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抗战名将傅作义的警卫团曾冲击香山真相

合集下载

“保卫华北”石刻:香山的早期红色印记

“保卫华北”石刻:香山的早期红色印记

“保卫华北”石刻:香山的早期红色印记作者:王建伟来源:《前线》2020年第04期香山是1949年中共中央进入北京的第一站,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走向全面胜利的指挥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奠基之地。

2019年9月,香山八处革命遗址经过整修,首次整体向社会开放。

实际上,中国共产党与香山有很深的渊源,创建者李大钊就长眠在香山脚下,20世纪20年代在香山地区开展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培养了周恩来、陈毅等中共骨干党员。

1935年爆发于北平的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则在香山脚下的樱桃沟刻下了有关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革命运动的重要红色印记。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一二·九运动爆发的时代背景是日本的侵略以及由此引发的华北危机。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之后继续向华北推进。

1933年初,日军进逼战略要地山海关,随后突破长城各关口,长驱直入,对平津形成“围城”之势。

虽然《塘沽协定》的签订暂时缓解了中日双方紧张对峙的局面,但日军并未停止侵略的腳步。

1935年五六月间,日军在天津和河北等地制造多起事端,提出“华北特殊化”,意图以“自治”名义将当时所称的“华北五省”(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从中国版图上抹去,建立“第二个满洲国”。

南京国民政府步步退让。

11 月,殷汝耕在河北通县成立了“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宣布脱离南京国民政府。

从此,社会上开始流传各种建立“华北国”的谣言,战争乌云笼罩在华北上空,民族危机不断迫近。

自20世纪以来,中国青年学生群体兴起,成为对社会时局感知最敏锐、最活跃的力量之一。

在这个群体中,北平学生对华北的危亡感受更深,对自身在救亡运动中的重要责任也有更清醒的认知。

1935 年11月18日,为了加强各校学生的组织与领导,联合学生开展抗日运动,北平大中学校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简称“北平学联”)在中国大学正式成立,城外的清华园与城内的北平女一中成为北平学联的重要活动基地。

1935年12月7日,国民党政府批准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消息传出。

傅作义生平

傅作义生平

揭秘1948年的傅作義將軍:直言起義對不起蔣先生導讀:1948年5月前後,中央已提出要爭取傅作義。

當時華北局城工部派地下黨員曾平到天津《大公報》找傅冬菊,要她做傅作義的工作。

傅冬菊向我們匯報瞭這個情況,我們對曾平毫無所知,覺得如此重大的事情應該通過組織系統來安排,就決定讓傅冬菊不必答復曾平。

到1948年11月初,人民解放軍解放瞭沈陽,東北野戰軍即將入關解放平津。

城工部的劉仁同志專門派撤退到城工部的南系地下黨黨員回來傳達指示,說北平很快就要解放,為配合解放,黨中央決定找傅冬菊做爭取傅作義的工作;平津南北地下黨立即合並。

根據劉仁同志的指示,南系地下黨學委立即把傅冬菊從天津《大公報》調來北平,全力做爭取傅作義的工作,同時又佈置職業青年支部書記李炳泉通過他的堂兄、“華北剿總”聯絡處長李騰九做傅作義的工作,並調來周毅之做傅冬菊的聯絡員,以便隨時同傅冬菊聯系。

我是城工部與傅冬菊之間的聯絡人當時,傅冬菊每天都到傅作義的辦公室觀察情況。

我每天同傅冬菊會面一次,她向我匯報傅作義的情況。

然後,我將傅作義的情況報告給城工部。

傅冬菊在與父親傅作義談的時候,一再勸傅作義要跟共產黨談判,不然沒有出路。

當時,傅作義提出:“共產黨裡面我就相信兩個人,一個是王若飛,一個是南漢宸。

”我們琢磨他的意思是想讓南漢宸來跟他談判。

我們認為這個情況很重要,就發瞭電報報告瞭城工部。

傅冬菊根據城工部指示跟傅作義擺明,要麼投降,要麼起義。

但是傅作義都不接受,他說:“起義,我就對不起蔣先生;投降,我傅作義的面子太難看瞭。

”當傅冬菊向傅作義提出希望他放下武器,與共產黨合作,接受和談,和平解放北平時,傅作義很有政治經驗,怕是“軍統”“中統”特務通過他的女兒套他話,於是就追問:“是共產黨還是…軍統‟?你可別上當!”傅冬菊肯定地回答:“請爸爸放心,我們的同學,是真共產黨,不是…軍統‟。

