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六国课件
合集下载
《秦统一中国》PPT课件

导学再问 ·他是如何统一六国的?
挥师灭韩 破赵逼燕 占领魏地 大举伐楚 攻破燕国 吞并齐国
咸阳 公元前221年
开创统一
我该如 何统治?
长城
陇西
东海
秦统一之前地域
南海
秦统一之后疆域
自主学习45到48页(5分钟) 1、政治上,秦始皇在中央和地方分别建立起怎样的 制度来加强统治?
2、除此之外,秦始皇在文化、经济、交通和军事方 面,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巩固统一呢?
公元前221年 ;咸阳。
导学再问 ·为什么嬴政能够灭六国、统一天下?
材 发料展一 。: 在这战种国背七①景雄人下长民,期希自分望然裂结人割束心据战厌的乱战局,,面渴安,望定严安统重定一破的成坏生为和活时阻。代碍的社呼会声经。济的 材 的料战二 斗: 力,秦实孝力公②超时商过,鞅东经变方过法六变,国法具。,备使了秦条国件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 材料三:秦在吞③并嬴六政国善、用统人一才天,下积过极程听中取,建“议楚。材秦用”现象突出, 尤其是楚人甘茂、魏冉和李斯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课总结 ·情景再现
这样做生意 真方便啊!
大大地赚了一笔之后,吕小布带着赚来 的_圆__形__方__孔_半__两___钱,他决定到南方去做 生意,这时,有商人向他借钱,于是他 用__小__篆__(字体)写了借据。
吕小布一路南下,顺着湘江、穿过__灵__ 渠进入漓江,来到最南端的南海,他不 由感叹道,这样做生意真方便啊!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世袭制
3、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集权统治的主要特征是( ) A.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国家一切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 C.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使大夫 D.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Nhomakorabea嬴政
秦统一中国PPT课件

秦灭六国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统一时间:公元前221年
知识链接
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是兵法“三十六计”的第 二十三计,是战国时范雎为秦国采用的一种 外交策略。
释义:将地理位置较近的韩国、魏国作 为秦国兼并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地理位 置较远的齐国等国保持良好关系,使得秦国 兼并其他六国,成为统一的秦朝政权,泛指 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
知识链接
历史剧《秦囧》情景二
此时,又有一位大臣补充说: “现在天下初定,六国的度量衡均不统一,出现了大量缺斤少两的现象,一些不法商 贩投机倒把,扰乱了市场的交易,货币也不统一,市场极为混乱,交易不便,再加上各地 的道路宽窄不一,交通非常不便,百姓有很多的怨言。” 秦始皇听完大臣的讲述后眉头紧锁,若有所思。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自学任务
阅读课本P44,圈出秦灭六国的背景、顺序、统一时间、都城。 阅读课本P45-P46,找出秦朝为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和地方采取的措施。 阅读课本P46-P48,勾画出秦始皇在文化、经济、交通、军事等方面巩固统一的措施及
作用。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导学内容一:秦灭六国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导学内容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1.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一)以“皇帝”为核心的中央决策系统
皇帝制
(二)以“三公”为轴心的中央政务系统
皇帝
太
尉 军事
丞
相 行政
御 史 大 夫
监察
始皇帝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三)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最高统治者
君 主 专 制 中央政府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知识链接
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是兵法“三十六计”的第 二十三计,是战国时范雎为秦国采用的一种 外交策略。
释义:将地理位置较近的韩国、魏国作 为秦国兼并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地理位 置较远的齐国等国保持良好关系,使得秦国 兼并其他六国,成为统一的秦朝政权,泛指 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
知识链接
历史剧《秦囧》情景二
此时,又有一位大臣补充说: “现在天下初定,六国的度量衡均不统一,出现了大量缺斤少两的现象,一些不法商 贩投机倒把,扰乱了市场的交易,货币也不统一,市场极为混乱,交易不便,再加上各地 的道路宽窄不一,交通非常不便,百姓有很多的怨言。” 秦始皇听完大臣的讲述后眉头紧锁,若有所思。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自学任务
阅读课本P44,圈出秦灭六国的背景、顺序、统一时间、都城。 阅读课本P45-P46,找出秦朝为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和地方采取的措施。 阅读课本P46-P48,勾画出秦始皇在文化、经济、交通、军事等方面巩固统一的措施及
作用。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导学内容一:秦灭六国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导学内容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1.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一)以“皇帝”为核心的中央决策系统
皇帝制
(二)以“三公”为轴心的中央政务系统
皇帝
太
尉 军事
丞
相 行政
御 史 大 夫
监察
始皇帝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三)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最高统治者
君 主 专 制 中央政府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秦统一中国ppt课件

印称为玺(xǐ) 命令称为诏(zhào)
二、建立中央集权
统一后,为_加__强__对___全__国__的__有___效__统_,治秦
2.结合表格右侧示意图以及课本 朝创立了以_皇__帝_为中心的中__央__集__
内容,将横线空白处补充完整
权___制__度__。
法家
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 称“_皇__帝__”,总揽全国政治、
秦灭六国
1.秦为什么能灭六国?怎样灭六国的? 2.秦朝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一、秦灭六国
1.背景
