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论述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论述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是植物生长发育中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光线不仅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备物质,还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结构。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植物对光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光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首先,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质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植物体内各种物质的来源。
因此,光的充足和质量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光能影响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光的强度和方向会影响植物的生长方向和形态。
比如,在光照较弱的情况下,植物的茎会变长,叶片会变窄,以便更好地利用光线;而在充足的光照下,植物的茎变短,叶片变宽,以增加叶片的光合作用面积。
此外,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比如,红光和蓝光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最大,黄光和绿光的影响较小。
光的时间和周期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植物对光的周期和强度有一定的适应性。
比如,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而在夜晚则停止生长。
如果光周期不稳定,就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长时间的光照或短时间的光照都会导致植物的生长发育异常。
光是植物生长发育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光的充足和质量对植物的生
长发育至关重要。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植物对光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因此,为了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我们需要合理地控制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光照周期。
光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调节作用

光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调节作用
光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以下是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调节作用:
1. 光合作用: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光合作用是植物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为植物提供能量和养分。
2. 生长发育:光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包括株高、叶面积、茎粗等。
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植物生长状况不同,光照不足会导致生长受阻,而光照充足则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3. 叶片形态: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叶片形态会有所变化。
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植物的叶子更厚、更绿,而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植物的叶子会变薄、变长。
4. 花芽分化:光照条件对花芽分化有很大影响。
一些植物需要长时间的光照才能开花,而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花芽分化可能会受到影响。
5. 生长节律: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与光照时间和强度有关。
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会减缓,而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植物会加速生长和发育。
6. 免疫系统:适当的光照条件可以增强植物的免疫系统,从而提高其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7. 色素合成:光照是调节植物色素合成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在光照的刺激下,植物会合成不同种类的色素,如叶绿素、胡萝卜素等,从而影响植物的颜色和光吸收能力。
综上所述,光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影响光合作用、生长发育、叶片形态、花芽分化、生长节律、免疫系统和色素合成等方面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光对植物的作用

光对植物的作用
光对植物的作用:
1、光照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光照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和能
量来源,是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的前提条件。
光照的作用不仅仅是给予一定量的能量,而且还需要一定的波长组合。
植物光合作用能合理地利用和分配太阳光中不同波长组成的光谱,使植物在有限的光能利用率和最少的辐射衰减下根据不同自然植物物种特征,最大限度地提高能量有效利用率,延长光合色素的寿命,提高氧化作用,从而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
2、光照引起植物的芽孢生长和发育:光照作用能够引起植物的芽孢生长和发育,提高生物量的增加,使植物的形态显着改变。
芽孢的分化、芽孢的诱导和发芽以及芽孢日期的定位,都受到光照的影响。
3、光照对植物的形态和性状的影响:在植物的生活历程中,光照能够影响植
物的形态、分布和性状,如光强度较低时,植物体“扁平”,光照强度较高时,植物时“高耸”;十字花科植物在周围光谱中出现花香、瓣萼变大和花柱发育等性状。
