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优秀习题
2024年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若一个数的立方根是2,则这个数是()A. 2B. 8C. 16D. 42.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3,4)位于()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 下列哪个数是负数()A. 0B. 3/4C. 5/6D. 24. 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3,则这个数是()A. 3B. 3C. 3或35. 下列哪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A. 矩形B. 正方形C. 梯形D. 菱形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两个互质的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2. 一个数既是偶数又是奇数。
()3. 任何两个数的和都是正数。
()4. 任何两个数的差都是负数。
()5. 任何两个数的积都是正数。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5的平方根是______。
2. 下列数中,最大的是______(2,3,0,5)。
3. 两个相邻的自然数之和是______。
4. 下列数中,最小的数是______(3,4,2,1)。
5. 下列数中,既是偶数又是合数的是______(4,5,6,7)。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什么是勾股定理。
2. 请简述什么是绝对值。
3. 请简述什么是分数。
4. 请简述什么是比例。
5. 请简述什么是方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若一个数的平方是16,求这个数。
2. 若一个数的三分之一是4,求这个数。
3. 若一个数的二分之一是5,求这个数。
4. 若一个数的四分之一是3,求这个数。
5. 若一个数的五分之一是2,求这个数。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什么是正比例函数,并举例说明。
2. 请分析什么是反比例函数,并举例说明。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用尺规作一个边长为5cm的正方形。
2. 请用尺规作一个半径为3cm的圆。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包含两个变量的线性方程组,并给出一个解法。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卷及答案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若()286m n a b a b =,那么22m n -的值是 ( ) A .10 B .52 C .20 D .322.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某车间有26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800个螺钉或1000个螺母,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设安排x 名工人生产螺钉,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2×1000(26﹣x )=800xB .1000(13﹣x )=800xC .1000(26﹣x )=2×800xD .1000(26﹣x )=800x4.已知5x =3,5y =2,则52x ﹣3y =( )A .34B .1C .23D .985.已知x 是整数,当30x -取最小值时,x 的值是( )A .5B .6C .7D .86.如图,在△ABC 中,∠ABC ,∠ACB 的平分线BE ,CD 相交于点F ,∠ABC =42°,∠A =60°,则∠BFC 的度数为( )A .118°B .119°C .120°D .121°7.把1aa-根号外的因式移入根号内的结果是()A.a-B.a--C.a D.a-8.6的相反数为()A.-6 B.6 C.16-D.169.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AD,AB于点E,O,F,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A.1对B.2对C.3对D.4对10.如图,在菱形ABCD中,AC=62,BD=6,E是BC边的中点,P,M分别是AC,AB上的动点,连接PE,PM,则PE+PM的最小值是()A.6 B.33 C.26 D.4.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27-的立方根是________.2.如图,将三个同样的正方形的一个顶点重合放置,那么1∠的度数为__________.3.有4根细木棒,长度分别为2cm、3cm、4cm、5cm,从中任选3根,恰好能搭成一个三角形的概率是__________.4.同一温度的华氏度数y(℉)与摄氏度数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是y =95x +32.若某一温度的摄氏度数值与华氏度数值恰好相等,则此温度的摄氏度数为__ ______℃.5.如图,AD ∥BC ,∠D=100°,CA 平分∠BCD ,则∠DAC=________度.6.已知|x|=3,则x 的值是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求满足不等式组()32813 1322x x x x ⎧--≤⎪⎨--⎪⎩<的所有整数解.2.已知关于x 的方程23x m m x -=+与12x +=3x ﹣2的解互为倒数,求m 的值.3.如图是一块长方形的空地,长为x 米,宽为120米,现在它分成甲、乙、丙三部分,其中甲和乙是正方形形状.(1)乙地的边长为 ;(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2)若设丙地的面积为S 平方米,求出S 与x 的关系式;(3)当200x =时,求S 的值.4.如图,∠1=∠ACB,∠2=∠3,求证:∠BDC+∠DGF=180°.5.“大美湿地,水韵盐城”.某校数学兴趣小组就“最想去的盐城市旅游景点”随机调查了本校部分学生,要求每位同学选择且只能选择一个最想去的景点,下面是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后绘制出的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2)补全条形统计图,并求扇形统计图中表示“最想去景点D”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3)若该校共有800名学生,请估计“最想去景点B“的学生人数.6.某农产品生产基地收获红薯192吨,准备运给甲、乙两地的承包商进行包销.该基地用大、小两种货车共18辆恰好能一次性运完这批红薯,已知这两种货车的载重量分别为14吨/吨和8吨/辆,运往甲、乙两地的运费如下表:车型运费(1)求这两种货车各用多少辆;(2)如果安排10辆货车前往甲地,其余货车前往乙地,其中前往甲地的大货车为a辆,总运费为w元,求w关于a的函数关系式;(3)在(2)的条件下,若甲地的承包商包销的红薯不少于96吨,请你设计出使总运费最低的货车调配方案,并求出最低总运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A2、A3、C4、D5、A6、C7、B8、A9、D10、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2、20°.3、344、-405、40°6、±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不等式组的解集:-1≤x <2,整数解为:-1,0,1.2、353、(1)(0)12x -米 (2)(120)(240)S x x =-- (3)32004、略5、(1)40;(2)72;(3)280.6、(1)大货车用8辆,小货车用10辆;(2)w=70a+11400(0≤a ≤8且为整数);(3)使总运费最少的调配方案是:3辆大货车、7辆小货车前往甲地;5辆大货车、3辆小货车前往乙地.最少运费为11610元.。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1∠和2∠是同位角B .2∠和3∠是同旁内角C .1∠和4∠是内错角D .3∠和4∠是对顶角 2.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是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设计的.在下面如图的四个图中,能由如图经过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 .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2+1,2020)所在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4.下列四个命题:①两条直线相交,若对顶角互补,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③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④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其中是真命题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5.如图,直线AB ,CD 被直线ED 所截,//AB CD ,1140∠=︒,则D ∠的度数为( ).A .40°B .60°C .45°D .70°6.对于有理数a .b ,定义min {a ,b }的含义为:当a <b 时,min {a ,b }=a ,当b <a 时,min {a ,b }=b .例如:min {1,﹣2}=﹣2,已知min 30a }=a ,min 30b }30a 和b 为两个连续正整数,则a ﹣b 的立方根为( )A .﹣1B .1C .﹣2D .27.在同一个平面内,A ∠为50°,B 的两边分别与A ∠的两边平行,则B 的度数为( ).A .50°B .40°或130°C .50°或130°D .40°8.如图,一个蒲公英种子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 出发,向正东走3米到达点1A ,再向正北方向走6米到达点2A ,再向正西方向走9米到达点3A ,再向正南方向走12米到达点4A ,再向正东方向走15米到达点5A ,以此规律走下去,当蒲公英种子到达点10A 时,它在坐标系中坐标为( )A .(12,12)--B .(15,18)C .(15,12)-D .(15,18)-九、填空题9.0.0081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十、填空题10.已知点P (3,﹣1),则点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Q _____.十一、填空题11.在△ABC 中,AD 为高线,AE 为角平分线,当∠B=40º,∠ACD=60º,∠EAD 的度数为_________.十二、填空题12.如图,将一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当∠2=54º时,∠1=______.十三、填空题13.如图,将四边形纸片ABCD 沿MN 折叠,点A 、D 分别落在点A 1、D 1处.若∠1+∠2=130°,则∠B +∠C =___°.十四、填空题14.a 是不为2的有理数,我们把2称为a 的“文峰数”如:3的“文峰数”是2223=--,-2的“文峰数”是()21222=--,已知a 1=3,a 2是a 1的“文峰数”, a 3是a 2的“文峰数”, a 4是a 3的“文峰数”,……,以此类推,则a 2020=______十五、填空题15.如果点P (m +3,m ﹣2)在x 轴上,那么m =_____.十六、填空题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x y 经过某种变换后得到点(1,2)P y x '-++,我们把点(1,2)P y x '-++叫做点(,)P x y 的终结点已知点1P 的终结点为2P 点2P 的终结点为3P ,点3P 的终结点为4P ,这样依次得到1234,,,,,,n P P P P P ⋯⋯,若点1P 的坐标为(2,0),则点2021P 的坐标为____十七、解答题17.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2|–3–8 + (–1)2021;(2)()2133+3––6⎛⎫ ⎪⎝⎭. 十八、解答题18.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1)(x +1)3﹣27=0(2)(2x ﹣1)2﹣25=0十九、解答题19.如图,已知∠AED =∠C ,∠DEF =∠B ,试说明∠EFG +∠BDG =180∘,请完成下列填空:∵∠AED =∠C (_________)∴ED ∥BC (_________)∴∠DEF =∠EHC (___________)∵∠DEF =∠B (已知)∴_______(等量代换)∴BD ∥EH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DG =∠DFE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_________________(邻补角的意义)∴∠EFG +∠BDG =180∘(___________)二十、解答题20.如图,三角形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1)请写出三角形ABC各点的坐标;(2)将三角形ABC经过平移后得到三角形A1B1C1,若三角形ABC中任意一点M(a,b)与三角形A1B1C1的对应点的坐标为M1(a-1,b+2),写出A1B1C1的坐标,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3)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二十一、解答题21.已知:a是815-的小数部分.+的小数部分,b是815(1)求a、b的值;(2)求4a+4b+5的平方根.二十二、解答题22.如图是一块正方形纸片.(1)如图1,若正方形纸片的面积为1dm2,则此正方形的对角线AC的长为dm.(2)若一圆的面积与这个正方形的面积都是2πcm2,设圆的周长为C圆,正方形的周长为C正,则C圆C正(填“=”或“<”或“>”号)(3)如图2,若正方形的面积为16cm2,李明同学想沿这块正方形边的方向裁出一块面积为12cm2的长方形纸片,使它的长和宽之比为3:2,他能裁出吗?请说明理由?二十三、解答题23.已知,AB ∥CD ,点E 在CD 上,点G ,F 在AB 上,点H 在AB ,CD 之间,连接FE ,EH ,HG ,∠AGH =∠FED ,FE ⊥HE ,垂足为E .(1)如图1,求证:HG ⊥HE ;(2)如图2,GM 平分∠HGB ,EM 平分∠HED ,GM ,EM 交于点M ,求证:∠GHE =2∠GME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FK 平分∠AFE 交CD 于点K ,若∠KFE :∠MGH =13:5,求∠HED 的度数.二十四、解答题24.综合与探究综合与实践课上,同学们以“一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和两条平行线”为背景开展数学活动,如图,已知两直线a ,b ,且//a b ,三角形ABC 是直角三角形,90BCA ∠=︒,30BAC ∠=︒,60ABC ∠=︒操作发现:(1)如图1.148∠=︒,求2∠的度数;(2)如图2.创新小组的同学把直线a 向上平移,并把2∠的位置改变,发现21120∠-∠=︒,请说明理由.实践探究:(3)填密小组在创新小组发现的结论的基础上,将图2中的图形继续变化得到图3,AC 平分BAM ∠,此时发现1∠与2∠又存在新的数量关系,请写出1∠与2∠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二十五、解答题25.解读基础:(1)图1形似燕尾,我们称之为“燕尾形”,请写出A ∠、B 、C ∠、D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图2形似8字,我们称之为“八字形”,请写出A ∠、B 、C ∠、D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应用乐园:直接运用上述两个结论解答下列各题(3)①如图3,在ABC ∆中,BD 、CD 分别平分ABC ∠和ACB ∠,请直接写出A ∠和D ∠的关系 ;②如图4,A B C D E F ∠+∠+∠+∠+∠+∠= .(4)如图5,BAC ∠与BDC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F ,GDC ∠与CAF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E ,已知26B ∠=︒,54C ∠=︒,求F ∠和E ∠的度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以及对顶角的定义进行解答.【详解】解:A 、∠1和∠2是同旁内角,故本选项错误;B 、∠2和∠3是同旁内角,故本选项正确;C 、∠1和∠4是同位角,故本选项错误;D 、∠3和∠4是邻补角,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以及对顶角的定义.解答此类题确定三线八角是关键,可直接从截线入手.对平面几何中概念的理解,一定要紧扣概念中的关键词语,要做到对它们正确理解,对不同的几何语言的表达要注意理解它们所包含的意义.2.C【分析】根据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解答.