材料 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 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说:“一心定而王天下。”
(1)社会结构:战后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影响了社会稳定, 广大民众期盼结 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材料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 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2)经济基础: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东—方—六《国史,记具·备李了斯统列一传的》实力。
材料 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只重用才能。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 缭相传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 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2.措施 统一车轨(车同轨)
措施:大修驰道,拆除路障; 统一全国车 辆两轮之间的距离(车同轨)
秦 驰 道
有利于车辆畅行无阻,交通便利,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 发展;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巩固统治。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2.措施
秦始皇还派人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 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发展。
思考:假如你是秦朝的大臣,你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二、建立中央集权
统一后,为_加__强__对___全__国__的__有___效__统_,治秦
2.结合表格右侧示意图以及课本 朝创立了以_皇__帝_为中心的中__央__集__
内容,将横线空白处补充完整
权___制__度__。
法家
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 称“_皇__帝__”,总揽全国政治、
秦灭六国
1.秦为什么能灭六国?怎样灭六国的? 2.秦朝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一、秦灭六国
1.背景
材料 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 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说:“一心定而王天下。”
(1)社会结构:战后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影响了社会稳定, 广大民众期盼结 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材料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 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2)经济基础: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东—方—六《国史,记具·备李了斯统列一传的》实力。
材料 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只重用才能。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 缭相传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 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2.措施 统一车轨(车同轨)
措施:大修驰道,拆除路障; 统一全国车 辆两轮之间的距离(车同轨)
秦 驰 道
有利于车辆畅行无阻,交通便利,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 发展;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巩固统治。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2.措施
秦始皇还派人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 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发展。
思考:假如你是秦朝的大臣,你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秦统一六国》课件

秦统一六国
目录
• 秦国的崛起 • 六国的概况 • 秦统一六国的历程 • 秦统一六国后的政策和措施 • 秦统一六国的评价和影响
01
秦国的崛起
秦国的地理优势和资源
01
秦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西部,拥有丰富的矿产资 源和农业资源,为其崛起提供了物质基础。
02
秦国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人口,为其统一六国提供了 强大的实力和人力资源。
贡献者之一。
秦统一六国的过程充满了战 争和牺牲,但也促进了民族 融合和文化交流,为中华文 明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
秦统一六国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
1
秦统一六国后推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制度,如郡县制、度量衡、货币、文字 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封 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基石。
2
秦统一六国的成功经验表明,国家统一 是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的必要条件 ,对当今中国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示 意义。
齐国
位于山东半岛,拥有丰富的渔盐资源和发达 的商业,经济实力雄厚。
楚国
占据湖北、湖南、安徽等地,地域辽阔,但内 部政治动荡频繁。
燕国
位于河北、辽宁一带,国力相对较弱,但文化繁 荣。
赵国
位于山西、河北两省,以军事立国,拥有强大的军 队。
魏国
位于河南、山西等地,曾是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 家,后因政治腐败而衰落。
秦统一六国的重要战役和事件
秦灭燕之战
公元前226年,秦军攻占燕国都 城蓟城,燕王逃往辽东,燕国灭 亡。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在长 平激战,最终秦军大胜,俘虏赵 军主将赵括,坑杀降卒四十余万 。
01
秦灭赵之战
公元前228年,秦军攻破赵国都 城邯郸,俘虏赵王,赵国灭亡。
目录
• 秦国的崛起 • 六国的概况 • 秦统一六国的历程 • 秦统一六国后的政策和措施 • 秦统一六国的评价和影响
01
秦国的崛起
秦国的地理优势和资源
01
秦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西部,拥有丰富的矿产资 源和农业资源,为其崛起提供了物质基础。
02
