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08527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光是植物生长与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直接影响植物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征。

光对植物的影响主要包括光周期、光强度和光质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三个方面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首先,光周期指的是光照的时间长度,主要影响植物的开花过程。

光周期长短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殖生长过程。

对于一些长日植物,比如大豆和小麦,他们需要较长的光照时间才会开花,称之为长日植物;而短日植物,比如大部分菊花和水稻,他们的开花需要较短的光照时间,称之为短日植物。

在实践中,人们可以通过控制光的时间长度来调整植物的开花时间,以增加产量或者加工的灵活性。

其次,光强度是光的强弱程度,光强度的变化会影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速度。

光强度越高,光合作用的速率越快,植物能够产生更多的有机物质。

因此,较高的光强度条件下,植物的生长速度会加快,植物体型也相对更大。

然而,如果光强度过高,也会对植物产生伤害,比如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会对植物产生毒性,导致叶片落叶或者植株死亡。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人们需要根据不同作物的光强度要求,选择合适的生产光照条件,来达到最佳生长效果。

最后,光质指的是光的颜色组成,光质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植物伸展生长和形态建成。

具体来说,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的形态和生理发育有不同的影响。

对于红光,它会促进植物的伸展生长,使得植物更高、更稀疏;而蓝光则会抑制植物的伸展生长,使得植物更矮、更紧凑。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通过根据植物需要来选择不同波长的光照,可以控制植物的形态和品质。

此外,红光和蓝光在光合作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植物工厂等环境下,人们可以通过人工光源来组合不同波长的光质,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生长速度。

总体来说,光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控制光周期、光强度和光质等因素,可以调节植物的开花时间、生长速度和植株形态等,从而实现对植物生长的控制和优化。

这对于农业生产和植物工厂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日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日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日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日照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命活动和生态环境。

日照的长短、强度和波长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因此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植物对日照的响应也不同。

一、日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能够进行生长和代谢的基础过程,因此日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上。

在充足的日照下,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促进生长发育。

而在日照不足的情况下,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生长发育会受到抑制。

2. 营养物质的吸收日照还能够影响植物的营养物质吸收。

光合作用中,植物能够产生质子梯度,进而促进离子的吸收和运输,促进植物的生长。

同时,日照还能够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增加根系表面积,从而增加营养元素的吸收。

3. 植物组织差异日照还能够影响植物不同组织的生长发育。

叶片、花和果实等组织对日照的响应有所不同。

例如,叶片对光照的需求较强,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促进生长发育;而果实则需要光照来产生色素和香味等化合物。

二、日照对植物的生物钟和生长节律的影响植物的生物钟和生长节律直接受到日照的影响。

在光周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方面,光周期可以分为长日照、短日照和中等日照三种类型。

1. 长日照长日照指的是日光照时长大于特定数值(一般为14小时以上)的光照条件。

在长日照下,植物生长发育表现出以下特点:叶片数量增加,茎秆变长,花朵含蕊,花期明显延长等。

2. 短日照短日照指的是日光照时长小于特定数值(一般为12小时以下)的光照条件。

在短日照下,植物生长发育表现出以下特点:叶片数量少,茎秆短粗,花朵含雄蕊,花期较短等。

3. 中等日照中等日照指的是日光照时长在长日照和短日照之间的光照条件。

在中等日照下,植物生长发育表现出中等的特点,茎秆长度适中,花期不会太长或太短。

三、日照对植物适应环境的影响植物能够通过适应不同的日照情况,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

例如,在环境中光照强度较弱的情况下,植物可以产生较大的叶面积来增加光合面积;而在光照强度较强的环境中,植物可以通过调整光合色素和叶绿体的数量和种类来适应不同的日照条件。

论述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论述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论述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是植物生长发育中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光线不仅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备物质,还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结构。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植物对光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光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首先,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质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植物体内各种物质的来源。

因此,光的充足和质量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光能影响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光的强度和方向会影响植物的生长方向和形态。