4、光照作用影响植物的光合机制调节:植物通过内部机制调节保障其正常发
育生长,光合机制调节是植物普遍进行的一种调节机制。
光照作用影响植物的光合机制调节,表现在对光能的有效利用和保护,还包括对能量,氮素等有效调节,保护植物免受光照损伤,保障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促进植物物种多样化。
5、光照对植物生物钟的作用:植物性成熟都是有时间差的,有的植物通过光
照强度的变化感知当前环境变化,从而调节植物的生物钟和光合机制的更新,达到调节复原日期的目的。
光照时间对植物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光照时间对植物生长和繁殖的影响植物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生物之一,它们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提供人类所需的食物和氧气至关重要。
而光照时间作为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照时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
首先,光照时间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然后将其转化为化学能,用于合成有机物质。
而光照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和效率。
过长或过短的光照时间都会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其次,光照时间还会影响植物的开花和繁殖。
植物的开花是植物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它标志着植物进入了繁殖阶段。
而光照时间的长短会直接影响植物的开花时间和开花数量。
一些植物对于光照时间的敏感程度非常高,只有在特定的光照时间下才能正常开花。
例如,一些短日照植物只有在光照时间较短的季节才会开花,而长日照植物则需要较长的光照时间才能开花。
因此,控制光照时间可以有效地调节植物的开花时间和繁殖能力。
此外,光照时间还会影响植物的生物钟。
植物的生物钟是一种内部机制,可以帮助植物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植物的生物钟对于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开花具有重要的作用。
光照时间是植物生物钟的主要输入信号之一,通过感知光照时间的长短,植物可以调整自身的生长和开花时间。
例如,一些植物在光照时间较短的季节会进入休眠状态,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因此,合理控制光照时间可以帮助植物更好地适应环境,促进其生长和繁殖。
总结起来,光照时间对于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开花和繁殖能力,并通过调节植物的生物钟帮助植物适应环境的变化。
因此,合理控制光照时间是促进植物生长和繁殖的重要手段之一。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植物对于光照时间的敏感程度,以及如何通过调节光照时间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光对植物有什么影响

光对植物有什么影响植物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植物通过接受光的能量,将其转化为糖分和其他有机物质,并且释放氧气。
阳光、人工光源或自然光源,都能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一、不同波长的光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不同的。
植物对蓝光的吸收较多,而对红光的吸收较少。
因此,在过去的实验中,人们多数使用红光为光源。
然而,在一定程度上,蓝光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
其他颜色的光如紫色光、绿色光,其吸收到的能量较少,对植物的生长影响较小。
二、光的强度光强度对植物的生长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光强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就越快,植物的生长也就越快。
然而,高强度的光也可能对植物造成伤害。
过高的光强度可能会破坏叶绿素和其他生物分子,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因此,在果蔬和花卉的生产中,需要控制光强度,以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三、光照时间在光照时间方面,不同的植物也有不同的需要。
光照时间不足可能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或生长畸形,光照时间过长则可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期,导致植物产量下降。
因此,在不同生长阶段,需要控制光照时间,以促进植物正常生长。
四、光的方向光的方向也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
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阳光的方向也可能会影响植物中的生长素分配和生长方向。
例如,一些植物的茎会朝向阳光的方向生长,以获取更多的光能量。
因此,在进行农业生产时,需要通过调整植物的生长方向,以利用光的优势。
总结:光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通过合理的光源的供给对植物生长也能大有益处。
在农业生产中,需要了解植物对光的需求,以通过合理的光源控制,提高植物生长速度以及生产效率。
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光照是植物生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十分显著。
光照强度是指光线照射到植物叶片上的光的强度。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因此,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光照强度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生化过程。
光照强度越高,植物叶片上的叶绿素吸收到的光能就越多,光合作用的产物也就越多。
这种光能的转化过程为植物提供了所需的能量,使其能够进行各种生物化学反应。
因此,光照强度的增加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其次,光照强度也影响植物的形态特征。
在低光照条件下,植物会发生光合作用不足的现象,导致植物叶片变窄、植株伸长、叶色变黄等。
这是因为植物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导致能量供应不足。
相反,在高光照条件下,植物叶片会变宽、植株矮化、叶色变绿等。
这是因为植物在高光照条件下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使得植物生长更加茂盛。