秦国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人口,为其统一六国提供了 强大的实力和人力资源。
贡献者之一。
秦统一六国的过程充满了战 争和牺牲,但也促进了民族 融合和文化交流,为中华文 明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
秦统一六国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
1
秦统一六国后推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制度,如郡县制、度量衡、货币、文字 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封 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基石。
2
秦统一六国的成功经验表明,国家统一 是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的必要条件 ,对当今中国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示 意义。
齐国
位于山东半岛,拥有丰富的渔盐资源和发达 的商业,经济实力雄厚。
楚国
占据湖北、湖南、安徽等地,地域辽阔,但内 部政治动荡频繁。
燕国
位于河北、辽宁一带,国力相对较弱,但文化繁 荣。
赵国
位于山西、河北两省,以军事立国,拥有强大的军 队。
魏国
位于河南、山西等地,曾是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 家,后因政治腐败而衰落。
秦统一六国的重要战役和事件
秦灭燕之战
公元前226年,秦军攻占燕国都 城蓟城,燕王逃往辽东,燕国灭 亡。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在长 平激战,最终秦军大胜,俘虏赵 军主将赵括,坑杀降卒四十余万 。
01
秦灭赵之战
公元前228年,秦军攻破赵国都 城邯郸,俘虏赵王,赵国灭亡。
秦始皇统一六国-PPT课件

秦统一后,派兵征服越族地区。设桂林、南海、象 郡。迁民戍守。为解决运输困难,开凿灵渠。
灵
渠
桂林郡
灵渠
南海郡
象郡
小结: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一切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2、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3、在地方,秦始皇接受大臣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 县。
秦的统一是经过商鞅变法以后一百多年的兼并 战争,不断蚕食东方六国的土地才完成的。在秦和东 方六国的长期斗争中有一次决定性的战役-括 纸 上 谈 兵
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
长平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 大一次歼灭战,从此, 赵国衰落,秦国统一之 势已成,东方六国再也 不能抵挡秦的进攻了。
3、在地方,秦始皇接受大臣李斯的建议, 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 县。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 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 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 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 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 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 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 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 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经济上:1、统一货币。2、统一度量衡。 文化上:1、统一文字。 思想上:焚书坑儒。 民族关系上:1、北拒匈奴,修筑长城。
2、征服越族,设郡管辖。开凿灵渠。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设守……(郡下设县,县 设令)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统一中国-课件(精选.)

结果: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 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秦 咸阳
一 秦灭六国
3、秦拓展疆域
秦灭六国后,又北进南下,对边疆地区 进行开拓和经营,管辖范围大为拓展。
思考与讨论
4、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长期 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 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 确立中央集权制
4
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和人民愿望,是历史的进步。
回顾
想一想
•战国七雄指的是哪七个诸侯国? 其中哪个国家实力最强?
一 秦灭六国
1、原因
战乱频繁,百姓渴望安定
商鞅变法,秦国实力超群
秦王嬴政招募人才等,积极策划
一 秦灭六国
2、秦的统一
过程: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 的攻势,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 随后,先后灭了韩、赵、魏、楚、 燕、齐六国。
2016年秋最新人教版七上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
学习目标导航
1
识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史实,了解其重要意义。
2
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 知道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具体内容。
3
通过对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分析,
认识这一制度对巩固统一的具体内容。
1、背景
秦实现大一统后,原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 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 的统治,秦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并大力 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2
政治: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
文化: 统一文字 小篆
巩 固 统
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钱 经济: 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轨
一
南修灵渠
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件)

导入 挥秦 剑王 击扫 浮六
李白 云 合 《 ,, 古 诸虎 风 侯视 》 尽何
西雄 来哉 !!