【详解】解:观察各选项图形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可知,A.是旋转180°后图形,故选项A不合题意;B.是解析:C【分析】根据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解答.【详解】解:观察各选项图形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可知,A.是旋转180°后图形,故选项A不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故选项B不合题意;C.选项的图案可以通过平移得到.故选项C符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掌握平移的定义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A【分析】根据点的横纵坐标的正负判断即可.【详解】解:因为a2+1≥1,所以点(a2+1,2020)所在象限是第一象限.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点所在的象限,掌握每个象限内点的横纵坐标的正负是关键.4.C【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和垂直的定义判断①;根据内错角相等的判定方法判定②;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对③进行判断;根据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判断④即可【详解】解:两条直线相交,若对顶角互补,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所以①正确;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所以②错误;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所以③正确;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④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熟练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A【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D,进而利用邻补角得出答案即可.【详解】解:如图,∵AB∥CD,∴∠2=∠D,∵∠1=140°,∴∠D=∠2=180°−∠1=180°−140°=40°,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解答.6.A【分析】根据a,b的范围即可求出a−b的立方根.【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30b30∵25<30<36,∴5306,∵a和b为两个连续正整数,∴a=5,b=6,∴a﹣b=﹣1,∴﹣1的立方根是﹣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用新定义解决数学问题及无理数的估计,立方根的求法,正确理解新定义是求解本题的关键.7.C【分析】如图,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求解即可.【详解】解:①如图所示,AC∥BF,AD∥BE,∴∠A=∠FOD,∠B=∠FOD,∴∠B=∠A=50°;②如图所示,AC∥BF,AD∥BE,∴∠A=∠BOD,∠B+∠BOD=180°,∴∠B+∠A=180°,∴∠B=130°,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8.B【分析】由题意可知:OA1=3;A1A2=3×2;A2A3=3×3;可得规律:An﹣1An=3n,根据规律可得到A9A10=3×10=30,进而求得A10的横纵坐标.【详解】解:根据题意可解析:B【分析】由题意可知:OA1=3;A1A2=3×2;A2A3=3×3;可得规律:A n﹣1A n=3n,根据规律可得到A9A10=3×10=30,进而求得A10的横纵坐标.【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OA1=3,A1A2=6,A2A3=9,A3A4=12,A4A5=15,A5A6=18•••,A9A10=30,∴A1点坐标为(3,0),A2点坐标为(3,6),A3点坐标为(﹣6,6),A4点坐标为(﹣6,﹣6),A5点坐标为(9,﹣6),A6点坐标为(9,12),以此类推,A9点坐标为(15,﹣12),所以A10点横坐标为15,纵坐标为﹣12+30=18,∴A10点坐标为(15,18),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解题时注意:各象限内点P(a,b)的坐标特征为:①第一象限:a>0,b>0;②第二象限:a<0,b>0;③第三象限:a<0,b<0;④第四象限:a>0,b<0.九、填空题9.3【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解:,0.09的算术平方根是0.3.故答案为:0.3.【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解题的关键是化简后再求算术平方根.解析:3【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0.090.09的算术平方根是0.3.故答案为:0.3.【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解题的关键是化简后再求算术平方根.十、填空题10.(3,1)【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解答即可.【详解】解:∵点P(3,﹣1)∴点P关于x轴对称的点Q(3,1)故答案为(3,1).【点睛】本题主要解析:(3,1)【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解答即可.【详解】解:∵点P(3,﹣1)∴点P关于x轴对称的点Q(3,1)故答案为(3,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点关于坐标轴的对称关系,熟记对称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十一、填空题11.10°或40°;【分析】首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得∠BAC,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BAE,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求得∠AED,最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即解析:10°或40°;【分析】首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得∠BAC,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BAE,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求得∠AED,最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即可求解.【详解】解:当高AD在△ABC的内部时.∵∠B=40°,∠C=60°,∴∠BAC=180°-40°-60°=80°,∵AE平分∠BAC,∴∠BAE=1∠BAC=40°,2∵AD⊥BC,∴∠BDA=90°,∴∠BAD=90°-∠B=50°,∴∠EAD=∠BAD-∠BAE=50°-40°=10°.当高AD在△ABC的外部时.同法可得∠EAD=10°+30°=40°故答案为10°或40°.【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求出∠BAE的度数十二、填空题12.36°【分析】如图,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2,然后根据平角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解:如图,∵三角尺的两边a∥b,∴∠3=∠2=54º,∴∠1=180°-90°-∠3=36°.故解析:36°【分析】如图,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2,然后根据平角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解:如图,∵三角尺的两边a∥b,∴∠3=∠2=54º,∴∠1=180°-90°-∠3=36°.故答案为:36°.【点睛】本题以三角板为载体,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和平角的定义,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十三、填空题13.115【分析】先根据∠1+∠2=130°得出∠AMN+∠DNM 的度数,再由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2=130°,∴∠AMN+∠DNM= =115°.∵∠A+∠解析:115【分析】先根据∠1+∠2=130°得出∠AMN +∠DNM 的度数,再由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2=130°,∴∠AMN +∠DNM =3601302︒-︒ =115°. ∵∠A +∠D +(∠AMN +∠DNM )=360°,∠A +∠D +(∠B +∠C )=360°,∴∠B +∠C =∠AMN +∠DNM =115°.故答案为:11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翻折变换,熟知图形翻折不变性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十四、填空题14..【分析】先根据题意求得、、、,发现规律即可求解.【详解】解:∵a1=3∴,,,,∴该数列为每4个数为一周期循环,∵∴a2020=.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规律的探索, 解析:43. 【分析】先根据题意求得2a、3a、4a、5a,发现规律即可求解.【详解】解:∵a1=3∴222 23a==--,()321222a==--,4241322a==-,523423a==-,∴该数列为每4个数为一周期循环,∵20204505÷=∴a2020=44 3a=.故答案为:4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规律的探索,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发现规律.十五、填空题15.【分析】根据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点P(m+3,m﹣2)在x轴上,∴m﹣2=0,解得m=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点的坐标,熟记x轴上的点的纵解析:【分析】根据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点P(m+3,m﹣2)在x轴上,∴m﹣2=0,解得m=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点的坐标,熟记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等于0是解题的关键.十六、填空题16.【分析】利用点P(x,y)的终结点的定义分别写出点P2的坐标为(1,4),点P3的坐标为(−3,3),点P4的坐标为(−2,−1),点P5的坐标为(2,0),…,从而得到每4次变换一个循环,然后解析:(2,0)【分析】利用点P (x ,y )的终结点的定义分别写出点P 2的坐标为(1,4),点P 3的坐标为(−3,3),点P 4的坐标为(−2,−1),点P 5的坐标为(2,0),…,从而得到每4次变换一个循环,然后利用2021=4×505+1可判断点P 2021的坐标与点P 1的坐标相同.【详解】解:根据题意得点P 1的坐标为(2,0),则点P 2的坐标为(1,4),点P 3的坐标为(−3,3),点P 4的坐标为(−2,-1),点P 5的坐标为(2,0),…,而2021=4×505+1,所以点P 2021的坐标与点P 1的坐标相同,为(2,0),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的变化规律探索,找出前5个点的坐标,找出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十七、解答题17.(1)3;(2)–2【分析】(1)根据绝对值、立方根、乘方解决此题.(2)先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从而简化运算.再根据算术平方根解决本题.【详解】解:(1)原式=,=3.(2)原式,=解析:(1)3;(2)–2【分析】(1)根据绝对值、立方根、乘方解决此题.(2)先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从而简化运算.再根据算术平方根解决本题.【详解】解:(1)原式=()()221--+-,=3.(2)原式= =3+1-6,=–2.【点睛】本地主要考查绝对值、立方根、算术平方根以及乘方,熟练掌握绝对值、立方根、算术平方根以及乘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十八、解答题18.(1)x=2;(2)x=3或x=-2.【分析】(1)根据立方根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2)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x+1)3-27=0,(x+1)3=2解析:(1)x=2;(2)x=3或x=-2.【分析】(1)根据立方根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2)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x+1)3-27=0,(x+1)3=27,x+1=3,x=2;(2)(2x-1)2-25=0,(2x-1)2=25,2x-1=±5,x=3或x=-2.【点睛】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和平方根,熟练掌握立方根和平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十九、解答题19.已知;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EHC=∠B;∠DFE+∠EFG =180∘;等量代换【分析】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推出ED∥BC,通过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推出∠解析:已知;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EHC =∠B;∠DFE+∠EFG =180∘;等量代换【分析】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推出ED∥BC,通过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推出∠DEF=∠EHC,再运用等量代换得到∠EHC =∠B,最后推出BD∥EH,∠BDG=∠DFE,再利用邻补角的意义推出结论,据此回答问题.【详解】解:∵∠AED=∠C (已知)∴ED∥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EF=∠EH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EF=∠B(已知)∴∠EHC =∠B (等量代换)∴BD∥EH(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DG=∠DF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FE+∠EFG =180∘(邻补角的意义)∴∠EFG+∠BDG=180∘(等量代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属于综合题,难度一般,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关键.二十、解答题20.(1)A(-2,-2),B(3,1),C(0,2);(2)A1(-3,0),B1(2,3),C1(-1,4),图见详解;(3)7【分析】(1)利用点的坐标的表示方法分别写出点A、B、C的坐标;解析:(1)A(-2,-2),B(3,1),C(0,2);(2)A1(-3,0),B1(2,3),C1(-1,4),图见详解;(3)7【分析】(1)利用点的坐标的表示方法分别写出点A、B、C的坐标;(2)先利用点的坐标平移的规律写出点A、B、C的对应点A1、B1、C1的坐标,然后描点即可得到△A1B1C1;(3)利用一个矩形的面积分别减去三个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三角形ABC的面积.【详解】解:(1)如图观察可得:A(-2,-2),B(3,1),C(0,2);(2)根据三角形ABC中任意一点M(a,b)与三角形A1B1C1的对应点的坐标为M1(a-1,b+2)可知,△ABC向左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向上平移两个单位长度,平移后坐标为:A1(-3,0),B1(2,3),C1(-1,4),平移后的△A1B1C1如下图所示:;(3)111545313247222ABCS= =⨯-⨯⨯-⨯⨯-⨯⨯.