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管道滑脱的根本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分析[文字可编辑]
管路滑脱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管路滑脱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管路滑脱是指导尿管或胃管等在使用过程中脱出原本的位置,这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
危害。
管路滑脱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患者的活动、不适当的固定方法、拔除管道错误等。
为了避免管路滑脱,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为了减少患者活动造成的管路滑脱,护理人员应当及时了解患者的活动能力,根据患
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
对于不能自主活动的患者,需要定期更换他们的体位,以
防止长时间压迫某个部位导致管路滑脱。
也可以选择带有固定带的管道,用固定带将管道
固定在患者身体上,以减少滑脱的风险。
固定方法的不当也是导致管路滑脱的原因之一。
护理人员在固定管道时应该选择正确
的固定方式,并保证固定带的松紧适中,既不会过紧导致患者不适,也不会过松导致管道
滑脱。
在固定带上可以用硅胶垫或者皮肤护垫来增加固定力,同时也能保护患者的皮肤,
防止患者因长时间使用固定带而引起皮肤损伤。
在固定带上可以用透明胶布写上日期和护
理人员的签名,以便于观察和交接。
拔除管道错误也是导致管路滑脱的原因之一。
拔除管道时,护理人员需要采取正确的
拔管方法,首先要将管道拔出快速而稳定,确保拔出时不会抓住皮肤,防止管道在拔出时
产生滑脱。
在拔管后,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和覆盖物,以便于帮
助伤口愈合。
对于管路滑脱的护理对策主要包括:定期更换患者的体位、正确选择固定方式、固定
带的使用和拔除管道的正确操作。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管路滑脱,
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管道滑脱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管道滑脱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原因分析:
1、机械安装错误。
汽轮机管道的安装错误是经常发生的,如错误的安装角度、安装孔位上的离合件未加固等,都会导致管道滑脱。
2、随着安装固定件,温度变化导致管道滑脱。
汽轮机装机时,由于在极端温度下安装,往往安装好的固定件由于热拉伸而变得松动。
如果不及时调节,也会导致管道滑脱。
3、管道的质量问题。
如果管道的强度和硬度过低,在某一位置安装后,当汽轮机工作时会有振动及噪声,这会导致管道的脆性破裂,从而使得管道滑脱。
改进措施:
1、改进汽轮机管道的安装步骤,正确安装好汽轮机及管道枝接,注意紧固离合件和传动杆,确保管道安装牢固有效。
2、及时调整汽轮机安装固定件,有效降低汽轮机过热和正常操作温度。
3、对管道的质量要求更高,以便确保安装的牢固性和结构的稳定性。
4、积极进行汽轮机维护,定期检查管道安装情况,及时发现管道是否松动,及时做出矫正和改进措施,确保汽轮机管道安装可靠。
管路滑脱不良事件分析范文

管路滑脱不良事件分析范文一、事件回顾。
那是一个平常又不平常的日子,在咱们的病房里,发生了一件让大家都有点头疼的事儿——管路滑脱。
就像一个小炸弹,“轰”地一下打破了病房原本还算平静的氛围。
这位患者呢,身上带着管路,本来一切都还算顺利。
可谁知道,就在护士刚忙完一轮常规检查,离开病床没一会儿的功夫,就听到患者那边传来了一阵小小的动静。
过去一看,得嘞,管路滑脱了。
这可把护士吓得不轻,患者自己也有点慌神儿。
二、原因分析。
# (一)患者方面。
1. 舒适度问题。
患者呀,就像个孩子似的。
身上带着管路肯定不好受,就像被小绳子绑着一样。
时间一长,他就不自觉地乱动,想找个舒服的姿势。
可能就是这么扭来扭去的,管路就慢慢松动了,最后干脆滑脱了。
这就好比你穿了一双有点紧的鞋子,走走路就想把脚挣脱出来,一个道理。
2. 意识状态。
有些患者可能因为病情的原因,意识不是那么清楚。
比如说,他可能处于半迷糊的状态,对自己身上带着管路这件事没有太清晰的认识。
就像在做梦的时候,手啊脚啊不受自己控制,不小心就把管路给弄掉了。
# (二)医护方面。
1. 固定措施不到位。
咱们护士在固定管路的时候,可能就像搭积木没搭稳一样。
也许是胶布没有贴好,或者固定的位置不太合适。
就像你给东西打个结,要是这个结打得松松垮垮的,稍微一动弹,东西就掉了。
咱们这管路固定要是不牢固,患者稍微有点动作,它可不就容易滑脱嘛。
2. 评估不足。
医护人员可能没有全面地评估患者的情况。
就像你要出门不知道看天气预报一样,没考虑到患者乱动的可能性,或者没有准确判断出患者的意识状态对管路的影响。
要是当时能更仔细地评估,也许就能提前采取一些措施,防止这个管路滑脱了。
3. 巡视不及时。
护士有时候就像个忙碌的小蜜蜂,要照顾好几个患者。
可能在这个患者这儿刚做完事情,就急忙赶去下一个病床了。
结果呢,没能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
这就好比你在看守一个小花园,光顾着这边的花,没注意到另一边的花已经被小虫子咬了。
患者管道滑脱的根本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分析[文字可编辑]
![患者管道滑脱的根本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分析[文字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df8443e2783e0912a3162a31.png)
? 1.2 方法 1.2.1 鱼骨图分类选择“人、机、料、法、环” 的方法,将拔管原因划分为患者疾病本身、胃管材质、固 定方式、医护人员、制度5大要素分别归类.