新授
秦始皇(前259~前210),中国统一 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嬴姓,名政。 秦庄襄王之子。13岁即王位,39岁 称帝。战国末年,秦国实力最强, 已具备统一东方六国的条件。自公 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 魏、楚、燕、赵、齐六国,终于建 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 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 家——秦朝。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是( D )
A.夏朝 B.西周 C.春秋 D秦朝 2.秦长城的东西起止点是( B ) A.西起辽东,东到陇西 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作业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
秦灭六国
时间、建立者、都城、地位 皇帝
新授
沟通了长江水系和
珠江水系。目的是
航运。为中原与两
长江
广地区的经济文化
水系 湘 水
交流,提供了有利 条件。
桂林郡
离水
象珠郡江水系
南海郡
新授
修建灵渠的作用
一方面沟通了岭南的航运通道,使长江上的船只经 湘江、穿灵渠、人漓江,直抵珠江,从而将中原和 岭南联系到一起。灵渠始终是南北交往的要道。 另一方面,灵渠提供了所辖区域内的农田灌溉和城 镇用水。京广、湘桂两条铁路陆续通车后,灵渠的 航运功能逐渐减弱,但在灌溉、供水和旅游方面却 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央政府
郡
郡县制
县
中
央
集
地方政府
权
新授
郡县制 在地方,废除了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 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个郡, 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 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都 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 社会组织。
李白 云 合 《 ,, 古 诸虎 风 侯视 》 尽何
西雄 来哉 !!
新授
秦始皇(前259~前210),中国统一 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嬴姓,名政。 秦庄襄王之子。13岁即王位,39岁 称帝。战国末年,秦国实力最强, 已具备统一东方六国的条件。自公 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 魏、楚、燕、赵、齐六国,终于建 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 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 家——秦朝。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是( D )
A.夏朝 B.西周 C.春秋 D秦朝 2.秦长城的东西起止点是( B ) A.西起辽东,东到陇西 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作业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
秦灭六国
时间、建立者、都城、地位 皇帝
新授
沟通了长江水系和
珠江水系。目的是
航运。为中原与两
长江
广地区的经济文化
水系 湘 水
交流,提供了有利 条件。
桂林郡
离水
象珠郡江水系
南海郡
新授
修建灵渠的作用
一方面沟通了岭南的航运通道,使长江上的船只经 湘江、穿灵渠、人漓江,直抵珠江,从而将中原和 岭南联系到一起。灵渠始终是南北交往的要道。 另一方面,灵渠提供了所辖区域内的农田灌溉和城 镇用水。京广、湘桂两条铁路陆续通车后,灵渠的 航运功能逐渐减弱,但在灌溉、供水和旅游方面却 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央政府
郡
郡县制
县
中
央
集
地方政府
权
新授
郡县制 在地方,废除了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 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个郡, 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 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都 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 社会组织。
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精品

小篆
(1)措施①统一货币:以秦国的________________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②统一________:以秦制为基础,所有度(尺寸)量(升斗)衡(斤两)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圆形方孔半两钱
度量衡
(2)意义: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交通(1)措施①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车同轨),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②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把今天的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2)意义: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交通网;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发展。
C
A.废除郡县制度 B.巩固分封 C.完善法律制度 D.尊崇儒术
3.以下对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示意图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C
A.形成以官僚贵族阶层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系B.三省六部制的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C.有利于保障中央决策合理化,加强中央集权D.三公分权制衡,是古代中国民主政治的体现
4.军事(1)措施①南: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等郡。②北: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2)意义:秦朝对边疆地区的开拓和经营,使其管辖的范围大为拓展。
5.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拓展:国家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在统一环境下,国家能够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政策与措施,促进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4.《说文解字》载:“秦并天下……旧有之字,不足于用。丞相李斯乃奏同文,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这表明秦统一文字( )
C
A.激起各地文人激烈反抗 B.完全消除各地言语差异C.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D.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往来
