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第十二章真菌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真菌检验》课件

《真菌检验》课件

真菌检验的主要方法
1
采样
选择适当的采样方法和工具以收集环境中的真菌样品
2
培养
将采样得到的样品培养在适当的培养基上以促使真菌生长
3
识别
利用显微镜和分类学知识对培养得到的真菌进行鉴定
真菌检验的应用领域
室内空气质量
了解室内真菌水平以评估空气质量和呼吸健 康风险
环境研究
研究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影响,以改 善环境保护
真菌检验的发展趋势
自动化技术
利用自动化设备和软件提高 真菌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分子生物学
应用基因检测和测序技术以 更快速、精确地鉴定真菌,发现新的应用领域
总结与展望
真菌检验是一项关键的环境科学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真菌检验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感谢您参与我们的《真菌检验》PPT课程
食品工业
监测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真菌污染以确保食品 安全
医学诊断
帮助诊断真菌感染疾病,并确定适当的治疗 方法
真菌检验的优缺点
• 优点:提供精确的真菌信息,有助于保护健康和环境 • 优点:可以快速鉴定真菌,提高工作效率 • 缺点:需要专业知识和设备,成本较高 • 缺点:某些真菌难以培养和鉴定,可能导致结果不确定
真菌检验
欢迎来到《真菌检验》PPT课件 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探讨真菌检验的基本概念和实际应用案例
什么是真菌检验
真菌检验是一种用于检测和鉴定环境中真菌的方法 通过采样、培养和识别技术,我们可以确定真菌的种类和数量
为什么需要真菌检验
真菌是一类常见的微生物,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环境中 虽然大多数真菌对人类无害,但某些真菌可能引发健康问题 通过真菌检验,我们可以评估环境质量,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真菌课件PPT

真菌课件PPT

03
的短文来进行群读,训练自己一次扫视3~5个字或词。
经常进行这样训练,快速阅读速度就能大大提高。
以跳读的方式翻阅全书
当拿到一本书时,我们不要一页一页地去翻,要先看书的 标题和副标题、作者和出版者、编者的话和关于作者的说 明;然后浏览目录,阅读内容提要、前言或后记;最后,以跳读 的方式大体翻阅全书,并注意每章里面的小标题。这样,就能 基本了解这本书的内容,然后再决定是否值得去读。
刘峻琳同学的阅读习惯非常好,有快读有慢读, 既保证了一定的阅读速度,同时也没有落下重点。 下面我们来介绍另外一种快速阅读法。这种方法 由美国教育学家比尔·科斯比和前苏联著名学者 奥库兹涅佐夫等人提出,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 完善。
快速阅读有三种表现方式
1.跃式阅读。读书时不要逐句逐段,而是跳跃式的,
1.形态结构:
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一般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 胞核、细胞浆和内含物。
2.菌落特征
菌落大而厚,圆形,光滑湿润,粘性,颜色单调。 常见白色、土黄色、红色。
3. 生长繁殖:生长规律与细菌相似
分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大类,主要是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包括芽殖、裂殖等,以芽殖为主。 有性繁殖:主要是产生子囊孢子。
真菌对外环境有较强的适应力,室温、低pH及高 湿有利其生长。
真菌的致病作用可表现为外源性或内源性感染、 变态反应、毒素中毒或致肿瘤。
{酵母菌
真 菌 霉菌
担子菌
(形态群的俗称)
单细胞型真菌
多细胞型真菌
一、酵母菌:单细胞真核微生物
酵母菌是人类应用比较早的微生物。 ➢在食品方面:酿酒、制作面包、生产调味品等。 ➢在医药方面:生产酵母片、氨基酸等。 ➢在化工方面:使石油脱腊、以石油为原料生产柠檬酸等。 ➢在农业方面:生产饲料。 ➢在生物工程方面: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菌。 酵母菌的危害: ➢腐生性酵母菌能使食物、纺织品和其他原料腐败变质; ➢有的酵母菌是发酵工业的污染菌,影响发酵的产量和质量; ➢某些酵母菌会引起人和植物的病害.