比如,在光照较弱的情况下,植物的茎会变长,叶片会变窄,以便更好地利用光线;而在充足的光照下,植物的茎变短,叶片变宽,以增加叶片的光合作用面积。

此外,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比如,红光和蓝光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最大,黄光和绿光的影响较小。

光的时间和周期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植物对光的周期和强度有一定的适应性。

比如,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而在夜晚则停止生长。

如果光周期不稳定,就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长时间的光照或短时间的光照都会导致植物的生长发育异常。

光是植物生长发育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光的充足和质量对植物的生
长发育至关重要。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植物对光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因此,为了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我们需要合理地控制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光照周期。

植物生长过程中光照对其影响的研究

植物生长过程中光照对其影响的研究

植物生长过程中光照对其影响的研究植物是生物界中非常重要的一类生物,其生长过程也是我们人类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

植物的生长需要光照的参与,光照对植物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光强度、光质等,而不同的光照条件对植物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本文将探讨植物生长过程中光照对其影响的研究。

一、光线对植物的影响光照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需要适当的光照来提供能量。

在光的作用下,植物中的叶绿素会吸收并转换光能为化学能,促进葡萄糖等有机物质的合成。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光照条件会影响其生理和形态特征的表达,例如生长速度、叶绿素含量、叶面积、花期以及产量等。

因此,光照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光照对植物生长速度的影响光照对植物生长速度有直接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的过程促进植物生长。

一般来说,较强的光照能够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从而提高生长速度。

但是,在光照持续时间、光照强度以及植物种类等方面都会有较大差异,不同的光照条件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三、光照对植物形态的影响光照对植物形态的影响也是比较明显的。

在光照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植物的茎会变得较长,造成植物的形态扭曲并使其更加纤细。

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植物的茎会变得较短,造成植物更为紧凑的生长形态。

光照还会影响植物的开花期,有些植物只有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开花。

这些现象提示我们,在育种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光照条件的影响,以充分利用光照的作用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

四、光照强度的不同对植物生长特征的影响光线的强度对植物生长特征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在太阳光线强烈的地区,植物的光照强度会很高。

这时,植物的叶面积会增加,叶绿素含量也会随之增加,而且生长速度也会加快。

这也是为什么在较强光照条件下,植物更健壮的原因。

但是,如果光照强度太强,植物可能会受到伤害,甚至会死亡。

此外,对于一些喜荫的植物,较低的光照强度也会更适合它们的生长。

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机制

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机制

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机制光照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涉及光合作用、光信号传导通路、激素调控以及光周期等多个方面。

首先,光照通过光合作用直接影响植物生长。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其中光照是驱动该过程的能源。

光合作用产生的光能被植物用来合成养分和能量,从而促进生长和发育。

光照不足时,植物无法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导致养分和能量供应不足,叶片变黄萎蔫,生长发育受阻。

其次,光照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还通过光信号传导通路产生影响。

植物的光感受器能够感知光的强度、波长和方向等信息,并将这些光信号传导到细胞内,调节植物的相应反应。

植物的光感受器主要包括光受体和光信号传导组分。

其中,光受体包括光敏蛋白质家族,如光周期素和类胡萝卜素蛋白等。

这些光敏蛋白质能够感知不同波长的光,并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而启动或抑制一系列光调控途径。

例如,光周期素能够调控植物的开花时间和光周期响应,而类胡萝卜素蛋白则与光信号传导和光合作用相关。

第三,光照还通过激素调控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激素是植物内源性化合物,对植物生长发育起到调控作用。

光照能够影响植物体内激素的合成、导向和转运,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例如,光照可以促进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和代谢,进而影响植株的伸长生长。

此外,光照还能影响植物体内激素的分布,如光照偏照能够引起植物叶片产生差异性激素信号,导致拟南芥等植物产生叶片弯曲现象。

最后,光周期是植物生长发育中另一个重要的光照因素。

光周期是指一天内光照和黑暗的时间比例。

对于许多植物来说,光周期是非常重要的生理信号,对植物的开花时间、生长节律和冬眠等生理活动起到关键作用。

植物通过感知光周期信号,调控一系列与生长发育相关的基因表达和代谢途径。

例如,暗期的持续时间可以影响植物的开花时间,对一些植物而言,只有在一定的光周期下才能进行开花。

这一机制使得植物能够适应季节变化和环境条件,提高生存竞争力。

探究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步骤

探究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步骤

探究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步骤
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怎么探究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咱们先得准备一些东西哦。

