配角聂鑫森父亲邵伟夫,先是话剧演员,后来又成了电影、电视演员。
他的名字很气派,“伟夫”者,伟丈夫之谓也。
可惜他一辈子没演过主角,全是很不起眼的配角,虽是剧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就是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台词,演绎几个小情节而已。
他的形象呢,身材矮小,脸窄长如刀,眉粗眼小口阔,演的多是反派人物:黑社会小头目、国民党下级军官、现实生活中的可怜虫……他的名字是当教师的爷爷起的,爷爷曾对他寄望很高。
没想到他读中学时,有一次演一个小话剧的配角,神采飞扬,被动员去读一所中专艺校的话剧班,从此他就很满足地走上了演艺之路。
因为母亲是苗族人,可以生两胎,我下面还有一个妹妹。
我叫邵小轩,妹妹叫邵小轮。
通俗地说,我是小车子,妹妹是小轮子。
我们的名字当然是父亲起的,母亲似乎很欣赏,觉得低调一些反而会有大出息。
母亲在街道居委会当个小干部,人很漂亮。
我和妹妹似乎承袭了她的基因,长得都不丑。
母亲对于嫁给了父亲,一直深怀悔意,原想会有一个大红大紫的丈夫,不料几十年来波澜不惊。
我母亲都不让我们去剧院看父亲的戏;电视上一出现有父亲身影的剧目,她便立即换台。
她还嘱咐我们,不要在人前提起父亲是演员。
这种守口如瓶的习惯,久而久之造就了我的孤癖性格,在什么场合都沉默寡言。
读初中时,一个男同学悄悄告诉我:“你爸爸的戏演得真好,可惜是个小角色。
如果让他演主角,肯定火!”父亲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尤其是进入影视圈后,或是东奔西跑到一个个剧组去找活干,或是找到了活必须随剧组四处游走。
每当他一脸倦色回到家里,首先会拿出各种小礼物,送给妈妈、我和妹妹,然后把一叠钞票交给妈妈。
我把男同学的话告诉他,他听了,微微一笑,说:“在一个戏中,只有小人物,没有小角色,这正如社会的分工不同,却都是平等的。
主角造气氛,配角助气氛,谁也离不开谁。
2019高考语文小说题目及答案(全国卷123)

目录2019-全国卷Ⅰ (1)2019-全国卷Ⅰ-参考答案 (3)2019-全国卷Ⅱ (4)2019-全国卷Ⅱ-参考答案 (6)2019-全国卷Ⅲ (7)2019-全国卷Ⅲ-参考答案 (9)2019-全国卷Ⅰ(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理水(节选)鲁迅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
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
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
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
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
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
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
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
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
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
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高考小说阅读知识及2019年小说真题解析

形象积累
形象积累
头脑中的答案区: 各种人物形象以及相应的描述语言
激
判
活
断
记
选
忆
择
试题文本
做出答案
1.父亲形象
1.父亲形象
谁的电话 老葛终于赶在快递公司下班前把月饼寄出。 团圆之夜,主任看老葛一人在家,便请他到自己家喝酒。主任还说,他要好好向 老葛学习怎样教育孩子。 老葛老来得女,为了女儿小若能考出好成绩,可谓劳心劳肺,烟不抽酒不喝,挣 断脊梁筋大手大脚为小若买书,送学习班。用别人的话说,这些年,老葛为了孩子活 得极其不男人。 小若的高分数给老葛长了不少脸,从玉城小学到玉城高中,多少次家长会,老葛 都被请到主席台就坐。高考后,老葛还被请去演讲。 “老葛兄,在做父亲方面,我要向你学习。来,我敬你。”主任举起酒杯,老葛 惶恐地站起来,主任“吱”的一声把酒喝了下去。老葛觉得主任喝得很有型,很有风 范,很男人。搁以前,主任是不用正眼瞧自己的,更别提敬酒…… 主任一接通就说:“毛毛,你如果不回来复习,别想我搭理你。” “老爸,别气坏身子,中秋节快乐!”电话那头传来毛毛的声音,“收到我给你 寄的月饼了吗?你尝尝跟家里的有啥区别。”……
环境 主题
这个人交代出当时的某种社会环境和背景。
这个人或直接或间接体现某种主题。 这个人身上寄寓着作者的某种情感。
次要人物
1.牵线搭桥,推动情节 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他们的出 现主要担当特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叙事功用,常常起到线索作用。
2.侧面衬托,个性鲜明 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衬托得活灵活现,凸现主要人物品质,表达思想感情,使主要 人物更加鲜明清晰。
1.父亲形象