【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平移变换:确定平移后图形的基本要素有两个:平移方向、平移距离.作图时要先找到图形的关键点,分别把这几个关键点按照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对应点后,再顺次连接对应点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二十一、解答题21.(1)a=﹣3,b=4﹣;(2)±3.【分析】(1)根据3<<4,即可求出a、b的值;(2)把a,b代入代数式计算求值,再求平方根即可.【详解】解:(1)∵3<<4,∴11<8+<12,解析:(1)a153,b=4152)±3.【分析】(1)根据3154,即可求出a、b的值;(2)把a,b代入代数式计算求值,再求平方根即可.【详解】解:(1)∵3154,∴11<1512,4<8155,∵a是815b是815∴a=1511153,b=8154=415(2))(44543445121659a b ++=++=+-=, ∴4a +4b +5的平方根为:±3.【点睛】出a 、b 的值是解题关键.二十二、解答题22.(1);(2)<;(3)不能;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正方形面积,易求得正方形边长,再由勾股定理求对角线长;(2)由圆面积公式,和正方形面积可求周长,比较两数大小可以采用比商法; (3)采解析:(12)<;(3)不能;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正方形面积,易求得正方形边长,再由勾股定理求对角线长;(2)由圆面积公式,和正方形面积可求周长,比较两数大小可以采用比商法; (3)采用方程思想求出长方形的长边,与正方形边长比较大小即可.【详解】解:(1)由已知AB 2=1,则AB =1,由勾股定理,AC ;(2,周长为2.1C C <圆正;即C 圆<C 正; 故答案为:<(3)不能;由已知设长方形长和宽为3xcm 和2xcm∴长方形面积为:2x •3x =12解得x∴长方形长边为>4∴他不能裁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在正方形、圆、长方形面积中的应用,灵活的进行算术平方根的计算与无理数大小比较是解题的关键.二十三、解答题23.(1)见解析;(2)见解析;(3)40°【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解答即可;(2)过点H作HP∥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3)过点H作HP∥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3)40°【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解答即可;(2)过点H作HP∥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3)过点H作HP∥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证明:(1)∵AB∥CD,∴∠AFE=∠FED,∵∠AGH=∠FED,∴∠AFE=∠AGH,∴EF∥GH,∴∠FEH+∠H=180°,∵FE⊥HE,∴∠FEH=90°,∴∠H=180°﹣∠FEH=90°,∴HG⊥HE;(2)过点M作MQ∥AB,∵AB∥CD,∴MQ∥CD,过点H作HP∥AB,∵AB∥CD,∴HP∥CD,∵GM平分∠HGB,∠BGH,∴∠BGM=∠HGM=12∵EM平分∠HED,∠HED,∴∠HEM=∠DEM=12∵MQ∥AB,∴∠BGM=∠GMQ,∵MQ∥CD,∴∠QME=∠MED,∴∠GME=∠GMQ+∠QME=∠BGM+∠MED,∵HP∥AB,∴∠BGH=∠GHP=2∠BGM,∵HP∥CD,∴∠PHE=∠HED=2∠MED,∴∠GHE=∠GHP+∠PHE=2∠BGM+2∠MED=2(∠BGM+∠MED),∴∠GHE=∠2GME;(3)过点M作MQ∥AB,过点H作HP∥AB,由∠KFE:∠MGH=13:5,设∠KFE=13x,∠MGH=5x,由(2)可知:∠BGH=2∠MGH=10x,∵∠AFE+∠BFE=180°,∴∠AFE=180°﹣10x,∵FK平分∠AFE,∴∠AFK=∠KFE=12∠AFE,即1(18010)132x x︒-=,解得:x=5°,∴∠BGH=10x=50°,∵HP∥AB,HP∥CD,∴∠BGH=∠GHP=50°,∠PHE=∠HED,∵∠GHE=90°,∴∠PHE=∠GHE﹣∠GHP=90°﹣50°=40°,∴∠HED=4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定理以及灵活构造平行线是解题的关键.二十四、解答题24.(1);(2)理由见解析;(3),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平角定义求出∠3=42°,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2)过点B作BD∥a.由平行线的性质得∠2+∠ABD=180°,∠1=∠解析:(1)242∠=︒;(2)理由见解析;(3)12∠=∠,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平角定义求出∠3=42°,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2)过点B 作BD ∥a .由平行线的性质得∠2+∠ABD =180°,∠1=∠DBC ,则∠ABD =∠ABC−∠DBC =60°−∠1,进而得出结论;(3)过点C 作CP ∥a ,由角平分线定义得∠CAM =∠BAC =30°,∠BAM =2∠BAC =60°,由平行线的性质得∠1=∠BAM =60°,∠PCA =∠CAM =30°,∠2=∠BCP =60°,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如图1 148∠=︒,90BCA ∠=︒,3180142BCA ∴∠=︒-∠-∠=︒,//a b ,2342∴∠=∠=︒;图1(2)理由如下:如图2. 过点B 作//BD a ,图22180ABD ∴∠+∠=︒,//a b ,//b BD ∴,1∴∠=∠DBC ,601ABD ABC DBC ∴∠=∠-∠=︒-∠,2601180∴∠+︒-∠=︒,21120∴∠-∠=︒;(3)12∠=∠,图3理由如下:如图3,过点C 作//CP a , AC 平分BAM ∠,30CAM BAC ∴∠=∠=︒,260BAM BAC ∠=∠=︒,又//a b ,//CP b ∴,160BAM ∠=∠=︒,30PCA CAM ∴∠=∠=︒,903060BCP BCA PCA ∴∠=∠-∠=︒-︒=︒,又//CP a ,260BCP ∴∠=∠=︒,12∠∠∴=.【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目,考查了平移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定义、平角的定义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熟练掌握平移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十五、解答题25.(1),理由详见解析;(2),理由详见解析:(3)①;②360°;(4); .【分析】(1)根据三角形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对顶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解析:(1)D A B C ∠=∠+∠+∠,理由详见解析;(2)A D B C ∠+∠=∠+∠,理由详见解析:(3)①1902D A ∠=︒+∠;②360°;(4)124E ∠=︒; =14F ∠︒.【分析】(1)根据三角形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对顶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论;(3)①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②连结BE ,由(2)的结论及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即可得出结论;(4)根据(1)的结论、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D A B C ∠=∠+∠+∠.理由如下:如图1,BDE B BAD ∠=∠+∠,CDE C CAD ∠=∠+∠,BDC B BAD C CAD B BAC C ∴∠=∠+∠+∠+∠=∠+∠+∠,D A B C ∴∠=∠+∠+∠;(2)A D B C ∠+∠=∠+∠.理由如下:在ADE ∆中,180AED A D ∠=︒-∠-∠,在BCE ∆中,180BEC B C ∠=︒-∠-∠,AED BEC ∠=∠,A D B C ∴∠+∠=∠+∠;(3)①180A ABC ACB ∠=︒-∠-∠,180D DBC DCB ∠=︒-∠-∠,BD 、CD 分别平分ABC∠和ACB ∠,∴1122ABC ACB DBC DCB ∠+∠=∠+∠,1111180()180(180)902222D ABC ACB A A ∴∠=︒-∠+∠=︒-︒-∠=︒+∠. 故答案为:1902D A ∠=︒+∠.②连结BE .∵C D CBE DEB ∠+∠=∠+∠,360A B C D E F A ABE F BEF ∴∠+∠+∠+∠+∠+∠=∠+∠+∠+∠=︒. 故答案为:360︒;(4)由(1)知,BDC B C BAC ∠=∠+∠+∠,26B ∠=︒,54C ∠=︒,80BDC BAC ∴∠=︒+∠,402CDF CAE ∴∠=︒+∠,4BAC CAE ∠=∠,2BDC CDF ∠=∠,1902GDE CDF ∴∠=︒-∠,26180AGD B GDB CDF ∠=∠+∠=︒+︒-∠,3GAE CAE ∠=∠,3336064(2)644012422E GAE AGD GDE CAE CDF ∴∠=︒-∠-∠-∠=︒-∠-∠=︒+⨯︒=︒; 180180(206)2262264014F AGF GAF CDF CAE CDF CAE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合理的等量代换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B 与2∠是一对( )A .同位角B .内错角C .同旁内角D .对顶角 2.在下列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 ).A .荡秋千运动B .月亮绕地球运动C .操场上红旗的飘动D .教室可移动黑板的左右移动3.如图,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为( )A .()5,4B .()3,4-C .()2,3-D .()4,5-- 4.给出下列 4 个命题:①不是对顶角的两个角不相等;②三角形最大内角不小于 60°;③多边形的外角和小于内角和;④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1B .2C .3D .45.如图,点E 在CA 延长线上,DE 、AB 交于F ,且BDE AEF ∠=∠,B C ∠=∠,EFA 比FDC ∠的余角小10︒,P 为线段DC 上一动点,Q 为PC 上一点,且满足FQP QFP ∠=∠,FM 为EFP ∠的平分线.则下列结论:①//AB CD ;②FQ 平分AFP ∠;③140B E ∠+∠=︒;④QFM ∠的角度为定值.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的立方根是0B .0.25的算术平方根是-0.5C .-1000的立方根是10D .49的算术平方根是237.如图,//a b ,160∠=︒,则2∠的大小是( )A .60︒B .80︒C .100︒D .120︒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从原点O 出发,按A →A 1→A 2→A 3→A 4→A 5…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长度,则A 2021的坐标为( )A .(673,﹣1)B .(673,1)C .(674,﹣1)D .(674,1)九、填空题9.已知1x -=8,则x 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十、填空题10.点P (﹣2,3)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十一、填空题11.如图,已知△ABC 是锐角三角形,BE 、CF 分别为∠ABC 与∠ACB 的角平分线,BE 、CF 相交于点O ,若∠A=50°,则∠BOC=_______.十二、填空题12.如图,//AB CD ,点F 在CD 上,点A 在EF 上,则132∠+∠-∠的度数等于______.十三、填空题13.将长方形纸带沿EF 折叠(如图1)交BF 于点G ,再将四边形EDCF 沿BF 折叠,得到四边形GFC D '',EF 与GD '交于点O (如图2),最后将四边形GFC D ''沿直线AE 折叠(如图3),使得A 、E 、Q 、H 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且D ''恰好落在BF 上若在折叠的过程中,//''EG QD ,且226∠=︒,则1∠=________.十四、填空题14.如图,按照程序图计算,当输入正整数x 时,输出的结果是161,则输入的x 的值可能是__________.十五、填空题15.如图,直角坐标系中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1-,()2,1,则该坐标系内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__.十六、填空题16.如图所示,动点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箭头所示方向呈台阶状移动,第一次从原点运动到点(0,1),第二次接着运动到点(1,1),第三次接着运动到点(1,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2021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十七、解答题17.(1)计算:34|22|89-+-; (2)解方程组:1312223x y x y ⎧-=-⎪⎨⎪+=⎩. 十八、解答题18.求下列各式中的x 值:(1)(x ﹣1)2=4;(2)(2x +1)3+64=0;(3)x 3﹣3=38. 十九、解答题19.已知,如图所示,BCE ,AFE 是直线,AB //CD ,∠1=∠2,∠3=∠4.求证:AD //BE证明:∵AB //CD (已知)∴∠4=∠ ( )∵∠3=∠4(已知)∴∠3=∠ ( )∵∠1=∠2(已知)∴∠1+∠CAF =∠2+∠CAF ( )即:∠ =∠ .∴∠3=∠ .∴AD //BE ( )二十、解答题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 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3,2A -,()0,4B ,()0,2C .(1)求出ABC 的面积;(2)平移ABC ,若点A 的对应点2A 的坐标为()0,2-,画出平移后对应的222A B C △,写出2B 坐标.二十一、解答题21.如图①,将由5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沿虚线剪开,将剪开后的图形拼成如图②所示的大正方形,设图②所示的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 .(1)求a 的值;(2)若a 的整数部分为m ,小数部分为n ,试求式子2m a an -+的值.二十二、解答题22.工人师傅准备从一块面积为25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工料上裁剪出一块18平方分米的长方形的工件.(1)求正方形工料的边长;(2)若要求裁下来的长方形的长宽的比为3:2,问这块正方形工料是否合格?(参考数据:2=1.414,3=1.732,5=2.236)二十三、解答题23.如图1,已知直线m ∥n ,AB 是一个平面镜,光线从直线m 上的点O 射出,在平面镜AB 上经点P 反射后,到达直线n 上的点Q .我们称OP 为入射光线,PQ 为反射光线,镜面反射有如下性质: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即∠OPA=∠QPB .(1)如图1,若∠OPQ =82°,求∠OPA 的度数;(2)如图2,若∠AOP =43°,∠BQP =49°,求∠OPA 的度数;(3)如图3,再放置3块平面镜,其中两块平面镜在直线m 和n 上,另一块在两直线之间,四块平面镜构成四边形ABCD ,光线从点O 以适当的角度射出后,其传播路径为 O→P→Q→R→O→P→…试判断∠OPQ 和∠ORQ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二十四、解答题24.已知//a b ,直角ABC 的边与直线a 分别相交于O 、G 两点,与直线b 分别交于E ,F 点,且90ACB ∠=︒.(1)将直角ABC 如图1位置摆放,如果56AOG ∠=︒,则CEF ∠=________; (2)将直角ABC 如图2位置摆放,N 为AC 上一点,180NEF CEF ∠+∠=︒,请写出NEF ∠与AOG ∠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将直角ABC 如图3位置摆放,若135GOC ∠=︒,延长AC 交直线b 于点Q ,点P 是射线GF 上一动点,探究,POQ OPQ ∠∠与PQF ∠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结论.二十五、解答题25.在△ABC 中,射线AG 平分∠BAC 交BC 于点G ,点D 在BC 边上运动(不与点G 重合),过点D 作DE ∥AC 交AB 于点E .