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急诊剖宫产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合集下载

紧急剖宫产手术流程图(修改)

紧急剖宫产手术流程图(修改)

术后 麻醉恢复
转运回病区 End
2 / 3下载文档可编辑
1 、包可备产房。
目标:新入院急诊病人,决定手术到新生儿娩出半小时内;住院患 者决定手术到新生儿娩出 10 分钟内(?)。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 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3 / 3下载文档可编辑
初步评估 紧急处理
通知管床医师
N 密切观察及时
通报医师
术前准备
向上级医师报告
同时下达手术 医嘱
病情评估 同时通知手 术室及麻醉 (6290311) 同时通知儿 科
需紧急 剖宫产
同时签订备
包准备
准备麻醉机
准备手术器械
准备麻醉用品
手术间准备
执行 麻醉
执行 手术
紧急剖宫产手术流程图
患者
护理
妇产科(医 师)
手术室
麻醉科
产房手术间
1 / 3下载文档可编辑
患者 入院
症状
注:症状 主要包括 但不限 于: 1.第 二 产 程 胎儿宫内 窘迫 2、第二产 程难产需 紧急剖宫 产 3、可疑子 宫破裂 4、产时大 出血 5、脐带脱 落 6、其它需 紧急剖宫 产者:如 急性心 衰、羊水 栓塞等

剖宫产的手术流程

剖宫产的手术流程

剖宫产的手术流程
剖宫产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其手术流程如下:
首先,产妇需要进行麻醉,一般采用椎管内麻醉。

在麻醉起效后,医生会开始手术。

手术的第一步是切开皮肤,通常在腹部做一个横切口或纵切口。

然后逐层切开皮下脂肪、前鞘、腹直肌、腹膜等组织。

接下来进入子宫部分,切开子宫浆膜层和子宫肌层,一般采用子宫下段横切口。

子宫切开后,医生会迅速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并进行断脐处理。

然后,医生会检查胎盘是否完整,并进行必要的清理和止血。

此时,手术的重点是缝合伤口。

一般采用可吸收线缝合子宫切口,并逐层缝合腹膜、腹直肌、前鞘和皮肤等组织。

最后,医生会进行伤口消毒,并护送产妇回病房。

在手术后,产妇需要观察伤口情况,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产妇需要注意休息和护理,促进身体的恢复。

剖宫产手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难产等问题,保障母婴的安全和健康。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不断提高。

然而,剖宫产手术也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出血、感染、损伤等。

因此,产妇在选择剖宫产手术时应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利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决策。

总之,剖宫产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其手术流程包括麻醉、切开皮肤和组织、取出胎儿和缝合伤口等步骤。

在手术后,产妇需要注意休息和护理,促进身体的恢复。

同时,产妇应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利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决策。

急诊剖宫产临床路径及表单

急诊剖宫产临床路径及表单

急诊剖宫产临床路径一、急诊剖宫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子宫下段剖宫产术ICD-9-CM-3:(74.10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版)1.胎儿因素:急性胎儿窘迫2.产程因素: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活跃期停滞和胎头下降停滞(四)标准住院日为5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ICD-9-CM-3:74.1001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编码者;2.孕妇患有其他疾病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急诊血常规+血型、生化全套;2.急诊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孕期近期未作的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七)选择用药。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抗菌药物选择第二代头孢类;3.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断脐后使用。

(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

1.麻醉方式:硬膜外或腰硬联合;2.手术方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3.术中用药:缩宫素10-20μ,抗菌药物;4.输血:必要时输血;5.新生儿处理:断脐、保暖、清理呼吸道等常规处理。

(九)术后住院恢复≤6 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缩宫药物;3.预防性抗菌药物:第二代头孢类,术后48小时内停止使用。

(十)出院标准。

1.一般状况良好,体温正常;2.血、尿常规基本正常;3.切口愈合良好;4.少量阴道出血。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孕妇原因延期手术;2.子宫复旧不良,并发阴道流血过多;3.并发产后发热、产褥感染;4.产后尿潴留;5.切口延期愈合。

剖宫产操作流程

剖宫产操作流程

剖宫产操作流程剖宫产手术是一种通过腹部切口,将胎儿从母体内取出的手术。

一般情况下,剖宫产手术是由产科医生在医院的手术室内完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剖宫产手术的操作流程。