这时,老葛的手机也响了起来。老葛一看电话,脸上沟壑纵横的皱纹笑成了一 团,像地球仪上密密麻麻的经纬线:“我家小若的!喂,小若呀……”老葛愣了一 下,看了看主任,乐呵呵地说,“知道了,今天中秋节,我很快乐,你也要快乐!” 说完,老葛埋怨,“这孩子,真浪费,千里迢迢打电话就为了祝我中秋节快乐!”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 小说的语言

语文二轮复习小说专题:小说的语言高考《考试说明》对小说语言的鉴赏有两层含意:一是鉴赏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即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即文中人物对话、独白等,人物语言应该是性格化(个性化)的语言,要能充分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二是鉴赏小说作者的语言风格,即作者的叙述语言,指作者在小说中叙述事件、描绘人物、发表议论、抒发感情时使用的语言,包括词语锤炼、修辞、句式、地方(时代、生活)色彩、语言风格、语体色彩。
做题前先辨明题目要求鉴赏的是文本的语言还是文本中人物的语言。
一、高考真题类别篇名题目2021·浙江卷红柯《麦子》11. 赏析文中画线部分比喻、象征手法的艺术效果。
12. 小说用多种风格的人物语言塑造了主人公多方面的品格,试作分析。
2020·浙江卷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雪》10. 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2019·浙江卷萧红《呼兰河传》10.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4分)2018·全国II卷老舍《有声电影》6.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2016·新课标Ⅰ卷李锐《锄》(3)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4)“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
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8分)二、小说语言的鉴赏角度(一)用词之美1.叠字叠词作用:①使描绘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富于艺术魅力;②使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
2.动词、形容词、量词、副词作用:凝练、细腻、形象、逼真,能够形象地表现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心理,同时也能很好地表现小说的主题。
3.贬义词、褒义词作用:态度鲜明,更能表达感情倾向。
4.文言词作用:用语考究,古朴典雅。
(二)句式之美1.长句、短句作用:①长句,表意严密,内容丰富,精确细致;②短句:表意灵活,简洁明快,节奏感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题的含义 意蕴:
8.结合全文谈谈“驴背上的‘状元’”的意蕴。(2019淄博一模)
(一)从内容(表层意蕴)看:
①“驴背上”Βιβλιοθήκη 他有农村生活的亲身体验,整天价和农民泡在一起,自小 和小驴子交上朋友;积极地反映农村生活,少年时就在驴背上编唱本,跟 乡下老汉谈得十分投机,常常手拿唱本高声唱着,他的一套本事,都是驴 屁股上练就的。
②引出下文 为下文情节做铺垫 ③人物 ④主题 3 交代故事的主人公 4 首尾呼应,使故事情节更完整 5 照应题目
二中间段落的作用:
1 人物上:揭示人物身份,展现人物性格、心理,丰富人物形 象。
2 情节上:①照应前文的情节 ②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情节做铺垫 ③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3 主题上:揭示主题,深化主题。 4 阅读感受上: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几年时间,纸张已经发黄,通缉令上的照片也已有点模糊不清。
9.小说结尾出乎意料,试结合全文,分析这样结尾的好处。(6分)
①情节上:结尾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使小说的情节曲折,增强 了阅读的兴趣。 ②人物形象上:使摊主的形象更加丰满。他善良、不贪、踏实做人。 ③主旨上:深化了小说的主旨。从一个单纯的感恩主题,深化为踏实做人, 本分做事。
《林掌柜》 6.“我”和杨跛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有同有异,请结合作品对此 进行简要分析。(6分)
同:都是次要人物,都推动了情节发展,有利于展现小说 主题。
异:“我”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事件的参与者,诚信经 商的理念在“我”身上延续,拓展了小说主题。
杨跛子是反面角色,其讹鞋和骗酒的行为有助于塑造 林掌柜和父亲形象,从而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