”傅作義告訴傅冬菊:“你每晚從我這裡回傢是否有人跟蹤?一定要當心!”又問:“你是不是參加瞭共產黨?”傅冬菊說:“我還不夠格。

傅作义包头历险记

傅作义包头历险记

一9月的北平,秋高气爽,气候宜人,这是一年当中最好的时节,而街头巷尾处处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崭新的人民共和国就要应运而生,虽然是百废待兴,但是那种朝气蓬勃足以感染每一个人。

此时有一个人正临窗而立,其人也就五十多岁,个头虽不算很高,但双目炯炯有神,他便是赫赫有名的抗日名将傅作义将军。

几个月前他接受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联名签署的《关于北平和平解放办法》,于1949年1月31日命令据守北平的20万国民党军放下武器,迎接解放军入城,从而使这座历史名城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为即将诞生的人民共和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而此时他手中正拿着一份密电,不由陷入沉思之中。

数日前,毛泽东主席曾在中南海接见了傅作义,那次会见,令他永生难忘。

毛泽东的机智、诙谐,乃至平易近人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就是这次会见,毛泽东代表党中央委派他一项重要使命:赴绥远省首府包头,亲身去证明国民党宣传的“傅作义已被共产党枪毙”的言论是何其荒谬,以使绥远省主席、保安司令董其武将军下决心率部起义。

接受使命的同时,傅作义的心情是激动的,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对自己的信任。

董是他的老部下,对其为人禀性他是了解的,也坚信能够完成使命。

果不其然,几次密函,双方已达成了初步意向,这次董其武又来密电,请傅作义亲赴包头酌商细节。

时间紧迫,必须赶在开国大典前促成绥远和平解放,这是献给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又一件贺礼。

