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礼仪(禁忌篇)
国际礼仪之饮食忌讳

国际礼仪之饮食忌讳印度教徒不吃牛肉。
伊朗人不吃无鳞的鱼。
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也忌谈猪,在斋月里日出之后、日落之前不能吃喝。
伊斯兰国家戒酒。
例如在沙特阿拉伯,海关人员在飞机上会把酒给没收。
阿拉伯人禁食猪肉,不吃外形丑恶和不洁之物,如甲鱼,螃蟹等,也不吃死的动物。
取野物时要趁血没凝固,割断其喉头,否则就不能吃。
宗教禁忌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发源地,其中尤以伊斯兰教的教规最为严厉。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基础,它制定伊斯兰教的信条、典礼和规章,还包括禁止饮酒和赌博、戒食猪肉以及一切自死物的血液的法律。
伊斯兰教无偶像崇拜,只要是面对麦加方向,就是面向真主了。
在穆斯林国家,伊斯兰教徒每天要做五次祈祷。
到了该祈祷的时辰,无论手中在做什么活,都要放下,向麦加方向跪下。
外来人可以不做祈祷,但绝不能表示出不耐烦或者干扰这种祈祷。
沙特阿拉伯是执行伊斯兰教规最严厉的国家。
沙特严禁一切偶像,工艺品中的人物塑像,儿童玩具中的“洋娃娃”以及商店橱窗中的模特等都在禁止之列。
他们认为这类偶像都是为了顶礼膜拜而造,崇拜偶像和伊斯兰教的戒律背道而驰,所以任何人不得携带雕塑、洋娃娃之类入境。
国际礼仪之数字的忌讳数字的忌讳在很多国家都存在。
西方人极端厌恶“13”这个数字,在任何场合都尽量避开它,如高楼的12层之上便是14层楼,宴会厅的餐桌14号紧接着12号等。
有些人甚至对每个月的13日这一天也感到惴惴不安。
这是因为西方人认为“13”是个不幸的、凶险的数字。
原因来自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创作的《最后的晚餐》,基督耶稣和弟子们一起吃饭,参加晚餐的第13个人是犹大。
犹大为了贪图30枚银币,将耶稣出卖给犹太教当权者,并为捉拿耶稣的人带路,使耶稣于13号星期五被钉在十字架上。
西方人憎恨犹大,也把“13”这个数字当作不幸的象征。
在日本,忌讳“4”和“9”字,因为在日语中,“4”与“死”同音,所以日本的医院,都没有4号病房和4号病床。
国外交际礼仪禁忌

国外交际礼仪禁忌出差到国外,或者到国外旅行,我们总要避免一些当地的禁忌,礼仪之邦的脸面可不能丢,来看看国外的那些禁忌吧!1. 涉外活动言行忌举止忌: 严忌姿势歪斜,手舞足蹈,以手指人,拉拉扯扯,相距过近,左顾右盼,目视远处,频频看表,舒伸懒腰,玩弄东西,抓耳挠腮。
忌话忌: 严忌荒唐淫秽,他人履历,女子私事,工资收入,私人财产,衣饰价值,批评尊长,非议宗教,嘲弄异俗。
语气忌: 严忌大声辩论,高谈阔论,恶言恶语,寻根问底,争吵辱骂,出言不逊。
礼遇忌: 严忌冷落他人,独谈到底,轻易表态,打断异议,纠缠不止,随意插话,随意辞别。
2. 涉外活动拍照忌在涉外活动中,人们在拍照时,必须不能违犯特定国家、地区、民族的禁忌。
凡在边境口岸、机场、博物馆、住宅私室、新产品与新科技展览会、珍贵文物展览馆等处,应严忌随意拍照。
在被允许的情况下,对古画及其他古文物进行拍照时,严忌使用闪光灯。
凡在“禁止拍照”标志的地方或地区,人们应自觉忌讳拍照。
在通常情况下,应忌讳给不相识的人(特别是女子)拍照。
3. 涉外活动卫生忌个人卫生: 忌蓬头垢面,忌衣装鞋帽或领口袖口不洁。
在正式场合,忌讳挖眼屎、擤鼻涕、抠鼻孔、挖耳秽、剔牙齿、剪指甲等不卫生的动作。
患有传染病的人严忌参加外事活动。
环境卫生: 切忌随地吐痰、乱弹烟灰、乱丢果皮纸屑或其他不洁之物,忌讳把雨具及鞋下的泥水、泥巴等带入室内,忌讳把痰盂等不洁器具放在室内醒目的地方。
4. 商界礼忌种种东南亚礼忌: 与东南亚商人洽谈商务时,严忌翘起二郎腿,乃至鞋底悬着颠来颠去。
否则,必引起对方反感,交易会当即告吹。
中东礼忌: 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商人,往往在咖啡馆里洽谈贸易。