1.2.2制图方法使用EXCEL表加载鱼骨图制作的方法进 行画图分析。 2 结果 胃管意外拔出原因分析图见图1 2.1患者因素由于脑卒中具有发病突然,常伴有失语、吞咽 障碍、 致残率高的特点 ,使患者对自己疾病的预后产生悲观失望的念头而强行拔管;患者多为高龄, 耐受力降低,拒绝接受任 何侵入性操作, 或治疗活动受限,产生恐惧和焦虑心理, 最终导致拔管 [1] ;对清醒患者而言, 鼻饲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插管中胃管对鼻咽部的刺激 引起患者的呛咳、恶心,插管后咽喉部持续 异物感, 舒适度降低, 易导致自行拔管。从患者意外拔管方式讨论,本组患者中自行强行拔管6例, 占30%;部分患者意识障碍、烦躁、合作性差、行为不受意识控制, 有的患者肢体约束不 到位,患者通过挣扎或用手直接拔除鼻饲管, 增加了意外拔管的概率[2] 。从患者的意识状态讨论, 本组患者发生意外拔管8例,占40%
意外拔管概念
? 又称非计划性拔管 (UEX)是ICU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UEX是指 插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除,也包 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
意外拔管危害
? ICU 意外拔管是临床风险管理不容忽视的重点问题之一, 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特别是气管插管的 UEX 事件可能造成患者的窒息,气管损伤,再感染肺炎, 再插管困难,住院时间延长等。在患者法律观念和维权意 识日益增强的今天,UEX还将带来医患纠纷的隐患。
? 2.2胃管固定方法及材质选择不当护理人员胃管固定方法单一,传统的胶布固 定鼻饲管的方法,易被患者口鼻分泌物污染或因患者脸颊出汗、皮脂腺分泌 而松脱,从而导致管路滑脱,加之胃管材质顺滑,胃管普遍较长,管径过细, 患者头部活动度5%。 2.3健康教育不到位护士在进行留置鼻饲管的宣教时,未详细向 患者及家属讲解鼻饲管留置的目的、意义和脱落的危害,鼻饲的方法、食物 的选择等未引起患者和家属足够的重视,另外护患沟通障碍,患者不适及生 理需求无法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本组患者中因食物选择不当,加之选择胃 管管径过细,胃管堵塞,导致重新插管 2例,占10%。 2.4 肢体约束不到位对 意识障碍及烦躁患者肢体约束不到 位, 患者通过挣扎或用手直接拔除鼻饲 管。2.5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护士巡视病房时由于对鼻饲管滑脱的危险性认识 不够,未进行严格床头交接班,胃管置入长度无记录,标示不清,基础护理 不到位,在进行翻身、拍背、吸痰时 不慎带出胃管4例, 占20%。2.6安全监 管措施不到位本组发生意外拔管的时间多在中午、夜班护理人员人手不足时 发生,共 14例,占70%。科室没有形成配套的管道护理安全管理体系,特别没 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人人参与安全管理的意识不强。
管道滑脱原因预防和处理措施

汇报人: 2024-01-02
目录
• 管道滑脱原因 • 预防措施 • 处理措施 • 案例分析 • 结论
01
管道滑脱原因
人为因素作人员未按照规定流程进行操 作,导致管道滑脱。
缺乏培训
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对管 道安装、维护和操作的知识和技 能不足,增加了管道滑脱的风险 。
管道质量问题
管道材料不合格
管道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如管壁厚 度不足、材料强度不够等,导致管道 易滑脱。
管道老化
长时间使用的管道可能发生老化、腐 蚀等现象,导致管道强度下降,容易 滑脱。
固定不牢固
固定方式不当
管道的固定方式不符合规范,如固定 件数量不足、安装位置不当等,导致 管道容易滑脱。
固定件松动
处理措施
03
加强管道的日常巡检和维护,定期对管道进行检修和更换,同
时对连接处进行加固和密封处理。
05
结论
管道滑脱的危害
医疗设备损坏
管道滑脱可能导致医疗设备损坏,增加维修和更换成 本。
患者安全风险
管道滑脱可能导致患者受到意外伤害,如窒息、感染 等,影响治疗和康复。
延误治疗
管道滑脱可能影响患者的正常治疗流程,导致治疗延 误和效果不佳。
提高员工对管道滑脱危险性的认识, 增强安全意识,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 管道滑脱。
定期检查与维护
制定定期检查与维护计划,对管道进 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 题。
对管道进行定期润滑和清洁,保持管 道的流畅和清洁,防止因磨损和堵塞 导致滑脱。
使用高质量管道
选择质量可靠、符合国家标准的管道材料,避免因材料质量差导致管道滑脱。 采购正规渠道的管道产品,确保管道的品质和安全性。