一、术前准备1. 病历核对:医护人员先要核对孕妇的病历,了解孕妇的病史和孕期情况。

2. 入室准备:将孕妇送往手术室,由护士帮孕妇更衣,并清洁手术部位。

3. 麻醉准备:麻醉师会进行全麻或椎管麻醉,确保孕妇在手术中不会感到疼痛。

二、手术操作1. 皮肤消毒:护士会在腹部进行皮肤消毒,以确保手术部位的清洁。

2. 术中定位:医生会利用超声波仪器检查胎儿的位置,并进行腹部切口的定位。

3. 开腹切口:医生会进行横切腹部皮肤和肌肉层,再进行子宫壁的切开。

4. 取出胎儿:医生会小心地从子宫内取出胎儿,然后交由护士进行清洁和照顾。

5. 子宫缝合:医生会缝合子宫壁,并对腹部切口进行缝合。

三、术后处理1. 密切观察:手术结束后,孕妇会被送到恢复室内恢复,医护人员会密切观察孕妇的状况。

2. 饮食补给:孕妇术后需要进行输液和饮食补给,以恢复体力和体力。

3. 产后护理:产后护理包括创口的清洁和换药、观察产妇出血情况等。

4. 产后康复:产后恢复期需要注意休息和饮食调养,避免剖宫产手术后的并发症。

5. 婴儿照顾:医护人员会协助母亲进行新生儿的护理,包括喂养、清洁和观察。

以上是剖宫产手术的基本操作流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剖宫产手术是一种高风险的手术,需要临床医生和护士团队的精心操作和细心照顾。

在手术前、术中和术后,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孕妇和胎儿的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母婴的安全。

同时,也需要充分尊重孕妇的意愿,提供专业的医学建议和心理支持,让孕妇度过剖宫产手术,并尽快康复。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规定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规定

要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规定为了保证急诊危重症患者获得实时、有效救治,规范诊断行为,保证患者能够获得连接、实时、有效的救治,进一步提升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成功率,增强医疗安全,依据《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行细则》(2016 年版)的要求,联合我院实质,拟订出要点病种的范围及服务流程和服务时限。

一、急危重患者要点病种范围:高危孕产妇、妇产科出血、异位妊娠、卵巢囊肿破碎或蒂扭转、子宫破碎、子痫、前置胎盘出血、产后出血、小孩高热惊厥、心力弱竭、重生儿危重症。

二、急危重患者救治服务流程急诊患者就诊→分诊护理迅速判断病情→急救室,通知妇产科或儿科医师→初步急救治疗(开通静脉通道、吸氧、按病种进行惯例急救举措等)→向陪护人交代病情及签订危重通知单→病情较重→请有关二线班会诊→进一步急救→病情稳固收住院→记录(医师记录急救病历、护士记录急救项目清单)。

三、急危重患者救治服务时限要求1、急危重患者从分诊处开始,急救处理时间在 5 分钟之内, 10分钟内达成诊断处理(如畅达呼吸道,呼吸机应用,静脉穿刺等)。

2、院内急会诊应在 10 分钟内抵达现场;在“绿色通道”均匀停留时间小于 60 分钟。

3、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待时间≤10 分钟;患者抵达放射科后,平片30 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报告(能够是口头报告);超声医生在接到患者后, 30 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报告(能够是口头报告);查验科接收到标本后, 30 分钟内出具惯例检査结果报告(血惯例、尿惯例等,可电话报告),60 分钟内出具凝血结果报告,120 分钟出具生化结果,配血申请 30 分钟内达成(如无库存血,则 60 分钟内达成);手术室在接得手术通知后, 10 分钟内准备妙手术室及有关物件,本科室立刻通知手术有关人员出席。

4、总值班接到电话报告后10 分钟内抵达急救现场,职能科室(医务科、护理部)接到电话报告后10 分钟内抵达急救现场(节假日30分内);急救设施分配30 分钟内达成。

剖宫产的流程

剖宫产的流程

剖宫产的流程剖宫产,是一种通过手术切开腹部,从而使胎儿脱离母体的一种分娩方式。

通常情况下,剖宫产是在自然分娩无法进行或者存在一定危险时进行的选择。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剖宫产的流程。

首先,进行手术准备。

在进行剖宫产手术前,医生会对产妇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确保产妇的身体状况适合进行手术。

同时,医生会对手术的具体流程进行详细的解释,让产妇了解整个手术过程。

产妇需要在手术前进行禁食,以确保手术过程中不会出现胃内容物反流的情况。

接着,进行麻醉。

在手术开始前,产妇会接受麻醉师的麻醉,通常情况下会选择腰麻或全麻。

麻醉后,产妇将不会感觉到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同时也能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进行。

然后,进行手术操作。

医生会在产妇的下腹部进行切口,通常是在脐部以下的位置。

随后,医生会逐步切开皮肤、脂肪和肌肉层,直至达到子宫。

在切开子宫时,医生会小心地处理,以确保不会对胎儿造成伤害。

一旦子宫被切开,医生会小心地将胎儿取出,同时对产妇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清理子宫内的羊水和胎盘。

最后,进行伤口缝合和恢复。

手术完成后,医生会对产妇的伤口进行缝合,确保伤口能够迅速愈合。

产妇通常会在手术后进行一定时间的观察和恢复,以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总的来说,剖宫产是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通常在产妇和胎儿出现一定危险或无法进行自然分娩时选择。

手术准备、麻醉、手术操作和伤口恢复是整个剖宫产流程的关键环节,医生和产妇需要在整个过程中密切配合,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产妇的安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剖宫产的流程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

