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合集下载

论述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论述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论述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是植物生长发育中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光线不仅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备物质,还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结构。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植物对光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光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首先,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质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植物体内各种物质的来源。

因此,光的充足和质量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光能影响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光的强度和方向会影响植物的生长方向和形态。

比如,在光照较弱的情况下,植物的茎会变长,叶片会变窄,以便更好地利用光线;而在充足的光照下,植物的茎变短,叶片变宽,以增加叶片的光合作用面积。

此外,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比如,红光和蓝光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最大,黄光和绿光的影响较小。

光的时间和周期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植物对光的周期和强度有一定的适应性。

比如,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而在夜晚则停止生长。

如果光周期不稳定,就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长时间的光照或短时间的光照都会导致植物的生长发育异常。

光是植物生长发育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光的充足和质量对植物的生
长发育至关重要。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植物对光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因此,为了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我们需要合理地控制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光照周期。

光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调节作用

光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调节作用

光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调节作用
光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以下是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调节作用:
1. 光合作用: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光合作用是植物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为植物提供能量和养分。

2. 生长发育:光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包括株高、叶面积、茎粗等。

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植物生长状况不同,光照不足会导致生长受阻,而光照充足则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3. 叶片形态: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叶片形态会有所变化。

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植物的叶子更厚、更绿,而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植物的叶子会变薄、变长。

4. 花芽分化:光照条件对花芽分化有很大影响。

一些植物需要长时间的光照才能开花,而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花芽分化可能会受到影响。

5. 生长节律: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与光照时间和强度有关。

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会减缓,而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植物会加速生长和发育。

6. 免疫系统:适当的光照条件可以增强植物的免疫系统,从而提高其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7. 色素合成:光照是调节植物色素合成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在光照的刺激下,植物会合成不同种类的色素,如叶绿素、胡萝卜素等,从而影响植物的颜色和光吸收能力。

综上所述,光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影响光合作用、生长发育、叶片形态、花芽分化、生长节律、免疫系统和色素合成等方面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光对植物的作用

光对植物的作用

光对植物的作用
光对植物的作用:
1、光照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光照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和能
量来源,是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的前提条件。

光照的作用不仅仅是给予一定量的能量,而且还需要一定的波长组合。

植物光合作用能合理地利用和分配太阳光中不同波长组成的光谱,使植物在有限的光能利用率和最少的辐射衰减下根据不同自然植物物种特征,最大限度地提高能量有效利用率,延长光合色素的寿命,提高氧化作用,从而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

2、光照引起植物的芽孢生长和发育:光照作用能够引起植物的芽孢生长和发育,提高生物量的增加,使植物的形态显着改变。

芽孢的分化、芽孢的诱导和发芽以及芽孢日期的定位,都受到光照的影响。

3、光照对植物的形态和性状的影响:在植物的生活历程中,光照能够影响植
物的形态、分布和性状,如光强度较低时,植物体“扁平”,光照强度较高时,植物时“高耸”;十字花科植物在周围光谱中出现花香、瓣萼变大和花柱发育等性状。

4、光照作用影响植物的光合机制调节:植物通过内部机制调节保障其正常发
育生长,光合机制调节是植物普遍进行的一种调节机制。

光照作用影响植物的光合机制调节,表现在对光能的有效利用和保护,还包括对能量,氮素等有效调节,保护植物免受光照损伤,保障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促进植物物种多样化。

5、光照对植物生物钟的作用:植物性成熟都是有时间差的,有的植物通过光
照强度的变化感知当前环境变化,从而调节植物的生物钟和光合机制的更新,达到调节复原日期的目的。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光照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植物的生理过程、形态结构以及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光照通过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和合成有机物质,同时也影响生物钟节律、植物体的形态展现和生殖发育等方面。

以下将详细讨论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首先,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植物合成有机物质和释放氧气的基础。

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是植物细胞生理活动所需的主要能源,通过呼吸作用进行能量供应和维持生命活动。