与他们会面时,宜喝咖啡、茶或清凉饮料,严忌饮酒、吸烟、谈女人、拍照,也不要谈论中东政局和国际石油政策。
俄罗斯礼忌: 俄罗斯及东欧诸国,对西方商人的礼待是极其热情的。
在同俄罗斯人洽谈贸易时,切忌称呼“俄国人”。
英国礼忌: 到英国洽谈贸易时,要有三条忌讳:1.忌系有纹的领带(因为带纹的领带可能被认为是军队或学生校服领带的仿制品;2.忌以皇室的家事为谈话的笑料;3.不要把英国人称呼为“英国人”。
国际商务礼仪知识及禁忌

国际商务礼仪知识及禁忌什么是商务礼仪?商务礼仪指的是商业场合中,达成商务往来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范和礼貌行为。
一个正确的商务礼仪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商业关系,提升企业形象,甚至扩展企业业务。
而国际商务礼仪是指在跨国商务交往中需要遵循的礼仪规范。
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跨国贸易和投资交往越来越频繁,正确的国际商务礼仪已成为企业进行跨国商业往来的重要指南。
国际商务礼仪的基本原则:1. 尊重和尊重异国文化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时需要遵守目的国家的法律法规,同时也需要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
比如,在亚洲国家,人们更注重面子和尊重,所以在商业场合中应该尽量避免批评别人或者争论。
在中东国家,人们更注重礼品和赠品的交换,应该在与中东商人交往时准备一些有意义的礼品。
2. 仪容整洁、得体打扮整洁得体可以显示出企业的专业性和职业水平。
不同的国家、地区对商务装扮有不同的要求。
比如,在欧美国家,男性在商务场合中需要穿着礼服,女性需要穿戴得体、脸上不化过多妆容。
而在亚洲国家,穿着的颜色要偏向素淡色彩。
无论在哪个国家,仪容整洁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条件。
3. 端庄礼貌、沟通得当在国际商务交往中,高雅的交际技巧和得体的沟通方式至关重要。
企业要遵循当地礼仪,使用恰当的称呼,不轻易打断别人的发言,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且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在外商面前,企业员工要做到仪表得体、言行举止得当,这可以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在国际商务礼仪中,还存在着一些禁忌和雷区,需要企业员工尤其注意避免。
下面列出几个常见的国际商务礼仪禁忌,供大家参考:1. 用左手交换名片在中东国家和印度等国家,左手被认为是不祥之手,是不可以使用的。
因此,在交换名片时,用左手递交名片可能会引起误解和戒备心理。
2. 穿戴过于随意虽然欧美国家的商务装扮比较宽松,但是也不应该穿得过于随意,比如短裤、拖鞋等都属于不得体的装扮,容易给人留下不认真和不专业的印象。
3. 不尊重别人的文化习俗在国际商务中,企业务必遵守当地的文化习俗,尊重别人的信仰和思想,不可以轻易批评别人的文化或者道德观点。
国际商务礼仪

客人。
禁忌篇之宗教禁忌
• 中东地区伊斯兰教禁食猪肉、酒。 • 伊斯兰教徒每天要做五次祈祷,这时外来人绝
不能干扰。 • 在泰国神像都是神圣的,不准拍照。 • 在进入日本的神社或寺院的房舍之前,则应脱
微笑训练
仪表仪态篇之最美丽的语言
不受欢迎的姿态
一指禅 双手抱在胸前
× 双手插在口袋里
站立时倚、靠、抖腿 躺坐在椅子里面、坐时手插腿间 跷腿时脚尖或脚底朝着对方
仪表仪态篇之最美丽的语言
人体近身学
亲密距离(0-0.45m) 个人距离(0.45m-1.2m) 社交距离(1.2m-2.0m) 公众距离(3.5m-7.0m)
待人接物篇之迎接
三三原则
“三声”:来有应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 “三到”:客户到、微笑到、敬语到。 “三S”:看(See) 微笑(Smile) 起立(Stand up)。
