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二 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拔高训练题 (20)

合集下载

(常考题)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测试(包含答案解析)(4)

(常考题)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测试(包含答案解析)(4)

一、选择题1.“木卫二”在离木星表面高h 处绕木星近似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公转周期为T ,把木星看作一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木星的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量为G 。

若有另一卫星绕木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木星的质量和另一卫星的线速度大小分别为( ) A .()3222R h GT π+ 32()R h T R π+ B .()3222R h GT π+ 34()3R h T R π+ C .()3224R h GT π+ 32()R h T R π+ D .()3224R h GT π+ 34()3R h T R π+ 2.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在我们所在星系中央隆起处,多数恒星形成于100亿多年前的一次恒星诞生爆发期。

若最新发现的某恒星自转周期为T ,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以周期T 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 )A .23GT πB .24GT πC .26GT πD .28GTπ3.据报道,我国将在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建造并开始运营,建成后空间站轨道距地面高度约h =4.0×102km 。

已知地球的半径R =6.4×103km ,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 。

则该空间站的运行速度约为( )A .7.7km/sB .8.0km/sC .7.0km/sD .3.1km/s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率运动B .匀变速曲线运动在任意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都相同C .匀速圆周运动在相等时间的位移相同D .若地球自转角速度增大,则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的支持力将减小5.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面上空离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某点有一卫星恰好经过,该卫星的质量为m ,则该卫星在该点的重力大小为( )A .mgB .12mgC .13mg D .14mg 6.如图所示为一质量为M 的球形物体,质量分布均匀,半径为R ,在距球心2R 处有一质量为m 的质点。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2册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第2~4节综合拔高练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2册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第2~4节综合拔高练

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第2~4节综合拔高练五年选考练考点1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1.(2020课标Ⅰ,15,6分,)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则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约为( )A.0.2B.0.4C.2.0D.2.52.(2020山东,7,3分,)我国将在今年择机执行“天问1号”火星探测任务。

质量为m的着陆器在着陆火星前,会在火星表面附近经历一个时长为t0、速度由v0减速到零的过程。

已知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0.1,半径约为地球的0.5,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火星大气阻力。

若该减速过程可视为一个竖直向下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中着陆器受到的制动力大小约为( )A.mB.mC.mD.m3.(2020课标Ⅲ,16,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于2019年1月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着陆前曾绕月球飞行,某段时间可认为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周半径为月球半径的K倍。

已知地球半径R是月球半径的P倍,地球质量是月球质量的Q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嫦娥四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速率为( ) A. B.C. D.4.(2019课标Ⅱ,14,6分,)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述F随h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5.(2019课标Ⅲ,15,6分,)金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金、a地、a火,它们沿轨道运行的速率分别为v金、v地、v火。

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R金<R地<R火,由此可以判定( )A.a金>a地>a火B.a火>a地>a金C.v地>v火>v金D.v火>v地>v金6.(2018课标Ⅰ,20,6分,)(多选)2017年,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

(常考题)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常考题)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颗人造卫星原来在椭圆轨道1绕地球E运行,在P点变轨后进入轨道2做匀速圆周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论在轨道1还是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速度都相同B.不论在轨道1还是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加速度都相同C.卫星在轨道1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的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2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的速度2.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有关同步卫星,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卫星的运行速度可能等于第一宇宙速度B.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为2 324 GMTC.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D.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等于地球赤道表面物体的向心加速度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率运动B.匀变速曲线运动在任意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都相同C.匀速圆周运动在相等时间的位移相同D.若地球自转角速度增大,则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的支持力将减小4.如图所示,甲、乙为两颗轨道在同一平面内的地球人造卫星,其中甲卫星的轨道为圆形,乙卫星的轨道为椭圆形,M、N分别为椭圆轨道的近地点和远地点,P点为两轨道的一个交点,圆形轨道的直径与椭圆轨道的长轴相等。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乙在M点的线速度小于在N点的线速度B .卫星甲在P 点的线速度小于卫星乙在N 点的线速度C .卫星甲的周期等于卫星乙的周期D .卫星甲在P 点的加速度大于卫星乙在P 点的加速度5.天文单位是天文学中计量天体之间距离的一种单位,其数值取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