6分,一般三至四条性格特点。 为避免选词不准或词不达意,可如下写: 形容词+动宾短语(结合内容) 如:有原则,不为钱伤害情义
积极乐观,勇敢面对生活的坎坷 原文中评价人物的形容词可直接写到。
外貌描写(肖像、神态、服饰)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细节描写
A.第三者之口
(通过别人的反应)
①故事切入自然,“我”不太喜欢喧闹,而老舞蹈师又天 天来这里,两人相遇才有可能,以此切入故事,自然而不 做作。 ②有利于情节的集中与展开,苗圃既是表演的舞台,也是 人生的舞台。 ③使故事有余味。苗圃铲平了,故事自然结束,但主人公 怎样了,让人牵挂。
2019年河北衡水中学小说《萧亮飞》 9.小说设置马三卖字画被萧亮飞发现自己的一幅《寒菊图》的情 节,有什么作用?(6分)
②“状元”指他大名鼎鼎,文学作品闻名遐迩;特长拉弹唱样样精通,是 吹拉弹唱的首席演奏者。(4分)
(二)从主题(深层意蕴)看:
作家就要与人民打成一片,只有深入生活,扎根基层,才能写出好作品 ;做百姓的贴心人,有农民情怀,心与百姓相通。解答了生活与创作的关 系,倡导艺术家走入人民之中,写出有时代高度、时代温度的作品。(2 分)
物形象(1分); 2从侧面,用刘氏父女来衬托祥子(1分),
用“别的车夫”与祥子形成对比(1分)。
《三国演义》中 《三顾茅庐》小说是如何塑造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的? 《空城计》中是如何塑造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的?
2019年菏泽一模小说《老实疙瘩米好》
9. 这篇小说是怎样塑造主人公米好形象的?请简要赏析。
三结尾段的作用:
1 人物上:烘托人物性格和心理,丰富人物形象。 2 情节上:①交待故事结局,情节完整。
②出人意料的结局: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增强戏剧性 引人深思。
③留下空白的结局: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 间,引人深思。
④首尾呼应,照应题目。 3 主题上:画龙点睛,揭示主题,
或者 深化主题升华主旨。
重要情节的作用:
①情节上:小铡刀多次出现,使情节更加曲折,有助于推 动情节发展。
②人物形象上:小铡刀体现了林掌柜对鞋子质量的严格要 求,代表着他的坚守与追求,有助于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 。
③主题上:小铡刀象征着保证质量、诚信经营的营商理念 ,有助于突显小说主题。
小说《林掌柜》 6. 小说用较长的篇幅介绍张皮匠制作靰鞡鞋的工艺,有 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小说《手艺》 小说以“手艺”命名有什么好处?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①凸显人物形象。老罗头是民间手艺人,手艺是他一生的寄托,技艺高超、 坚守手艺是老罗头最大的特点。 ②统领全文(或:以“手艺”为线索),使情节更加集中。小说主要围绕 老罗头补锅手艺在时代变迁中受到冷落的现实展开。 ③暗示主题。小说从补锅“手艺”写起,引发对传统手艺命运的思考。
小说《深山来客》 小说以“看电影”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6分)
①看电影作为线索,串联起鹿山人夫妻与蛋镇人之间的故 事,使情节更集中、紧凑;(2分)
②看电影是鹿山人爱的承诺,也是妻子化解悲苦的方式, 有助于人物内在情感的发掘与表现;(2分)
③看电影反映了时代的贫困与无奈,更凸显了人们对于精 神生活的渴求,突出了小说的主题。(2分)
结尾的好处:
《橘子》
他获准减刑4年。出狱那天,拄着双拐去了那个小镇,去找送他橘子的摊主。摊主的妻子 红着双眼告诉他,丈夫已经在两年前去世了。说着,她递给他一个沉甸甸的纸包,对 他说,临死前让我把这包东西交给你,说你用得着。他让你也摆个水果摊,挣钱虽然 不多,可那是自己挣的,花着踏实。他打开纸包,里面是那2万元钱的赏金,分文未动。 包钱的报纸,也是他当年留给摊主的那张。
《往事》沈从文 小说写了十多个人物,但并无所谓的主要人物,有的人物甚至一 笔带过。请结合作品探究这样写的好处。
①淡化个体,突出群体形象,更能表现乡村人的人性之善;
②淡化个体,更能突出“往事”的主体地位,点明题意;
③叙写众人之善,更能渲染出一种普遍存在的和谐温馨的环境氛 围;
④这种写法使小说在叙述语言上有散文化倾向,带有一种恬淡闲 远的韵味。
①人物形象上:突显他看淡世事、不重虚名的形象特点 (2分)
②情节上:与后文萧亮飞的画菊作品忽然风行的情节形成 对比和反差,造成情节的跌宕起伏,增添了内容的趣味性 和艺术效果。(2分)
③主题上:萧亮飞的画菊作品沦为包纸,反映了世人看重 虚名,轻视实际才华的现实,从一个角度体体现小说主题 (2分)
小说《林掌柜》 5.“小铡刀”在文中多次出现,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 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小说《连枷》