(1)如图1,点D在线段CG上运动时,DF平分∠EDB①若∠BAC=100°,∠C=30°,则∠AFD=;若∠B=40°,则∠AFD=;②试探究∠AFD与∠B之间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点D在线段BG上运动时,∠BDE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与射线AG交于点F试探究∠AFD与∠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意义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B与∠2是直线DE和直线BC被直线AB所截得到的内错角,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特征是正确判断的前提.2.D【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依次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荡秋千运动是旋转,故本选项错误;B、月亮绕地球运动是旋转,故本选项错误;C、操场上红旗的飘动不是平移,故本选项错误;D、教室解析:D【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依次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荡秋千运动是旋转,故本选项错误;B 、月亮绕地球运动是旋转,故本选项错误;C 、操场上红旗的飘动不是平移,故本选项错误;D 、教室可移动黑板的左右移动是平移,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移性质,从而完成求解.3.C【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判断即可.【详解】由图可知,小手盖住的点在第四象限,∴点的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负数,∴(2,-3)符合.其余都不符合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熟记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4.B【分析】①举反例说明即可,②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判断即可,③举反例说明即可,④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判断即可.【详解】解:①如: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所以不是对顶角的两个角不相等,错误,; ②若三角形最大内角小于60°,则三角形内角和小于180°,所以三角形最大内角不小于60°,正确;③如:三角形的外角和大于内角和,所以多边形的外角和小于内角和,错误; ④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的真假,熟练掌握真假命题的定义及几何图形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当命题的条件成立时,结论也一定成立的命题叫做真命题;当命题的条件成立时,不能保证命题的结论总是成立的命题叫做假命题.要指出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能够举出一个例子,使它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符合命题的结论就可以了,这样的例子叫做反例. 5.D【分析】①由BDE AEF ∠=∠可得AE ∥BD ,进而得到B EAF ∠=∠,结合B C ∠=∠即可得到结论;②由//AB CD 得出AFQ FQP ∠=∠,结合FQP QFP ∠=∠即可得解;③由平行线的性质和内角和定理判断即可;④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BDE AEF ∠=∠,∴AE ∥BD ,∴B EAF ∠=∠,∵B C ∠=∠,∴EAF C ∠=∠,∴//AB CD ,结论①正确;∵//AB CD ,∴AFQ FQP ∠=∠,∵FQP QFP ∠=∠,∴AFQ QFP ∠=∠,∴FQ 平分AFP ∠,结论②正确;∵//AB CD ,∴EFA FDC ∠=∠,∵EFA 比FDC ∠的余角小10︒,∴40EFA ∠=︒,∵B EAF ∠=∠,180EFA E EAF ∠+∠+∠=︒,∴180140B E EFA ∠+∠=︒-∠=︒,结论③正确;∵FM 为EFP ∠的平分线, ∴111222MFP EFP EFA AFP ∠=∠=∠+∠, ∵AFQ QFP ∠=∠, ∴12QFP AFP ∠=∠, ∴1202QFM MFP QFP EFA ∠=∠-∠=∠=︒,结论④正确; 故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③④;故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准确分析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6.A【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以及立方根的概念逐一进行凑数即可得.【详解】A .0的立方根是0,正确,符合题意;B .0.25的算术平方根是0.5,故B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 .-1000的立方根是-10,故C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 .49的算术平方根是23,故D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熟练掌握相关概念以及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7.D【分析】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a b,∠1=60°,因为//所以∠3=∠1=60°.因为∠2+∠3=180°,所以∠2=180°-60°=12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掌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解题的关键.8.C【分析】根据图象可得移动6次完成一个循环,从而可得出点A2021的坐标.【详解】解:A1(0,1),A2(1,1),A3(1,0),A4(1,﹣1),A5(2,﹣1),A6(2,0),A7解析:C【分析】根据图象可得移动6次完成一个循环,从而可得出点A2021的坐标.【详解】解:A1(0,1),A2(1,1),A3(1,0),A4(1,﹣1),A5(2,﹣1),A6(2,0),A7(2,1),…,点A坐标运动规律可以看作每移动6次一个循环,每个循环向右移动2个单位,则2021÷6=336…5,所以,前336次循环运动点A共向右运动336×2=672个单位,且在x轴上,再运动5次即向右移动2个单位,向下移动一个单位,则A2021的坐标是(674,﹣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规律,找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九、填空题9.65【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确定x-1的值,解方程即可.【详解】∵=8∴x-1=64x=65故答案为65【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关键解析:65【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确定x-1的值,解方程即可.【详解】∵8∴x-1=64x=65故答案为65【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关键.十、填空题10.(﹣2,﹣3)【分析】两点关于x轴对称,那么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详解】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即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对称点的坐标是(﹣2,﹣3).故答案为解析:(﹣2,﹣3)【分析】两点关于x轴对称,那么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详解】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即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对称点的坐标是(﹣2,﹣3).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考查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可记住要点或画图得到.十一、填空题11.115°【详解】因为∠A=50°,∴∠ABC+∠ACB=180°−∠A=180°−50°=130°,∵BE、CF分别为∠ABC与∠ACB的角平分线,∴∠OBC=∠ABC,∠OCB=∠ACB解析:115°【详解】因为∠A=50°,∴∠ABC+∠ACB=180°−∠A=180°−50°=130°,∵BE、CF分别为∠ABC与∠ACB的角平分线,∴∠OBC=12∠ABC,∠OCB=12∠ACB,∴∠OBC+∠OCB=12(∠ABC+∠ACB)= 12×130°=65°,在△OBC中,∠BOC=180°−(∠OBC+∠OCB)=180°−65°=115°十二、填空题12.18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AFD,从而得到∠EFC=180°-∠EFD,∠ECF=180°-∠3,再根据∠2+∠ECF+∠EFC=180°,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B∥解析:18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AFD,从而得到∠EFC=180°-∠EFD,∠ECF=180°-∠3,再根据∠2+∠ECF+∠EFC=180°,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B∥CD,∴∠1=∠AFD,∵∠EFC=180°-∠EFD,∠ECF=180°-∠3,∠2+∠ECF+∠EFC=180°,∴∠2+360°-∠1-∠3=180°,∴∠1+∠3-∠2=180°,故答案为:18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补角的定义,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十三、填空题13.32°【分析】连接EQ ,根据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得到,,根据得到,从而求得,再根据题意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EQ ,∵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解析:32°【分析】连接EQ ,根据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得到EQ GD ''∥,=QEG EGB ∠∠,根据EG QD ''∥得到=QD G EGB ''∠∠,从而求得=QEG QD G ''∠∠,再根据题意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EQ ,∵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EQ ∥GD ''∴=QEG EGB ∠∠∵EG ∥QD ''=QD G EGB ''∠∠∴=QEG QD G ''∠∠∵226∠=︒,QD C ''''∠=90°∴=QEG QD G ''∠∠=180°-90°-26°=64°由折叠的性质可知:1=QEO ∠∠ ∴1=2QEG ∠1∠=32°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折叠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十四、填空题14.、、、.【详解】解:∵y=3x+2,如果直接输出结果,则3x+2=161,解得:x=53;如果两次才输出结果:则x=(53-2)÷3=17;如果三次才输出结果:则x=(17-2)÷3=5;解析:53、17、5、1.【详解】解:∵y =3x +2,如果直接输出结果,则3x +2=161,解得:x =53;如果两次才输出结果:则x =(53-2)÷3=17;如果三次才输出结果:则x =(17-2)÷3=5;如果四次才输出结果:则x =(5-2)÷3=1;则满足条件的整数值是:53、17、5、1.故答案为53、17、5、1.点睛:此题的关键是要逆向思维.它和一般的程序题正好是相反的.十五、填空题15.【分析】首先根据A 、B 点坐标确定原点位置,然后再建立坐标系,再确定C 点坐标即可.【详解】解:点C 的坐标为(-1,3),故答案为:(-1,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关键是正解析:()1,3-【分析】首先根据A 、B 点坐标确定原点位置,然后再建立坐标系,再确定C 点坐标即可.【详解】解:点C 的坐标为(-1,3),故答案为:(-1,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关键是正确建立坐标系.十六、填空题16.(1010,1011)【分析】仔细观察图形,找到图形变化的规律,利用规律求解即可.【详解】解:观察发现:第一次运动到点(0,1),第二次运动到点(1,1);第三次运动到点(1,2),第四解析:(1010,1011)【分析】仔细观察图形,找到图形变化的规律,利用规律求解即可.【详解】解:观察发现:第一次运动到点(0,1),第二次运动到点(1,1);第三次运动到点(1,2),第四次运动到点(2,2);第五次运动到点(2,3),第六次运动到点(3,3),…,当n 为奇数时,第n 次运动到点(12n -,12n +), 当n 为偶数时,第n 次运动到点(2n ,2n ), 所以经过2021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1010,1011),故答案为:(1010,101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点坐标的变化规律,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读懂题意,能够正确确定点运动的顺序,确定运动的距离,从而可以得到每个对应点的坐标.十七、解答题17.(1);(2).【解析】【分析】(1)原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算术平方根及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先把方程组中的分式方程化为不含分母的方程,再用加减消元法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解析:(1)232)11x y =⎧⎨=⎩. 【解析】【分析】(1)原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算术平方根及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先把方程组中的分式方程化为不含分母的方程,再用加减消元法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详解】(1)解:原式=222233-= (2)原方程组可化为:32(1)23(2)x y x y -=-⎧⎨+=⎩ , (1)×2−(2)得:−7y =−7,解得:y =1;把y =1代入(1)得:x−3×1=−2,解得:x =1,故方程组的解为:11x y =⎧⎨=⎩ ;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以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知掌握实数运算法则及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十八、解答题18.(1)x =3或x =﹣1;(2)x =﹣2.5;(3)x =1.5.【分析】(1)直接开平方进行解答;(2)先移项,再开立方进行解答.(3)先移项,系数化为1,再开平方法进行解答【详解】解:(解析:(1)x=3或x=﹣1;(2)x=﹣2.5;(3)x=1.5.【分析】(1)直接开平方进行解答;(2)先移项,再开立方进行解答.(3)先移项,系数化为1,再开平方法进行解答【详解】解:(1)开方得:x﹣1=2或x﹣1=﹣2,解得:x=3或x=﹣1;(2)方程整理得:(2x+1)3=﹣64,开立方得:2x+1=﹣4,解得:x=﹣2.5;(3)方程整理得:x3=278,开立方得:x=1.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立方根式正数,一个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式0.十九、解答题19.FA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FAB;等量代换;等式的性质;FAB;CAD; CA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4=∠BAF=∠3,求出∠DAC=∠BAF,推出∠3=解析:FA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FAB;等量代换;等式的性质;FAB;CAD; CA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4=∠BAF=∠3,求出∠DAC=∠BAF,推出∠3=∠BAF,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即可.