已知哈雷彗星近日距离大约为0.6个天文单位,其周期为76年,只考虑太阳对其引力,而忽略其它星体对其影响,则其远日距离约为()(376 4.2≈) A .4.2个天文单位B .18个天文单位C .35个天文单位D .42个天文单位6.我国即将展开深空探测,计划在2020年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探测和软着陆巡视探测,已知太阳的质量为M ,地球、火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 1和R 2,速率分别为v 1和v 2,地球绕太阳的周期为T 。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二 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拔高训练题 (6)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二 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拔高训练题 (6)

必修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拔高训练题 (6)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1.关于近地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近地卫星的发射速度小于7.9km/sB. 近地卫星在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大于7.9km/sC. 地球同步卫星的高度和周期都是确定的D. 地球同步卫星运行时可能会经过地球北极点的正上方2.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等间距布置三颗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就可以让地球赤道上任意两位置间实现无线电通讯,现在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6.6倍。

假设将来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但仍要仅用三颗地球同步卫星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的最小周期约为()A. 5小时B. 4小时C. 6小时D. 3小时3.据悉我国计划于2022年左右建成天宫空间站,它离地面高度为400km∼450km的轨道上绕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大约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六分之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空间站运行的加速度等于地球同步卫星运行的加速度的6倍B. 空间站运行的速度约等于地球同步卫星运行速度的√6倍C. 空间站运行的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的1倍D. 空间站运行的角速度小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4.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1和S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测得其周期为T,S1到O点的距离为r1,S1和S2的距离为r,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由此可求出S2的质量为()A. B. 4π2r2r1GT2C. 4π2r3GT2D. 4π2r2(r−r1)GT25.太阳系八大行星几乎是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当地球恰好运行到土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天文学称为“土星冲日“。

据报道,土星最近一次冲日是在2017年6月15日,已知土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为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的9.5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土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约为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的三倍B. 在2018年会再次出现土星冲日现象C. 土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约为三年D. 土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小于一年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0分)6.关于公式m=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v2c2A. 式中的m是物体以速度v运动时的质量B. 当物体的运动速度v>0时,物体的质量m>m0,即物体的质量改变了,故经典力学不适用,所以是不正确的C. 当物体以较小速度运动时,质量变化非常小,经典力学理论仍然适用,只有当物体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时,质量变化才明显,故经典力学适用于低速运动的物体,而不适用于高速运动的物体D. 通常由于物体的运动速度太小,故质量的变化不会引起我们的感觉,在分析地球上物体的运动时,不必考虑质量的变化7.在地球大气层外有大量的太空垃圾。

物理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第7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练习附答案

物理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第7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练习附答案

物理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第7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练习附答案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地球在椭圆轨道上运动,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A、B、C、D是地球运动轨道上的四个位置,其中A距离太阳最近,C距离太阳最远;B和D点是弧线ABC和ADC的中点。

则地球绕太阳()A.做匀速率的曲线运动B.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最小C.从B经A运动到D的时间小于从D经C运动到B的时间D.从A经D运动到C的时间大于从C经B运动到A的时间2、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因而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随季节变化。

