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文化赏析

合集下载

中英文学对比研究之文化背景分析

中英文学对比研究之文化背景分析

中英文学对比研究之文化背景分析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媒介,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与之相对应的文化背景。

中英两种语言作为世界上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它们各自的文化背景也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从文化背景的角度,探讨中英文学对比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中文的文化背景中,继承有干儿子的传统,倡导有爱心、有责任感、讲卫生,讲礼貌等。

这些文化价值深深地影响了中文的运用,因此中文注重表达方式的委婉,比如说:说话时的前缀(敬语、谦语),代替指称(他、她、它),间接表达(不太好、怎么样等)。

同时,中文注重思想深度,倡导以理服人,因此常用典故、谚语等来升华所表达的观点。

相比之下,英语的文化背景中倡导着个人主义和直接表达,英文的表述方式明确而直截了当,不像中文那般委婉,而是倾向于用肯定或否定的方式,例如:I don’t like it (我不喜欢);I love it (我喜欢)。

此外,英语的文化背景中,偏向于实用主义,表达出一种精简、高效的思想。

因此,英语中的某些单词和短语具有简捷和精准的特点,这也正体现了英语在商业交流和科技领域的地位。

总的来说,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深刻影响了它们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

在学习和研究中,我们需要注意到这种文化差异。

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适应和借鉴不同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而不是单纯的直译和死板的语言学习。

对于中英文学对比研究来说,深入研究和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对于两种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了解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所欣赏的文学作品和表现方式。

例如,了解中文文学的典故和谚语,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文文学的魅力;了解英语中的简洁与精准,可以帮助中文学习者更好地加深对语言表达思想的理解。

在现实生活中,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英文学对比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越来越凸显。

对于中英两国的文学交流和文化学习来说,了解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是更深层次,更全面的交流的前提条件之一。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性别歧视是指一种基于性别的不公平待遇或偏见,这种现象在世界各地都存在,也在英语语言中有所体现。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代词使用:在英语中,有一些代词是具有性别的,如he(他)和she(她),这种用法暗示了男性在某些场合或属性上的优越性,而女性则处于从属地位。

这种语言上的区分反映了社会中对男性和女性角色的认知和期待。

3. 夸张的男性标准:在英语语言中,一些词汇和短语经常用来描述男性特质,如strong(强壮的)、brave(勇敢的)、tough(坚强的)等。

这些词汇传递出一种对于男性刻板形象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女性在这些特质上的不足。

这些性别歧视现象的存在反映了英语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在英语语言中,男性通常被认为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多的权力,而女性则处于从属地位。

这种文化内涵凸显出男性主导和女性从属的性别角色定位,使得性别歧视现象在英语语言中得以存在和流传。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性别歧视的存在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且开始努力消除这种现象。

在英语语言中,也出现了一些反性别歧视的倡议和变革。

有些人开始使用gender-neutral(中性)代词,如they(他们)替代he或she,以求达到性别中立的表达。

也有人提倡使用gender-inclusive(包容性别)的职位称谓,如actor代替actor和actress,以避免性别差异。

英语语言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反映了该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同时也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反思。

通过倡导性别平等和消除歧视,我们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公正,使每个人都能够受到平等对待和尊重。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表现在词汇的性别化上。

在英语中,有许多词汇具有性别化的特点,比如男性和女性的职业称谓。

男性的职业称谓通常是默认的,比如“policeman”、“fireman”、“businessman”等,而女性的职业称谓通常要加上“-woman”或“-ess”后缀,如“policewoman”、“firewoman”、“businesswoman”等。

这种词汇的性别化反映了社会对于男性和女性在职业上的刻板印象,认为某些职业更适合男性,某些职业更适合女性,从而导致了性别歧视。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还表现在对人称代词和称呼的使用上。

在英语中,一些人称代词和称呼具有明显的性别偏见,比如“he”和“she”两个人称代词,在很多情况下,“he”被用来泛指男性和女性,而“she”则很少被用来泛指男性。

在一些称呼上也存在性别歧视的现象,比如“Mr.”用来称呼已婚男性,“Mrs.”用来称呼已婚女性,而对于未婚女性,则用“Miss”来称呼,这些称呼的使用反映了对于个体婚姻状态和性别身份的刻板印象。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还表现在对于性别特征的描绘和描述上。

在英语中,有些词汇或短语在描绘男性和女性特征时存在偏见,比如“strong as a man”用来形容强壮或坚强,“gentle as a woman”用来形容温柔或柔弱,这些描绘反映了对男性和女性特质的固有定势和刻板印象,也滋生了性别歧视的文化内涵。

