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第五讲1

合集下载

(完整版)人机工程学讲义5

(完整版)人机工程学讲义5

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系统与人机界面首先再次澄清人机工程学定义中的重要术语人是指劳动的主体;机是指劳动工具、机械设备、劳动手段和环境条件;还有一个词汇我们经常在电视或报刊中看到,“界面设计”,如这个手机的“界面设计”绝无伦比等。

那什么是界面呢,什么叫人机界面呢,就是人和机在信息交换上和功能上接触的或相互影响的领域。

比如,矿泉水瓶,中间有段收身,拿瓶子的人大部分是握住中间的部分,很少有人两手指捏着上部的,为什么呢,中间有腰身,手握时不容易下滑。

那么手握的中间有塑料皮的这一段就是人机界面,这个界面叫触觉界面——手去接触。

还有一个界面,上面的盖子上的竖条纹,用手去拧才能打开瓶盖,竖条纹的地方也是一个人机界面,也是触觉界面;打开了,喝水——触觉界面——嘴唇接触它。

还有一些视觉界面的——比如手机,点亮屏幕——视觉界面——上面很多图标、颜色、字体的大小很清晰,一目了然,这是给人看的,所以是视觉界面。

还有听觉界面——手机响铃,可以设置声音渐强,这就比较符合人机工学;下课铃声很大,容易吓到人,就不符合人机工程。

还有嗅觉界面——如生活中用的天然气中大多添加了难闻的气体,为了当有天然气泄漏的时候能让人及时警觉到出现问题,这就是嗅觉界面设计,有警示作用。

还有过一种设计,一种工作椅。

,有些工作岗位,比如电力系统中会有些工作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记录仪表数据的。

但是如果上夜班,人会非常困,容易睡着,这把专用的椅子坐在上面,如果人是清醒的就会经常改变体位,它就知道你是清醒;如果长时间椅子的震动感应器没有感应,说明你一直一个姿势,它就觉得你是睡着了,就会自动抖动,把人抖醒,或者侧面有喷枪,喷出难闻的气味,让人清醒。

在人机系统中,人与机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

(图)人和机器在人机系统中功能是有分配的,如一台照相机在手上是傻瓜机,一台是职业记者用的专业相机,它们的人机分配是不同的;不会摄影人想买部好的傻瓜相机,再好也没有专业相机,因为它没有景深,什么都是自动设定的,没有职业摄影师用的相机能够自如修订参数,可以用滤色镜,反光板,自己设定曝光时间来得到他想得到的特殊效果。

《人机工程学》第5章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人机工程学》第5章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PPT文档演模板
《人机工程学》第5章人的作业能力 与疲劳
3. 活动代谢 活动代谢亦称劳动代谢、 作业代谢或工作代谢。 它是人在从事特定活动过程中所进行的能量代谢。 体 力劳动是使能量代谢量亢进的最主要的原因。 因为在 实际活动中所测得的能量代谢率(用AR表示), 不仅包 括活动代谢率, 也包括基础代谢率与安静代谢率, 所 以活动代谢率(用MR表示)应为
三种产能过程可概括于图5 - 1中, 其一般特性列 于表5 - 1。
PPT文档演模板
《人机工程学》第5章人的作业能力 与疲劳
PPT文档演模板
•图5 - 1 肌肉活动时能量的来源示意图
《人机工程学》第5章人的作业能力 与疲劳
• 表5 - 1 三种产能过程的一般特性
PPT文档演模板
《人机工程学》第5章人的作业能力 与疲劳
在肝、 肾内部又合成为糖原。 在食物营养充足地合理
条件下, 经过休息, 可以较快的合成为糖原。
PPT文档演模板
《人机工程学》第5章人的作业能力 与疲劳
虽然糖酸解时1g分子葡萄糖只能合成2g分子ATP, 但糖酵解的速度比氧化磷酸化的速度快32倍, 所以是 高速提供能量的重要途径。 乳酸系列需耗用大量葡萄 糖才能合成少量的ATP, 在体内糖原含量有限的条件 下, 这种产能方式不经济。 此外, 目前还认为乳酸是 一种致疲劳性物质, 所以乳酸系列提供能量的过程不 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PPT文档演模板
《人机工程学》第5章人的作业能力 与疲劳
3. 乳酸系列
在大强度劳动时, 能量需求速度较快, 相应ATP 的分解也必须加快, 但受到供氧能力的限制。 此时,
则靠无氧糖酵解产生乳酸的方式提供能量, 故称为乳
酸系列:

人机工程学讲义

人机工程学讲义

人机工程学讲义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2.课程教学的目的及意义使学生掌握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原则与规律;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培养工业设计中贯穿人机工程设计的思维方式,联系设计实践,锻炼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3.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是一门多学科综合的边缘学科。

人机学研究的要紧内容就是“人-机-环境”系统,人机学既研究人、机、环境每个子系统的属性,又研究人机系统的整体结构及其属性。

力求达到人尽其力,“机”尽其用,环境尽其美,使整个系统安全、高效,且对人有较高的舒适度与生命保障功能。

最终目的是使系统综合使用效能最高。

要求学生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掌握人机工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独立应用人体工学于产品设计的能力。

4.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1)课堂精讲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讲解人机工程学的有关理论内容2)课堂讨论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产品设计实例, 启发思维,教学互动3)课题设计指导学生按照人机工程学的思想与方法进行实际的设计5.要紧参考书目《人机工程学》丁玉兰2005年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人机工程设计》郭青山汪元辉1999年天津大学出版社《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王继成2004年化学工业出版社《设计心理学》[美] 唐纳德A 诺曼2003年中信出版社《有用设计人机工程学》王熙元等2001年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人机界面设计》罗仕鉴等2002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工业设计应用人类工程学》周美玉2001年中国轻工出版社第一章人机工程学概论同学们你们所学的专业是工业设计,工业设计目的是满足人的需求,包含物质层面也包含精神层面,不管是我们设计一个产品、设计一个空间,人的需求是设计的出发点,也是设计的目的与归宿。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其研究目的是使在所设计的人机环境系统中,人尽其力,“机”尽其用,环境尽其美,使整个系统安全、高效,且对人有较高的舒适度与生命保障功能。

人机工程学培训教材

人机工程学培训教材

作业空间设计
一、作业空间设计的有关概念
1. 作业空间:人、机器设备、工装以及被加工物所占的空间,称作业空间。 作业空间按所包含的范围,可分为
3)能量代谢量:人体进行作业或运动时所需消耗的总能量。 能量代谢率:用M表示
能量代谢量=MS t
基础代谢量
维持体位所应 增加的代谢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作业所增加 的代谢量
安静代谢量 能量代谢量
三种代谢量的关系
3. 相对代谢率(Relative Metabolic Rate)
劳动强度不同,所消耗的能量不同,由于劳动者的体质差异,即 使同样的劳动强度,不同劳动者的能量代谢也不同,为了消除个体差 异,常用相对代谢率来衡量劳动强度。用RMR表示。





Manufacturing



Service
Home & Leisure
Office 返回
人机系统中人的作业特性
体力劳动时的能量消耗 人体作业过程的调节与适应 作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合理安排作业休息制度 作业疲劳及其测定
体力劳动时的能量消耗
一、动态作业
2、静态作业
所有的肌肉运动都会导致疲劳,但程度取决于很多事情:如舒适程 度、年龄和经验。静态的肌肉运动,其疲劳的恢复时间是动态运动的10 倍。
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
一、 主要人体尺寸的应用原则
设计中常用测量尺寸见图2-15,有关这些数据的定义、应用条件、 选择依据等参阅表2-9。
二、人体尺寸的应用方法
1.确定所设计产品的类型 2. 选择人体尺寸的百分位数 3. 确定功能修正量 4. 确定心理修正量 5. 产品功能尺寸的确定

人机工程学完整课件

人机工程学完整课件

人机工程学完整课件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题是《人机工程学》,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小学科学》的第8章。

本章主要介绍了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设计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历程、人机交互的基本原理、人机界面设计、人的心理和生理特性、安全与健康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知道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人机界面设计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

重点:人机界面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PPT课件、实物模型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贴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短片,引导学生了解人机工程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人机工程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让学生对人机工程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人机工程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方向盘的设计、电脑鼠标的使用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人机界面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5.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人机界面设计,选取一个日常生活用品,如笔筒、水杯等,对其进行改进设计,使之更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

6. 成果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进行点评。

板书设计:人机工程学定义:研究人、机器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的一门学科。

发展历程:早期、现代基本原理:人的心理和生理特性、人机交互原理应用:日常生活、工业、医疗等领域作业设计:1. 请简述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