三A规则
接受别人 Accept 赞同别人 Agree 重视别人 Attention
待人接物篇之迎接
名片
1 交换名片的顺序
2 名片的索取 交易法 激将法 谦恭法 联络法
• 饮食禁忌
• 一、宗教的饮食禁忌。 二、出于健康的原因。 三、不同地区,人们的饮食偏好往往不同。 四、有些职业,出于某种原因,在餐饮方面往往也 有各自不同的特殊禁忌。
宴请篇之餐桌礼仪
• 餐前:
毛巾、餐巾
• 餐中:
1、对外宾不反复劝菜; 2、夹菜文明,适量取菜; 3、细嚼慢咽; 4、转式餐桌,顺时针方向旋转取菜; 5、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安静就餐; 6、嘴里有东西的时候,不要和别人聊天;
国际商务礼仪知识及禁忌

国际商务礼仪知识及禁忌国际商务礼仪的基本知识1、要了解和尊重各国的特殊习俗。
出国前最好是多查阅些有关访问国资料,了解其特殊的风俗习惯和礼节;否则会使访问国的主人误以为对他们不尊重,以致整个商务访问活动宾主双方的不愉快,甚而辙底失败。
2、见面进要有礼有节。
一般在做自我介绍时要先讲自己的身份,然后请教对方。
此外,国际上往往在互相介绍时有互相交换名片的习惯。
3、参加商务活动要守时,因为出席商务活动抵达时间的迟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访问国主人的尊重程度。
4、参加宴请活动要有礼节。
出席宴会应正点或提前二、三分钟抵达,告辞时要等主宾退席后才能退席。
确实有事需提早退席,应向访问国主人道歉后悄悄离去。
5、选择适当之称呼方式。
在国际交流中,一般在招呼上均称先生、女士和小姐。
但要注意在招呼地位高的官方人士时,要选用“阁下”或称呼其“职衔”方式。
6、带备适当之礼品。
在国外,大多数商业机构有鼓励或禁止送礼,有时赠送礼品会使访问国主人处于一种在道德上进退两难的境地。
但适当之友谊礼品,如国产的一些很有特色且花销不大的纪念品或带有公司标志的意义和独到的作用。
7、穿着服饰要合适。
参加商务活动或宴请,正统的西服和领带是必要的,对女士来说一般也应着礼服或西服。
8、交流方式要注意。
在国外几乎所有的会谈都是英语,如果语言上有障疑,可随团带备或在当地聘请一位翻译。
此外,在多数会谈中,开场白都非常简短,交流也都很快进入正题;切忌在会议中斜靠在椅子上,或把手放在头后面,或二、三人窃窃私语,或闭目小睡,或无精打采等,这些都是对交谈双方的不尊重并会引致反感。
什么竖际商务礼仪为了更好地与不同各民族、种族和国家的人进行商务交往,就必须先要对国际商务礼仪有所认识,对国际商务往来中所需具备的素质有所了解。
国际商务礼仪认识国际商务礼宜名思义,国际商务礼仪就是人们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共同性的礼益范。
也可以这样说,国际商务礼仪就是人们在国际交往中要遵守的“交通规则”,它是一种“世界语”。
国际礼仪知识的握手礼仪以及禁忌事项

国际礼仪知识的握⼿礼仪以及禁忌事项 国际握⼿礼仪常识,是我们每位朋友都应该掌握的礼仪常识之⼀,握⼿是国际上最常见,最普遍的相见礼仪。
那么你们知道国际礼仪知识中的握⼿礼仪是怎样的吗?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国际礼仪知识的握⼿礼仪,希望能够帮到⼤家哦! 国际礼仪知识的握⼿礼仪平等式握⼿也称标准式的握⼿; 具体式样:双⽅⼿⼼向左,握住对⽅; 表达含义:单纯的、礼节性的表达友好的⽅式; 双握式的握⼿:美国⼈政客式的握⼿ 具体式样:在⽤右⼿握住对⽅右⼿时,再⽤左⼿加握对⽅的⼿背、⼩臂、上臂或肩部; 表达含义:热情真挚、诚实可靠,对对⽅信赖和友好的⽅式; ⽀配式的握⼿:也称控制式的握⼿ 具体式样:⽤掌⼼向下或向左下的姿势握住对⽅的⼿; 表达含义:主动、傲慢、具有优势;处于⽀配他⼈的地位; 谦恭式的握⼿:顺从性的握⼿ 表达含义:对对⽅尊重、敬仰;⾃⼰谦和、容易接近,愿意受对⽅⽀配; 死鱼式的握⼿ 具体式样:握⼿时伸出⼀只⽆任何⼒度、质感,不显⽰任何信息的⼿; 表达含义:冷漠⽆情、消极傲慢;或者是⽣性懦弱; 捏⼿指式的握⼿ 具体式样:有意或⽆意地握住对⽅的⼏个⼿指或指尖; 表达含义:异性之间表⽰矜持、稳重。