【详解】证明:∵AB//CD(已知)∴∠4=∠FA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4(已知)∴∠3=∠FAB(等量代换)∵∠1=∠2(已知)∴∠1+∠CAF=∠2+∠CAF(等式的性质)即:∠FAB=∠CAD∴∠3=∠CAD∴AD //BE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填:BAF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AF ,等量代换,DAC ,DA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注意:平行线的性质是: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反之亦然. 二十、解答题20.(1)3;(2)B2(3,0),画图见解析【分析】(1)先求出AC ,BC 的长,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2)先根据A 和A2的坐标,确定平移方式,然后求出B2,C2的坐标,然后描点,顺次解析:(1)3;(2)B 2(3,0),画图见解析【分析】(1)先求出AC ,BC 的长,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2)先根据A 和A 2的坐标,确定平移方式,然后求出B 2,C 2的坐标,然后描点,顺次连接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 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3,2A -,()0,4B ,()0,2C ,∴AC =3,BC =2, ∴1=32ABC S AC BC =△; (2)∵A (-3,2),A 2(0,-2),∴A 2是由A 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B 2,C 2的坐标分别为(3,0),(3,-2),如图所示,即为所求.【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三角形面积,根据点的坐标确定平移方式,根据平移方式确定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二十一、解答题21.(1);(2)1【分析】(1)分析图形得到大正方形的面积,从而得到边长a;(2)估算出a的范围,得到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a>0,∴;解析:(152)1【分析】(1)分析图形得到大正方形的面积,从而得到边长a;(2)估算出a的范围,得到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25a=,∵a>0,∴5a=(2)∵459,∴253<<,∴m=2,n2,∴2m a an-+=)222=))222=+-45=1【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应用,无理数的估算,解题的关键是能估算出的范围.二十二、解答题22.(1)正方形工料的边长是 5 分米;(2)这块正方形工料不合格,理由见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的值即可;(2)设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3x分米、2x分米,得出方程3解析:(1)正方形工料的边长是 5 分米;(2)这块正方形工料不合格,理由见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的值即可;(2)设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3x分米、2x分米,得出方程3x•2x=18,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和5比较即可得出答案.试题解析:(1)∵正方形的面积是 25 平方分米,∴正方形工料的边长是 5 分米;(2)设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 3x 分米、2x 分米,则3x•2x=18,x2=3,x1,x2=5,,即这块正方形工料不合格.二十三、解答题23.(1)49°,(2)44°,(3)∠OPQ=∠ORQ【分析】(1)根据∠OPA=∠QPB.可求出∠OPA的度数;(2)由∠AOP=43°,∠BQP=49°可求出∠OPQ的度数,转化为(1)来解解析:(1)49°,(2)44°,(3)∠OPQ=∠ORQ【分析】(1)根据∠OPA=∠QP B.可求出∠OPA的度数;(2)由∠AOP=43°,∠BQP=49°可求出∠OPQ的度数,转化为(1)来解决问题;(3)由(2)推理可知:∠OPQ=∠AOP+∠BQP,∠ORQ=∠DOR+∠RQC,从而∠OPQ=∠ORQ.【详解】解:(1)∵∠OPA=∠QPB,∠OPQ=82°,∴∠OPA=(180°-∠OPQ)×12=(180°-82°)×12=49°,(2)作PC∥m,∵m∥n,∴m∥PC∥n,∴∠AOP=∠OPC=43°,∠BQP=∠QPC=49°,∴∠OPQ=∠OPC+∠QPC=43°+49°=92°,∴∠OPA=(180°-∠OPQ)×12=(180°-92°)×1244°,(3)∠OPQ=∠ORQ.理由如下:由(2)可知:∠OPQ=∠AOP+∠BQP,∠ORQ=∠DOR+∠RQC,∵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AOP=∠DOR,∠BQP=∠RQC,∴∠OPQ=∠ORQ.【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定,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问题的设置环环相扣、前为后用的设置目的.二十四、解答题24.(1)146°;(2)∠AOG+∠NEF=90°;(3)见解析【分析】(1)作CP//a,则CP//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解.(2)作CP//a,由平行线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得∠AOG+∠N解析:(1)146°;(2)∠AOG+∠NEF=90°;(3)见解析【分析】(1)作CP//a,则CP//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解.(2)作CP//a,由平行线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得∠AOG+∠NEF=∠ACP+∠PCB=90°.(3)分类讨论点P在线段GF上或线段GF延长线上两种情况,过点P作a,b的平行线求解.【详解】解:(1)如图,作CP//a,∵a//b,CP//a,∴CP//a//b,∴∠AOG=∠ACP=56°,∠BCP+∠CEF=180°,∴∠BCP=180°-∠CEF,∵∠ACP+∠BCP=90°,∴∠AOG+180°-∠CEF=90°,∴∠CEF=180°-90°+∠AOG=146°.(2)∠AOG+∠NEF=90°.理由如下:如图,作CP//a,则CP//a//b,∴∠AOG=∠ACP,∠BCP+∠CEF=180°,∵∠NEF+∠CEF=180°,∴∠BCP=∠NEF,∵∠ACP+∠BCP=90°,∴∠AOG+∠NEF=90°.(3)如图,当点P在GF上时,作PN//a,连接PQ,OP,则PN//a//b,∴∠GOP=∠OPN,∠PQF=∠NPQ,∴∠OPQ =∠OPN +∠NPQ =∠GOP +∠PQF ,∵∠GOC =∠GOP +∠POQ =135°,∴∠GOP =135°-∠POQ ,∴∠OPQ =135°-∠POQ +∠PQF .如图,当点P 在GF 延长线上时,作PN //a ,连接PQ ,OP ,则PN //a //b ,∴∠GOP =∠OPN ,∠PQF =∠NPQ ,∵∠OPN =∠OPQ +∠QPN ,∴∠GOP =∠OPQ +∠PQF ,∴135°-∠POQ =∠OPQ +∠PQF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通过添加辅助线及分类讨论的方法求解.二十五、解答题25.(1)①115°;110°;②;理由见解析;(2);理由见解析【分析】(1)①若∠BAC=100°,∠C=30°,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50°,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EDB=∠C=30°,由解析:(1)①115°;110°;②1902AFD B ∠=︒+∠;理由见解析;(2)1902AFD B ∠=︒-∠;理由见解析 【分析】(1)①若∠BAC=100°,∠C=30°,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50°,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EDB=∠C=30°,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出1502BAG BAC ∠=∠=︒,1152FDG EDB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DGF=100°,再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出结果;若∠B=40°,则∠BAC+∠C=180°-40°=140°,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出12BAG BAC ∠=∠,12FDG EDB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出结果;②由①得:∠EDB=∠C ,1502BAG BAC ∠=∠=︒,1152FDG EDB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DGF=∠B+∠BAG ,再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2)由(1)得:∠EDB=∠C ,12BAG BAC ∠=∠,1122BDH EDB C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①若∠BAC=100°,∠C=30°,则∠B=180°-100°-30°=50°,∵DE ∥AC ,∴∠EDB=∠C=30°,∵AG 平分∠BAC ,DF 平分∠EDB , ∴1502BAG BAC ∠=∠=︒,1152FDG EDB ∠=∠=︒,∴∠DGF=∠B+∠BAG=50°+50°=100°,∴∠AFD=∠DGF+∠FDG=100°+15°=115°;若∠B=40°,则∠BAC+∠C=180°-40°=140°,∵AG 平分∠BAC ,DF 平分∠EDB , ∴12BAG BAC ∠=∠,12FDG EDB ∠=∠, ∵∠DGF=∠B+∠BAG ,∴∠AFD=∠DGF+∠FDG=∠B+∠BAG+∠FDG =()12B BAC C ∠+∠+∠ 1401402=︒+⨯︒ 4070110=︒+︒=︒故答案为:115°;110°; ②1902AFD B ∠=︒+∠; 理由如下:由①得:∠EDB=∠C ,12BAG BAC ∠=∠,12FDG EDB ∠=∠, ∵∠DGF=∠B+∠BAG ,∴∠AFD=∠DGF+∠FDG=∠B+∠BAG+∠FDG =()12B BAC C ∠+∠+∠ ()11802B B =∠+︒-∠ 1902B =︒+∠; (2)如图2所示:1902AFD B ∠=︒-∠;理由如下: 由(1)得:∠EDB=∠C ,12BAG BAC ∠=∠,1122BDH EDB C ∠=∠=∠, ∵∠AHF=∠B+∠BDH ,∴∠AFD=180°-∠BAG-∠AHF11802BAC B BDH =︒-∠-∠-∠1118022BAC B C =︒-∠-∠-∠ ()11802B BAC C =︒-∠-∠+∠ ()11801802B B =︒-∠-︒-∠ 1180902B B =︒-∠-︒+∠ 1902B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共六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共六套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一、选择题(每题3分,计24分,请把各小题答案填到表格内)1.如下图,以下条件中,不能判定l1∥l2的是A.∠1=∠3.B.∠2=∠3.C.∠4=∠5.D.∠2+∠4=180°2.为了了解某市5万名初中毕业生的中考数学成绩,从中抽取5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那么样本是C.被抽取5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3.___某月电话话费中的各项费用统计情形见以下图表,请你依照图表信息完成以下各题:项目月功能费基本话费长途话费短信费金额/元50 60 20 51)请将表格补充完整;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扇形统计图中,表示短信费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月功能费基本话费长途话费短信费金额/元50 60 20 5第23题图)4.___会期为2020年5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
门票设个人票和团队票两大类。
个人一般票160元/张,学生优惠票100元/张;成人团队票120元/张,学生团队票50元/张。
1)若是2名教师、10名学生均购买个人票去参观世博会,请问一共要花多少元钱购买门票?个人票:2*160+10*100=1320元2)用方程组解决以下问题:若是某校共30名师生去参观世博会,并得知他们都是以团队形式购买门票,累计花去2200元,请问该校本次别离有多少名教师、多少名学生参观世博会?设教师人数为x,学生人数为y,则:x+y=30120x+50y=2200解得:x=10,y=20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综合测试题(二)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121的算术平方根是11,364=-61.2.若是1<x<2,化简│x-1│+│x-2│=2-x。
3.在△ABC中,已知两条边a=3,b=4,那么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1<c<7.4.假设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那么相应的外角比是3:2:1.5.已知两边相等的三角形一边等于5cm,另一边等于11cm,那么周长是27cm。
人教版中学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中学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1的同旁内角是( )A .∠2B .∠3C .∠4D .∠52.下列各组图形可以通过平移互相得到的是( )A .B .C .D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列各点在第二象限的是( )A .()1,10B .()6,4-C .()0,1-D .()3,7- 4.下列两个命题: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A .①②都对B .①对②错C .①②都错D .①错②对 5.如图,直线////AB CD EF ,点O 在直线AB 上,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12390∠+∠-∠=︒B .12390∠+∠+∠=︒C .321180∠+∠-∠=︒D .132180∠+∠-∠=︒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3的平方根是3B .﹣1的立方根是﹣1C .0.1是0.01的一个平方根D .算术平方根是本身的数只有0和1 7.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两三角板的斜边互相平行,每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都在另一三角板的斜边上,则∠1的度数为( )A .90°B .75°C .65°D .60°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1,0P .点P 第1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点()11,1P ,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动2个单位至点()21,1P -,第3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点3P ,第4次向右跳动3个单位至点4P ,第5次又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点5P ,第6次向左跳动4个单位至点6P ,…….照此规律,点P 第200次跳动至点200P 的坐标是( )A .()51,100B .()26,50C .()26,50-D .()51,100-九、填空题9.若a 、b 为实数,且满足|a ﹣2|+3b -=0,则a ﹣b 的立方根为_____.十、填空题10.若点()3,P m 与(),6Q n -关于x 轴对称,则2m 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填空题11.如图,AD 、AE 分别是△ABC 的角平分线和高,∠B=60°,∠C=70°,则∠EAD=______.十二、填空题12.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沿EF 折叠后,点A 、B 分别落在A ′、B ′的位置,如果∠2=70°,则∠1的度数是___________.