2. 举例说明人机工程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设计一个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笔筒。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形式,使学生对人机工程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人机工程学第5章 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人机工程学第5章 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5 - 3)
总能耗M∑=(1.2+RMR)×BR×体表面积(B)× 活动时间(t)(5 - 4)
第5章 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5.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影响人体作业时能量代谢的因素很多, 如作业类
型、 作业方法、 作业姿势、

由表5 - 3和表5 - 4可看出, 不同类型的作业对能 量代谢的影响。 图5 - 3给出了不同作业的能量消耗值, 其范围从1.6~16.2kCal/min。
动强度和作业时间。 劳动强度越大, 持续时间越长, 需氧量也越多。
从事体力作业的过程中, 需氧量随着劳动强度的 加大而增加, 但人的摄氧能力却有一定的限度。 因此, 当需氧量超过最大摄氧量时, 人体能量的供应依赖于 能源物质的无氧糖酵解, 造成体内的氧亏负, 这种状 态称为氧债。 氧债与劳动负荷的关系, 如图5 - 2所示。
第5章 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表5 - 5 三种营养物质氧化时的数据
第5章 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表5 - 6 非蛋白呼吸商和氧热价的关系
第5章 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实际应用中, 经常采用省略尿氮测定的简便方法, 即根据受试者在同一时间内吸入的O2量和CO2产生量 求出呼吸商(混合呼吸商), 而不考虑蛋白质代谢部分, 实践证明, 采用简便方法得到的结果不会有显著误差。
RMRMR ARRR (5 - 2) BR BR
第5章 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表5 - 3和表5 - 4为不同活动类型的RMR的实测值和 推算值。
除利用实测方法之外, 还可用简易方法近似计算 人在体力劳动中的能量消耗, 其计算公式为
AR=RR+MR=1.2×BR+RMR·BR
=(1.2+RMR)×BR
MR=AR-RR (5 - 1)

人机工程学课件 PPT

人机工程学课件 PPT
目录
绪论 总则
照明 装修 室内外色彩 自然景物
室内设计与人体工程学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人体工程学的基础理 论和研究方法,各种室内空间中,人与人、人 与环境、人与家具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对工 作、生活中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 安全、舒适等问题能有较清晰的认识;掌握应 用人体工程学进行各类别的室内空间的设计的 基本技能。
第三节 人体工程学研究的方法
绪论 总则 空间 家具 陈设 照明 装修 室内外色彩 自然景物
1. 人体测量
在进行人体工程学研究时,为了便于进行科学的 定性定量分析,首先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获得有 关人体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数据。所有这些数 据都要在人体上测量而得。
2. 人体测量的内容
形态测量:
运动测量:
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大小取决于人们所在的社 会集团(文化背景)和所处情况的不同而相异。 熟人还是生人,不同身份的人,人际距离都不一 样(熟人和平级人员较近,生人和上下级较远) 赫尔把人际距离分为四种:
密友、普通朋友、社交、其他人。
绪论 总则 空间 家具 陈设 照明 装修 室内外色彩 自然景物
二. 人在空间中的定位
第一节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绪论 总则 空间 家具 陈设 照明 装修 室内外色彩 自然景物
人体工程学也叫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人 类工程学、工程心理学、宜人学等。
它研究人在某种工作中的解剖学、生理 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 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 研究在工作中、生活中怎样统一考虑工 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
六 .恐高症
自从人类的祖先离开丛林来到地上后,发展了新的平 衡感觉,他们已不再能悠哉悠哉地荡于林间树梢, 对高处产 生了本能的恐惧感。登临高处,会引起人血压和心跳的变化, 人们登临的高度越高,恐惧心理越重。在这种情况下,许多 在一般情况是合理的或足够安全的设施也会 被人们认为不 够安全。如栏杆的高度是否够高、是否牢固。 在这里人们 衡量的标准主要的是心理感受。

人机工程学讲义第五章NEW

人机工程学讲义第五章NEW

人操纵机器时所需要的活动空间ERGONOMICS操作顺序ERGONOMICSYuan Quan人机工程学二、人体尺度人体尺寸的约束条件男子95百分位女子Æ男性的0.9346倍 常用的姿势坐姿、立姿、坐-立姿 人体测量的数据类型静态数据、动态数据充分反映使用者的群体特征 基于功能尺寸做出设计考虑身体各部位的关联与影响ERGONOMICSYuan Quan人机工程学二、人体尺度(续) 人体测量的步骤要点(1) 确定人体尺度如座椅设计中,人的坐高、大腿长等(2) 确定设计对象的使用者群体决定必须考虑的尺度范围。