微生物检验-真菌PPT110页

微生物检验-真菌PPT110页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微生物检验-真菌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பைடு நூலகம்

真 菌PPT课件

真 菌PPT课件
真菌
真核生物 (Eukaryotes) 是一大类 具有细胞核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
,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
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生物。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细胞膜系统的分化与演变;
遗传信息量与遗传装置的扩增与复杂变化;
遗传信息重复序列与染色体多倍性的出现;
复制、转录、翻译的装置和程序也相应复杂化;
境生长。
2、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
子细胞


出芽痕
典型酵母菌(Saccaharomyces cerevisiae)
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
假菌丝
厚 壁 孢 子
在人体组织中呈假菌丝态 在普通培养基中呈球状
3、酵母菌的形态构造
线粒体 芽体液泡 芽体

液泡膜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壁
磷酸甘露聚糖 甘露聚糖
作用.自然界中,除了黄曲霉外,黑曲霉和赤曲霉等
也可以产生黄曲霉毒素.
5 真菌性中毒:饲料中的真菌,动物食用后可导致急性
或慢性中毒 . 引起中毒的主要是产生的毒素作
用 . 黄曲霉的黄曲霉毒素和岛青霉的岛青霉素
等可引起肝损害 , 桔青霉的桔青霉素可引起审
小球损害,导致急性或慢性肾病等;
6 真菌的免疫原性: 一般认为真菌感染 的康复主要靠
汁、麦芽汁葡萄糖琼脂、萨布罗琼脂 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

真菌的繁殖能力很强,但生长速度比
较缓慢,它在人工培养基菌的抵抗力
真菌的菌丝和孢子对热的抵抗力不 强,加热 60-70℃1h 时即可将它们
杀灭。但真菌对低温、干燥、日光
、紫外线和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均有
较强的抵抗力。
二.
有害:饲料和食品变质;禽类霉菌性肺

微生物学课件-真菌

微生物学课件-真菌
对1~3%石炭酸、2.5%碘酊及10%甲醛液较敏感。
真菌致病性
• 致病性真菌感染 • 真菌机会性感染 • 真菌毒素样疾病 • 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
第2节 主要致病性真菌
❖ 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 深部感染真菌 ❖ 机会致病性真菌
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 皮肤感染 包括:皮肤癣菌 角层癣菌
• 皮下组织感染 包括:申克孢子丝菌 着色真菌
• 酵母型真菌:无菌丝,由母细胞以芽生方式繁殖, 其菌落与细菌的菌落相似。
• 类酵母型真菌:芽生方式繁殖,其延长的芽体可 伸进培养基内,称假菌丝(pseudohypha)。
单细胞真菌形态
新生隐球菌
酵母菌出芽繁殖
类酵母型真菌
假菌丝
出芽
白假丝酵母菌
• 组成:菌丝(hypha) 孢子(spore)
5、肺孢子菌(Pneumocystis) 所致疾病:肺孢子菌肺炎(PCP) (pneumocystis pneumonia, )
思考题
• 常见的致病性真菌有哪些? 分别引起什么疾病?
3. 丝状型菌落(filamentous type colony):大多数丝 状真菌
酵母型菌落
类酵母型菌落
青霉菌落(丝状菌落)
三、变异性与抵抗力
• 变异性 形态、结构、及生理性状(毒力)等。
• 抵抗力
– 对热抵抗性不强; – 孢子一般60℃经1 h即可被杀灭; 对干燥、紫外线及多种化学药物等耐受性较强;
白色念珠菌致病性
机会致病菌: 皮肤粘膜感染:鹅口疮,阴道炎 内脏感染:肺炎、关节炎、膀胱炎,肾盂肾炎 中枢神经感染:脑膜(脑)炎、脑脓肿等
鹅口疮(thrush)
小儿感染口腔黏膜
2、新生隐球菌: 菌体为圆形酵母型菌外周有荚膜, 菌体常见有出芽,不生成假菌丝。