比如说,要选几盆差不多大小、健康的小绿植,再准备几个不同的光照环境。

一个可以是阳光充足的窗台,一个是有点遮阴的角落,还有一个可以是用遮光布弄出来的比较暗的地方。

然后呢,每天都要去看看这些小可爱们。

看看它们有没有长出新的叶子,茎有没有变长,有没有更绿更精神。

过了几天之后,就可以开始比较啦。

看看在阳光充足地方的小绿植,是不是长得特别快,叶子又大又绿。

再瞧瞧在遮阴处的,是不是稍微慢了一点,但也在努力生长。

那个在暗地方的,说不定就有点没精打采的。

咱们还可以拿个小本本,把每天观察到的情况都记下来。

比如说,几号看到长了新叶子,叶子的颜色有啥变化等等。

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就能很清楚地知道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啦。

是不是感觉挺有趣的?
小伙伴们,别觉得麻烦哦。

这个过程就像看着自己的宝贝慢慢长大一样,充满了惊喜和期待呢!
咱们通过这个实验,就能真正明白光照对植物有多重要啦。

说不定以后自己养花养草的时候,就能把它们照顾得更好,让它们都长得漂漂亮亮的!
怎么样,准备好和我一起开启这个神奇的探究之旅了吗?。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光照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植物的生理过程、形态结构以及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光照通过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和合成有机物质,同时也影响生物钟节律、植物体的形态展现和生殖发育等方面。

以下将详细讨论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首先,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植物合成有机物质和释放氧气的基础。

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是植物细胞生理活动所需的主要能源,通过呼吸作用进行能量供应和维持生命活动。

光照充足时,植物可以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合成足够的有机物质,促进植物生长。

其次,光照调节植物体的形态结构。

植物在光照下的生长过程中,存在着向光性和逆光性两种生长方式。

向光性指的是植物向光源的方向生长,这是因为光照能够促进茎的伸长和分枝,使植物能够更好地吸收光线和进行光合作用。

逆光性是指植物远离光源的方向生长,这主要发生在茎的侧生枝上。

逆光生长可以增加植物的叶绿素面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光能利用率。

此外,光照还会影响植物的光叶形成和光生导管发达程度,促进植物体的生长和发育。

光照还可以通过影响植物的生物钟节律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植物的生物钟节律是指生物体内部存在的一种生理节律,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一系列的生长发育活动。

光照是植物生物钟节律的主要刺激因素之一、例如,长日植物在光照时间较长的条件下会进入开花期,而短日植物则需要光照时间较短才能进入开花期。

植物通过感受光照的长短,调控开花时间、休眠状态和其他生长发育活动。

光照还对植物的生殖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光照是植物进行花芽分化和开花的关键因素。

光照可以促进植物体内激素的合成和运输,调控花芽的分化和成熟。

在光照条件充足时,植物会积累足够的能量和养分,促进花芽分化和开花。

而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植物的生殖发育会受到抑制,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的花芽分化和开花。

总结起来,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光照提供能量和合成有机物质,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光照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光照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光照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植物是我们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们是让我们呼吸的氧气的生产者。

在生态系统中,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来源。

因此,光照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光照质量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影响。

红光和蓝光是植物生长中最重要的两种光线。

红光是植物体内色素质传递的主要激发因子,它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开花和子实体发育。

蓝光则参与了植物体内的光敏反应,对植物的形态发生、侧生芽的发育等起着重要作用。

其次,光照时间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也有影响。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韧性过程,一般情况下,植物光照时间越长,植株生长越好,植株体积也越大。