(3) 确定数据运用准则个体设计准则按群体某特征的最大/最小值设计。

可调设计准则使群体的大多数能舒适操作或使用。

平均设计原则某些设计要素按群体特征的平均值考虑。

ERGONOMICS性质。

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ERGONOMICSYuan Quan人机工程学三、作业空间范围(续)(一)近身作业范围¾正常作业范围¾最大作业范围¾舒适作业范围 ¾直臂作业区域的决定因素:肩关节转轴高度该转轴到手心(抓握)或指尖的距离¾以肩关节为圆心的直臂抓握半径: 男性650mm,女性580mm。

 第5百分位的人体坐姿抓握尺度范围ERGONOMICSYuan Quan人机工程学实际上的水平面作业范围:脚的作业范围:以脚可能移动的距离来确定。

脚的操作力大,但精确度差、活动范围小,限于踏板类操作。

ERGONOMICSYuan Quan人机工程学三、作业空间范围(一)近身作业范围(续) 最优作业范围¾正常的脚作业空间范围身体前侧、座高以下的区域舒适的作业范围取决于——身体尺寸与动作性质¾坐姿男子手和脚在垂直平面内的最优作业范围ERGONOMICSYuan Quan人机工程学三、作业空间范围(一)近身作业范围(续) 最优作业范围坐姿操作时手的空间作业范围¾圆弧实线——正常作业范围¾圆弧虚线——最大作业范围¾阴影——右手的最优作业范围ERGONOMICSYuan Quan人机工程学第二节作业空间设计一、作业空间的布置是指在作业空间限定之后,确定合适的作业面及显示、操纵装置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保持手腕处于顺直状态 当使用工具时手腕处于掌屈、背屈、尺偏等别扭状态时,会产生腕部
酸痛,握力减小,严重时会引起腕道综合症、腱鞘炎。
3.4 避免掌部组织受压力 如果工具使用时在掌部和手指处造成很大压力,妨碍血液在尺动脉的
循环,引起局部缺血,导致麻木,刺痛感。
1.好把手应具有较大接触面,使压力能分布于较大的手掌面积上,减 小应力;或者使压力作用于不太敏感的区域,如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虎
普遍误解为手掌与桌面平行,手臂由于自重平放在桌面上而得到放松的姿势
是自然的,但是,这样放置时前臂已经弯曲大约90度(如上图),加重使用
疲劳,易导致CIS(腕骨综合症),损伤使用者肢体。
2. 手腕 经试验证明,当人的手腕呈”仰起“状态时,则”仰起“的夹角在 15~30度之间是最舒服状态,超过这个范围,则前臂肌肉处于拉紧状态, 而且也会导致血液的流动不畅。受其影响,上臂的三头肌及三角肌也都会同 时受到力牵拉的作用,人的肩关节也会一直处于强直状态。 3.手掌 最自然的状态就是半握拳状态,而鼠标的造型设计,实际上就是要 尽量贴合这个形态,包括三个方面: 1)要使鼠标外壳贴紧人手掌的两个主要肌群拇指肌群和小指肌群,贴不紧 会有握不住的感觉 ;但又不要有压迫,受压迫会导致手掌处于疲劳状态, (握持感)(不压迫)
造型,但对于中国人,这样的“人机工学”鼠标可以算作一场恶梦。
4.4太阳花鼠标设计案例
问题提出: 鼠标是一种普通的产品,但西太平洋的Toiva国际工业设计中心设计的太
阳花鼠标的外形非常独特。其全面推向大陆市场后,迎得了消费者的好
评。 其原因:太阳花鼠标优质的品质、时尚的外形及专为亚洲人设计的特有 流线造型获得消费者们的一致好评。
4.2 人体结构的自然状态
1.前臂:尺骨和挠骨接近平行的状态,当前臂和手平放在桌面时,上臂和手
掌呈接近垂直的倾斜状态,使用掌外侧触及桌面(竖鼠标)这种状态下,前
臂主要肌肉和血管不会发生扭曲,所以即便长时间保持这个姿势,也不会出 现肌肉疲劳和缺氧情况,曾经有企业退出”竖着“使用的鼠标,但由于和大
多数人的使用习惯不合而没有普及开来。
系。
所以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来研究手握式工具的设计,使其 形态与尺寸更符合人生理和心理需求。
1、手握式工具设计的生理基础
2、与手工具有关的疾患 3、手握式工具设计原则
4、手握式产品设计案例分析——鼠标的人机设计
人手的结构
人手结构中与抓握相关的部分向上包括前臂, 向下则有手腕、手掌、手指等。