ICU患者管道脱落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

ICU患者管道脱落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发表时间:2016-12-06T14:45:42.48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22期作者:秦春丽[导读] 发生滑脱的主要因素是对患者的滑脱危险度估计不准确、护理人员的配置不足、管道的固定不够牢固或固定方式欠妥。
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永州 425000【摘要】目的探究在ICU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分析影响管道脱落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为临床ICU护理奠定基础。
方法自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例管道脱落治疗的ICU患者,针对管道脱落的原因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发生最多的是气管插管滑脱占全部滑脱的69.4%;2015年患者管道滑脱数量显著低于2014和2013年的患者数量;滑脱发生最多的时间段为23:00~8:00;就护理人员而言发生滑脱的护理人员主要是初级和初级以下职称的护士。
结论发生滑脱的主要因素是对患者的滑脱危险度估计不准确、护理人员的配置不足、管道的固定不够牢固或固定方式欠妥、与患者家属和陪护人员沟通不到位以及安全意识的缺乏等,应当从加强护理人员配备、加强人员培训、充分与家属和陪护人员沟通以及强化管道的安全管理工作等方面不断强化改进护理措施,减少管道滑脱的发生,提升患者的医疗质量。
【关键词】ICU;管道滑脱;根本原因;护理对策各种插管措施是临床治疗相关疾病维护患者生命和促进患者康复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管道的使用在消毒灭菌技术的成熟以后已经不再局限于一般疾病的诊断或者治疗,其对于重大疾病特别是危重病症以及ICU治疗具有重大的意义[1]。
但是在临床的实际治疗中,ICU患者时常会发生管道滑脱的情况,这既对患者造成一定的身体伤害也增加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和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负担。
因此,在临床的护理中,研究如何防止管道滑脱,减轻患者的身体痛苦,节约患者的医疗费用显得相当的重要。
为此,本研究旨在ICU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分析影响管道脱落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为临床ICU护理奠定基础,详细报道如下。
患者管道滑脱的根本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占UEX患者的16.8~90.32%。意外拔管的 患者多为清醒或昏迷躁动者。部分患者和 家属对约束患者上肢有强烈反感,甚至擅 自解除约束,而引起患者自行拔管。
RCA分析管道滑脱--原因分析
• 5、管道牵拉 • 管道过于固定,缺乏可伸展度,当病人和
意外拔管概念
• 又称非计划性拔管(UEX)是ICU中常见的问题 之一。UEX是指插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 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 操作不当所致拔管。
意外拔管危害
• ICU 意外拔管是临床风险管理不容忽视的重 点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有 效治疗,特别是气管插管的UEX事件可能造 成患者的窒息,气管损伤,再感染肺炎,再 插管困难,住院时间延长等。在患者法律观 念和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UEX还将带 来医患纠纷的隐患。
RCA分析管道滑脱--原因分析
3、管道固定方法不当 • 临床上固定气管插管或胃管均用胶布交叉
固定在鼻部或面颊部,但由于胶布的粘性 容易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病人出汗或面 部油性分泌物多,胶布易被沾湿松脱,如 果没有及时发现和更换或固定过松过紧均 存在意外拔管的隐患。导尿管气囊充气固 定,易漏气。
RCA分析管道滑脱--原因分析
•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 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根本原因分析法(RCA)?