同性之间表⽰冷淡、⽣疏或地位尊贵; 虎钳式的握⼿ 具体式样:两⼿相握虎⼝相触,握的很深、很紧、很久; 表达含义:久别重逢的思念、牵挂,或者朋友之间的较劲; 抠⼿⼼式的握⼿ 具体式样:两⼿相握,不是很快松开,⽽是慢慢滑离,⼿指在对⽅⼿⼼适当停留; 表达含义:依依不舍,不愿离别。
握⼿的时间 3---5秒为礼节性的握⼿; 5秒以上,同时上下抖动表⽰热情 握⼿的⼒度 有⼒表⽰诚意、决⼼、信任、感激等含义; ⽆⼒表⽰冷漠、应付、不信任等含义。
握⼿的速度 出⼿快表⽰:情感真挚、友好、热情、愿意交往; 出⼿慢表⽰:冷淡、被迫、应付,⽆交往欲望。
握⼿的顺序 在社交场合握⼿时出⼿的顺序颇多讲究。
⼀般由尊者决定。
年长的与年轻的握⼿:年长的先出⼿ ⼥⼠与男⼠握⼿:⼥⼠先出⼿。
各个国家的礼仪禁忌

各个国家的礼仪禁忌出门在外,特别是出国游,一不小心你就代表了一个国家,所以了解下各国的礼仪礼节是非常重要的,那今天店铺就带领大家来看看世界各国都有那些你不清楚的礼仪呢?希望能够帮到你哦!各个国家的礼仪禁忌一、英国 | United Kingdom1、不要插队插队是唯一能让英国人恨得希望恢复死刑的行为!其实这对所有国家的人都是!2 、不要打听当地人的收入询问人家的隐私或不愿意透露的事情,就是很失礼!3、穿着正式人们穿得很正式,最好不要有身体接触。
可以拥抱,但不能有其他身体接触。
在英国的柴郡,火车乘客不允许在站台逗留、亲昵话别,也不允许接吻。
如果你真的有很多离别的话要说或想要接吻,你可以去接吻区域。
4、做“V”手势时掌心不要向内在大不列颠做“V”手势的时候掌心不要向内,因为这被认为是挑衅或侮辱。
据说,2个手指的致意是起源于英法百年战争。
法国扬言要砍掉所有英国人射箭的手指头,结果最后英国大胜,因此摆出手指来炫耀自己是完好无损的。
二、美国 |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见面微笑见面时,不一定会握手,只要笑一笑,打个招呼就行了,即使是第一次见面。
人们见面时喜欢直呼其名,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纵使交谈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称呼,但过一会儿就改称名字。
2、称呼不加头衔美国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来称呼别人。
3、不谈私事另外,在与人交谈时,切不可谈及个人的私事,诸如年龄、婚姻、收入、信仰等等。
看到别人买的东西不可问其价格;如果看到别人回来,也不能问他去哪儿了或者从哪里来,否则就会遭人厌恶,美国人常用“鼻子伸到人家私生活里来了”这句话来表示对提问人的轻蔑。
三、意大利|Italy1、握手很重要握手很重要,在业务活动中表示很正式的尊重。
2、去教堂穿着要谨慎如果你打算在温暖的气候去意大利的教堂,出发的时候不要仅仅带短裤和无袖上衣。
去意大利教堂天主教大教堂的游客穿着必须谨慎,无论是男士还是女士,都不允许穿短裤和无袖上衣。
不同国家见面礼仪知识和禁忌事项

不同国家见⾯礼仪知识和禁忌事项 每个国家不同的⽂化传统往往会衍⽣出不同的礼仪习俗,因此每个国家以⽰友好的见⾯礼仪也各有千秋。
即使⼈们知道如何嘘寒问暖,但在陌⽣的国度如何⼤⽅得体地⾏见⾯礼仪却着实让⼈为难。
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不同国家见⾯礼仪,希望能够帮到⼤家哦! 不同国家见⾯礼仪 1.意⼤利、西班⽛和⼤部分欧洲国家 在意⼤利、西班⽛和欧洲⼤部分国家,两个⼈打招呼的⽅式都是⾛上前快速地亲吻彼此的脸颊:先是右侧,然后左侧。
如果彼此不太了解对⽅,也可以通过握⼿以⽰友好。
这种打招呼⽅式在⼤多数欧洲国家是⼀种惯例。
2.法国 法国的亲吻礼仪⽐较复杂:先亲吻对⽅的右侧脸颊,亲吻的次数会因为不同的地区⽽有所差异,有些地区只吻⼀下,⽽在法国北部的⼤部分地区见⾯需要亲吻五下。
注意灵活地随机应变就好了。
3.德国 亲吻⾯颊在德国很常见,不过通常只是在脸颊左侧亲吻⼀下。