前臂主要的骨骼为尺骨和桡骨,
目前欧美市场上的主流鼠标的色彩都以黑、白灰为主,看起来比较稳重,并
且个头及流线造型的弧度都较大;在颜色搭配方面也比较统一,各个品牌之 间的变动非常小。太阳花的鼠标在色彩方面相对来说比较艳丽,基本上以蓝、
深蓝、玫瑰红、珍珠白及银白为主,并且鼠标的个头较欧美的鼠标要小得多,
即便是大鼠标,其个头也比欧美主流鼠标稍偏小,弧度也要小。
手指的结构:
每个手指包括三个指节,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横向的展开。
手部关节活动范围
手腕道由手背骨和相对的横向腕韧带形成,通过腕道的还有各种动脉和神经。
腕骨与前臂上的桡骨及尺骨相连,桡骨连向拇指一侧,而尺骨连向小指一侧,
自然状态尺骨和挠骨平行,当他们交错时完成手腕旋转。 腕关节的构造与定位使其只能在两个面动作,这两个面各成90度,一面产生掌
1、亚洲人握欧美人士的大鼠标很勉强,整个手都放在鼠标上,并且手心
也非常贴合鼠标后背,但是,他的腕关节被抬高了,使手背与桌面的夹
角大于30度。 (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人的手背同桌面保持在15-30度夹角的半握拳状 才是人体的最佳休息状态)可见,他们的腕关节并没有得到完全放松, 腕关节部位及手的前臂部位的伸肌群还处于强直的受力状态,受其影响, 上臂的三头肌及三角肌也都会同时受到力牵拉的作用,人的肩关节也会 一直处于强直状态。 2、另外,亚洲人握欧美鼠标时,其鼠标的最弓背处刚好处于手掌心的靠 后部分,并且手部的受力集中于手掌心稍后侧。从人体解剖学得知,在 手掌心稍靠后的部位,刚好是供应五个手指血液和营养的掌浅动脉弓的 位置。(见上图) 如果动脉受压过久,时间长了会产生麻木酸痛的感觉, 并使手指缺氧产生疲劳感 如果手长期处于强迫状态,手指的灵活度也将 受到很大的影响。