9.小说标题改用“最后一课”好不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以“连枷”为题好。理由: ①标明叙事线索:连枷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媒介物,民办教 师王光荣经常让学生在上课期间帮他用连枷打豆子,导致 学生成绩下降,学校解散,自己被解雇。 ②暗示主题意蕴:连枷象征着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揭示 了农村经济落后导致乡村教育陷入困境的严峻现实。 ③揭示人物处境与情感:王光荣让学生带连枷来校劳动帮 他干私活,表明他生存的困境;王光荣“最后一课”教馍 妮儿背连枷诗,也透露出他对乡村教育的留恋与未能尽职 的愧悔。
B.语言介绍人物 C.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D写其他人物与主人公形成 对比、反衬
侧面烘托
2010年山东卷《骆驼祥子》节选 22.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6分) 答案一:祥子。
祥子是作者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着力刻画的一个形象。(1分) 1从正面,运用了动作、语言描写等手法塑造了祥子这一鲜明的人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主旨的。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 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 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重要情节的作用: 1、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
节的发展;或照应回应上文,为下文的情节作了铺垫;设置悬念, 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2、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突出或表现了人物性格。 3、对表现主题的作用。一般来说是突出或深化主题。
一 开头段的作用:
1 环境描写开头 2 悬念开头:①设置悬念 吸引阅读兴趣
小说《手艺》 8.文章写儿子收购铁锅为老罗头治病这一情节有什么作 用?请简要作答。(4分)
①表现儿子的孝顺。(1分) ②凸显老罗头嗜手艺如生命的形象。(1分) ③推动了老罗头得知儿子收购铁锅而病好这一情节的发展, 同时为老罗头得知真相而倒下埋下伏笔,使文章更有波澜。 (2分)
2019年全国卷二小说《小步舞》 9. 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 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小 说
人物形象塑造的考查
考查方式:请分析小说中××的性格特点? 解题思路:
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 是颂扬还是讽刺。
其次,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 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然后,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与原文主旨背 离或关联度不大的性格要全弃掉。
标题的好处:
小说标题的常见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 ①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如《我的叔叔于勒》《老人与海》。 ②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如《故乡》《边城》等。 ③概括小说主要事件,如《范进中举》、《林黛玉进贾府》 ④设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如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 ⑤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如《项链》、《药》等。(情节结构) ⑥具有象征意义,揭示小说主题,画龙点睛,如《洗澡》、《雷雨》、《红与黑》等。 ⑦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如《变色龙》(指向人物形象)
①综合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从正面表现主人公米好的 思想性格。如,米好的口头禅“又能怎样?”,文中多次出现的米好的“ 微笑”等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②结合人们对米好的评价和态度等从侧面表现米好的为人。结尾米好去世 后,老街邻居同事们再次谈论起他的态度都是认认真真的,可见他在人们 心中的地位和他的为人。 ③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主人公思想性格。大学同学聚会上别人的牢骚满腹和 他的从不抱怨的对比;面对被提升为主任的“毛孩子”对米好的态度,他 的同事的愤愤不平和米好自己的不计较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他的豁达大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