急诊剖宫产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急诊剖宫产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急诊剖宫产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急诊剖宫(2016年版)一、急诊剖宫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子宫下段剖宫产术ICD-9-CM-3:(74.10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版)1.胎儿因素:急性胎儿窘迫2.产程因素: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活跃期停滞和胎头下降停滞(四)标准住院日为5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ICD-9-CM-3:74.1001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编码者;2.孕妇患有其他疾病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急诊血常规+血型、生化全套;2.急诊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孕期近期未作的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七)选择用药。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抗菌药物选择第二代头孢类;3.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断脐后使用。

(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

1.麻醉方式:硬膜外或腰硬联合;2.手术方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3.术中用药:缩宫素10-20μ,抗菌药物;4.输血:必要时输血;5.新生儿处理:断脐、保暖、清理呼吸道等常规处理。

(九)术后住院恢复≤6 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缩宫药物;3.预防性抗菌药物:第二代头孢类,术后48小时内停止使用。

(十)出院标准。

1.一般状况良好,体温正常;2.血、尿常规基本正常;3.切口愈合良好;4.少量阴道出血。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刨妇产的流程

刨妇产的流程

刨妇产的流程
首先,医护人员需要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
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通过评估,医护人员可以了
解患者的病情及手术的风险,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

接下来,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包括清洁患
者的手术部位、留置导尿管、建立静脉通路等。

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医护人员需要将患者移至手术室,协助患者进行麻醉。

随后,医生开始进行手术操作。

在刨妇产手术中,医生需要进
行腹部切口,然后逐步解剖组织,最终将胎儿及胎盘取出。

在手术
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意外情况。

手术完成后,医护人员需要将患者转移至恢复室,继续观察患
者的情况。

在恢复室,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循环等
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的恢复顺利进行。

最后,医护人员需要对手术进行总结,记录手术过程中的关键
环节和注意事项,为今后的类似手术提供经验借鉴。

总的来说,刨妇产手术是一项复杂而又精细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只有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才能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希望医护人员能够严格遵守手术流程,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剖宫(2016 年版)
一、急诊剖宫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ICD-9-CM-3:(74 、10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与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 版)
1. 胎儿因素:急性胎儿窘迫
2、产程因素: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活跃期停滞与胎头下降停

(四)标准住院日为5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ICD-9-CM-3:74 、
1001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编码者;
2 、孕妇患有其她疾病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
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 、急诊血常规+ 血型、生化全套;
2 、急诊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孕期近期未作的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其她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七)选择用药。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 〕285 号)执行;
2 、抗菌药物选择第二代头孢类;
3、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断脐后使用。

(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

1 、麻醉方式:硬膜外或腰硬联合;
2 、手术方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3、术中用药:缩宫素10-20仏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输血;
5、新生儿处理:断脐、保暖、清理呼吸道等常规处理。

(九)术后住院恢复w 6天。

1 、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缩宫药物;
3、预防性抗菌药物:第二代头孢类,术后48 小时内停止使用
(十)出院标准。

1 、一般状况良好,体温正常;
2 、血、尿常规基本正常;
3 、切口愈合良好;
4 、少量阴道出血。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孕妇原因延期手术;
2 、子宫复旧不良,并发阴道流血过多
3 、并发产后发热、产褥感染;
4、产后尿潴留;
5、切口延期愈合。

二、急诊剖宫产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者(手术编码ICD-9-CM-3:74、1)
患者姓名:_______________ 性别:_年龄:_门诊号:_住院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院日期:年月曰出院日期:年月曰标准住院日:<6天时间住院第1天(手术日)住院第2天(术后第一天)
主要诊疗工作□询问孕期情况、既往病史与体格检查
□完成产科入院记录
□常规辅助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与分娩方式评估
□确定诊断与手术时间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术前小结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
□完成麻醉科“麻醉知情同意书”
□完成“术前准备”
□向孕妇及家属交代术前注意事项
□ 手术(急诊剖宫产术)
□完成手术记录及术后首程
□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手术切口评估,确定
有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切口感染
□儿科医师查房
□完成日常病程记录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腹部切口换药(必要时)
重占八、、医嘱长期医嘱:(术前+术后)
□产科常规护理
□二级护理
□禁食
□多普勒听胎心
□术后医嘱
□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
□一级护理
□禁食6小时后改流质
□留置导尿
□硬麻后护理
□浅静脉置管护理
□镇痛泵留置
□产后按摩
□缩宫素、补液
□剖宫产新生儿护理常规:
□新生儿护理
□母乳喂养
□母婴同室
□经皮胆红素测定
□吸痰护理
临时医嘱:(术前+ 术后)
□急诊血常规+血型、生化全套
□急诊凝血功能
□孕期近期未查的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感染性疾病筛查
□胎儿超声检查、胎心监护
□急诊在硬膜外或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
宫产术
□术前常规
□术前导尿
长期医嘱:
□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
□一级护理
□流质饮食测血压1次/日
□观察宫底及阴道出血情况
□缩宫药物
□剖宫产新生儿护理常规
□新生儿抚触1/日
□新生儿洗浴1/日
□脐部护理
临时医嘱:
□抗菌药物
□腹部切口换药
□复查血常规,尿常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