光照充足时,植物可以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合成足够的有机物质,促进植物生长。

其次,光照调节植物体的形态结构。

植物在光照下的生长过程中,存在着向光性和逆光性两种生长方式。

向光性指的是植物向光源的方向生长,这是因为光照能够促进茎的伸长和分枝,使植物能够更好地吸收光线和进行光合作用。

逆光性是指植物远离光源的方向生长,这主要发生在茎的侧生枝上。

逆光生长可以增加植物的叶绿素面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光能利用率。

此外,光照还会影响植物的光叶形成和光生导管发达程度,促进植物体的生长和发育。

光照还可以通过影响植物的生物钟节律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植物的生物钟节律是指生物体内部存在的一种生理节律,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一系列的生长发育活动。

光照是植物生物钟节律的主要刺激因素之一、例如,长日植物在光照时间较长的条件下会进入开花期,而短日植物则需要光照时间较短才能进入开花期。

植物通过感受光照的长短,调控开花时间、休眠状态和其他生长发育活动。

光照还对植物的生殖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光照是植物进行花芽分化和开花的关键因素。

光照可以促进植物体内激素的合成和运输,调控花芽的分化和成熟。

在光照条件充足时,植物会积累足够的能量和养分,促进花芽分化和开花。

而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植物的生殖发育会受到抑制,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的花芽分化和开花。

总结起来,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光照提供能量和合成有机物质,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光对植物有什么影响

光对植物有什么影响

光对植物有什么影响植物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植物通过接受光的能量,将其转化为糖分和其他有机物质,并且释放氧气。

阳光、人工光源或自然光源,都能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一、不同波长的光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不同的。

植物对蓝光的吸收较多,而对红光的吸收较少。

因此,在过去的实验中,人们多数使用红光为光源。

然而,在一定程度上,蓝光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

其他颜色的光如紫色光、绿色光,其吸收到的能量较少,对植物的生长影响较小。

二、光的强度光强度对植物的生长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光强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就越快,植物的生长也就越快。

然而,高强度的光也可能对植物造成伤害。

过高的光强度可能会破坏叶绿素和其他生物分子,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因此,在果蔬和花卉的生产中,需要控制光强度,以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三、光照时间在光照时间方面,不同的植物也有不同的需要。

光照时间不足可能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或生长畸形,光照时间过长则可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期,导致植物产量下降。

因此,在不同生长阶段,需要控制光照时间,以促进植物正常生长。

四、光的方向光的方向也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

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阳光的方向也可能会影响植物中的生长素分配和生长方向。

例如,一些植物的茎会朝向阳光的方向生长,以获取更多的光能量。

因此,在进行农业生产时,需要通过调整植物的生长方向,以利用光的优势。

总结:光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通过合理的光源的供给对植物生长也能大有益处。

在农业生产中,需要了解植物对光的需求,以通过合理的光源控制,提高植物生长速度以及生产效率。

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光照是植物生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十分显著。

光照强度是指光线照射到植物叶片上的光的强度。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因此,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光照强度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生化过程。

光照强度越高,植物叶片上的叶绿素吸收到的光能就越多,光合作用的产物也就越多。

这种光能的转化过程为植物提供了所需的能量,使其能够进行各种生物化学反应。

因此,光照强度的增加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其次,光照强度也影响植物的形态特征。

在低光照条件下,植物会发生光合作用不足的现象,导致植物叶片变窄、植株伸长、叶色变黄等。

这是因为植物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导致能量供应不足。

相反,在高光照条件下,植物叶片会变宽、植株矮化、叶色变绿等。

这是因为植物在高光照条件下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使得植物生长更加茂盛。

因此,适宜的光照强度可以帮助植物获得健康的形态特征。

此外,光照强度还会影响植物的开花和结果。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过程受到光照的调控。

在低光照条件下,植物对于开花的需求量不足,导致开花时间延迟,花蕾发育不完全。

而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植物能够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使得光合产物足够满足花蕾的发育需要,从而促进开花和结果的顺利进行。