⼀些德国斯多葛派⼈⼠和部分德国⼈最近呼吁废除这⼀见⾯习俗,他们认为亲吻⾯颊是异族⽂化⼊侵德国⽂化的⼀种表现。
4.英国 英国民间见⾯亲吻的习俗很奇特,灵感可能源于他们周围的欧洲国家。
你也可以坚持只和他握⼿。
5.荷兰 荷兰的亲吻⾯颊礼仪是要按照脸颊右侧-左侧-右侧的顺序亲吻三下。
关系⼀般的⼈之间以及两个男⼈之间是不会亲吻⾯颊的。
6.希腊 在希腊,熟⼈间以握⼿⽰友好,⽽亲近的⼈则是通过拥抱和亲吻。
他们除了亲吻彼此脸颊两下以外,还伴着“拍⼿”⼀次,这样的⽅式使得他们的亲吻看起来更像是精⼼设计的⼀记“⽿光”。
7.巴西 巴西⼥性之间亲吻⾯颊⽐男性要频繁得多,如在⾥约热内卢两个⼈打招呼要吻彼此脸颊两下,但官⽅统计的数据显⽰在巴西不同的地区亲吻脸颊的次数从⼀次到三次不等。
单⾝⼥性⼀般要亲吻三次,不过在某些地区,亲吻两次更常见。
8.阿根廷 南美⼈通常很敏感,新朋友之间亦是如此。
⼀般见⾯就很随性地拥抱⼀下(但并不完全拥抱),然后在对⽅右侧脸颊亲吻⼀下。
9.澳⼤利亚 澳⼤利亚⼈第⼀次见⾯通常会握⼿,然后问候“你好!”但亲近的朋友间也许会亲吻侧⾯脸颊以⽰友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礼仪(禁忌篇)
1.禁忌之定义: 因风俗, 习惯, 观念不同使人产生不愉快感觉之行为, 举止或言
语。
2.禁忌的种类及发生原因
禁忌的种类大略可分为”人”、“事”、“时”、“地”、“物”五大类.
与不合适的”人”, 在不合适的”时间”, 处在不合适的”地点”, 做不适合的”事”, 收受、给予、展示、携带不合适的”物品”, 都可能触犯禁忌。
从禁忌的共通性而言, 又可以大略分为三类:
1)基本共通禁忌
换言之, 就是不分地域、人种、风俗, 是大部分人都会有的禁忌。
这些禁
忌中, 部分有法律明文规定(杀人, 放火, 偷窃, 抢劫, 刺探军事情报,违
反交通规则, 随地大小便…等), 部分则由宗教/社会道德加以规范(说谎, 说粗话, 说脏话, 讽刺, 不敬老尊贤, 当众放屁, 张口剔牙, 斜眼看人…
等)
2)地域性禁忌
因地域, 风俗不同, 所造成观念不同所产生之文化冲突, 一般而言包含:
政治差异, 宗教差异, 经济差异, 风俗差异等等
3)个人特殊禁忌
个人因特殊原因产生之忌讳.(糖尿病患不吃甜, 花粉过敏不爱花, 触景伤
情, 惧高症等等)
「基本共通禁忌」大多可用「将心比心」的方式了解。
「个人特殊禁忌」则因人而异, 无一定规则可循, 当事人也都能因为是「自己特殊」的原因, 对不明究理而触犯禁忌者有所体谅。
「地域性禁忌」则因为「因地不同」、「有规则可循」、「可事先准备因应」等特性, 而最常被探讨, 甚至成为国际礼仪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3.一般常见禁忌
询问或触犯个人隐私
各国对于隐私之定义多有不同, 譬如拉丁民族见面即互相拥抱吻颊, 而英法等国则谈话之时也需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否则便会觉得不自在. 中国人见面没三句话就问人家有没有结婚, 要帮人家作媒, 外国人对不熟的人, 连问人家几岁都觉得不妥。
大多数人皆有些因社会文化价值不同而不欲人知的事情, 尤其是含有社会地位, 优劣等级等等相互比较意味的问题, 若非熟识, 最好不要碰触, 以免尴尬. 这类禁忌一般包含:
1)收入高低
2)女性年龄
3)婚姻状况
4)学历高低
5)家庭状况
6)身高、体种、健康等有关个人身体之信息
言语动作粗鲁, 不雅或带有其它暗示(性暗示, 种族比较暗示, 国家比较暗示) 受到一些好莱坞式电影英文的影响, 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学了一口流俐的「粗话英话」, 出口成「脏」而不自知. 最常见者如下:
Son of bitch
Fuck
Shit
God dam it
此外, 不论与对方熟稔与否, 有关SEX的话题或许能使谈话气纷轻松, 但尺度十分难拿捏, 稍微不慎, 可能造成极大的失礼, 最好能够避免. 若干容易使人误解的暗谕性不雅动作(整根香蕉/香肠往嘴里塞..等等), 最好也要避免, 以免贻笑大方.