因此,适宜的光照强度可以帮助植物获得健康的形态特征。
此外,光照强度还会影响植物的开花和结果。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过程受到光照的调控。
在低光照条件下,植物对于开花的需求量不足,导致开花时间延迟,花蕾发育不完全。
而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植物能够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使得光合产物足够满足花蕾的发育需要,从而促进开花和结果的顺利进行。
除此之外,光照强度还会影响植物的光形态转变和代谢物的积累。
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植物的生理代谢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强烈的光照下,植物会增加叶绿素的合成,以适应更高的光照强度。
而在弱光照下,植物可能会产生更多的长藻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以增加对光能的吸收。
此外,光照强度还可以影响植物的渗透调节能力、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速率等生理过程,进而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光照强度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教育精品)光照时间的变化对植物的影响

(教育精品)光照时间的变化对植物的影响
光照时间的变化对植物具有重要的影响。
光照时间指的是每天接受到的光照时长。
1. 光合作用: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能量来源。
光照时间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较长的光照时间可以提供充足的光能,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更多的光合产物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 生物钟调节:植物具有一定的生物钟机制,可以根据光照时间的变化来调节植物的生理活动。
例如,在白天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合成,而在夜晚植物会停止光合作用,进行呼吸作用和其他代谢活动。
适当的光照时间可以帮助植物维持正常的生物钟节律,保持健康的生长状态。
3. 开花和果实成熟:光照时间的变化对植物的开花和果实成熟有着直接的影响。
有些植物对光照时间的变化敏感,如长日植物在一定程度的长暗周期下能够促进开花和果实成熟,而短日植物则需要较短的光照时间才能开花。
对于农作物的栽培来说,合理控制光照时间可以促进作物的生殖生长和产量。
4. 激素调节:光照时间的变化可以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和调节,从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例如,短日植物在长期暗期
下会促进植物生长和分化细胞,而长日植物则在长期光照下会促进细胞伸长和植物高度的增加。
光照时间的变化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在调节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钟、开花和果实成熟、激素调节等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对于植物的合理种植和栽培管理来说,合理控制光照时间至关重要。
简述农业设施的光照特点及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简述农业设施的光照特点及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农业设施的光照特点是指光照强度、光照质量、光照时长和光照方向等因素。
光照强度是指光线每秒钟照射到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的是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光照强度。
光照质量是指不同波长的光线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程度,其中蓝光和红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最大。
光照时长是指每天光照的时间长度,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光照方向也很重要,直射光可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农业设施的光照特点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适宜的光照强度和光照质量可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增加。
不足的光照强度和光照质量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导致植物长势不良、形态异常、产量降低。
光照时长也很重要,昼长短时有利于植物花芽分化和开花结果,而昼长长时则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增加。
光照方向也很重要,适当的光照方向可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增加。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作为环境信号作用于植物,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众多外界环境(光、温度、重力、水、矿物质等)中最为重要的条件。
其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光合作用对植物体的建成的作用上,光还是植物整个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
我在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即光作为调节因子的影响;但实际上光合作用是贯穿植物体后期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的,是生长发育的基础,通过在植物体幼苗分化、营养生长中起作用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植物“生长发育”实际上是指植物的生长、分化和发育。
其中生长是指体积、重量、数目等方面的增加,分化是指细胞在结构、功能和生理生化性质方面的变化,而发育则是生长和分化的总和。
植物生长分化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是植物体生长和发育的基础。
我先从细胞水平大概阐述一下光照对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的影响,再从植物体形态建成过程中逐一论述光的作用,然后是光照对植物营养生长的作用。
一、光照对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