• 是一种回顾性不良事件分析工具,是一个 系统化的问题处理过程,采用RCA的方法 分析护理质量,能够了解造成不良事件 的过程及原因,找出系统和流程中的风 险和缺点并加以改善。通过与同行从错 误中反思,学习及分享经验,可以做到
感谢聆听!
• 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 ,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 性功能丧失。
管路滑脱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管路滑脱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1. 引言1.1 疾病背景管路滑脱是指静脉输液管路在输液过程中意外脱离静脉导致输液不能继续进行的情况。
这种情况在临床护理中时有发生,给患者带来了不便和痛苦,甚至会造成治疗延误或并发症。
管路滑脱的发生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量,增加了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同时也影响了医疗效果和患者的治疗体验。
在临床实践中,管路滑脱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其原因复杂多样。
管路滑脱可能与病患个体因素有关,也可能与管路固定不当、护理不当等因素有关。
对管路滑脱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然后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将对管路滑脱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病患个体因素、管路固定不当和护理不当导致管路滑脱的具体情况,进而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以预防和应对管路滑脱的发生。
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处理管路滑脱问题,提高临床护理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1.2 问题意义管路滑脱是重症监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当管路滑脱时,不仅会导致治疗药物的输注受阻,还可能引起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风险。
及时发现和处理管路滑脱问题,对于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管路滑脱问题的存在,往往反映出医护人员在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之处。
通过深入分析管路滑脱的原因及相关护理对策,不仅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认识和处理这一问题,还可以为改进护理技术和流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深入探讨管路滑脱问题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和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 正文2.1 管路滑脱的原因分析管路滑脱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常发生在插管、胃管等管路固定处。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病患个体因素。
一些患者可能因为肌肉不稳定、体位变换频繁等原因导致管路滑脱。
特别是一些老年患者或者意识障碍患者,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2胃管固定方法及材质选择不当护理人员胃管固定方法单一,传统的胶布固 定鼻饲管的方法,易被患者口鼻分泌物污染或因患者脸颊出汗、皮脂腺分泌 而松脱,从而导致管路滑脱,加之胃管材质顺滑,胃管普遍较长,管径过细, 患者头部活动度 大,胃管不易固定。本组患者中因上述原因导致意外拔管 5 例,占25%。 2.3健康教育不到位护士在进行留置鼻饲管的宣教时,未详细向 患者及家属讲解鼻饲管留置的目的、意义和脱落的危害,鼻饲的方法、食物 的选择等未引起患者和家属足够的重视,另外护患沟通障碍,患者不适及生 理需求无法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本组患者中因食物选择不当,加之选择胃 管管径过细,胃管堵塞,导致重新插管 2例,占10%。 2.4 肢体约束不到位对 意识障碍及烦躁患者肢体约束不到 位, 患者通过挣扎或用手直接拔除鼻饲 管。2.5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护士巡视病房时由于对鼻饲管滑脱的危险性认识 不够,未进行严格床头交接班,胃管置入长度无记录,标示不清,基础护理 不到位,在进行翻身、拍背、吸痰时 不慎带出胃管4例, 占20%。2.6安全监 管措施不到位本组发生意外拔管的时间多在中午、夜班护理人员人手不足时 发生,共 14例,占70%。科室没有形成配套的管道护理安全管理体系,特别没 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人人参与安全管理的意识不强。