英语语言中存在着许多性别歧视的现象,这些现象反映了英语文化中的性别角色观念、家庭结构观念和社会权力分配观念。

这些性别歧视现象既反映了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也对人们的性别认知和社会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重视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不断推动语言的性别平等化,促进社会的性别平等发展。

英语俚语的语言文化

英语俚语的语言文化

英语俚语的语言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英语俚语体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无论怎样,这种口语化、生活化、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语言,在非正式场合应用范围极广,且近年来已经逐步渗入到影视媒体和文学创作等领域。

因其诙谐、幽默的语言表达效果、明显的修辞特性和韵律十足的语言特征,英语俚语的影响力日益凸显。

因此,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绝不能忽视对英语俚语的学习,要不断积累,反复揣摩,提高英语的语感,为掌握地道的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英语俚语;语言文化;分析俚语是指应用于民间非正式场合、口语化特征较为明显的语句,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具有约定俗成且通俗易懂含义的词语,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

英语俚语是不同地域的人在非正式的场合所使用的口语化英语词语。

在英语的学习中,对刚接触俚语的中国人来说,往往难以理解其内在的含义。

只有在多听、多学的情况下,根据说话者的身份、语言交际的场合进行细致的揣摩,才能慢慢体会到英语俚语的幽默感和强有力的语言表达效果。

下面我就结合英语俚语的语言特点,谈一谈英语俚语的语言文化。

一、英语俚语的语言特色1.英语俚语具有鲜明的口语化特征英语俚语和其他各国的俚语一样,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主要应用于非正式场合的交流和交际,用于各种情感的表达和情绪的宣泄,能够让话题的开展摆脱严肃而沉重的氛围而变得较为随意。

因此,英语俚语的口语化特征十分明显,甚至在口语表达中放弃了单词原有的语意,让语言表达走向轻松和诙谐。

例如,在字面意思看来,英语peeler的本意是“削皮器,去皮器”,而在英语俚语中则是“警察”的意思,等同于美语英语中的俚语cop,在正式场合我们会使用policeman 或者policewoman来替代peeler或者cop。

2.英语俚语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同地域的人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因此,在不同的地域背景下,英语俚语也具有不同的文化和生活特征。

例如,在美国大多数地区fanny pack是“腰包”的意思,而在英国的很多地方,则经常使用bum bags 来表达同一词义,因为大多数英国人认为fanny是一种粗俗至极的表达方式,带有一定的侮辱性。

英语翻译中的语言特点与文化体现

英语翻译中的语言特点与文化体现

英语翻译中的语言特点与文化体现翻译是使不同语言之间能够相互沟通和理解的重要工具,而英语作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在翻译过程中具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和文化体现。

本文将就英语翻译中的语言特点与文化体现进行探讨。

一、语言特点1. 多义性英语作为一种高度多义的语言,同一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下常常具有不同的含义和层次。

这对于翻译者而言,意味着在进行英语翻译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准确捕捉原文的意思,并在目标语言中选择适当的词汇进行表达。

2. 隐含性英语中的隐含性较为常见,即文本中的信息并不直接明确表达,而是通过上下文、语气、语法等手段暗示或间接反映。

在英语翻译中,翻译者需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推测,在合适的情境下对隐含信息进行恰当的表达,以保持原文的意义和风格。

3. 形象性英语翻译中常常涉及到具象、具体的表达,而形象性在英语语言文化中被广泛运用。

翻译者在进行英语翻译时应注意将原文中具体的描述、形象的比喻等准确传达到目标语言中,以使翻译结果更具有视觉和感官上的冲击力。

二、文化体现1.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指不同地域或国家特有的风土人情、历史背景、社会习惯等方面的文化特征。

在英语翻译中,翻译者需要了解并充分考虑原文所涉及的地域文化差异,以确保传递准确的信息和文化内涵。

2.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指不同历史时期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和价值观。

在英语翻译中,往往会涉及到历史事件、文学作品等相关内容,翻译者需要对这些背景进行深入了解,以在翻译过程中恰当地传达原文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3.习俗文化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习俗和礼仪,这些习俗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在英语翻译中,翻译者需要注意将原文中涉及的习俗文化传达到目标语言中,以充分展现原文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综上所述,英语翻译中的语言特点与文化体现对于翻译者而言十分重要。

准确把握英语翻译中的语言特点,善于运用文化传播技巧,将原文所包含的语言和文化内涵准确而生动地呈现到目标语言中,是翻译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关键要素。