I.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分裂、生长和分化。
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细胞伸长增加细胞体积。
从表面上看似乎与光照没有什么直接联系。
但其实当幼苗长成到能进行一定光合作用的时候,光合作用便为细胞分裂与伸长提供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分裂中的细胞的细胞质浓厚,合成代谢旺盛,可以将无机盐和有机物同化为细胞质,为细胞分裂提供物质基础;当细胞体积伸长时,细胞生长需要的能量主要是来自于呼吸作用,但光合作用也作了一定的能量供应源,光合作用与细胞生长并不是完全没有联系的。
II.光对植物细胞分化的影响可能要更大一些。
这表现在光诱导、改变细胞极性等方面。
细胞极性是细胞不均等分裂的基础,而不均等分裂或分化分裂(即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在形态、生理生化上具有不同的性质)又是植物组织极性结构分化产生的基础。
有实验说明,墨角藻的大小孢子结合生成的合子在最初无细胞壁,是一个完全无极性的球形细胞,但是在由上而下的单向光线照射下,合子形成后的几个小时之内便形成了以细胞内单向钙离子流为特征的极性,此时改变光线照射方向可以改变细胞极性的方向。
不过在细胞壁形成之后,细胞的极性便固定住了。
这说明在细胞未完全定极性之前,光照对细胞极性是有影响的,影响其分裂方向和分化方向。
二、光照在植物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的作用
I.种子的成熟过程。
种子的形成和成熟过程实质上是指胚由小变大,营养物质在种子中变化和积累的过程。
主要是把葡萄糖、蔗糖和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合成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高分子有机物质,并积累在子叶和胚乳中。
这些物质由光合作用产生,因此光照强度直接影响种子内有机物质的积累。
如小麦籽粒2/3的干物质来源于抽穗后叶片及穗子本身的光合产物,此时光照强,叶片同化物多,输入到籽粒的多,产量就高。
在小麦灌浆期一遇到连着好几天阴天,籽粒重明显地减小而导致减产。
此外,光照也影响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和含油率。
II.种子萌发过程。
种子萌发必须有适当的外界条件,即足够的水分、充足的氧气和适当的温度。
这三者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
光对一般的植物种子萌发没有什么他特别的影响,但有些植物的种子的萌发是需要光的,这些种子叫做需光种子,如莴苣、烟草等的种子。
还有一些萌发时不需要光的种子称为
嫌光种子。
近年的研究表明,种子的休眠和萌发对某些波长的光较敏感,主要是红光、远红光和蓝光。
这些种子的这种需光萌发性与种子内的光敏色素有关,隐花色素对种子的休眠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主要是光敏色素的作用。
光敏色素分布在植物的各个器官中,作为光受体,它在吸收了不同波长的光以后,可以诱导和调节植物的形态建成,并对某些生理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
例如莴苣种子的发芽中,光敏色素参与了休眠的解除和种子的萌发。
在种子成熟后的干种子状态,含有光敏色素的红光吸收型(Pr)和远红光吸收型(Pfr)两种类型。
Pr吸收红光能转变成Pfr,Pfr吸收远红光转变成Pr。
Pfr是光敏色素的活化形式,可引起各种生理反应。
当萌发条件适宜时,在光的照射下,Pr 发生水合并转换成Pfr,从而导致发芽。
嫌光种子一般来说都是大粒种子,它们具有足够储藏物质以维持幼苗较长时间生长在地下黑暗环境中,发芽一般不需要光,如瓜类;而需光种子则多为一些小粒种子,当它们处于光不能透过的土层中时,保持休眠状态,只有当它们处于土表,依赖少量储藏物质进行发芽,从而及时伸出土表迅速进行自养生长。
这在生态学上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如果小粒种子在土表下的黑暗处就能发芽,等它还不能伸出土表时,就已经耗尽储藏物质而不能存活了。
III.幼苗的生长分化过程。
这一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
间接作用是指光通过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物质运输等影响植物生长。
这个间接作用是一种高能反应,因为光是光合作用的能源,光照不足就不能产生足够的有机物,植物生长也就失去了物质基础。
此外,光还可以影响植株的蒸腾作用。
光是影响蒸腾作用的最主要外界因素,叶子吸收的太阳光辐射能的大部分用于蒸腾。
另外,光直接影响气孔的开闭,在光下气孔开放,气孔阻力减小,叶内外蒸汽压差也增大,从而使蒸腾加快,有利于物质的运输。
但如果是在土壤水分不足的情况下,就会引起植物水分不足,影响植物的生长。
光的直接作用是作为一种信号传导的。
这个过程与光敏色素的调解有关。
如双子叶植物,胚轴破土伸出地前,茎尖为钩状,当出土后给以红光照射,形成Pfr(激活型)促使钩展开。
此外,在黑暗中生长的幼苗与光下生长的幼苗在形态上有很大差异。
黑暗中幼苗植株瘦长,茎细长脆弱,机械组织不发达、顶端呈弯钩状、节间很长,叶片细小不能展开,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同时根系发育不良。
这种幼苗由于茎叶均为黄色,被称为黄化苗。
而红光促进幼叶的展开,抑制茎的过度伸长,对消除黄化现象起着最有效的作用。
三、光与植物的营养生长
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包括根、茎、叶的生长。
光可以抑制多种作物根的生长,而且光强度与抑制根生长成正相关。
因为光促进根内形成脱落酸,而脱落酸是一种生长抑制型的激素。
光对茎伸长也有抑制作用。
实验表明,在光照下生长的玉米幼苗,其生长速率比黑暗处理降低30%左右。
自由IAA含量也降低40%左右,但结合态IAA含量则显著增加。
光抑制玉米伸长的原因有:(1).光可以使自由IAA转变为无活性的束缚型IAA。
(2).光照提高了IAA氧化酶的活性,尤其是蓝紫光,其引起IAA 氧化分解作用更显著;与此同时,光照也会促进堇菜黄素分解形成生长抑制物。
(3).红光增加细胞质钙离子浓度,活化CaM,分泌钙离子到细胞壁,使细胞延长缓慢。
光照对叶的影响主要是光合作用。
在弱光下,叶片面积大而薄,叶面积增大似乎可弥补单位叶面积光合速率下降;在强光条件下生长的叶片则较小而厚。
光照对于植物生长影响还表现在对于根冠比的影响上。
根冠比是衡量植物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相关性的指标,即地下部分重量与地上部分重量的比值。
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加强,光合产物积累增多,地下部的碳水化合物供应得到改善,因而促进根的生长,使根冠比增加。
光照不足时,地上部向下输送的光合产物减少,影响根部生长,而对地上部分的生长相对影响较少,因而根冠比下降。
而在强光之下,空气中相对湿度下降,植株地上部分蒸腾增加,组织中水势下降,茎叶的生长受到抑制,所以根冠比会增大。
总的来说,光照对植物的生长是促进作用。
对于绝大多数多年生植物来说,都是长日照条件下促进生长、短日照条件诱导休眠。
因此光照在植物一生当中是很重要的,如何提高光合作用产率、利用光调节因子来提高农业生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