正寻思着,只见一直坐在沙发上默默注视他的年轻的警卫参谋李远贞站起身,淡然一笑。

“傅先生,这次远赴绥远,中央十分重视,特别是傅先生的安全,周副主席反复强调,一定要保证傅先生平安返回。

”李远贞,中共党员,虽说只有三十多岁,但多年从事警卫工作,此次奉中央警卫局之命随行保护傅作义,他深感事关重大,自然不敢掉以轻心。

傅作义感激地望了一眼李远贞,他已决定采纳李远贞的建议,为了保密、安全起见,轻装简从,只和李远贞一人,乔装成商人模样,秘密亲赴绥远。

这看起来是招险棋,但是却最稳妥。

新衡宝战役

新衡宝战役

新衡宝战役解放战争后期当林彪率四野大军杀向江南时,在林彪眼中也只视桂军为劲敌,紧盯着以第7军和第48军组成的第三兵团,特别是紧盯着第7军,第三兵团的兵员不仅全是广西子弟,而且全是老兵油子,兵龄最短也有五六年,是桂军中的精锐主力.但是1949年8月17日四野里号称“猛虎将军”钟伟的第49军146师还是进入到了第7军和第48军在湘南青树坪精心设计的埋伏圈,造成重大损失,第49军146师元气大伤,这个师基本上打残了,很长时间没有恢复过来.这就是有名的“青树坪战役”!这是所向披靡的四野大军杀入关内后唯一的一场败仗,是解放军淮海战役以来从未有过的一次最大失利.(也是解放战争中解放军九次大失利之一!)(在八一厂的电影<<大进军-南线大追击>>中仅仅一笔带过,镜头里是只一匹马逃回来,实际情况解放军也是被打的很惨的,被围在山间盆地中间,全是石灰岩,无法构筑工事,拥挤在一起,炮兵都无法展开,而对手早已埋伏多时,各种口径的炮都已对好了标尺,空军和地面部队刚刚装备了美军最新的陆空对话机,空军可直接指示地面炮瞄目标,衡阳机场离青树坪太近了,轰炸机空中飞行只需五六分钟,飞机起飞才刚刚拉起,就已到战区上空,马上投弹扫射后,又立即返航装弹,再飞回战区,反复轮番轰炸,最多时达三十架次,加上精确的炮击,可以想象解放军的伤亡情况!就这样从清晨7点直到下午1点,整整炮击轰炸了六个小时后,第7军和第48军才发起总攻......) 后来参加过此战的解放军连长回忆到此战时还说:“我们从东北打到湖南,打败过蒋介石嫡系五大主力中的主力,王牌军中的王牌新一军和新六军,但从没见过如此顽固勇猛的国民党军.”的确,整个四野从东北到湖南,全歼了蒋介石嫡系五大主力中的王牌新一军和新六军,29小时攻克天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全军上上下下傲气十足,不把国军剩下的部队放在眼里,十分轻敌.部队政治思想又没跟上,许多来自东北翻身农民的中下级官兵由于想家,加之进入江南后不服江南水土,纷纷当了逃兵,对整个南下部队士气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而部队在行进中很多时候竟然连前卫侦察兵都不派!(49军146师进入地形如此险要的青树坪时就是连前卫哨都没派,还排成个一字长蛇阵!) 除了这些客观的原因外,以第7军为首的桂军素来战斗力就很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到了衡宝战役(1949.10.2--10.12)时,双方都高度重视,四野方面精心策划,准备了近十倍于对手的绝对优势兵力大迂回大穿插,而白崇禧首先就犯了自大的毛病,不能清醒认识整个战局,又在未能弄清对方主攻方向时,竟以弱势兵力主动进攻,四野判断白崇禧想在衡宝线上决战后,又改变战略,想诱使白崇禧部深入,于四日深夜和五日上午两次电令各穿插和迂回部队“即在原地停止待命”“等候我兵力集结”.白崇禧先是集中第7军、第48军和第71军各一部在西线进攻,受挫后又将主力东调再攻,当白崇禧在进攻受挫后,终于清醒的认识到了错误,还好部队前出得还不远,立即下令全线撤退.林彪等白崇禧部后撤后,才发现根本没上自己的圈套,但只到七日晨才下令全线追击,并庆幸135师没有按原计划停止前进.(四野第45军135师当按原计划在强行军途中,并没有接到野司和兵团的电报,竟然前进160多里,到达了灵官殿地区,正好在白崇禧部后撤的必经之地.)整个战役就此定局!“小诸葛”空有满腹妙计,也没想到这着!只能怪天了!即使这样,第7军指挥所属171、172师和第48军的176、138师努力突围,在四面被围,没有粮弹补给,建制全乱,失去联络的情况下,依然战斗的很顽强,只至弹尽粮绝!在后来四野战史和许多解放军官兵的回忆中都有这样的描述:“...战斗打得异常激烈,在135师的各个阵地上,在每一条水渠,每一道田埂,每一片森林,每一座房屋都必须经过反复争夺,甚至白刃相搏,才能为敌所战领.有的连队打到最后自己也只剩下二三十人...”“...桂军非常熟悉山地作战,重机枪的支架都是特制的,有一米长,非常适合山区的地形,给我部以很大的杀伤.我部重武器却无法发挥火力优势.桂军到了粮弹尽空,竟敢于与我军白刃作战,在国民党军中是很罕见的...”衡宝战役,林彪真的要感谢135师,当林彪从北京参加完开国大典回到四野司令部作战室后,得知135师所处的位置后,十分担心会暴露作战意图,立即下令该部隐蔽东撤,(当时他还不知道白崇禧发现我军诱敌深入的意图后,已全线后撤.)电令还未发出,135师已开始了阻击.第7军指挥所属171、172师和第48军的176、138师在灵官殿地区被耽误了整整一天一夜,而林彪的主力只到八日拂晓才赶到,要是没有这一天一夜,白崇禧的部队早就不知撤到哪里呢.也就不会有这场战役了.只能说歪打正着.试想桂军四个师被四野主力十三个师(足有十六七万人)团团围住,没有粮弹补给,建制全乱,失去联络,依然未被全歼,172师一个建制团以及138师师长率师部和一个团突围成功.被围剩下的29890人被歼灭.到了广西战役时,第7军只是由剩下的一个未被围的师和衡宝战役突围出来的部队加一部分其他桂军划拨过来的混编而成的,战斗力已不能和老7军同日而语了.即便如此还是被四野部队视为剩下国军中的主力.广西战役结束后,<<长江日报>>评论说:“广西战役胜利结束,桂系匪军以及华南蒋匪残余的歼灭,加速了全国解放的进程.因为在我国大陆上,再也没有一支像桂系匪军这样骠悍的反动武装了......”这其实也是对以第7军为首的桂军战斗力的另一种肯定,毕竟来自对手的评价更能说明问题.泽东一直以来也把桂系部队特别是第7军视为大敌.1951年抗美援朝第五战役结束后,毛泽东5月26日给彭德怀信中再次提到第7军:“......以往采取大迂回包围美军一个师甚至一个团都难以实行歼灭,以后每次作战野心不要太大,只要求我军每一个军在一次作战中歼灭美、英、土军一个整营,至多两个整营,也就够了,过去我们打蒋介石的新一军、新六军、五军、十八军和桂系的第七军,就是经过这种小歼灭战的一段路程......”怎么说第7军都应是国军中排在前几位的王牌军(在毛泽东眼里国军中除了五大王牌外就是第七军了!也是毛泽东认为的国军里唯一能和五大王牌相提并论的一支精锐!).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 ?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辽沈战役的真相