除此之外,光照强度还会影响植物的光形态转变和代谢物的积累。

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植物的生理代谢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强烈的光照下,植物会增加叶绿素的合成,以适应更高的光照强度。

而在弱光照下,植物可能会产生更多的长藻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以增加对光能的吸收。

此外,光照强度还可以影响植物的渗透调节能力、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速率等生理过程,进而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光照强度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光作为环境信号作用于植物,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众多外界环境(光、温度、重力、水、矿物质等)中最为重要的条件。

其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光合作用对植物体的建成的作用上,光还是植物整个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

我在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即光作为调节因子的影响;但实际上光合作用是贯穿植物体后期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的,是生长发育的基础,通过在植物体幼苗分化、营养生长中起作用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植物“生长发育”实际上是指植物的生长、分化和发育。

其中生长是指体积、重量、数目等方面的增加,分化是指细胞在结构、功能和生理生化性质方面的变化,而发育则是生长和分化的总和。

植物生长分化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是植物体生长和发育的基础。

我先从细胞水平大概阐述一下光照对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的影响,再从植物体形态建成过程中逐一论述光的作用,然后是光照对植物营养生长的作用。

一、光照对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I.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分裂、生长和分化。

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细胞伸长增加细胞体积。

从表面上看似乎与光照没有什么直接联系。

但其实当幼苗长成到能进行一定光合作用的时候,光合作用便为细胞分裂与伸长提供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分裂中的细胞的细胞质浓厚,合成代谢旺盛,可以将无机盐和有机物同化为细胞质,为细胞分裂提供物质基础;当细胞体积伸长时,细胞生长需要的能量主要是来自于呼吸作用,但光合作用也作了一定的能量供应源,光合作用与细胞生长并不是完全没有联系的。

II.光对植物细胞分化的影响可能要更大一些。

这表现在光诱导、改变细胞极性等方面。

细胞极性是细胞不均等分裂的基础,而不均等分裂或分化分裂(即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在形态、生理生化上具有不同的性质)又是植物组织极性结构分化产生的基础。

有实验说明,墨角藻的大小孢子结合生成的合子在最初无细胞壁,是一个完全无极性的球形细胞,但是在由上而下的单向光线照射下,合子形成后的几个小时之内便形成了以细胞内单向钙离子流为特征的极性,此时改变光线照射方向可以改变细胞极性的方向。

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论述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间接作用:光作为一种能量。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和能量,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础,影响着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同化力形成、酶活化、气孔开放等。

光照不足会影响光合同化力从而限制碳同化,最终影响到植物光合产物的形成。

植物的生长发育被多种环境因子所影响,其中包括光、温度、水分等。

在这些因子中,光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因为它不仅影响着植物几乎所有的发育阶段,而且还为光合提供能量。

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

整个光合作用可分为2个阶级:光反应和暗反应。

在光反应阶段,植物利用光能产生ATP和NADPH;在暗反合成碳水化合物。

光合应阶段,叶绿体利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同化CO2作用是一个光生化反应,在一定光强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光照超过或低于某一临界值(光饱和点和补偿点)以后光合强度不再增加。

在达到光饱和点以前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成正比。

光调节的发育过程包括发芽、茎的生长、叶和根的发育、向光性、叶绿素的合成、分枝以及花的诱导等等。

2、直接作用:光作为一种外界信号。

光除了作为一种能源控制着光合作用,还作为一种信号影响着植物生长发育的许多方面,从种子发芽和脱黄化作用到对营养形态学、昼夜节律的开始、基因表达、向地性和向光性,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广泛的调节作用,植物受光诱导和调节的发育称为植物的光形态建成。

对植物形态构成的作用包括(1)影响某些植物种子赤酶素GA的形成:光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1)促进顶端优势:光促进茎尖、幼叶展开,抑制侧芽生长、茎伸长 。