十三、填空题13.将一条长方形纸带按如图方式折叠,若1108∠=︒,则2∠的度数为________°.十四、填空题14.如图,四个实数m ,n ,p ,q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M ,N ,P ,Q ,若0n q +=,则m ,n ,p ,q 四个实数中,绝对值最大的是________.十五、填空题15.点31,25()P m m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m =________.十六、填空题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1的等边△OA 1A 2的一条边OA 2在x 的正半轴上,O 为坐标原点;将△OA 1A 2沿x 轴正方向依次向右移动2个单位,依次得到△A 3A 4A 5,△A 6A 7A 8…,则顶点A 2021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______.十七、解答题17.计算:(1)|23-|+22;(2)22312127(6)(5)+----十八、解答题18.已知a +b =5,ab =2,求下列各式的值.(1)a 2+b 2;(2)(a ﹣b )2.十九、解答题19.如图,已知∠1+∠AFE =180°,∠A =∠2,求证:∠A=∠C +∠AFC证明:∵ ∠1+∠AFE =180°∴ CD ∥EF ( , ) ∵∠A=∠2 ∴( ) ( , ) ∴ AB ∥CD ∥EF ( , )∴ ∠A = ,∠C = ,( , )∵ ∠AFE =∠EFC +∠AFC ,∴ = .二十、解答题20.将△ABO 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三角形A ′B ′O ′(1)请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 ′B ′O ′.(2)写出点A ′、O ′的坐标.二十一、解答题21.例如∵479.<<即273<<,∴7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72-,仿照上例回答下列问题;(1)17介于连续的两个整数a 和b 之间,且a <b ,那么a = ,b = ; (2)x 是172+的小数部分,y 是171-的整数部分,求x = ,y = ; (3)求(17)y x -的平方根.二十二、解答题22.如图1,用两个边长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1)如图2,若正方形纸片的面积为12dm ,则此正方形的对角线AC 的长为 dm . (2)如图3,若正方形的面积为162cm ,李明同学想沿这块正方形边的方向裁出一块面积为122cm 的长方形纸片,使它的长和宽之比为3∶2,他能裁出吗?请说明理由.二十三、解答题23.问题情境:如图1,AB ∥CD ,∠PAB =130°,∠PCD =120°.求∠APC 的度数.小明的思路是:过P 作PE ∥AB ,通过平行线性质,可得∠APC =∠APE +∠CPE =50°+60°=110°.问题解决:(1)如图2,AB ∥CD ,直线l 分别与AB 、CD 交于点M 、N ,点P 在直线I 上运动,当点P 在线段MN 上运动时(不与点M 、N 重合),∠PAB =α,∠PCD =β,判断∠APC 、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在(1)的条件下,如果点P 在线段MN 或NM 的延长线上运动时.请直接写出∠APC 、α、B 之间的数量关系;(3)如图3,AB ∥CD ,点P 是AB 、CD 之间的一点(点P 在点A 、C 右侧),连接PA 、PC ,∠BAP 和∠DCP 的平分线交于点Q .若∠APC =116°,请结合(2)中的规律,求∠AQC 的度数.二十四、解答题24.如图1,点O 在MN 上,90,,AOB AOM m OCQ n ∠=︒∠=︒∠=︒,射线OB 交PQ 于点C ,已知m ,n 满足:220(70)0m n -+-=.(1)试说明MN //PQ 的理由;(2)如图2,OD 平分AON ∠,CF 平分OCQ ∠,直线OD 、CF 交于点E ,则OEF ∠=______︒;(3)若将AO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090αα<<︒,其余条件都不变,在旋转过程中,OEF ∠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你的结论.二十五、解答题25.如图①,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放在同一条直线AB 上,其中∠ONM =30°,∠OCD =45°.(1)将图①中的三角板OMN沿BA的方向平移至图②的位置,MN与CD相交于点E,求∠CEN的度数;(2)将图①中的三角板OMN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BON=30°,如图③,MN 与CD相交于点E,求∠CEN的度数;(3)将图①中的三角板OMN绕点O按每秒30°的速度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在第____________秒时,直线MN恰好与直线CD垂直.(直接写出结果)【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A【分析】根据同旁内角的定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进行求解.【详解】解: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的同旁内角是∠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同旁内角的定义,能熟记同旁内角的定义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数形结合.2.C【分析】根据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平移变换中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从而得出答案.【详解】解:观察图形可知图案C通过平移后可以得到.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析:C【分析】根据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平移变换中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从而得出答案.【详解】解:观察图形可知图案C通过平移后可以得到.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移变换及其基本性质,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3.D【分析】根据在第二象限的点的特征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第二象限的点特征是横坐标小于零,纵坐标大于零,∴点(-3,7)在第二象限,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4.C【分析】根据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判断即可.【详解】解:①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故错误;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故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属于基础知识,要牢牢掌握.5.D【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1+∠AOF=180°,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3=∠AOC,而通过∠AOF=∠AOC-∠2,整理可得∠1+∠3-∠2=180°.【详解】解:∵AB∥EF,∴∠1+∠AOF=180°,∵CD∥AB,∴∠3=∠AOC,又∵∠AOF=∠AOC−∠2=∠3-∠2,∴∠1+∠3-∠2=180°.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从复杂图形中找出内错角,同旁内角是解题的关键.6.A【分析】根据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3的平方根是±3,原说法错误,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1的立方根是﹣1,原说法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0.1是0.01的一个平方根,原说法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算术平方根是本身的数只有0和1,原说法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掌握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7.B【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FDC=∠F=30°,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结果.【详解】解:如图,∵EF∥BC,∴∠FDC=∠F=30°,∴∠1=∠FDC+∠C=30°+45°=75°,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知三角板各个角的度数是解本题的关键.8.A【分析】设第n次跳动至点Pn,根据部分点An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P4n(n + 1,2n),Pn+1(n + 1,2n + 1),P4n+2(-n-1,2n+ 1),P4n+3(-n-1,2解析:A【分析】设第n次跳动至点P n,根据部分点A n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P4n(n + 1,2n),P n+1(n + 1,2n + 1),P4n+2(-n-1,2n+ 1),P4n+3(-n-1,2n +2),依此规律结合200 = 50 ×4,即可得出点P200的坐标.【详解】解:设第n次跳动至点P n,观察发现:P(1,0),P1(1,1),P2(-1,1),P3(-1,2),P4(2,2),P5(2,3),P6(-2,3),P7(-2,4),P8(3,4),P9(3,5),...,∴P4n+1(n + 1,2n +1),P4n+2(-n-1,2n+ 1),P4n+3(-n-1,2n+2),P4n(n + 1,2n),(n为自然数),∵200 = 50 × 4,∴P200(50+1 ,50×2),即(51,10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找到点的坐标变化规律.九、填空题9.-1【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的值,再进而计算所给代数式的立方根.【详解】解:∵|a﹣2|+=0,|a﹣2|≥0,≥0∴a﹣2=0,3﹣b=0∴a=2,b=3∴,故答案为:解析:-1【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的值,再进而计算所给代数式的立方根.【详解】解:∵|a﹣0,|a﹣2|≥0∴a﹣2=0,3﹣b=0∴a=2,b=3∴==-,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立方根的性质,关键是根据“两个非负数和为0,则这两个数都为0”列出方程求得a、b的值.十、填空题10.0【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的特点进行解题即可.【详解】∵点与关于轴对称∴∴,故答案为: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解析:0【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x 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的特点进行解题即可.【详解】∵点(3,)P m 与(,6)Q n -关于x 轴对称∴36n m =-=-,∴262(3)0m n -=--⨯-=,故答案为: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轴对称,熟练掌握相关点的轴对称特征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十一、填空题11.;【详解】解:由题意可知,∠B=60°,∠C=70°,所以°,所以°,在三角形BAE 中,°,所以∠EAD=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属于对角平分线和角度基本知识的变换求解.解析:5︒;【详解】解:由题意可知,∠B=60°,∠C=70°,所以18013050A ∠=-=°,所以25BAD ∠=°,在三角形BAE 中,906030BAE ∠=-=°,所以∠EAD=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属于对角平分线和角度基本知识的变换求解.十二、填空题12.55°【分析】先由矩形的对边平行及平行线的性质知∠B′FC=∠2=70°,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B′FC=∠2=70°,∴∠1+∠解析:55°【分析】先由矩形的对边平行及平行线的性质知∠B′FC=∠2=70°,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B′FC=∠2=70°,∴∠1+∠B′FE=180°-∠B′FC=110°,由折叠知∠1=∠B′FE,∴∠1=∠B′FE=55°,故答案为:5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折叠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矩形的对边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十三、填空题13.36【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即可解决.【详解】∵AB∥CD,如图∴∠GEC=∠1=108゜由折叠的性质可得:∠2=∠FED∵∠2+∠FED+∠GEC=180゜∴∠2=解析:36【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即可解决.【详解】∵AB ∥CD ,如图∴∠GEC =∠1=108゜由折叠的性质可得:∠2=∠FED∵∠2+∠FED +∠GEC =180゜∴∠2=11(180)(180108)3622GEC ︒-∠=⨯︒-︒=︒ 故答案为:36【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平角的概念,关键是掌握折叠的性质. 十四、填空题14.【分析】根据可以得到的关系,从而可以判定原点的位置,从而可以得到哪个数的绝对值最大,本题得以解决.【详解】∵,∴n 和q 互为相反数,O 在线段NQ 的中点处,∴绝对值最大的是点P 表示的数.故解析:p【分析】根据0n q +=可以得到n q 、的关系,从而可以判定原点的位置,从而可以得到哪个数的绝对值最大,本题得以解决.【详解】∵0n q +=,∴n 和q 互为相反数,O 在线段NQ 的中点处,∴绝对值最大的是点P 表示的数p .故答案为:p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数轴的特点,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十五、填空题15.或.【分析】根据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可知横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列方程即可.【详解】解:∵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或,解得,或,故答案为:或.【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到坐标轴的距解析:6-或45. 【分析】根据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可知横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列方程即可.【详解】解:∵点31,25()P m m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 ∴31=25m m +-,31=25m m +-或31=(25)m m +--,解得,=6m -或4=5m , 故答案为:6-或45.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到坐标轴的距离,解题关键是明确到坐标轴的距离是坐标的绝对值. 十六、填空题16.(1346.5,).【分析】观察图形可知,3个点一个循环,每个循环向右移动2个单位,依此可求顶点A2021的坐标.【详解】解: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为1,,,,…观察图形可知,3个点一个循解析:(1346.5.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3个点一个循环,每个循环向右移动2个单位,依此可求顶点A 2021的坐标.