《真菌》PPT课件

《真菌》PPT课件

比较细菌和真菌
种类 项目
细胞结构
细菌
真菌
_单__细胞,_没__有__成 单__细__胞___或__多__细_细胞胞,
形细胞核
_有__成形细胞核
个体大小 繁殖方式 营养方式
个体__微__小__
__分__裂___繁殖 _大__多__数__只__能利用 现成的有机物
有个体微__小___的,也 有____较__大_ __孢__子___繁殖
_利__用__现___成__的_ 有 机物
本课小结
各种各样的真菌:香菇、木耳、灵芝等 单细胞:酵母菌
真菌的种类 多细胞:蘑菇
真菌 结构: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 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营养方式:异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生殖方式:主要为孢子生殖
1. 下列组合中属于真菌的是( ) A. 银耳、香菇、酵母菌、曲霉 B. 酵母菌、曲霉、大肠杆菌、猴头菇 C. 曲霉、木耳、乳酸菌、蘑菇A D.肺炎双球菌、青霉、葡萄球菌、牛肝菌
3.盖
4.看
高倍镜下的酵母菌
显微镜下的酵母菌
放大400倍
放大1000倍
再放大
酵母菌的细胞结构
细胞壁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膜 液泡
酵母菌 &植物细胞
细胞壁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膜 液泡
细胞壁
细胞膜 叶绿体 细胞核 液泡 细胞质
酵母菌 &细菌
细胞壁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膜 液泡
拟核 细胞质
鞭毛
荚膜 细胞膜 细胞壁
3.在霉菌上方盖上盖玻片。
4.用低倍镜(红圈)进行观察
显微镜下的真菌
根霉
青霉
曲霉
孢子(囊) 菌丝
(顶端能产生孢子)

真菌学检验ppt课件

真菌学检验ppt课件
外阴炎。男性念珠菌龟头炎、包皮炎。
❖ 体弱婴儿鹅口疮;
❖ 假丝酵母菌性肠炎、肺炎等。
❖ AIDS最常见并发症之一。
白假丝酵母菌皮肤黏膜感染 (鹅口疮)
67
微生物特性:
: 典 型❖类圆酵形母或型 卵菌 落园,形表;面 光 滑 , 呈
奶油色,有酵母气味。
, 可 看❖到出表芽层方为 式卵 圆繁形殖芽,生在细组胞织, 底 假 菌 丝 。内可见芽生孢子、假菌
观察真菌菌落的色素、鉴别深 部真菌,使二相型真菌呈酵母 型
刺激真菌孢子形成
血琼脂
多数病原性真菌
皮肤真菌实验培养基(DTM) 分离皮肤真菌
38
❖ 平皿培养:只能培养生长繁殖较快的真菌; ❖ 大试管培养:用于皮肤癣菌的培养和真菌菌种的保存; ❖ 玻片培养(微量、小培养):可用于真菌菌种的鉴定。
39
观察菌落形态应注意:
起(如灰指甲可由毛癣菌或表皮癣菌引起)
51
红色毛癣菌
52
53
甲癣
54
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70%乙醇消毒
55
2、直接镜检:
10%KOH(皮屑); 25%KOH或 NaOH + 5%甘油(指甲);
透明、有隔、有分支的菌丝及成链的关节孢子 发外型感染或发内型感染
56
57
断发毛癣菌引起的 发内型感染的头发
丝;
68
❖ 假菌丝 (pseudohypha): 指酵母菌菌种进行一 连串的芽殖后,长大的子细胞仍不脱落分离, 并继续出芽,细胞成串排列,在分隔处缢缩, 这种菌丝状的细胞串就称为假菌丝。
微❖ 在生玉物米特粉性培养:基中可产生假菌丝和厚膜孢子。
70
厚膜孢子形成试验
微生物检验