若认为冬至这天地球离太阳最近,夏至最远。

则下列关于地球在这两天绕太阳公转时速度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速度是不变的B.冬至这天地球公转速度大C.夏至这天地球公转速度大D.无法确定3、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G m1m2r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是两个球体,就可用上式计算万有引力B.r趋近0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C.m1、m2受到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D.m1、m2受到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4、一艘宇宙飞船绕一个不知名的行星表面飞行,要测定该行星的密度,仅仅需要()A.测定飞船的运行周期B.测定飞船的环绕半径C.测定行星的体积D.测定飞船的运行速度5、(多选)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r 约为地球半径R 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然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同步卫星的周期将变小B .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最小可为2RC .地球自转周期最小值约为8hD .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4h6、(多选)用相对论的观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间和空间都是绝对的,在任何参考系中一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和一个物体的长度总不会改变B .在地面上的人看来,高速运动的飞船中的时钟会变慢,但是飞船中的宇航员却看到时钟是准确的C .在地面上的人看来,高速运动的飞船在运动方向上会变窄,而飞船中的宇航员却感觉到地面上的人看起来比飞船中的人扁一些D .当物体运动的速度v ≪c 时,“时间延缓”和“长度收缩”效应可忽略不计7、(双选)地球同步卫星离地心的距离为r ,运行速率为v 1,加速度为a 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 2,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 2,半径为R ,则下列比例关系中正确的是( )A.a 1a 2=r RB.a 1a 2=⎝ ⎛⎭⎪⎫r R 2C.v 1v 2=r RD.v 1v 2=R r8、登上火星是人类的梦想,“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透露:中国计划于2020年登陆火星.地球和火星公转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忽略行星自转影响.根据下表,火星和地球相比( )A.C .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较大D .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较大9、开普勒的行星运动规律也适用于其他天体或人造卫星的运动规律,某一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绕地球轨道半径的13,若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27天,则此卫星运行的周期大约是() A.1~4天B.4~8天C.8~16天D.16~20天10、(双选)关于万有引力和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A.不能看作质点的两物体间不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B.只有能看作质点的两物体间的引力才能用F=Gm1m2r2计算C.由F=Gm1m2r2知,两物体间距离r减小时,它们之间的引力增大D.引力常量G的测出,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11、过去几千年来,人类对行星的认识与研究仅限于太阳系内,行星“51 peg b”的发现拉开了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序幕。

高一物理第二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过关检测含答案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高一物理第二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过关检测含答案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七章万有引力与航天过关检测专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Ⅰ(本题共7小题,每题4分,共2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关于万有引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面上物体的重力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无关B.赤道上的物体随着地球一起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等于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C.宇宙飞船内的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是由于没有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D.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2.航天员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内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一些完全失重状态下的物理现象。

若目标飞行器质量为m,距地面高度为h,地球质量为m地,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目标飞行器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A.0B.Gm地(R+ℎ)2C.Gm地m(R+ℎ)2D.Gm地ℎ23.如图所示,若两颗人造卫星a和b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b到地心O的距离分别为r1、r2,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则()A.v1v2=√r2r1B.v1v2=√r1r2C.v1v2=(r2r1)2D.v1v2=(r1r2)24.如图所示,A为太阳系中的天王星,它绕太阳O运行的轨道视为圆时,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0,周期为T0,长期观测发现,天王星实际运行的轨道与圆轨道总有一些偏离,且每隔t0时间发生一次最大偏离,即轨道半径出现一次最大。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天文学家预言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天王星外侧还存在着一颗未知的行星(假设其运动轨道与A在同一平面内,且与A的绕行方向相同),它对天王星的万有引力引起天王星轨道的偏离,由此可推测未知行星的运动轨道半径是()A.t0t0-T0R0 B.R0√(t0t0-T0)3C.R0√(t0-T0t0)23D.R0√(t0t0-T0)235.我国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之后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

假设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都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为了实现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对接,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飞船加速追上空间实验室实现对接B.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空间实验室减速等待飞船实现对接C.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加速,加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D.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减速,减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6.静止卫星位于赤道上方,相对地面静止不动。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七章万有引力和宇宙航行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七章万有引力和宇宙航行单元测试(含答案)

专题三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丰台二中1.海王星是绕太阳运动的一颗行星,它有一颗卫星叫海卫1。