然而,对于有些植物种类来说,不光照时间太长,反而会抑制其生长发育。

比如,短日植物的花期是在日照时间短的季节,长日植物则是在日照时间长的季节才会开花。

最后,光照的强度也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影响。

在自然环境下,植物能够适应不同强度的光照,但是过亮或过暗的光照都会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

如果光照强度过强,会导致植物表面热量过高,加速水分蒸发,导致植物体形态发生变化。

同时,过亮的光照也会对光合作用中的叶绿素造成破坏,影响到植物体内的光合成效果。

而光照强度过低,则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抑制作用,导致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薄弱。

综上所述,光照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植物需要一定的光照质量、时间和强度来保持其健康生长。

虽然自然条件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光照环境来调整植物的生理状态,促进其健康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照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周期)和光的组成(光质)三个方面。

(一)光照强度
1.光强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植株徒长或黄化;抑制根系;
❑植物受光不良,花芽形成和发育不良;果实发育受阻,造成落花落果;
❑光照过强,发生光抑制(光破坏);日烧;
❑光强对蔬菜品质的双向调节作用:果菜类强光、叶菜类弱光;软化栽培嫌光。

2.光形态建成
由低能量光所调控的植株器官的形态变化称为光形态建成。

☐马铃薯植株在黑暗中抽出黄化的枝条(匍匐茎),但其每天只要在弱光下照射5~
10 min,就足以使黄化现象消失,变为正常地上茎。

☐消除在无光下植物生长的异常现象,是一种低能反应,它与光合作用有本质区别。

3.需光度
植物对光强的需求,与植物的种类、品种、原产地的地理位置和长期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有关。

❑原产于低纬度、多雨地区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对光的需求一般略低于高纬度植物。

❑原生在森林边缘和空旷山地的植物多为喜光植物。

❑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需光度不同。

❑不同的生育时期需光度也不相同。

(1)根据蔬菜生长发育对光强的要求,可将蔬菜分为:
❑强光照蔬菜:饱和光强1500µmol·m-2·s-1左右,西瓜、甜瓜、番茄、辣椒、茄子等。

❑中光照蔬菜:饱和光强800~1200 µmol·m-2·s-1,白菜类、根菜类、黄瓜等。

❑弱光照蔬菜:饱和光强600~800 µmol·m-2·s-1,绿叶菜类、葱蒜类等。

(2)根据种子萌发对光的需求不同,将蔬菜种子分为:
➢需光种子:伞形花科、菊科
➢嫌光种子:百合科、茄果类、瓜类
➢中光种子:豆类
4.影响光照强度的因素
❑气候条件:如降雨、云雾等。

❑地理位置:纬度、海拔。

❑栽培条件:如栽植密度、行向、植株调整以及间作套种等,会影响田间群体的光强分布。

❑栽培设施:
(二)光质
1.太阳光谱
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150-3000nm,其中400-700nm的可见光约占52%,红外线占43%,而紫外线只占5%。

❑光质随着地理位置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光质因天气及其它遮挡材料而变化。

如散射光强度低,但红、黄光比例可达50%左右,而直射光只有37%的红、黄光。

2.光质作用
太阳光中被叶绿素吸收最多的是红光,作用也最大,黄光次之,蓝紫光的同化作用效率仅为红光的14%。

❑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红光能加速长日植物和延迟短日植物发育,蓝紫光能加速短日植物和延迟长日植物发育。

番茄苗期照射红光、蓝光有利于培育壮苗,提高抗冷性;用白光和黄光培育的甜椒幼苗素质较高。

❑影响产品的品质:红光有利于花青苷形成,紫外线有利于Vc形成。

❑光形态建成:球茎甘蓝膨大的球茎,在蓝光下易形成,而在绿光下则不易形成。

(三)光周期
1.光周期与光周期现象
❑光周期:即光期与暗期长短的周期性变化。

是指一天中从日出到日落的理论日照时数,而不是实际有无直射光的时数。

❑光周期现象:植物对日照长度发生反应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

在各种气象因子中,光周期变化是季节变化的可靠信号。

❑临界日长
长光照植物在短光照环境下,或短光照植物在长光照环境下,都不会开花或延迟开花。

这个短到足以引起短光照植物花原基发生的日照长度,叫做“临界日长”或“临界光周期”。

2.根据对光周期的要求,将蔬菜分为:
➢长日照植物:长日促进开花,十字花科、伞形科、菠菜、莴苣、葱蒜类等;
➢短日照植物:短日促进开花,豇豆、茼蒿、扁豆、刀豆、苋菜、蕹菜等;
➢中日性植物:对日长反应不敏感,黄瓜、菜豆、茄果类等;
➢限光性植物:一定日照长度范围,过长过短均不宜。