辽沈战役的真相

辽沈战役的关键就是打锦州阻挡援军所以解放军将在黑山阻击沈阳援军,在塔山阻击从海上而来的华北国军援军。

中间攻坚2面阻援,任务非常艰巨。

但是解放军也有一个有利情况,那就是国军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上将在1946年就已经秘密加入苏联共产党。

他利用职务之便,拖住了沈阳国军第9兵团的出动,等大局已定,四野已经准备好了,才放第9兵团出击锦州,结果就是以行军状态在黑山大虎山一带遭到四野从四面八方的围攻最后灭亡,直接被冲垮了,根本都没有打几枪。

辽沈战役的关键就是打锦州阻挡援军一般来说认为塔山阻击战是一个奇迹,解放军8个师顶住了国军11师还有海空军的海陆空立体化攻击,是一个伟大的战争奇迹,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审视这场阻击战,我们就会发现如果国军攻下塔山那才是一个奇迹。

1948年秋季,四野发动了解放全东北的大战役,就是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的关键就是关门,关闭锦州这扇东北通往关内的大门。

这个计划有一个危险性就是如果四野攻击锦州的部队顿兵坚城之下,那么国军从海上,从华北,从沈阳大举出动的援军就有可能夹击在锦州周围地区的解放军四野部队,造成被动形势。

所以解放军将在黑山阻击沈阳援军,在塔山阻击从海上而来的华北国军援军。

中间攻坚2面阻援,任务非常艰巨。

但是解放军也有一个有利情况,那就是国军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上将在1946年就已经秘密加入苏联共产党。

他利用职务之便,拖住了沈阳国军第9兵团的出动,等大局已定,四野已经准备好了,才放第9兵团出击锦州,结果就是以行军状态在黑山大虎山一带遭到四野从四面八方的围攻最后灭亡,直接被冲垮了,根本都没有打几枪。

可是卫立煌阻止不了华北援军,华北国军成了锦州城里国军眼泪麻麻的翘首盼望的对象。

担任塔山地区阻击战任务的是四野4纵、11纵和热河独立4师、6师和炮兵旅,由第2兵团司令员程子华统一指挥。

国军在华北到处搜刮最后拿出了11个师,分别是第92军21师、62军、39军两个师、54军和暂编62师、独立95师。

揭秘1948年的傅作义将军 直言起义对不起蒋先生

揭秘1948年的傅作义将军 直言起义对不起蒋先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揭秘1948年的傅作义将军直言起义对不起蒋先