从英语语言角度分析英美性别文化

从英语语言角度分析英美性别文化

从英语语⾔⾓度分析英美性别⽂化摘要:通过对英语语⾔中有关性别⽂化的分析,可以看出英关⽂化中的性别⽂化特征。

英语语⾔表达、体现和象征着英美性别⽂化现实。

英美⽂化的这种性别⽂化现实表现为:男性总是与正⾯意义的形象相联系,⽽⼥性往往与反⾯意义的形象相联系;男性总是与重要的事物相联系,⽽⼥性则与不重要的事物相联系;男性往往与强势的成功者形象相联系,⽽⼥性则与弱势的失败者形象相联系。

关键词:英语语⾔;英美性别⽂化;男性;⼥性A Study of Gender Characteristics in English Culture Regarding the Language of EnglishAbstract:The article analyzes me culture of gender in England America through English language.The traits of gender culture in the two societies are clearly revealed through English language.English language expresses,embodies and symbolizes the cultural reality of gender in the countries.The cultural reality of gender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culture are as follows.Males are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positive images while females are associated with negative images.Males are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happenings while females are associated with insignificant ones.Males are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powerful and successful images while females are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weak and victimized-images.Key words:English language;gender traits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culture;male;female语⾔作为⼈类社会所独有的交流⽅式,⾃古⾄今都是⼈类社会⽣产、⽣活中不可或缺的⼀个组成部分。

英语习语的语言与文化分析

英语习语的语言与文化分析

收稿日期:2012-01-10作者简介:肖亚娟(1968-),女,辽宁铁岭人,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化研究。

2012年第3期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NO.32012(总81期)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General No.81英语习语的语言与文化分析肖亚娟(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铁岭112000)摘要: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的精华,是经过上千年的积累和沉淀的英国文化的结晶,它简洁精练,含义隽永,富含哲理,它以一种独特的形式展示了英国的文化底蕴和人民的智慧。

关键词:英语习语;文化;宗教信仰;地理环境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898(2012)03—0024—02习语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

历经上千年的锤炼,英语习语呈多姿多彩的形式和文化意象,它是英国民族智慧的结晶,反映了这个古老的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它文字精练,意义深长,富含美感。

西方人曾这样描述:“谚语美化语言,就象鲜花之于庭园、香料之于食品、宝石之于锦绣、繁星之于天宇”。

(What flowers are to gardens ,spices to food ,gems to a garment and stars to heaven ,such are proverbs interwoven in speech .)一、语义的独特性习语是一个词组或句子。

它囊括了成语、谚语、俚语、俗语、惯用语等固定词组或定型语句。

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它具有语义上的独特性。

首先,习语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而不能简单地按字义理解。

如birthday suit ,不是“生日礼服”,而是“赤身裸体”;best man 是“伴郎”之意。

其次,习语结构固定,它的成分不可分割、不能替代、无法增减;再次,习语取之于日常生活,是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凝练。

英语文学作品人名蕴含的语言文化

英语文学作品人名蕴含的语言文化

知识文库 第2期60 英语文学作品人名蕴含的语言文化高雨菲任何一部作品的形成,作者在创作的时候都是经过推敲的。

在推敲的时候会将人物所处社会背景、生活环境以及时代特征,引用经典,套用词汇以及谐音造字等方式命名,以此刻画人物性格,塑造出人物的形象,有的时候还会预示人物的最终结局。

本文就英语文学作品人名蕴含的语言文化进行简单分析。

引言从古至今,人名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区别他人、代表自己的简单符号。

在社会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人名更多的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时代特点以及生活环境产生联系。

文学作品是人类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文学作品的内涵也赋予在人物姓名中。

文学作品的人物姓名,其实代表着作者的一定意图。

在创作的时候,作者需要根据所要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身份地位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预示人物的最终结局。

在英语文学作品中,有一大批经典,作品的主人公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甚至成为后世某种典型人群的代名词。

因此,通过研究分析英语文学作品中人物命名的含义,就能够了解文学本身意义,同时可以察觉英语语言文化。

1.引经据典英语文学语境中,其思想源泉由希腊罗马神话与《圣经》共同组成。

在英语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补替代性的作用。

同时由此衍生出较多的文学作品。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就曾说过,如果没有神话,所有的文化就会失去其应有的创造能力。

文学创作只有利用神话才能调整视野,才能将所有的文化运动归类为统一体。

在14世纪-16世纪的这一段时期内,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就将古希腊罗马文化抽离出来,并将其作为希腊罗马文化的瑰宝。

在当时的诗人、剧作家以及小说家严重那个,希腊罗马神话与英雄传独具魅力,是不可多得创作题材,如英国的莎士比亚、弥尔顿、济慈、雪莱、萧伯纳等大部分剧作家与诗人都在创作作品的时候运用希腊罗马神话的人物与故事,同时还有一批作家和诗人,在创作的时候利用神话来传达自己的思想。