【详解】解:12OA A 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为11A y ∴==112A ⎛ ⎝⎭,2(1,0)A ,3(2,0)A ,45(2A ,5(3,0)A 6(4,0)A … 观察图形可知,3个点一个循环,每个循环向右移动2个单位2021÷3=673…1,673×2=1346,故顶点A 2021的坐标是(1346.5故答案为:(1346.5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规律,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找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十七、解答题17.(1)(2)3【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即可求解;(2)根据实数的性质化简,故可求解.【详解】(1)||+2==(2)==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实数与二次根式的运算解析:(12)3【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即可求解;(2)根据实数的性质化简,故可求解.【详解】(1)-+(22(=11365+--=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实数与二次根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其运算法则.十八、解答题18.(1)21;(2)17【分析】(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得到a2+b2=(a+b )2﹣2ab ,即可求解; (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得到(a ﹣b )2=a2+b2-2ab ,即可求解.【详解】解析:(1)21;(2)17【分析】(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得到a 2+b 2=(a +b )2﹣2ab ,即可求解;(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得到(a ﹣b )2=a 2+b 2-2ab ,即可求解.【详解】解:(1)∵a +b =5,ab =2,∴a 2+b 2=(a +b )2﹣2ab =52﹣2×2=21;(2))∵a +b =5,ab =2,∴(a ﹣b )2=a 2+b 2-2ab =21-2×2=1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2222a b a ab b +=±+ 及其变形公式是解题的关键.十九、解答题19.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直线也互相平行;∠AFE ,∠EF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 ,∠C+∠AFC .【分析】根据同旁解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直线也互相平行;∠AFE ,∠EF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 ,∠C +∠AFC .【分析】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 CD ∥EF ,根据∠A=∠2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B ∥CD ,根据平行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可得AB ∥CD ∥EF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 =∠AFE ,∠C =∠EFC ,根据角的和可得 ∠AFE =∠EFC +∠AFC 即可.证明:∵ ∠1+∠AFE =180°∴ CD ∥EF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A=∠2 ,∴( AB ∥CD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B ∥CD ∥EF (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直线也互相平行)∴ ∠A = ∠AFE ,∠C = ∠EF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FE =∠EFC +∠AFC ,∴ ∠A = ∠C +∠AFC .故答案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直线也互相平行;∠AFE ,∠EF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 ,∠C +∠AFC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角的和差,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关键. 二十、解答题20.(1)见解析;(2)A′,O′【分析】(1)分别作出A ,B ,O 的对应点A′,B′,O′即可.(2)根据点的位置写出坐标即可.【详解】解:(1)如图,△A′B′O′即为所求作.(2)A′(解析:(1)见解析;(2)A ′()2,1,O ′()41-,【分析】(1)分别作出A ,B ,O 的对应点A ′,B ′,O ′即可.(2)根据点的位置写出坐标即可.【详解】解:(1)如图,△A ′B ′O ′即为所求作.(2)A ′(2,1),O ′(4,−1).本题考查作图−平移变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二十一、解答题21.(1),;(2);(3)【分析】(1)根据的范围确定出、的值;(2)求出,的范围,即可求出、的值,代入求出即可;(3)将代入中即可求出.【详解】解:(1),,,,故答案是:,;(解析:(1)4a =,5b =;(2)4,3x y =;(3)8±【分析】(1a 、b 的值;(221的范围,即可求出x 、y 的值,代入求出即可;(3)将4,3x y ==代入)y x 中即可求出.【详解】解:(1)1617<45∴<<,4a ∴=,5b =,故答案是:4a =,5b =;(2)4175<,627∴<,314<<,2264-,1的整数部分为:3;故答案是:4,3x y =;(3)174,3x y ==,3)464y x ∴==,)y x ∴的平方根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的应用、求平方根,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及求出45<.二十二、解答题22.(1);(2)不能,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正方形面积,可求得正方形边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对角线长;(2)利用方程思想求出长方形的长边,然后与正方形边长比较大小即可.【详解】解:解析:(1)2)不能,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正方形面积,可求得正方形边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对角线长; (2)利用方程思想求出长方形的长边,然后与正方形边长比较大小即可.【详解】解:(1)∵正方形纸片的面积为21dm ,∴正方形的边长1AB BC dm ==, ∴AC =.(2)不能;根据题意设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3xcm 和2xcm .∴长方形面积为:2?312x x =,解得:x =∴长方形的长边为.∵4,∴他不能裁出.【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中的应用,灵活的进行算术平方根计算及无理数大小比较是解题的关键.二十三、解答题23.(1)∠APC=α+β,理由见解析;(2)∠APC=α-β或∠APC=β-α;(3)58°【分析】(1)过点P 作PE ∥AB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即可求解;(2)分点P 在线段MN 或NM 的延长线解析:(1)∠APC =α+β,理由见解析;(2)∠APC =α-β或∠APC =β-α;(3)58°【分析】(1)过点P 作PE ∥AB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即可求解;(2)分点P 在线段MN 或NM 的延长线上运动两种情况,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及角的和差即可求解;(3)过点P,Q分别作PE∥AB,QF∥AB,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及角的和差即可求解.【详解】解:(1)如图2,过点P作PE∥AB,∵AB∥CD,∴PE∥AB∥CD,∴∠APE=α,∠CPE=β,∴∠APC=∠APE+∠CPE=α+β.(2)如图,在(1)的条件下,如果点P在线段MN的延长线上运动时,∵AB∥CD,∠PAB=α,∴∠1=∠PAB=α,∵∠1=∠APC+∠PCD,∠PCD=β,∴α=∠APC+β,∴∠APC=α-β;如图,在(1)的条件下,如果点P在线段NM的延长线上运动时,∵AB∥CD,∠PCD=β,∴∠2=∠PCD=β,∵∠2=∠PAB+∠APC,∠PAB=α,∴β=α+∠APC,∴∠APC =β-α;(3)如图3,过点P ,Q 分别作PE ∥AB ,QF ∥AB ,∵AB ∥CD ,∴AB ∥QF ∥PE ∥CD ,∴∠BAP =∠APE ,∠PCD =∠EPC ,∵∠APC =116°,∴∠BAP +∠PCD =116°,∵AQ 平分∠BAP ,CQ 平分∠PCD ,∴∠BAQ =12∠BAP ,∠DCQ =12∠PCD ,∴∠BAQ +∠DCQ =12(∠BAP +∠PCD )=58°,∵AB ∥QF ∥CD ,∴∠BAQ =∠AQF ,∠DCQ =∠CQF ,∴∠AQF +∠CQF =∠BAQ +∠DCQ =58°,∴∠AQC =58°.【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添加辅助线将两条平行线相关的角联系到一起是解题的关键. 二十四、解答题24.(1)见解析;(2)45;(3)不变,见解析;【分析】(1)由可求得m 及n ,从而可求得∠MOC=∠OCQ ,则可得结论;(2)易得∠AON 的度数,由两条角平分线,可得∠DON ,∠OCF 的度数,也 解析:(1)见解析;(2)45;(3)不变,见解析;【分析】(1)由220(70)0m n -+-=可求得m 及n ,从而可求得∠MOC =∠OCQ ,则可得结论;(2)易得∠AON 的度数,由两条角平分线,可得∠DON ,∠OCF 的度数,也易得∠COE 的度数,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得∠OEF 的度数;(3)不变,分三种情况讨论即可.【详解】(1)∵200m -≥,2(70)0n -≥,且220(70)0m n -+-= ∴200m -=,2(70)0n -=∴m =20,n =70∴∠MOC =90゜-∠AOM =70゜∴∠MOC =∠OCQ =70゜∴MN ∥PQ(2)∵∠AON =180゜-∠AOM =160゜又∵OD 平分AON ∠,CF 平分OCQ ∠ ∴1802DON AON ∠=∠=︒,1352OCF OCQ ∠=∠=︒∵80MOE DON ∠=∠=︒∴10COE MOE MOC ∠=∠-∠=︒∴∠OEF =∠OCF +∠COE =35゜+10゜=45゜故答案为:45.(3)不变,理由如下:如图,当0゜<α<20゜时,∵CF 平分∠OCQ∴∠OCF =∠QCF设∠OCF =∠QCF =x则∠OCQ =2x∵MN ∥PQ∴∠MOC =∠OCQ =2x∵∠AON =360゜-90゜—(180゜-2x )=90゜+2x ,OD 平分∠AON∴∠DON =45゜+x∵∠MOE =∠DON =45゜+x∴∠COE =∠MOE -∠MOC =45゜+x -2x =45゜-x∴∠OEF =∠COE +∠OCF =45゜-x +x =45゜当α=20゜时,OD 与OB 共线,则∠OCQ =90゜,由CF 平分∠OCQ 知,∠OEF =45゜ 当20゜<α<90゜时,如图∵CF 平分∠OCQ∴∠OCF =∠QCF设∠OCF =∠QCF =x则∠OCQ =2x∵MN ∥PQ∴∠NOC =180゜-∠OCQ =180゜-2x∵∠AON =90゜+(180゜-2x )=270゜-2x ,OD 平分∠AON∴∠AOE=135゜-x∴∠COE=90゜-∠AOE=90゜-(135゜-x)=x-45゜∴∠OEF=∠OCF-∠COE=x-(x-45゜)=45゜综上所述,∠EOF的度数不变.【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角的和差关系,注意分类讨论,引入适当的量便于运算简便.二十五、解答题25.(1)105°;(2)135°;(3)5.5或11.5.【分析】(1)在△CEN中,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2)由∠BON=30°,∠N=30°可得MN∥CB,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解析:(1)105°;(2)135°;(3)5.5或11.5.【分析】(1)在△CEN中,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2)由∠BON=30°,∠N=30°可得MN∥CB,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求出∠CEN的度数.(3)画出图形,求出在MN⊥CD时的旋转角,再除以30°即得结果.【详解】解:(1)在△CEN中,∠CEN=180°-∠ECN-∠CNE=180°-45°-30°=105°;(2)∵∠BON=30°,∠N=30°,∴∠BON=∠N,∴MN∥CB.∴∠OCD+∠CEN=180°,∵∠OCD=45°∴∠CEN=180°-45°=135°;(3)如图,MN⊥CD时,旋转角为360°-90°-45°-60°=165°,或360°-(60°-45°)=345°,所以在第165°÷30°=5.5或345°÷30°=11.5秒时,直线MN恰好与直线CD垂直.【点睛】本题以学生熟悉的三角板为载体,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垂直的定义和旋转的性质,前两小题难度不大,难点是第(3)小题,解题的关键是画出适合题意的几何图形,弄清求旋转角的思路和方法,本题的第一种情况是将旋转角∠DOM放在四边形DOMF中,用四边形内角和求解,第二种情况是用周角减去∠DOM的度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复习资料详解共五套

李庄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末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m >-1,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 A .6m >-6 B .-5m <-5 C .1>0 D .1-m <2 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16±4 B.±164 C 327- 3 2(4)- 4 3.已知a >b >0,那么下列不等式组中无解..的是( ) A . B . C . D .4.一辆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行驶,那么两个拐弯的角度可能为 ( )(A) 先右转50°,后右转40° (B) 先右转50°,后左转40° (C) 先右转50°,后左转130° (D) 先右转50°,后左转50° 5.解为的方程组是( ) A. B. C. D.6.如图,在△中,∠500,∠800,平分∠,平分∠,则∠的大小是( ) A .1000 B .1100 C .1150 D .1200PCBA 小刚小军小华(1) (2) (3)7.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3,4,5,7,则它们首尾相连可以组成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4 B .3 C .2 D .1 8.在各个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中,一个外角等于一个内角的12,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5 B .6 C .7 D .89.如图,△A 1B 1C 1是由△沿方向平移了长度的一半得到的,若△的面积为20 cm 2,则四边形A 11的面积为( )A .10 cm 2B .12 c m 2C .15 cm 2D .17 cm 210.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1,小华对小刚说,假如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A.(5,4)B.(4,5)C.(3,4)D.(4,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干脆填在答题卷的横线上. 11.49的平方根是,算术平方根是8的立方根是. 12.不等式59≤3(1)的解集是.13.假如点P(a,2)在第二象限,那么点Q(-3)在.14.如图3所示,在铁路旁边有一李庄,现要建一火车站,•为C 1A 1ABB 1CD了使李庄人乘火车最便利(即间隔 最近),请你在铁路旁选一点来建火车站(位置已选好),说明理由.15.从A 沿北偏东60°的方向行驶到B,再从B 沿南偏西20°的方向行驶到C,•则∠度.16.如图∥,∠100°平分∠,则∠.17.给出下列正多边形:① 正三角形;② 正方形;③ 正六边形;④ 正八边形.用上述正多边形中的一种可以辅满地面的是.(将全部答案的序号都填上) 18.若│x 2-25则.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共46分,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0.解方程组:2313424()3(2)17x y x y x y ⎧-=⎪⎨⎪--+=⎩21.如图, ∥ , 平分∠,你能确定∠B 及∠C 的数量关系吗?请说明理由。