导语:1948年5月前后,中央已提出要争取傅作义。

当时华北局城工部派地下党员曾平到天津《大公报》找傅冬菊,要她做傅作义的工作。

傅冬菊向我们汇
1948年5月前后,中央已提出要争取傅作义。

当时华北局城工部派地下党员曾平到天津《大公报》找傅冬菊,要她做傅作义的工作。

傅冬菊向我们汇报了这个情况,我们对曾平毫无所知,觉得如此重大的事情应该通过组织系统来安排,就决定让傅冬菊不必答复曾平。

到1948年11月初,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沈阳,东北野战军即将入关解放平津。

城工部的刘仁同志专门派撤退到城工部的南系地下党党员回来传达指示,说北平很快就要解放,为配合解放,党中央决定找傅冬菊做争取傅作义的工作;平津南北地下党立即合并。

根据刘仁同志的指示,南系地下党学委立即把傅冬菊从天津《大公报》调来北平,全力做争取傅作义的工作,同时又布置职业青年支部书记李炳泉通过他的堂兄、“华北剿总”联络处长李腾九做傅作义的工作,并调来周毅之做傅冬菊的联络员,以便随时同傅冬菊联系。

我是城工部与傅冬菊之间的联络人
当时,傅冬菊每天都到傅作义的办公室观察情况。

我每天同傅冬菊会面一次,她向我汇报傅作义的情况。

然后,我将傅作义的情况报告给城工部。

傅冬菊在与父亲傅作义谈的时候,一再劝傅作义要跟共产党谈判,不然没有出路。

当时,傅作义提出:“共产党里面我就相信两个人,一个是王若飞,一个是南汉宸。

”我们琢磨他的意思是想让南汉宸来跟他谈判。

我们认为这个情况很重要,就发了电报报告了城工部。

生活常识分享。

傅作义人物演讲

傅作义人物演讲

布衣将军
傅作义早年因远离家乡,耗费较大,又不注意节省,向人借了20两银子,寒假回 到家中,父亲没有责备,只带他到黄河边,让他脱掉鞋袜,一同跳入水中,然后对他 说:“我的钱是这样挣来的。”傅深感内疚,自此一生崇尚简朴,人称“布衣将军”。
公私分明
1934年春,将军胞兄傅作仁因经商亏损向将军求助,要求支援10万元。将军一口 拒绝:钱是绥远人民的,我分文不能动用。
1895年6月27日-1974年4月19日 ),字宜生,山西荣河(今山西省临猗县孙 1949年1月促成北京和平解放,使古老的文 吉镇安昌村)人,国民革命军将领。是一位 化故都北京及其全部珍贵历史建筑完好地得 抗日名将、追求进步的国民党员。1910年入 到保存, 200万北京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免遭 太原陆军小学。 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15 兵燹。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水 年入保定军校第五期步兵科学习。1924年后 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四届全国政协副主 ,任晋军第四旅第八团团长,第四师师长。 1927年参加北伐战争。次年任第三集团军第 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任水利部(后来的 五军团总指挥兼天津警备司令。 1930年参加 水利电力部)部长长达 22年之久,为新中国 中原大战, 失败后进驻绥远。1931 年任晋绥 水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74 年4 军第 35 军军长、绥远省政府主席等职。 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 1936 年11月初,发起百灵庙战役并肃清了绥远境 内的伪军,挫败日军西侵绥远的阴谋。抗日 战争时期,历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解放战 争时期,任华北“剿总”司令。
捐献家资
起义后,将军变卖财产,向国家捐赠作为建设基金。数额甚巨(一说为旧币8000 亿,即新人民币8000万元)。毛泽东批示:酌留一部,余者存入银行,仍由将军处理。

1940年军统刺杀天皇特使始末

1940年军统刺杀天皇特使始末

1940年军统刺杀天皇特使始末作者:相京1940年11月29日清晨的北平,刚刚下过的一场小雪让整个古都平添了几分寒意,此时大街上萧瑟清冷,过往路人无不行色匆匆,忽然一阵“嗒嗒嗒”的马蹄声响起,只见两名日本军官骑着高头大马,趾高气扬地徐徐驰来,在他们身后大约一箭之地,远远地有几名警卫跟随,神情都十分轻松,并不知道危险正在迫近。