若将海王星绕太阳的运动和海卫 1 绕海王星的运动均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则要计算海王星的质量,需要知道的量是(引力常量 G 为已知量)A.海卫 1 绕海王星运动的周期和半径B.海王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和半径C.海卫 1 绕海王星运动的周期和海卫 1 的质量D.海王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和太阳的质量答案 :A2.“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后,探月成为同学们的热点话题.一位同学为了测算卫星在月球表面邻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环绕速度,提出了以下实验方案:在月球表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测出物体上涨的最大高度h,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即可测算出绕月卫星的环绕速度.按这位同学的方案,绕月卫星的环绕速度为R h2R2hA .v02h B.v02R C.v0h D.v0R答案 :A3.以下图, a、 b、c 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同一平面内的圆形轨道上绕逆时针方向运动的 3 颗卫星,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b、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 a 的线速度B. b、c 的向心加快度大小相等,且大于 a 的向心加快度C.c 加快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b 减速可等待同一轨道上的c D. a 卫星因为某原由,轨道半径迟缓减小,其线速度将增大a b 地球c答案 :D4. 我国发射的神州五号载人宇宙飞船的周期约为90min ,假如把它绕地球的运动看做是匀速圆周运动,飞船的运动和人造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对比,以下判断中正确的选项是()A.飞船的轨道半径大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B.飞船的运转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运转速度C.飞船运动的向心加快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向心加快度D.飞船运动的角速度小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答案 : C5.星球上的物体离开星球引力所需要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

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 与第一宇宙速度v的关系是v = 2 v。

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 r,它表面的重力加快2121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快度g 的 1/6。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坦普尔一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其运动周期为5.74年,则关于“坦普尔一号”彗星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彗星绕太阳运动的角速度不变B .彗星在近日点处的线速度大于远日点处的线速度C .彗星在近日点处的加速度小于远日点处的加速度D .彗星在近日点处的机械能小于远日点处的机械能2.下列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万有引力定开普勒在实验室发现的②对于相距很远、可以看成质点的两个物体,万有引力定律2Mm F Gr = 中的r 是两质点间的距离③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公式中的r 是两球心间的距离④质量大的物体对质量小的物体的引力大于质量小的物体对质量大的物体的引力.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3.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成功返回地球,创造了我国到月球取土的伟大历史。

如图所示,嫦娥五号取土后,在P 点处由圆形轨道Ⅰ变轨到椭圆轨道Ⅱ,以便返回地球。

已知嫦娥五号在圆形轨道Ⅰ的运行周期为T 1,轨道半径为R ;椭圆轨道Ⅱ的半长轴为a ,经过P 点的速率为v ,运行周期为T 2。

已知月球的质量为M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 )A .3132T T a R =B .GM v a =C .GM v R =D .23214πR M GT = 4.如图所示,某极地轨道卫星的运行轨道平面通过地球的南北两极,已知该卫星从北纬60︒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第一次运行到南纬60︒的正上方时所用时间为1h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卫星的运行速度—定大于7.9km/sB.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半径之比为1:4C.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之比为1:2D.该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大于同步卫星的机械能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率运动B.匀变速曲线运动在任意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都相同C.匀速圆周运动在相等时间的位移相同D.若地球自转角速度增大,则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的支持力将减小6.已知一质量为m的物体分别静止在北极与赤道时对地面的压力差为ΔN,假设地球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半径为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拔高训练题 (20)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0分)1.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自2016年起,每年4月24日定为“中国航天日”。

已知“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其近地点M和远地点N的高度分别为439km和2384km。

则()A. “东方红一号”的发射速度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B. “东方红一号”在近地点的角速度小于远地点的角速度C. “东方红一号”运行周期大于24hD. “东方红一号”从M运动到N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加2.当月球到达近地点又正好是满月时,月亮看起来比平时大14%、亮30%,这时就称为超级月亮。