微生物真菌课件

微生物真菌课件
有的人认为,毒蘑菇色泽鲜艳, 外形美观,具有麻、辣、酸、苦的味 道,毒蘑菇能使银器变黑,毒蘑菇不 容易生蛆长虫有的毒蘑菇有乳汁,毒 蘑菇子实体受伤后伤面变色。这些经 验有其可取之处,但也不是任何一种 毒蘑菇都具有这样的特征。
我国东北地区将此毒菌破碎
后拌入饭中用来毒死苍蝇,甚至 毒死老鼠及其它有害动物。
毒蝇鹅膏菌
白毒鹅膏菌
此蘑菇极毒。中毒症状主要以 肝损害型为主,死亡率很高。
友情提示: 食用菌的作用:
1.能提高人的免疫力、防癌治癌、 抗流感病毒!
2.降低胆固醇、降低血糖,有效防 治高血压和糖尿病
3.促进儿童成长发育、增强智力 4.延年益寿、美容养颜、减肥等等
营养美食家
1、益智菇:金针菇、鸡腿菇、银耳 2、提高免疫力,抗癌,治癌、抗病毒:
生长在面包上的曲霉
电镜下的曲霉
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是已知100余种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的毒 物之一,其中尤以黄曲霉毒素B1产量最高、毒性最大、致癌性最 强。国内外均有因食用霉变食品引起人类中毒的报道。如1974年
印度西部曾发生一次急性黄曲霉毒素中毒事件。居民吃了发霉 (黄曲霉菌感染)的玉米后,有397人发生急性中毒肝炎,死亡 106人。实验表明,长期摄入低浓度黄曲霉毒素或短期摄入高浓 度后均可诱发肝癌。
猴头——著名山珍
肉质洁白,柔软细嫩,清香可口,营养丰富,是 著名的“山珍”,历来是筵席上的名贵菜肴。我国山珍 海味的排列中,在上八珍里就列有猴头。据记载,在 清代猴头菌曾是进献给慈禧太后的贡品之一。过于成 熟的猴头菌黄色有苦味,故需浸洗后再食用。对胃溃 疡、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毒蘑菇的鉴别
图示为黑曲霉菌落。
图示为青霉菌,左为灰黄青霉菌,右为产黄青霉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菌的致病性
真菌的基本特性:菌丝、孢子、培养特性
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常用的检查方法:显微镜检查、分离培养、 生化实验
思考题:
1.简述真菌的致病性特点。 2.真菌标本采集是有哪些注意事项? 3.形态学检查和培养在真菌检查中的意义。
目的要求
(一)掌握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和小孢子丝 菌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及鉴定。 (二)熟悉浅部真菌感染的种类
微生物检验
1.标本采集采集新发生的皮肤损害边缘皮屑;指甲 近尖端下面甲屑;拔取无光泽病发。
2.直接显微镜检查 皮屑10%KOH液;指甲25%KOH/25%NaOH处理 镜检可见透明、有隔,常有分支的菌丝及成链的关节孢子
皮肤癣菌感染的毛发
三.分离培养 标本 70%乙醇或在青、链霉素混合液
内处理5min 生理盐水洗3次 接种沙 氏琼脂斜面25℃培养观察菌落特征。 四.其他鉴定试验
意义
直接镜检阳性表示:
①有诊断意义。 ②看到的就是真菌的形态,可确定某些致病性真菌 的属或种。 ③判断某些真菌种的致病性等,如皮肤癣菌、曲霉等。
局限性:
①阴性结果不能排除真菌感染;
②有假阳性结果。
常用的染色方法
•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革兰染色、瑞氏染色、荧光染色, 乳酸酚棉蓝染色、还有墨汁负染色等。
(2)各种分泌物和排泄物 (3)血液和体液 (4)脓汁及渗出物
注意 (1)采集的标本要适宜
(2)在用药前采集标本 (3)采集的标本量要足 (4)严格无菌操作 (5)采集的标本立即送检
实验室检验
1. 镜检真菌形态 2. 真菌抗原检测 3. 真菌分离培养与鉴定 4. 真菌核酸检测 5. 真菌毒素检测
• 癣病标本多用KOH湿片检查法
低抗力 不强,加热60~70℃ 强 , 有 的 可 耐 短时间即可死亡 100℃数小时
Categories of spore
sexual spore:
分生孢子
asexual spore 叶状孢子
孢子囊孢子
大分生孢子
小分生孢子 芽生孢子
厚膜孢子 关节孢子
芽生孢子
厚膜孢子
关节孢子
孢子囊孢子
标本 (1)皮肤的角质性物质
• 对检测骨髓和外周血中的荚膜组织胞浆菌,需作瑞 氏染色或姬氏染色后镜检。
• 检测病人脑脊液标本中新生隐球菌,需作墨汁负染 色后检查,背景为黑色,新生隐球菌和荚膜不着色
(二)、真菌抗原检测
• 白假丝酵母菌甘露聚糖抗原、隐球菌多糖 荚膜抗原、组织胞浆菌循环多糖抗原
• 常用的方法有胶乳凝集试验、ELISA、半 定量放射免疫法
表面感染真菌
糠秕马拉色菌
皮肤癣真菌
毛癣菌属 表皮癣菌属 小孢子菌属
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着色真菌 孢子丝菌
• 位置:寄居于人体皮肤和毛干的最表层。 因不接触组织细胞,很少引起宿主细胞反 应。
• 嗜脂性酵母样菌
• 代表:秕糠马拉色菌(Malasseziafurfur)
• 症状:皮肤表面出现花斑癣(汗斑)
真菌鉴定
菌种鉴定是一个复杂过程,仅观察菌落形态是远远 不够的,还需作生化反应,分子生物学鉴定,必要 时将菌种送有关单位鉴定。 1.糖(醇)类发酵试验
2.同化碳源试验
3.同化氮源试验
核酸检测 毒素的检测 动物试验
抗真菌药物分类--化学结构分类
1.多烯类抗生素,如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 曲古霉素等。
微生物检验第十二 章真菌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比较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核结构 核膜 核仁 分裂方式 细胞质结构 质膜 内膜 核糖体 呼吸系统
无 无 主要以二分裂
常缺乏固醇 较简单,有中介体
70S 质膜或中介体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有 有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常有固醇 复杂,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80S 线粒体
2.吡咯类,包括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 伏立康唑、克霉唑、益康唑等。
3.其他类如氟胞嘧啶。
直接检查 检测抗原 直接镜检
固定标 墨汁负 KOH 本染色 染色法 法