(2)引起向性运动:如(向光性)黑暗中生长的幼苗与光下生长的幼苗在形态上有很大的差异。

(3)光周期对植物影响:光对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的萌发休眠、芽的萌发生长、黄花现象、冬季植物生长减慢停止等都有影响。

一般地说,植物的光形态建成是一些受光诱导和调节的生长、发育和分化的过程。

暗处生长的幼苗叶片小,而光照下生长的幼苗叶片则大得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照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周期)和光的组成(光质)三个方面。

(一)光照强度
1.光强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植株徒长或黄化;抑制根系;
❑植物受光不良,花芽形成和发育不良;果实发育受阻,造成落花落果;
❑光照过强,发生光抑制(光破坏);日烧;
❑光强对蔬菜品质的双向调节作用:果菜类强光、叶菜类弱光;软化栽培嫌光。

2.光形态建成
由低能量光所调控的植株器官的形态变化称为光形态建成。

☐马铃薯植株在黑暗中抽出黄化的枝条(匍匐茎),但其每天只要在弱光下照射5~
10 min,就足以使黄化现象消失,变为正常地上茎。

☐消除在无光下植物生长的异常现象,是一种低能反应,它与光合作用有本质区别。

3.需光度
植物对光强的需求,与植物的种类、品种、原产地的地理位置和长期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有关。

❑原产于低纬度、多雨地区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对光的需求一般略低于高纬度植物。

❑原生在森林边缘和空旷山地的植物多为喜光植物。

❑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需光度不同。

❑不同的生育时期需光度也不相同。

(1)根据蔬菜生长发育对光强的要求,可将蔬菜分为:
❑强光照蔬菜:饱和光强1500µmol·m-2·s-1左右,西瓜、甜瓜、番茄、辣椒、茄子等。

❑中光照蔬菜:饱和光强800~1200 µmol·m-2·s-1,白菜类、根菜类、黄瓜等。

❑弱光照蔬菜:饱和光强600~800 µmol·m-2·s-1,绿叶菜类、葱蒜类等。

(2)根据种子萌发对光的需求不同,将蔬菜种子分为:
➢需光种子:伞形花科、菊科
➢嫌光种子:百合科、茄果类、瓜类
➢中光种子:豆类
4.影响光照强度的因素
❑气候条件:如降雨、云雾等。

❑地理位置:纬度、海拔。

❑栽培条件:如栽植密度、行向、植株调整以及间作套种等,会影响田间群体的光强分布。

❑栽培设施:
(二)光质
1.太阳光谱
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150-3000nm,其中400-700nm的可见光约占52%,红外线占43%,而紫外线只占5%。

❑光质随着地理位置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光质因天气及其它遮挡材料而变化。

如散射光强度低,但红、黄光比例可达50%左右,而直射光只有37%的红、黄光。

2.光质作用
太阳光中被叶绿素吸收最多的是红光,作用也最大,黄光次之,蓝紫光的同化作用效率仅为红光的14%。

❑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红光能加速长日植物和延迟短日植物发育,蓝紫光能加速短日植物和延迟长日植物发育。

番茄苗期照射红光、蓝光有利于培育壮苗,提高抗冷性;用白光和黄光培育的甜椒幼苗素质较高。

❑影响产品的品质:红光有利于花青苷形成,紫外线有利于Vc形成。

❑光形态建成:球茎甘蓝膨大的球茎,在蓝光下易形成,而在绿光下则不易形成。

(三)光周期
1.光周期与光周期现象
❑光周期:即光期与暗期长短的周期性变化。

是指一天中从日出到日落的理论日照时数,而不是实际有无直射光的时数。

❑光周期现象:植物对日照长度发生反应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

在各种气象因子中,光周期变化是季节变化的可靠信号。

❑临界日长
长光照植物在短光照环境下,或短光照植物在长光照环境下,都不会开花或延迟开花。

这个短到足以引起短光照植物花原基发生的日照长度,叫做“临界日长”或“临界光周期”。

2.根据对光周期的要求,将蔬菜分为:
➢长日照植物:长日促进开花,十字花科、伞形科、菠菜、莴苣、葱蒜类等;
➢短日照植物:短日促进开花,豇豆、茼蒿、扁豆、刀豆、苋菜、蕹菜等;
➢中日性植物:对日长反应不敏感,黄瓜、菜豆、茄果类等;
➢限光性植物:一定日照长度范围,过长过短均不宜。