2017年12月3日出现了2017年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超级月亮”。

如图所示是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示意图,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在远地点距地面的高度为ℎ1,近地点距地面的高度为ℎ2,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地心与月心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相同的面积B. 月球在远地点的速度大于√gR2ℎ1+RC. 月球在远地点和近地点的速率比为ℎ2+Rℎ1+RD. 月球在远地点和近地点加速度大小的比为(ℎ2+R)2(ℎ1+R)23.据《科技日报》报道,2020年前我国将发射8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海洋系列卫星:包括4颗海洋水色卫星、2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2颗海陆雷达卫星,以加强对黄岩岛、钓鱼岛及西沙群岛等岛屿附近海域的监测.已知海陆雷达卫星轨道半径是海洋动力环境卫星轨道半径的n 倍,则()A. 海陆雷达卫星线速度是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线速度的1倍n2B. 海陆雷达卫星线速度是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线速度的√n倍C. 在相同的时间内,海陆雷达卫星与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各自到地球球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D. 在相同的时间内,海陆雷达卫星与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各自到地球球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之比为√n :14. 2018年5月,中国成功发射首颗高光谱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高分五号”。

其轨道离地面的高度约7.0×102km ,质量约2.8×103kg 。

已知地球半径约6.4×103km ,同步卫星距地球表面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

则“高分五号”( )A. 运行的速度大于7.9km/sB. 运行的线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线速度C. 运行的角速度大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D. 运行的加速度大于9.8m/s 25. 在离星球A 表面的距离等于星球A 半径的轨道上,有一绕星球A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星体B ,测得星体B 的周期为600 s.假设星球A 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引力常量为6.67×10−11N ·m 2/kg 2.则星球A 的密度约为( )A. 3×104kg/m 3 B. 3×106kg/m 3 C. 3×108kg/m 3 D. 3×1010kg/m 36. 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里演绎了这样一个故事:“落日六号”地层飞船深入地球内部进行探险,在航行中失事后下沉到地心。

已知地球可视为半径为R 、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且均匀球壳对壳内质点的引力为零。

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当“落日六号”位于地面以下深0.5R 处时,该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A. gB. g2C. g4D. g87. 中国探月工程三期主要实现采样返回任务,部分过程可简化如下:探测器完成样本采集后从月球表面发射升空,沿椭圆轨道在远月点与绕月圆轨道飞行的嫦娥五号完成对接。

已知月球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4,月球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100,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10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探测器从月球表面发射时的速度至少为7.9km/sB. 对接前嫦娥五号飞行的加速度小于1.6m/s 2C. 若对接后嫦娥五号在原轨道上运行,则其速度比对接前的大D. 对接前探测器在椭圆轨道运行的周期大于嫦娥五号的运行周期8.假设地球质量不变,而地球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从地球上发射人造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变为原来的()A. √2倍B. √22C. 12D. 2倍9.假设有A,B两颗卫星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中卫星A距地球表面的高度等于地球半径,卫星B距地球表面的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3倍,若A,B两颗卫星的动能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两卫星线速度之比v A∶v B=3∶1B. A,B两卫星角速度之比ωA∶ωB=√2∶1C. A,B两卫星周期之比T A∶T B=1∶2√2D. A,B两卫星向心力之比F A∶F B=4∶110.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

如图所示,北斗导航系统中的两颗工作卫星均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轨道半径均为r。

某时刻工作卫星1、2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个位置,若两卫星均沿顺时针方向运行,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均为r2R2gB. 卫星1在轨道上运行的速率为Rr√grC. 卫星2由B位置运动到A位置所需的时间是πr3R √r gD. 卫星1向后喷气,就一定能够追上卫星2二、多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11.据《科技日报》报道,2020年前我国将发射8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海洋系列卫星:包括4颗海洋水色卫星、2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2颗海陆雷达卫星,以加强对黄岩岛、钓鱼岛及西沙群岛等岛屿附近海域的监测。