研读《哈利波特》就会发现,英国现代的女作家罗琳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其中有很多的人物名字来源于神话和中世纪的传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教案课程名称:英语语言文化赏析授课学时:授课班级:任课老师:教师职称:所在学院:外国语学院Table of ContentsUnit 1 Orien tati on (3)Unit 2 The Bible ......................................................... (5)Unit 3 Greek Myths ..................................................... ..6 Unit 4 Shakespeare ....................................................... ..8 Unit 5 Poetry (9)Unit 6 Speeches .................................................... . (10)Unit 7 Idioms (11)Unit 8 A Con trastive Study on Chi nese and English (12)Unit One: Orientation(本单元 4 学时完成)I. Teaching contents and requirements教学内容及要求)1. ContentsSelf-introduction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Brief introduction to U.K. & U.S.A.2. RequirementsUnderstanding the objective and contents of the courseComing to know assessment approaches and recommended readings Grasping some basicfacts about U.K & U.S.A.II Teaching Focus and Difficulties教学重点及难点)1. FocusContents of the courseAssessment approachesSome basic facts about U.K & U.S.A.2. DifficultiesThe national flag and the national emblemLand and peoplePoliticsIII Procedures and Activities教学步骤与教学活动)1. Self-introduction2. 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3. Brief introduction to U.K. & U.S.A.:A. the Official Name and NicknameB. the National FlagC. the National AnthemD. the National EmblemE. the National BirdF. Land and PeopleG. PoliticsH. EconomyI. A song: Candle in the WindIV Assignments 作(业)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1. What is the full name of U.K?2. What are the nicknames of U.K. and U.S.A?3. Which group of people is the largest minority group in the United States?4. What are the national birds of U.K and U.S.A?5. Please describe the separation of political powers in U.S.A..V References 参(考资料)1.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2. Background to Britain , M.D. Munro Mackenzie & L.J. Westwood,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3. 《主要英语国家概况》, 周宝娣,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4. 《英语文化》, 王逢鑫,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 朱永涛,王立礼,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VI Reflections (教学后记)Unit Two The Bible(本单元 4 学时完成)II. Teaching contents and requirements教学内容及要求)3. ContentsLead-in listening activity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BibleReading activity: Genesis 1, Ten CommandmentsIdioms from the BibleIn-class exercisesAssignment4. RequirementsHaving a basic knowledge about the BibleBe familiar with some idioms from the BibleII Teaching Focus and Difficulties教学重点及难点)1. FocusBackground informationIdioms2. DifficultiesIdiomsReadingIII Procedures and Activities教学步骤与教学活动)4. Lead-in activities5. A brief introduction6. Reading activity7. Idioms8. ExercisesIV Assignments 作(业)1. Think of 5 idioms in each category: idioms with colors, animals and nations V References 参(考资料)1. 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2. 《圣经》的文学阐释3. The BibleVI Reflections (教学后记)(本单元 2 学时完成)I Teaching contents and requirements教学内容及要求)2. ContentsIntroduction to Greek mythsIdioms2. RequirementsHaving a basic knowledge about Greek mythsBeing familiar with some idioms and proverbs from themII Teaching Focus and Difficulties教学重点及难点)1. FocusIntroductionIdioms2. DifficultiesTheir originThe differences in the names given to Gods and Godesses in Greek and Roman myths III Procedures and Activities!教学步骤与教学活动)1. Introduction to Greece2. Introduction to Greek mythology3. IdiomsIV Assignments 作(业)1. Explain the given idioms2. Think of the influences those myths have on our livesV References 参(考资料)1. 希腊神话故事精选2. 各种网上资源VI Reflections (教学后记)(本单元 2 学时完成)I. Teaching contents and requirements教学内容及要求)1. ContentsMore idioms from the Greek mythsThe zodiac and star sign2. RequirementsKnowing more idioms from the Greek mythsComparing some of them with the Chinese mythII Teaching Focus and Difficulties教学重点及难点)1. FocusIdiomsDeveloping more culture awareness2. DifficultiesThe names of 12 star signs and their implicationsIII Procedures and Activities!教学步骤与教学活动)1. Assignment check2. More idioms and proverbs3. The zodiac and star signIV Assignments 作(业)1. Choose a name from those Gods and Godnesses for yourself and explain why.V References 参(考资料)1. 希腊神话故事精选2. 