? 3 讨论 鱼骨图( Cause &Effect/FishboneDiagram )是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所发 展出来的,故又名石川图。鱼骨图是一种发 现问题 “根本原因”的方法,它也可以称 之为“因果图”,是质量控制常用的保证手法之一[ 3] 。从本文上述中可以看出,导 致脑卒中患者胃管意外拔出的因素较多,笔者首先根据患者疾病本身、胃管材质及固定 方法、医护人员、管理分成 5大类,再细分 出各类构成大原因的小原因, 最后汇集成 胃管意外拔管的鱼骨图。鱼骨图的方法直观、清晰,便于下一步采取预防措施,提高 护理人员预见性护理意识, 减少拔管机率,提高护理质量。 3.1及时有效的评估置管前 做好充分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心理状态,做好应对措施,留 置胃管过程中,随时评估患者动态,及时调整处置方法。 3.2心理护理易红等[ 4 ]研 究表明各种侵入性操作治疗均会 产生刺激, 一旦超过患者承受范围,使之产生压力反 应就有拔管危险。本组患者中,患者自行强行拔管占 30% ,与其观点一致,因此人文关 怀非常重要。我们用亲切的话语做好心理护 理, 置管期间注意和患者保持沟通。另外, 为患者准备写字板,患者可将不适和生理需求写在上面,便于了解患者感受,缓解患者 恐惧感。 3.3选择合适的胃管脑卒中患者由于病程较长,有些患者 甚至带管出院, 应 选择管径粗细适中的硅胶胃管,过粗会加重咽喉壁的刺激,可能造成恶心等不适,给长 期置管造成不良,过 细则会引起导管的阻塞不畅[ 5] 。目前带导丝胃管广饮水、进食呛咳或因意识 不清无法经口进食时,需要留置胃管。在留置鼻饲管期间, 部分患者会意外拔管,运用鱼骨图的程序化管理模式,对 意外拔 管的原因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神经内科在 2009年1月-2011年 5月间收 治脑卒中患者行鼻饲置管 180例, 意外拔管20例, 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 62.3岁;性别:男性 11例,女 性9例;意识状态:神 志不清及烦躁不安者 8例, 意识清 醒者12例;发生时间:夜间 9例,中午 5例,其它时间 6例; 拔管方式:自己强行拔管 6例,鼻饲管自行滑出 5例,挣脱 约束具拔管3例,翻身、拍背、穿脱衣服时不慎拔管 4例, 食物堵塞胃管被迫拔管2例。
床中, 因鼻饲管内有导丝,此类导丝插入胃管内可增加胃管的硬度, 使胃 管容易到达胃内,减少了反复置入对鼻黏膜、口腔黏膜的损伤, 使一次性插 管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小。
? 1.2 方法 1.2.1 鱼骨图分类选择“人、机、料、法、环” 的方法,将拔管原因划分为患者疾病本身、胃管材质、固 定方式、医护人员、制度5大要素分别归类.
1.2.2制图方法使用EXCEL表加载鱼骨图制作的方法进 行画图分析。 2 结果 胃管意外拔出原因分析图见图1 2.1患者因素由于脑卒中具有发病突然,常伴有失语、吞咽 障碍、 致残率高的特点 ,使患者对自己疾病的预后产生悲观失望的念头而强行拔管;患者多为高龄, 耐受力降低,拒绝接受任 何侵入性操作, 或治疗活动受限,产生恐惧和焦虑心理, 最终导致拔管 [1] ;对清醒患者而言, 鼻饲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插管中胃管对鼻咽部的刺激 引起患者的呛咳、恶心,插管后咽喉部持续 异物感, 舒适度降低, 易导致自行拔管。从患者意外拔管方式讨论,本组患者中自行强行拔管6例, 占30%;部分患者意识障碍、烦躁、合作性差、行为不受意识控制, 有的患者肢体约束不 到位,患者通过挣扎或用手直接拔除鼻饲管, 增加了意外拔管的概率[2] 。从患者的意识状态讨论, 本组患者发生意外拔管8例,占40%
患者管道滑脱的根本原因分析及 防范对策
2015-07-22
? 脑卒中患者胃管意外拔管的鱼骨图法分析
? 【摘要】目的探讨 20例脑卒中患者胃管意外拔管发生的原因,从不同 层面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减少胃 管意外拔管。方法回顾性 分析神经内科2009年1月-2011年5月间, 有180例脑卒中患者在住院 期间行鼻饲置管治疗,通过本科室意外拔管不良事件报告材料,收集 到脑卒中鼻饲患者意外拔管20例,意外拔管率11%,对存在问题和原因 运用鱼骨图进行归纳分析。结果鱼骨图显示脑卒中患者胃管意外拔管 的原因,主要有胃管固定不当及材质选择不 当、 肢体约束不到位、 患者内在的疾病因素、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健康教育不到位、风险 管理措施不到位。结论应用鱼骨图对脑卒中患者胃管意外拔出原因进 行分析,直观、清晰,便于护理人员从最直接的小刺入手进行“削 刺”,逐个解 决问题。根据鱼骨图分析的结果, 护理人员应充分评 估患者,规范操作,提高责任心,杜绝意外拔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