5.有学者说:“长城是我国重要的农区和牧区的分界线。古代秦汉长城的位置大体和现今我国北方的农牧分界线一致。线以南是我国以农耕业为主的农业区;线以北是我国北方的草原区。”学者旨在强调秦汉长城作为分界线的( )
(1)措施①统一货币:以秦国的________________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②统一________:以秦制为基础,所有度(尺寸)量(升斗)衡(斤两)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圆形方孔半两钱
度量衡
(2)意义: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交通(1)措施①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车同轨),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②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把今天的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2)意义: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交通网;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发展。
C
A.废除郡县制度 B.巩固分封 C.完善法律制度 D.尊崇儒术
3.以下对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示意图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C
A.形成以官僚贵族阶层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系B.三省六部制的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C.有利于保障中央决策合理化,加强中央集权D.三公分权制衡,是古代中国民主政治的体现
4.军事(1)措施①南: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等郡。②北: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2)意义:秦朝对边疆地区的开拓和经营,使其管辖的范围大为拓展。
5.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拓展:国家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在统一环境下,国家能够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政策与措施,促进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4.《说文解字》载:“秦并天下……旧有之字,不足于用。丞相李斯乃奏同文,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这表明秦统一文字( )
C
A.激起各地文人激烈反抗 B.完全消除各地言语差异C.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D.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往来
5.有学者说:“长城是我国重要的农区和牧区的分界线。古代秦汉长城的位置大体和现今我国北方的农牧分界线一致。线以南是我国以农耕业为主的农业区;线以北是我国北方的草原区。”学者旨在强调秦汉长城作为分界线的(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百年的分裂与战乱,给中华 民族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与伤害, 但也坚定了一个人结束战乱、统 一中国的伟大理想,这个人就是 大秦始皇帝,且让我们走近秦朝, 认识大秦始皇帝为实现并巩固中 国统一所作出的伟大力……
返回
一、秦朝建立
1.秦灭六国
⑴时间:前230年——前221年 ⑵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2.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
度[长度]
量[容积]
圆形方孔钱
衡[重量]
返回
3.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小篆、隶书
焚书 坑儒
返回
4.民族关系上: 北修长城拒匈奴; 南通灵渠平越疆。
长城 灵渠
返回
三、秦朝疆域
长城 陇 西
临 洮
辽 东
咸 阳
长 江 灵渠 珠 江
东 临洮 海 陇西 长江
珠江
长城 辽东
返回
B返回返回源自秦王嬴政知人善任。这些人才 文能治国安邦、武能克敌制胜,对 秦统一大业的完成做出重大贡献。
返回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混战局面; ②建立起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 的封建国家; 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紧密了全国各地 的文化、经济联系; ④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长城和泽被后世的灵渠; ⑤扩大了中华疆域,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导言 新课
秦朝建立 巩固统一 秦朝疆域
政治
经济
文化 民族
小结
练习
退出
操作: ①前进或后退: 依次单击键盘上的 “→”或“←”键; 用鼠标依次点击屏 幕左下角的“→” 或 “←”按钮; 向前或向后滚动鼠 标滑轮; ②进入或返回: 点击本目录的各个 按钮进入相应子目, 点击“返回”按钮 回到本目录;
咸阳 东海 灵渠 南海
返回
南海
秦朝的统一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不 仅仅是地理上的合并,国家统一、 疆域扩大而产生的安定与荣耀,更 是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融合给人 民心理上的强烈认同感与凝聚力。 正是有了这种情感与力量,在以后 的岁月中,哪怕再多的政权,再乱 的形势,再强的外敌,都休想把中 华民族分割开来。
皇帝
丞 相
行 政
任免官员
御史 大夫
监察 太 仆 宫 廷 车 马 宗 正 皇 室 事 务
太 尉
军事
秦
中央官制
郎 卫 中 尉 令 宫 门 宫廷 卫 警卫 戍
廷 治 少 典 奉 中 将 尉 粟 府 客 常 尉 作 司 内 工商 民 祭 京 少 法 史 税务 族 祀 畿 府 刑 农赋 皇室 外 礼 治 宫殿 狱 财政 财务 交 教 安 营建
返回
大权独揽
皇帝
丞 相
行 政
任免官员
御史 大夫
诸卿
监察 中央具体政务
太 尉
军事
秦
地方官制
郡
县
乡
亭 里
郡守、郡尉、监御史
监察 行政 军事 县令\长 地方具体政务 基层具体事务
返回
返回
皇帝 丞相 御史 太尉 大夫 诸卿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郡守 监御史、郡尉
县令\长 乡三老、啬夫、游缴
里正、亭长
黔首
返回
⑴时间:前221年 ⑵都城:咸阳 ⑶人物: 嬴政(秦始皇帝) 嬴政 ⑷意义: (秦始皇帝)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 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返回
二、巩固统一
1.政治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⑴皇帝: 至高无上,大权独揽 丞相(行政) ⑵中央: 太尉(军事) 御史大夫(监察)
⑶地方: 郡县制
返回
大权独揽
返回
战国初期的秦国
秦
返回
战国后期秦灭六国 燕 赵
齐
秦
韩 魏
楚
嬴政(秦王)
返回
一、秦朝建立
1.秦灭六国
⑴时间:前230年——前221年 ⑵顺序:韩、赵、燕、魏、楚、齐 ⑶原因: ①统一大业,顺应人民愿望 ②商鞅变法,封建改革彻底 ③长平之战,赢得绝对优势 ④秦王嬴政,善于任用人才
返回
2.秦朝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