3 手握式工具设计原则
3.1 一般原则 1)必须有效地实现预定的功能 2)必须与操作者身体成适当比例,使操作者发挥最大效率 3)必须按照作业者的力度和作业能力设计,所以要适当地考虑到 性别,训练程度和身体素质的差异 4)工具要求的作业姿势不能引起过度疲劳
3.2 避免静肌负荷 当使用工具时,臂部必须上举或长时间抓握,会使肩、臂及手部肌肉承受 静负荷,导致疲劳,降低效率 解决:水平面上使用直杆式工具,的工作部分与把手总部分做成弯曲式过 渡,使手臂自然下垂。
改进,而没有依照人机工学设计。
各种工具的人机工学设计,在本质上就是使工具的使用方式尽量适合人体 的自然形态,在操作时没有任何扭曲和不自然的姿势。 这样就可以使用工具的人在工作时,身体和精神不需要任何主动适应,从 而尽量减少使用工具造成的疲劳,而更舒适更安全更高效。 鼠标的人机工学设计,主要就是鼠标的造型设计,而研究这个问题,首先 需要研究在操作鼠标时有关的人体结构及其自然状态。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 1、欧美人士更喜欢色彩沉稳、线条粗犷、造型不张扬的产品; 2、亚洲人更喜欢色彩艳丽、线条柔美、造型时尚的产品; 3、他们之间身高的区别导致手型的巨大差异。 (欧美人士的手掌心平均要比亚洲人的手掌心深1-2CM,而且手要长34CM。)见下列图形
标准体形亚洲人(174CM)的手 标准体形欧洲人(178CM)的手 低于平均身高的欧洲人士的手都比标准体形的亚洲人手长2-3CM,并且欧美人的 手心明显要比亚洲人的手心深。所以欧美的一些品牌产品,如罗技、微软等鼠标 个头特别大,并且后背非常弓,因为如果太平,欧美人士握上去后,手掌心就会 有悬空的感觉。
4.3 四代微软IE鼠标的设计变化
人机工学造型本身的设计思想就决定了针对某一种人设计的产品可能完全不适 应另一部分人,这里明显的例子就是东西方人手型的差异。大多数欧美鼠标设
计都是针对西方人设计的。这导致按西方人手型设计的人机工学鼠标,对中国
人使用时却很不人机,我们用四代微软IE鼠标的造型变化来说明。 IE1和IE2的外壳造型是非常接近的,这两款鼠标造型是最为典型的欧美式手型
工业设计人机工程学
------
手握式工具设计
工具是人类四肢的扩展,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一刻也缺少不
了工具,但我们使用的各种手握式工具还有很多没有考虑
人机工学的设计因素,其形状和尺度不符合人手使用时的 生理需要;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新型的手握式现代电子产品也层
出不穷,这些产品的形态本身除了美学因素外与产品操作 的易用性、舒适性、安全性等人机工学性能有很密切的联
4.1 与操作鼠标有关的人体结构
与操作鼠标有关的人体结构包括:前臂、手腕、手掌、手指 前臂:尺骨和挠骨交错完成手腕旋转
手腕:的腕骨转动使手可仰俯
手掌:由两组肌群组成,一是拇指屈肌和外展肌组成的肌群,一个是小指屈 肌和展肌组成的肌群,这两个肌群之间的有一个沟壑,对于不同的人这条沟 的深度和宽度是不同的。而在这条沟内部,则是人手主要神经和血管所走的 地方。 手指:结构结构比较简单,每个手指包括三个指节,并在一定范围可作横向 展开。
这里有一个半公开的秘密:那就是作为太阳花的产品设计中心—Toiva国际 工业设计中心专门从事人体工程学、消费习惯、审美观方面的研究,特别是
针对不同人种的人体工程学研究、不同地方的消费习惯、不同地区人们审美
观的差异的研究并针对这些差异性专门为亚洲人设计了一系列的鼠标产品 从这些图片中我们可能会感觉到很强烈的对比:
前臂处于自然形态时,尺骨和桡
骨接近平行。两骨的交错可完成 手腕的旋转。
手腕的仰俯主要靠腕骨来完成。
当手腕呈“仰起”状态时,仰角 在15度到30度之间是最舒服的状
态,超出这个范围,会导致前臂
肌肉处于拉伸状态,而且也会导 致血流的不畅。
手掌主要肌肉:
拇指屈肌和外展肌组成的肌群 小指屈肌及外展组成的肌群 沟壑于两个肌群指间。沟壑的深度和宽度因人而异。人手主要神经和血 管分布于沟壑皮下。
• 长度——主要取决于手掌宽度。常取100-125mm
• 形状——指把手的截面形状。圆形可增大接触面;棱边形可防滑; 丁字形可增加扭矩等 • 弯度——最佳角度约为10度 • 双把手工具 • 用手习惯与性别差异
4手握式产品设计案例分析-----鼠标的人机设计
1964年,美国科学家道格拉斯·恩格巴特(Douglas Englebart)博士发明了 鼠标,他制作的鼠标是一只小木头盒子,但他们更多的是给它以几何美学的
2)鼠标外壳紧贴掌弓而又不压迫它,也就是鼠标外壳要贴紧手掌中间的那条 “沟”,如果不贴紧,那么手心会有“悬空”的感觉,而如果压迫了它,因为 下面是手主要动脉和神经的必经之地,时间长了以后会导致手缺氧。 3)鼠标最高点应在手心而非其后的掌浅动脉弓(否则会造成有压迫感) 在手掌心稍靠后的部位,刚好是供应五个手指血液和营养的掌浅动脉弓的位置。 如果动脉受压过久,时间长了会产生麻木酸痛的感觉,并使手指缺氧产生疲劳 感 如果手长期处于强迫状态,手指的灵活度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4 手指:五指均不悬空且呈150度左右自然伸展状态,指肚处于微动开头
屈与背屈,第二个面产生尺偏与桡偏。
与手工具有关的疾患 手腕是手腕道由手背骨和相对的横向 腕韧带形成,通过腕道的还有各种动 脉和神经。因此可见如手腕关节有较 大的偏屈、偏转,其间的肌肉。肌腱、 血管、神经会受到压迫,影响手部、 手指活动。时间长了将导致损伤和疾 患,如 腱鞘炎、 腕道综合症、网球 肘、扳机指等。
口位。
2. 如没有特殊的作用,最好不留指槽,因人体尺寸不同,不合适的指 槽会造成某些操作者手指局部的应力集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