正在此时,突然从巷子拐角处冲出两名骑自行车的彪形大汉,加速超过两名日本军官,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这两人猛然跳下车,横倒的自行车顿时阻住了狭窄的道路。

两名军官见势不妙,还未来得及反应,只听“啪”、“啪”四五声枪响,便被撂倒在地。

巷口“巡警阁子”的伪警察闻声欲来救援,一名大汉甩手就是两枪,几个警察吓得不敢迎战,乖乖地退了回去,这两人对视一笑,随即敏捷地消失在巷子深处。

等到警笛大作,日伪军警宪特赶到时,只看到满地血污中躺卧着两名奄奄一息的日本军人,刺客早已不知去向。

很快,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在北平城不胫而走:日本天皇特使遇刺,一死一伤!特使大有来头七七事变后,北平、天津、太原、济南等华北大城市相继沦陷,但中国人民的反抗烈焰一刻也没有停止,特别是1940年8月,八路军发动的“百团大战”,给华北日军造成沉重打击。

日本朝野一片惊呼,无法理解已经占领3年的华北,竟然存在如此强大的抗日力量。

日本华北驻屯军总司令多田峻倍受指责,连忙向裕仁天皇上奏折为自己辩解,声称八路军的进攻只是暂时性的事件,华北局面已经安定,人们已经“臣服”,并请天皇派员到华北视察。

为此,日本天皇派出高月保中佐、乘兼悦郎中佐为特使来北平进行宣抚。

此二人可谓大有来历,他们不仅都是日本贵族院成员,身份高贵,而且更是日本陆军中的少壮派实力军官,其中高月保中佐时任参谋本部作战课副课长,是日军中少见的苏联问题专家,他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三十三期,在校期间,高月保虽然有着男爵头衔,但他用功勤勉,当时即因才华横溢而著称,毕业时候在该期学员中名列优等第一,获得天皇颁赐的银表奖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抗战名将傅作义的警卫团曾冲击香山真相
导语:1949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到达北平,住在北平西郊的香山。

为了保密,中央临时驻地对外称劳动大学招待处,简称“劳大”。

就在毛泽东入住
1949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到达北平,住在北平西郊的香山。

为了保密,中央临时驻地对外称劳动大学招待处,简称“劳大”。

就在毛泽东入住双清别墅不久,曾发生过傅作义警卫团的两个营冲击香山事件。

当时,这两个营的士兵因为心中有些不满,便有了去香山闯一闯的念头。

当然,他们也清楚不可太过分,否则事情可能无法收拾。

因此,这些人没有带武器便跑去香山闹事。

呼啦啦几百号人上了香山,一次不行又来了几次。

周恩来觉得这么下去,早晚会闹出事来,便火急火燎地找到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没有一个字的寒暄,直奔主题:“赶快调一支部队去香山执行紧急任务。

”聂荣臻当即对作战训练处处长唐永健说:“你带一个团去处理,行动要快。

”时已傍晚,闹事的官兵已回到在翠微路的兵营,正准备吃晚饭。

唐永健坐上吉普车,带着一个团的警卫部队悄悄将其包围了起来,并占领了兵营外的制高点。

唐永健的吉普车直开进兵营,走进指挥所,找来我方的几位党代表,告知说:“外面已经布置好,你们分头去工作,说服他们放下武器,双方就握手言和,否则……”
约三个小时后,那两个营的士兵同意放下武器。

唐永健从值班参谋那里查到这个团指挥官在城内的住址,又跑到六部口,找到北平卫戍区纠察总队参谋长李青川。

由李青川出面将三个团级军官“请”进了拘留所。

没费一枪一弹,事情就解决了。

直到凌晨,唐永健才返回华北军区在庆王府的司令部。

第二天一大早,华北军区政委薄一波知道缴枪事件后,也让作训处顺便把他那里的一个半连的傅部士兵的武器缴掉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