野生菜豆12-16h。

长日照植物与短日照植物的临界日长,可以互相交叉。

长日照植物在短光照环境下,或短日照植物在长光照环境下,都不会开花或延迟开花。

短日照植物,并不要求较短的光照而是要求较长的黑暗,黑暗期的长短,对短日照植物发育的影响更为重要。

长日照植物,光照是重要的,黑暗是不重要的,甚至是不必要的。

3.外界条件对光周期的影响
温度:如果日照时数相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可以促进花芽分化及开花。

如白菜、萝卜、菠菜、芹菜等,温度过高、过低,即使在长光照条件下,也不会开花,或者开花期大为延迟。

温度不仅影响光周期通过的早晚,而且可以改变植物对日照的要求。

光强:弱光即可引发光周期效应,但不及强光效应大。

光质:不同光质的光周期效应有很大差别。

红黄光效应显著,蓝光次之,绿光几乎无效果。

光周期作用光谱与叶绿素吸收光谱不同。

植株年龄:植株生理年龄越大,对光周期的反应越敏感。

发芽种子,不会对光周期起反应,而是必须要生长到一定的大
4.光周期的作用与利用
(1)作用
➢光周期影响植物在一年内的特定时期开花;
➢光周期影响植物的休眠、落叶;
➢光周期影响鳞茎、块茎、球茎等地下贮藏器官的形成。

(2)利用
❑光周期的反应特性与引种育种
❖极少数植物必须在严格临界日长条件才能开花,称为“质的光周期反应”。

❖多数蔬菜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不是特别严格。

如白菜、芥菜等在长日照下可以很快地开花,而在短光照下(8~10h/d)也可以开花,但开花时间延迟,这种现象可称为“量的光周期反应”。

正是利用了这种量的反应特性,差不多所有蔬菜种类,都有对光周期要求严格及不严格的品种,可以选育成早、中、晚熟品种。

异地引种也必须考虑光周期反应特性
❑光周期诱导:植物只要得到足够天数的适宜光周期后,即使以后处在不适宜的光周期条件下仍可开花的现象。

❖光周期效应,主要是诱导花芽的分化,即诱导植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

❖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是叶片,而不是生长点。

四)设施光照条件及其调节
1.设施光照特点
☐光照强度:设施内光强均比自然光要弱。

☐光照时数:设施内光照时数,是指受直射光时间的长短,因设施类型而异。

☐光质:设施内光质与自然光不同,主要与透明覆盖材料的性质有关。

紫外线短波辐射强度低,红外线长波辐射强。

☐光分布:露地栽培作物在自然光下光分布是均匀的,园艺设施内则不然。

2.设施中影响光强的因素
❑设施类型、结构及方位
❑采光面大小及角度
❑太阳高度角:
❑覆盖材料:吸收率+反射率+透射率=1,透射率达到75~90%。

❑灰尘、水滴对红外线有强烈的吸收能力(0.1~1.0cm的水滴大约可吸收红外线50%
的能量)
3.设施中光照的调节
(1)遮光
☐初夏中午光照过强时,遮光降温;
☐避光软化栽培
(2)增光补光
❑增加透明覆盖物的透光率:无滴消雾膜,勤清洗;
❑合理调节设施方位和屋面角;
❑尽量减少建材遮光;
❑作物畦垄方向和密度合理;
❑合理植株调整;
❑利用反射光后墙涂白;用反射镜、铝箔等;
❑生物效应灯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