毛发
脊 液
指甲
皮屑
临床标本
分离培养
分 子
动病 物理
检 测

实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验查

沙氏培养基
学 检

25℃
37℃
观察菌落 镜检、生化反应
小结
毛发穿孔试验 脲酶试验 特殊营养需要试验
毛发穿孔试验
• 将头发发剪成lcm长,置于已加入25ml蒸馏 水和2—3滴10%酵母浸膏液的平皿内,高 压灭菌。将待检皮肤真菌接种于平皿内, 置25℃孵育四周,每周检查一次,每次取 数根毛发置载玻片上,经乳酚棉蓝染色后, 置低倍镜下观察。若毛发有裂口或陷凹者 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 临床上常见的有 红色毛癣菌(trichophyton rubrum) 须癣毛癣菌(T.mentagrophytes,又称石膏样毛癣菌) 许兰毛癣菌(T.schoenleinii,又称黄癣菌) 紫色毛癣菌(T.violaceum) 断发毛癣菌(T.tonsurans)
毛癣菌:菌落灰白、红、橙或棕色, 表面呈绒毛状、粉粒状或蜡样。 大分生孢子细长棒状薄壁。菌丝有 螺旋状、球拍状、鹿角状和结节状
微生物检验
1.直接显微镜检查可采用透明胶带粘贴 取材法,将透明胶带直接贴于皮肤表面, 数分钟后揭下,直接贴于载玻片上镜检 或经棉蓝染色或革兰染色后镜检。可见 孢子和菌丝。孢子为圆形或卵形,厚壁, 芽颈较宽,常成簇分布;菌丝粗短,呈 腊肠样。
2.分离培养与鉴定
毛癣菌属
• 毛癣菌属(Trichophyton)属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目 -丛梗孢菌科,有20余种,其中14种能引起人和动 物的感染。
• Dimorphism (二相性真菌)
Unicellular
机体内寄生37℃ yeast
含动物蛋白培养基
普通培养基25℃
Multicellular
mold
沙保氏培养基25℃
Morphology of Spore
真菌繁殖结构,一条菌丝可生成 多个孢子
孢子
芽胞
作用 真菌繁殖结构
细菌休眠结构,
抵御不良环境
(三)、真菌的分离培养
真菌培养是目前准确鉴定真菌的可靠方法 真菌的培养特点:三低两高
平皿培养 大试管培养
玻片培养
菌落的性状是鉴别真菌的重要特征
①菌落性质:酵母菌还是霉菌
②菌落大小:病原性真菌菌落小,而条件致 病性真菌菌落大
③菌落颜色 病原性真菌颜色淡, 污染真菌 颜色深;
④致病性真菌菌落下沉,有时使培养基开 裂;污染性真菌菌落不下沉,很少引起开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