野生菜豆12-16h。

长日照植物与短日照植物的临界日长,可以互相交叉。

长日照植物在短光照环境下,或短日照植物在长光照环境下,都不会开花或延迟开花。

短日照植物,并不要求较短的光照而是要求较长的黑暗,黑暗期的长短,对短日照植物发育的影响更为重要。

长日照植物,光照是重要的,黑暗是不重要的,甚至是不必要的。

3.外界条件对光周期的影响
温度:如果日照时数相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可以促进花芽分化及开花。

如白菜、萝卜、菠菜、芹菜等,温度过高、过低,即使在长光照条件下,也不会开花,或者开花期大为延迟。

温度不仅影响光周期通过的早晚,而且可以改变植物对日照的要求。

光强:弱光即可引发光周期效应,但不及强光效应大。

光质:不同光质的光周期效应有很大差别。

红黄光效应显著,蓝光次之,绿光几乎无效果。

光周期作用光谱与叶绿素吸收光谱不同。

植株年龄:植株生理年龄越大,对光周期的反应越敏感。

发芽种子,不会对光周期起反应,而是必须要生长到一定的大
4.光周期的作用与利用
(1)作用
➢光周期影响植物在一年内的特定时期开花;
➢光周期影响植物的休眠、落叶;
➢光周期影响鳞茎、块茎、球茎等地下贮藏器官的形成。

(2)利用
❑光周期的反应特性与引种育种
❖极少数植物必须在严格临界日长条件才能开花,称为“质的光周期反应”。

❖多数蔬菜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不是特别严格。

如白菜、芥菜等在长日照下可以很快地开花,而在短光照下(8~10h/d)也可以开花,但开花时间延迟,这种现象可称为“量的光周期反应”。

正是利用了这种量的反应特性,差不多所有蔬菜种类,都有对光周期要求严格及不严格的品种,可以选育成早、中、晚熟品种。

异地引种也必须考虑光周期反应特性
❑光周期诱导:植物只要得到足够天数的适宜光周期后,即使以后处在不适宜的光周期条件下仍可开花的现象。

❖光周期效应,主要是诱导花芽的分化,即诱导植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

❖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是叶片,而不是生长点。

四)设施光照条件及其调节
1.设施光照特点
☐光照强度:设施内光强均比自然光要弱。

☐光照时数:设施内光照时数,是指受直射光时间的长短,因设施类型而异。

☐光质:设施内光质与自然光不同,主要与透明覆盖材料的性质有关。

紫外线短波辐射强度低,红外线长波辐射强。

☐光分布:露地栽培作物在自然光下光分布是均匀的,园艺设施内则不然。

2.设施中影响光强的因素
❑设施类型、结构及方位
❑采光面大小及角度
❑太阳高度角:
❑覆盖材料:吸收率+反射率+透射率=1,透射率达到75~90%。

❑灰尘、水滴对红外线有强烈的吸收能力(0.1~1.0cm的水滴大约可吸收红外线50%的能量)
3.设施中光照的调节
(1)遮光
☐初夏中午光照过强时,遮光降温;
☐避光软化栽培
(2)增光补光
❑增加透明覆盖物的透光率:无滴消雾膜,勤清洗;
❑合理调节设施方位和屋面角;
❑尽量减少建材遮光;
❑作物畦垄方向和密度合理;
❑合理植株调整;
❑利用反射光后墙涂白;用反射镜、铝箔等;
❑生物效应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