七下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B ′D ′DB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24分,请把各小题答案填到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1. 如图所示,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l 1∥l 2的是 A .∠1=∠3 B .∠2=∠3 C.∠4=∠5 D.∠2+∠4=180° 2.为了了解某市5万名初中毕业生的中考数学成绩,从中抽取5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那么样本是 A .某市5万名初中毕业生的中考数学成绩 B .被抽取500名学生 (第1题图)C .被抽取5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D .5万名初中毕业生3. 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A .32x x x ÷=B .623a a a ÷=C . 33x x x =⋅D .336x x x += 4.下列各式中,与2(1)a -相等的是A .21a -B .221a a -+C .221a a --D .21a +5.有一个两位数,它的十位数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为5,则符合条件的数有 A .4个 B .5个 C .6个 D .无数个 6. 下列语句不正确...的是 A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全等 B .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两个内角的和 D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7. 下列事件属于不确定事件的是A .太阳从东方升起B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C .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冰会融化D .某班级里有2人生日相同8.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A ′O ′B ′等于已知角∠AOB 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图形的全等这一章的知识,说明画出∠A ′O ′B ′=∠AOB 的依据是A .SASB .ASAC .AASD .SSS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计24分)9.生物具有遗传多样性,遗传信息大多储存在DNA 分子上.一个DNA 分子的直径约为0.0000002cm .这个数量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cm . 10.将方程2x+y=25写成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的形式,则y= .11.如图,AB∥CD ,∠1=110°,∠ECD=70°,∠E 的大小是 °.12.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1:2:3,则其中最大一个内角的度数是 °. 13.掷一枚硬币30次,有12次正面朝上,则正面朝上的频率为 .14.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4个红球、3个黄球和5个蓝球,每个球除颜色不同外其它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则摸出 球的可能性最小. 15.下表是自18世纪以来一些统计学家进行抛硬币试验所得的数据:试验者 试验次数n 正面朝上的次数m正面朝上的频率nm布丰 4040 2048 0.5069 德·摩根 4092 2048 0.5005 费勤1000049790.4979那么估计抛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的估计值是 . 16.如图,已知点C 是∠AOB 平分线上的点,点P 、P′分别在OA 、OB 上,如果要得到OP =OP′,需要添加以下条件中的某一个即可:①PC=P′C;②∠OPC=∠OP′C;③∠OCP=∠OCP′;④PP′⊥OC.请你写出一个正确结果的序号: .三、解答题(计72分)17.(本题共8分)如图,方格纸中的△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在小正方形的顶点(格点)上,称为格点三角形.请在方格纸上按下列要求画图. 在图①中画出与△ABC 全等且有一个公共顶点的格点△C B A '''; 在图②中画出与△ABC 全等且有一条公共边的格点△C B A ''''''.OA C P P′B (第16题图)(第16题图)18.计算或化简:(每小题4分,本题共8分)(1)(—3)0+(+0.2)2009×(+5)2010 (2)2(x+4) (x-4)19.分解因式:(每小题4分,本题共8分)(1)x x -3 (2)-2x+x 2+120.解方程组:(每小题5分,本题共10分)(1)⎩⎨⎧=+-=300342150y x y x (2)⎩⎨⎧⨯=+=+300%25%53%5300y x y x21.(本题共8分)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73ay bx by ax 的解是⎩⎨⎧==12y x ,求a b+的值.22.(本题共9分)如图,AB=EB ,BC=BF ,CBF ABE ∠=∠.EF 和AC 相等吗?为什么?23.(本题9分)小王某月手机话费中的各项费用统计情况见下列图表,请你根据图表信息完成下列各题:项目月功能费基本话费长途话费 短信费FECBA(第22题图)金额/元 5 50(1)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扇形统计图中,表示短信费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24.(本题4+8=12分)上海世博会会期为2010年5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七下期末复习优秀习题7.将点P(-5,3)沿x轴的正方向平移3个单位,再沿y轴的负方向平移6个单位后的坐标是_________.8.若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2cm和3cm,且第三边的边长为奇数,则第三边长为。
11、若baba31____31,-->则(用“>”“<”填空)12、只用一种正多边形铺满地面,请你写出这样的一种正多边形__________________13、已知⎩⎨⎧-==14yx是二元一次方程)(3)1(yxxm-=+的一个解,则=m_____________14、若点)3,4(-+aaM在y轴上,则_________=a15、把一副三角板接如图方式放置,则0________=∠α16、若方程组9.30531332=+=-baba的解为2.13.8==ba,则方程组9.30)1(5)2(313)1(3)2(2=-++=--+yxyx的解是。
17、ABC∆中,________,1402,2000=∠=∠+∠=∠-∠CBABA则18、一堆玩具分给若干个小朋友,若每人分3件,则剩余3件,若每人分5件,则每人都分到玩具,但有一个小朋友的玩具不足3件,则共有__________个小朋友。
19、已知点A(5,1-),直线AB平行于坐标轴,则直线AB与一、三象限角平分线的交点C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20、如图,小亮从A点出发前进10m,向右转150,再前进10m,又向右转150,这样一直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时,一共走了___________m。
21、解方程组(共12分)○11842145-=-=yxyx○252102=-=+yxyx22、(8分)x为何值时,代数式2)1(3+-x的值比代数式331--x的值大?23、(8分)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312223)3(21xxx考位号24、(10分)已知代数式,x x c bx ax 时和当31,,2-==++它的值都为5,当1-=x 时, 它的值为1(1)求出a,b,c(2)当c bx ax ,x ++-=243求代数式时的值。
25、(10分)已知:关于y x ,的方程组⎩⎨⎧=-=+m y x y x 212(1)用m 的代数式表示y x 和(2)当m 取何值时,这个方程组的解中,x 大于1,y 不小于1-?26、(10分)○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顶点为A (-3,-1),B (1,3),C (2,-2)的△ABC ;○2若将此三角形经过平移,使B 的对应点B ’坐标为(-1,0),试画出平移后 的△A ’B ’C ’。
○3△A ’B ’C ’的面积是_______。
y28、(12分)有一块直角三角尺DEF ,放在△ABC 上,如图,△DEF 的两条直角边DE 、DF 分别经过B 、C 两点,在△ABC 中,∠A=500 (1)求∠ABD+∠ACD(2)如果把三角尺的直角顶点D 放在△ABC 的外部,两条直角边DE 、DF 仍过B 、C 两点,画出图形,并探究∠ABD 与∠ACD 有何数量关系?24、如图,△AOB 中,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5),(6,2). ①求△AOB 的面积;(5分)②如果把原来△AOB 各个顶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增加3,所得三角形的O x面积又是多少?(3分)(第24题图)17.(本题10分)解下列方程组.(1)22315x y x y +=⎧⎨-=⎩ (2)123231x yx y ⎧-=⎪⎨⎪-=-⎩ 29、(8分)(1)先解一解下面的方程组: ○1 945743=+=+y x y x ; 1587752=+=+y x y x○2 23543=-=+y x y x ; 134253=--=-y x y x 发现解都是 ________==y x , 我们知道,方程和方程组的解系数决定的,认真观察,写出一个与上述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上述方程组中每一个方程c by ax =+的系数所满足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
(1) 根据(2)中所得到的结论,通过观察写出方程组⎪⎩⎪⎨⎧=-=+9899213161y x y x 的解____________(2) 研究下面的两个方程组①⎩⎨⎧-=-=+752143y x y x ②⎩⎨⎧-=+=+17421385y x y x 写出方程组中每个方程的规律和解....。
(2007年赤峰市)“方程”是现实生活中十分重要的数学模型.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编写一道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题,并使所列出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为260x y x y =⎧⎨+=⎩,,并写出求解过程.(2007年资阳市)陈老师为学校购买运动会的奖品后,回学校向后勤处王老师交账说:“我买了两种书,共105本,单价分别为8元和12元,买书前我领了1500元,现在还余418元. ” 王老师算了一下,说:“你肯定搞错了. ”⑴ 王老师为什么说他搞错了?试用方程的知识给予解释;⑵ 陈老师连忙拿出购物发票,发现的确弄错了,因为他还买了一个笔记本. 但笔记本的单价已模糊不清,只能辨认出应为小于10元的整数,笔记本的单价可能为多少元?(2007年漳州市)2337x y x y -=⎧⎨+=⎩ (2007年自贡市)⎩⎨⎧=--=-+063042y x y x(2007年郴州市)323()11x y y x y -=⎧⎨+-=⎩(2007年济南市)2622x y x y -=⎧⎨+=-⎩ (2007年清流县)233511x y x y +=⎧⎨-=⎩①②(2007年南京市)42 5.x y x y +=⎧⎨-=⎩,(2007年枣庄)已知⎩⎨⎧=+=-9.30531332b a b a 的解是⎩⎨⎧==2.13.8b a ,则⎩⎨⎧=-++=--+9.30)1(5)2(313)1(3)2(2y x y x 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
(2007年浙江舟山)三个同学对问题“若方程组111222a x b y c a x b y c +=⎧⎨+=⎩的解是34x y =⎧⎨=⎩,求方程组111222325325a x b y c a x b y c +=⎧⎨+=⎩的解.”提出各自的想法.甲说:“这个题目好象条件不够,不能求解”;乙说:“它们的系数有一定的规律,可以试试”;丙说:“能不能把第二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两边都除以5,通过换元替代的方法来解决”.参考他们的讨论,你认为这个题目的解应该是 .2.某商场以每件a 元购进一种服装,如果以每件b 元卖出,平均每天卖出15件,30天共获利润22500元。
为了尽快回收资金,商场决定将每件降价20%卖出,结果平均每天比降价前多卖出10件,这样30天仍然可获利润22500元.试求a b 、的值(每件服装的利润=每件服装的卖出价-每件服装的进价)1.(2007年包头)某工厂计划招聘A ,B 两个工种的工人120人,已知A ,B 两个工种的工人的月工资分别为800元和1000元.(1)若工厂每月所支付的工资为110000元,那么A ,B 两个工种的工人各招聘多少人;(2)若要求B 工种的人数不少于A 工种人数的2倍,那么招聘A 工种的工人多少人时,可使每月所支付的工资最少?27.小杰到学校食堂买饭,看到A 、B 两窗口前面排队的人一样多(设为a 人,a >8),就站到A 窗口队伍的后面. 过了2分钟,他发现A 窗口每分钟有4人买了饭离开队伍,B 窗口每分钟有6人买了饭离开队伍,且B 窗口队伍后面每分钟增加5人. BA(1)此时,若小杰继续在A 窗口排队,则他到达窗口所花的时间是多少(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 (2)此时,若小杰迅速从A 窗口队伍转移到B 窗口队伍后面重新排队,且到达B 窗口所花的时间比继续在A 窗口排队到达A 窗口所花的时间少,求a 的取值范围(不考虑其他因素).43.(2007年重庆)我市某镇组织20辆汽车装运完A、B、C三种脐橙共100吨到外地销售。
按计划,20脐橙品种 A B C每辆汽车运载量(吨) 6 5 4每吨脐橙获得(百元)12 16 10(x y y;(2)如果装运每种脐橙的车辆数都不少于4辆,那么车辆的安排方案有几种?并写出每种安排方案;(3)若要使此次销售获利最大,应采用哪种安排方案?并求出最大利润的值。
33、苏州地处太湖之滨,有丰富的水产养殖资源,水产养殖户李大爷准备进行大闸蟹与河虾的混合养殖,他了解到如下信息:①每亩水面的年租金为500元,水面需按整数亩出租;②每亩水面可在年初混合投放4公斤蟹苗和20公斤虾苗;③每公斤蟹苗的价格为75元,其饲养费用为525元,当年可获1400元收益;④每公斤虾苗的价格为15元,其饲养费用为85元,当年可获160元收益;(1)若租用水面n亩,则年租金共需__________元;(2)水产养殖的成本包括水面年租金、苗种费用和饲养费用,求每亩水面蟹虾混合养殖的年利润(利润=收益-成本);(3)李大爷现在资金25000元,他准备再向银行贷不超过25000元的款,用于蟹虾混合养殖。
已知银行贷款的年利率为8%,试问李大爷应该租多少亩水面,并向银行贷款多少元,可使年利润超过35000元?18.(本题10分)解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它们的解集.(1)11252x x+-≥;(2)211841x xx x->+⎧⎨+<-⎩.1.如图,AD为△ABC的中线,BE为△ABD的中线。
(8)(1)∠ABE=15°,∠BAD=40°,求∠BED的度数;(2)在△BED中作BD边上的高;(3)若△ABC的面积为40,BD=5,则点E到BC边的距离为多少?19.(本题满分6分)解三元一次方程组275322344y xx y zx z=-⎧⎪++=⎨⎪-=⎩20.(本题8分)已知二元一次方程22x y-=.(1)请任意写出此方程的三组解;(2)若0x xy y=⎧⎨=⎩为此方程的一组解,我们规定00(,)x y为某一点的坐标,请根据你在(1)中写出的三组解,对应写出三个点的坐标,并将这三个点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3)观察这三个点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23.(本题10分)有这样的一列数1a 、2a 、3a 、……、n a ,满足公式1(1)n a a n d =+-,已知297a =,585a =.(1)求1a 和d 的值;(2)若0k a >,10k a +<,求k 的值.24.(本题12)已知某服装厂现从纺织厂购进A 种、B 种两种布料共122米,用去4180元.已知A 种布料每米30元,B 种布料每米40元.(1)求A 、B 两种布料各购进多少米?(2)现计划用这两种布料生产甲、乙两种型号的时装共80套.已知做一套甲种型号的时装或一套乙种型号的时装所需A 、B 两种布料如下表:①设生产甲种型号的时装为x 套,求x 的取值范围;②若一套甲种型号的时装的销售价为100元,一套乙种型号的时装的销售价为90元.该服装厂在生产和销售这批时装中,当生产两种型号的时装各多少套时,获得的总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