有些关于人种, 肤色差别的暗谕, 也必需加以注意. 曾经看过一个小故
事, 提到一群不同国籍学生在美国大学餐厅吃饭, 聊到各人的饮食经验. 非洲学生说曾经吃过鸵鸟肉, 美国学生说曾经吃过自己猎的大雁和野兔. 中国学生说:「那有什么, 我还吃过狗肉呢.」所有的人突然安静下来, 几个外国女生听了开始频频作呕. 中国学生又说: 「一黑二黄三花四白, 黑色的狗肉味道最好.」餐厅里的黑人同学听了全部起身离开. 大多数美国人将狗当成朋友看待, 而某些中国人把狗当成是美食. 把朋友当美食, 当然出问题. 而美国黑人一向有”被歧视”的感觉, 对带有”黑色”的字眼也同样会有很特别的感觉, 特别把”黑色的朋友”当成美食, 当然听了剌耳.
另一个类似的小故事, 也很耐人寻味. 一群美国人和中国人在飞机上聊自己的旅游见闻. 一个美国人提到在印度的环境卫生实在不好, 不管再怎么注意, 甚至连刷牙都用矿泉水, 还是会感到身体不适. 最后, 美国人下了一个结论: 「要是你们中国人在那里, 应该会比我们要习惯得多.」谈话的结果可想而知, 自是不欢而散.
4.政治立场讨论
各国, 各地, 各人之政治立场皆不尽相同, 有人偏左, 有人偏右, 有人根本压恶政治. 为免不必要冲突, 可以不谈就不谈. 选举期间在台北坐出租车时不谈政治, 以免遇到观念不同被赶下车的案例同样在世界各地一再翻版, 不胜枚举.
5.宗教差异
1)回教不吃猪, 印度教不吃牛
2)佛道教多神论, 基督教一神论
3)基督教各教派不相容.
6.经济差异
各国, 各地间的经济水平不同, 对花钱的习惯也不同. 但若不注意花钱的习惯和态度, 有时反而使人印象不佳. 例如, 台湾旅游团在国外疯狂采购, 对服务生颐指气使, 给小费不考虑当地行情(有时太高有时过低), 令人有土财主, 暴发户, 太过小气等等不合时宜, 格格不入的感觉, 都应避免.
7.风俗差异
1)南船北马, 吴牛喘月
2)回教女子的面纱
3)摇头与点头
4)男人间的牵手
8.如何避免误触禁忌
1)事先了解
2)入境随俗
3)观察敏锐
4)先问后行
5)避免瓜田李下
6)尊重, 友善, 不亢不卑的态度
国际礼仪(禁忌篇)
1.禁忌之定义
2. 禁忌的种类及发生原因
1)基本共通禁忌
2)地域性禁忌
3)个人特殊禁忌
3. 一般常见禁忌
1)询问或触犯个人隐私
2)言语动作粗鲁, 不雅或带有其它暗示(性、种族比较、国家比较暗示等)
3)政治立场讨论
4)宗教差异行为
5)经济差异行为
6)风俗差异行为
4.如何避免误触禁忌
1)事先了解
2)入境随俗
3)观察敏锐
4)先问后行
5)避免瓜田李下
6)尊重, 友善, 不亢不卑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