各种网上资源VI Reflections (教学后记)Unit Four Shakespeare(本单元 4 学时完成)I Teaching contents and requirements教学内容及要求)1. ContentsLife and time of Shakespeare appreciation & discussion of Shakespeare 's classics2. RequirementsLearn about Shakespeare life and timeAppreciate Shakespeare's classic worksII Teaching Focus and Difficulties教学重点及难点)1. FocusShakespeare's plays, poems and famous quotes2. DifficultiesThe understanding and translation of Shakespeare 's plays and poemsIII Procedures and Activities教学步骤与教学活动)1. Shakespeare quiz2. Shakespeare's life3. Shakespeare's works4. Characteristics of William Shakespeare s plays5. Sh'akespeare's quotes6. Shakespeare's sonnetsIV Assignments 作(业)1. Appreciate some of Shakespeare ' s classic plays: Hamlet, Merchant of Venice, etc.2. Collect some frequently quotations from books or InternetV Reflections (教学后记)Unit Five: Poetry(本单元 4 学时完成)I Teaching contents and requirements教学内容及要求)1. Contents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 poetsappreciation & translation of poems2. RequirementsUnderstanding what poetry isComing to know some famous British and American poets and their poemsII Teaching Focus and Difficulties教学重点及难点)1. Focus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some famous British and American poetsTheir famous poems2. DifficultiesThe understanding and translation of poemsIII Procedures and Activities!教学步骤与教学活动)1. What is poetry?2. British poets and poetry:A. Robert BurnsB. William WordsworthC. John KeatsD. George Gordon ByronE. Percy Bysshe ShellyF. Benjamin Franklin3. American poets and poetry:A. Robert FrostB. Walt WhitmanC. Carl SandburgD. William Carlos WilliamsE. Emily DickinsonF. e.e.cummingsIV Assignments 作(业)1. Review British poets and poetry2. Preview American poets and poetryV References 参(考资料)1.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2. 《美国诗歌赏析》,姜涛主编,新华出版社,20063. 《狄金森抒情诗选》,江枫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4.《英美诗歌教程》,李正栓,吴小梅,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赤裸的缪斯》,纯子,高楠,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VI Reflections (教学后记)Unit Six: English Speeches(本单元 2 学时完成)I Teaching contents and requirements教学内容及要求)ContentsAppreciation of some famous English speechesLearn about the skills of making a good speechRequirementsRead and appreciate some famous English speechesLearn about the skills of making a good speechII Teaching Focus and Difficulties教学重点及难点)1. FocusAppreciate some famous English speeches2. DifficultiesThe understanding and translation of English speechesIII Procedures and Activities!教学步骤与教学活动)1. Power of speech2. Gettysburg Address by Abraham Lincoln3. I Have A Dream by Martin Luther King4. Discussion about the skills of making a good speechIV Assignments 作(业)1. Read more English speeches2. Prepare an English speech.V Reflections (教学后记)Unit Seven Idioms(本单元 4 学时完成)I Teaching contents and requirements教学内容及要求)Contents1 Learn the origin of idioms.2. Learn idioms about animals3. Learn idioms about Bible4. Learn idioms about color5. Learn idioms about sports6. Learn how to translate the English idioms into Chinese and the other way round.Requirements1. Appreciate English idioms2. Lear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idioms3. Learn how to translate the English idioms into Chinese and the other way round.II Teaching Focus and Difficulties教学重点及难点)1. FocusThe re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lies i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And similarity also can be identified among all the difference..2. Difficulties1) How to identity the difference and similarity between the idiom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explore the reason underneath.2) Learn how to translate the idioms from one language into the otherIII Procedures and Activities!教学步骤与教学活动). 1 Learn the origin of idioms.2. Learn idioms about animals3. Learn idioms about Bible4. Learn idioms about color5. Learn idioms about sports6. Learn how to translate the English idioms into Chinese and the other way round.7. Discus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idiomsIV Assignments 作(业)Learn more English idiomsV Reflections (教学后记)11Unit Eight A Contrastive Study on English and Chinese(本单元 4 学时完成)12I Teaching contents and requirements 教学内容及要求 )ContentsUnderstand the basic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Learn how to appreciate and use alliteration, palindrome and anagramRequirementsUnderstand the basic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Learn how to appreciate and use alliteration, palindrome and anagramII Teaching Focus and Difficulties 教学重点及难点)1. FocusTo initiate the students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from the various angles2. DifficultiesThe cultural difference behind the different languagesHow to draw the similarities among lots of differencesIII Procedures and Activities!教学步骤与教学活动)Understand the basic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1. From Structure2. From intonation3. From MeaningLearn how to appreciate and use alliteration, palindrome and anagramIV Assignments 作( 业)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se two languages.V Reflections (教学后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