已知海陆雷达卫星轨道半径是海洋动力环境卫星轨道半径的n 倍,则A. 海陆雷达卫星线速度是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线速度的1/n2倍B. 海陆雷达卫星线速度是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线速度的√n倍C. 在相同的时间内,海陆雷达卫星与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各自到地球球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 D. 在相同的时间内,海陆雷达卫星与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各自到地球球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之比√n :112. 有科学家正在研究架设从地面到太空的“太空梯”,若“太空梯”建在赤道上,人沿“太空梯”上升到h 高度处时,恰好会感觉到自己“漂浮”起来,若人的质量为m ,地球的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自转周期为T ,则人在h 高度处受到的万有引力的大小为( )A. 0B. mR 2g(R+ℎ)2C. mgD. 4π2m(R+ℎ)T 213. 2011年中俄联合实施探测火星计划,由中国负责研制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与俄罗斯研制的“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一起由俄罗斯“天顶”运载火箭发射前往火星.已知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9,火星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2.下列关于火星探测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发射速度只要大于第一宇宙速度即可B. 发射速度应大于第二宇宙速度而小于第三宇宙速度C. 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D. 火星探测器环绕火星运行的最大速度为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2314. 气象卫星可以测量气象数据,分为两类.我国先后自行成功研制和发射了“风云Ⅰ号”和“风云Ⅱ号”两颗气象卫星,“风云Ⅰ号”卫星轨道与赤道平面垂直并且通过两极,称为“极地圆轨道”,每12 ℎ巡视地球一周.“风云Ⅱ号”气象卫星轨道平面在赤道平面内,称为“地球同步轨道”,每24 ℎ巡视地球一周,则“风云Ⅰ号”卫星比“风云Ⅱ号”卫星( )A. 线速度大B. 发射速度小C. 万有引力小D. 向心加速度大15. 一质量为m 的人造卫星在离地面高度为H(约180km)的高空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在很长一段时间t 内人造卫星的高度要下降△H(约0.1km)。

该卫星在密度为ρ的空气中以速度v 运动时受到的阻力F 可表示为F =12ρsv 2,式中s 为该卫星的横截面积。

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 ,地球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时间t 内卫星的动能变化约为12GMmΔH(R+H)2 B. 在时间t 内卫星的动能变化约为14GMmΔH(R+H)2 C. 卫星绕地球一圈克服阻力做功为12GπMρs D. 卫星绕地球一圈克服阻力做功为GπMρs16.“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天文观测可得其运行周期为T、速度为v,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由此可求出()A. 地球的质量B. “天宫一号”受到的万有引力C. 天宫一号的向心加速度D. “天宫一号”运动的轨道半径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7.两颗靠得较近的天体叫双星,双星一般离其它天体较远,它们以两者球心联线上的某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

若已知两星的质量分别为m和3m,相距为r,引力常量为G,则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为____________,他们运动的周期为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8.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无止境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可以运送宇航员到遥远的星球去探索宇宙奥秘。

假设宇航员到达了一个遥远的星球,此星球上没有任何气体。

此前,宇航员乘坐的飞船绕该星球表面运行的周期为T,着陆后宇航员在该星球表面附近从h高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测出小球的水平射程为L,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求:(1)该星球的密度;(2)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3)若在该星球表面发射一颗卫星,那么发射速度至少为多大?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19.2018年5月5日,一枚57米高的宇宙神V401型火箭托举着质量为400kg的“洞察号”火星探测器起飞。

如果一切顺利,这颗探测器将在2019前后降落到火星表面。

已知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0.1倍;半径约为3.4×106m,是地球半径的0.5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10m/s2。

(1)估算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值;(2)已知“洞察号”到达火星表面时,先在高度为5.0×104m的轨道上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估算“洞察号”此时的机械能。

(取火星表面为零势能点,表面到轨道处重力加速度可视为常量)20.(15分)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到达月球,他在月球表面做了一个实验:在离月球表面高度为h处,将一小球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水平射程为x.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求:(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0;(2)月球的质量M;(3)飞船在近月圆轨道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v.--------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解析:解:A、第一宇宙速度是环绕速度,即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发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是脱离速度,即卫星脱离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东方红一号”卫星没有脱离地球引力束缚,故发射速度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故A正确;B、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近地点的速度大,远地点速度小,根据椭圆对称性可知,近地点和远地点的曲率半径相等,ω=vr,则近地点的角速度大,故B错误;C、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a3T2=k,即半长轴或半径大的运行周期大,“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半长轴小于同步卫星的半径,则运行周期小于24h,故C错误;D、“东方红一号”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只有万有引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